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2).docx3
第二章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教学内容】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难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讲授提纲】第一节农村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南移(从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文化向农耕生产过渡的风貌。
农耕居首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秦秋战国时期,列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无不与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
重农固本秦汉以后,“重农固本”成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流域达到较高水平,并使之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农耕的向南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重心南移汉晋以后,北方边患日趋严重,战乱频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中国农耕区的核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
基本格局: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的对垒与融合耕守牧攻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长城心态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心态。
对垒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对垒的一面,又有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经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中华文明两大源泉:农耕与游牧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它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农耕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
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 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化。 ——列 宁 ——列 综观历史,凡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触,必能产出一种新文化;如 希腊人与埃及及美索波达米亚诸国接触,产生了雅典文化……照这 希腊人与埃及及美索波达米亚诸国接触,产生了雅典文化……照这 各方面看来,东西文化交通的机会已经到了。 ——蔡元培 ——蔡元培
文化热的兴起
我国的文化讨论真正“热”起来是从1984年 开始的。1984年下半年,郑州举行“中国近代文 化史学术讨论会”,年底上海召开全国首届“东 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讨论会”,并成立上海东西方 文化比较研究中心;1985年上半年,中国文化 书院筹委会和九州知识信息中心在北京举办了 第1期“中国文化讲习班”,由中外著名学者冯友 兰、梁漱溟、张岱年、任继愈、李泽厚、杜维 明等人主持演讲;1986年,由复旦 大学主办,在上海召开了首届“国际中国文 化学术讨论会”,在杭州举行了全国东西方 文化比较研究第二次会议,《文汇报》和 《光明日报》相继开辟《中国传统文化和现 代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专 栏。
曾在1985年中国文化讲习班主持演讲的学者 曾在1985年中国文化讲习班主持演讲的学者 李泽厚先生
文化焦点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持续不断的文化 论争,表面上看是中西古今文化之辩, 实质上则是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如 何现代化”之争。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 程中,面临是“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的选 择。为了解决这一根本性的问题,知识 精英们展开了论争,1984年以后的文化 讨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曾在1985年中国文化讲习班主持演讲的学者 曾在1985年中国文化讲习班主持演讲的学者 冯友兰先生(上) 任继愈先生(下)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三、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 济的主体
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 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 延续力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 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 的包容性
1.气候
温度的变化:从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 纪(清代),我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 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 湿度的变化:距今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两千五 百年前较湿润,洪水频繁
中国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
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
三是诗词与气候
2、地形、地貌
2.政区:
(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 制”。
汉武帝时,州、郡、县三级制。
2.政区: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基本保 持州、郡、县三级。 总的来看,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是中央 集权的郡县制。
(4)隋唐:“道——州——县”三 级制。
2.政区:
(5)宋朝: “路—州(府、军、 监)—县”三级制。
(6)元朝::行省—路—府— 州—县。
第一是分布 不均衡。
第二个特点 是人口迁移 频繁。
三、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 济的主体
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 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流的 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形成了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 济的主体
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 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 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形成了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第二节教程文件
【魏晋玄学】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向秀、山涛、刘伶、王戎、 阮咸(下图,当代画家范曾绘)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尊卑易位。魏晋时新的哲学思潮——玄学应运 而生。其时,有一批“名士” ,大兴清谈之风,以老庄思想阐释儒家经 典,用玄学抗衡经学,代表人物有曹魏正始年间的何晏、郭象和“竹林 七贤”。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主张“无为而治”。他们常聚会山 林,纵酒赋诗,阔论“三玄”(即易老庄),认为万物皆禀受元气而生,提 出“越名教而任自然” ,自生自化,各任其性。玄学既改变了整个社会 风尚,鄙仕途重学问,追求精神自由,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产
一一,,而而法法度度可可明明,,民民知知所所从从矣矣。。
————《《汉汉书书··董董仲仲舒舒传传》》
【谶纬之学】
西汉末年,谶纬思想颇为风行。谶纬是在董 仲舒提倡的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理论范畴的基础 上,假托孔子诡语解经,预言天命,是将五经之 学神圣化、神学化,以满足现实统治需求的实现 方式和实现工具。与五经之书相对,在 “纬书”创 编、引用了大量的谶言符咒,后世称其为“谶纬”。 东汉初年,谶纬书中解经、述史的只在少数,绝 大多数为宣扬灵异、神怪、养生等超验论述。
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 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州郡中正都设有属 员﹐称为“访问”。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天 人感应 ”论 ,认为人 逆天志不 仁 天 就降 灾 ,顺天 志行 仁天 就免 灾 ,以 “屈民 而伸君 ,屈君而伸 天”为原则,建立“三纲 ”、“五常” 的 政 治伦 理 道德 。这些 观点 备受 汉 武 帝赏 识 而得 推行 ,儒学 从此 成 为 传统 中国 的主 流上 层文 化。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 经济
文化总是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也 是与中国几千年来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不开的。 在中国,这种自然经济则一直延续 到20世纪。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国长达两 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 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 工业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 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 交换。那时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 经济中不起决定的作用” 。
自然经济是中国大陆型生态环境的产物,其 特点就是以家庭为核心单位,男耕女织,自力更生, 自给自足,知天安命,恒少竞争,不求多寡,惟患不均,几度王朝更迭 不过是血缘姓氏的转移;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我国自然经济的发展始终十分滞缓,人口自然增殖与土地之间的周 期性矛盾始终十分突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土地兼并和非常状态下的农 民起义交替出现。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仍然璀璨夺目。
第一章 天道有常 周行不殆
——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
孟子曰: “人有恒言,皆曰: „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 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 《孟子 》 无疑中华帝国已经超出它的自身的价值而具有巨大的 无疑中华帝国已经超出他的自身的价值而具有巨大的 意义。他们享有东方最聪明的民族这一盛誉,可见,他们 对其他民族所起到的典范作用表明,自有耶稣使徒以来, 世上大概还没有比这更伟大的事业值得耶稣使徒去从事。 —— 莱布尼茨
商代经济
商王对农业生产十分关心,他经常向天帝、 祖先祈求降雨和获得好收成,并亲自去田间察看庄 稼,参加耕田活动。 商代不但农业有了大发展,手工业和畜牧饲 养业也得到了发展。
商纣王像
商王武丁征讨卜辞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九章·第三节(一)
第三节 俗文化与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的辉煌成就
与文化传统的大小相应 ,士大夫的诗赋 、古文等构 成雅文学 ,出于民间的风谣 、 乐歌等 “口头文学 ”则是所 谓“俗文学 ”。关于何为 “俗文学”,郑振铎认为:“„俗文学‟ 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 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 不为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 好,所喜悦的东西。” “差不多除诗与散文外,凡重 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 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宋元以降,以市民为主 要接受、消费对象的古代白话小说和戏曲勃兴发 展,成为俗文学的主要代表形式。作为流行于城市 中的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以现实市井社会的世 俗生活或世俗化的历史为主要表现内容,以消费文 化的方式进入市民生活,其主要接受对象(听众、 观众、读者)是市民阶层,与商业化传播方式相应, 年轻时代的郑振铎和妻子高君箴 年轻时代的郑振铎和妻子高君箴 其主要的功能是娱乐性。
元代皮影三顾茅庐(上) 宋代绘画小青小影(下)
市井细民的婚姻观
小说话本中,市井细民的婚姻观 念中“父母之命,媒人之约”已不再是 绝对恪守的。那些情爱故事往往突出 女子的大胆、主动,私订终身。像贩 海商人之女周胜仙与开酒店的范二郎 一见钟情,甚至死后鬼魂仍与范相会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
在话本作者看来,不论以何种方式结合,只 要情真意切,甚至能超越生死。小说话本也从男 女之欲是难以违反的天性角度肯定其合理性,并 在婚姻观念中表现为早婚、早嫁的观念。公案小 说也往往是以两性关系作穿插线索或将男女离合 死生事件置于刑案背景之下(《简帖和尚》) 。
隋代说唱俑(上) 宋代西夏乐班壁画(下)
二、话本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宋代的小说话本在发展之初就是非常丰 富的。宋人罗烨《醉翁谈录》著录“小说”名目 就有 108 种,这些名目在当时应有写定之本流 传 。 宋至元的小说话本少量幸存篇目则经过 明人的润色、改写,收于明人编刊的各种选集 如 《清平山堂话本 》、《喻世明言 》(《古今 小说 》) 、 《 警世通言 》 、 《 醒世恒言 》 中 。 据判断现存在各种集子中的原属宋代小 说话本者有40种,属元代作 品者有16种。明中叶后,伴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再度发 展繁荣和印刷业的进步,作 为通俗文学的话本终于走出 低谷,迎来了新局面,洪唵 编刊了第一部话本小说总集 《清平山堂话本》。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在工商业和市民阶层崛起的浪潮中,以明清小说为 主的俗文化进入到空前繁荣的阶段。文学史上与唐 诗、宋词、元曲并举,明小说从内容上可分为讲史小 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四大类,代表作 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 瓶梅》等。清初至乾隆时期的清代小说的全盛时期, 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前代有较大发展,产生于乾 隆年间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 小说和白话小说推向顶峰。曹雪芹的《红楼梦》是 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 的爱情与婚姻悲剧为线 索,描写了贾氏家族由盛至衰的的历史,艺术地反 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清代还有 《儒林外史》、《醒世姻缘传》、《镜花缘》和 《绿野仙踪》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走向,乃至 东南亚各国的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明清极权制度全面高 压的约束下,面对中国传统文 化日渐式微的现状,一部分知 识分子表现出强烈的继往情 结。他们通过复古和继承,强 调所谓“诗必盛唐,文必秦 汉”,试图重新将中国传统文 化的精华发扬光大。于是,一 场轰轰烈烈的对传统文化进
行总结的运动,在明清之际从民间到官方同时展开。一 方面是顾炎武和阎若璩开创的考据学,推动明清的“乾嘉 学派”,该学派发展为以惠栋为代表的吴学和以戴震为代 表的皖学两大支脉; 另一方面是明清代调动官方力量大 力编纂类书和辞书,既是对前此古籍的一个圆满总结, 也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得启蒙思潮走向多元。 自清代考据学派 200 年之训练 , (考据) 成为一种遗传 。我国学子之头脑渐趋于冷静缜 密。此种性质实为科学成立之基本要素 。我国 对于形的科学(数理) ,渊源本远 。用其遗传上 极优粹之科学头脑 , 将来必可成为全世界 第一等之科学国民。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三章第二节
2.每个人选出一个能够体现中国传统 文化精神的当代事件,说说你的分析。
3.从你周围人的生活中总结出中国传 统文化特征对他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 影响,并将你的总结形成文字。
高境界。因此,千百年来,维持家庭 的和谐,追求国家的统一,是传统中 国和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人文理想。
[资料注释]
和合学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和之为美的审美价值的反思,以及对于审美方式、审美结构的思考。从
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中和,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亦是中和。因此,。和
与中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
——张立文
重实际、尚稳定
典型的大陆性农业国家格局,促使中国人倚 重自然规律,四季的有序轮回使得中华民族对于 “恒常”和“变易” 有了极为辩证的认识,纯朴、务 实的人们深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简 单而又重复、朴素而又实际的生产方式,培养了 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重稳定而轻变动的文化 品格,“安土乐天”的文化特点,养成了中华民族 “实用—经验理性”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认为必须 以不变应万变,追求知行统一。当然,这种思维 一旦僵化便会成为不思进取、知足常乐、缺乏创 新的温床。
重和谐、求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融合的特 点表现在:首先,体现为人与自然的 和谐,即天人协调,与天地合德,遵 循自然规律,有机地整合、调控人与 自然的各种关系;其次,体现为人与 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贵 和尚中” ,并以此为前提,追求“君子 和而不同” 的独立人格,认为“大同理 想”和“中庸之道” 是和谐、统一的最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绪论·第一节
制度文化指人类依据一定的思
想观念建立起来的国家根本制度,如经 牵手舞蹈盆(青海大通上孙家) 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 度、婚姻制度等,还包括社会组织机构和工作部门的设置形式及其结构 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规章、条例等。
行为文化是在制度文化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民族的、地域的风俗
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和节庆典礼等。这种行为文化从属于一定文 化体系,往往超越制度文化的变更而更具有历史性。
对文化的分层理解
第二个层次:精神文化 主张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 造性成果,并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 体性成果。我国学者多注意到了文化含义的广 狭之分,认为广义的文化应该包括物质、制度、 精神心理等所有范畴,狭义的文化则应指精神 文化的创造与成果。英国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 就倾向于精神方面的界说。
三、文化的功能
记录功能
当文字还没有出现时,人们就通过 口头语言,将经验、知识、观念口耳授 受,代代相传。各民族的文学几乎都是 在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认知功能
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 规范的。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不断积累经验,改 进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 逐渐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世 界的。人们还通过文化,不断改进已有的物质认 识工具,并创造出新的物质认识工具,从而使自 己认识的能力不断扩大和深入,质量不断提高, 速度不断加快。
穆勒来埃尔
中国学者如是说
著名学者钱穆主张: 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 体, 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 是 “ 文化 ”。 国学大师梁漱溟认为: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 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 济、 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同时 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不同的生活 方式而拥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是自 然的人化,人的文化化,是离开动 物本能的人的思想和创造的集合。
中国文化概论2 (2)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qigong :
combination of relaxation (全身放松),inward peace (内心平静) ,natural movements ,flow of qi ,integration of movements , quiescence , flexibility in the upper body and stability in the lower body, a moderate amount of exercise , and exercising in an orderly way.
Laosheng
Xiaosheng
Wushe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aodan
Wudan
Daomadan
Qingyi
Huadan
Chou
Chapter Fou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ur great invention
Books
1.Paper
2.Printing
pass
The Present Education System
Curriculum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oin
Advantagas:
1、Ensuring a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
2、Laying emphasis on the integrity of the course knowledge, social life and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课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课后答案
一、单选题
1.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
A. 传统文化
B. 现代文化
C. 儒家文化
D. 孔子文化
答案:C. 儒家文化
2.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
A. 强调个人主义
B. 强调集体主义
C. 强调实用主义
D. 强调理想主义
答案:B. 强调集体主义
3. 中国文化的根源是()
A. 古代文化
B. 中国传统文化
C. 中国现代文化
D. 中国近代文化
答案:A. 古代文化
4. 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A. 宗教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经济文化
D. 社会文化
答案:D. 社会文化
5.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是()
A. 和谐统一
B. 兼容并蓄
C. 强调个人主义
D. 强调集体主义
答案:B. 兼容并蓄
二、多选题
1. 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A. 宗教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经济文化
D. 社会文化
E. 文学文化
答案:A. 宗教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经济文化 D. 社会文化 E. 文学文化
2.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有()
A. 和谐统一
B. 兼容并蓄
C. 强调个人主义
D. 强调集体主义
E. 强调实用主义
答案:A. 和谐统一 B. 兼容并蓄 D. 强调集体主义 E. 强调实用主义
三、判断题
1. 中国文化的根源是古代文化。
答案:正确
2.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个人主义。
答案:错误。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有关中国文化基本的理论观点、历史传承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和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等问题。
介绍有关中国文化的分科知识:各类文化的内涵,行为和思想的模式,主要事件、人物中反映出的思想观念,以及从中归纳出的特点与传统等。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够:1. 了解、理解、掌握与熟练掌握中国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去认知中国传统文化。
3. 能运用所学与域外文化进行比较,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并对当代文化建设有合乎实际的理解。
提升学习者文化自觉意识。
本课程包括八个部分,其中文化概念、文化历史、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是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能力层次递进考核。
识记:对大纲中有关文明、文化概念,文化地理、生活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与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基本概念,包括名称和知识的含义,能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对文化遗产、狭义文化、民俗、宗法、仁爱、禅宗等概念的识记等。
领会:对大纲中有关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有正确理解,并清楚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出正确的表述与解释,如文化生成的土壤、宗法社会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影响;对传统中国人的信仰与道德观之间的文化逻辑关系的理解;对中国文化结构的理解等。
简单应用:能够在领会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辨别、解释或举例说明;能运用文化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历史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如对地域文化特点的分析,中国文化的阶段性特征与王朝政治关系的分析等。
综合应用:在对一些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综合相关的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与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新问题等。
中国文化概论版本二尔雅满分答案
统一的汉文化的起源1以(C)为一个单元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记数单位。
A、七天B、十五天C、十二天D、三十天2(C)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是指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考证古史的方法,。
A、鲁迅B、陈寅恪C、王国维D、钱谦益3根据《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时期贴近于(B)文化时段。
A、旧石器时代早期B、新石器文化早期C、旧石器时代晚期D、新石器文化晚期4根据《尧典》记载,古人用以下那种方式测定时节?(B)A、鸟的迁徙B、天体运行C、花开花落D、河水流向5中国人在古时候对太阳崇拜本质上是追求时令。
(√)6根据课程内容可知:文化在多元发生以后,走向统一化的文明进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7治理洪水和天文历法是《尧典》中记载了两件大事。
(√)历法的形成1东作在敬道日出,便程东作中的含义是(C)。
A、战事B、占筮C、农耕D、祭祀2希革在鸟兽希革中指的是(B)。
A、迁徙B、换毛C、生产D、死亡3敬授民时代表着(B)。
A、祭祀占筮的需求B、农耕文化的需求C、君主统治的需求D、游牧民族的需求4《管子》中根据(C)编订记载了《玄宫五历》。
A、四方历法体系B、六方历法体系C、五方历法体系D、八方历法体系5下列关于陶寺遗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
A、大约建立于公元前2350年,距今四千多年B、建立于五帝时代C、陶寺遗址的修建是为了测节气D、陶寺遗址在今天仍然能准确测出所有节气6根据课程内容可知:陶寺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文献记载。
(√)7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春天是生养的季节。
(√)8根据课程内容可知:《尧典》将一年算为三百六十六天。
(√)统一族群的凝聚1(D)是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A、相同的语言B、共同的生活理念C、相同的价值观念D、以上都对2(B)被称为五帝。
A、黄帝、颛顼、尧、舜、禹B、黄帝、颛顼、帝喾、尧、舜C、伏羲、颛顼、帝喾、尧、舜D、颛顼、帝喾、尧、舜、禹3(B)实现了精神上的文化建构和族群凝聚。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汉代官学画像砖
官学兴衰
隋唐以来的中央官学继承北朝官学的传统,改变了南朝崇尚老庄与文 学的状态,儒学在官学教育中重又居于统治地位,对于其他实用学科则分 科设置,中央官学分为六学二馆,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 算学、弘文馆、崇文馆。唐代中央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专科外,均以儒家经 典作为教材。国子学“五分其经以为业”,教学《周礼》、《仪礼》、《礼 记》、《毛诗》、《左氏春秋》、《周易》、《尚书》等。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因设立于东汉首都洛阳而得名,是官办的艺术教育专科学 校。东汉宦官为了分化士大夫的势力,吸引太学生退出士大夫反对宦官斗 争的政治集团,劝说皇帝建立与太学相对立的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专门 教授学习辞赋与书法的艺术专门院校。 不重视经学,仅吸收有写作尺牍、辞 赋能力以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学生, 学生都由州郡、三公举荐而来。鸿都门 学受宦官的操纵,在政治上为人所不齿, 尽管毕业受到优遇,士大夫出于传统的 儒学观念,却耻于为列,睥睨不屑。但 鸿都门学打破经学一统的地位,其意义 不可低估。
北京孔庙国子监 成贤街门楼、孔子像、匾额
官学兴衰
北京国子监太学门
东汉顺帝时,传统章句之学日渐衰落,到 了魏晋,官学由于汉末持续不断的动乱而受到 严重破坏,太学生数量、太学教授的学问已大 不如前。太学衰微主要是因为魏晋玄学的兴 起,使人们对传统的两汉经学失去兴趣,而对 玄学情有独钟,玄学成为魏晋以来士人追求情 性自由的理论依据。到南朝宋时,国家对太学 的办学体制作了较大改革:设国子学分设文史 等四科,将官学的 学科范围扩大。人 们的教育观念发生 了显著变化,史学 受到高度重视,玄学兴盛,谱牒之学极为发达, 人性觉醒,脱离了儒学的束缚,文学从两汉时 代的政教附庸变成人生的第一需要,审美与人 生相互融合,“吟咏情性”成为魏晋南北朝年代 士人的普遍观念。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讲共92页文档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92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讲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北魏贾思勰造像
《齐民要术》书影 齐民要术》
徐光启造像
《农政全书》书影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插图
引自《农政全书校注》 引自《 农政全书校注》
水
磨
水
碓
桔
槔
水
排
古代长江流域的农业部落图腾(上)
农业机具制造
中国古代农业机具制造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原始社会时出现了耒和锄。 春秋时发明了灌溉提水工具辘轳,战国时出现了牛耕和铁制的犁。东汉时出 现了相当先进的灌溉机具龙骨水车。以后农具随着生产和技术的提高而不断 完善,宋元时期农具的制造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 经济限制了古代农具的发展,故近代农业机具的制造最终落后于西方。
中国古代对科技的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生产 历史,据考古挖掘证实,七八千 年前已有了原始农业,长江流 域以种植水稻为主,黄河流域 以种植粟为主。古代粮食作物 有所谓“五谷”、“六谷”之称,其 中主要是指稷、稻、麦、豆、黍 等,后来又先后从国外引进了 玉米、红薯等。 长期的耕作实践中,我国 农业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优良传 统。
汉代农具
宋代铁质犁铧
龙骨水车
农业机具制造
至今仍在使用的水车
《农政全书》提水辘轳图 农政全书》
汉代木镂(用于播种)
汉代水碓(用于脱壳)
农业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有很多水利工程,其规模的宏大、收益的显著在世界上是首 屈一指的。公元前597年前后修建的芍陂水利工程是我国最早的一座大型 筑堤蓄水灌溉工程。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都江堰工程更是闻名世界。整个工 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 三种作用,建成后川西南地区成为“水旱由人,不知饥饿”的“天府之国”。另 外还有漳水十二渠、郑国渠等一些水利工程。秦汉以后,各地因地制宜, 修建了多种多样的水利工程,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
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
我们想用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着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引罗威勒语
第一节:文化的涵义、特征与结构
一.文化的涵义
1.中国古代关于文化的描述
2.西方世界关于文化的描述
3.文化与culture
4.文化与文明
1.中国古代关于文化的描述
文:纹理--精神修养、美德善行。
物相杂,故曰文。
《周易·系辞》
文,错画也,象交叉。
《说文解字》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化:事物动态的变化--造化、大化。
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
化,教行也。
《说文解字》
文化:以文德教化天下。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贲(bì)卦》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说苑·指武》
2.西方世界关于文化(culture)的描述
Culture:改良土壤、栽培植物、种植树木、饲养牲畜。
Cultura:耕作、居住、练习。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英国]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3.文化与culture:
文化强调人的教育过程和以教育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偏重于精神领域,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ulture则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逐渐引申到社会领域和精神领域。
其本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4.文化与文明
文明:文德彰明。
濬(jùn)哲文明,温恭允塞。
《尚书·舜典》
文明以止,人文也。
《周易·贲卦》
Civilization:1、文雅。
2、与国家相对应。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文明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显现。
二.文化的特征
1.文化的一般特征:
文化是综合统一体。
文化体现了创造的意志和力量。
文化是世代相传的连续体。
文化是具体、普遍的存在。
2.文化的本质特征: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人既是文化的起点,又是文化的结果。
文化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三.文化的结构
已往的划分:
1.显型文化、隐型文化
2.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
3.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组织与制度-价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