安徽乡土地理复习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中考复习——乡土地理——安徽地理
3、中部崛起战 略的实施,为安 徽经济的发展提 供了契机
Sample Footer Text
4、良好的产业基 础和综合配套能 力
联系。
黄
九
西
山
华
递
Sample Footer Text
区域发展规划—— 皖江城市带
1、长江安徽段 的深水宜港岸线 漫长,有近300 公里未开发,具 备发展重工业的 环境资源条件
2、劳动力资源丰富, 成本相对较低,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等一批 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 所密集于此,安徽全 省70%的科教资源在这 里集中
“三年一旱,四年一涝” 旱多于涝
土地资源
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 顷,土地肥沃,适宜各 种农作物生长。
水资源
全省水资源总量月680亿 立方米。全省主要的水利
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 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8/4/2020
11
草地1.66万平方千米,占12%,全省植 物总类丰富,共有草本植物2100种
林业用地4.18万平 方公理,约占全省 面积的30%,共有木 本植物1300余种
位置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 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省会合肥。 位于中国华东, 界于114°E~119°E,29°N~ 34°N之间 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 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皖西大别山区
淮北(皖北平原) 江淮(皖南丘陵) 沿江平原 皖南丘陵
2014年安徽高考地理试题(高清)
2014年安徽高考地理试题(高清)
第Ⅰ卷(选择题)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
23. 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
B. Ⅰ、Ⅲ、Ⅱ
C. Ⅱ、Ⅲ、Ⅰ
D. Ⅲ、Ⅰ、Ⅱ
24. 三类区域中
A. 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 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 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 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
25.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④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6.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 含沙量小、冰期短
B.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 水量丰富、落差小
D.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7-28题。
27.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季风
D. 海陆位置
28.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2011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试卷:安徽乡土地理
第一部分知识综合编
专题八安徽乡土地理
一、高考题
一、选择题
(2010·安徽文综)《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 1962~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
答案:D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答案:C
(2009·安徽文综)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完成3~4题。
3.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答案:A
4.下表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A.①B
答案:B
二、综合题
5.(2010·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2011安徽高考乡土地理详细解读
安徽乡土地理部分解读
一、2011年高考安徽乡土地理主要从以下面考查。
1.安徽省自然地理总特征和主要自然灾害。
2.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
二、前瞻预测
1、安徽乡土地理知识的考查,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必须放在我国整体的区域发展背景下,来体现其独特性、内涵性和差异性,同时更要注意安徽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性,如安徽如何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承接什么产业等等。
2、即使考查安徽的某个局部的或微观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问题,信息和材料一定是基于全省学生共有的认知水平背景,或者信息材料的给予必定详实完备,目的是避免由于不同地域的差异而带来的不公平。
三、备考策略
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熟悉地图,准确把握本省和其它地区的空间联系。复习的方法和思路可以以某一个地理要素为中心,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和影响,由点—线—面展开;亦可以按“区域特征——区域问题——区域发展”展开复习等等。积极关注与安徽有关的国内热点大事,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分析现象,迁移运用,强化能力。
四、安徽乡土地理知识导读
自然特征:
1.位置: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安徽跨长
江、淮河中下游,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东
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2.地形:
(1)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
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
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2)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山区,东
201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如图),完成1﹣2题.
1.(4分)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4分)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有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据题回答3﹣4题.
3.(4分)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部南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4分)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雷州半岛南部…,完成5﹣6题.
5.(4分)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
6.(4分)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部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安徽卷)(清晰)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安徽卷)
(2011-08-20 12:36:50)
转载▼
标签:
杂谈
近年来安徽外贸不断增长,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图8表示2009年安徽省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完成23~24题。
23.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贸商品流向的是
A向英国出口芯片、石油 B 从智利进口汽车、铜矿砂
C向美国出口冰箱、衬衫 D 从日本进口手机、铁矿砂
【答案】23.C
【点拨】本题体现了我国国际贸易的互补关系,也是基于对不同国家主要商品类型的了解,向美国出口冰箱和衬衫,倒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海尔冰箱甚至到美国建厂呢。选C
24.进出口贸易状况表明安徽省
A工业化水平超过主要出口国家 B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C原料导向型工业最具竞争优势 D 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比例最大
【答案】24.B
【点拨】考题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从三亚到亚丁湾护航先进入哪个洋,这样的题目可以说是常识。这样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课外阅读和教师课堂的拓展讲授获得。本题由于是组合的商品,判断起来难度较小。本题组的精彩在于通过试题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差异的世界,我们需要沟通、联系。选B.
【解析】本组题以安徽省乡土地理为背景,主要考查提取信息并调动区域知识等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23.安徽省石油资源较贫乏,不可能向英国出口石油,排除选项A;智利是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较落后,安徽省本身汽车制造业较发达,且向国外出口,排除B;从题干材料看,安徽省主要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C选项正确;日本铁矿资源贫乏,可排除,选项D。24.安徽省属于发展中地区,主要出口国家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其
安徽乡土地理复习试题(含答案)
2012年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安徽乡土地理复习试题(含答案)
1.安徽省从纬度上看,地处半球 , 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属于省份,与长江三角洲相接,距海。
2.安徽省简称。全省划分为个省辖市(原并入合肥市)。通常称为皖北,淮河与长江之间为,为皖南。行政中心是。
3.全省人口总数居全国第8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迅速。20世纪70年代实行以来,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人口基数,每年净增人口仍然,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人口密度远全国平均水平。淮北平原、长江沿岸平原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明显,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人口密度。全国劳务大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城镇化;人口老龄化速度开始;人口受教育状况显著。
4.平原、山地、丘陵相间的地形。北部为;中部为和;南部为和。全省最高峰:(黄山主峰)。
5.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为:四季分明,明显,温和,夏雨集中。淮河以北为(温度带)(干湿地区)地区;淮河以南为(温度带)(干湿地区)地区。降水分布特点:南北,山地,平原和丘陵地区。旱涝灾旱频繁,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危害最大。其中尤为突出。
6.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横贯安徽北部,自西南向西北横贯安徽,有“八百里皖江”之称,南部的,属钱塘江水系。安徽省最大湖泊,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有“皖中明珠”之称。7.过渡性的植被和土壤: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自北向南依次为、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地植被呈分布。土壤呈现自北向南过渡的明显特点,淮北地区主要为,江淮地区为黄棕壤和黄褐土,皖南为黄壤和。在江淮和皖南地区有大片肥沃的水稻土。
最新2019-专题八安徽地理-PPT课件
备考引擎
知识对接 能力对接
活页方规法范对训接练
• 1.安徽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 安徽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一般从地理位置
、气候、地形地势、水文、资源、土壤、 植被等方面进行考查,尤以气候、水文、 地形地势、资源的考查居多。
备考引擎
知识对接 能力对接
活页方规法范对训接练
• 2.安徽省的人文地理特征
• 分析安徽省的工农业发展问题时,一定 要结合工业、农业的类型、区位、功能区
备考引擎
知识对接 能力对接
活页方规法范对训接练
• 2.面临的问题:①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多,农 村劳动力减少。
• ②过分依赖化肥、农药,农产品质量下降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③农业(种植业)仍为主导产业,难以适应 市场经济的变化。
• ④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综合开发利用程
备考引擎
知识对接 能力对接
活页方规法范对训接练
规划等方面的知识,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
具体分析。理解并掌握安徽省人口、资源
、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
对策。该部分可能会以皖江城市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等典型区域为着眼点,进行综
备考引擎
知识对接 能力对接
活页方规法范对训接练
能力对接
• 能力点一 安徽省的农业 • 【真题1】 (2019·安徽文综,23~24)图甲表
知识对接 能力对接
安徽乡土地理
安徽乡土地理
刘瑜
一、基本概况: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康熙6年:公元1667年)建省时,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东界距海洋最近处不到200公里,西界距海最远处约600余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全省共有17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6个县。省会为合肥市。
二、人口:
安徽省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较密的省份之一。2009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700多万人,常住人口6120多万人,流动人口较多,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口有近800万人,城镇化率约40%。受自然环境、社会历史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全省人口分布、密度差异较为显著。淮北平原、沿江平原、江淮丘陵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皖南山区、大别山区人口较少。沿江河、矿区、交通线人口密集,反之人口较少。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文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安徽基本属于汉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不到全省人口的1%,主要有回族、壮族、满族、畲族、蒙古族、苗族、彝族等,主要分布在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和六安市。
三、河流、气候:
安徽省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流域,河湖众多。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钱塘江正源)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长江在南、淮河在北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沿江、沿淮湖泊众多,为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
中国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暑假期间,小刚要从海南省的海口市乘船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是()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东海、南海、渤海、黄海
2、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近50度,这就造成了()
3、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下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①~④代表区内主要河流,读图回答4~7题。
4.小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份可能是( )。A.甲或丁 B.乙或丁 C.甲或丙 D.丙或丁
5.小陈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鲁卫食证字[2009]第××06”
字样,于是他判断此矿泉水注册的省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夏季风影响了我国东部地区雨季的长短,进而影响到河流汛期的长短,如图所示的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Array
A、①
B、②
C、③
D、④
7、右图所示傣族舞蹈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其主要分布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民族间的交
错分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与合作,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带动了旅
1
游业的发展。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民俗活动与对应民族关联错误的是( )。
A.泼水节——朝鲜族 B.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C.晒佛节——藏族 D.端午节赛龙舟——汉族
2014年高考地理安徽高清卷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安徽卷)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
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4.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
25.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④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6.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短期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7~28题
27.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外置
28.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安徽乡土地理知识要点(试卷)
安徽乡土地理知识要点典型例题
1.安徽水利系统的受访者表示,往年当地会有持续一两个月的梅雨期,但今年的梅雨期降雨量很少,业内俗称“空梅”,此时安徽出现的灾害是()。
A.干旱B.洪涝C.梅雨D.沙尘暴
2.安徽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是()
A.青海湖B.洞庭湖C.鄱阳湖D.巢湖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总面积12340平方千米,总人口275万人。
材料二:进入四月,正是踏春看油菜花的好季节。这时的宣城市农村几乎到处可以看到油菜花,田野里、河堤上、池塘边、房屋后……
3.我们可爱的家乡——安徽宣城属于我国()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4.我们家乡的农作物熟制及粮食作物是()
A.两年三熟小麦B.一年一熟水稻
C.一年两熟或三熟小麦D.一年两熟水稻
5.不.属于我们家乡所在地区的民居的特点是()
A.屋顶坡度较小B.屋顶坡度较大C.墙体较薄D.墙体较高
6.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D.人为因素
7.读“中部六省和安徽省略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安徽省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帳起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按照“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战略步骤,分三个阶段实施。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示意图及安安徽省轮廊图。
(1)安徽省简称____,省会合肥位于____湖之滨。
(2)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①①三个区域,其中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填数字序号)区域。
安徽乡土地理-(1)
安徽省在全国的位置
安徽
省名由来 安徽于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始 建省(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因 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辖安庆、徽州、宁国、 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及滁、和、 广(德)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 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其后 又成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从安庆、徽 州各取两个首字,简称“安徽”。安徽地名 由此出。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 “皖”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为 “锦绣河山”,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 来。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中国的东南部,位于暖
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多变。年平均降水 量由北向南为 770-1770毫米,主要集中在6 至 9 月,且年际降水量悬殊较大,洪、涝、旱、渍等 自然灾害频繁。淮河、长江横贯省境,天然地把 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域。淮北 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江淮是岗峦起伏的丘陵,江 南是重山叠嶂的山区。全省总面积13.9万平方公 里,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 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省耕 地面积6378万亩,总人口 6152万,其中农业人口 占81%。
九华山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 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 场。
皖南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注意: 旅游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 业本身,了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
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
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如图),完成1﹣2题.
1.(4分)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
2.(4分)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有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据题回答3﹣4题.
3.(4分)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部南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4分)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雷州半岛南部…,完成5﹣6题.
5.(4分)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
6.(4分)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部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安徽乡土地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3)人口密度:2010 年,429 人/km2。 (4)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衡,______ 长江沿岸 平原 淮北 平原和____________ 人口密集,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人口相对稀疏。
汉 族为主,占全省总人口的 (5)民族:全省共有 53 个民族,以____
99.31%,少数民族占 0.69%,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较少的省份 之一。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回族、壮族、满族等。 (6)城市: 2010 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为 43.01%。 主要城市有合肥、 芜湖、蚌埠、安庆、淮南、马鞍山、铜陵、淮北等。
淮北 平原、江淮低山丘陵和皖西大别山区、长江沿 向南依次为______
皖南 山区。西部与南部地势高,北部低,皖南黄山莲 岸平原、______
花峰海拔 1 873 米,为全省最高点。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3.气候:温和湿润的过渡性气候 安徽省处在我国____________ 东部季风 气候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 渡地带,兼跨长江、淮河、钱塘江三大流域,地势较低,来 自内陆与海洋的冷暖气流都能畅通。大致以淮河为界,淮河 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________ 亚热带 季风气候,有梅 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 具有季风明显、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的气候特点。全年无霜期为 200~250 天,年降水量 750~1 700 毫米。 4.河流、湖泊:安徽省境内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湿润,因而
2014年 安徽省 高考地理 试卷及解析
201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如图),完成1﹣2题.
1.(4分)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
2.(4分)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有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1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据题回答3﹣4题.
3.(4分)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部南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4分)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雷州半岛南部…,完成5﹣6题.
5.(4分)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
2
6.(4分)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部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安徽乡土地理复习试题(含答案)
1.安徽省从纬度上看,地处半球 , 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属于省份,与长江三角洲相接,距海。
2.安徽省简称。全省划分为个省辖市(原并入合肥市)。通常称为皖北,淮河与长江之间为,为皖南。行政中心是。
3.全省人口总数居全国第8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迅速。20世纪70年代实行以来,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人口基数,每年净增人口仍然,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人口密度远全国平均水平。淮北平原、长江沿岸平原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明显,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人口密度。全国劳务大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城镇化;人口老龄化速度开始;人口受教育状况显著。
4.平原、山地、丘陵相间的地形。北部为;中部为和;南部为和。全省最高峰:(黄山主峰)。
5.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为:四季分明,明显,温和,夏雨集中。淮河以北为(温度带)(干湿地区)地区;淮河以南为(温度带)(干湿地区)地区。降水分布特点:南北,山地,平原和丘陵地区。旱涝灾旱频繁,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危害最大。其中尤为突出。
6.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横贯安徽北部,自西南向西北横贯安徽,有“八百里皖江”之称,南部的,属钱塘江水系。安徽省最大湖泊,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有“皖中明珠”之称。7.过渡性的植被和土壤: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自北向南依次为、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地植被呈分布。土壤呈现自北向南过渡的明显特点,淮北地区主要为,江淮地区为黄棕壤和黄褐土,皖南为黄壤和。在江淮和皖南地区有大片肥沃的水稻土。
8.农业大省:形成了淮北的、长江流域的和、淮北和沿江的、和的林、茶等优势产业带
9.五大优势矿产:煤炭:储量居华东地区首位,集中分布在。铁矿:分布遍及全省,以、当涂、繁昌、庐江等地最为集中。铜矿:主要分布在沿江的、池州、怀宁、庐江等地。明矾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也比较丰富。
10.工业:以和煤矿为中心的两淮能源基地历来是长江三角洲的能源供应基地。“钢城”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有“古铜都”之称的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基地。汽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建成了、等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家用电器工业闻名全国,、、是全省重要的家用电器工业中心。
11.高新技术产业:建成了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2.主要铁路:南北向:、-阜淮线--、合九(九江)线
东西向:、宁(南京)西(西安)线、宁铜(铜陵)线、铜九(九江)线
13.公路运输:已形成以为总枢纽,以、、、等为区域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14.内河航运:长江、淮河、巢湖在全省内河航运中占重要地位,、是全省重要的内河港口。
15.民用航空:、是国家一类空港口岸
16.城市格局:“一点两线”
(1)以为中心点的省会经济圈
(2)以、、、(简称宜)为重点的皖江沿线“马芜铜宜”城市群
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安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18.文化与旅游:地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有和等。
19.丰富的旅游资源:五大名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名山);、(生物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桃花源里的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歙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安江、太平湖以及众多的洞穴等新四军军部旧址等革命纪念地。天柱山、琅琊山、巢湖、花亭湖、大别山区的五大水库和天堂寨。寿县、亳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等革命纪念地
【答案】
一.1.北中低内陆不远
2.皖16 巢湖市淮河以北皖中长江以南合肥
3.增加计划生育大很多高于高较低输出多少加快加快改善
4.淮北平原大别山区江淮丘陵长江沿岸平原皖南山区莲花峰
5.季风湿润暖温带半湿润亚热带湿润多少多少淮河流域
6.淮河长江新安江巢湖
7.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垂直棕壤红壤
8.小麦水稻油菜棉花皖南山区大别山区
9.两淮地区马鞍山铜陵
10.淮南淮北马鞍山铜陵合肥芜湖合肥滁州
11.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
12.京沪线京九线淮南线皖赣线陇海线
13.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
14.芜湖蚌埠
15.合肥黄山
16.(1)合肥(2)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3)淮南淮北蚌埠
17. 2010年1月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18.黄山九华山清凉山牯牛降太平湖天柱山琅琊山天堂寨
“从加到乘”评析
静安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曹培英
万航渡路小学副校长张敏
万航渡路小学罗杰
张:“从加到乘”这节课,罗杰老师上得比较轻松,感觉效果蛮好的。我们发现罗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特色,把教材用活了。你能不能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活动安排的意图。
罗:“从加到乘”是数学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中“乘法的引入”的第二课时。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上节课初步接触了几个几,会写连加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同数
连加用乘法简便,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怎么写、怎么读,以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是进一步加工教材内容。
新课程理念强调不要一味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乘法的引入”这部分教材是由游乐园、几个几和从加到乘三部分组成的。我将游乐园作为一个贯穿全课的情境,利用这个情境展开从加到乘的教学。为此,我适当处理并拓展了教材内容。在引入环节,借助课件让学生观察游乐园里划船的项目,数几个3来引出同数连加。教材中是6个3,但现在的学生计算水平还是比较容易算出答案的。于是,我一边引导学生数数有几个3,一边把6个3拓展到了10个3来进一步感知几个几。这样,当学生要一口气报出10个3连加的算式时,当他们看到长长的板书时,明显地感到同数连加太繁了,造成一种强烈的冲突,他们迫切地想去找到用何种方法使同数连加的算式简便,为乘法的引入打好了基础。
其次是采用了自学的方法。
这节课中有关乘法的认识、读法、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都是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的。我是用了看书自学的方式,让课本来告诉学生。虽然,他们只有二年级,但是通过新教材一年多的学习,完全有能力独立看书理解。通过课堂实际反馈,学生也的确具备了基本的自学能力。
还有就是让学生尝试把同数连加改写成乘法。
学生看书自学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呢?这时,关键是让学生交流,通过表达把这些知识内化。反馈后再通过进一步应用,引导学生把引入部分几个几的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这个过程既是一种展现数学思维的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这个过程始终紧扣课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加号和乘号、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张:从实际教学效果看,你的设计思路和安排意图,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请你再介绍一下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是怎样考虑的。特别是谈谈你在用好、用足教材方面的经验。
罗:如果认真钻研教材,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新教材中有些内容的设计是可以反复使用的。例如,我在巩固练习层次中引导学生“找找还有什么内容求总数也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表示的?”学生回到游乐园这幅图中找到了: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手中有5个气球。4个5,4×5=20。
后面,判断是不是同数连加的香肠图、馒头图的题目和最后把12个小圆点圈一圈,说说有几个几,并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这些题目,都是课本前面一课时几个几中的内容。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了运用和拓展。比如,由馒头图引出了3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