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步,建筑工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并讨论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事故。
一、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1. 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包括设计错误、施工不当以及项目管理不善等问题。
例如,设计人员可能忽略了某些关键细节,导致建筑结构存在缺陷;施工人员可能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使得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2. 材料质量问题材料质量问题也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如果使用低质量或假冒伪劣材料,建筑结构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引发事故。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也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减轻灾害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然而,一些地区的建筑工程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较低,导致事故频发。
二、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1. 及时调查与报告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进行调查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调查的目的是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报告的目的是通知相关方并启动事故的处理流程。
2. 法律追责与补救措施在确定责任后,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与此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复事故造成的损失,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这包括设计变更、重新施工或者采取其他技术措施等。
3. 加强监管与预防措施为了防止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监管和预防措施。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督,并对施工方、设计方和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
此外,还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
4. 审查改进制度与标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常常与制度和标准不完善有关。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工程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工程进度延误等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和降低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需要进行事故分析与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一、建筑工程事故分析1.事故调查与记录在发生事故后,需要立即展开调查并记录下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
调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设备损坏情况等。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事故原因的分析事故的原因通常包括人的原因、设备故障和工艺原因等。
人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作失误、操作不当以及安全意识不强等导致的。
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工艺原因可能是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材料质量不合格等造成的。
针对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找出事故的根源,为今后的安全预防提供依据。
3.事故隐患的排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并消除潜在的事故隐患是预防事故的重要环节。
通过检查建筑工程的施工设备、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艺等方面,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事故分析报告根据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和隐患排查的结果,制作一份详细的事故分析报告。
报告需要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分析、隐患排查的情况以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通过这份报告,可以总结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为今后类似事故的预防提供经验和教训。
二、建筑工程事故处理1.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为了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制定一份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中需要规定事故发生后各个部门的责任和职责,以及应急处理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通过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可以在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措施,减少事故的损失。
2.事故处理的程序和方法一旦发生事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理。
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并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然后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恢复施工进度,并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

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一、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原则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原则是坚持“事故发生即处理、责任追究严格、加强预防监管、减少损失保障安全”的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高度重视:对工程质量事故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彻底的调查和处理。
2. 责任追究: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依法依规追究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
3. 依法依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和管理。
4. 预防为主: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和管理,做好安全防范,加强事前预防措施。
5. 救援保障:对事故现场要及时进行救援和保障安全。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四个阶段:事故发生阶段、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阶段、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阶段以及事故处理和整改阶段。
1. 事故发生阶段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现场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阶段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阶段,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和紧急处理,确保现场安全,同时防止事故扩大。
2)确保人员伤亡及时得到救治和保障,减少人员伤亡。
3)对事故现场进行临时封锁、警示标志设置等措施,阻止人员和车辆接近事故现场。
4)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3. 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阶段在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阶段,需要进行详细的事故原因调查,以及对责任人的严格追究。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专家进行事故原因调查,查明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和责任归属。
2)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认定,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3)对事故发生的企业或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督促整改,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和培训。
4. 事故处理和整改阶段在事故处理和整改阶段,需要对事故进行全面的整改和处理,并加强事后管理。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防范措施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防范措施一、引言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由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环节引起的不符合规定和标准的事件。
这类事故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因此,加强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与防范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该问题展开探讨。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1. 快速反应与应急措施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首要任务是进行快速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减少损失和减轻伤害。
此时,需要召集专业人员和相关部门迅速到场,进行现场处理,并做好伤员救治和事故处置工作。
2. 系统分析与调查在事故发生后,需要对事故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与调查。
通过收集现场证据、了解施工过程、检查资料和记录,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潜在因素,并进行全面分析。
这有助于找出问题,探寻失误,以便在以后的工程项目中加以避免。
3. 责任追究与法律制裁对于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必须进行严肃的追究和法律制裁。
只有将责任人追究到底,并依法追求其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才能以儆效尤,让所有相关人员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对于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三、工程质量事故防范措施1. 提高行业人员素质与责任意识工程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协同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
因此,提高行业人员的素质和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以确保他们能够高度重视工程质量。
2. 加强施工管理与监督严格的施工管理和监督制度是防范工程质量事故的关键。
完善完善管理机制,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3. 强化材料和设备质量监控工程质量事故往往与使用劣质材料和设备相关。
因此,加强对材料和设备质量的监控尤为重要。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可追溯和追踪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查和管理,提高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可控性。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与事故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与事故处理措施一、引言施工现场质量事故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给工程进度和成本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和事故处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原因分析1.1. 设计不合理第一,设计不合理是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设计图纸存在缺陷、工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会导致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施工前,应该加强设计的严谨性,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2. 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第二,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也是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
施工人员缺乏技术培训、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容易导致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发生。
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操作规范,是预防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重要环节。
1.3. 材料质量不合格第三,材料质量不合格也是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原因之一。
使用劣质材料或者标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因此,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能够有效避免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发生。
1.4. 管理不到位第四,管理不到位也是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将给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埋下隐患。
因此,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加强监督和检查,对减少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三、事故处理2.1. 事故现场处理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后,首先要及时进行事故现场的处理。
采取相应的措施,隔离事故点,确保事故不扩散,并进行现场的救援和抢救工作。
同时,要保护现场相关证据,以便后续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2.2.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进行细致而全面的事故调查,并准确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归属。
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追责,并建立起不良行为的惩罚机制,以起到警示作用。
2.3. 事故防范措施为了避免施工现场质量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5篇)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一)质量信息项目部及时传递可靠的工程质量信息到公司工程质量信息网。
(二)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本工程所采用的质量标准,一般需作返工、加固处理的均构成工程质量事故。
(三)根据铁道部《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铁建设〔____〕____号)的规定,向莆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1)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及以上;(2)一次死亡____人及以上;(3)直接导致试运营线路或运营线路发生行车安全特别重大事故或对运输生产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工程质量重大事故:(1)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及以上,____万元以下;(2)死亡____人及以上,____人以下;(3)直接导致运营线路发生行车安全重大事故或对运输生产和安全产生很大影响。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工程质量大事故:(1)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及以上,____万元以下;(2)死亡____人及以上,____人以下;(3)直接导致运营线路发生行车安全大事故、险性事故或对运输生产和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4、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工程质量一般事故:(1)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以下;(2)直接导致运营线路发生一般事故,或对运输生产和安全产生影响。
(四)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采取逐级上报的制度。
必须在____小时内向项目部安质部报告,并通知有关领导及质量安全领导小组。
安质部必须在事故发生后____小时内向集团公司、建设单位、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驻现场有关人员。
一般质量事故三天上报公司,提出书面报告。
事故应在三天内出具事故快报,填写《工程质量及事故报告表》逐级报告上述有关单位和部门。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1、工程项目、时间、地点及建设相关单位;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情况;3、事故原因初步分析;4、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事故处理方案及工作计划;6、事故报告单位。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风险与事故不可避免。
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建筑工程事故,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事故的原因、分类、分析与处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建筑工程事故的原因建筑工程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不合理:不合理的设计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甚至引发事故。
例如,设计上的承重结构不合理或者存在漏洞,易造成工程塌方等严重事故。
2. 材料质量问题: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材料供应,而材料质量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劣质材料的使用会严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人为操作不当: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大意、违章指令或者安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些因素极大地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等也是导致建筑工程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理预测和适当处理自然灾害风险,对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
二、建筑工程事故的分类根据事故发生的位置和严重程度,建筑工程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建筑物倒塌: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错误导致建筑物倒塌,造成严重伤亡。
2. 高处坠落: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操作不当或者安全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人员从高处坠落,引发事故。
3. 火灾爆炸:火灾和爆炸是建筑工程中较常见的事故类型,通常由于电气设备短路、明火等原因引起。
4. 塌方溺亡:在土方工程中,土体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和支护,导致塌方并引发人员被埋。
5. 机械设备事故:在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本身故障等原因,造成事故发生。
三、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当建筑工程事故发生时,正确的分析与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并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以下是对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的几个方面:1. 事故原因分析:要通过对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 应急处置:一旦事故发生,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4篇)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流程,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报告程序:规定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报告程序,包括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或责任人,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信息。
2. 调查程序:明确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程序,由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
调查组应收集和分析相关证据,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
3. 处理程序:制定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其中,对于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应依法追究责任;对于可能存在的制度和管理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4. 追责机制:建立相应的追责机制,对于对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包括行政处罚、经济赔偿等。
5. 整改措施:针对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其对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6. 审核监督:建立审核和监督机制,对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进行定期审核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通过建立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并追究相关责任,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2)一、引言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时有所增加,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规范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处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核心,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2. 全过程管理。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覆盖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等环节。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考试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对于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应逐级上报至()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2. 事故调查组应由()组成。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B. 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C. 技术人员、专家D. 原事故现场人员E. 相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3.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日。
A. 15日B. 30日C. 45日D. 60日4. 当事人对事故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
A. 行政责任B. 刑事责任C. 民事责任D. 赔偿责任5. 有关责任单位在收到整改通知后,应立即组织整改。
整改完成后,应由()组织验收。
A. 施工单位B. 建设单位C. 监理单位D. 设计单位6. 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包括()。
A. 特别重大事故B. 重大事故C. 较大事故D. 一般事故7.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根据()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
A. 事故原因B. 事故教训C. 事故经过D. 事故损失8. 什么是工程质量事故?请列举常见的工程质量事故类型。
A. 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导致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要求的问题。
B. 常见的工程质量事故类型包括结构坍塌、基础不均匀沉降、材料不合格等。
C. 工程质量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影响工程进度。
D. 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通常需要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进行原因分析,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9. 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事故现场调查B. 证据收集与保存C.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识别D. 制定预防措施10.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A. 快速响应:事故发生后的迅速反应,防止事故扩大。
工程中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工程中质量事故处理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项目中质量事故的处理流程、责任分配及预防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保障工程安全、顺利推进。
二、质量事故定义质量事故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材料、施工、监理等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无法通过验收或需要返工修复的事件。
三、事故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质量事故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四个等级。
四、事故报告1. 发现质量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上报项目负责人。
2. 项目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组织初步调查,并在24小时内向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五、事故调查与分析1. 成立事故调查组,由项目负责人带队,成员包括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的专业人员。
2. 调查组负责收集事故现场的信息,包括照片、视频、目击者陈述等,并进行技术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3. 调查组应在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事故原因、责任认定、损失评估及初步处理意见。
六、事故处理1.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事故处理方案,包括技术处理措施、责任追究和经济赔偿等。
2. 对于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据事故等级和责任大小,给予警告、罚款、暂停资质等处罚。
3. 对于重大及以上等级的事故,需上报至行业主管部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七、预防与改进1. 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严格遵守质量标准。
3. 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均应遵守本制度。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概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建设、维修、改造等建筑工程活动中发生的,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引起的意外事件。
这些意外事件可能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常见原因和分析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常见原因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因素有关:1.设计问题:建筑工程设计不合理、设计错误或缺乏足够详尽的施工方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2.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施工工艺不合理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可能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3.材料问题:使用次品材料或者材料质量检验不合格,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4.监理问题: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不力或者存在失职行为,会增加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概率。
5.管理问题:建筑工程管理层对工程质量把控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也是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方法为了准确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并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
该方法通过构建逻辑结构图,将事故的发展过程细化为一系列的逻辑关系,以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具体步骤包括事件选择、确定事故发生的逻辑序列、识别事故发展的逻辑关系等。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该方法通过构建逻辑结构图,将事故的发展过程细化为一系列的逻辑关系,并结合定量数据,评估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因果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追溯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其中存在的根本原因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前的各个环节,追溯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并找出其中的关联关系,确定主要的原因。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措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和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具体包括:1.及时处理伤者和紧急情况: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救治,并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如疏散人员、隔离现场等。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分析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分析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事故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这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何处理工程质量事故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质量事故的概念、处理及分析方法。
一、工程质量事故的概念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管理等环节中的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大事故,其中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方面的危害。
工程质量事故对国家、企业以及民众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不仅会造成人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会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形象。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1. 及时组织抢险救援一旦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及时报警,并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需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稳定现场秩序,尽快将伤者转送到医院救治。
2. 开展调查和鉴定在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开展的同时,必须开展调查和鉴定工作。
调查工作主要是为了了解事故的原因和责任,鉴定工作主要是对事故涉及的结构、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测和鉴定,为事故责任的划分提供依据。
3. 制定处理方案在了解事故原因和责任后,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如果事故责任明确,相应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理措施,要求他们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追踪和监督。
4. 加强安全管理为了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这不仅包括管理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的配置、安全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还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三、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方法1.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主要通过描述事件树中每个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事件的发展过程与事故的发生因素,并由此进行概率分析和风险评估,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2.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详细描述工程系统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各个环节和各种故障模式引起的影响和后果,从而分析出系统的可能故障模式及其所产生的隐患和风险的方法。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由于设计、施工、监理、材料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
在处理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首先,对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进行分析。
在分析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设计、施工、监理、材料等各个环节。
对于设计缺陷,应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审查,找出设计错误或者不合理之处,并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对于施工缺陷,应通过对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的检查,找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及时改正。
对于监理缺陷,应通过对监理过程的审查,找出监理人员的监督不到位或者问题处理不及时的情况,与监理单位及时协商解决。
对于材料缺陷,应通过对材料的检验和抽检进行分析,找出材料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其次,对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对于设计错误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应尽量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重新设计或者修改设计方案。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对于监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或者问题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应与监理单位协商解决,并要求监理单位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
对于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应与供应商沟通解决,确保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最后,对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进行总结和提升。
在处理完事故之后,需要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相应的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应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应的要求。
对于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应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工程质量事故及处理方案

工程质量事故及处理方案1.引言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工程施工、设计或管理等环节出现严重失误,导致工程质量出现较大问题,严重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事件。
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不仅给相关项目带来直接损失,还可能损害企业形象,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对社会和公众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预防和处理工程质量事故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进行探讨。
2.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工程质量事故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结果。
首先,是设计阶段的失误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
设计阶段的失误包括设计人员对工程需求的认识不足,设计计算的错误等,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施工阶段的失误。
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的不熟悉、不合理的工程施工计划安排等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还有,是监理和管理层的失误。
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不力、管理层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3.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为了防范和应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需要从项目初期就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全面的管理。
一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应当采取正确的应急预处理和善后处理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应急预处理和善后处理三个方面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探讨。
3.1 预防工程质量事故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是最有效的措施。
为了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项目方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利,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利。
同时,项目方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点和风险防范措施。
在施工现场,需要对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有详细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对工艺和规程的理解和掌握。
监理方和管理层应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做好施工的安全验收和管理。
3.2 应急预处理一旦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应立即启动应急预处理程序。
首先,要保障人员的安全。
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疏散和安全转移,并通知相关救援力量进行支援。
其次,要做好现场的整理与记录工作。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范文(3篇)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公司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制度。
通过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二、事故概述某公司在进行X工程时,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该工程是一个多层住宅楼的建设项目,事故发生在楼体结构施工阶段。
具体情况如下:(详细描述事故的情况,包括事故时间、地点、涉及的工程部位、造成的损失等)三、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详细分析和调查,发现该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1.设计问题:施工前的设计存在缺陷,没有充分考虑到楼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结构崩塌。
2.施工管理不到位:工程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不够严格,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明确,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检查。
3.材料质量问题:在施工中使用的部分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未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四、事故教训与改进措施1.加强设计审核:在施工前,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核,确保设计合理、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施工记录和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材料质量把控:要求供货商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杜绝使用劣质材料。
五、事故处理制度1.事故应急处理:(描述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报告上级领导、组织人员疏散等)2.责任追究:(详细描述对责任人的追究方式和激励措施,包括承担经济责任、停职检查、培训教育等)3.事故调查和分析:(定期组织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改进措施)4.改进措施执行:(详细描述改进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方式,包括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等)5.事故报告:(要求将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相关处理制度向有关部门和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通报,确保事故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六、结论通过对该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意识,强化施工管理,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一、分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1.设计问题:工程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技术及计算错误、实施、材料和设备选择不当等问题。
2.材料问题:在采购、进场及加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3.施工管理不当:施工中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等环节存在不足,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缺乏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的施工人员可能会引发质量问题。
5.不可预见的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地质条件及气候等因素导致的事故。
二、分析工程质量事故的影响1.经济影响:工程质量事故可能导致工程停工、重建、修复等,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增加。
2.社会影响:工程质量事故可能对周边环境及民生产生不良影响。
3.安全影响:工程质量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重大安全隐患。
三、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方法1.确保安全:保护人员安全是最重要的,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事故调查: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详细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主体。
3.修复与重建:根据事故情况,制定修复和重建方案,并按照方案恢复工程质量。
4.责任追究:根据调查结果,对造成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5.制定改进措施:根据事故原因,对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进行改进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四、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措施1.科学设计:合理、完善的工程设计是工程质量的基础,要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加强管理:强化施工过程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做好施工过程的各环节把控。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加强监督检验:加强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督和检验,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5.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需要综合运用工程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际案例和经验总结,逐渐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心线52m处,重 32 3680KG
2024/3/22
施工人员王某(未带安全帽)饭后上 厕所的路上,被从楼上落下的3米长的 的木方(10cm*10cm)砸中,脑部受 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砸中王某的木方,木方 正好掉在防护栏杆外,
防护栏距离楼6米远 33
工地施工发生塌方 一四川籍民工不幸死亡
① 编制项目建议书 ② 开展可行性研究和编制设计任务书 ③ 进行设计 ④ 安排计划 ⑤ 进行建设准备 ⑥ 组织施工 ⑦ 生产准备 ⑧ 验收投产 ⑨ 项目后评价
但是实际情况是,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现象屡禁不止,
无立项、无报建、无开工许可证、无招标投标、无资质、 无监理、无验收的“七无”工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 工的“三边”工程屡见不鲜,几乎所有的重大施工质量事 故都能从这个方面找到原因。
抗渗混凝土 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
抗冻混凝土 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级的混凝土
高强度混 凝土
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 凝土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 泥因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
砌体结构
系指用各种块材通过砂浆铺缝砌筑而成的结构,包括砖砌 体、石砌体、砌块砌体等。
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 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 的工程实体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 建筑工程质量 其在内的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
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点总和
进场验收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 要求进行检验,对产品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流程与案例分析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流程与案例分析一、引言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因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材料或设备等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情况。
对于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流程和案例分析,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事故发现在工程项目中,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常见的方式包括工程验收、质量抽查、定期检测以及群众反映等。
例如,在某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一名司机在通过新修路段时发现道路某处存在凸起,迅速报告给相关部门并进行了事故现场标记,避免了可能的交通事故。
三、事故调查一旦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及时进行调查是必要的。
调查的目的在于搞清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调查包括现场勘查、材料检验、相关责任人的问询等环节。
例如,在某城市一处施工现场发生居民住宅楼倒塌的事故后,调查人员通过现场勘查发现工程施工不规范、使用低质量建材等原因导致了该事故。
四、责任追究根据调查结果,对于工程质量事故中涉及的责任人应予以相应的追究。
这既能够维护相关人员的权益,也能促使监管部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责任追究的方式包括行政处罚、赔偿、停工整改等。
例如,在某地一处房屋拆迁工程中,施工方违规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爆破器具,导致附近的建筑物受到损坏,相关责任人根据法律规定被追究了责任。
五、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
例如,在某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存在错误,导致柱子与地基连接不牢固,造成楼体倾斜,若不及时处理将影响施工工人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通过采用补救措施,包括增加支撑、加固结构等,成功挽救了建筑物的安全。
六、措施修正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设计、施工、监管等环节存在缺陷有关,因此,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教训,采取措施修正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修正的措施包括完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监管力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与分析班级:建工1302姓名:郑建学号:201330257组员:郑建蒋磊第一章绪论1.1 概述1.1.1什么是工程质量事故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建设管理、监理、勘测、设计、咨询、施工、材料、设备等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影响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及危害的事件。
1.1.2事故的定性(1)质量不合格根据我国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规定,凡工程产品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而没有满足某个预期使用要求或合理期望的要求,成为质量缺陷。
(2)质量问题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的称为质量问题。
(3)质量事故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以上的成为质量事故。
1.1.3特点工程质量事故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1.4事故分类分类标准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既可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划分,又可按其产生的原因划分,也可按其造成的后果或事故责任区分。
说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列》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1989年3月29日公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1991年2月22 日公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同时经2007年9月18日第138次建设部常务会议审议,建设部颁布第161号部长令,决定废止《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部令第3号,1989年9月30日发布);.《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号,1991年7月9日发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1991年12月5日发布)等7个部令;国家现行对工程质量通常采用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其基本分类如下:事故类别1、按事故造成损失程度分类(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按事故责任分类(1)指导责任事故指由于工程指导或领导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2)操作责任事故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者不按规程或标准实施操作,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3)自然灾害事故指由于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事故。
3、按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分类(1)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指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由于设计、施工在技术上的失误造成的质量事故。
(2)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指在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误引起的质量事故。
(3)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指由于经济因素及社会上存在的弊端和不正之风导致建设中的错误行为,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1.1.5处理依据(1)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2)有关合同记合同文件(3)有关技术文件和档案(4)相关的法规1.1.6处理程序(1)事故调查(2)事故原因分析(3)制定事故处理方案(4)事故处理(5)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1.1.7处理方法1修补方法2加固处理3返工处理4限制使用5不作处理6报废处理1.1.8常见质量事故的原因1管理不善2地质勘察失误3设计失误4违反基本建设程序5建筑材料、制品质量低劣6施工质量差、不达标7使用、改建不当8灾害性事故1.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和程序1.2.1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必须分析原因,作出正确的处理决策,这就要以充分的、准确的有关资料作为决策基础和依据,进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主要依据有几个方面:(1)事故调查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质量事故的情况;②事故性质;③事故原因;④事故评估;⑤设计、施工以及使用单位对事故的意见和要求;⑥事故涉及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2)具有法律效力的,得到有关当事各方认可的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委托合同、材料或设备购销合同以及监理合同或分包合同等合同文件。
(3) 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
(4) 相关的法律法规。
(5) 类似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资料和经验。
1.2.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1事故调查(1) 初步调查:工程情况;事故情况;图纸资料;施工资料等;(2) 详细调查:设计情况;地基及基础情况;结构实际情况;荷载情况;建筑 物变形观测;裂缝观测等;(3) 补充调查:对有怀疑的地基进行补充勘测;测定所用材料的实际性能;建 筑物内部缺陷的检查;较长时期的观测等。
2事故原因分析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分清事故的性质、类别及其危害程度,为事故处理 提供必要的依据。
(1) 确定事故原点:事故原点的状况往往反映出事故的直接原因;(2) 正确区别同类型事故的不同原因:根据调查的情况,对事故进行认真、全 面的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3) 注意事故原因的综合性:要全面估计各种因素对事故的影响,以便采取综 合治理措施。
3事故调查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事故概况;事故是否已作过处理;如事故调查中的实 测数据和各种试验数据;事故原因分析;结构可靠性鉴定结论;事故处理的建 议等。
4结构可靠性鉴定根据事故调查取得的资料,对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进行科学的 评定,为中故 惊因 分析爭故 调乞 报沾 紺构 可菲 性整 定 处理 设计 处理 廠工 检査 骏收事故的处理决策确定方向。
可靠性鉴定一般由专门从事建筑物鉴定的机构作出。
5确定处理方案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实地勘察结果和事故性质,以及用户的要求确定优化6事故处理设计注意事项:(1)按照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2)考虑施工的可行性;(3)重视结构环境的不良影响,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7事故处理施工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的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并应注意以下事项:把好材料质量关;复查事故实际状况;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8工程验收和处理效果检验事故处理工作完成后,应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1.2.3工程事故处理的任务与特点1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1)创造正常施工条件;(2)确保建筑物安全;(3)满足使用要求;(4)保证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耐久性;(5)防止事故恶化,减小损失;(6)有利于工程交工验收。
2质量事故处理的特点(1)复杂性:相同形态的事故,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危害程度会截然不同;(2)危险性:随时可能诱发倒塌;(3)连锁性: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牵连;(4)选择性: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可有多种选择;(5)技术难度大;(6)高度的责任性:涉及到单位之间关系和人员处理。
1.2.4事故处理的原则与要求1事故处理必须具备的条件(1)事故情况清楚;(2)事故性质明确:结构性的还是一般性的问题;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问题; 事故处理的迫切程度;(3)事故原因分析准确、全面;(4)事故评价基本一致:各单位的评价应基本达成一致的认识;(5)处理目的和要求明确:恢复外观、防渗堵漏、封闭保护、复位纠偏、减少荷载、结构补强、拆除重建等;(6)事故处理所需资料齐全。
2事故处理的注意事项(1)综合治理: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以便取得最佳效果;(2)消除事故根源;(3)注意事故处理期的安全:随时可能发生倒塌,要有可靠支护;对需要拆除结构,应制定安全措施;在不卸载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固方法的影响;(4)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准备阶段开始,对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
第二章2.1结构混凝土质量事故2.1.1混凝土质量事故的原因(1)混泥土模版工程(2)混泥土强度不足(3)混泥土裂缝(4)构件变形错位(5)混泥土表面的缺陷(6)混泥土膨胀剂2.1.2混凝土质量事故的表象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不能根除,在施工时只能进行防治,以下从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面进行探讨。
1.1蜂窝:混泥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产生的原因(1)混泥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泥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搅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泥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版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泥土。
1.3防治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泥土配合比。
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泥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泥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泥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涮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泥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的蜂窝,如清楚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泥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1麻面:混泥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2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泥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泥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泥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刑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泥土表面与模板粘接造成麻面。
(5)混泥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3防治的措施(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浆等杂物,浇灌混泥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泥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室,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泥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1孔洞:混泥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泥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实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泥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泥土。
(2)混泥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