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5.2 图形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案 苏科版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 第1课时
图形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
“旋转”图形的理解。
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情趣探究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层层推进。
教学工具:
1元硬币一枚,剪刀一把,卡纸一X。
【新知导读】
1、下列图3.2-1几何体是由哪个图形旋转形成的?()
答:选B。
2、下列图形都是由半圆经过变化而得到的,请说出它们最简单的变化过程。
答:图(1)是先沿AB翻转,再沿AB平移;图(2)是以MN为轴翻转;图(3)是以O 为中心旋转180°。
【X例点睛】
将以下方格图图3.2-2中阴影图形围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看看会得到什么图形?
答:如图3.2-3。
思路点拨:找准关键点的位置。
易错辨析:旋转中图形的形状、大小与原图相同。
方法点评:通过平移、旋转、翻转可以得到很多美丽的图案,而变化前后仅仅是图形位置变化,形状、大小不变。
【课外】
如图图 3.2-4,小华穿的运动衣上的在镜中所成的像,你能说出他运动衣上的是多少吗?
思路点拨:镜中成像实际上是把一个图形翻转一次,我们要想知道原来的是多少,只需把镜中的图形再翻转过来就可知道。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1》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图形知识后,对图形进行进一步的变换和操作。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图形的变化,从而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图形的变化。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变换游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观察和分析,验证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 导学案
课题主备主核执教教师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学习目标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预测重点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难点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特别是对旋转图形理解.学生活动过程教师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独学)任务1: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任务2: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形成.任务3:长方形纸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形成;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形成;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形成.总结:.练习:1.书本128页习题第1题2.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二、合作探究(对学、群学)1.对学任务1:在点划线一旁空白的方格中画图,使点划线两旁的图形完全相同.总结:.任务2:(1)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的,将准备好的纸片沿虚线剪开,(1)怎样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图(2),将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移4格,在图(1)中把它画出来.总结:.2.群学:任务1:说出右边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总结:.三、拓展提升任务1:将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相等的一边拼在一起,尝试拼出所有不同的图形.总结:.【反馈练习】1.完成课本P127练习第1、2题.2.右边各图形中,不是由翻折而形成的是()3.右边四个图形中,形成方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4.如图所示,将标号为A、B、C、D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P、Q、M、N四组图形,试按照“哪个正方形剪开后得到哪组图形”的对应关系填空:。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2图形的变化(1)教案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日
总第60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2、通过图形的变换关系,发展学生空间关系,增动成体”
难点
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例、(1)将点A绕另一个点O旋转一周,点A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是_______。
(2)如果4张扑克按左图的形式摆放在桌面上,将其中一张旋转180°后,扑克的放置情况右图所示,那么旋转的扑克从左起是()
A.第一张B.第二张C.第三张D.第四张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总结反思】: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学习过程】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第一行中的每个图形绕虚线轴旋转1周,能形成第二行中的某个几何体,请用线连接进来.
『问题研讨』
1、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的相等的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例题讲评』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人教版】2020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图形的变化教案 (新版)苏科版
5.2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难点: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特别对“旋转”图形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雨滴可以看作一个点,雨点从天而降运动时就形成线。
(点动成线)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形成扇面.(线动成面)二、探索活动(一)旋转能否形成新的图形?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2.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问题: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面动成体)完成做一做1、2问题: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吗?你能说出下面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进一步明确:旋转可以形成新的图形,由旋转形成的图形往往给人以灵动、圆满的感觉。
完成练习:如何将图中的三角尺旋转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三、探索(二):平移能否形成新的图形?图(1)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的,将准备好的纸片沿虚线剪开,图(1)怎样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图(2)如果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移4格,得到怎样的图形?图1 图2进一步明确:平移可以形成新的图形,平移后图形给人有序、连续的感觉。
四、探索活动(三)翻折能否形成新的图形?将图沿点划线翻折后形成怎样的图形?请试着上台描画出来.进一步明确:翻折可以形成新的图形,翻折后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位置相反.利用翻折得到的图形具有对称、工整的特点。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2 图形的变化 教案
5 2图形的变化(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试验了解平面图形如何通过旋转变化成立体图形,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的原理.
2.了解复杂的图形如何由简单的图形构成的.
【教学重、难点】
平面图形通过旋转而形成立体图形,简单图形拼成复杂的图形
【导学提纲】
1.长方形纸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呢?
2.自学课本P123做一做,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1)旋转下列图形.
(2)点、线、面的互动关系.
活动二:(1)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板的相等的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出图形名称.
(2)下图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怎样的图形?请试着画出来.
(1)(2)(3)
(3)下图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将图沿虚线剪开.
a.怎样改变这两部分图形的位置就能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
b.画出图(1)虚线下半部向右平移动4格后所得到的图形.
图(1)
图(2)
【个案补充】
【反馈矫正】
完成课本P125 练一练补充习题
【当堂练习】课本P127 第2题【教学反思】。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变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过图形的变换,对于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平移和旋转的规律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变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自主探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教学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实例,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运动。
提问:你们观察到这些图形有哪些运动?学生回答:平移、旋转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2020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图形的变化教案 (新版)苏科版
5.2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难点: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特别对“旋转”图形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雨滴可以看作一个点,雨点从天而降运动时就形成线。
(点动成线)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形成扇面.(线动成面)二、探索活动(一)旋转能否形成新的图形?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2.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问题: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面动成体)完成做一做1、2问题: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吗?你能说出下面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进一步明确:旋转可以形成新的图形,由旋转形成的图形往往给人以灵动、圆满的感觉。
完成练习:如何将图中的三角尺旋转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三、探索(二):平移能否形成新的图形?图(1)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的,将准备好的纸片沿虚线剪开,图(1)怎样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图(2)如果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移4格,得到怎样的图形?图1 图2进一步明确:平移可以形成新的图形,平移后图形给人有序、连续的感觉。
四、探索活动(三)翻折能否形成新的图形?将图沿点划线翻折后形成怎样的图形?请试着上台描画出来.进一步明确:翻折可以形成新的图形,翻折后图形与原图形比较,位置相反.利用翻折得到的图形具有对称、工整的特点。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1 图形的变化 教案
5 2图形的变化(2)
【教学目标】
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导学提纲】
1.你能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梯形吗?试试看.
2.用你准备好的一副七巧板完成下面活动.
(1)七巧板上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个正方形,有个平行四边形.
(2)你能用其中的三块板拼成一个三角形吗?4块呢?5块呢?6块呢?
(3)您能用其中的哪块板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4)你能构思并拼出新的图案吗?请给拼成的图案加上恰当的解说词.
(5)用你所做的七巧板拼出下列图案:
(1) 家;(2)小猫;(3)金鱼;(4)鸭子
3.如图:有两种颜色不同但大小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板各4块拼成如下图案,请你再设计几幅不同的图案与同学交流.
【反馈矫正】
1.如图所示,将标号为A、B、C、D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P、Q、M、N四组
图形,
2.试按照“哪个正方形剪开后得到哪组图形”的对应关系填空:
由A得到;由B得到;由C得到;由D得到.
2.请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案中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和2条线段,并给图案加上恰当的解说词.
例如
你能发挥你的想象力,再构造出一些图案吗?请将你的作品与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当堂练习】P127/3、4、5
稻草人小鸟。
初中图形的变化教案
初中图形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掌握平移、旋转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平移的概念和性质2. 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3. 图形平移、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运用图形平移、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图形平移、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 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图形平移、旋转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如电梯上升、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图形平移的概念和性质:解释平移的含义,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举例说明平移的性质,如平移后的对应点连成一条直线,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等。
(2)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解释旋转的含义,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举例说明旋转的性质,如旋转后的对应点连成一条直线,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等。
3. 实例教学: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图形平移、旋转的应用,如拼图、建筑设计等。
4.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2)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如何运用平移、旋转解决实际问题?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和应用。
布置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课后思考。
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图形的变化(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
§5.2图形的变化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试验,了解平面图形如何通过旋转变成立体图形,了解如何通过翻折,平移构造新的图形,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制作成新的几何图案,感受图形变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拼成复杂的图形的能力,从而为下一节课设计图形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平面图形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形成新的图形。
教学难点
对学生转化思想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
一、预习成果检测
我们已经走进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感受了现实生活中美丽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丰富多彩的图形是如何获得的。
待学生回答后进行多媒体演示:
演示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
演示2、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
演示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
练一练:
练:下列图形绕轴线旋转1周,能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探索(二):翻折能否形成新的图形
想一想: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的图形?请试着画出来.
同学们拿出事先发的学案,讨论一下怎么画出图形?
活动1、用一张正方形白纸,只剪一刀,你能剪成“十”字形图案吗?(学生动手剪,比较作品)
活动2、说说你用两块相同的三角板拼出的图形的名称,请一个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一下。(学生有可能用两块都为45度角的直角三角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让学生自己做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再拼一拼。)
二、新知探索
探索(一):旋转能否形成新的图形
七年级数学上册5.2图形的变化教案(1)苏科版
5.2 图形的变化 (1)教课内容: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图形的变化(一)教课目的:1、经过着手试验认识平面图形如何经过旋转变化建立体图形,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原理。
2、认识复杂的图形如何由简单的图形构成的。
教课要点:平面图形经过旋转而形建立体图形,简单图形拼成复杂的图形。
教课难点:浸透转变思想,培育空间想象能力。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情境一:长方形纸绕它的一条边旋转 1 周;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 1 周;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迅速旋转;它们分别形成如何的几何体呢?情境二:能把一张纸片沿一条直线剪去,而后能构成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吗?二、揭题亮标三、活动研究自学课本P82做一做,达成以下活动。
活动一:( 1)旋转以下图形。
专心爱心专心 11 / 5(2)点、线、面的互动关系。
活动二:(1)两块同样的直角三角板的相等的边拼在一同,能拼出几种不一样的平面图形?说出图形名称。
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筝形平行边形复杂图形是由简单的图形复合而成。
(2)以下图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如何的图形?请试着画出来。
专心爱心专心 22 / 5(1)(2)(3)( 3)以下图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将图沿虚线剪开。
a.如何改变这两部分图形的地点就能获得图,你还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图案;b. 画出图( 1)虚线下半部向右平挪动 4 格后所获得的图形。
(1)(2)活动三:议一议,你能说出下边的图案是如何形成的吗?重申:图形变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转、翻折。
四、典范商讨例 1:右图中,旋转 1 周获得左图立体图形的为()58818068全品邮箱:A B C D例 2:假如把以下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相等的边拼在一同,能够拼出几个不一样的平面图形?1222 1五、稳固练习1、如图, O为三角形一边上的一点,将三角形绕点O在平面内迅速旋转,你会看到什么现象?2、你能说出下边的图案是如何形成的吗?六、目标检测1、将半圆绕它的直径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新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变化2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52 图形的变化2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2、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
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1、准备“七巧板”,你可以拼出什么图形,请拼出。
2、你能用其中的3块板拼成一个三角形吗?4块呢?5块呢?6块呢?3、你能用其中的哪些板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4、你能构思并拼出新的图案吗?请给拼成的图案加上恰当的解说词。
二、探索学习交流作品三、练习反馈1.如图中按左侧三个图形阴影部分的特点,将右侧的图形补充完整。
2.已知:图(1)、图(2)分别是6×6正方形网格上两个轴对称图形(阴影部分),其面积分别为S A、S B(网格中最小的正方形面积为一个平方单位),请观察图形并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S A ∶S B 的值是 ;(2)请你在图(3)的网格上画出一个面积为8个平方单位的图形,要求图形可以看作由其中的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或旋转形成的。
3请你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案中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形和一组平行线,并给图案加上适当的解说词。
4.用两种颜色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木板各四块,拼出各种图案。
5.如下是七种图形:圆 线段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五边形 六边形 请你选用这七种图形中的若干种(不少于两种)构造一幅图案,并用一句话说明你构想的是什么,例如下图就是符合要求的一个图案。
请你在右边构造出两个与之不同的图案,并加以说明。
一辆汽车6小明用如下图所示的胶滚沿从左到有的方向将图案滚涂到墙上,下列给出的四个图案中,符合图示胶滚涂出的图案是()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图形的变化教学案(1)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
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
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