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之分析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征服自身的划时代的胜利。
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正是由于青铜器的铸造和铁器的使用,才使得社会财富成倍增长,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正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才是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财富翻了一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是由于以使用电器为主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才极大地促使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幅增长,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
因此,科技发展的有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尤其是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等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其生活的必需品。
我们必须承认,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
然而,虽然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出发考虑,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科学技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也有它的利端和弊端。
科学的双刃剑功能与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有一点是不同的。
后者是先天的,而前者尤其是科学的负作用是后天的,是科学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的产物。
所以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
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具体数据请你自己上网搜索);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
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docx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摘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科学技术进步在促进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制等方面的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看,科学技术与其它事物一样,也具有两面性,它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
人类应学会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双刃剑” 效应,找出对策,最大限度地使科学技术扬长避短。
关键词:科学技术唯物主义辩证法双刃剑对策一、科学技术的内涵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还没有一个举世所公认的定义。
但一般传统认为,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这种突破的步伐不但没有减慢,反而还有所加快。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人类探究科学技术,其目的就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已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法治等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些作用包括正负两个方面,即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双刃剑” 效用。
(一)科学技术的正作用在政治方面,科学技术对人类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科学技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总结自然规律、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和过程,揭示自然之谜,也为揭示社会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言,宗教迷信“在科学的猛攻之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了降。
直到最后,自然界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科学技术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推动着人们世界观的进步。
例如,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诞生,就是与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期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其中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三大发现”所形成的基础分不开。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武器,技术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科学主要是认识世界,技术主要是改造世界。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技术就不能脱颖而出。
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客观事实。
就好比当上世纪末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克隆羊”后,有些人不是欢呼,而是忧虑,担心这种技术的滥用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器官移植等诸多方面,为许多病人解除痛苦。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问题已引发了大量的思考,怎样看待技术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乐观主义的,一种是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认为,科技显示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征服,对科技的应用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悲观主义对上述看法深表疑虑,他们确信科技已危及人的自由,希望以回到过去,复归自然的田园方式来解决目前的技术问题。
这两种观点各自片面强调了科技的正面作用及负面影响,但又不乏合理内核,一条理性的科技发展之路应是对两者进行辩证评价,借鉴与整合以至于找到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途径。
这两种观点相互对立,相互依赖。
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两者之间的区别:科技悲观主义与科技乐观主义的区别是现而易见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方式不同;(2)关注的对象不同。
2.两者之间的联系: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看似矛与盾的关系。
其实不然,针对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梅纽因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像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和理想。
关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关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带来危害;
一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第一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财富,比如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了我国粮食的自给自足;
另一方面,可是人类生活对技术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失去技术产品支持时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大大降低,而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并非稳定性就越高,特别是信息革命的飞越发展,黑客的危害,病毒的危害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
所以说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科学。
科学技术之_双刃剑_辨析_吕乃基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之 双刃剑 辨析*吕 乃 基关于科学技术是 双刃剑 的说法已有时日。
本文试图澄清一个争议:科学技术之 双刃剑 是因其自身之故,还是因使用者之故;提出一个观点:所谓 双刃剑 指向人的三大关系,并具有不对称性;指出一个趋势:科学技术的 双刃剑 映射了人自己的身影,因而必将伴随人类到永远。
一、 双刃剑 在于科技自身还是使用者?科学技术是由自然向社会生成的中介。
在远古,人类社会的前进基于其所有活动中所包含的对自然的正确认识,这是处于混沌状态的与人类其他活动没有分离的科学。
至古希腊,几何学、力学和天文学等率先分离出来,在知识体系中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17世纪后相继有热学、电磁学、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正是科学使知识从各异的自然物中提炼出来,从纷繁的现象中抽象出来,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科学方法也成为人类认识和构建社会、认识和完善自身的基本方法。
启蒙运动者掌握了科学方法,方能回溯到人类在有社会之前的 自然 状况,揭示出对于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科学精神则成为人类精神的基石。
各种机械尤其是蒸汽机和电机代替自然界,成为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在由自然到社会的生成过程中,科学在历史上具有在先性和逻辑上的基础地位。
远古时期,科学和技术不分,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分。
根据以下考虑,有理由认为在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过程中,技术位于科学之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较远,而与社会的关系更近:其一,自近现代以来,技术建立于科学所提供的知识的基础上。
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有计划、有系统,而不是依赖直接面对自然界的经验和日常生活的偶然性。
其二,科学是 潜在的 生产力,而技术则是现实的生产力。
换言之,社会直接地在技术而不是科学的基础上构建起来。
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构成了社会的基础。
商品是技术的直接产物,而不是科学的直接产物。
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第128页)社会正是凭藉技术而使自身牢固地奠基于自然界和自然规律之上。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正走在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新世纪,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既是生产力提高的一种结果,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
正因为这样,小平同志才会断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报以欢呼。
相反,有相当多的人,坚持这样一种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首先,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由于使用了高科技,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以前的生产方式,使生产方式日趋现代化、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给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
科学技术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在的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使人们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的出行方便快捷。
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发明,极大的减轻了人们的负担,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
电话、手机、电脑的产生是人们即使身处异地也可以自由联系。
科学技术也极大的丰富了我精神生活。
mp3、mp4 等等的发明,可以使我随时随地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自己喜欢的图片,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我的娱乐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电脑,各类播放器,办公软件的发明,使我平时的学习工作变得很轻松,我可以利用它来实现远程教学,用各种聊天软件和远在异地的朋友聊天,玩各种游戏放松自己,实现信息的共享。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题目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26学号************姓名曹燚指导教师宋斌完成时间:2013 年 5 月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摘要: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一旦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不正当,就会产生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消极后果。
人类要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怎样正确运用科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双刃剑;作用一、科学技术的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
科学主要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
技术分广义和狭义。
广义: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
狭义: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
两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18世纪7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推动了西欧国家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
蒸汽机彻底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
蒸汽机的应用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一个大突破,是真正由原始社会征服火之后而征服自然力的第二次革命。
蒸汽机的应用为实现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变革提供了强大杠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力取代了蒸汽机。
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
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实际上,科学的双刃剑功能与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有一点是不同的。
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是先天的或者可以说是“胎里带”,而科学的双刃剑功能,尤其是科学的负作用则是后天的,是科学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的产物。
科学和技术自从17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不但充分显示了它的造福功能,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
这是西方社会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产生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科学和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但是,第一,技术悲观主义者大多如同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和西方近代的卢梭一样,仅仅认为技术会扭曲人心,不利于社会的“淳风化俗”,而很少考虑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本身的作用。
第二,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基本处于“知其然”状态,很少追问它的“所以然”。
这主要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至今多局限于感性经验层面,即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和提出这个问题,缺少对科学和技术自身的理性分析。
老子的“有机器者必有机心”虽然带有一点理性逻辑,但如上所述,它仅仅预示了技术对人性的扭曲,并没有发现技术对社会更多的消极影响。
第三,很多人议论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作用,是将科学和技术不加分别地捆在一起,笼统地议论,很少有人将科学和技术各自的双刃剑功能单独进行分析。
这样一来,势必赏罚不当,甚至使科学代科技受过。
首先,科学属于认识活动,技术属于改造活动。
认识活动以真理为标准,改造活动以功效价值为标准。
其次,就科学的原初意义而言,它并没有实用目的,而技术的目的则是十分实用的。
科学作为一种活动,最初仅仅因为人对奇妙的大自然感到惊异,因而产生了“想知道”或“想明白”的意识冲动,并不想去改造什么。
科学发展的最大进步是科学从自发阶段跨入自觉阶段,即从仅仅出于好奇的“想知道”和“想明白”发展到为了某种实用目的的“应该知道”和“应该明白”。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双刃剑”在于人类自身----浅析科学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摘要:本文试图从科学和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中深入分析,指出科技本身就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结合科技在人的三大关系中表现出的具体现象,指出一个趋势: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映射了人自己的身影,因而必将伴随人类到永远。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性自然性双刃剑一、科技这炳“双刃剑”本身就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
远古时期,科学和技术不分,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分。
在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过程中,技术位于科学之后,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较远,而与社会的关系更近。
一方面,各种商品和服务保留了自然物和自然过程的部分属性,另一方面,在技术中注入的远不只是由科学提供的信息,而是还有大量来自社会各层面的信息。
从需要、排列轻重缓急、确定目的到可行与否、设计、投产、形成商品,以至商品的使用,在诸多环节中都融入了科学之外的大量信息,包括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并凝聚了人的意志。
技术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因其中贯注了社会和人的因素而超越了科学,超越了自然界。
然而技术将社会的指令却经由以下途径输入科学:其一,技术将人类社会的需求和技术自身发展的需求直接传递给科学,要求科学提供与之相关的知识以维系和推进自身的发展。
其二,社会将技术的后果呈现出来,要求科学能提供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新观念和知识,以消除“双刃剑”的负面效应。
其三,技术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来自社会的支撑仪器设备,其中显然包含有社会的核准和制度安排,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传递了社会的指令,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科学的发展。
其四,科学不仅以自然现象,而且也以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为研究对象,以获得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但是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不同于科学家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自由选择的自然现象,而是带有社会所赋予的明确目标和时限,这些经验素材本身就已经带有社会的印记。
技术将社会指令输入科学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在技术的各个环节的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价、设计、中试、投产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对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进行选择。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史一把双刃剑用哲学的观点正确分析、研究、解决“科学技术史一把双刃剑”,请结合实际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
这个定义除蕴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外,同时说明,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
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
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的。
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一方是另一方的条件。
即使只是为了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带有副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更好的生活而对自然进行的实践活动,但是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是会带来危害的,而且这种危害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
即它对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一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的影响。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
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实际上,科学的双刃剑功能与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有一点是不同的。
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是先天的或者可以说是“胎里带”,而科学的双刃剑功能,尤其是科学的负作用则是后天的,是科学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的产物。
科学和技术自从17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不但充分显示了它的造福功能,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
这是西方社会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产生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科学和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但是,第一,技术悲观主义者大多如同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和西方近代的卢梭一样,仅仅认为技术会扭曲人心,不利于社会的“淳风化俗”,而很少考虑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本身的作用。
第二,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基本处于“知其然”状态,很少追问它的“所以然”。
这主要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至今多局限于感性经验层面,即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和提出这个问题,缺少对科学和技术自身的理性分析。
老子的“有机器者必有机心”虽然带有一点理性逻辑,但如上所述,它仅仅预示了技术对人性的扭曲,并没有发现技术对社会更多的消极影响。
第三,很多人议论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作用,是将科学和技术不加分别地捆在一起,笼统地议论,很少有人将科学和技术各自的双刃剑功能单独进行分析。
这样一来,势必赏罚不当,甚至使科学代科技受过。
首先,科学属于认识活动,技术属于改造活动。
认识活动以真理为标准,改造活动以功效价值为标准。
其次,就科学的原初意义而言,它并没有实用目的,而技术的目的则是十分实用的。
科学作为一种活动,最初仅仅因为人对奇妙的大自然感到惊异,因而产生了“想知道”或“想明白”的意识冲动,并不想去改造什么。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和便利,也可能造成严重的问题和挑战。
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和应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益处。
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从古代的轮盘到现代的智能手机,科技的发展给与人们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科技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现在,医疗器械的先进技术使得许多不治之症有了治疗的可能,这使得疾病面前人们更加坚强。
科技的进步还带来了环保和能源领域的创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燃料,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科技的进步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往往更愿意通过网络来交流而不是面对面的交流。
这使得人们更多地处于虚拟世界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相对减少。
科技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安全威胁。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各种信息和隐私面临被窃取的风险。
网络犯罪、黑客攻击等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科技的发展也可能导致失业问题的加剧。
自动化生产的发展和机器人的运用,使得一些原本由人类负责的工作岗位受到了冲击,为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
如何正确应对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我们应该致力于科技的公平发展,确保科技的益处能够惠及到更多的人群。
科技发展不能仅仅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应该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
我们应该加强对科技发展的监管和管理。
只有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才能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们也应该提高科技素养,学会正确利用科技资源,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既是生产力提高的一种结果,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
正因为这样, 小平同志才会断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报以欢呼。
相反, 有相当多的人, 坚持这样一种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一、现在银行利用高科技设备如计算机帮助工作,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又方便了顾客。
但是, 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又带来另类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破坏计算机网络、盗窃银行机密文件, 侵犯储户利益,获取非法利益。
尤其让人不安的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犯罪越来越多, 让人产生一种“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的感觉。
类似现象都给支持“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一观点的人提供了证据。
因此当上世纪末科学家成功培育出“ 克隆羊” 后, 有些人不是欢呼, 而是忧虑, 担心这种技术的滥用给人类带来灾难!应该承认这种担心有其理由, 但是坚持这种担心不利于我们去提高科技水平。
比如: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器官移植等诸多方面,为许多病人解除痛苦。
但是由于担心被不当利用,所以许多国家禁止者限制发展克隆技术。
这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 因噎废食”呢? 科学技术到底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双刃剑呢? 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需要清楚什么是科学技术。
对这一问题,教科书这样回答: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体系, 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精神力量。
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 是人们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物化形态。
这段话其实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提到的“自然”这一概念它的范畴非常广,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大自然,更包括人类社会。
而我们容易犯一个错误:只承认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而不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反自然。
比如当说到某某是科学家的时候,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此人是研究自然科学的, 而不会想到此人是研究社会科学的。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自从自然界产生人类以来,人类就开始了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
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界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重要、影响最为深刻的手段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发明了许多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改进了许多生产效率低、操作比较麻烦的程序与操作,实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无时无刻不对每个国家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因此,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
首先,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
在物质方面,第一,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人们由于使用了高科技,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以前的生产方式,使生产方式日趋现代化、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美国依靠其高新科技的发展,一直在世界上占据遥遥领先的位置,也正说明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据有人比较计算,现在世界上一年生产的产品和创造的财富,比十九世纪几十年人类创造的产品和财富还要多。
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由过去的手工生产的阶段转入机器大生产的阶段,为社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财富。
从人力劳作到蒸汽机的发明,再到电力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给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
科学技术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在的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使人们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的出行方便快捷。
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发明,极大的减轻了家庭主妇的负担,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
电话、手机、电脑的产生是人们即使身处异地也可以自由联系。
谈谈你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1)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如果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会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少年一代产生负面影响科学技术——劈开新世纪的双刃剑人类正在走进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新世纪。
以信息科学为先导,生物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在自身加速发展的同时,正以亘古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此呼彼应地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演进。
有人估计,人类现在所掌握和运用的科技知识将仅为2050年人类知识总量的1%。
今天,科学技术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弥漫渗透到社会肌肤的每一个毛孔和细胞。
它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物质影响和非物质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科学技术———描绘世界政治版图的巨笔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面貌与社会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使世界的政治版图一再改写。
正是数学、天文学、地理学、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进步,为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壮举提供了可能,人类世界因而联为一个整体。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于16世纪;而近代国际政治体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这一系列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势地位。
接踵而来的,是欧洲工业革命中建立在物理学、化学进步基础上的物质生产技术的飞跃。
蒸汽机之于轮船与火车,使浩渺的海洋和广袤的大陆在空间与时间上骤然缩小,同时使我们看到国际政治军事战略理论从“陆权论”向“海权论”、“空权论”的转变。
电力、内燃机、生产自动化成为古典资本主义走向自己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催化剂。
资本主义世界内部政治经济矛盾在空间的发展,使其时代特征必然是殖民主义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超过了以往历史上的总和。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换句话说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所以科学自然也是一把双刃剑也就是说科学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有好有坏的但这么说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显然,科学研究利大于弊,而很多其他事物是弊大于利的通过一句“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就把科学和其他事物拉到同一层次,去“理客中的各打五十大板”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顺便,你可以品一品这句话:“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好在提醒人们警惕错误运用科学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它坏在把错误矛盾从“运用科学的人”转移到了“科学客体”上同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也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好在点出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它坏在打开了双刃剑套娃的新话题,会把话题引向娱乐化,降低严肃性。
科学技术“双刃剑”的理性透视以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为视角
科学技术“双刃剑”的理性透视以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为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以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为视角,对科学技术作为“双刃剑”的特性进行理性透视。
我们将首先概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即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生产效率的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生态破坏、社会不公等问题。
接着,我们将引入马克思的技术异化理论,分析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如何被异化,以及这种异化如何导致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理解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的基础上,理性看待科学技术的双刃剑问题,以期为我们应对科技带来的挑战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和阐述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的内涵及其对科学技术双刃剑问题的启示。
我们还将结合现实案例,对科学技术双刃剑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我们将总结全文,提出对科学技术双刃剑问题的理性透视,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拓展领域。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科学技术双刃剑问题的理解,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期望能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二、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概述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与人的关系深刻反思的理论成果,为我们理解科技“双刃剑”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异化,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指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原本应为其服务的客体,但这一客体最终却成为控制和统治主体的力量。
在技术领域,这一思想体现为技术在为人类带来便利与进步的也可能导致人的异化,即人被自己所创造的技术所控制、束缚甚至毁灭。
马克思认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加剧了劳动的异化。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被剥夺了对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他们的劳动成果被资本家所占有,而工人自己则成为了机器的附属品,他们的创造力和自由被机器所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卷第4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No.42001年12月J.of Wuhan Uni.of Sci.&Tech.(Social Science Edition)Dec.2001收稿日期:2001-04-23作者简介:郭继海(1963-),男,湖北监利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生1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之分析郭继海1江晓梅2(11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21湖北大学英语系,湖北武汉430062)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促进伦理道德观念的进步,这一点是确定的。
就对科学技术的伦理评价而论,则要作具体分析。
科学理论没有善恶之分,只有真假之别;以工具为核心的技术主要是实用的问题,同样没有善恶的问题,善恶主要与人的实际活动有关。
科学探索活动以及把科学转化为生产的活动,从总体上讲,是善的,但某一种或某一次具体的科学活动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这可以通过伦理或法律来规范或限制,不必使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大武器。
关键词:科学技术;双刃剑;伦理分析中图分类号:B82-0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99(2001)04-0060-0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福祉,又能带来灾难,甚至毁灭人类;既能促进道德的进步,又会造成道德的败坏。
这是近来十分流行的一种观点。
这种说法,从表面看来,似乎很有说服力,因为从理论上说,这个观点似乎把握住了事物的两面性,避免了偏颇;从事实上看,似乎可以描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后果。
总之一句话,说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似乎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但笔者认为,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是一个意思极其含混的比喻,对其不作分析,我们就不明白,说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是在什么意义上说的,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而言的,还是指对科学技术的价值评价?是针对科学探索活动而说的,还是指科学活动的结果?是针对科学理论而说的,还是针对技术成果而说的?下面是一个简单分析。
从总体上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促进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促进伦理学的发展,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双刃0的问题。
科学技术活动,尤其是活动的物质成果,毫无疑问,是生产力中的基本要素,因此,科学技术的物化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常常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进步的尺度。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学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人们的意识或观念包括伦理道德观念必然发生变化,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从事实上看,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决不是先验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不能设想,在以青铜技术为标志的奴隶社会会形成近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而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的善恶观也只有近代市场经济才是其最适宜的土壤。
如果认为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会促进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这个问题上都存在两面性,有时会促进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有时不会促进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就会模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能解释伦理道德观念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事实。
还有,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知识也会促进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曾强烈冲击过上帝创世说。
日心学、进化论以及整个科学的进步使得对自然的宗教般崇拜基本消失。
近年来,伦理学的研究范围不断得到拓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动。
如果没有生物学的多方面进展,生命伦理学就不会呈现出今天的面貌。
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都与知识相关,如/公共场所请勿吸烟0就明显与有关知识相关。
对科学技术活动及其成果的道德评价则是另一回事,在这里恐怕就存在有些论者所说的/双刃0的问题。
同一个理论,不同的人对之有不同的评价,甚至同一个人或集团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个理论也有不同的评价。
许多科学理论都遭遇过这种命运。
其实,这种评价更多的反映的是评价者的伦理思想及价值标准。
不能把伦理评价等同于被评价对象的属性。
举一个例子,对于钞票,有人倍加崇拜,认为它无所不能;有人却厌恶至极,认为它是人间最坏的东西,它把善良的人教坏,使他们走上邪路,甚至叫人为非作歹,干出种种恶行。
但钞票并没有因人们不同的情感态度而成为一把双刃剑,钞票仍然客观地行使着它的一般等价物的基本职能。
正因为评价反映的是评价者的价值观或阶级偏见,所以历史上许多对科学理论的评价都是错误的,如教会当时对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理论的否定性评价。
我们不能根据人们对科学理论有不同评价,且有些评价是错的,就认为科学理论本身有两面性,是双刃剑。
顺便说一句,人们对科技的道德评价能力也会因认识的进步而增强。
即使把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看成是价值评价而不是对科学技术特性的描述,这个评价也仍有一个是否公正合理的问题。
大家都承认,/科学技术0这个概念的涵义很多,因此笼而统之地讲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是不合适的,而且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我们看来,科学探索活动与活动的结果是不同的。
科学探索活动是活动,是过程,是一种探索未知领域以便获取新知的活动,而且有些探索活动还是改变世界的物质活动。
因此,从古至今,从总体上看,科学探索活动一直受到历史的褒奖,社会的礼赞,被认为是一种崇高的活动,一种有益于社会和历史的活动,是一种真正的人的活动,是人实现其对社会、对国家的价值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这是大家公认的。
但是,科学探索活动与人的其他活动一样,可能对环境、对他人造成伤害,如对极地的大规模科学考察,就可能破坏那里的生态平衡;利用动物甚至人作实验,就可能直接伤害动物或人。
所以许多伦理学家认为,科学探索活动也有其有害的一面,也有有违于伦理道德规范的地方,因此是一把双刃剑。
据此得到结论:应该限制科学探索活动。
对于这样的议论,我们可以尝试作以下的回答,科学探索活动有时的确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但这种现象并不是科学探索活动所独有的,人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见义而勇为,我想应该是伦理学家普遍赞许的一种高尚行为,一种任何社会都应该提倡或弘扬的行为)))尽管对某个具体的人的某个具体行为是不是见义勇为的行为有不同看法。
但是,见义勇为这种行为也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的。
假定某个人(不负有法定作为义务)在追逼一抢劫杀人嫌疑人时严重破坏了居民区的一片草地,使这一居民区的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也就是说,此人在见义勇为时无意地损害了他人利益。
这可以说是一次行为造成的一个负面结果。
再假定这个人在追逼抢劫杀人嫌疑人时不是破坏了草地,而是撞死了一位老人,显然,这个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见义勇为时还可能出现其他种种情况。
可见,见义勇为行为可能产生危害他人的结果,但我们并没有听见伦理学家说见义勇为也是一把双刃剑,而仍然普遍认同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行为,是行善而不是作恶。
如果认为见义勇为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既是善的,又是恶的,这就会模糊善恶之间的界线,不利于培养、弘扬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
相应地,如果说科学探索活动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同样不利于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不利于鼓励科学家进行大胆的、勇往直前的探索活动。
在我国目前科学文化总体水平还不高,国民的科学素质还有待提高的现实情况下,鼓励科学家进行大胆的探索,尤显重要。
当然,我们可以制订有关伦理规范以规范科学探索活动,正如规范人的其他社会活动一样,我们甚至还可以制订有关的条例、规则、章程等规范或限制某种科学探索活动,正像制订其他法律以限定人的其他活动一样。
例如,可以制定法律,禁止为了利用器官或复制天才而克隆人,禁止用濒危野生动物进行某些实验,禁止在某种或某类实验中使用某种材料或手段,或者严格规定某类实验中某种材料的用量等等。
更准确地说,我们可以规定某一具体的科学探索活动或某种活动的某些方面是不合适的,有害的,甚至是违法的,从而减少科学探索活动可能给他人或社会造成的伤害。
与此同时,应该肯定科学探索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一种崇高的事业,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从而激励科学家进行大胆地科学探索活动。
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学者会说,我们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正是这个意思,既要鼓励科学家的探索,又要对科学进行限制,从而减少科学给他人或社会造成的伤害。
但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意味着科学本身,意味着所有的科学探索活动都有好坏善恶两个方面,因此所有的科学活动,甚至科学本身都是应该受到限制的,这就像认为见义勇为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好坏善恶,也应该受到限制一样,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某些科学探索活动、某种探索活动的某些方面可能是不好的,有害的,而科学探索活动本身是人实现其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就科学探索的结果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念的东西,一是物质的东西。
前者主要表现为命题、知识或理论,后者主要是各种器物。
就命题或理论而言,不存在好坏善恶的问题,只有真假的区别。
例如,我们说某种东西是歪理邪说,尽管不能完全排除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但应该说主要还是一个认识论判断,即断定其是歪理或假理,而不是真理。
自然,人们可以对理论作伦理道德评价,认为某一理论是邪恶的或者是无害的。
但对一种理论的评价体现的是评价者的价值观,不能把对理论的价值评价看成是理论所固有的属性,即不能由某些人认为某个理论是善的,便认定这个理论是善的,认为某个理论是恶的,这个理论便是恶的。
所以,我们认为理论不存在好坏善恶的问题,只有真或不真的问题。
就物来说,主要是一个有用没用、方便不方便的问题。
只有当物被人用来充当某种行为的工具或手段并进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时,才产生所谓伦理道德问题。
例如当用一把刀来削水果时,并不产生伦理道德问题(自然,如果有人认为水果等自然之物也与人处于平等的伦理关系之中,水果等物不能削来吃,那人只有饿死)。
但是,若是随地乱扔果皮,就不好。
这里所说的不好,是指扔果皮这个行为及其结果不好,因为这个乱扔的果皮可能伤害他人。
果皮,水果刀是无辜的。
当用刀来见义勇为时,行为是善的。
当人的生命或财产受到威协时,用刀来进行正当防卫,就是正当的或可以接受的。
当用刀来行凶抢劫、杀无辜,就是恶之极,是道德、法律严厉禁止的。
可见,有善恶的是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物可以说是价值中立的。
在讨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时候,还应该把科学与技术作适当的区分。
可能有人要说,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已很难区分。
试想,现在有哪一种理论没有实验或技术的支撑?又有哪种技术没有理论的基础?没有射电望远镜或粒子加速器,射电天文学或粒子物理学是不可思议的。
反过来,要使用这些设备,要读懂通过这些设备提供的数据,没有深厚的理论,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虽然,把科学与技术作适当的区分还是可能的,并且在讨论许多问题时是需要作这种区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