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可用2016年11月

合集下载

第20课 西学东渐可用

第20课 西学东渐可用

师夷长技——看世界:雾里看花 (地主阶级 抵抗派 19世纪中期)
1、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4分)怎么看?(4分) 2、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4分)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民族危机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近代思想主流 学习西方,救亡图存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1、中体西用的背景: ①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 ②西学的广泛传播日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2、中体西用的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中体西用的代表人物: 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4、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 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5、中体西用的实质: 在不触动清王朝君主专制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目的。
明朝后期在传播西学上哪两个人起了 重大作用?徐 光 启利玛窦
历史概念
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 开端——耶稣会传教士 ②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 深入——列强侵华加剧
中国应对态度: 排拒---接受---全盘西化
20课西学东渐
目标引领:
1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 变革的思想历程; 2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评述类解答技巧
第一步:“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 出观点是什么或你赞同哪种观点。 第二步:“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 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论证,揭 示事物本质。 第三步:“怎么样”,即你对该观点的评 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或错及其根 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或者理 论的高度等方面概括。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 参考答案: 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 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①中学:中国的传统文化。西学:西方的近代文化。 ②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材料二: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 ③不一致。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顽固派反对“西 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注:深思)之士, 学为用”。 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 比较: 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替皇帝排 同: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忧解难)。” 异: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实现国家富强;顽固派主 材料三:“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 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反对任何变革。 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 体用之争实质上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 体用之争的结果洋务派获胜,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思考: ①根据材料一概括什么是“中学”?什么是“西学”? ②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派这些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③清政府内部关于“西学”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体用之争 的实质是什么?体用之争的结果如何?影响如何?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林则徐(1785年-1850年),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 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 麟,晚号俟村老人等,是清 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 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 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 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 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 族英雄”之誉。
《各国律例》 中国引进国际法的开山著作,更新了中国人的法律 观念,为晚清法制注入了现代化的意识。
左宗棠 张之洞
朝堂之内的分歧:洋务&清议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欲觅 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 身悬以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 亦可集。” ——李鸿章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 心不在技艺。„„ 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大学士倭仁
《四洲志》介绍西方民主制度(英、美): 英国政体: “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满(Parliament )衙 门,公议乃行。大事则三年始一会议。设有用兵和 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美国政体: "没有国王,只设总统,以四年为一任,期满更代。 如综理允协,通国悦服,亦有再留一任者,总无世 袭终身之事。”
梁启超
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 上的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翻译《天演论》和《法意》
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和 政治观点 认为变法符合“天演”和 进化论,就会“自强保种”
严复
“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 君惠得以下递……如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欲攘外,亟须自强;欲 自强,必先致富; 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 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 速立宪法、 尊重道德、改良 政治”。

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

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

76、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概况、意义。

一、背景: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的加深概况:两个阶段:1、明末清初: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2、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宣传和发扬资本主义的过程。

意义: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解放思想。

2、将西学付诸行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77、“中体西用”思想出现的背景、内容、论战的实质、评价。

1、背景:清政府的内忧外患2、内容: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根本,用西方科学技术来挽救统治。

3、论战的内容、实质•洋务派与顽固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洋务派与维新派:变法,民权,西学•革命派与保皇派:革命,民权,土地制度•激进派与改良派:问题与主义4、革命派与保皇派思想论战评价•使人民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行.78、分别回答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内容、实践、评价。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何发展?1、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的革命团体广泛成立,但起义屡遭失败,急需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1905年3、三民主义实践•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1912年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三民主义内容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016 历史 西学东渐

2016   历史 西学东渐
——黄达诚《试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中外文化的吸收和再创造》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等维新人士思想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解析答案
返回
(1)“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 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温馨提示
答案
二 体用之争
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围绕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的问题, 洋务派和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行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文化主张,主张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 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自强”、“求富”。 3.顽固派:以传统文化的卫道者自居,坚守“夷夏”的精神堤防,反对 “ 西学为用 ” 、 “ 师事夷人 ”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 格局。
易错警示
答案
三 维新思潮
1.代表人物 (1)康有为: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研究宣传维新改革理论。他 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 新学伪经考 》《孔子 改制考》等重要著作,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 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2)梁启超:积极宣传 民权思想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 然性,强调开学校,变科举。 (3)谭嗣同: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 度及纲常礼教,倡务运动的支持者,进一步阐明中西文化的 体用关系,热忱为学习西方拓展前进道路。早期维新派提出改良政治、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王韬、郑观应是这一派人物的代表。 5.评价:洋务运动时期的中西体用之争,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 物质文化 的层面,但毕竟冲击了传统 “ 夷夏之辨 ” 的保守观念,为 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

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

1898年,在戊戌变 法维新运动中,光 绪帝于7月3日下诏 建立京师大学堂。
南洋公学 • 交通大学 北洋公学 • 天津大学
1996年台湾地区发行的 交通大学成立100周年邮 票,图上是交通大学台 湾校区的校园和电化教 学。
各省、州、府、县所有旧式的大小书院
据《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统计, 从1862 年第一所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创立到 戊戌变法前,各类新式学校大致有: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涌现出一批政治领导人; 在科学技术领域内,留美学生成就最大,得到博 士学位的人最多。
1988年、1990年和1992年,中国邮政发 行了三组“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上面共有 12位前辈科学家。他们都是各自的学科在中国 的奠基人,或者做出了世界级的成就。在这12 人中,除了华罗庚先生的情况比较特殊,是自 学出身以外、其他11人都是留学出身。他们把 在西方学到的先进技术移植到中国。这11人中 有一人留英(李四光),-人留法(熊庆来), 一人留日(丁颖),其余8人留美。学医的3人 (林巧稚、汤飞凡和张孝骞)也列入留美学生 之中。
1914年留美,麻省理工学院
留日 1913留法,1931再度留法 1925美国哈佛大学 1926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 1924留美
1921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1924东京帝大农学部毕业 1920理科硕士 1933法国国家科学博士 1921年湘雅医学院毕业,得康涅 狄格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同上 宾州大学硕士
培养学生读 书后成就事 业的才能
⑴以京师同文馆为代表的外国语学堂7 个;
⑵以1880 年开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为代表的 军事学堂10 个; ⑶以1867 年开办的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的 科学技术学堂13 个。
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专题九 西学东渐

专题九    西学东渐

明清时期西方科技东传的基本特点
据统计,从利玛窦来华到耶稣会解散的近200年间, 据统计,从利玛窦来华到耶稣会解散的近200年间,在华耶 200年间 稣会士共译著西书437 437种 纯宗教书籍251 251种 占总数的57% 57%; 稣会士共译著西书437种,纯宗教书籍251种,占总数的57%; 地理地图、语言文字、哲学、教育等人文学科书籍55 55种 地理地图、语言文字、哲学、教育等人文学科书籍55种,占 总数的13% 自然科学书籍131 13%; 131种 30%,包括数学、天文、 总数的13%;自然科学书籍131种,占30%,包括数学、天文、 生物、医学等。 生物、医学等。 西学知识只囿于宫廷和极个别士人,没能真正走入中国社会, 西学知识只囿于宫廷和极个别士人,没能真正走入中国社会, 更不要说被纳入科举跻身主流文化。 更不要说被纳入科举跻身主流文化。 中国人以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选择性地接受西学, 中国人以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选择性地接受西学,主要是选 择一些能够满足农业社会需求的内容, 择一些能够满足农业社会需求的内容,而这一部分内容并不 多。
“西学中源”说 西学中源” 西学中源
清初梅文鼎在其《历学疑问》 清初梅文鼎在其《历学疑问》和《历学疑问补》中,力证“西学中源” 历学疑问补》 力证“西学中源” 其一,西方的天文仪器来源于古时周髀之学;其二, 说。其一,西方的天文仪器来源于古时周髀之学;其二,论证中法西传 的途径和原因,既凭借《尚书·尧典 尧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 尧典》 的途径和原因,既凭借《尚书 尧典》尧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 宅四方”的传说推断出, 宅四方”的传说推断出,东、南、北皆因地理气候条件的阻隔而使中国 历法难以到达,惟有西方无碍,故和仲可以一路西行一路传授, 历法难以到达,惟有西方无碍,故和仲可以一路西行一路传授,并为西 方杰出人士所接纳;其三,论证西法与“回回历”的亲缘关系。 方杰出人士所接纳;其三,论证西法与“回回历”的亲缘关系。 康熙大加褒奖梅文鼎的理论,公布《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 康熙大加褒奖梅文鼎的理论,公布《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明确提出 西历出自中国。 西历出自中国。 西学中源”说的逻辑导向是不必再钻研与吸收西学, “西学中源”说的逻辑导向是不必再钻研与吸收西学,更谈不上从深层 次考虑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与发展。 次考虑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与发展。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主要成就及经验教训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主要成就及经验教训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主要成就及经验教训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主要成就包括:
1. 接纳了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西方知识,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2. 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3. 培养了一批能够熟练应用西方知识的人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4. 为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打下了基础,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互鉴。

经验教训:
1. 要有对西方知识的深入研究和了解,不能只是简单模仿。

2. 要有文化自信和自主创新精神,不能盲目追求西方模式和思维方式。

3. 要注重本土特色和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不能轻易放弃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

4. 要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中国自身的科技和文化素质。

5. 要充分考虑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不能忽略中国国情和现实情况。

2016上海历史等级考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解析

2016上海历史等级考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解析
第二单元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 一、概念: •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 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二、两个阶段
①“明末清初” ②“清末民初”
• 在怎样背景之下传入“西学”
背景
• ①“明末清初” • 背景: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 教活动逐渐进行的。 • ②“清末民初” • 背景:是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 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 步展开的。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
• 内容: • 面对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洋务派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要求在保持中 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前提下,“力师西 法”,采西学,制洋器,以求自强;以“借法 自强”、办洋务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办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开设各种洋务学堂, 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
• 2、早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作用) • ①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将一种 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 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 在中西 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 ②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 的西方世界。 • ③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 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3.早期西学东渐中断的原因 • 传教士的活动破坏中国主权和利益;
• 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清政府推行闭关 锁国政策,阻绝中西往来。
第六课
思想潮流的演进
• 回顾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西学东渐影响下近代思想演变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进化论思想
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
马克思主义传入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三、“进化论”思想
• 背景
(1)经济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西学东渐是指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自明朝末年至清朝中期,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中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西学东渐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为中国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一、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学东渐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数学、天文学、医学、机械制造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学习并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西学东渐不仅带来了西方科学技术,还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的学者们开始关注西方文化,学习西方的思想、哲学、艺术等。

这种交流与融合为中国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西学东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如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等。

他们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也为世界科学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促进了中国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开始发生变化。

学校开始设立自然科学课程,培养了一批批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

这些人才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五、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为中国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领域,还体现在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

总之,西学东渐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促进了中国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领域,还体现在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六)“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专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高三·某某调研)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 )A.主X平等商贸往来B.抵制西方掠夺原料C.讲究禁烟策略手段D.文化封闭性的观念解析:选D 材料中林则徐认为中国允许茶叶、大黄出口是中国人对外国的恩惠,并未涉及平等商贸往来,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对列强的抵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禁烟的策略,故C项错误;材料中把中国出口的传统商品看作是对西方的恩惠,说明当时林则徐保守的对外观念,故D项正确。

2.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

奕的这一认识( )A.固化了中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解析:选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学中源”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维护中国的封建思想和制度,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故选D项。

奕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A项错误;奕倡导的向西方学习仍停留在器物层面,B项错误;明朝时已经出现西学东渐,C项错误。

3.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X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

前者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 )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解析:选C 材料中仅仅说明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X树声对西方政体的认识,并不能说明他们转变为维新派,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西方的议院,可知指的是对当时的西方政体的认识,不是哲理学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等信息,说明当时有识之士对“中体西用”提出了质疑,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是少数人的观点,不能说洋务派的主X受到广泛批判,故D项错误。

西学东渐研究-中山大学哲学系

西学东渐研究-中山大学哲学系

西学东渐研究第六辑西学东渐与儒家经典翻译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主编西学东渐研究主编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为序)蔡禾程焕文程美宝陈春声陈少明杜维明关子尹洪汉鼎黄见德林岗梁庆寅李明辉李萍刘昭瑞刘笑敢梅谦立倪梁康沈清松王宾吴义雄余纪元张贤勇张西平张志扬赵仪文责任编委:马永康图一罗明坚的“《论语》译文”(1591-1593年)手稿,藏于意大利国家图书馆(FG1185-3314)图二罗明坚刊于《丛书选编》的《大学》译文(罗马,1593年)图三郭纳爵、殷铎泽的《中国智慧》(建昌,1662年),现藏于罗马耶稣会档案馆(JapSinIII-3)图四殷铎泽的《中国政治伦理知识》(广州1667-果阿1669年),藏于罗马耶稣会档案馆(JapSinIII-3b)图五殷铎泽《中国智慧——中庸》(巴黎,1673年)图六《中国哲学家孔夫子》手稿(1685年),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Latin-6277)图七《中国哲学家孔夫子》封面(巴黎,1687年),藏于北京中国学中心图八《中国哲学家孔夫子》的孔子图像(巴黎,1687年),藏于北京中国学中心图九路易·库辛《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箴言》(阿姆斯特丹,1688年)图十《中国哲学家孔夫子的伦理学》(伦敦,1691年)编者的话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辑《西学东渐研究》的主题是儒家经典的西译,与前几辑的主题不同。

如果将西方思想文化进入中国称为西学东渐,那么中国思想文化向西方的译介可姑且称为中学西传。

本辑的主题可以归入到中学西传。

何以要关注中学西传?这涉及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关系。

一般而言,西学东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中国人为读者对象的中文文献,内容则以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为主。

与此不同,中学西传主要处理以西方人为读者对象的西文文献(在16至18世纪主要有葡萄牙文、拉丁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法文),内容则以中国思想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为主。

由于读者对象、文献语言、内容偏重等不同,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在当前学术界往往被分立为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第一篇: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一、西学东渐的概念和阶段1、概念:“西学东渐”是指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西学东渐的方式:传教授徒,翻译图书,编辑出版报刊、杂志,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2、西学东渐的阶段:①“明末、清初”背景: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活动逐渐进行的②“晚清、民初”背景:是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步展开的。

二、早期西学东渐1、重要史实:①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②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指》(系统介绍西方算术的笔算法)③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④徐光启、李之藻以西方历法为基础,完成《崇祯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

⑤此外传入《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⑥西方的美术、音乐、建筑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

2、早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作用)①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②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

③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3、早期西学东渐中断的原因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绝中西往来;传教士的活动破坏中国主权和利益;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4、早期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的影响①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②政治:传统政治体系向近代政治体系演化的民主化趋势③思想:思想变革由浅入深,逐次递进;推动国人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④教育文化的发展——新式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变化;⑤科技引进与影响——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改变;⑥社会习俗的变革——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三、近代西学东渐1,鸦片战争后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2,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①概念:“中学”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即儒家的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西学东渐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西学东渐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西学东渐一、概念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等先进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二、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1.原因(1)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西欧,科技文化逐步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2)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3)传教士东来,为传播天主教,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

(4)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科技文化逐步落后。

2.主要内容:传播天主教;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为传教服务)3.主要方式:传教士传播;翻译著作等。

4.影响:(1)对中国: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使中国经济、文化融入世界。

(2)对西方:传教士将中国儒家经典文化带到西方,为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3)对世界: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4)结果:西学东渐后因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清初统治者实施闭关锁国而走向衰落。

三、晚清民初的西学东渐——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1.时代背景:(1)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先进。

①在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

②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得到确立与完善。

③近代以来西欧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民主科学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④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19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获得了重大突破。

⑤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⑥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2)中国社会落后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发展。

③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动,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西学东渐修改版

西学东渐修改版

(学俄
思 想
(走自己的路
两 特 点 : 由 表 及 里 , 由 被 动 学 习 到 主 动 选 择
第1课时
西学东渐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 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思考:结合漫画,谈谈鸦片战争战败的现实会对中 国知识分子有何影响?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 出了什么应对方案?
[单元知识结构与单元总结] 一个主题方向: 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独立民主富强 地主阶级 抵抗派:新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洋务思想:中体西用
器 物
维新派: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学日
资产阶级 革命派: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学美 激进派: 民主、科学思想
制 度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毛泽东思想(革命与建设) 邓小平理论(社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
鸦片战争——炮声中的觉醒 地主阶级——抵抗派 为什么学:鸦片战争,西方入侵 学什么:西方军事技术 怎么学:编译西书,但主张没有实践 效果:个别觉醒,开启学习西方的潮流

地主阶级抵抗派 的反应 师夷长技以制夷
打破夷夏藩篱 军事技术 稳固统治
第二次鸦片战争——“变局”
•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 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 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 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 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 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 • 问:1、清王朝面临什么样的“变局”? 2、李鸿章认为强敌强在何处?展开什么行动应敌?
既忧且惧的时代
维新思潮兴起背景: • 堪忧的时局 政治: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 • “古人所谓字小睦邻 2、民族危机严重

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

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

76、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概况、意义。

一、背景: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的加深概况:两个阶段:1、明末清初: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2、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宣传和发扬资本主义的过程。

意义: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解放思想。

2、将西学付诸行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77、“中体西用”思想出现的背景、内容、论战的实质、评价。

1、背景:清政府的内忧外患2、内容: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根本,用西方科学技术来挽救统治。

3、论战的内容、实质•洋务派与顽固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洋务派与维新派:变法,民权,西学•革命派与保皇派:革命,民权,土地制度•激进派与改良派:问题与主义4、革命派与保皇派思想论战评价•使人民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行.78、分别回答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内容、实践、评价。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何发展?1、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的革命团体广泛成立,但起义屡遭失败,急需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1905年3、三民主义实践•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1912年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三民主义内容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西学东渐内容和影响

西学东渐内容和影响

西学东渐的影响领域哲学中国传统思想中一无西方严格定义的哲学的概念,而哲学的根底逻辑学也仅存在于少数如名家等古代思想中。

明末清初西方哲学开场传入,最由葡萄牙传教士高因勃耳,撰写大量对亚里斯多德哲学的相关介绍,容包括知识论、理则学、形上学等方面。

此外中古神哲学家阿奎那的著作,也在清初节译至中国。

但西方哲学真正大量输入中国则要到晚清时期,早期尚未用哲学一词,到20世纪初,此名词由日本传来被广为使用,标示哲学从儒学、经学等学科分出来探讨。

当时的各期刊中有大量对古希腊哲学、及西方近代抛学的介绍。

许多新观念如物质、精神、唯心论、唯物论等重要哲学概念也被引入中国,进化观念的传入更是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在逻辑学方面,最早的著作为1895年广学会出版的"辨学启蒙",但其后严复翻译的"穆勒名学"影响更大,对于西方的演绎及归纳逻辑都有介绍传入。

在伦理学方面,在20世纪初大量由日文翻译相关著作。

这些对于近代知諩分子们强调新的伦理道德观念有所影响。

其中梁启超、蔡元培对于中国近代伦理学影响最大。

数学中国传统所重视的数学大多用于天文历法方面,明末利玛窦所译天文书籍"乾坤体义"下卷的容即多为算术。

最早专门的西方数学著作的翻译,为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几何、测量方面的书籍尚有"测量全义"、"测量法义"等。

割圆数的传入方面,有明末的"割圜八线表"及"大测";在西方算术的传入方面,最早有利玛窦及之藻合译的"同文算指"。

对数的传入,在顺治年间的穆尼格讲授。

康熙时期官方编订的"数理精蕴"为集明末清初西方数学传入的大成。

19世纪中叶以后,介译西方数学的重要人物为数学家善兰,他与英国人伟烈亚力,艾约瑟等人合译了包括"几何原本"后9卷,"代数术""代微积拾级"等著作,为符号代数及微积分首次传入中国。

评价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

评价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

评价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
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是指西方文化和知识逐渐传入中国的历史现象。

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当时的明朝国力衰弱,社会动荡不安,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影响,使得中国开始接触、学习西方文化和知识。

西学东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传播
西方宗教在明朝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主要有天主教和基督教。

天主教最早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传入中国,而基督教则是由荷兰传教士马礼逊传入。

这些传教士不仅传播宗教信仰,还带来了西方文化和知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
西方科学技术在明朝末年也开始传入中国。

最为著名的是利玛窦等人在北京设立的天文台,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天文仪器和测量方法,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西方的医学、数学、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也逐渐传入中国。

三、文化艺术
明朝末年,西方文化艺术也开始传入中国。

最为著名的是意大利画家李可染和法国画家傅抱石等人,在中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艺术作品。

此外,西方音乐、戏剧等文化艺术形式也逐渐传入中国。

总体来说,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也让中国人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知识。

同时,它也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后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

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

76、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概况、意义。

一、背景: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的加深概况:两个阶段:1、明末清初: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2、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宣传和发扬资本主义的过程。

意义: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解放思想。

2、将西学付诸行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77、“中体西用”思想出现的背景、内容、论战的实质、评价。

1、背景:清政府的内忧外患2、内容: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根本,用西方科学技术来挽救统治。

3、论战的内容、实质•洋务派与顽固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洋务派与维新派:变法,民权,西学•革命派与保皇派:革命,民权,土地制度•激进派与改良派:问题与主义4、革命派与保皇派思想论战评价•使人民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行.78、分别回答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内容、实践、评价。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何发展?1、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的革命团体广泛成立,但起义屡遭失败,急需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1905年3、三民主义实践•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1912年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三民主义内容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药方三知识盘点
原因: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西学进一 步传播,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马关之辱和瓜分狂潮。
药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废“八股”,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后期兴起戊戌变法。
疗效: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 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 族精神。戊戌政变虽然失败,但是却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 化的第一步。(爱国、启蒙、进步)
——魏启敏《中国巨著帮日本走向维新》
探究2:地主阶级抵抗派能挽救民族危亡吗?为什 么?
停留在器物层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实践
药方一:知识盘点
原因:鸦片战争冲击; 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政策对外界 懵然无知。
药方: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疗效:地主阶级抵抗派迈出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打破了 思想上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主要停留在器物层面也没 有实践。
拓展探究
拓展一:他们殚精竭虑,他们勇于革新,他们视 死如归,但是王朝却日益腐烂。《辛丑条约》签 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这是为什么?你能开出新的药方吗?
拓展探究
拓展二:正是依靠一代代中国人如此自强不息、 勇于革新的民族精神,我们从“东亚病夫”走向 世界强者。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中国新生代, 需要具备什么精神呢?
药方一:看
地主阶级抵抗派
药方一:看
照片
姓名 代表作 活动
思想
林 则 徐
魏 源
药方一:看
第一部分: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系统论述
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对策; 第二部分:为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完全突破了
“中国是天下的中心”的陈腐观念。
第三部分:为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 制度、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1/12
不可忘却的节日
2016/11/12
不可忘却的节日
2016/11/12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课标要求:
西 学 东 渐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 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016/11/12
近代思想之旅
1840——1898
忧患意识
2016/11/12
《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 《海国图志》的不同境遇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 问津。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 面而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朝川济世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 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 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必读书。 …… 《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 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2016/11/12
出生地
职业 代表作
广东
学历
私塾
启蒙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 《易言》与《盛世危言》 1、早年热衷于洋务事业,造船、制器,管理企业。 2、80—90年代,与洋务派分道扬镳,提出振兴工业、 改良政治。
个人 履历
3、晚年著书述理想
名言
2016/11/12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 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 治。”
2016/11/12
它见证了历史
维新思想在此成长
万 木 草 堂
1891年,康有为创设万木草堂,自任总教授、总监督, 在此讲学,宣传维新思想,同时,在这里编写了《新学伪 经考》等维新变法著作。
(2)思想家 代表作
康 有 为
活动、思想
影响
实践:万、变法 《新》 特点:中+西 《孔》 方法:移花接木?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 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 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 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2016/11/12
文化,因交融而激扬 思想,因交流而进步
2016/11/12
互致祝福的节日
2016/11/12
互致祝福的节日
2016/11/12
不可忘却的节日
三、维新思潮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 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 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 观应 思考: 代表资产阶级的早期维新派前后立场有何变 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
2016/11/12
三.维新思想
1、早期的维新思想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主干知识回顾
(1)“移花接木”法是指: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 1、策略的考虑:借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论 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 的合理性,减少阻力。 变法的道理。 ( 2)其目的是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变法的合理 2、思想根源: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 性,从而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奉孔子为圣贤。因此康有 ( 3 )它反映了康有为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发展资 为不敢也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绝裂。 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3、阶级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 ( 4)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而导致的 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原因) 2016/11/12
封建伦理纲常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西学”是补充 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
“中学”“西学”的地位:“中学”是根本 根本目的是什么?
???
实质:不改变…前提下,通过学习…,达到维 护…的目的。
2016/11/12
师夷长技以自强
3、实践 ——洋务运动
时间: 内容: 败因:
口号: 结果: 影响:
2016/11/12
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是如何看待外部世界的?
林则徐在时代波潮的鼓荡下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016/11/12
开眼看世界
情景体验: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你向大家介绍 一下林则徐是如何“开眼看世界”的?
设立译馆,翻译报刊和《各国律例》; 组织编译《四洲志》,了解西方的历史 地理。
2016/11/12
要不 要以 西学 为用
Page 23
中体西用
5. 影响:
(1)积极:
①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开启近代化的第一步。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Page 24
京师同文馆
北洋舰队
中体西用
②冲击保守观念,促进西学的传播;
“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封 建保守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中国的近代化 道路上露出了第一缕曙光,意义深远。正是 “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洋务派才在封建 统治阶级中争得了一些同情者、支持者,才 能够打开向西方学习的大门。
中山郑观应故居
福州林则徐故居
康有为讲学处
2016/11/12
三.维新思想
1、早期的维新思想
主干知识回顾
2、19世纪末的维新思想
2016/11/12
(1)、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潮产生的历史 条件: 经济原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社会背景:民族危机加深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移花接木 维新思想
绽新芽
学制度
2016/11/12
借助堂课知识,请试着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 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新知回顾)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北洋水师 以林则徐、魏源为 代表的地主阶级先 进知识分子介绍西 学,主张“师夷长 2016/11/12 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 派主张中体西 用,学习西方 的技术,并付 诸实践 以康有为、梁启超 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维新派,主张学习 西方的政治制度, 进行变法革新。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是如何看待外部世界的? 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
2016/11/12
开眼看世界
在闭关时代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林则徐开始时
跟所有封建官僚一样,有偏狭自大、不合时务的陈腐观
念,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为了制定战胜敌人的 正确策略,他努力探求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知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在鸦片战争之后,力主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派别及 其代表人物: 思想传播 ↓ ↓ ↓ 社会实践 思想传播 ↓ ↓ ↓ 社会实践 2016/11/12
主 张 器 物 变 革 主 张 政 治 变 革
1.近代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代表:林、魏 2.洋务派(对抗顽固派) 代表:曾、李、张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王、郑 4.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康、梁、谭、严
②西学的传播
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主张: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 动
西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体 后期 西 经济:发展工商业,商战 用 思想:主张西学
对于思想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 影响: 2016/11/12 启蒙作用,但没形成理论体系,也没付诸实施
近代思想之旅(3站)
一、隔雾看花
师夷长技以制夷
花非花
学技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16/11/12
近代思想之旅(2站)
中山郑观应故居
福州林则徐故居
2016/11/12
郑观应的简历
出生 考考你: 姓名 性别 郑观应 1842 男 年 1、郑观应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 汉 籍贯 民族 中国 2、你知道他代表的是那个阶级的利益吗?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洋务运动失败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2016/11/12 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法战争
2016/11/12
甲午中日战争
中体西用
(2)消极:
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能触及封建制度。


用:西方的科学 技术(新)
体:固有制度和 思想文化
Page 28
Page 25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 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 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 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 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双手扯破,又未预备何 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 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 请回答:(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 “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 洋务派 (3) “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 西学东渐历程:
1、开眼看世界 西学东渐不断深化的因素 (19世纪40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 ①民族危机的加深 器物 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变化 3、维新思想 ③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等 ( 19 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 制度 ④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大 4 、革命思想 批人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
林则徐故居
2016/11/12
近代思想之旅(1站)
福州林则徐故居
2016/11/12
一、开眼看世界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 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 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材料二 : 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 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 来。
问题探究: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 西方问题上有何异同点 相同: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③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不同: ①洋务派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林则徐 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 林则 徐、魏源实践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