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用法

合集下载

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探究

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探究

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探究【摘要】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促进作用。

本文从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定义和分类、具体应用、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研究发现,学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学具的选择、设计和使用方式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探索更多创新的应用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具有较大的重要性,对未来的研究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具、作用探究、定义和分类、具体应用、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兴趣的重要平台,而学具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研究表明,学具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学具的应用并不是毫无限制的。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学具,并合理引导学生使用学具,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定义和分类、具体应用、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具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乐趣。

而通过引入各种学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科学使用小学数学学具

科学使用小学数学学具

科学使用小学数学学具
学具是指学生学习时的用具。

学具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科学地使用学具进行教学,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又可以使原本感觉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易于掌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要做到科学使用学具主要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一、准备学具,动手操作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各种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即使进行一次相对简单的学具操作,也会让他们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花费较多的时间。

这样极大影响到了教学的进程,而且还会迫使课堂中断,冲淡课堂教学氛围。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在教学中特意给学生做了如下要求:学具要存放有序,摆放有序。

存放、摆放有序可以使学生在运用到某学具时能够快速找到,以节省时间。

在摆放学具上,要求学生将每一次需要的学具整齐地摆放在自己课桌的左上角,要按照大小等顺序有序摆放。

在操作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取要求,要听清要领后再动手。

这样,学生在对学具进行操作时就会有条不紊,使操作由“乱、慢、散”变为“静、快、齐”。

学具准备好了,就要进行动手操作了。

教师在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形象的讲解,让学生逐渐学会学具的操作事项。

例如在学习加法6+ 2 = 8时, 开始学生拿着小棒不知怎么放,只是根据结果摆出8 根。

这样操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小学,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一、有效运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例如:在讲“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让学生从家中找来一些各种形状的小盒子或积木等物体;上课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体会出这些形体的特征,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摸一摸,在手中任意摆弄,学生的兴趣很高,对这些形体的认识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好许多。

最后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形体或实物进行任意拼摆,学生的兴趣更高了,每一个学生都在那里兴致勃勃地拼摆着各种物体。

整节课,学生一直被手中的各种学具吸引着,学习兴趣一直很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很好。

二、有效运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一)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

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小学数学作为数学体系的开端,对于孩子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学具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首先,可以使用具有可视化效果的学具。

如几何镜、量角器等。

使用可视化工具能够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中的概念和图像,不仅有助于加深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使用几何镜、量角器等工具,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概念,并且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实际操作,加强操作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其次,可以使用小学数学中各类的计数器、积木、算盘、小珠等运算工具。

使用这些小工具能够让数学的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减少了孩子对数学学习的枯燥感,通过手把手进行计算,不仅有助于加深孩子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孩子进行反复练习,让孩子在不断练习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提高计算速度并减少犯错。

再次,学生应该逐步向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向,通过一些课前准备或难题作业来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小学二年级学习的几何系统,可以让孩子在家中进行相关实验和操作,让他们逐步领会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也可以让他们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美妙。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可以通过数量工具进行提高。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学习中正确使用学具,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考,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运算,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下面就浅谈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一、教具的种类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种教具,如算盘、数珠、木块、图形拼图、积木、四则运算签、立体模型等。

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数学知识,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具的运用1. 数字练习对于学前儿童或刚接触数字的孩子,可以使用算盘和数珠等教具进行数字练习。

例如,老师可以用两个数珠代表数字2和数字3,让学生用手指推动数珠或珠子,感受数字的大小关系。

在学生掌握了0-9的数字后,可以让学生用算盘进行加减法练习。

分数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可以用小块、折纸、圆形和长条形的平和板等教具来辅助教学。

例如,可以用平和板上的小块展示分数的计算和比较,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制作不同的图案,体会分数的大小和计算方法。

3. 变量演算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初步接触代数概念时很容易出现抽象概念难以理解的问题。

可以使用数字代表卡片、四则运算签等教具,有助于学生理解变量的含义、解方程的方法和推导式子的思路。

4.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可以使用图形拼图、上色图案、折纸、立体模型等教具进行教学。

例如,可以用图形拼图完成不同的方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制作出不同形状的折纸和拼图,提高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5.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用竞赛题目或学生自己出的花式题目作为游戏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训练、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结合教学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用教具来辅助教学。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的重要基础,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传授数学知识及其应用,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小学数学的教学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之一就是使用学具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学具的好处、如何选择正确的学具以及如何将其正确地应用于教学。

1. 提高教学效果学具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工具,它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则。

使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以更精确的方式理解并操作抽象的数学概念。

使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证明数学公式和原理。

2. 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数学是令许多学生感到困难和乏味的科目。

使用学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学生们通常会喜欢使用学具做数学练习,因为它们可以使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和有趣。

3.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用学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

这对于数学学习和未来的学术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

4. 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应用数学知识使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使用学具,学生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和理解不同数学规则和流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二、如何选择正确的学具在选择学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学具的目的和使用情况选择学具时,需要明确这些学具的使用目的和场景。

不同的学具有不同的作用。

例如,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解决简单的算术问题,而入门级的几何工具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原理。

2.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对于不同年龄段和能力的学生,需要选择适合他们使用的学具。

年龄较小的学生通常需要使用更简单的和可操作性强的学具,而高年级学生则需要更具挑战性的学具。

3.学具的质量和安全性使用学具时,需要确保它们是高质量和安全的。

学具上的部件需要紧固,避免导致学习过程中的任何安全问题。

三、如何正确应用学具于教学正确使用学具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从学具的种类、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学具的种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学具有算盘、数学计数棒、平衡秤、数学几何模型等。

这些学具都具有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算盘是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它通过珠子在棒上的上下移动来进行数学运算。

算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减乘除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数学计数棒通常由一组一定数量的棒子组成,每根棒子都代表着一个具体的数值。

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理解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探究和验证。

平衡秤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器材,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很好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量、平衡和等式的概念,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几何模型则是在几何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学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几何学习兴趣。

二、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使用,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将学具引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老师可以利用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在教学加法、减法时,老师可以借助算盘或数学计数棒进行示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运算的过程。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游戏的形式运用学具。

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平衡秤实验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平衡、重量等概念,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老师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使用学具。

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小组搭配平衡秤或数学计数棒进行实验,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老师可以在课外拓展活动中运用学具。

在进行数学几何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使用数学几何模型进行拼装,设计出各种有趣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学具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学具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中的学具运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中学具的运用主要有三大方面:第一是操作学具,第二是实物、模型和图形的运用,第三是软件的运用。

像数字块、小卡片等操作学具,可以对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培养孩子掌握数学的思维能力。

实物、模型和图形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明白难懂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软件的运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通过游戏和动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充满乐趣。

学具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将学具融入课堂教学,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体验,有效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

此外,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能力进行测评,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以便能更好地运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

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

开始学习 1 0以内加法 3 2 + =5时 , 学生拿着小棒不知往哪里
放, 只摆 了 5根, 体现不出知识 的形成过程 , 我就拿着小棒在
学生通过课 内操 作 , 能够 感知知识 的形成 过程 , 而课外 实践能够 巩固课 内知识 , 使学到的数学知识 , 到充分利用 , 得 紧密联 系数学 与生活 ,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 , 用好数学 的信心 。
算 方法时 , 学生往往把解 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 节 , 能 不
用语 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 ,开始 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 ,
边说算理 , 一句句教给他们 , 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 理 , 看算式讲算理 , 看问题说算理 , 培养了思维能力。
第 四 , 意 课 内操 作 与 课 外 实践 的有 机 结合 注

第五 , 根据不同情 况。 选用不 同的教具学具
在 教学 中 ,操作 的主体不 同教具 学具的选用应 有所不
> 符号 。 ” 既让学生学会了新 知 , 又使学生的学 习热情得到 了
同。 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些 , 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 , 颜色 鲜艳一些 , 以吸引学生 的注意。学生用 的学具可简单一些 , 以
用 五 分钟 左 右 的 时 间 。 样 既 影 响 了教 学进 程 又 要 冲淡 课 堂 这 气 氛 ; 还 往 往 达不 到预 期 效 果 。 此 。 在 学 具 准备 中要 而且 为 我
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学会计算方法 , 掌握运算法则 , 实现
质 的飞跃。课堂教学 中, 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 , 我 提
百家讲坛
教 亏研 宛
2 1 年 9月 00
谈 在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中 学 具 的 科 学 使 用

科学使用小学数学学具

科学使用小学数学学具

科学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学具是指学生学习时的用具。

学具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科学地使用学具进行教学,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又可以使原本感觉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易于掌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要做到科学使用学具主要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一、准备学具,动手操作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各种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即使进行一次相对简单的学具操作,也会让他们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花费较多的时间。

这样极大影响到了教学的进程,而且还会迫使课堂中断,冲淡课堂教学氛围。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在教学中特意给学生做了如下要求:学具要存放有序,摆放有序。

存放、摆放有序可以使学生在运用到某学具时能够快速找到,以节省时间。

在摆放学具上,要求学生将每一次需要的学具整齐地摆放在自己课桌的左上角,要按照大小等顺序有序摆放。

在操作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取要求,要听清要领后再动手。

这样,学生在对学具进行操作时就会有条不紊,使操作由“乱、慢、散”变为“静、快、齐”。

学具准备好了,就要进行动手操作了。

教师在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形象的讲解,让学生逐渐学会学具的操作事项。

例如在学习加法6+2=8时,开始学生拿着小棒不知怎么放,只是根据结果摆出8根。

这样操作体现不出加法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对加法认识不够深刻。

于是笔者就拿着小棒一边演示一边认真讲解,在学生学习完这个问题后,再要求学生用小棒解决类似的问题。

再如7+8=15时,很多学生用计算10以内加法的方法先摆出7根小棒,再摆出8根。

于是笔者启发学生,不用一根一根数,能不能借助前面学过的知识想办法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5呢?这时学生开动脑筋,有的把8凑成了10,有的把7凑成了10,并很快发现、总结出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具操作进行了有效指导,因而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学习时间,所以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具是指用来辅助教学的教具,它能够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各种学具,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具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化。

比如在教学数字大小比较的时候,可以用小豆子或者糖果来进行展示,让学生们用手把玩,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感受大小的差别。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大小的概念,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学具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枯燥的课本,学具往往更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比如在教学钟表读时的时候,可以用一个模拟钟表来进行演示,让学生来操作指针,从而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数学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具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具体形象。

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实物模型或者图形模型进行展示,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摸索来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概念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具的运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加减乘除运算的时候,可以利用算盘或者算珠来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操作算珠来理解数量的加减乘除运算。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

学具的运用可以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在使用学具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一起来观察、讨论和操作,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学生们在积极参与中学到知识,增强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小学数学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门数学学科,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学具的运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学具是指通过某种工具对于概念、理解和思维方法进行培养和训练的教学设备。

学具具有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应用十分广泛,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1. 形体学具形体学具是指有形体和物件之类的具体材料。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立体几何、积木、拼图等形体学具来协助学生建立数学空间意识,提升他们几何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以积木为例,可以通过拼接构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立体图案,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几何定理。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积木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多面体,在拼之前让他们猜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数、顶点数、棱数等属性,然后在拼接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有助于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多面体的性质和特点。

2. 计算学具计算学具主要是指用于加、减、乘、除等计算操作的工具。

比如,珠算、算盘、计算器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计算工具来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珠算和算盘,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指的操作,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变化和计算的过程,有助于他们理解十进位、百进位、千进位等位权的概念,并且能够掌握简单到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

3. 游戏学具游戏学具主要是利用游戏的形式来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数学游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算能力,美化数学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数独、数字梯等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升级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口算训练。

4. 测量学具测量学具主要是指用于规划、评估和检测长度、体积、质量等物理量的工具,比如尺子、计时器、天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测量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提升他们对物理量的感知能力。

例如,可通过使用尺子来测量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进行相对比较和排序,有助于帮助他们发现和理解同比例的概念。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和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就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做一番探讨。

一、学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具有直观、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学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加减乘除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各种具体的小玩具或器材来进行教学,比如使用小球或小石子进行加减法的教学,这样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并且通过操纵小球或小石子来进行实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学具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们在教学中更加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通过使用各种具体的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几何图形时,老师可以使用各种几何模型、纸板等物品,用来展示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分数版块或线段模型来展示分数的大小和大小比较,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和大小关系。

这些具体的学具通过视觉、触觉等感觉刺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使得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

学具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操纵各种学具进行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通过学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

适当的学具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学具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因此在选择学具时,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学具。

在教学数字的时候,可以用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摸索等方式感受数字的大小、形状等特点,使学生在玩中学。

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几何模型和拼图,让学生通过拼装几何图形来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学具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要服务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学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运用。

在教学分数的时候,可以使用分数条、分数圆盘等学具,让学生通过实物来感受分数的大小、比较大小,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在教学算术时,可以使用算盘、算术卡片等学具,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理解算术的加减乘除法则,增强学生对算术的直观认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小学生天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学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学具的运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以用磁性立体图形来展示长方体的表面,让学生通过拼装、观察等活动来感受长方体的表面积特点,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教学数学问题解决时,可以使用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学具,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比赛等活动来培养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形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具的运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概念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视线高度的限制,使得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形来辅助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在教学整数的时候,可以利用教学板上的正数和负数磁贴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组合和操作来理解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位置关系。

又比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时,可以利用纸片、积木等实物进行模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规律。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学具的运用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对待学习往往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量的抽象概念和枯燥的计算往往容易让他们失去兴趣。

而学具的运用,可以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学小学生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可以利用珠心算工具或者算盘来进行教学,让孩子们通过手指的操作和算珠的移动来完成加减法运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再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利用拼图和纸模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丽和趣味。

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能够得到极大的调动,更有动力去深入学习数学知识。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利用学具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学具。

在教学小学生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时,可以利用面积和周长相等的图形模型或者积木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组合和操作来感受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规律;在教学小学生分数的时候,可以利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分形条板或者比例尺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形来感受分数的大小和大小关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而数学教学中的教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具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具及其运用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的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

在运用教具时,教师要明确教具的作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具,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具包括数学模型、图形、几何模型、计算工具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操纵这些教具,使数学概念和方法变得生动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

通过操作教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运用教具时,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教学原则。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选用教具。

其次要注重教具的操作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可以通过操纵和观察教具来感知数学规律,形成所需的数学概念。

最后要注意教具的启发性和激发性,使学生在使用教具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在教授数字时,可以借助数字卡片、算盘等教具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大小、大小关系、相加相减等操作。

在教授图形时,可以使用图形拼图、图形模型等教具让学生了解各种基本图形的性质、关系和组合等。

在教授计算时,可以通过计算器、几何模型等教具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知到数学的奥妙。

五、教学效果教具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它使数学概念和方法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的使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牢固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六、教学建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具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具,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地选用和使用教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

通过合理运用各种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具能够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学生来说有时很难理解和掌握。

而通过使用学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实际的物体联系起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应用。

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使用分数条、分数齿轮等学具,让学生通过操纵、比较和观察,真正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算规则。

学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以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参与教学活动。

而通过使用学具,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

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使用图形积木、图形贴纸等学具,让学生自己组合、画制、观察,从中发现和归纳出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学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计算、操作和推理。

通过使用学具,学生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探索,从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算术运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拼图等学具,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计算和操作,培养他们的计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的运用还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性。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学生往往对其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而通过使用学具,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数轴和数值大小比较时,可以使用带有游戏元素的数轴游戏、数字猜谜等学具,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和实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很多数学概念和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比如几何图形、分数、小数等等,而学具的使用能够直观地将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具体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在教学中使用各种几何模型、几何图形图示、小数小分数的具体物体等等,都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具的使用能够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通过利用各种学具,老师可以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比如利用数学棋盘、算盘、数学实验器材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学具不仅可以用在数学课堂上,还可以用在学校实验室、学校数学角等多种场合,从而让学生在多种环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具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数学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抽象、枯燥,使用学具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使用各种益智玩具、数学游戏等,都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学具的使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

在使用学具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思考,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老师可以设计很多有趣的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中学习、讨论、交流,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丰富数学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善于运用各种学具,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常常难以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概念和规律。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教师们常常借助一些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

这些教学工具,通常被称为“学具”,它们能够通过直观的展示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非常重要,下面就来简单地谈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

一、学具的种类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有很多种,比如计算器、几何模型、尺规等。

这些学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比较常用的学具包括算盘、计算器、几何模型等。

1. 算盘算盘是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它由一根木棒和一些珠子组成。

通过算盘,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过程,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算盘常常被用来进行加减乘除的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

2. 计算器3. 几何模型几何模型是一种用来呈现几何图形和空间结构的教学工具,它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掌握几何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模型常常被用来展示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二、学具的运用学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们应该善于运用学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就来谈一下学具的具体运用。

1. 直观教学学具可以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具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亲自操作学具,感知数学规律和概念。

2. 操作训练学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技巧。

通过算盘和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的实际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数学运算的方法和规律。

3.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发挥学具的作用,教师们需要掌握一些使用技巧。

1. 灵活运用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学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用法
摘要: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
1.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
1.1学具存放有序。

1.2学具摆设有序。

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

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在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时,我注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恰当指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

如开始学习
10以内加法3+2=5时,学生拿着小棒不知往哪里放,只摆了5根,体现不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就拿着小棒在投影仪上边示范边讲解摆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8+9=17时,不少学生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摆出8根,再数出9根,我这样启发学生,不用数的方法,能不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7呢?学生有的用9凑成10,有的用8凑成10,很快发现了进位加法的方法,课堂教学效率高。

2.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教学具
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

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

如: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我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7”、“7>6”,学生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或“>”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学生举起“<”或“>”符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

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探索的好习惯。

教师教具的使用,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

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师手中的教具和学生手中的学具一起动起来。

我曾经这样引入一副信息窗:“小朋友,一年级和二年级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谁想去参加啦啦队?大家参加啦啦队的时候,不光要为他们加油,还要仔细观察看看谁知道的多,提的问题好。

”接着,我利用投影仪把信息窗展示给大家,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画面,随后找到了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了数学问题。

再比如,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用一个布袋把要认识的东西装进去,藏在桌子下,上课时用神秘的语气说:“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能变出很多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随后我拿出装饰精美的口袋,接连掏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让学生认识,为了进一步区分它们的特征,我拿起一个长方体边看边摸,边故意作出神秘的样子说,这个长方体藏着很多秘密,看谁先找出来,学生学老师的样子,很快找到了物体的特征。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为学生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他们牢固的掌握,形成表象。

3.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

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

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

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
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4.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

在“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的兴趣盎然。

可见,合理适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5.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
在教学中,操作的主体不同教具学具的选用应有所不同。

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些,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颜色鲜艳一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学生用的学具可简单一些,以免无关属性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活动教具,因为活动教具容易引起注意,容易被知觉,它更有利于使知觉的主体与背景分离,使主体更加鲜明。

同时,活动教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便于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

另外,教具学具数量、操作递减有序。

教具学具操作的目的,是用直观感知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具学具的数量和操作的次数亦应逐渐减少。

我们还须注意,操作的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儿童的注意。

应尽可能利用记忆表象来帮助儿童理解初步的数学知识。

当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操作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操作要求,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