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5)

合集下载

气体动理论习题解答

气体动理论习题解答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一 选择题1.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

A. pV /mB. pV /(kT )C. pV /(RT )D. pV /(mT )解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可写成NkT kT N RT pV ===A νν,式中N =??N A 为气体的分子总数,由此得到理想气体的分子总数kTpVN =。

故本题答案为B 。

2. 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 、B 、C 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

A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 1,它产生的压强为p 1,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 1,C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 n 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 为 ( )A. 3p 1B. 4p 1C. 5p 1D. 6p 1 解 根据nkT p =,321n n n n ++=,得到故本题答案为D 。

3. 刚性三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压强为p ,体积为V ,则它的内能为 ( )A. 2pVB. 25pV C. 3pV D.27pV解 理想气体的内能RT iU ν2=,物态方程RT pV ν=,刚性三原子分子自由度i =6,因此pV pV RT i U 3262===ν。

因此答案选C 。

4. 一小瓶氮气和一大瓶氦气,它们的压强、温度相同,则正确的说法为:( ) A. 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不同 B.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相同 C.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不同 D. 气体的内能相同解: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即为密度,气体密度RTMpV m ==ρ(式中m 是气体分子质量,M 是气体的摩尔质量),故两种气体的密度不等。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即为分子数密度kTpn =,故两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相等。

氮气是双原子分子,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故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不同。

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RT iU 2ν=,两种气体的内能不等。

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
单位: Pa (Nm-2) atm 标准大气压 帕斯卡 cmHg 厘米汞柱
1atm = 76 cmHg =1.013×105Pa
2. 体积: 分子活动的空间 (并非分子大小的总和) 3. 温度: 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反映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量)
热力学温标: T= t +273.15 K
3
概念
平衡态: 一个孤立系统,宏观状态参量都不随时间 变化的状态。 (热动平衡)
宏观上各量均不变,而微观上分子热运动永不停息。
平衡过程: 在过程进行的每一时刻,系统都无限的 接近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
1 2 1 2
4
说明
(1) 平衡(准静态)过程是一个无摩擦 的、无限缓慢进行的理想化过程; (2) 除一些进行得极快的过程(如 爆炸过程)外,大多数情况下 都可以把实际过程看成是准静 态过程; (3) 准静态过程在状态图上可用一 条曲线表示, 如图: 图中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平衡态, 一条曲线代表一个平衡过程。
15
§9-5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一、速率分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宏观上足够小 ——不计偏差,此区间内粒子速率均为 微观上足够大 ——区间内仍包含大量分子
速率 v1 ~ v2 ΔN1 ΔN1/N v2 ~ v3 ΔN2 ΔN2/N
… …
vi ~ vi +Δv ΔNi ΔNi/N
… …
分子数按速率 的分布 分子数比率 按速率的分布
结论 (1) 统计规律是大量偶然事件的总体所遵从的规律 (2) 统计规律和涨落现象是分不开的。
11
§9-4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一、理想气体的模型
宏观模型: 在任何情况下严格符合气体三个实验定律。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5学时)》课件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5学时)》课件


(1)单一性(各处都有自己的P、V、T );
p,V ,T
征 (2)状态性质稳定性(与时间无关);
(3)热动平衡(不同与静力平衡)。 ( p ,V ,T )
p
否则为非平衡态系统。
oV
6/63
【A3.1.2】系统 平衡态 态参量
1 压强 p : 力学描述
单位: 1 Pa 1 N m2
标准大气压: 45纬度海平面处, 0C 时的 大气压. 1atm 1.01105 Pa
掌 握 麦 克 斯 韦 速 率 分 布律及三种统计速率 了解波尔兹曼分布
氢气分子
vrms 1.93103 m s1
氧气分子
vrms 483m s1
22/63
【A3.11.1】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1 兰媚尔实验 实验装置
接抽气泵
2
l v vl
A
Hg
金属蒸汽 狭 缝
23/63
BC D
显 示
热学研究两种方法
研究对象 物理量 出发点
方法
优点 缺点 二者关系
宏观理论
(热力学)
热现象
宏观量 观察和实验
总结归纳 逻辑推理 普遍, 可靠 不深刻
微观理论
(统计物理学) 热现象
微观量 微观粒子
统计平均方法 力学规律 揭露本质
无法自我验证
热力学验证统计物理学, 统计物理学揭示热力学 本质
1/63
统计规律
(v)dv
3kT
N
N
m
v2 vrms
3kT m
3RT 1.73 kT
m

kt
1 2
mv2
3 2
kT ,
v2 3kT / m

大学物理 气体动理论

大学物理 气体动理论

三、 温 度
决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性质。
处于热平衡的多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
具有相同温度的几个系统放在一起必然处于热平衡。
温度测量
酒精或水银
A
B
A 和 B 热平衡,TA = TB
热胀冷缩特性,标准 状态下,冰水混合, B 上留一刻痕, 水沸 腾,又一刻痕,之间 百等份,就是摄氏温 标(Co)。
生碰撞的�数目为:Ni = nivix dt d A 速度为 vi 分子在 dt 时间对 dA 的冲量为:

x
vxi
dA
vidt
nivixdAdt ⋅ (2mvix )
∑ 所有分子在
dt
时间内对
dA 产生的总冲量为:dI = 1 2
i
2mni
v
2
ix
dAdt
∑ ∑ 气体对器壁的宏观压强为:
p=
mni
T0
273.15
= 8.31(Jmol⋅K)
若写成 ν = N NA
N A = 6.023 × 1023 / mol
N为气体分子总数 阿伏伽德罗常量
µN
R
pV = RT = N T
µNA
NA

k

R NA
=
1.38 × 10−23
J
K
玻耳兹曼常数
pV = NkT
p = N kT = nkT V
n:气体分子数密度
2
三、气体分子的平均总动能
设分子有: 平动自由度 t 转动自由度 r
分子平均总动能:
1 εk = (t + r) 2 kT
单原子分子 刚性双原子分子
3

气体动力论

气体动力论

aa
a
N个分子作用在S1面的压强为:
Pb F ca m bv1 2 x cv2 2x v2 Nx
Nm v1 2xv2 2x v2 Nx abc N
由于: v1 2xv2 2N x v2 Nxv2 x1 3v2
abcV
N V
n
所以:
p
1 3
nmv2
压强公式
P
2 3
n
k
k
1 2
mv2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所以理想气体 分子没有相互作用的势能。因此,理想气体的内能就是所有分子的 各种运动动能的总和。
EM 2i RT2i PV
内能只是气体状态参数温度T的单值函数 气体状态变化时内能的增量:
EM 2i RT2i(PV)
第23页,本讲稿共40页
讨论题:明确下列各种表示的物理意义
2、平衡态,准静态过程
若无外界影响,系统的宏观性质将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这种 状态称为平衡态。
系统从一个状态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这叫状 态变化过程,简称过程。如果这其中经过的所有中间状态都无限接 近平衡状态,则称这种过程为准静态过程,也叫平衡过程。平衡过 程是无限缓慢地进行的极限过程。
③、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的总和 N2 2kT 0.66 178 0J
④、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总和
NkT 1.6 710J 5 2
8
第26页,本讲稿共40页
§6.5 气体分子按速率分布规律
伽尔顿板实验
粒子落入其中一 格是一个偶然事件, 大量粒子在空间的 分布服从统计规律。
.......................................................................................................................................

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
i U RT 2
i U RT 2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 温度的单值函数!
例题 理想气体系统由氧气组成,压强P =1 atm,温度T = 27oC。 求(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分子的平均 平动动能 和平均转动动能;(3)单位体积中的内能。
解(1) 根据
p nkT
p 1.013 10 5 25 3 n 2 . 45 10 m kT 1.38 10 23 300 3 21 J (2) 平 kT 6.21 10 2
理想气体由大量自由、无规则运动 着的弹性质点组成!
统计规律
必然事件 必然发生。
必然不发生。 随机事件 ——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不能事先确定, 但是,大量重复试验,遵从一定的规律。 例:抛硬币N次, NA次正面向上。 N不大时,
NA 1 N很大时, N 2
NA N
不确定;
NA 1 p A lim N N 2
2 a 3v 0
N
2 mol 氢气
1 mol 氧气
U
H2
U O 2 U H 2O U H 2O

7.5 6 25% 6
16.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
一、速率分布函数 处于平衡态的气体,每个分子 朝各个方向运动的概率均等。 一个分子,某一时刻速度
可是大量分子速度分 量的方均值相等。
v
2 i
通常 v xv y v z
分子的每一个自由度对应一份相同的能量 分子的每一个平动自由度对应一份相同的能量 单原子 总 分子平均 总动能
二、能量均分定理

i kT 2
双原子 多原子
3 kT 2 5 总 kT 2
总 3kT

(完整版)《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6单元 气体动理论

(完整版)《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6单元  气体动理论

第6单元 气体动理论 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一 选择题[ C ]1.在标准状态下, 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2121=V V ,则其内能之比21/E E 为: (A) 1/2 (B) 5/3 (C) 5/6 (D) 3/10[ B ]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 pV/m (B) pV/(kT)(C) pV/(RT) (D) pV/(mT)[ D ]3.若)(v f 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N 为分子总数,m 为分子质量,则 )(21221v Nf mv v v ⎰ d v 的物理意义是 (A) 速率为v 2的各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与速率为v 1的各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之差。

(B) 速率为v 2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与速率为v 1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之和。

(C)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v 1~ v 2之内的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D)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v 1~ v 2之内的分子平动动能之和。

[ D ]4.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 、B 、C 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 1n ,它产生的压强为 1p ,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 12n ,C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n 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 为(A)31p (B)41p(C)51p (D)61p二 填空题1.在定压下加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使其温度升高1K 时,它的体积增加了0.005倍,则气体原来的温度是_________200k__________。

2.用总分子数N 、气体分子速率v 和速率分布函数f(v),表示下列各量:(1)速率大于0v 的分子数= ⎰∞0)(v dv v Nf ;(2)速率大于0v 的那些分子的平均速率=⎰⎰∞∞00)()(v v dv v f dv v vf ;(3)多次观察某一分子的速率,发现其速率大于0v 的概率=⎰∞0)(v dv v f 。

气体动理论ppt课件

气体动理论ppt课件
三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理想气体宏观定义:遵守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 . 物态方程:理想气体平衡态宏观参量间的函数关系 .
对一定质量 的同种气体
p1V1 p2V2
T1
T2
理想气体物 态方程
pV m RT M
摩尔气体常量 R 8.31J mol 1 K1
8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pV NkT
归一化条件
i 概率 粒子在第 格中出
现的可能性大小 .
i
i
Ni iN
1
15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7-3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一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分子可视为质点; 线度
间距 r ~ 109 m, d r;
d ~ 10 10 m,
2)除碰撞瞬间, 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3)弹性质点(碰撞均为完全弹性碰撞); 4)分子的运动遵从经典力学的规律 .
v 450m/s ~ 107 m; z ~ 1010次 / s
13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对于由大 量分子组成的 热力学系统从 微观上加以研 究时,必须用 统计的方法 .
............ ........... ............ ........... ............ ........... ............
16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二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设 边长分别为 x、y 及 z 的长方体中有 N 个全同的
质量为 m 的气体分子,计算 A1壁面所受压强 .
y
A2 o
z
- mmvvvxx
x
v y A1 y
o
z x v z
v v x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课后思考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定义1.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2.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地交换就是绝热系。

3.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着的变化。

6.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

8.答:(1)第一种情况如图1-1(a),不作功(2)第二种情况如图1-1(b),作功(3)第一种情况为不可逆过程不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第二种情况为可逆过程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

9.答: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可以恢复为原来状态。

系统和外界整个系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10.答:系统经历一可逆正向循环及其逆向可逆循环后,系统恢复到原来状态,外界没有变化;若存在不可逆因素,系统恢复到原状态,外界产生变化。

?11.答:不一定。

主要看输出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排斥大气功是否有用。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答:将隔板抽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wuq+∆=其中,0==wq所以容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不变。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8-1 目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为Pa 1033.111-⨯,,求此真空度下3cm 1体积内有多少个分子?(设温度为27℃)[解]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kT P =得 kT V NP =,kT PV N =故 323611102133001038110110331⨯=⨯⨯⨯⨯⨯=---...N (个)8-2 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V p -图中的曲线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图线的BC 段是以横轴和纵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1)已知气体在状态A 时的温度是K 300=A T ,求气体在B 、C 、D 时的温度。

(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 T V -图(T 为横轴)中画出来,并标出状态变化的方向。

[解] (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恒量,可得:由A →B 这一等压过程中BBA A T V T V = 则 6003001020=⋅=⋅=A AB B T V V T (K) 因BC 段为等轴双曲线,所以B →C 为等温过程,则==B C T T 600 (K)C →D 为等压过程,则CCD D T V T V = 3006004020=⋅=⋅=C CD D T V V T (K) (2)8-3 有容积为V 的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为m 的分子1N 和2N 个, 它们的方均根速率都是0υ,求: (1)两部分的分子数密度和压强各是多少?(2)取出隔板平衡后最终的分子数密度和压强是多少?010203040[解] (1) 分子数密度 VNV N n VN V N n 2222111122====由压强公式:231V nm P =, 可得两部分气体的压强为 VV mN V m n P VV mN V m n P 3231323120220222012011====(2) 取出隔板达到平衡后,气体分子数密度为 VN N V N n 21+==混合后的气体,由于温度和摩尔质量不变,所以方均根速率不变,于是压强为:VV m N N V nm P 3)(31202120+==8-4 在容积为33m 105.2-⨯的容器中,储有15101⨯个氧分子,15104⨯个氮分子,g 103.37-⨯氢分子混合气体,试求混合气体在K 433时的压强。

第6章 气体动理论

第6章 气体动理论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问题6-1 你能从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出发,得出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吗?解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物态方程m pv RT M = 得 pV C T=(C 为常数)当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有pv =恒量,即温度不变,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即玻意耳定律。

当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有p T =恒量,即查理定律。

当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时,有V T =恒量,即盖吕萨克定律。

6-2 道尔顿分压定律指出:在一个容器中,有几种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当它们处于平衡态时,气体的总压强等于各种气体的压强之和,你能用气体动理论对该定律予以说明吗?证明 设容器中所装的几种不同的气体分子数密度分别为11N n V =,22Nn V=,……,则单位体积中总分子数为 1212N N n n n V++⋅⋅⋅==++⋅⋅⋅处于平衡态时,气体温度一定,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一定,并且有2k 1322mv kT ε== 由气体压强的统计公式可得气体总压强为()k 1212223332p n n n kT p p =ε=++⋅⋅⋅=++其中1p 、2p 、…是各个气体的压强。

6-3 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相同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是相等的,与气体的种类无关,你能用气体动理论予以说明吗?解 由气体动理论可知 p nkT =,即分子数密度只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有关,与气体种类并无关系。

6-4 为什么说温度具有统计意义?讲一个分子具有多少温度,行吗?解 气体的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平动动能越大;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的程度越激烈。

因此,可以说温度是表征大量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宏观物理量,是对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结果。

对于个别分子而言,它的动能可能大于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也可能小于平均平动动能,对于个别分子,说它的温度是多少是没有意义的。

6-5 速率分布函数()f v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说明下列各式的物理意义:(1)()f v dv ;(2)()Nf v dv ;(3)()21v v f v dv ⎰;(4)()21v v N f v dv ⎰ 解 速率分布函数()f v 表示气体分子速率处于v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的概率。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
f(v)
v v+dv
v
在平衡态下, 设分子总数为N, 速率在v~v+dv区间的 分子数为dN个, 那么 表dN示:
N
——速率在v~v+dv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或一个分子速率处于v~v+dv区间的概率。
dN ~ dv N ~ v f (v)
即 dN f (v)dv N
由 dN f (v)dv N
总之, 理想气体可看作是一群彼此间无相互作用 的无规运动的弹性质点的集合。
二、平衡态的统计假设——等几率原理
1、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 分子出现在容器内 各处的几率相等。即分子数密度处处相等, 具 有分布的空间均匀性。
2、分子朝各个方向运动的几率相等, 具有运动 的各向同性。
v 0, vx vy vz 0
(4)粒子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和最概然速率。
解 (1) 按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形状, 应有
kv
f
(v)
0
(v v0 ) (v v0 )
由速率分布函数的归一化条件, 可得
f (v)dv
0
v0 0
kvdv
1 2
kv 02
1
故速率分布函数为
2v
f
(v)
v02 0
(v v0 ) (v v0 )
f(v)

f (v) dN
Ndv
v v+dv
v
f (v) 称为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
其物理意义是:在速率v附近, 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 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或一个分子速率出现在v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概率。
所以 f (v) 也称为分子速率分布的概率密度。
3、关于速率分布函数的几点重要讨论:

气体动理论ppt课件

气体动理论ppt课件

一 自由度
kt
1 mv2 2
3 kT 2
v
2 x
v
2 y
v2z
1 v2 3
z
oy
x
1 2
m
v
2 x
1 2
mv2y
1 2
mv2z
1 kT 2
28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单原子分子平均能量
3 1 kT
2
刚性双原子分子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kt
1 2
mvC2 x
1 2
mvC2 y
1 2
mvC2 z
29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摩尔热容比
E m i RT M2
dE m i RdT M2
CV ,m
i 2
R
C p,m
i
2 2
R
Cp,m i 2
CV ,m i
36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7-6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接抽气泵
2
l v vl
Hg
金属蒸汽 狭缝
l
显 示

37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分子速率分布图
12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二 分子力
现主为要当斥表力 现r; 为当 引r力0r时.,r分0时子,力分主子要力表
F
o
r 109 m, F 0
r0 ~ 1010 m
r0
r
分子力
三 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及统计规律
热运动:大量实验事实表明分子都在作永不停止的
无规运动 . 例 : 常温和常压下的氧分子
v 450m/s ~ 107 m; z ~ 1010次 / s

6-(4-5) 能量均分定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6-(4-5) 能量均分定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6.74( K )
6 – 4
能量均分定律
理想气体内能
第六章气体动理论
一、统计规律的演示 一个小球落在哪里 有偶然性;少量小球 的分布每次都可能不 同;大量小球的分布 却是稳定的。
【演示】伽尔顿板
统计规律:大量偶然事件所显示的稳定的 规律 。
6 – 4
能量均分定律 理想气体内能 第六章气体动理论 下面列出了氧气分子在0OC时分子速率的分布情况
v
8 kT π m
f (v )
O2
v
2

3 kT mT 2 1200 K NhomakorabeaH2
o
v p1 v p 2
v
o
v p 0 v pH
v
N2 分子在不同温 度下的速率分布
同一温度下不同 气体的速率分布
6 – 5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讨论
第六章气体动理论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中最概然速率 v p 的概念
下面哪种表述正确? (A) v p 是气体分子中大部分分子所具有的速率. (B) v (C) v p 是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的最大值. (D) 速率大小与最概然速率相近的气体分子的比 率最大.
麦氏分布函数 f ( v ) 4 π (
其物理意义是:处于 温度为T的平衡气体,分子 速率出现在v附近、单位速 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 子数的百分率。
m 2 π kT
)
3 2
e
2 kT
v
2
f (v)
f (v )
dN Nd v
o
v
6 – 5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第六章气体动理论
分子速率分布与温度的关系: 1)存在最可几速率vp 。T增大,速率大的分子数增 多,最可几速率vp增大。 2)f(v)满足归一化条件: f (v )dv 1

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
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与大气压相比),温度不太低(与室 温相比)的条件下,可近似地看成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M pV RT M mol
M 令: M mol
pV RT
R 8.31J / (mol K )
——普适气体常数
T不变
玻意耳定律 PV=constant 盖—吕萨克定律 V/T=constant 查理定律 P/T=constant

dN ( h ) N
dN (h) /N
在身高h附近dh高度间隔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为:
dN (h)N f (h)dh
( f h) dN (h) / Ndh

称为分布函数
表征在身高 h附近单位高度间隔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f (h)dh 1
称为归一化条件
f(h)对h所画出的曲线称为分布曲线 那么身高在 h--h+dh 间的人数占总 人数的比率为:
§6-3
1.微观模型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和统计假设
(1)气体分子的大小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即气 体分子可当作质点,不占体积; (2)气体分子的运动服从经典力学规律,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 器壁之间的碰撞均为完全弹性碰撞; (3)分子之间除碰撞瞬间外,不计相互作用力;
2.平衡态气体分子的统计性假设
(2)统计性 从大量分子的整体的角度看,存在一定的统计规 律(大量偶然性从整体上所体现出来的必然性 ),即 统计性。
3、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的特点:用大量分子的平均性质的了 解代替个别分子的真实性质。 注意:起伏现象
3、分布函数和平均值 偶然事件:大量出现不可预测的事件。多次重复观察 同样的事件,可获得该偶然事件的分布, 从而得到其统计规律。 例1:统计某城市中的商店按职工数的分布情况。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从分子热运动观点出发,依赖微观 粒子的力学规律,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气 体分子热运动的宏观性质和变化规律。 寻求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关系,揭示 气体宏观热现象及其规律的微观本质。
§ 6 . 1 状态、过程与理想气体 States, Process and Ideal gas
•二、气体的状态参量 State parameter of gas • 把描述系统状态的变量称为状态参量。 状态参量分为宏观量与微观量
1. 宏观量 macro variable 从整体上描述系统的状态量,一般可以直接测量。 如 M、V、E 等----可以累加,称为广延量 extensive variable P、T 等----不可累加,称为强度量 intensity variable 2. 微观量 microcosmic variable 描述系统内微观粒子的物理量。 如分子的质量m、 直径 d 、速度 v、动量 p、能量 等。 微观量与宏观量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例如,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效果, 它与大量分子对器壁的冲力的平均值有关。
p nkT
混合气体
n...
p p1 p 2 p 3 ...
• 四、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State equation of ideal gas • 1、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克拉珀龙方程)
M pV vRT RT M mol
( =M / Mmol : 摩尔数)
3、实际气体:压强不太大(与大气压相比),温 度不太低(与室温相比)的条件下,可近似地看成 理想气体。
• 三、平衡态与平衡过程
• Equilibrium state and equilibrium process • 1、平衡态: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各个 部分的宏观性质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的状态。 (系统与外界没有作功或传热等方式的能量交换) • 2、热动平衡:热力学中的平衡是一种热动平衡, 系统的分子作永不停息的热运动,而且因为碰撞, 每个分子的速度经常在变,但是系统的宏观量不 随时间改变。宏观上表现为平衡态。 • 3、平衡态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实际上不存在完 全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也就不存在宏观性质绝 对不变化的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 衡 态
2.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 系 1 3.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则:分子每个自由度分配能量均为 kT 2 i ε kT 理想气体分子内能 2 M 2 a M M [ p ( ) ]( V b ) RT M i 2 U RT Mkg理想气体内能 V 2 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曲线的物理意义: 三种统计 平均速率
6
三、扩散现象
1、扩散:气体内各部分密度不均匀时,物质由密度大 往密度小的地方迁移的现象。
2、宏观规律
dM d - D( ) x0 dS dt dx
D:扩散系数
d 密度梯度: dx
7
3、微观机制(气体动理论的观点) 由于分子的无规热运动,dS左右两侧都会有气体分子 穿过dS,但是在dt时间内,右侧的分子穿过dS的数目 比左侧的分子穿过dS的数目要多,即: dS两侧的分子 进行了不等量的交换。 宏观上,气体的质量发生了 定向迁移,即产生了气体的扩散。 气体扩散现象的微观本质是气体分子的定向迁移,这 种迁移亦是通过分子的无规热运动来完成的。
2、表面张力的功 在长方形铁丝框架上张有液体薄膜,表面上单 位长度直线两侧液面的相互拉力叫表面张力系数, 用 表示。 b b 液体薄膜有两个表面, F ab 受到的张力为:
F 2 l
液体薄膜从 a´b´ 收缩 到ab 时,表面张力做功为:
l
dx
a a
dA F dx 2 ldx dS
(3)
由(2)式得
(4)
将(4)和 (5)代入 (1)得:
2 mK
将(4)代入(3)式得
VmK b 3
(5)
a 3V
pK
本章小结
宏观量关系 状态方程
PV M
1.压强公式

RT
1 2 P nmv 2 n 3 3
P nkT
3 kT 2
理 想 气 体 宏
观 量 与 微 观 量 的 统 计 关 系
RT P - Pi Vm - b
15
考虑分子间的引力作用,气体分子实际作用于器 壁的压强,应该为:
RT P - Pi Vm - b
Pi 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内压强与器壁附近吸引气体分子的气体密度成正比, 同时与在器壁附近被吸引气体分子的气体密度成正比。 平衡态时,各处的数密度n 是一样的,所以内压强Pi 与n2 成正比
准静态过程的过程曲线可以用p-V图来描述,
图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系统的一个平衡态。
二、功 热量 内能
u
1、流体体积变化所做的功
气体对外界作元功为:
F
dl
P 1 2 V
dA Fdl pSdl pdV
准静态过程(状态1到状态2)气 体对外界做功:
A dA PdV
V1
V2
注意:准静态过程(状态1到状态2)气体对外界做 功与过程有关。 此过程所作的功反映在 P-V图 上,就是曲线下的面积。
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可以分成四个区域: 汽态区(能液化), 汽液共存区,液态区,气态区(不能液化)。
12 在非常温或非常压的情况下,气体就不能看成理想气体了。

K
临界等温线
理想气体 V
汽液共存
C 0 95.5
21 OC 临界点K B 13OC A CO2等温线 -3 v(10 l /mol)
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Q 0 系统从外界吸热;
A 0 外界对系统做功;
Q 0 系统向外界放热; E 0 系统内能增加;
A 0 系统对外界做功; E 0 系统内能减少。
对微小的状态变化过程
dQ dE dA
如果系统对外作功是通过体积的变化来实现的,则热力 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
Q E PdV
8
§6-10 真实气体
一 真实气体的等温线
范德瓦耳斯方程
CO 2 等温压缩实验
真实气体等温线的测定
压强计
p
.
O
V
CO2 等温压缩实验
压强计 p
.
O
V
CO2 等温压缩实验
压强计
.
O
V
实验测得 CO2 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
P atm ) 气

48.1 OC
OC 31.1 汽
P
72.3 50 45
Pi n
2
1 2 Vm
1 n Vm
a Pi 2 Vm
16
RT a P - 2 Vm - b Vm
a ( P 2 )(Vm - b) RT Vm
范德瓦耳斯方程
a和b可以通过实验测得常数,与气体的分子结构有关。
对氮气,常温和压强低于 5107 Pa范围
-1 3 -2 a 1 . 39 10 Pa m m ol 6 3 -1 b 39 10 m m ol
量、动量及速度

气体内的迁移现象
流 速 不 同 粘 滞 现 象 热 传 导 现 象 扩 散 现 象 密 度 不 均 匀
一.粘滞现象 1、粘滞现象:流动中的流体,当各层速度不同时,在 相邻两层的接触面上将产生阻碍两层之间相对运动的 等值反向的摩擦力,这种现象称为粘性现象。所产生 的摩擦力称为粘性力,流体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性。 z 2. 粘滞 现象的宏观规律
vP 2kT 2RT m
真 实 气 体
N m 3 2 - 2 kT 2 f (v)v 4 ( ) e v v N 2kT
f (v) (%m-1 s)
mv 2
v
8kT m
v2
1 2nd 2
3kT m
0
v, v v v
P
T
v(m s-1 )
5.分子平均自由程 平均碰撞次数 非平衡态
平均自由程

关系
=
v Z
平均碰撞频率 Z
Z 2 d nv
2
v 1 2 Z 2 d n
理想气体的平均自由程:
8kT πm
kT 2 2 d p
§6-9 气体内的迁移现象
非平衡态(物理性质不均匀)
平衡态(物理性质均匀)

温 度 不 均 匀
由于热运动,分子 不断碰撞、交换能
所以这一体积就等于实验测得的容器的整个体积。 分子为刚性球,气体分子本身占有体积
RT P 考虑到分子大小,1mol气体可被压缩体积 Vm - b
Vm - b
2、考虑分子间引力引起的修正
内部
A
器 壁内部Βιβλιοθήκη F器 壁B
器壁附近分子受一指向内的引力,降低气体对器壁的压力
总效果相当于分子施予器壁的压强 减小一个量值Pi , Pi称为内压强。
a 注意:方程 ( P 2 )(Vm - b) RT 适用于1mol 气体 Vm
质量为M 的气体体积
M V Vm M mol
质量为M 的气体的范德瓦斯方程为:
M2 a M M (P 2 )(Vm b) RT 2 M mol V M mol M mol
由上面的推导过程可知范德瓦斯方程也只是近似表示 实际气体宏观性质的状态方程,并不绝对准确。
4、热量
系统和外界温度不同,就会传热,或称能量交 换,热量传递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热量传递:通过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来完成的能量交 换,亦称为微观功。 宏观功和微观功都是系统在状态变化时与外界交换 能量的量度,且做功、传热都是过程量。
5、内能 热力学系统在一定的状态下,具有一定的能 量,称为热力学系统的内能。 * 理想气体的内能 内能是态函数! 态函数特征:
实际气体要考虑分子大小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f
两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r0 ~10 -10 m 2r0 s r s 有效作用距离 ~10-9m
13
三.范德瓦耳斯方程
1、考虑分子大小引起的修正
1mol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vm表示1mol气体可被压缩的空间
RT P Vm
对于理想气体,由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
18
四、范德瓦耳斯等温线
BE 过饱和蒸汽
P
遇凝结核心 - 液化 气 云室 CF 过热液体 遇汽化核心 - 汽化 E D 汽液共存 F 气泡室 B 汽

K
C
EF 实际不可实现
A BC 虚线实际气体
19
v
五、 临界点
临界温度Tk、临界压强Pk和临界摩尔体积Vmk可由实验测得
由 Tk、Pk和Vmk可求出a,b。
3、电流的功 一段电阻为R的导线AB,两端电势差为V1-V2, 电流为I ,则t 时间内 电场力的功为 由欧姆定律知
A It (V1 - V2 )
(V1 - V2 )2 A I (V1 - V2 )t t I 2 Rt R
宏观功:通过宏观的有规则运动(如机械运动、电 流运动)来完成的能量交换,统称宏观功。
Mi E RT 2
内能的变化只决定于初末两个状态,与所经历的 过程无关,即内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

Mi E RT 2
说明:
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使系统内能改变。 例如:摩擦升温(机械功)、电加热(电功) 作功是系统内能与外界其它形式能量转换的量度。

当系统和外界温度不同时,就会发生传热,热 量传递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使系统内能改变。
1mol 范德瓦耳斯物质的临界等温曲线方程 a ( P 2 )(Vm - b) RTk Vm 据拐点的数学条件
dp dVm V k
0,
d p
2 dVm
2
Vk
0,
20
由Tk、Pk、Vmk确定范德瓦耳斯常量a、b的方法: 由范德瓦耳斯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