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概论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第5章 油气储集与运移
根据岩石中孔隙的大小:(1)(2)有效孔隙度(率)——岩石中相互连通的、在一定压差下1)绝对渗透率:K当岩石被某单相流体饱和时,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能力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2)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相渗透率。
分别用Ko、Kg、Kw表示。
3)相对渗透率:Ko/K、Kg/K、Kw/K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即相对渗透率,变化值在0~1之间。
孔隙(Pore):空隙中的粗大部分,既影响储存流体的数量,也影响岩石渗滤能力;喉道(Throat)——沟通孔隙的通道,主要影响岩石渗滤流体能力。
Pore Throat Pore3、岩石的孔隙结构孔隙结构通的关系。
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4、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砂岩有效孔隙度与气体渗透率的关系图粉砂岩细砂岩粗-中粒砂岩(2)碎屑颗粒的粒度及分选性a.颗粒不等时,大孔隙会被小颗粒充填,降低物性;b.粒度一定时,分选越好,物性越好。
(4)胶结物性质、含量和胶结方式泥质、泥-钙质胶结的岩石较疏松,储性好;纯钙质、铁质、硅质―较差。
胶结物数量:较少:好;多:差。
(5)成岩后生作用压实作用:——岩层由松散→致密、储性变差。
溶解作用碎屑颗粒或胶结物溶解→次生溶蚀孔隙,储性→好。
(二)碳酸盐岩储集层(1)原生孔隙——发育主要受沉积条件的控制(2)次生孔隙:——溶孔以溶蚀孔隙和溶洞最发育。
溶蚀孔隙:碳酸盐矿物或伴生的其它易溶矿物被地下水、地表水溶解后形成的孔隙。
(3)裂缝(A.碳酸盐岩本身溶解度:(商417商4-67商4-167商4-137东营组沙一段185019001950200020502100深度()m1.按岩性分类区域性盖层:指遍布在含油气盆地或凹陷中的大部分地区,厚度大,面积大,分布广而稳定的盖层。
局部性盖层:指分布在局部构造上某些部位的盖层,厚度小,面积小2.按分布范围大小分:二、盖层的类型生储盖组合类型示意图初次运移:油气从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1.压实作用压实导致孔隙水排出,孔隙度减少,岩石体密度增加。
油气储运概论知识1~3章(选修课复习必备)
• 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连 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
油 气 储 运 工 程 主 要 内 容
1 2 3
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 油气的长距离运输
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
4
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
5
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
油气储运工程的任务
(二)分离器的类型和工作要求
1、分离器类型 (1)重力分离型:常用的为卧式和立式重 力分离器。 (2)碰撞聚结型:丝网聚结、波纹板聚结 分离器。 (3)旋流分离型:反向流、轴向流旋流分 离器、紧凑型气液分离器。 (4)旋转膨胀型。
2.油气分离器的基本原理
(1)重力沉降原理 主要靠气液密度不同实现分离。但它只能除去100微米以 上的液滴,保证不了分离效果,必须与其它分离方法配合。它 主要适用于沉降段。
电聚集
重力沉降
4.原油脱水
典型的脱水流程
原油乳状液
• “油包水型乳状液W/O”:水以极微小颗粒分 散在原油中,水是分散相(内相),油是 连续相(外相) 。 • “水包油型乳状液O/W”:油以极小颗粒分 散在水中,油是内相、水是外相。 • 形成条件为:剧烈混合、乳化剂(天然乳 化剂)存在。
• 把油井、气井产物高效、节能地处理成合 格的天然气、原油、水和固体排放物。 • 调节油气田的生产。 • 把原油和天然气安全、经济地输送到各个 炼油企业和用户。 • 实现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 • 国家成品油和天然气销售系统的安全、高 效运行。
油气储运系统 • 油气集输系统 • 管道输送系统 • 油气储存与销售系统
井口 采油树 出口
1 油 气 计 量 2 集 油 、 集 气 3 油 气 水 分 离 4 原 油 脱 水
国内油气储运工程概论
七、中国管道发展情况
根据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我国已处于天然气管道建设高 潮期。 预计未来5年中国石油还将投入1000亿元资金建设多 条油气管道,新建管道总长度将达到15000公里。其 中,天然气管线将达到8000公里,原油和成品油管线 将分别达到3000公里和4000公里。
关于天然气管道
年的 42% ,给我国经济的安全运行施加了新的压力。
成品油
中国成品油的主要生产商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占中国原油加工总能力的 90% 以上。
汽油 :2004 年汽油总体消费达到 4709.09 万吨,同比增 长 17.26% 。从长期来看,车用燃油消耗还有较大的上升 空间。
重质稠油和油砂:加拿大的油砂占世界石油资源的
三分之一 深水油气资源勘探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一个可靠而巨大的油气储运系统来联系产地和销售 中心 可靠与否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 且制约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发生战争,优良保障是成败的关键
因此国家投入巨资建设油气储运设施
由中亚三国、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每年向中国供气300亿立方米的输气管 线将投产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中化分别在沿海城市建立了LNG
俄气东西两线挺进
中俄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 录》,从2011年开始,世界头号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向
中国市场供应天然气,每年进口量将达600亿至800亿立
方米。俄输华天然气将有两个战略方向:西线管道将从俄 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边疆区进入中国新疆,最终与“西气 东输”管道连接,向中国沿海地区供气;东线管道可能运 输科维克塔的天然气,也可能运输萨哈林和位于雅库特的 恰扬金油气田的天然气。
油气储运概论
用户引入管
车间燃气管道
室内燃气管道
炉前燃气管道
(1)分类
环状 按管网形状分类 枝状 环枝状 地下 按敷设方式分类
架空
(2)室外燃气管道输送压力级别的制定
压力级别 高压燃气管道
次高压燃气管道 中压燃气管道
低压燃气管道
A B A B A B
压力单位(Mpa) 2.5<P≤4.0 1.6<P≤2.5 0.8<P≤1.6 0.4<P≤0.8 0.2<P≤0.4 0.01<P≤0.2 P≤0.01
CNG和LNG对比
CNG LNG
含义
压力
压缩天然气
10-25 MPa
液化天然气
-162°C 600
标准大气压(0.1MPa)
温度 常温 体积缩小倍数 300
特性 用途
高压 充装到气瓶,送至CNG 汽车加气站或CNG供应 站,供车用或生产生活 用
低温 储存、运输天然气、 车用
地下储气库规划布局图
首 站
中 间 站
末 站
储存设施或 用户管网
① 增压 Boost pressure heat ② 加热 add modifier ③ 添加改性剂 ④ 防腐、控制系统等辅助设施 Corrosion prevention
(1)长距离输油管道输送特点 运输量大 运费低,能耗少 输油管道一般埋在地下,安全可靠,油品损 耗低 建设投资少,占地面积少 不如车船运输多样:主要适用于单向、定点 运输 对一定直径的管道,有一经济合理的输送量 范围
旁接油罐输送方式
密闭输送方式
(5)输油站主要作业区
长距离输油管道施工现场
中国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煤气管道分布图
(4)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 用户 输气 干线 分输 管道 城市 管网
油藏工程第一章油气藏概述N
相关课程: 《石油地质》、《油层物理》、《渗流力学》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3
主要参考书
1、林平一,《油藏工程学》 2、秦同洛,《实用油藏工程方法》 3、黄炳光,《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 4、陈元千,《油气藏工程实用方法》 5、郎兆新,《油藏工程基础》 6、F.W.科尔,《油藏工程方法》 7、L.P.Dake,《油藏工程原理》
油藏工程基本原理
主讲:王怒涛 联系:13980431010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1
调课通知
从第2周—11周星期五8,9节 改在星期四1,2节,前10周 地点在明德楼B302,第11周 在明辨楼C402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2
油藏工程基本原理
<<油藏工程>>学习目的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4
用户
采油工程 油藏工程
储运工程
Gas
GOC
Oil
WOC
对整个油气藏的认识
WOC
Water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5
绪论
作为一个合格的油藏工程师,您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知识。
1、能够进行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的发 展趋势是什么?
现代油藏描述 技术状况及发 展趋势
原生孔隙 孔隙(粒间孔隙)
次生孔隙
(3)、孔隙类型 裂缝
溶洞
单一介质:岩石中只有一种类型的孔隙存在
石油工程概论第五章油气储运工程1
•油
• 分离出来。
•中
•的 •水 •分 油水乳状液,
•很难用沉降法分离。 “水包油”型乳状液
•4. •原油的脱水过程 •原
•破乳
•沉降
•油 •脱 •水 •脱 •
•水 •2 •处 •理 • •的
1 •加热
•化学破乳 3•电聚集
•一段脱水 •重力沉降脱水
•热化学脱水
•二段脱水
•• 从井口出来的井液主要是水和烃类混合物。 •• 在油藏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溶解在 • 原油中。在井液从地下沿井筒向上流动和沿 • 集输管道流动过程中,随着压力的降低,溶 • 解在液相中的气体不断析出,形成了气液混 ••• 合为物了。满足产品计量、处理、储存、运输和使 • 用的需要必须将它们分开,这就是油气分离。
•原油和天然气物性、自然条件、建设条 •件等制定的。
•按油气集输系统布站级数
•2.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 •三级布站
• 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
• = • 二级布站
•计量站(或计量接转站)、联合站
• = •一级半布站
• 计量阀组、联合站
•2.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5.1 矿场油气集输与储存
•“一级半”流程
•油气 •集输
•10 •9
•输 •液
•油、 •烃 •输 •储 •气 •存
•8 •7 •6 •天 •天 •原 •然 •然 •油 •气 •气 •储 •液 •脱 •存 ••烃 回 •水 •收
•原油和 •天然气 • 外输
•
1.
•油
•气 •集
•输
•系 •统
•5.1 矿场油气集输与储存
•1. •油 •气 •集 •输 •系 •统
•图8-1 集输工作过程示意图
《油气储运第六》课件
发展趋势:智能化 、环保化、便捷化
油气管道
油气管道是油气储运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气管道主要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油气管道分为陆地管道和海底管道两种类型 油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严格的技术和安全标准
储罐
储罐类型:包括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等 储罐容量:根据储油量、储气量等需求选择合适的储罐容量 储罐材料:包括钢制储罐、混凝土储罐、玻璃钢储罐等 储罐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措施
作用:保障油气供应, 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油 气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能源安全,保障国 家能源安全。
油气储运系统的组成
油气田: 油气资源 的主要来 源
油气管道: 输送油气 的主要通 道
油气储罐: 储存油气 的主要设 施
油气处理 厂:对油 气进行净 化、分离、 计量等处 理的场所
油气运输 工具:如 油轮、油 罐车等, 用于运输 油气的工 具
安全培训:定期进 行安全培训,提高 员工安全意识和技 能
风险评估:定期进 行风险评估,及时 发现和消除安全隐 患
应急管理:制定应 急预案,提高应急 处置能力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目的:去除油气中的杂质和 水分
应用领域:石油、天然气、煤 层气等油气资源的开采、运输
和储存
油气压缩工艺
压缩原理:利用压 缩机将油气压缩至 高压状态
压缩目的:提高油 气的输送效率和稳 定性
压缩设备:包括压 缩机、冷却器、过 滤器等
压缩过程:油气经过 压缩机压缩,冷却器 冷却,过滤器过滤后 输送至目的地
油气储运设施
油库
油库功能:储存、运输、分 配、销售石油产品
油库设施:储油罐、输油管 道、泵站、计量设备等
油气储运概论第六章油气储存工艺
油品的水路装卸作业
四、油品的公路装卸作业
1、公路装卸油方法 泵送灌装 直接自流灌装 高架罐自流灌装
M
油品的公路装卸作业
2、公路作业区布置要求 装卸作业有序 作业安全
油品的公路装卸作业
3、公路装卸油设施 汽车油罐车 鹤管 灌装罐 汽车装油台(亭) 通过式 倒车式 圆亭式
油品的公路装卸作业
根据经济流速确定管线管径
费用
①+②
②管线投资
①运营费用
d0(经济管径)
d
选管径步骤:
确定管路所输油品在计算温度下的粘度 查表3-2查出相应的经济流速 计算管径
式中:
d 4Q
v
d :管内径 Q:业务流量
选择标准管径
v :经济流速
七、油库泵房工艺设计
泵房的类型 泵房工艺流程 泵房工艺计算
净载重量 标记载重自重
冷却系数
冷却系数
油罐表面积 净载重量
容量(计)表
泵房
铁路作业线的布置要求
装卸作业线要布置成尽头式 作业线应严格保持平坡直线
作业线最好布置在油库的最低或最高处, 便于利用高差进行自流作业
合理选择作业线股数
轻、粘油作业线宜分开布置。若轻、粘 油布置在同一条作业线上时,相邻轻、 粘油两鹤管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4米, 而且在布置时应轻油在前,粘油在后
4、高架罐容量的确定 一、二级油库不宜大于日灌装量的一半 三、四级油库不宜大于日灌装量
五、桶装(整装)作业
油桶的灌装方法 泵送灌装 自流灌装
油桶的称量方法 重量法 容量法
桶装(整装)作业
桶装仓库面积的确定
F — 桶装仓库面积,m2 ;Q — 桶装仓库设计存放量,t
油气储运概论第一二章矿场油气集输
可编辑版
19
油田集油流程举例(续)
掺蒸汽集油流程
可编辑版
20
油田集油流程举例(续)
5、气田集气流程
集气管网:高压(>10MPa)、中压(1.6—10MPa )、低 压( <1.6MPa )
井场需经两级节流降压 一级用来控制气井质量,二级降压使气体压力满足采
气管线起点压力要求。
注意:为防止气体降压后采气管线内因降温形成水合物,应在一级降
汽车 火车 飞机 轮船
可编辑版
7
三、油气储运系统发展概况
油气高效的处理方法与新型处理设备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的全国输送网
络形成。 油气处理与输送的高效节能技术和安
全输送技术。 储存系统安全和国家石油储备。
可编辑版
8
四、本课程内容
矿场油气集输系统 长距离输油管道系统 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 城市输配气工程 海上油气田的油气储运 油气储存工艺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
33
三、油气混输的特点(续)
3、存在传质现象 油气混输管路中,随着管线的延长,压力越来越
低,有气体析出,此时气体的质量流量增加,密 度增加;而液体的质量流量减少,密度增加。 注蒸汽管路中,起点压力约在150~170大气压, 温度为300℃,质量含气率约70%。随着压力的降 低,散热量增加,质量含气率下降。
5、集输系统密闭程度:开式和密闭流程
可编辑版
15
(二)油田集油流程举例
1、双管掺活性水流程
可编辑版
16
油田集油流程举例(续)
2、二级布站油气集输流程
可编辑版
17
油田集油流程举例(续)
3、单管环形集油流程
可编辑版
18
1 油气藏概述-0
第一章油气藏概述1油气藏概述第一节油气藏定义第二节油气藏条件第三节油气藏分类与命名第四节油气藏地质储量1油气藏概述第一节油气藏定义)圈闭)油气藏1油气藏概述1、圈闭储集层:岩石颗粒粗大,颗粒之间的孔隙开度较大的岩石层,如:砂岩、裂缝性碳酸盐岩非储层:岩石颗粒细小、致密,孔隙开度较小的岩石层,不渗透层,如:泥岩、碳酸盐岩油气储存的物性条件:具备一定的孔隙性1油气藏概述无盖层:在浮力作用下油气流走无遮挡物:油气侧向运移¾水平储层、单斜储层无法聚集油气1油气藏概述油气储存构造条件:圈闭(能够聚集油气的地质构造)圈闭构成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物阻止油气向上运移的岩石层阻止油气侧向运移的岩石层1油气藏概述圈闭:¾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遮挡油气使其聚集起来的地质构造。
¾地下储集容器,多数情形储水,有时出油气。
地下储集容器1油气藏概述描述圈闭的参数?溢出点O:闭合高度ht:闭合面积At :地面htA thO1油气藏概述溢出点O:圈闭中油气溢出的地方O1油气藏概述闭合高度h:圈闭最高点与溢出点之间的垂向距离thtO1油气藏概述1油气藏概述h圈闭容积:h t A t闭合面积A t :通过溢出点的闭和等高线所包围的面积。
V ct =A t h φ(1-s wc )h:储层厚度O2、油藏(Reservoir)油气藏: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圈闭中被油气占据的部分。
¾若圈闭中的聚集的是石油,油藏;¾聚集的是天然气,则为气藏。
OilWOCWater1油气藏概述1油气藏概述描述油藏的主要参数?)1(wc o c s h A V −=φ油藏容积:A o h o h :油层(储层)厚度WOC 油水界面WOC :圈闭中油水分界面油藏高度(含油或油柱)h o :圈闭最高点与油水界面间的垂向距离含油面积A o :油水界面对应等高线包围面积1油气藏概述•圈闭容积:•圈闭充满(程度)系数:油藏容积与圈闭容积之比V ct =A t h φ(1-s wc )β=V c /V ct =A o /A t =0~1•油藏容积:V c =A o h φ(1-s wc )β=0:¾为空圈比,表明圈闭没有聚集油气。
油气储运概论
《油气储运概论》
1、课程简介:
油气储运系统在石油工业内部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
《油气储运工程概论》为非储运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石油和天然气的性质及用途、了解油气储运系统的组成和工艺流程、掌握石油及天然气储运的方法和过程、掌握油气计量和储运工程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选修对象:
全院非油气储运工程学生
3、考核方式:
考查或考试
4、个人简历:
黄坤,男,副教授。
1985年7月至1993年3月在机械系任助教;1993年4月至1995年7月在机械系任讲师;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年电子科技大学进修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课程;1998年9月至1999年12月在机械系任讲师;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在石油工程学院任讲师;2001年2月在石油工程学院任副教授;2005年9月在油气储运研究所任教研室主任职务至今。
主要兼职西南石油学院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成都市新都区政协委员。
参加编写教材专著《天然气集输工程》、《天然气矿场集输与处理》等5部,公开发表《天然气管网修复补强技术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油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专长:油气集输及储运地面工程设计。
5、授课要求:
周学时为4。
2-油气储运概论1108
12
2.2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2.2.2 密度、特性因素和分子量
1、密度
(1)定义
原油的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原油的质
在我国,20℃ 密度被规定为石油的标准密度。一般原油的 原油可按密度分类,世界各国都按本国原油(或本国所使
量数。单位符号为g/cm3、g/mL或kg/L。
K 1.216
3
T
15 6 d15..6
作用:对于了解石油的分类、化学性质、确定加工方案以及与其它物性 一起确定油品的其它物性十分有用。
17
2.2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3、平均分子量
石油馏分的平均分子量随其沸点的升高而增大。汽油馏
分的平均分子量大致为100~120,煤油为180~200,轻柴油 为210~240,轻质润滑油为300~360,重质润滑油为370470。
15
2.2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3)测定油品密度与储运工作的关系
密度是多种油品在生产中必须严加控制的指标。在油库中,
可根据密度大致区分油品种类。并可根据油品在储存过程中密
度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发现燃料的密度与原来测
定结果相差0.01以上,可以认为燃料在储存中与其它油品发生
了掺混事故或因大量的蒸发损失造成了密度显著增大。
有微量铁、镍、铜、钒、砷、氯、磷、硅等。
氮含量为:0.02~2%
氧含量为:0.05~2%
3
4
化合物组成:烃类和非烃类
烃
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稀烃、炔烃
非烃类: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胶质、沥青质)
油气储运基础知识——概述
石油生产全流程
勘评开储炼销用 探价发运化售户
• 油藏 • 采油 • 地面
采出液
油气集输系统 商品原油
原油库
炼厂成品油库 炼厂
炼厂原油库
原油
长距离原油管道
原
油
成 品 油 长距离成品油管道
成品油
成品油库 成品油
终端销售网络 成品油
油品储运过程示意图
油气储运主要包括:
1 油气集输系统 2 油气的储存与装卸 3 长距离输油管道系统 4 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 5 城市燃气输配
(核心问题是什么?)
原油是复杂烃类混合物,其中低碳烃 (C1~C4)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这些轻 烃从原油中挥发出来时会带走大量戊烷、己 烷等组分,造成原油在储运过程中损失,并 污染环境。脱出原油中的轻组分,降低原油 的蒸汽压,减少原油的蒸发损耗。液态水、冰或水合物 增加压降 堵塞管道
原油稳定
油中的溶解气约为2%,这些溶解气均为较轻的 烃类,应该加以回收,因此人们在原油地面生产的 处理过程中采取了全密闭处理,并对原油进行稳定。
从原油中回收轻烃的过程称为原油稳定,一 般情况下,稳定装置紧跟在原油脱水之后。
采用全密闭流程可使油气损失下降到0.29~0.5%。
原油稳定
原油稳定目 的
油气集输系统
油气集输概述 井场、计量及转油 原油脱水 原油稳定 天然气净化 轻烃回收(气体加工)
油气集输概述
油气集输的工作任务:
将分散的油井产物、分别测得各单井的原油、 天然气和采出水的产量值后,汇集、处理成出矿 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汽油,经储存、 计量后输送给用户的的油田生产过程。
2 满足商品天然气对含水量的要求
3 满足气体后续加工工艺的要求
油气地质概论论文
油气地质概论学院:能源学院姓名:***学号:************油气藏是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
一个油气藏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显然,油气藏的构成要素包括圈闭和油气流体。
如果圈闭中只聚集了石油,则称为油藏;只聚集了天然气,则称为气藏;油气都聚集了,并且形成游离气顶,则称为油气藏。
油气藏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油气和圈闭。
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条件。
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控制油着气资源的规模,决定着油气藏的数量和大小;油气源的性质决定着烃类资源的种类、油藏与气藏的比例;油气源形成的中心区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
因此,油气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前提。
成烃坳陷: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成烃坳陷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这与盆地的演化模式有关。
平面上,可以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松辽盆地),也可以偏于盆地一侧(酒西盆地),或者有多个成烃坳陷(渤海湾盆地)。
纵向上,由于盆地演化的不同,烃源岩的分布在单一旋回盆地中只能有一套,在多旋回盆地中常发育多套烃源岩,但主力烃源岩常常只有一个。
成烃坳陷的位置也可以是继承性的,也可以是非继承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位置产生迁移或完全改变。
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史,进行旋回分析和沉积相分析,才能把握成烃坳陷的发育和迁移规律,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烃源岩的数量:取决于烃源岩的面积(分布范围)和厚度。
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有成烃拗陷,当盆地内拗陷区一直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时,难以形成有利的成烃环境,或油气潜量极低,属于非成烃拗陷。
因此,一个拗陷是否具备成烃条件,还要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来进行评价。
油气储运概论绪论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储运工程系 李玉星
教材和参考书
1、《油气储运工程》,严大凡编,中国石化 出版社,2003年;
2、《油气集输》,冯叔初等,石油大学出版 社,1992年;
3、《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杨筱蘅、张国忠 编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4、《油库设计与管理》,郭光臣等编,石油 大学出版社,1991年。
我国现在正实施油气工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建立一套连接全国、 运转灵活的国内油气储运系统。
以往只重视硬件系统,而对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等软件重视不够。 各国有不同的运营和管理体制。
为躲开多事的马六甲海峡,中国预计将会修建由缅甸至昆明的原油管 道以运送中东地区的进口原油。
中哈输油管道与双兰线 为了减少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正在兴建国家石油战略储
备库,预计未来10年,将达到90天进口原油的储备量。 成品油管道会快速发展,并形成管网。成品油管道将各炼厂与市场连结起
绿色:中东约占50%,石油从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穿越
台湾海峡到国内
蓝色:非洲占25%。石油则从北非经过地中海绕过直布罗
陀海峡、好望角,最后经马六甲海峡回国;
管道:中亚、俄罗斯约占10%,通过管道进入中国。
紫色:拉美经海。
东南亚:石油直接经过马六甲海峡运回国内。
中国石油进口地点主要是中东、非洲、东南亚、俄罗 斯等地。在目前的进口中,中东占50%,最多的是沙特 和伊朗。非洲占25%,东南亚15%,中亚、俄罗斯 10%。
同样距离铁路的运输成本要比管道高,铁路 运输受输量的影响小,主要取决于运距,但 运输能力一般不超过1000万吨/年。
五、油气储运系统的主要经济 规律
油气储运简介ppt课件
节能与环保
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推 广清洁能源的使用,降低 储运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CHAPTER 02
油气储存方式及特点
地下储气库
地下储气库是一种利用地下岩层空隙储存天然气的设施 ,具有储存量大、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地下储气库的储存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长期 储存天然气,保证天然气的供应稳定。
CHAPTER 06
油气储运工程实例介绍
国际某地下储气库建设实例
储气库类型
地下储气库,利用地下岩层构 造进行油气储存。
规模与设施
拥有数百万立方米的储存能力 ,配备先进的油气处理和输送 设施。
地理位置
该项目位于国际某重要能源枢 纽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功能与作用
主要用于调峰、应急储备、气 体回收等,对保障该地区能源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储气库的建设需要在地下岩层中挖掘坑道,然后在 坑道中填充天然气,形成天然气储气库。
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满足大规 模天然气的储存需求。
油罐储存
01
02
03
04
油罐是一种常见的石油储存设 备,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储 存量大、安全可靠、成本低等
优点。
油罐的容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调整,可以长期储存石油,保
应急处理
油气储运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当发生事故时,应立
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专业人员处理事故,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பைடு நூலகம்
环保与节能减排
减少排放
油气储运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例如,使用环保材料、优化 储存工艺、开展废水回收利用等。
节能减排
油气储运企业应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例如,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开展能源审 计和管理、实施碳捕捉和储存技术等。
国内油气储运工程概论
船舶运输:利用船舶将油气从海上油田或陆地油库输送到目的地,具有运输量大、成本低等 优点。
铁路运输:利用铁路将油气从产地或中转站输送到目的地,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运输。
油气加工技术
简介:油气加工技术是油气储运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油品的加工和转化。 技术分类:包括油品加工、气体加工和焦化技术等。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和石化等行业。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油气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国际化发展
国内油气储运工程企业逐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跨国合作成为油气储运工程发展的重要趋势,推动全球能源市场的互联互通。 国际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提升国内油气储运工程的国际化水平。 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跨文化交流,提高油气储运工程的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国内油气储运工程概论
汇报人:
目录
油气储运工程概述
01
油气储运安全与环保
04
油气储运设施与设备
02
油气储运工艺与技术
03
油气储运工程管理
05
油气储运工程发展趋 势与展望
06
油气储运工程概 述
油气储运工程定义
油气储运工程是 石油工程的一个 分支,主要涉及 油气的储存和运 输。
该工程涵盖了从 油气田到炼油厂、 加油站等整个产 业链的储运环节。
分类:长距离输气 管道和城市输配气 管道
设施:起点站、中 间站和终点站
设备:压缩机、阀 门、管道等
油气运输工具
油罐车:用于陆地 运输石油和成品油
油轮:用于海上运 输石油和成品油
输油管道:用于长 距离、大流量输送 石油和成品油
油气储运导论论文
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一,概述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它主要包括油气田集输、长距离输送管道、储存与装卸及城市输配系统等。
为保障能源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开发西部、保护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规划了“西气东输”工程、跨国油气管道工程以及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等大型油气储运设施的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油气能源紧缺的状况已经日益加剧。
2009年,我国进口石油的总量已经超过石油消耗总量的50%,为了保证油气能源能够满足长期供应和安全储备的需要。
我国已经进入了好内外陆地和海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石油炼化,油气管道和油气储备库建设发展高潮期,使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着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和实现自主创新的发展新课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针对技术难度较大,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又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机箱油气储运技术进行讨论。
2.1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和30%。
随着陆地是有资源量的日益减少,海洋石油取代陆地石油成为人类油气资源主要来源的时代已经为期不远。
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在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经历了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吸收消化和掌握创新的发展过程。
在海底管道等油气储运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能力方面,中国该样式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中国石油自2004年获得南海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矿权之后,也开始想海洋石油开发领域进军。
,但至今,在海洋油气储运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能力方面尚未达到成熟完善的技术水平。
除了已经发现的浅滩海油田之外,在未来若干年,中国石油深水区域有所发现,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海洋石油储运工程实施能力。
我国的渤海,东海和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石油工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与美国,法国,挪威等海洋石油强国相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海域 5%
陆地 18%
我国近80%的 石油进口要经 过马六甲
马六甲 77%
2、世界石油储备的建立
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得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 出现了经济大混乱。 1974年11月15日成立的国际能源机构(IEA) ,要求其成员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启用 112 万桶的 战略石油储备 , 不但确保了战争期间的石油 供应 , 而且对平抑当时的高油价起到至关重 要的作用。 截至2001年12月,各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达 到 12.93 亿桶,占世界石油和油品总储备量 (不含俄罗斯和中国)的22.3%,相当于世 界近20天的供应量。
川气东送
川气东送
我国的成品油输送管道: 我国的成品油输送管道干线主要有格拉、兰成渝和西南输 油管道等。
中国LNG接收站规划分布图
已建管线 地下储气库 在建LNG接收站
数据来源:规划总院 立项LNG接收站
待批LNG接收站 规划LNG接收站
我国的海底油气输送管道 我国的海底油气输送管道主要分布在渤海、南海、东海平 湖等油气田。 我国进口原油的四大运输通道
2012年原油表观消费量4.76亿吨,预测 2020年6.5亿吨,2030年8.5亿吨。 2012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77亿吨,预测 2020年3.7亿吨,2030年4.7亿吨。 2012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71亿方, 2005年来年增长21%,预计2030年5000 亿方。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西宁
靖边
西南地区: 2010: 45 2015: 23
兰州
西安 合肥 南京
上海
拉萨 成都
武汉
杭州
重庆
长沙
南昌 台北
白色数字:盈余量
红色数字:缺口量
中南地区: 昆明 2010: -74 南宁 2015: -135
海口
贵阳
广州
2005年全国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预计全国 2010年缺口222亿方,2015年缺口484亿方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高峰原油产量1.8~2.2亿吨,常规天然气 产量2600亿方。 煤制油:目前158万吨/年,2020年1334万 吨/年。 煤制气:2015年151亿方,规划1200亿方。
合计:油产量1.8~2.33亿吨,气产量2751~3800亿方。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四、油气储存与销售系统
Service station Refuelling station 汽车
炼油厂
火车
各级储备 与分配库
加油站 码头
refinery 轮船 油井 油田原油库
汽车 火车 飞机 轮船
炼厂原油库
用户
炼厂成品油库
炼油装置
库区平面布置举例
桶装
油罐区 作业 区 辅助 消防区 铁路装卸作业区 行政管理区
全国天然气供需平衡 (亿方/年)
东北地区: 2010: -124 2015: -184
大庆 哈尔滨
西部地区: 2010: 193 2015: 199
中部地区: 2010: 114 2015: 100
北京
银川
长春
沈阳
环渤海: 2010: -171 2015: -257 长江三角洲: 2010: -115 2015: -195
3、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规划
我国对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控制薄弱,过分
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 输路线,将使我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凸现; 没有国际公认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 军事渗透构成威胁。 基于以上原因,我国于2003年正式启动建立 石油储备体系。
缺乏健全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 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美日等国在我国周边
东南沿海: 2010: -75 2015: -118
全 国 天 然 气 总 体 流 向Βιβλιοθήκη 乌鲁木齐涩北 兰州
西安
上海
拉萨
西气东输 北气南下 海气登陆 就近外供
台北
靖榆线 靖西线 (分输) 陕银线 陕呼线
西气东输二线线路图
西气东输
西一线:起于新疆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 西、山西、河南、浙江、安徽、上海等10省66个县, 全长约4000公里 。 西二线:工程为1干1支,总长度为4661千米,干线长 4595千米,与西二线并行约3000千米;支线为荆门— —段云应,长度为66千米;主干线设计输气能力300亿 立方米/年,压力10~12兆帕,管径1219毫米,与西气 东输一线综合参数相同 西三线:干线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首站,东达广东 省韶关末站。从霍尔果斯——西安段沿西气东输二线 路由东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 北、湖南、广东共8个省、自治区
压气站
输气管 道系统
用户
Compressed natural gas station
三、管道输送系统
Delivery terminal
首站
Initial station
中间站
末站
intermediate station
储存设施或 用户管网
(一)油气管道输送的产生
1865年10月美国修建了世界上的第一条输油管道, 用以把原油从油田输送到火车站。该管道直径为 50mm,长9756m,输送能力为2.8m3/h(约2万吨/ 年),动力设备为蒸汽驱动的往复泵。 我国于1958年建设了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该管 道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到独山子炼油厂,全长 147Km,管径150mm. 1963年建设了第一条天然 气输送管道。该 管道从重庆巴县石油沟气田至重 庆孙家湾,简称巴渝线。
公路装卸 作业区
五、城市燃配气系统
城市燃 气管网 调压 站 建筑物供 气系统
长距离输气管末 站(储配站)
用户
本课程内容
矿场油气集输系统 长距离输油管道系统 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 城市输配气工程 海上油气田的油气储运 油气储存工艺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
中缅海上原油运输通道、中哈陆路原油运输通道、中俄陆路原油运输 通道、马六甲海峡通道。
世界著名油气输送管道介绍
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原油管道——前苏联的“友谊”输油管道 世界上第一条进入北极圈的输油管道 ——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 目前规模最大的成品油输送系统——美国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系统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低温天然气管道——美国阿拉斯加输气管道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俄罗斯输气管道
第一章
绪
论
油
oil
气
natural gas
储
storage
运
油气储运工程的任务
把油井、气井产物高效、节能地处理成合 格的天然气、原油、水和固体排放物 调节油气田的生产 把原油和天然气安全、经济地输送到各个 炼油企业和用户 国家成品油和天然气销售系统的安全、高 效运行 实现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储运概论
Introduction to Storage & Transport Engineering
教材和参考书
1 、《油气储运工程》,严大凡编,中国石化 出版社,2003年; 2 、《油气集输》,冯叔初等,石油大学出版 社,1992年; 3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杨筱蘅、张国忠 编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4、《油库设计与管理》,郭光臣等编,石油 大学出版社,1991年。 5、《输气管设计与管理》,姚光镇编,石油 大学出版社
总体规模
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的建议,石油输入国应 保有90天石油进口量的储备,按此计算 2015年我国应保有5000万吨以上的石油储
备量,至少需建设约7200万m3储备库。
3、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规划 国家规划
一期1600万吨;共四个基地,分别在沿海
的浙江镇海、舟山、辽宁大连、山东黄岛。
第二期2800万吨,均为地下水封洞库。 第三期2800万吨。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3 2006 2015 90
36.1 47.3 51
进口量/Mt 依存度/%
200 160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原油进口地域分布
中亚 9% 拉丁美洲 其他 俄罗斯 3% 2% 9%
非洲 22%
中东 55%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原油进口海上通道
二、油气处理 油气集输系统
Central treating station Central gatherting station
合格原油 合格天然气 达到排放或回注 标准的水或砂
油井 Oil well 气井 Natural gas well
计量站 Well-testing centre
联合站
气体处理 设施
一、石油储备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36.2亿吨 标煤,2011年34.8亿吨标煤。 中国能源消费中,油气消费占24%,其 中石油占19%,天然气占5%。 可采资源(不含南海南部)石油233亿吨、 天然气32万亿方。 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210~250亿吨,非常 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80~120万亿方,为 常规资源的2~3倍。
2012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4.76亿吨, 对外依存度56%,预计2030年可能上升 到75%以上。 201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1471亿方,对 外依存度29%。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 到5000亿方,国产气量3000亿方,对外 依存度40%。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