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的新挑战
大众SpaceUP挑战小车极限
![大众SpaceUP挑战小车极限](https://img.taocdn.com/s3/m/92695e48a8956bec0975e39e.png)
轻 型汽 车技 术
2 0 ( 11 总 2 9 2 0 0 7 1 /2) 1 / 2
技 术纵横
4 7
大众 S a eUP挑战小 车极限 p c
童 济仁
紧随法 兰克 福车 展上 U P城 市新 概 念小 车 的步 伐, 天, 今 大众 公 司又 向全 球 发布 了 U P概念 车 的首 款 延伸 车型 : 称 “ 间奇 迹 ”的 Sseu 号 空 pc P概 念车 。 这 款 “ 型 家庭 用 车 ”将会 是 大 众 未 来 u 小 P车 系 的
发 。可 见 ,大众 的 “ P 概 念车 代表 了大众 小 型车 , u”
年内, 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继 甲壳虫 , 高尔夫之后 的第 三代大众家族核心小型车,家族 车型非常丰富, 同 时, 斯柯达未来的小型车, 也将基于 “ P 的平台开 u”
£ 。 ‘ 量 曼 。 曼 霹 :
煌。
中控 台上的液晶屏也是 S s P pc u 概念车的一 e 大亮点: 可触摸式的液晶屏, 以用 3 可 D的立体显示 方式将主要的行车信息和车况进行集成显示 , 还有
包 括 车距 和紧急情 况下 的信息 提示 。而另 一个液 晶 屏 将 显示 如 时速 , 时油 耗 和二氧 化碳 排 放量 等信 瞬 息。 预 计这 款 SseU pc P概念 车 将 在 东 京 车展 上 展 示, 和法 兰克福 车展 上 的 u P概念 车一样 , 渐细 化 逐 的设 计 和接 近 量产 的风 格 , 得 Sse P 念车 的 使 pc 概 U 量产 计划不 再遥 远 。 管在 车身尺 寸上 Sse P概 尽 pc U
镜 了, 圆圆 的造 型 , 上 细细 的连 杆 , 同两 只安插 配 如
世, 也使得大众未来的 “ P 家族初具规模。 u”
大众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大众汽车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695f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5.png)
大众汽车市场分析报告概述大众汽车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德国。
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并以其高品质、可靠性和创新而著称。
本文将对大众汽车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其市场规模、竞争对手、产品组合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大众汽车市场是全球汽车行业中的重要玩家之一。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约10%的市场份额。
其中,中国和欧洲是大众汽车的两个最大市场,分别占据了其销量的约30%和40%。
此外,北美市场也对大众汽车的销售做出了重要贡献。
竞争对手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来自多个汽车制造商的竞争。
其中,丰田、福特和通用汽车是其主要竞争对手。
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并且一直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像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也逐渐崛起,并对传统汽车制造商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产品组合大众汽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线,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产品组合涵盖了小型车、中型车、SUV、跑车等多个细分市场。
其中,大众高尔夫是该公司的明星产品之一。
此外,大众汽车还不断推出新的电动车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发展趋势未来,大众汽车将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电动化的战略。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大众汽车将加大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此外,大众汽车还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借助其庞大的消费人群和不断增长的汽车需求。
此外,大众汽车还将加强与技术公司的合作,以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例如,大众汽车已与谷歌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这种合作有望为大众汽车在未来的竞争中提供巨大的优势。
结论大众汽车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
其产品组合丰富多样,竞争对手众多。
未来,大众汽车将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电动化的战略,并与技术公司合作,加强智能化技术的研发。
这些举措将帮助大众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技术革新
![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技术革新](https://img.taocdn.com/s3/m/350f180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7.png)
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技术革新一、引言当前,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新兴科技公司的竞争,同时也受到环保法规的限制。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汽车行业必须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并拥抱可持续发展。
二、挑战与变革1. 环境保护压力: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在减少污染和碳排放方面加大了压力。
汽车行业受到了各种环保法规和标准的约束,要求其开发更节能更环保的汽车。
2. 新兴科技公司的竞争崛起:近年来,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自动驾驶、电动化以及智能互联等领域。
特斯拉等新兴企业不断刷新行业规则。
这些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并加速技术进步。
3. 资源供应链调整:随着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不断增长,需要更多电池和电动机等相关部件。
因此,汽车行业必须进行供应链的调整,以便适应新的能源结构转变。
4. 消费者需求变化: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和智能化产品,同时也对汽车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有更高的要求。
传统汽车制造商需要调整产品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三、技术革新与创新1.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汽车制造商正在积极研发电池技术,提高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并推出更多款式的电动汽车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各大厂商都在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究,通过使用激光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来实现无人驾驶。
3. 智能互联技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互联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智能互联技术可以提供导航、娱乐、安全等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
4. 轻量化材料:为了减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汽车制造商逐渐采用轻量化材料来降低汽车自重。
例如,使用铝合金替代钢材,使用碳纤维增强塑料等。
四、应对策略与前景展望1. 产业整合与合作:面对行业内竞争加剧和新兴科技公司的崛起,传统汽车制造商需要积极寻求产业整合和资源共享。
2023大众汽车转型,要面对哪些挑战-
![2023大众汽车转型,要面对哪些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844e38d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1.png)
2023大众汽车转型,要面对哪些挑战?2023大众汽车转型,要面对哪些挑战?当地时间7月22日,合同任期截止至2025年的迪斯突然宣布辞职。
其职位将由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自9月1日起接任。
那么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大众汽车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转型的下半场刚刚开始自2015年接手大众品牌、2018年掌舵整个大众集团以来,迪斯带领下的大众集团可谓是传统汽车厂商这一旧贵族圈子之中最“开明专制”的异类。
无论是包括MEB、PPE和SSP在内的集团纯电动平台,还是已经从ID.2排到ID.9的套娃ID.家族,抑或是敢于和硅谷科技巨头叫板的大众软件子公司CARIAD,以及初具雏形的欧洲240GWh动力电池工厂网络,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迪斯给大众集团留下的丰厚“遗产”。
相比于至今仍在挣扎着开启电动转型的通用汽车,不得不借用大众纯电平台的福特汽车,以及刚刚发布第一款纯电动汽车bZ4X还掉了链子的丰田集团,大众可谓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罕逢敌手──当然前提是排除特斯拉以及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
若从销售终端角度观察,传统车企内唯二能够和大众ID.家族掰掰手腕的只有雷诺的Zoe以及菲亚特500电动版。
其中前者被戏称为租车行的最爱以及法国外卖专用车,后者更是典型的意大利老头乐。
若从生产端的角度观察,大众集团已经率先将德国本土一半的产能转为纯电动汽车生产,其中就包括已完成转型的德累斯顿和茨维考工厂以及转型之中的狼堡本厂。
电动汽车产能的浪潮也随之刮到了美国的田纳西工厂和中国的安亭新能源工厂。
除了制造整车之外,很早便将触手伸到了动力电池领域的大众集团不仅成为了国轩高科的第一大股东,还从风头无限的瑞典动力电池新势力Northvolt手中接过了萨尔茨吉特电池工厂的全部股权。
当法国人的标致雪铁龙还在为两座16GWh的动力电池工厂成为欧盟总部产业新战略的PPT案例而兴奋不已时,大众集团在欧洲本土搭建的240GWh产能规划甚至都超过了特斯拉柏林工厂画下的大饼。
大众汽车调研报告
![大众汽车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9b37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e.png)
大众汽车调研报告
摘要:
本调研报告对大众汽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市场调查、消费者意见收集、竞争对手分析等方法,本报告提供了大众汽车当前的市场地位、产品优劣势、品牌形象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的信息。
调研结果表明,大众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且在技术创新、品质控制等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大众汽车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环保要求提高等挑战。
本报告为大众汽车提供了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品牌认知度、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应对市场变化。
1. 引言
1.1 背景
1.2 目的和方法
2. 市场分析
2.1 全球汽车市场概况
2.2 大众汽车市场地位
3. 产品分析
3.1 大众汽车产品线总览
3.2 产品优势和劣势
4. 品牌形象分析
4.1 大众汽车品牌定位
4.2 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认知和评价
5. 竞争对手分析
5.1 主要竞争对手介绍
5.2 大众汽车与竞争对手的对比
6. 挑战和机遇
6.1 市场竞争激烈的挑战
6.2 环保要求提高的机遇
7. 建议和展望
7.1 提升品牌认知度的建议7.2 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建议
7.3 应对市场变化的建议
8. 结论
参考资料。
一汽大众SWOT分析
![一汽大众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a658475ef7ba0d4a733bd8.png)
一汽-大众SWOT分析上世纪90年代,一汽大众作为一家新锐合资企业在中国正式宣告成立。
经过二十余年的市场深耕,成为大众集团在华继上海大众之后的又一吸金利器,并与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成为驰骋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三剑客”。
而今,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汽大众如何能在一汽集团和大众集团这两大股东的操控下做到攻防皆备,又如何消除自身不足继续攻城略地?■优势坐享品牌优势1991年2月,中德双方在完成一系列的前期接触和谈判之后,一汽大众正式在长春落地。
尽管晚于上海大众6年的时间,但由于后者的桑塔纳车型(实际上早在1982年,德国大众就已授权上海汽车组装该车)已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起了颇高的品牌形象,甚至直接代表了轿车。
因此,当捷达投产之时基本上可以说是皆具“天时”与“地利”,借助桑塔纳建立起来的大众品牌知名度迅速打开北方市场。
差不多同一时代的广州标致和北京吉普等合资公司尽管业已成立,却始终无法阻挡大众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
加之捷达与桑塔纳实现南北联动,当时大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接近六成,直至今日大众仍保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领先地位。
汽车与社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周立群在接受盖世汽车网采访时表示,德国大众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20多年,时间上的积淀,使得这个品牌在中国有了很好的知名度,“这个是品牌所带给一汽大众的优势。
” 还须指出的是,相比其他成立时间不长的合资企业(如目前表现势头非常不错的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由于设备投入时间长,其生产成本已经被很大程度上摊薄,产品定价无疑更具竞争力。
产品“双刃剑”在肯定其历史积淀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同时,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院总工程师黄勇还强调其在产品方面下了苦功:“在中国市场上,一汽大众的客户定位、市场调研等都做得比较好。
我们都知道,他的车主要是从德国直接引进的,德系车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上都比较配套,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也比较好。
” 但这对于一家独立的整车制造商而言,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大众汽车市场调研报告
![大众汽车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2649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8.png)
大众汽车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新款车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大众汽车面临着来自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竞争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众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潜在需求,本文将进行一项大众汽车市场调研,并提供详尽的分析和建议。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探索大众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了解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购买意愿和偏好,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并为大众汽车制定未来的市场策略提供参考。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既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反馈,又通过深入访谈了解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过程和动机。
3.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大众汽车消费者的在线问卷调查,通过社交媒体、汽车论坛等渠道广泛传播。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消费者购车动机和目的•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满意度•消费者对大众汽车不满意的地方•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认知和评价•消费者对未来汽车市场的期望3.2. 深入访谈我们选择了若干位曾购买大众汽车的消费者进行深入访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获取更为详细和深入的信息。
访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购车决策过程和考虑因素•对大众汽车的评价和反馈•对竞争对手的认知和比较•对未来汽车市场的期望和预测4. 调研结果4.1. 消费者购车动机和目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动机是个人出行需求和提高生活品质。
他们认为大众汽车的品质和性能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并提供可靠的交通工具。
4.2. 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满意度大多数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满意度较高,他们认为大众汽车在品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一部分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售后服务存在一定的不满意。
4.3. 消费者对大众汽车不满意的地方根据访谈结果,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售后服务不够及时和周到•部分车型的油耗较高•部分车型的内饰设计不够时尚4.4. 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认知和评价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认知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丰田、福特、本田等品牌。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产能再上新台阶年产实现66万辆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产能再上新台阶年产实现66万辆](https://img.taocdn.com/s3/m/ecf8ac73168884868762d6e9.png)
生产 , 力 挖 掘潜 力 , 升 产 能 。该 全 提 公 司轿 车 一 厂 全 年 设 备 开 动 率稳 定 在 9 %以 上 ,全 年 共 生 产 轿 车 3 . 7 47
万 辆 ; 车 二 厂 实现 了 7 轿 0秒 的 生 产
能 力 ,科 学 准 确 地
把 握 时 机 , 不 断 寻
总 经 理 安 铁 成 在 讲 话 中 表 示 ,6万 6 辆 产 能 目 标 的 实 现 , 是 一 汽 一大 众 既 公 司 发 展 的 里 程 碑 , 又 是 一 个 新 起
车 2 2万 辆 , 能 . 产
同 比 提 升 5 .% ; 71 发 传 厂 增 加 了 生 产 班 次 , 年 共 生 全
史 性 的 跨 越 ,更 是 公 司 发 展 史 上 一
境 和市 场 变化 , 要
抓 住发 展新 机 遇 , 抗 争市 场新 挑 战 ,
个 重要 的里 程碑 。 面 对 20 0 9年 中 国 汽 车 市 场 的
快 速 增 长 , 汽 一大 众 公 司 积 极 组 织 一
扩 大合作 新 成 果 , 在 发 挥 优 势 的 同 时 ,增 强市 场 分 析
一
汽一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产 再上 阶 年产 现6万辆 能 新 实 6 口 吉林/ 李 斌
创 新局 面 。
一
节 拍 , 产 量 一 举 日 突 破 1 0 辆 大 00
汽 一 众汽 车 有 限 公 司董 事 、 大
关 , 年 生 产 轿 车 全
2 . 万 辆 ; 车 三 96 轿 厂 全 年 共 生 产 轿
年 目标 的 完 成 需 要 做 得 更 实 , 这 就 需 要 公 司 全体 员 工 拧 成 一 股 绳 , 继
分析汽车行业竞争的困难与挑战
![分析汽车行业竞争的困难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a5a2b3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1.png)
分析汽车行业竞争的困难与挑战一、汽车行业竞争的困难与挑战1.技术变革的冲击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如自动驾驶、电动化和智能化等。
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汽车制造商带来了机会,也给竞争带来了巨大压力。
新科技产品的涌现和创新意味着传统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投资研发,更新设备和生产线,以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必须应对技术成本高昂、产品周期短、落后于竞争对手等挑战。
2.市场需求多样化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牌和类型要求的不断增加,汽车市场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对于广告传媒人员而言,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寻找正确目标服务对象或市场群体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年轻人更注重环境友好型和智能互联功能而非传统豪华品牌;城市居民追求小型经济型或者电动汽车;家庭用车注重乘坐空间与舒适性等。
因此,汽车制造商们需要根据市场细分策略来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
3.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在全球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兴起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施新能源政策。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零排放”交通工具得到了长远发展的支持,引起了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重视和争夺。
随着中国等国家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这个行业也面临着激烈竞争。
企业需要加强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要建立新能源基础设施,并与政府合作以解决充电问题等挑战。
4.供应链管理难题汽车行业涵盖大量不同规模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尽管高效而可靠的供应链对于汽车制造商至关重要,但优化供应链管理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由于全球化贸易、货币波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供应链风险增加。
此外,零部件库存、及时配送、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与供应商的合作等问题也需要认真解决。
不仅如此,汽车制造商还需要平衡成本和质量,并在供应链中实现高度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5.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浪潮人工智能(AI)和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汽车行业的方方面面,对传统汽车制造商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制造商而言,开发具有先进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是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建立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网络安全控制也变得不可或缺。
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故事
![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b4b8d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9.png)
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故事自从1984年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在中国市场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商业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背景、市场战略、主要产品与市场份额、挑战与应对,以及未来展望。
一、大众汽车进入中国的背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汽车市场逐渐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大众汽车决定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员。
1984年,大众汽车与我国上海汽车集团共同成立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标志着大众汽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二、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战略为了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大众汽车制定了一系列市场战略。
首先,大众汽车注重产品本土化,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大众汽车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推出了加长版轿车等定制化产品。
其次,大众汽车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和生产汽车,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此外,大众汽车还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应对未来出行需求。
三、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主要产品与市场份额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多款热销车型,如桑塔纳、帕萨特、途观等。
凭借优良的性能、可靠的品质和较高的性价比,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据统计,2019年大众汽车在我国市场的总销量达到了316万辆,市场份额约为19%。
四、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挑战与应对尽管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竞争日益激烈。
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也给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带来了压力。
为应对这些挑战,大众汽车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中国企业合作研发创新技术。
五、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大众汽车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消费的升级,大众汽车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加大本土化研发和生产力度,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众汽车也将积极参与竞争,为未来出行提供解决方案。
大众汽车如何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大众汽车如何应对网络安全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be6974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a.png)
大众汽车如何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大众汽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1.网络安全意识培训:为员工提供网络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的重
要性,学会识别网络攻击,并知道在遭受攻击时如何应对。
2.建立网络安全团队:组建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负责监控、检测和应对网
络攻击,确保系统安全。
3.定期更新软件:定期更新汽车的软件系统,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减少
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4.使用加密技术:采用加密技术保护车辆与云端、其他车辆以及基础设施之
间的通信,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5.分隔网络:将车辆的不同子系统划分为独立的网络,限制不同系统之间的
直接通信,减少攻击者在系统之间传播的可能性。
6.强化访问控制:对车辆的远程访问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只允许授权的用
户和设备访问车辆数据。
7.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车辆数据,并制定应急计划,以便在遭受网络
攻击后能迅速恢复数据。
8.遵循法规和标准:遵守相关的网络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车辆的网络安全
达到法定要求。
9.与第三方合作:与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机构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10.鼓励用户反馈:鼓励用户报告网络安全问题,建立用户反馈机制,以便及
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总之,大众汽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应对网络安全挑战,保护车辆和用户的数据安全。
2024年一汽大众汽车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2024年一汽大众汽车市场营销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c3e5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4.png)
一、市场背景和目标分析2024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需求变得更加理性和个性化。
大众汽车作为国内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之一,需要时刻维持其市场份额并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声誉。
基于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二、市场营销策略1.产品差异化定位:考虑到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将产品差异化作为市场营销的核心策略。
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我们将推出多款符合不同消费者心理和生活方式的车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品牌形象提升:大众汽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值得信赖的品牌,我们将通过广告、社交媒体、赞助等途径提升品牌形象。
我们将强调大众汽车的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能,以及独特的德国设计理念,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购买大众汽车。
3.客户关系管理:我们将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高效的售后服务,以提升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满意度。
同时,通过举办车主活动、推出优惠政策等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关系。
4.市场推广活动: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类市场推广活动,提高大众汽车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如在主要城市的商圈举办汽车展示活动、合作举办车展等。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线上市场推广,通过互联网广告、社交媒体等途径,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
三、具体实施方案1.产品差异化定位:根据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分析,我们将推出多款车型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针对年轻消费者推出时尚、潮流的跑车系列;针对家庭消费者推出宽敞、舒适的多功能车型等。
2.品牌形象提升:我们将通过电视广告、户外广告、杂志宣传等方式提升品牌形象。
广告内容将强调大众汽车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创新设计,展现大众汽车的品质和价值,并通过品牌故事、名人代言等方式加强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认同感。
四、预期效果和评估指标1.提高市场份额: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位和品牌形象提升,我们预计2024年能够维持并提高大众汽车的市场份额。
2.增加销量:通过市场推广活动和客户关系管理,我们预计2024年大众汽车的销量将有一定的增长。
大众汽车SWOT分析
![大众汽车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c1a3f67f1922791788e80f.png)
大众汽车SWOT 分析S 因子 Strength 大众的优势S1:品牌知名度对大众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的布局。
因大众进入中国较早,其产品线拉得很长,有人总结是“四世同堂“,对此大众的思想非常明确,就是中国市场的广阔,需求层次众多,因此,在不同的技术与价格水平上都拥有竞争力的产品,能够保证大众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无论价格高低与技术水平新旧,大众的产品都以结实耐用,性能可靠著名,品牌的知名度鱼美誉度都不错,这也是令大众与竞争对手竞争起来时底气十足的资本。
S2:产品具有针对性从高端的奥迪,到主打的大众,最后还有新引进的斯柯达,大众的产品系列已经比较全面的进入了中国,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也各自拥有不错的成绩与竞争力。
但是,对于中国这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如何保持人们对于大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不断引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却是近一段时间按大众必须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在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且大家都将自己最好的产品投入市场这样一大背景下,产品政策不仅是关系到眼前的战术性问题,也是关系未来发展前景的战略问题。
S3:成长空间大众如今领先一步,将整车之外的最新平台,引擎等关键技术引入中国生产,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成长新空间。
此外,在支持上汽,一汽根据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开发新产品方面,大众也开始积极探索。
本土化使得大众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加强,将成为未来大众角逐中国车市的利器。
W 因子:Weakness 大众的劣势W1 市场策略选择不当从技术的狂热追求者皮耶希先生执掌帅印以来,大众汽车似乎偏离了大众的方向,一心一意想在豪华车领域有所作为。
从辉腾到途锐,车体更大,马力更强,价格却远远脱离大众。
豪华车型不成功,经济车型也在防御战中节节败退。
高尔夫、POLO 在德国及欧洲市场中市场占有率也不理想,败给了不断推出新车型的法国军团。
尽管销售数量还是保持领先,但和往年相比,已失去往日的号召力。
而标致、雷诺风景、雪铁龙正大举占领大众的传统领地,销量下降、效益下降,这是大众在全球的情况。
大众汽车的新挑战
![大众汽车的新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044681cd2cc58bd63186bd3d.png)
可能少了一个很大的推动 因素。 其实近年来 ,全球汽车 第一企业
的 宝 座 并 不 好 坐 。金 融 危 机 后 ,通 用
~
度 陷 入 破 产 保 护 的边 缘 。丰 田 刚 刚
新 目标的挑战
尽 管在 2 1 0 0年 必将 超 过 丰 田 .但 是 大众 与通 用之 间还 有一 定 的差距 , 通用 2 1 0 前三 季 度 的销 量 约 为 6 5 0年 4
流提 供 。
年 战 略 ” 是大 众 的 中期发 展 目标 , 旨在
成 为世 界最 大 的顶 级 汽车 制 造 商 。大 众 能 否 能实 现 这个 目标?
资 金 将 用 于 两 个 方 面 :一 是 扩 大 生 产
规模 、升 级 生产 设 备 ,这项 支 出 为 4 3 1
亿 欧 元 ,其 中 5 % ( 2 54亿 欧元 ) 7 约 3.
稳 定 宝 座 就 陷 入 召 回 门而 大 伤 元 气 。 世 界 第 一 似 乎 成 了被 诅 咒 的 对 象 。世 界 第 一 车 企 任 何 细 小 的 错 误 都 会 引来 广 泛 的关注 。负面影 响被 无限放 大。
91 I
24 % .4
这样 大跨步地 发展 ,其 背后 的财 务风
险 也 是 很 大 的 隐 患 。而 从 大 众 这 次 巨 额 投 资 的分 配 中可 以 看 出 , 中 国市 场 而 丰 田 近 年 来 的盈 利 能 力也 在 下 降 c 2) 速 明显 快 于大 众 。 尤其 表 ,降 没 有 得 到 格 外 重 视 ,5 6亿 欧 元 投 资 1
2 1亿 美元 .成 为 世界 上 最 大 的 JO。 3 P
丰 田的召 回门负面影响非 常大。截止
汽车产业中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汽车产业中的挑战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078e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6.png)
汽车产业中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一、挑战:市场竞争激烈,需求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日益增加。
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众多汽车制造商,他们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以求在行业中取得优势地位。
同时,消费者对汽车产品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车、自动驾驶车等新兴技术种类。
解决方案: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例如,开发新型动力系统、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和智能互联功能等,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2. 精细化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
通过深入细致地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加强品牌影响力和产品推广。
同时,在产品设计上遵循人性化原则,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二、挑战:环保压力日益增大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对汽车排放标准逐渐提高。
传统燃油车所产生的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和环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汽车行业面临着开发更环保、低碳排放的技术和产品的挑战。
解决方案:1. 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
汽车制造商可采用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使用清洁燃料、引入尾气处理装置等手段来减少尾气污染物的产生。
2. 推广新能源汽车。
电动车作为一种零排放交通工具,备受关注,并得到政府政策支持。
汽车制造商可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需求。
3. 促进循环经济。
汽车制造商应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倡废旧车辆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三、挑战:科技普及和安全性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互联网络等功能的需求增加,汽车制造商面临着科技普及和安全性需求之间的平衡问题。
现如今,许多汽车都配备了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智能互联功能等,给驾驶员带来了更便利的体验。
解决方案:1. 提升网络安全技术。
大众汽车汽车行业的全球化之路
![大众汽车汽车行业的全球化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68c1c2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7.png)
大众汽车汽车行业的全球化之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汽车行业也逐渐走向全球化。
作为德国汽车制造商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代表之一,大众汽车集团一直在积极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以应对全球市场竞争的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众汽车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发展历程。
1. 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大众汽车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始终以国际化战略为核心竞争力。
自上世纪50年代进军美国市场起,大众汽车就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收购、合资和自主研发等方式,大众汽车不断加强了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同时,大众汽车还建立了全球供应链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和交货准时。
2. 多品牌战略的实施大众汽车集团拥有众多的品牌,如大众、奥迪、保时捷等,通过多品牌战略的实施,让各个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上都能找到定位和发展空间。
例如,大众品牌注重大众化和实用性,奥迪则更注重奢华和高端市场定位。
这种多品牌战略有效地拓展了大众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市场份额。
3. 创新技术的引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
大众汽车集团积极引入先进的科技和创新技术,如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满足全球市场对绿色、智能汽车的需求。
通过不断创新,大众汽车在全球市场上保持了竞争优势。
4. 全球制造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制造体系。
通过各地工厂的合理布局和资源整合,大众汽车实现了全球生产网络的无缝连接,从而更好地适应了各国市场的需求和政策法规。
5. 全球市场营销策略的调整大众汽车在全球各地都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差异,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活动。
例如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车型,获得了广泛认可和良好口碑。
总结而言,大众汽车在全球化发展中始终秉承“本土化生产、全球营销”战略,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改革 大众
![改革 大众](https://img.taocdn.com/s3/m/4585861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c.png)
改革大众几乎每一家车企,都会在年初为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当然,这些目标往往并不是销量数字,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希望贯穿全年始终的精神。
今年初,一汽-大众将2022年定为“众志”之年,并由此提出了对全年的希冀:众心同行、迎难而上、乘势勇为、志在必得。
2022年,比预想中还要复杂。
疫情的延宕反复影响、供应链的挑战加剧、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些构成了近十年来汽车行业少有的综合性挑战。
不过,正如在年初提出的目标一样,一汽-大众仍旧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面对复杂形势主动求变、积极转型,逆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品质发展之路,继续担当着中国汽车市场上那颗稳健的行业“压舱石”。
聚焦用户需求彰显合资车企实力今年10月底,第2500万辆整车驶下一汽-大众生产线。
此时,距离一汽-大众第2000万辆整车下线仅仅过去了31个月的时间。
从2020年开始,在受到疫情影响的三年时间里,一汽-大众成为了唯一一家产销突破500万辆大关的乘用车企业。
三年时间,一汽-大众如何做到如此“与众不同”?一方面,31年时间积累起来的体系能力,帮助一汽-大众快速恢复生产经营,保持稳健发展;另一方面,对汽车产业发展态势的精准洞察,也从深层次促使一汽-大众迸发出新的进取精神与活力。
这里的洞察,指的是“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这句口号,几乎曾被每一家车企提及,但从“说到”到“做到”,之间往往差的就是一个“想到”。
对于车企来说,“想到”就是要求始终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
比如,近年来国内SUV市场需求快速释放。
一汽-大众“谋定而后动”——每一款SUV产品,从探歌,到探影、探岳家族、揽境以及今年年底刚刚上市的揽巡,无一不将各自目标人群的需求琢磨个透,由此带来的是市场口碑的迅速积累和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一汽-大众仅用45个月的时间,就交出了累计销售100万辆SUV的成绩单,凭此一举超越所有中外合资车企,成为了最快突破百万辆大关的合资SUV家族矩阵。
在新消费观的驱动下,车企对于用户需求的把控变得更加细腻、更加精准,尤其是随着智能制造模式的推出,让大规模个性定制化服务成为了可能。
大众汽车SWOT分析
![大众汽车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48f8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c.png)
大众汽车SWOT分析大众汽车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德国。
以下是大众汽车的SWOT分析:优势:1.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大众汽车是世界汽车市场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拥有广泛的全球客户群体,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2.创新的产品线:大众汽车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开发创新的产品,并且在汽车技术领域享有声誉。
他们的汽车产品在品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很出色。
3.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生产和组装厂,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并降低生产成本。
4.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大众汽车生产多种类型的汽车,包括轿车、SUV和电动汽车等。
他们的产品线多样性使得他们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劣势:1.品质问题:大众汽车在2024年爆发了一起尾气排放作弊丑闻,对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这一事件导致大众汽车面临巨额罚款和诉讼,并且对他们的信誉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2.高竞争压力: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大众汽车必须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竞争,包括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和本田等。
这些竞争对手拥有强大的品牌和产品线,给大众汽车带来了挑战。
3.滞后于电动汽车市场:大众汽车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在此领域的竞争对手中,如特斯拉等的电动汽车销量较高,大众汽车需要加强在此领域的研发和市场推广。
机会:1.电动汽车市场增长: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
大众汽车可以利用他们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拓展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
2.新兴市场潜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
大众汽车可以通过提供符合这些市场需求的优质和经济实惠的汽车来扩大市场份额。
3.创新技术发展: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和互联网汽车等,大众汽车可以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来引领创新,并保持技术优势。
威胁:1.政策和法规变化:政府对汽车尾气排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可能导致大众汽车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满足这些要求,并可能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
大众汽车SWOT分析
![大众汽车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805dd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1.png)
大众汽车SWOT分析大众汽车公司是全球最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它以出色的产品、高效的流程和强大的品牌知名度而闻名。
下面是源自SWOT分析的大众汽车的分析。
内部优势品牌知名度:大众汽车拥有非常高的品牌知名度,并且相对于其他汽车制造商更有知名度。
这使得消费者往往对大众汽车有着更高的信任感和认可度。
产品线情况:大众汽车的产品线非常广泛,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客户的需求。
其产品覆盖多种类别,从经济型到豪华型,以及包括轿车、SUV和跑车等车型。
制造流程:大众汽车的制造流程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加高效,其零部件能够很好地配合,从而生产线更加稳定、更具可靠性。
这也使得大众汽车制造的汽车质量更高、更持久。
研发实力:大众汽车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推出了许多的创新产品,如电动车、智能车等产品,这使得其在全球汽车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生产成本高:由于大众汽车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其生产成本较高。
这使得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也限制了其在一些新兴市场上的增长空间。
国际化步伐缓慢:相对于其他一些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在国际化方面进展缓慢。
虽然大众汽车在全球拥有多个生产基地,但其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小。
品牌忠诚度低:尽管大众汽车的品牌知名度很高,但它并没有建立起很强的品牌忠诚度。
这意味着大众汽车要在经营方面花费更多的心思来吸引消费者和保持他们的忠诚度。
外部机会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目前的汽车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这为大众汽车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机会。
这些市场也可以帮助大众汽车增加全球市场份额。
不断更新的技术:汽车科技在不断进步,这为大众汽车提供了推出更高端、更具创新性的产品的机会。
例如,智能汽车、自驾技术、新能源汽车等。
合作机会:与其他公司合作能够进一步扩展大众汽车的市场份额。
大众汽车与其他公司合作的领域包括共享移动,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等。
外部威胁激烈的竞争压力:汽车制造业的竞争激烈,大众汽车必须在全球性、品牌、产品特性和价格等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内外部环境与SWOT分析报告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内外部环境与SWOT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3f97110066f5335b812120.png)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内外部环境及SWOT分析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3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超过45万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
基于大众、斯柯达两大品牌,公司目前拥有帕萨特、波罗、途安、LAVIDA朗逸、TIGUAN途观和Octavia明锐、Fabia晶锐、Superb昊锐等十大系列产品,覆盖A0级、A级、B级、SUV等不同细分市场。
一、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1、政治环境分析(1)小排量汽车解禁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路线和出租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
这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在2006年一季度,使得奇瑞等厂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其中二月份奇瑞的销量达到了两万多辆,在乘用车市场上首次超过一汽大众。
对本土汽车企业而言,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包括政府等各种资源,在成本的控制上有一定的优势。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汽车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国有和民营汽车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做为国家战略提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合资和引进使中国汽车产业大开眼界。
通过消化和吸收,在产品档次、生产管理水平、设备改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积累和掌握了一些与世界汽车制造水平同步或者接近的经验,为国内各大汽车集团自主创新奠定了很好的墓础;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可以纵观全球整车、零部件制造巨头来选择合作伙伴,站在巨人的臂膀上高水平起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29 9.81%
PK
表2 丰田 近年来的盈利能力情况
时间
平均股东权益 净利润(亿 净资产 总额(亿欧元) 欧元) 收益率
2007
1007.78
147.95 14.68%
2008
1066.68
154.60 14.49%
2009
986.82
-39.32 -3.98%
2010 前三季度
932.86
30.81 3.30%
略”?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道路是曲 折的,丰田和通用的实力犹存。丰田 虽然出现质量问题,但其危机公关的 效果也还算不错,在亚洲、北美等市 场仍有很强的号召力。通用在 2010 年 11 月 18 日重新上市,募集资金达 231 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IPO。 另外美国财政部还持有其约 40% 的股 份,其发展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大力支 持。可见,在未来几年,丰田和通用 仍会对大众构成很大的威胁。
从净资产收益率看(表 1),大众 的盈利能力是在不断缓慢地降低。尤 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 2009 年的净利润仅为 9.11 亿欧元,当年净 资产收益率仅为 2.44%。
而丰田近年来的盈利能力也在下 降(表 2),降速明显快于大众。尤其 是 2009 年,丰田在金融危机和召回门 的严重影响下,净资产收益率竟然出 现了负值。在 2010 年的前三个季度中, 丰田明显没从阴影中走出来,净资产 收益率仅为 3.30%。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大众目前在 净利润和盈利能力方面已超过丰田, 2009 年的金融危机和丰田召回门成为 了转折点。
新目标的挑战
尽管在 2010 年必将超过丰田,但 是大众与通用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通用 2010 年前三季度的销量约为 645 万辆,相差 104 万辆,差距应该还是 不小 ;在盈利方面,大众前三季度净 利润要高于通用(通用前三季度的净 利润为 35.99 亿欧元),但通用的净资 产收益率(20.87%)要高于大众。总 体来说,大众离世界第一的宝座已经 不远,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前 景是光明的。
大众汽车能否成为长跑冠军?前 方的路并不好走。
(作者单位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057 01/2011 DIRECTORS&BOARDS
离丰田有多远
从销量看,在丰田出现召回门之前 的 2008 年 ,大众的销量约为 627 万辆,
056 董事会
同期丰田的销量约为 819 万辆,两者 之间相差 192 万辆。2009 年,大众的 销 量 约 为 631 万, 增 加 了 0.6%, 同 期,丰田的销量为 757 万辆,下降了 15.1%,两者相差 126 万辆。由此可见, 丰田的召回门负面影响非常大。截止 2010 年第三季度末,大众的销量已达 约 541 万 辆, 预 计 2010 年 可 以 突 破 700 万辆,同期,丰田的销量仅约为 520 万辆。如此看来,2010 年,大众 在销量就可以超过丰田。
大众近年来一改往日安心造车、 闷声发财的做法,先是收购保时捷, 而后又宣布投资巨额资金扩张规模。 这样大跨步地发展,其背后的财务风 险也是很大的隐患。而从大众这次巨 额投资的分配中可以看出,中国市场 没有得到格外重视,516 亿欧元投资 并没有覆盖中国。虽然大众宣称未来 五年内追加 106 亿欧元投资,但这些 支出来自其在中国合资企业的现金流, 现金流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说,大众承诺的投资能否实现也 是不确定的。从感官上分析,大众没 有重视中国,是否是个战略上的失误 不得而知,但对其实现“2018 年战略” 可能少了一个很大的推动因素。
的开发两个方面,这项支出为 103 亿欧 元。大众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将不被纳入 到这些投资范围内。大众将在未来五年 内向中国的合资企业单独投资 106 亿欧 元,投资将全部由这些合资企业的现金 流提供。
大众 CEO 马丁・温特科恩 (Martin Winterkorn) 表示,这项投资对大众实
现“2018 年 战 略 ” 至 关 重 要。“2018 年战略”是大众的中期发展目标,旨在 成为世界最大的顶级汽车制造商。大众 能否能实现这个目标?
战略
大众汽车的新挑战
近年来,全球汽车第一企业的宝座并不好坐,世界第一似乎成了被诅咒的对象。其实在实现目标的过 程中,第二的位置往往比第一的位置更有利
文 / 沈晗耀 房晓丹
东方 IC
A3803 Jochen Luebke/ 东方 IC
2010 年 11 月 19 日, 德 国 大 众 宣 布 :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内 投资 516 亿欧元用于促进发展。这些 资金将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扩大生产 规模、升级生产设备,这项支出为 413 亿欧元,其中 57%(约 235.4 亿欧元) 将用在德国本土 ;二是用于资本化的研 发支出,包括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新车型
其实近年来,全球汽车第一企业 的宝座并不好坐。金融危机后,通用 一度陷入破产保护的边缘,丰田刚刚 稳定宝座就陷入召回门而大伤元气, 世界第一似乎成了被诅咒的对象。世 界第一车企任何细小的错误都会引来 广泛的关注,负面影响被无限放大。 成为世界第一是每个汽车公司的目标, 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第二的位置 往往比第一的位置更有利。处在第二 的位置上,一来有动力来追赶第一, 二来可以接受较少的监督,这样就可 以发展得更快。
但 大 众 能 否 能 实 现“2018 年 战
表1 大众 近年来的盈利能力情况
时间
平均股东权益 净利润(亿 净资产 总额(亿欧元) 欧元) 收益率
2007
294.49
41.22 14.00%
2008
346.63ຫໍສະໝຸດ 46.88 13.52%2009
374.09
9.11
2.44%
2010 前三季度
4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