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之科学发展观
18版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固体垃圾污染
据《200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告: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 产总量为8.2亿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7 亿吨,乡镇工业的产生量为 1.5亿吨。 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830 万吨。 中国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 1.4亿吨,城市人均年产生 活垃圾440公斤(已高于一些欧洲国家的人均垃圾产生量), 但能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还不到10%,垃圾围城现象较为普 遍。
2.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 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根据新的形势和任 务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 新的成就。 十六大以来,党带领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 要战略机遇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这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 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十七大报告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 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 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中国的发展和发展中的问题
1)中国的发展
我国人均GDP从建国初期的不足100美元、改革开放 初期的不足200美元,增长到现在超过1000美元。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 界发展指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 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 P增长了5倍,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数亿。 “十五”前4年,中国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 50万人。国际舆论认为:“一个拥有13 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如此多人口的贫困问题, 本身就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610万人。
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是毛泽东的重要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而提出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理论。
它关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努力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从一个农业社会发展到一个现代化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
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毛泽东指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社会主义文明,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根据国情发展实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指出,要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重视科学技术,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推广优质产品,加快建设有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要发挥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发展新思想、新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明。
三是坚持依法治国。
毛泽东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实现国家统一。
四是坚持民主政治。
毛泽东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民主政治,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监督,建设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发展民主文化,加强人民权利意识,建设法制化、程序化、现代化的民主政治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
五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毛泽东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文明,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公正正义、民主自由为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把他们融入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把和谐社会的精神融入每一个细胞,努力建设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
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就是上述五点,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它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是引导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指针。
毛概第八章科学发展观
毛概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背景下提出的重要理论,是指导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继承和创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毛概第八章对于科学发展观的阐述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毛概第八章指出,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福祉为代价,需要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加强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毛概第八章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主题和任务。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新发展的要求。
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毛概第八章强调,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创新发展的要求,为中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全党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增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社会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版毛中特第七章科学发展观应知应会知识点考点 - 副本
2018年版毛中特第七章应知应会知识点考点第七章科学发展观1、第145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第145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3、第146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4、第146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5、第146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
这些经验集中体现为十七大概括的“十个结合”。
6、第147页: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7、第148页:推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8、第148页: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9、第148页: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0、第148页:科学发展观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11、第149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12、第149页: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意义,明确界定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13、第149页: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A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以党的( A )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十七大B.十六届三中全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五中全会3.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是(B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4.( A )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5.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C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6.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 D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7.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D )。
A.无产阶级专政B.党的领导C.以法治国D.人民当家作主8.( B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A.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9.科学发展观强调,( A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建设生态文明B.建设和谐社会C.建设文化强国D.建设民主政治10.科学发展观强调,( A )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A.执政能力建设B.党要管党C.传统文化建设D.以法行政建设1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C.当今世界发展大势D.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12.进入21世纪,党中央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一、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唯物论所建立起来的科学的理论。
第一,它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关系。
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的绝大部分是现成的,实践活动的产品几乎是自然界的直接产品,人和自然界是自然的统一和原始的协调关系,是一种同质的和谐。
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因此,人类为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
第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相一致的。
在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了紧张状态。
从积极方面看,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化,有时也是促进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努力揭示自然规律,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动力之一。
因而,正确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体的观念是时代的要求,在实践中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的当务之急,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三,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
”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
”人的受动性是由于人的生命、意识、活动起因于自然界,因此必然受制于自然界所决定的。
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人并不能从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
能动性和受动性是集中在人这个自然存在物身上,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辩证统一。
毛中特
毛中特。
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1.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以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四、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和“三大法宝”: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1948毛泽东完整表述:总路线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民族资产阶级)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五、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六、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七、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1、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基本路线(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C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这个学期我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虽然其中的大多数内容我都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上学习过了,而且作为一个理科学生,我对于这些理论类的东西实在是不感兴趣。
但卢国杰老师的上课风格和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老师截然不同,以前老师都是以讲理论为主,辅以视频,感觉很枯燥很无聊,但卢老师不同,他是以自身经历为主,同时让学生上台自我发挥,从而激发了我们对于枯燥理论的兴趣,使我对于马克思理论及其后继的理论产生了空前绝后的兴趣。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当代大学生是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要站在历史高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将其应用的学校的建设中,有了以下的思考: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
以人为本说到底是对人的充分肯定,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智慧潜能,使之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所长,为我们提供创业的机会,锻炼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让我们自由自在地发挥,更好地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献计出力。
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学校做得就比较好,举一个例子:我们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是实行“学校+学生”的管理模式,在每一个宿舍楼都会成立一个楼管会,由学生自己竞选各级职位,然后进行自我管理。
毛概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知识点重点归纳
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知识点重点归纳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特点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指向的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继承性与创新性结合:科学发展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在创新中发展。
•问题导向:科学发展观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全面思考:科学发展观注重全面统筹,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全面进步和全面协调相统一。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谈。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全面协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让人民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福祉。
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践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要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版毛中特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新世纪新阶段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 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 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 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 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2)一些国家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 展滞后、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有的出现了两极分化、失业增加、 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
(3)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暴露了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推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成为各国共 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主要国家纷纷反思和调整发展方式、发展战略。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成功应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战胜突如其来 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 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 事件,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3.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 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1)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已经发生历史性变 化,我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的 发展前景,看重我国的作用和影响,同我国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国际环境 发展变化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不断增大。
毛中特第7章
(2)一些国家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 展滞后、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有的出现了两极分化、失业增加、 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新世纪新阶段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科学发展观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程中逐步形成。 2.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3.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1)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理论依据、理论内涵 作了全面阐述。 (2)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 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曾说:“我们的社会科学发展观是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来树立的。
”说明他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又叫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后提出的社会发展理论,它既科学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它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指导,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进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一条以劳动者为主体、以科学为动力的新型社会发展道路,在国内外起到引领作用。
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前,就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具体的发展中,也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结合实际实践积累有效的发展经验,客观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以科学为导向:毛泽东主张以科学为导向,要求发展中科学技术是发展动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建立科学的发展模式,以科学创新为发展推动力。
有助于发展国家的经济、社会,提高生活水平。
第三,以劳动的人民为主体:劳动的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毛泽东在提出科学发展观时,就强调在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时要坚持以劳动者为主体,发展生产力和新生活。
因此,从现实出发,我们要加强劳动者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他们崇尚高尚的劳动精神,使劳动者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发挥关键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
以上就是毛中特简答题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不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找出一条以劳动者为主体、以科学为动力的新型社会发展道路。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
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毛中特练习题(全套)第七章科学发展观课后练习题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里。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改革开放面临的挑战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改革开放的实践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C、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D、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D、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4、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的时间是()A、200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2003年10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C、2007年10月十七大召开D、2012年11月十八大召开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A、改革开放B、自力更生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建设B、发展C、改革D、革命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均衡发展B、高质量发展C、全面协调可持续D、高速度发展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统筹兼顾B、独立自主C、科技创新D、保障民生9、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坚持科学发展D、坚持科教兴国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什么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A、革命B、发展C、改革D、党的领导11、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下与此有关的原则或举措是()A、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B、坚持科教兴国战略C、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D、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法人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自然人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D、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13、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发展,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建设是方向和保障 B、社会建设是支撑和归宿C、社会建设是目标和导向D、经济建设是根基和条件14、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什么发展道路()A、生产发展、生活美好、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B、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C、生产发展、生活小康、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D、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5、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A、民主法治B、团结友爱C、统筹兼顾D、以人为本16、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的主题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7、我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的主题是()A、高速发展B、科学发展C、健康发展D、绿色发展18、科学发展观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促进农民增收致富B、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C、城市反哺农村D、破除城乡壁垒19、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A、贯彻新发展理念B、加快生态文明建设C、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D、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科学发展观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是()A、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C、促进国内国外共同发展D、加快小城镇建设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里。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常考知识点:科学发展观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2018考研政治毛中特常考凯程:科学发
展观
毛中特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两部分,整理了考研政治毛中特的高频考点,同学们务必要看下。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的根本依据。
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
2023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五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3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五章重要知识点总结1500字2023年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第五章重要知识点总结如下:第五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其核心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具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殊国情,因此必须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早期发展阶段。
2.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 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造”的思想,即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 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正确选择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试图实现社会主义的急风暴雨式发展。
3.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党内走资派,需要发动群众进行斗争,巩固社会主义新阶段。
- 提出了“四清”运动、红卫兵运动等,发动了广泛的群众斗争活动。
- 文化大革命极大地动摇了党和国家的秩序,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破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 邓小平理论-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 强调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
- 提出了“经济建设是中心,配套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信仰”,开展了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0年,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
3. 科学发展观- 2007年,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毛概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意义
毛概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意义引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发展观,其核心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而毛概科学发展观则是指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具体时期的历史发展背景,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发展观。
含义毛概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在于:1. 人的全面发展毛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标。
人的发展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发展,还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
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发展的果实。
2. 科学发展毛概科学发展观倡导科学发展,引导发展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
科学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推动社会进步。
3.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毛概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这意味着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发展,还要关注政治体制的完善、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
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
意义毛概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精神指引毛概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种明确的精神指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反对一切片面发展的倾向,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 加强党的领导毛概科学发展观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将党的领导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只有党的领导正确,才能确保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3. 实现社会进步毛概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致力于实现社会的进步。
通过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创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4. 兼顾可持续发展毛概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它要求经济发展要有质量,要兼顾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6.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了30 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2)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7.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1)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3)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看待问题的哲学思想。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
(5)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正是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