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概况
达拉特旗文物保护单位
![达拉特旗文物保护单位](https://img.taocdn.com/s3/m/2fd41e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6.png)
达拉特旗文物保护单位达拉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下辖的一个旗,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
其中,达拉特旗的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本文将从人类的视角出发,生动地叙述达拉特旗的文物保护单位。
一、达拉特旗的文物保护单位1. 达拉特旗博物馆达拉特旗博物馆位于旗政府大街,是一座集藏品展示、文物保护、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古代文物,如青铜器、陶瓷、织锦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达拉特旗古代文明的辉煌,还反映了蒙古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 达拉特旗古城达拉特旗古城位于旗城西南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堡遗址。
这座城堡建于元代,是当时蒙古族部落的政治、军事中心。
古城内有完整的城墙、城门、街道和官府等建筑,如今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和壮丽。
3. 达拉特旗文庙达拉特旗文庙是一座古代的教育机构,也是蒙古族的文化圣地。
文庙内供奉着众多历代文人学士的神位,是他们学习、考试、祈福的场所。
文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富有蒙古族的特色,是了解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和措施1. 保护历史记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了解过去和认识当代的重要途径。
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让后人了解到达拉特旗丰富的历史文化,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智慧和努力。
2. 传承优秀文化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
通过保护和修复,我们可以让这些文物得到更好的保存,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蒙古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 加强保护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保护单位,达拉特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安全管理,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强巡查和监控。
其次是加强科学研究,通过对文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保护修复,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还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三、结语达拉特旗的文物保护单位是这片土地上珍贵的财富,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遗产。
通过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让这些文物继续发光发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蒙古族的文化。
鄂尔多斯各区县基本情况介绍
![鄂尔多斯各区县基本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3e5bcf24693daef5ef73d55.png)
鄂尔多斯各区县基本情况介绍:一、东胜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东部,总面积2 200平方公里,辖6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
2009年,常住人口达到44.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29万人,城镇化率93.0%。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5.31万人,增长1.9%。
其中,男性人口12.71万人,女性人口12.60万人;非农业人口17.41万人,农业人口7.9万人。
东胜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自治区前列,实力雄厚,势头强劲,与首府呼和浩特、钢城包头构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前列。
近年来,东胜区经济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
据初步核算,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7.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到117454元,比上年增加了22097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增长0.1%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0.47亿元,增长14.5% ;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3亿元,增长24.7%。
一、二、三产业比为0.4:39.5:60.1,产业结构比例更加合理。
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03.74亿元,同比增长39.2%。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6元,增长12.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43元,增长9.7%。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1014元,同比增长10.2%。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53亿元,比上年增长75.1%。
二、达拉特旗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南岸,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全旗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镇,总人口34万。
男性184121人,女性160014人,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
有蒙、藏、满、回、壮、达斡尔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87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86%。
达拉特旗简介
![达拉特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0c5df2c915f804d2b16c109.png)
达拉特旗简介1、地理位置2、历史沿革3、政区人口4、自然环境5、资源条件6、改革发展地理位置美丽富饶的达拉特位于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
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为8188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109°100″—110°45″,北纬40 °00″—40°30″。
北与国家钢铁稀土基地—包头市隔河相望,东南西分别与准格尔旗、东胜市、杭锦旗接壤。
地处蒙中经济区,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产业带与连通我国中西部的神骅铁路产业带的“T”字型结合部。
旗人民政府树林召镇,是包头—西安210国道和包神铁路线上的重镇,是包头通往鄂尔多斯市、陕西、山西等地的交通要道,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为胡戎游牧地,秦属九原郡,汉属五原郡,两晋十六国时属朔州,魏为大夏国夏州,隋唐时为丰、胜二州,又为榆林郡治所。
宋时置肃州,后入于西夏。
元时属东胜州,明时蒙古据之,为达拉特、墨尔根等部牧地,达延汗统一蒙古后,为鄂尔多斯万户之一鄂托克地,后由卫达尔玛统辖。
清顺治六年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清末设达拉特旗。
1950年5月1日,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政区人口全旗总人口约33.3万人,男性174121人,女性159014人,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
有蒙、藏、满、回、壮、达斡尔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87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86%。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杂居区。
旗政府所在地树林召镇占地14.33平方公里,总人口73749人。
达拉特旗辖9个镇、10个乡、1个苏木:树林召镇、白泥井镇、大树湾镇、解放滩镇、高头窑镇、耳字壕镇、中和西镇、吉格斯太镇、王爱召镇、乌兰乡、昭君坟乡、树林召乡、榆林子乡、德胜泰乡、蓿亥图乡、青达门乡、盐店乡、敖包梁乡、马场壕乡、展旦召苏木。
自然环境地形地势全旗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由1500米降至1000米。
达拉特旗-历史版本 -互动百科
![达拉特旗-历史版本 -互动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1915d9dba58da0116c17493e.png)
杨家圪堵、二柜子、四柜子、黑土崖、南红桥、新民堡、石拉塔、新建、新和、西社、郭留营子、小淖、大淖、王爱召、东坝、渠口、东山、张连营子、兴丰、庆义合、西山、生成永、园子圪卜23个村委会。
乌兰乡:辖 新圪旦、新华、新胜、乌兰、蒲圪卜、北海、柳子圪旦7个村委会。
昭君坟乡:辖
四村、白泥窑子、候家圪堵、谭盖木都、斯尔凯湾、沙壕、沙圪堵、南葫芦头、五龙常、色气、羊场、刘大圪堵、二罗圪堵、大阔帘、城拐、和胜、二沟湾、河畔18个村委会。
简介
美丽富饶的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南岸,鄂尔多斯高原
达拉特旗
北端。地处“呼--包--鄂”“金三角”腹地。南临东胜煤田和准格尔煤田,北与世界稀土之都包头隔河相望。全旗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镇,总
人口34万,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千米。有蒙
部牧地。达延汗统一蒙古后,为鄂尔多斯万户之一鄂托克地,后由卫达尔玛统辖。清顺治六年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清末设达拉特旗。
1950年5月1日, 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达拉特旗辖4个镇、18个乡、1个苏木:
树林召镇、白泥井镇、大树湾镇、解放滩镇、展旦召苏木、吉格斯太乡、德胜泰乡、榆林子乡、新民堡乡、王爱召乡、树林召乡、昭君坟乡、四村乡、乌兰乡、中和西乡、蓿亥图乡、呼斯梁乡、高头窑乡、青达门乡、耳字壕乡、盐店乡、敖包梁乡、马场壕乡。
展旦召苏木 新的展旦召苏木由原青达门乡、原解放滩镇、原展旦召苏木合并而成。位于达拉特旗中部,南靠东胜,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东西分别与树林召镇、昭君镇毗邻。总面积1126.14平方千米,总人口29970人。辖27个嘎查(村),211个生产合作社。
达拉特旗-历史沿革
达拉特旗
关于达拉特旗农田耕作基本情况的入户调查报告
![关于达拉特旗农田耕作基本情况的入户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4f871d85fbfc77da269b133.png)
关于达拉特旗农田耕作基本情况的入户调查报告达拉特旗位于鄂尔多斯北部的黄河南岸,与包头市隔河而立,东西南分别与准格尔旗、东胜区和杭锦旗接壤。
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
达拉特旗地形南高北低,土地总面积的24%为丘陵土石山区,土壤属栗钙土类,矿藏丰富,地势起伏较大;49%为库布其沙带,土壤属沙壤土,宜林宜牧;其余27%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属灌淤草甸土类。
达拉特旗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强烈,蒸发量大。
寒暑多变,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
春季干旱少雨且风大沙多,秋季凉爽。
降雨量小而集中,光能丰富,热量充足。
年平均气温6-8℃左右,平均无霜期135-150天,平均降雨量约为300毫米,蒸发量在2100毫米左右,年平均光照时数约为3100小时。
农耕时节有旱、涝、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对当地的农牧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制约。
一调查目的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长久以来,达拉特旗的绝大多数居民都以耕地种植和畜牧养殖为生。
新世纪,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和农牧业科学的普及,当地的农牧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农耕的各个阶段,从农民的科学耕作理念,到高新技术在耕作中的推广和应用,再到对土地和土壤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利用,都有明显的提高。
为了让当地的农民更清楚的了解当地农业的整体情况,知道他们已有的优势和农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耕地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以达到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科学种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最终达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本文将结合当地的地形和土地特点,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二调查内容1 调查对象和时间此次调查的开展时间为2013年7月,对象的选取是以全国土壤调查研究样点的布置为基础进行的。
参与调查的村镇分布在达拉特旗的两个乡镇,包括隶属于树林召的官碾房村、靴铺窑子村和隶属于展旦召苏木的展旦召嘎查和建设村4个村镇,以当地从事耕地种植的农户为调查对象,共有127个农户参与了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城市总体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ff7ddba58da0116c1749d7.png)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项目简要介绍:达拉特旗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是鄂尔多斯北大门,北靠黄河,南与东胜市接壤,东与准格尔旗毗邻,西与杭锦旗为邻。
与包头市一衣带水,与国家钢铁稀土基地—包头市隔(黄)河相望。
随着达拉特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达拉特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开工建设,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达拉特旗适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本次规划关注六方面的问题:1关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核心问题,2加强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3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民生建设,4合理确定用地布局,5强调实施与管理保障,6关注文化与城市特色和城市品质。
城市性质鄂尔多斯市域副中心城市,以电力、能源化学工业、农畜产品深加工和旅游业为主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城市。
城市职能职能一:蒙西电网枢纽;职能二:蒙中城镇经济区能源化工基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和重要生产服务基地之一;职能三:呼包鄂城镇群重要的二级城市,承担区域功能转型重任;职能四:包头都市区的南部中心城市,接受包头的产业辐射;职能五:鄂尔多斯市域副中心,北部经济区核心增长极;职能六: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旅游区的重要旅游城市。
城市发展目标目标一:资源节约,生态新城目标二:宜居宜业,魅力新城目标三:循环利用,创新新城目标四:民族友好,和谐新城旗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旗域总人口:2015年为40万人,2020年为43万人,远景2030年为48万人。
城镇化水平:2015年为53%,2020年为63%,远景2030年为79%。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总人口18万人,远期2020年总人口21.5万人。
远景2030年总人口按30万人计。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2015年控制在27km2左右,2020年控制在32km2左右.。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概况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fb6216c79563c1ec5da7171.png)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概况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南岸,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全旗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镇,总人口34万。
旗内交通便捷,包(包头)神(神木)铁路、210国道、109国道及包(包头)东(东胜)高速公路贯穿旗境,旗府所在地树林召镇距包头机场21公里。
境内资源丰富,煤炭、硭硝、石英砂、陶土、天然碱、泥炭等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
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响沙湾、恩格贝、昭君坟等旅游景区和黄河古渡口、王爱召、秦直道等名胜景点。
二、历史沿革秋战国时期,为胡戎游牧地,秦属九原郡,汉属五原郡,两晋十六国时属朔州,魏为大夏国夏州,隋唐时为丰、胜二州,又为榆林郡治所。
宋时置肃州,后入于西夏。
元时属东胜州,明时蒙古据之,为达拉特、墨尔根等部牧地,达延汗统一蒙古后,为鄂尔多斯万户之一鄂托克地,后由卫达尔玛统辖。
清顺治六年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清末设达拉特旗。
1950年5月1日,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三、政区人口全旗总人口约34万人,男性174121人,女性159014人,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
有蒙、藏、满、回、壮、达斡尔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87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86%。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杂居区。
旗政府所在地树林召镇占地34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12.4万人。
四、自然环境地形地势全旗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由1500米降至1000米。
分三大自然类区,南部属鄂尔多斯台地北端,系丘陵土石山区,土壤属栗钙土类,矿藏丰富,地势起伏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镇;中部为库布其沙带,土壤属沙壤土,宜林宜牧,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分布有1个苏木、5个村(嘎查)、262个村民小组、6724口人;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占总面积的27%,地势平坦,土壤属灌淤草甸土类,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国家农业开发区,分布有12个乡镇、138个村、673个村民小组、258461口人。
达拉特旗基本情况
![达拉特旗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4adec5b9960590c69ec376f2.png)
达拉特旗基本情况2007-11-01达拉特旗基本情况一、达拉特旗基本情况一、自然及区位情况达拉特旗地处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位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金三角”经济区中心地带,属环渤海经济圈。
地理坐标:东经109°00′—110°45′,北纬40°00′—40°30′。
全旗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由1500米降至990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三大自然类区,南部属鄂尔多斯台地北端,占总面积的54%,系丘陵山区,土壤为栗钙土类,地势起伏较大,矿藏丰富;中部为库布其沙漠区,占总面积的19%,土壤属沙壤土,宜林宜牧;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占总面积的27%,地势平坦,土壤属灌淤草甸土类,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国家农业开发区。
全旗总面积8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3.1万人,其中非农牧业人口62141人;有蒙、藏、满、回、壮等13个少数民族,共13376人,占全旗总人口的4%。
二、交通情况全旗交通便捷,包神铁路、210国道及包(头)东(胜)高速公路、德敖运煤复线、乌泊公路、正在建设的高头窑至解放滩运煤专线和德胜西至萨拉齐公路纵贯南北,109国道、羊巴公路横穿东西;包(头)达(旗)快速通道、包头东兴至树林召公路(含黄河大桥、运煤专线)、马场壕到呼斯梁公路、树林召沿黄河铁路、包头至达旗铁路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全旗公路年设计运量为2150万吨,包神铁路电气化复线改造后,运力提高到1亿吨/年。
旗府所在地树林召镇距包头机场22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80公里,距市府所在地东胜65公里。
此外,树林召建有火车站和汽车站,有直达北京、常州、西安等地的客车。
三、资源情况1.煤炭:鄂尔多斯市探明煤炭储量1244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远景储量1万亿吨,占全国远景储量的四分之一。
达旗探明煤炭储量100亿吨;毗邻的东胜区、伊旗、准旗均为产煤区,探明储量900亿吨,到2010年规划煤炭产量达到1亿吨左右。
达拉特旗灰氢成分
![达拉特旗灰氢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7dc63d7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5.png)
达拉特旗灰氢成分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作为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达拉特旗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中灰氢是煤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就达拉特旗灰氢的成分进行探讨。
灰氢是煤炭中的一种组分,它是指煤炭在高温下分解后残留下来的物质。
煤炭中的灰分主要由无机物组成,其中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气体等。
灰分含量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煤炭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灰氢的成分主要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两部分。
有机质是指煤炭中的有机碳、有机氢等元素,其含量取决于煤炭的种类和质量。
无机质是指煤炭中的无机元素,如硅、铝、钙、铁等。
这些无机元素主要以矿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
灰氢的成分对煤炭的特性和用途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灰分含量高的煤炭燃烧时会产生较多的灰渣,降低燃烧效率。
其次,灰分中的无机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煤炭中的硫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灰氢的成分也会影响煤炭的利用价值。
一些含有较高灰分的煤炭不适合作为燃料使用,但可以用于生产建材、化肥等领域。
达拉特旗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灰氢成分的研究对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灰氢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煤炭的质量特性,进而指导煤炭的选矿、洗选和利用等环节。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煤炭的燃烧条件,降低灰分的含量,提高燃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在煤炭的利用过程中,减少灰分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人们通过煤炭的选矿、洗选等手段来降低灰分的含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剂的方式来改变煤炭的燃烧特性,减少灰渣的生成。
例如,可以添加一些碱金属元素来促进煤炭的燃烧,减少灰分的含量。
不同的煤炭种类和燃烧条件下,灰分的含量和成分也会有所不同。
达拉特旗的灰氢成分对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灰氢成分的研究,可以了解煤炭的质量特性,指导煤炭的利用和开发。
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变煤炭的燃烧条件,降低灰分的含量,提高燃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达拉特旗旅游景点
![达拉特旗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d1d2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c.png)
达拉特旗旅游景点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地方。
无论是追求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景点。
本文将按类别介绍达拉特旗的主要旅游景点。
自然景观类景点:1.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森林生态和人文景观为主体,集森林生态、科普教育、高山旅游、狩猎垂钓、民俗体验等于一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盛产枫、松、云杉、石楠等珍稀树种和各种野生动物,是摄影、徒步、露营的好去处。
2. 多布忽洞自然风景区-多布忽洞自然风景区是由冰川退化和风蚀形成的一个大型天然石窟。
石窟主体高达百余米,宽三十余米,深逾五十米,内部形态各异、精美绝伦,是追求奇观和探险的游客的不二之选。
历史文化类景点:1. 达拉特旗博物馆-达拉特旗博物馆是一座以反映阿尔山草原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藏品众多,涵盖了达拉特旗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民俗风情、文物碑刻等方面,是了解达拉特旗历史文化的一处重要场所。
2. 阿尔山唐代遗址- 阿尔山唐代遗址位于自治区达拉特旗南侧的聚丹淖尔山麓,地处独立的山头上,是中国北方唯一发现的可以代表唐朝时期农艺水平和牧业开发程度的集中遗址。
遗址区内保存完好的建筑、文物,值得一看。
风景区类景点:1. 青石峡景区- 青石峡景区是一个以运动、休闲为主,集游猎、摄影、放飞心情、度假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这里有美丽的赛汗湖和青石峡谷,还有大量的户外活动项目,是一个家庭出游、朋友聚会的好地方。
2. 滑雪旅游度假区-达拉特旗也是个滑雪胜地,开发了白银滑雪度假村、阿尔山滑雪度假村等现代化滑雪度假胜地,是广大滑雪爱好者的福地。
无论您是追求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或是想要放松身心自在享受旅游度假的游客,达拉特旗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如果您正计划游览内蒙古,不妨考虑一下达拉特旗,相信您一定会收获美丽的记忆。
达拉特旗概况
![达拉特旗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9b34aef960590c69ec376f4.png)
【地形地貌】达拉特旗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部为低山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 300~1 5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28%;中部为库布其沙漠区,海拔在1 100~l 3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48%,北部为黄河南岸冲积平原区,海拔在l 000~1 1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23%。
【气候】达拉特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和短促,春季干旱少雨多风,秋季凉爽,四季温差大,日照充足,无霜期较短。
气温:年平均气温平原区低于丘陵区,东北区低于西部区,一般为6℃。
1月平均气温为-13.4℃。
极端最低气温-34.5℃(1971年1月22日),7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2.8℃。
极端最高气温40.2℃(1975年7月16 日)。
生长期:年平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期为天,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天,年日照时平均3 小时。
全年太阳总幅射量为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年平均天。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311.75毫米,年极端最低降水量141.9毫米(1980),年极端最高降水量为526毫米(1964年)。
【水文】达拉特旗北靠黄河,主要水系由黄河和10条季节性河川构成。
黄河过境全长178.5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247亿立方米。
季节性河川由西向东依次为毛布拉格孔兑、布日嘎斯太沟、黑赖沟、西柳沟、罕台川、壕庆河、哈什拉川、母花沟、东柳沟、呼斯太河。
这些河流均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地均在鄂尔多斯台地北麓,总流域面积为5 663万平方公里。
内流河共有12条,全部集中于蓿亥图乡,均为时令河流,发源于丘陵区,终点为库布其沙漠,大部分为干沟。
10条季节性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15 686.1万立方米,河网密度为0.0089公里/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达拉特旗已探明的燃料矿有褐煤、泥炭、油汽苗(油气岩),非金属有石英砂、大理石、石灰石,化工原料芒硝,冶金辅助材料有白粉球、耐火土、瓷土等十多种矿产。
达拉特旗征地最新项目
![达拉特旗征地最新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c2b7e4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f.png)
背景介绍达拉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一个旗,位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是著名的牧业旗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达拉特旗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达拉特旗政府决定开展一项新的征地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生态新城。
本文将围绕达拉特旗征地最新项目展开讨论。
项目目标达拉特旗征地最新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生态新城。
该城市将以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注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通过征地项目,达拉特旗旨在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资和新的产业进驻,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项目规划该项目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划:达拉特旗征地项目将从空白处开始规划建设,总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将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绿色生态空间,并设立合理的公共设施和交通系统,满足居民生活的各种需求。
2.产业发展:征地项目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和新能源产业。
利用达拉特旗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景,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打造独特的地方品牌。
同时,探索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潜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产业,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
3.住房建设:征地项目将组织规划和建设不同类型的住房,满足不同市民群体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住宅区,还将建设高品质的公寓和别墅区,提供更多样化和高品质的住房选择。
项目优势达拉特旗征地项目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地理位置优势:达拉特旗位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带,交通便利,靠近多个大城市,并且与蒙古国交界。
这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2.资源丰富:达拉特旗拥有丰富的农业和自然资源,如大片的草原、丰富的水资源和充足的太阳能资源。
这些资源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生态环境优势:达拉特旗以其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著名。
通过注重生态环保,征地项目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概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8ba8f9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c.png)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概况达拉特历史悠久,古为“骑射之地、游牧之所”,早在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全旗总面积为8188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镇、6个街道办事处、4个园区,总人口36.9万人,共有蒙、藏等14个少数民族。
地形呈南高北低,南部丘陵连绵、沟壑纵横,矿产丰富;中部大漠浩瀚、瑰丽壮观,是全国著名的沙漠旅游风景区;北部土壤肥沃、坦荡如砥,是黄河冲击平原;俗有“五梁、三沙、二份滩”之称。
达拉特区位优越。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地处“呼包鄂”金三角腹地、沿黄沿线经济带,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素有“鸡鸣三市”之说。
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树林召,距市府所在地康巴什89公里,距包头市20公里,距首府呼和浩特市180公里,能够有效辐射“呼包鄂”、“晋陕宁”、“京津冀”等地区。
达拉特交通便捷。
达拉特旗已经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互衔接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境内包茂高速、沿黄公路等干线公路贯穿全境,形成“三横五纵”的主路网,全旗公路总里程3267公里,实现了外联内引、镇畅村通、四通八达;沿河铁路横穿东西,包神、包西铁路纵贯南北,形成了“一横两纵”铁路客货运大动脉;航空方面,30分钟即可到达包头机场,90分钟可到达鄂尔多斯或呼和浩特机场,实现与国内各大城市的无缝对接。
达拉特物华天宝。
矿产资源富集。
煤炭探明储量120亿吨,远景储量322亿吨;共有煤矿28座,分布四个矿区。
芒硝探明储量68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居世界之首。
石英砂探明储量4720万吨,预测储量8000万吨,品位之高为全国同类矿产之首,是玻璃制造、工业铸造及烧制泡花碱、碳化硅的理想原料。
水资源丰富。
地处黄河“几”字弯内,黄河过境190公里,多年平均过境流量240亿立方米,批准达旗工农业年可用水量2.32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可采储量3.15亿立方米,地表水多年平均可利用量1.55亿立方米。
达拉特旗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达拉特旗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c3aaf8844769eae109ed00.png)
1、达拉特旗总体概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社会稳定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既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的基础问题。
鄂尔多斯市属贫水区域,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同时并存,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如何有效改善水资源环境,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水源,已经成为我市如何补好短板的重中之重。
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西部黄河中上游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是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黄河“金三角”组成的蒙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达拉特旗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黄河南岸,北隔黄河与包头相望,西、南、东分别与杭锦旗、东胜区、准格尔旗为邻。
东西长133km南北宽67km 土地总面积8818平方公里,地处蒙中经济区,是内蒙古最主要的“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产业带和连通我国中西部神华铁路产业带的“T”字型结合部,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达拉特旗现辖7 个镇(中和西镇、恩格贝镇、昭君镇、树林召镇、王爱召镇、白泥井镇、吉格斯太镇)、1 个苏木(展旦昭苏木),324 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36 万多人。
达拉特旗地形总体呈南高、北低,分为三个自然单元:南部为丘陵沟壑区,海拔高程1300〜1500m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发育,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
其面积为2664km2占全旗总面积的32.5%,境内有十大孔兑,是排泄该地区地表水的主要通道。
北部为黄河南岸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在1000m左右,西高、东低,坡降1/8000〜1/10000,面积1920km,占全旗总面积的23.4%。
中部为东西狭长的库布其沙漠,海拔高程1200〜1400m大部为流动或半流动沙丘。
北部沙丘下部大都蕴藏着较丰富的地下水。
其面积3608km,占全旗总面积的44.1%。
属区内气候干燥,寒冷多风,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313mm全旗境内有季节性河流八条,加上两条边界河流,号称十大孔兑,即:毛不拉孔兑、卜尔色太沟、黑赖沟、西柳沟、罕台川、壕庆河、哈什拉川、母花沟、东柳沟、呼斯太河。
我的家乡达拉特旗的简介
![我的家乡达拉特旗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f9895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0.png)
我的家乡达拉特旗的简介我的家乡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地方。
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值得探索和了解的美丽之地。
首先,达拉特旗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和苍茫的戈壁,四季分明,白天阳光明媚,夜晚繁星点点。
草原上牛羊成群,野花盛开,湖泊碧蓝清澈。
站在草原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眺望着远处的群山,心情顿时豁然开朗,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宁静。
其次,达拉特旗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是蒙古族的故乡,人们热情好客,传统文化深厚。
这里有着悠久的牧民生活和草原文化,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在这里得以保留和传承。
在达拉特旗,你可以参加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品尝正宗的蒙古美食。
在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你将深刻感受到这里深沉的文化底蕴。
此外,达拉特旗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资源。
比如说著名的达拉特旗博物馆,这里展示了达拉特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片土地。
还有红山文化遗址,是我家乡独有的文化宝藏,记录着古老的人类文明。
此外,达拉特旗还有奇石峡谷、大漠胡杨林等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探险。
总的来说,我的家乡达拉特旗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和独特魅力的地方。
这里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和旅游资源使它成为旅行者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无论是追寻自然的原野,还是探寻人文的深邃,达拉特旗都能给予你满满的惊喜和感动。
来到这里,你将不仅仅是欣赏美景,更是领略到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文气息。
我热情地邀请各位朋友们亲临我的家乡达拉特旗,与这片土地亲密接触,感受它的美丽与魅力!。
我的家乡达拉特简介
![我的家乡达拉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a7778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b.png)
达拉特(蒙古语意为“肩胛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
以下是关于达拉特的详细简介:地理位置: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
东与包头市隔黄河相望,东南和西部分别与准格尔旗、杭锦旗接壤,北邻东胜区。
历史沿革:达拉特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据考古资料表明,距今5000年前,达拉特旗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史前文化遗迹。
达拉特旗境域春秋战国时为林胡活动之地。
自然资源:达拉特旗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天然气、矿泉水等。
其中,煤炭探明储量76亿吨,石灰石储量100亿吨以上。
还有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经济发展:达拉特旗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旗、全国平原绿化先进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全国文化先进旗和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近年来,达拉特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化工业强旗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立旗、项目强旗”战略,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文化和旅游:达拉特旗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著名的景点有达拉特旗响沙湾、银肯塔拉沙漠等。
同时,达拉特旗还是中国著名的蒙古族歌舞之乡和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教育:达拉特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拥有多所知名学校,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等。
近年来,达拉特旗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提高了教育质量。
交通:达拉特旗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包神铁路、210国道纵贯南北,与京包线、109国道相连通,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
生态:达拉特旗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近年来,达拉特旗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民生:达拉特旗致力于改善民生福祉,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近年来,达拉特旗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达拉特旗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达拉特旗景点介绍
![内蒙古达拉特旗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c9190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3.png)
内蒙古达拉特旗景点介绍
内蒙古达拉特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南部,是一个美丽的草原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鲜明的民族文化。
以下是达拉特旗的一些主要景点介绍:
1. 大青山:是达拉特旗最高的山峰,海拔超过2500米,是周
边草原地区的地标之一。
从山脚下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草原景色,顶部有观景台可以俯瞰周边美景。
2. 伊金霍洛旗村:这个村庄是达拉特旗的一个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貌而闻名。
村内有古老的蒙古包、寺庙,还有众多的纪念碑和雕塑,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生活方式。
3. 扎鲁特召:这是一个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址,是达拉特旗最为重要的景点之一。
这里是辽金时期的古代山城,保存了许多历史遗迹,包括城墙、宫殿、寺庙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4. 果子沟风景区:这个风景区位于达拉特旗的西部,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这里有原始森林、湖泊、山峰等自然景观,还有摩托越野、骑马和草原漫步等旅游项目可供游客选择。
以上介绍的只是达拉特旗的一些主要景点,这个地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各种草原牧场、湖泊和自然保护区等。
无论是追寻自然之美还是感受民族文化,达拉特旗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旅游目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地貌】达拉特旗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部为低山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 300~1 5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28%;中部为库布其沙漠区,海拔在1 100~l 3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48%,北部为黄河南岸冲积平原区,海拔在l 000~1 1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23%。
【气候】达拉特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和短促,春季干旱少雨多风,秋季凉爽,四季温差大,日照充足,无霜期较短。
气温:年平均气温平原区低于丘陵区,东北区低于西部区,一般为6℃。
1月平均气温为-13.4℃。
极端最低气温-34.5℃(1971年1月22日),7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2.8℃。
极端最高气温40.2℃(1975年7月16 日)。
生长期:年平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期为239.2天,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205.5天,年日照时平均3 138.7小时。
全年太阳总幅射量为142.8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年平均159.8天。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311.75毫米,年极端最低降水量141.9毫米(1980),年极端最高降水量为526毫米(1964年)。
【水文】达拉特旗北靠黄河,主要水系由黄河和10条季节性河川构成。
黄河过境全长178.5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247亿立方米。
季节性河川由西向东依次为毛布拉格孔兑、布日嘎斯太沟、黑赖沟、西柳沟、罕台川、壕庆河、哈什拉川、母花沟、东柳沟、呼斯太河。
这些河流均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地均在鄂尔多斯台地北麓,总流域面积为5 663万平方公里。
内流河共有12条,全部集中于蓿亥图乡,均为时令河流,发源于丘陵区,终点为库布其沙漠,大部分为干沟。
10条季节性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15 686.1万立方米,河网密度为0.0089公里/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达拉特旗已探明的燃料矿有褐煤、泥炭、油汽苗(油气岩),非金属有石英砂、大理石、石灰石,化工原料芒硝,冶金辅助材料有白粉球、耐火土、瓷土等十多种矿产。
褐煤分布于罕台川、高头窑、敖包梁一带,储藏量10亿吨,煤层厚1~401.2米。
泥炭有吴四圪堵、张吉祥、纳林沟等小型矿点。
油页岩分布于吴四圪堵、元宝湾、马场壕等地,属低品位矿石。
石英砂分布于敖包粱、呼斯粱等地,储量较大,属高品位矿,二氧化硅占98%(敖包粱小母花沟砂矿),仅敖包粱储量达4 800万吨。
芒硝分布于大树湾一德胜太一带,仅德胜太储量达30亿吨,硫酸钠含43.8%;白粉球分布于四村乡白泥窑,蕴藏量丰富,品位极高;耐火土分布于敖包粱一高头窑一带,储量达10 052.38万吨,属低晶位矿;已发现的沙金矿分布于青达门,高头窑乡等地,储量尚未探明,含金量居内蒙古金矿之首,纯度为96.8%。
主要野生动物有兔、狐狸、鼠类、黄河鲤鱼、白莲鱼、蜥蜴、刺猬等。
植物药材有甘草芦根、蒲公英、远志、车前子、麻黄、贝母等。
【概况】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鄂尔多斯高原北端,黄河中上游南岸。
地理坐标为北纬40°00′~40°30′,东经109°00′~110°45′之间。
东与准格尔旗接壤,南与东胜区毗连,西与杭锦旗相邻,北与草原钢城包头市隔河相望;全旗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8 200平方公里。
全旗辖1个苏木8个镇5个社区(2005年10月乡镇机构改革前为1个苏木、10个乡、9个镇)。
达拉特旗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市“金三角”开发中心,旗府所在地树林召镇距呼市150公里,距包头机场25公里。
旗内包神铁路、包东高速公路、210国道、敖德公路(连接109和110国道的二级油路)纵贯南北,109国道、羊巴公路(地区三级油路)横穿东西,树林召镇一级绕城公路方便快捷,沿河地区乡乡贯通油路。
设计总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的达拉特电厂就建于旗府所在地树林召镇。
已有6台33万千瓦机组投入运行。
四期首批2×60万千瓦工程已开工建设近两年,2006年投产发电,后续2台60万千瓦机组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规划建设于树林召镇,由神华集团、华谊集团和亿利集团三方投资的100万吨/年聚氯乙烯,首期建设规模为年产400万吨聚氯乙烯、40万吨离子膜烧碱及配套2×50MW自备热电厂,2006年7月建成投产。
建于王爱召镇年产600万吨河北新奥集团的阿维菌素项目于2005年投入运营。
【人口民族】 2005年,达拉特旗总人口33.64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471万人,乡村人口为19.9984万人,由蒙、汉、满、回、朝鲜、达斡尔、苗、彝、维吾尔、羌等12个少数民族组成,汉族人口占多数。
【经济】 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9.5亿元,同比增长30.28%,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累计完成“十五”计划的145%。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5亿元一、二、三产比例调整为16∶48.3∶35.7。
呈现出“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活”的局面。
【人民生活】 2005年,达拉特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 465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 655元。
【农业】 2005年,达拉特旗完成农作物总面积166.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11.1万亩,经济作物27.4万亩,优质牧草28.3万亩,新增水地优质牧草9.5万亩。
粮经饲比例达到3∶3∶4。
粮食总产量达11.5亿斤。
完成农牧民引导及技能培训1 530人,转移农村牧区人口30 950人,农牧民人均外出打工收入943元,增长73%。
【畜牧业】 2005年,达拉特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370.5万头(只),同比增加128.8万头(只),增长53.3%,牲畜总量及增长速度两项指标均居自治区101个旗县之首。
累计投入资金3 000多万元,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61处。
种公畜良种率达98.5%,牧畜改良率达98.2%。
全旗畜牧业增加值达8亿元,占一产增加值的55.9%。
全旗涉农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实现利润1.59亿元,辐射带动农牧户3.5万户,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益人均达2 200元。
【水利】 2005年,达拉特旗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 649万元,新增保灌面积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7.5万亩,改造有效灌溉面积10.2万亩,解决0.92万人、2.3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投资180万元开展全旗水资源评价及宏观水资源配置工作,积极争取黄河水权置换节水项目;王爱召镇马连壕、昭君镇2处蓄滞洪区规划设计工作已开始。
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
【生态建设】 2005年,达拉特旗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7.1万亩,水保国债黑土崖重点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造林面积1.6万亩,累计完成投资130.6万亩。
水土保持工程完成投资1 820万元,48处坝系工程全部完工。
砒砂岩沙棘造林项目完成造林8.02万亩,完成退耕还林4.3万亩,宜林荒山造林2.5万亩。
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4万亩,补播补植6.8万亩。
【工业】 2005年,达拉特旗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9.66亿元,增长160%。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总数达22家,增加值达27.8亿元,增长39%,主要工业产品产销两旺,全年发电量149.2亿度,增长30.1%;生产原煤148.5万吨,增长48.4%;生产羊绒服装68.8万件,增长5.4%。
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5%。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60。
【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达拉特旗房地产开发投资2.43亿元,投资2.7亿元完成道路与改造面积11.6万平方米,人行道硬化15.7万平方米,整治巷道2.3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3.1万平方米,供热面积2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48盏。
完成新奥大道、亿利大道、运煤专线、部分街巷改造工程,实施停车场建设、镇区出口改造、园林绿化和白塔公园北门改造等市政建设项目。
新建集中供热站、天然气加气站各一座。
【交通邮电】 2005年,达拉特旗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7 517万元,建设里程265公里。
全旗公路总里程达2 704公里,出租车达894辆,大型运输车辆达6 370辆,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95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7.75亿吨公里。
柴(白泥井柴登)榆(林子)线、萨(土右旗萨拉齐)德(准旗德胜西)线建成通车;解(放滩)柴(东胜柴登)线工程进展顺利;羊巴线树(林召)吉(格斯太)段改造工程已开始征地拆迁工作。
全旗固定电话用户32 790,小灵通用户14 360户,移动电话用户9.8万户,邮电通讯业务总量9 006万元。
【旅游业】 2005年,达拉特旗投资3 800多万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响沙湾、恩格贝、昭君坟等景区设施不断完善。
全旗接待游客93万人次,增长30.98%,实现旅游收入3.84亿元,增长46.56%。
【科技】 2005年,达拉特旗开通“96048”科技服务热线;开展“科技下乡、科普之春(冬)、科普巡展”等活动,选派科技特派员对农牧民进行培训,累计培训农牧民7.1万人(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65项,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
【教育】 2005年,达拉特旗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 670万元,建成二完小、白泥井中心小学教学楼、达一中综合楼、餐厅及树林召乡中宿舍楼、餐厅;引资建成全旗第一所逸夫小学—大树湾逸夫小学。
撤并校点22处。
向各类高等院校输送新生2 236人,高考上线率达到84%。
投资750万元为12所学校配置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为24所学校配备远程教育卫星收视设备。
【文化】 2005年,达拉特旗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王爱召、昭君坟、哈庆壕古城遗址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成“全民健身综合活动中心”,新增“路径工程”项目3个,被评为自治区级实施“33211工程”先进旗。
创办文学刊物《长河》。
【卫生】 2005年,达拉特旗基层卫生院“县办县管”格局初步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展开,农牧民参合率达到60%,累计为农牧民减免门诊费69.65万元,支付住院费67.09万元。
完成达旗人民医院传染病房主体工程,全旗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2‰以上;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监督覆盖率达100%;人口出生率8.29‰。
【社会保障】 2005年,达拉特旗财政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240个,安置“4050”下岗失业人员240人;落实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开发个体工商和社区再就业岗位,再就业率达到8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2005年,全旗征缴养老保险金1 847万元,医疗保险金1 220万元、失业保险金313万元。
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29万元,有7 988人纳入低保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