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知识培训(DOC)复习课程
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班级:高三(1)班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案主题:禁毒防艾
教案目标:
1. 学生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
2. 学生了解禁毒和防艾的重要性;
3. 学生学会正确拒绝毒品和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害的方法;
4. 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引发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教师对毒品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包括毒品的种类、危害性,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教师给学生分发几个相关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案例内容包括一个人染上艾滋病的原因和后果,一个年轻人染上毒品的经历以及其对他自己和家庭的影响等。
四、拒绝毒品和防艾技巧培训(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拒绝毒品和防艾的技巧,并给学生示范演练,学生进行模仿。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远离毒品和艾滋病。
教学重点:
1. 学生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
2. 学生学会正确拒绝毒品和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认识到自己应该远离毒品和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教学手段:
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示范演练。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结果,了解学生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同时,设立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进行小组演讲或者参加校园活动等方式,将学到的知识传播给其他同学,加强宣传与教育的力度。
禁毒防艾PPT课件
红丝带
红丝带是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1991年 在美国纽约第一次出现。它代表了关心,这一标志 被越来越多的人佩戴,用来表示他们对HIV和艾滋 病的关心,关心那些活着的HIV感染者,关心那些 已经死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红 丝带成为一种希望的象征,象征疫苗的研究和治疗 感染者的成功,象征HIV感染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红丝带代表着一种支持,支持HIV感染者,支持对 未感染者的继续教育,支持尽全力去寻找有效的治 疗方法、疫苗,支持那些因艾滋病失去至爱亲朋的 人。
.
2020/7/30
毒品的种类
● 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 大类。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半 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 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 剂等。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 片类。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 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 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 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 如鸦片类。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 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苯丙胺类。
禁毒防艾知识内容
禁毒防艾知识内容
禁毒防艾是指预防和控制毒品和艾滋病传播的工作。禁毒防艾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毒品知识:包括毒品的种类、外观、成分、滥用方式、危害等,提高人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
2. 防艾知识:包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法律法规:包括禁毒法律法规、防艾法律法规等,增强人们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
4. 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问题的表现、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
5. 社会支持:包括社会支持的重要性、社会支持的来源、社会支持的作用等,提高人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和关注。
6. 宣传教育:包括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提高人们对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参与。
7.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等,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和重视。
8. 技能培训:包括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内容、技能培训的方法和技巧等,提高人们的技能水平和应对能力。
总之,禁毒防艾知识内容广泛而全面,旨在提高人们的禁毒防艾意识和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教案一:
时间:40分钟
地点:班级
参与者:全班学生
教学目标:
1. 了解禁毒和防艾的重要性。
2. 掌握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不良诱惑的能力。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5分钟)
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 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它们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 你们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如何传播?
步骤二:知识讲解 (20分钟)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以下内容:
1.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如大麻、冰毒、海洛因等,并详细讲解它们对身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向学生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并强调正确的预防方法,如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 (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 毒品和艾滋病在社会上的案例及其对当事人和家庭的影响。
- 某些人是如何误入毒品和艾滋病的陷阱的?
步骤四:自我保护技能学习 (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并总结出以下的自我保护技能:
- 对于毒品和艾滋病宣传中的谎言要保持警惕,要学会辨别真相。
- 坚定立场,拒绝毒品和不良行为的诱惑。
- 学会拒绝邀请,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赠品和邀约。
步骤五:总结 (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强调参与禁毒和防艾的
重要性。
扩展活动:
1. 学生可以开展禁毒和防艾主题的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写文章或进行宣讲等。
2.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今天所学的知识,提高家庭的意识和保护能力。
禁毒防艾小知识3篇
禁毒防艾小知识3篇
禁毒防艾小知识一、
毒品的危害:
毒品使人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性,当一个人吸食毒品成瘾后(如海洛因一次使用就能成瘾),一旦中止使用,便会产生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如肌肉疼痛、腹痛、流泪、流涕、焦虑、失眠等。使吸毒者无法从精神上和身体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大剂量使用海洛因还会引起呼吸衰竭致死。由于注射器、针头、溶液、药品的污染,以及共同使用注射器,极容易使使吸毒者感染各种疾病,包括艾滋病病毒。许多毒品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妇女在妊娠期间吸毒可影响胎儿,导致畸形、发育障碍、流产、早产和死胎等现象。
长期吸毒还会使吸毒者沉迷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而不能自拔。丧失对人际交往的兴趣,丧失人格,泯灭良心。他们极容易铤而走险,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危害家庭和社会。
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经研究,吸毒和艾滋病感染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资料显示,在女性吸毒者中,87.8%--100%的人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即卖淫),男性吸毒者中,有多个性伴侣者的比例高达81.3%—87.8%。静脉吸毒过程中的共用注射器和多性伴乱交都成为艾滋病病毒在此人群中迅速传播,并在更大人群中蔓延的原因。
禁毒防艾小知识二、
什么是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是相对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合成的精神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药品。包括冰毒、摇头丸、k粉等。
冰毒的危害:
化学名称叫甲基苯丙胺,是以麻黄素为原料,经提炼合成出来的一种白色细微状结晶物质,其形状与普通冰块相似,故称之为“冰毒”。“冰毒”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次使用便会上瘾,被称为“毒品之王”。它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长期服用会导致情绪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损害心脏、肾和肝,严重者甚至死亡。
禁毒知识教育培训课件
可以帮助青少年增强禁毒意识,
帮助居民了解禁毒知识,共同
递禁毒知识,提高社会对毒品
远离毒品的诱惑。
营造毒品零容忍的社区环境。
危害的认识。
禁毒教育培训的目标和内容
1
目标明确
禁毒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帮助参与者全面认识毒品的危害,并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拒绝毒品
的方法。
2
内容全面
禁毒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毒品的种类和危害、预防毒品的知识、如何帮助身边的人等方
面。
3
实践结合 ✅
禁毒教育培训注重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参与者掌握实际应对
技巧。
禁毒教育培训的方法和工具
1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等,
小组讨论
2
生动形象地展示毒品的危害和预防知
识。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
流和学习,加深对禁毒知识的理解。
3源自文库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帮助参与者认识
大麻类毒品对大脑和智力
合成类毒品如冰毒,具有
对身体和心理产生严重的
发展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损
极强的成瘾性,会破坏身
危害,导致成瘾和健康问
害,也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体和心理健康,甚至危及
题。
等方面。
生命。
禁毒宣传与教育活动
校园禁毒宣传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案例二
小李因交友不慎误入歧途 ,染上毒瘾后身体每况愈 下,最终感染艾滋病。
案例三
小王因长期吸毒导致精神 错乱,产生幻觉、妄想等 症状,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
03
青少年涉毒涉艾现 状分析
青少年涉毒涉艾原因探讨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上存在的毒品流通和不良 性行为环境,对青少年产生一
定的诱惑和压力。
家庭教育缺失
群接触等。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
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对毒品和艾滋病的抵抗力。
分享交流:身边人身边事给我们启示
讲述身边人的经历
邀请曾经接触过毒品或艾滋病的 人群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教训,让 同学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毒品和
艾滋病的危害。
分析身边事的案例
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与毒品和艾滋 病相关的案例,引导同学们深入思 考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 案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CONTENTS
• 班会背景与目的 • 毒品与艾滋病知识普及 • 青少年涉毒涉艾现状分析 • 家庭、学校、社会在禁毒防艾中
作用 • 互动环节:小组讨论与分享 • 班会总结与展望
01
班会背景与目的
禁毒防艾形势分析
当前毒品和艾滋病问 题日益严重,青少年 成为主要受害群体。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
学习心得体会
题目禁毒防艾教育
姓名张有明
学号094080161
学院数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
——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学校的“形式与政策”“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我加深了对禁毒与艾滋病的了解。知道了毒品的由来和危害,艾滋病的知识及其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要珍爱生命!
一、禁毒小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二、毒品分类
1、麻醉类毒品
(1)、鸦片类: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以及化学合成的度冷丁、美沙酮、丁丙诺啡等。
(2)、大麻类:大麻烟、大麻脂、大麻油。3、古柯类:古柯叶、古柯糊、可卡因。
鸦片:俗称“大烟”、“烟土”,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易成瘾,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18世纪中叶,葡萄牙首先将鸦片作为毒品输入我国。
禁毒防艾宣传手册
禁毒防艾宣传手册
目录
1. 简介
2. 禁毒宣传
- 2.1 了解毒品
- 2.2 危害与后果
- 2.3 预防毒品滥用
3. 艾滋病宣传
- 3.1 了解艾滋病
- 3.2 传播途径与预防
- 3.3 消除歧视
1. 简介
本手册旨在促进禁毒和防艾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毒品滥用和艾滋病的认知,以便预防其恶劣影响并保护社会健康。
2. 禁毒宣传
2.1 了解毒品
了解各种常见毒品及其成分、制作和使用方式是进行有效禁毒
宣传的基础。本部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毒品,如大麻、可卡因和海
洛因,并提供相关信息供读者参考。
2.2 危害与后果
毒品滥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危害和后果。本部
分将详细介绍毒品滥用造成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危害,以警
示公众远离毒品滥用。
2.3 预防毒品滥用
预防毒品滥用应从源头控制、教育宣传和康复帮助三个方面综
合考虑。本部分将提供预防毒品滥用的有效策略,如加强社区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开展康复辅导等。
3. 艾滋病宣传
3.1 了解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
疾病。本部分将介绍艾滋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潜伏期等重要知识,帮助公众了解艾滋病的基本情况。
3.2 传播途径与预防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关键。本部分将介绍
艾滋病的常见传播途径,并提供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安全套、定
期进行HIV检测等。
3.3 消除歧视
艾滋病患者常面临各种歧视和偏见,这不仅加重了他们的病情,也阻碍了疾病的防控工作。本部分将呼吁公众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
歧视,促进公平的社会环境。
以上内容是《禁毒防艾宣传手册》的简要概述,希望本手册能为禁毒和防艾工作提供帮助,并在推动社会健康的道路上起到积极作用。
禁毒防艾健康教育班主任培训资料
禁毒防艾健康教育班主任培训资料
(田坝心希望小学)
一:培训的目的
1、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学校开展禁毒防艾的相关措施与方法。
2、通过培训,让学生知道毒品的危害,种类,培养学生的禁毒意识。
二:培训的内容
(一)毒品的危害
1、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
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
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2、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2. 掌握拒绝毒品和艾滋病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
1. 毒品危害及预防知识:
(1) 介绍毒品的种类、成瘾过程、对身体和社会的危害;
(2) 提醒学生如何远离毒品,避免接触和尝试;
(3) 分享毒品防治的成功案例。
2. 艾滋病危害及预防知识:
(1) 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2) 强调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等个人保护措施;
(3) 分享艾滋病防治的成功案例。
3. 拒绝毒品和艾滋病的方法和技巧:
(1) 培养学生拒绝诱惑的意识和能力;
(2) 学习有效拒绝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
(3) 讨论如何维护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
2. 知识点讲解:学生遇到困惑或疑问时,通过问题解答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拒绝毒品和艾滋病诱惑的场景,培养学生应对的能力。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拒绝毒品和艾滋病的看法、经验和观点。
四、教学过程:
1.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警惕。
2. 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学生面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诱惑,培养学生拒绝的能力。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拒绝毒品和艾滋病的看法和经验。
4.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指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和预防毒品和艾滋病。
5. 总结归纳,强调拒绝毒品和艾滋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禁毒防艾的小知识整理学习
禁毒防艾的小知识整理学习
禁毒防艾教育是公众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实中还有很多人对禁毒防艾知识一点都不了解。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禁毒防艾小知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禁毒防艾小知识
毒品的危害:
毒品使人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性,当一个人吸食毒品成瘾后(如海洛因一次使用就能成瘾),一旦中止使用,便会产生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如肌肉疼痛、腹痛、流泪、流涕、焦虑、失眠等。使吸毒者无法从精神上和身体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大剂量使用海洛因还会引起呼吸衰竭致死。由于注射器、针头、溶液、药品的污染,以及共同使用注射器,极容易使使吸毒者感染各种疾病,包括艾滋病病毒。许多毒品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妇女在妊娠期间吸毒可影响胎儿,导致畸形、发育障碍、流产、早产和死胎等现象。
长期吸毒还会使吸毒者沉迷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而不能自拔。丧失对人际交往的兴趣,丧失人格,泯灭良心。他们极容易铤而走险,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危害家庭和社会。
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经研究,吸毒和艾滋病感染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资料显示,在女性吸毒者中,87.8%--100%的人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即卖淫),男性吸毒者中,有多个性伴侣者的比例高达81.3%—87.8%。静脉吸毒过程中的共用注射器和多性伴乱交都成为艾滋病病毒在此人群中迅速传播,并在更大人群中蔓延的原因。
什么是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是相对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合成的精神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药品。包括冰毒、摇头丸、K粉等。
《心理健康教育(禁毒与防艾)》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禁毒与防艾)》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禁毒与防艾)》课程标准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分析
1.1 教学对象调研分析
通过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和对以往工作总结等方式归纳总结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内容去学科化的过程受到教学课时限制,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和实践机会极其有限,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中一些非知识性的内容,很难从自身的实践及体验中获得,这极大的减弱了学生对于心理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心理素质的能力;(2)、课程目标中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矫治工作的机制不健全,未能发挥更好的作用;(3)、教学辅助工具不足,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涉及的道具和场地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教学效果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预期;(4)、教材中活动设计未能恨好的满足特殊教育的需求,部分活动设计对于特殊学生不具有可操性,未达到教学要求,需提高活动设计的特殊性及可操作性。
1.2 岗位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
本课程属于德育课程,适用于各个专业的学生,关于岗位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更多的是从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提高就业竞争力这一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化,各个阶段的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就业压力,而具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能够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强烈意识到健康不仅是躯体上无病,体格健壮,更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保持健康的行为。这样的人即便面对就业压力,也会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从容面对就业困境。
禁毒防艾ppt课件下载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禁毒防艾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成果 禁毒防艾政策得到有效实施,毒品犯罪和艾滋病感染率明显下降。
公众对禁毒防艾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社会氛围良好。
总结禁毒防艾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禁毒防艾网络和合作机制,形 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结禁毒防艾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艾滋病防治政策与措施
预防母婴传播
通过推广母婴健康阻断技 术,减少艾滋病病毒的母 婴传播。
提倡安全性行为
推广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 施,减少性传播艾滋病病 毒的风险。
提供抗病毒治疗
为感染者提供抗病毒治疗 ,提高生存质量并减少病 毒传播。
社会禁毒防艾宣传教育
开展宣传活动
在公共场所、学校等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提 高公众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知和警惕性。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禁毒防艾的措施与政策
国家禁毒政策与措施
严厉打击贩毒活动
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严厉打 击贩毒活动,确保毒品流通的减
少。
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通过在校园、社区等开展毒品预防 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知和警 惕性。
戒毒与康复
提供戒毒康复中心,帮助吸毒者戒 毒并回归社会。
毒品的成瘾机制
生理成瘾
毒品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大脑释 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使得人体 感到兴奋和愉悦,久而久之,人 体会对这种刺激产生依赖。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课件 (共36张PPT)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课件 (共36张PPT)
1.对个人的危害:(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 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 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 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 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课件 (共36张PPT)
4、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 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5、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 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 关。 6、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
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 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课件 (共36张PPT)
2、对家庭的危害:一人吸毒,全家遭殃。家庭中一旦 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 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 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3、对社会的危害: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吸毒者多 是青壮年,影响生产力发展。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 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 存空间。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课件 (共36张PPT)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课件 (共36张PPT)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课件 (共36张PPT)
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禁毒防艾教案(一)
——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民族中学初一年级备课组组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共同特征,认识毒品的危害,并学会如何远离毒品,如何
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了解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如何远离、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及预防艾滋病。
难点:如何远离、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及预防艾滋病。
三、教学用具:
图片资料。
四、教学内容、方法、过程设计:
(一)、导入: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其危害非常大,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二)、毒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
1、图片欣赏--〉认识毒品。(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呢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毒品都有哪些谁能说一说呢)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3、图片欣赏--〉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家寨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讲座人:永红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学校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第一章认识毒品
第一节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一)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
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在国际社会中,第一个禁毒公约即1912年的《海牙鸦片公约》仅将鸦片视为毒品,1936年的《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才将毒品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鸦片制剂;1961年联合国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把非法种植罂粟、古柯和大麻列为禁止和惩治的行为。直到《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又将非法精神药物包括在内;1988年制订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可见“毒品”一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毒品作出不同的理解。化学家认为毒品是一种由其化学特性而改变现存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物质,所强调的是其中的化学成分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影响。医学家认为毒品是指对所有者产生依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吸毒是一种药物滥用行为。法学家认为毒品的实质不在药品,而在于其非法性,是一种违禁品,只有经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非法使用的药品,才属于毒品。可见,“毒品”一词具有科学性和法律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一定义具有法律效力,是区分毒品与非毒品的法律依据。
毒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依赖性、危害性和违法性。
1、依赖性。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两个方面。生理依赖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使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需要继续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反应(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生理依赖性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除了与吸毒者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外,还与所滥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频度和剂量等有关。
2、危害性。毒品的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3、非法性(违法性)。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制造毒品必须受到法律处罚,对走私、贩卖、运输、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而予以严惩的。
二、毒品的分类
现在国际上对毒品的分类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这是因为毒品与药品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药物滥用因人而异,并且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毒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新品种不断出现。各国立法、司法机构、政府或医学界,对毒品的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持不同的认识和标准,在分类上无法做到完全统一。
我国1990年的《关于禁毒的规定》和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将毒品分为麻醉品和精神药物两类,与国际公约的分类一致。我国的法律未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认定为毒品。
(一)按法律管制分类
1、麻醉药品
国际《1967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管制的有128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8种。常见的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类。
2、精神药物
国际《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的有99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精神药物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9种。常见的有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迷幻剂等。
(二)按来源分类
1、天然类毒品
主要有鸦片、大麻、古柯等。
2、人工合成类毒品
如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等。
3、半人工合成类毒品
主要指经天然品直接加工成毒品,如经鸦片提炼出吗啡,吗啡经与醋酸酐反应制得海洛因。古柯叶经化学处理后得到可卡因、麻黄碱经化学加工成苯丙胺。
(三)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分类
1、兴奋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的药物,如可卡因,苯丙胺等。
2、抑制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安定类药。
3、迷幻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迷幻作用的药物,如苯环已哌啶(PCP),麦角酰二乙胺(LSD),麦司卡林(仙人球中的一种成分)。
三、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毒品问题始于葡萄牙及英国殖民主义向中国贩卖鸦片之时,期间经历了不断蔓延和加剧的过程,中华民族经历了极大的苦难和屈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仅用三年的时间彻底铲除了在中国蔓延了200余年的烟毒瘟疫。中国“无毒国”的称号保持了3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尤其是金三角贩毒集团实施毒品北上,建立“中国通道”后毒品问题再度在中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