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习题-有答案-权威大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
国际经济学习题
国际经济学课程习题
第⼀章绪论
⼀、单项选择题
1、从⼗五世纪初到⼗⼋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占主导地位的是()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主义
D.货币主义
2、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唯⼀形式是( )
A.⼟地
B.商品
C.货币
D.⼈⼒资源
3、最早提出贸易的利益是“⾮零和”的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
A.伊莱·赫克歇尔
B.⼤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西⾥·⾥昂惕夫
4、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认为整个世界可以分为两类国家,其中处于“中⼼”地位的是(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出⼝国家 D.进⼝国家
5、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种( )
A.国际⾦融的“乘数理论”
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
C.国际⾦融的“杠杆原理”
D.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6、第⼆次世界⼤战后没有出现的国际经济新现象是( )
A.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产增长速度
B.跨国公司产值占世界总产量的⼀半以上
C.发达国家采⽤各种⾮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
D.发展中国家的⾦融市场全⾯开放
7、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A.重商主义 B.古典的⾃由贸易论及其⾃由贸易的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
8、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企业
B.个⼈
C.政府
D.国家
⼆、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
2、封闭经济
3、开放经济
⼆、问答题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异同。
3、试述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名词解释
1、绝对利益学说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
第一章:
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
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国际经济学习题-有答案-权威大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有答案-权威大学资料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
2、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利益
3、国际均衡价格
4、生产可能性边界
5、开放经济
6、封闭经济
7、贸易条件
四、简述题:
1、试用图形分析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
2、试画出贸易提供曲线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3、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重要?
2、试推导贸易提供曲线。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比较优势
2、绝对优势
3、机会成本
四、简述题
1、试用图形或数学模型分析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
2、试画出绝对技术差距论的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3、试说明绝对成本说的主要缺陷。
五、论述题
1、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并结合我国实
际说明李嘉图的“比
较优势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在战后的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进行解释。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斯脱尔波——萨谬尔森定理
2、罗伯津斯基定理
3、贫困化增长(悲惨的增长)
4、要素密集度
5、里昂剔夫之谜
四、简述题
1、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
2、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3、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其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机会成本( )
A、由自己支付,而与他人无关
B、对劳务而言是零,因为劳务不会持续太久;对物品而言是正,因为物品具有长久性
C、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
D、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放弃的所有选择
2、如果两个人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他们能够从专业化与交换中( )
A、都受损
B、一人受益,一人受损
C、既不受益,也不受损
D、都能够受益
3、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
会成本将会( )
A、保持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确定
4、一个国家( ),能够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外的点上进行消费。
A、没有任何时候
B、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C、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
D、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的时候
5、供给曲线除了表示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所提供的商品最大数量外,还可以被认为是( )
A、愿意并有能力支付的曲线
B、边际收益曲线
C、供给的最高价格曲线
D、供给的最低价格曲线
6、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棉花的生产成本,那么棉花的价格( ),
棉花的生产数量( )。
A、上升;增加
B、上升;减少
C、下降;增加
D、下降;减少
7、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 )
A、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
B、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
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8、“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
济学家()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赫克歇尔和奥林
C、大卫·李嘉图
国际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1.国际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答案提示:
(1)国际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及其最初表现形式:客观基础为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最初表现形式是国际贸易活动;
(2)国际经济学产生的学科前提是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
(3)国际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发展。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案提示: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及其运动规律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与经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比较,基本相同,即: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理论与政策相结合
国际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框架为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通过不断放松假设,使理论逼近现实。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商主义贸易理论认为贸易是()。
A.正和博弈B.零和博弈
C.国际分工D.财富
2.贸易福利的国际间的相互比较是指()。
A.比较优势B.比较利益
C.比较成本D.国际分工
3.国际间商品生产成本比率的相互比较是()。
A.比较优势B.比较利益
C.比较成本D.国际分工
4.亚当·斯密认为贸易的基础是()。
A.比较优势B.劳动生产率
C.国际分工D.绝对优势
5.大卫·李嘉图认为贸易的基础是()
A.比较优势B.劳动生产率
C.国际分工D.绝对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
A.绝对优势
B.比较优势
C.规模经济
D.消费者偏好
E.比较利益
2、大卫·李嘉图的理论的假设前提有()。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判断题
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国中某⽣产者通过贸易能使⾃⼰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国如果⽐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地,该国便是“⼟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定要完全专业化于⼀种商品的⽣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产要素定义⽽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的实际收⼊。
12、如果各国的⽣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国的⾮技术性⼯⼈会⽐技术性⼯⼈更加反对贸易⾃由化。
14、⼤国可投资发展进⼝替代产业⽽不是出⼝产业,进⽽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变化。
16、青春期是⼀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
17、⼀国⽣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给⾃⾜,进⽽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国际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提供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收支流动的行为。包括两种具体形式:直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广义的国际收支为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居民的全部各项经济交易,不仅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还包括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与往来。
二、简答题
试画出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答:出口贫困化增长,是指某国的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地增长,但结果不仅使该国的贸易条件严重恶化,而且该国的国民福利水平也出现下降,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贸易条件变化前,该国生产均衡点为A,消费点为C;由于该国传统出口产品X 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使得该国贸易条件恶化,此时,生产点变为A’,消费点变为C’。由图中的无差异曲线可以看出,该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使得它的福利水平低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成为“出口贫困化增长”。
国际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1.国际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答案提示:
(1)国际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及其最初表现形式:客观基础为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最初表现形式是国际贸易活动;
(2)国际经济学产生的学科前提是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
(3)国际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发展。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案提示: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及其运动规律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与经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比较,基本相同,即: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理论与政策相结合
国际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框架为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通过不断放松假设,使理论逼近现实。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商主义贸易理论认为贸易是()。
A.正和博弈B.零和博弈
C.国际分工D.财富
2.贸易福利的国际间的相互比较是指()。
A.比较优势B.比较利益
C.比较成本D.国际分工
3.国际间商品生产成本比率的相互比较是()。
A.比较优势B.比较利益
C.比较成本D.国际分工
4.亚当·斯密认为贸易的基础是()。
A.比较优势B.劳动生产率
C.国际分工D.绝对优势
5.大卫·李嘉图认为贸易的基础是()
A.比较优势B.劳动生产率
C.国际分工D.绝对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
A.绝对优势
B.比较优势
C.规模经济
D.消费者偏好
E.比较利益
2、大卫·李嘉图的理论的假设前提有()。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14、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16、青春期是一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子。
17、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一定会降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加答案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加答案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3、汇率决定理论包括(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等。
4、(J曲线效应)曲线效应指的是一国货币贬值通常先引起国际收支的恶化、然后才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动态变化过程。
5、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
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采用(复式记账原则)。
7、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
8、用来形容某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的概念是(要素禀赋)度。
9、在价格供求关系模型中,供给曲线以上、价格线以下并与纵坐标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叫(生产者剩余)剩余。
11、汇率的标价方法一般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3、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经常账户)和(资本和金融账户)。
15、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有(弹性理论、吸收理论) (货币理论)等。
16、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
17、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理论。
18、汇率决定中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起源,应归功于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
19、对外贸易政策的两种基本类型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1、经济一体化中的关税同盟理论,其静态效应表现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
22、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叫(牙买加体系)。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美国
法国
中国
泰国
大米
2
5
9
8
小麦
0.5
2
3
6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
(2)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Y=300-X,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 ,或Y=2X处。代入交换曲线得X=100,Y=200,U=100*40000=4*106
(3)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 ,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产100单位大米和100单位钢铁,但大米以1: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Y=200-X,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 或Y=2X处。代入交换曲线得X=200/3,Y=400/3, ,交换所得为
计算机
小麦
中国
100小时
4小时
加拿大
60小时
3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国际经济学题库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一)
一、一、单项选择题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自由放任主义
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魁奈
3、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与现代化大生产追求规模经济相互矛盾,其解决途径是( )
A、国际投资
B、国际技术转让
C、国际融资
D、国际贸易
4、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中为主导力量的是( )
A、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C、商品价格均等化
D、工资率均等化
5、提出雁形模式的动态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
A、弗农
B、赤松要
C、小岛清
D、俄林
6、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 )
A、竞争性拍卖
B、固定的受惠
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D、政府适时分配
7、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不确定
8、不是成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 )
A、欧洲联盟
B、亚欧经济合作
C、美加自由贸易区
D、东南亚国家联盟
9、多数国际卡特尔组织难以长久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难以( )
A、制定垄断价格
B、维持垄断价格
C、控制生产成本
D、控制销售成本
10、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若下降,其出口量将增加,出口总收入( )
A、不变
B、增加
C、下降
D、不确定
11、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鼓励战略的战略取向分别是( )
国际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1.国际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答案提示:
(1)国际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及其最初表现形式:客观基础为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最初表现形式是国际贸易活动;
(2)国际经济学产生的学科前提是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
(3)国际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发展。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案提示: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及其运动规律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与经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比较,基本相同,即: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理论与政策相结合
国际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框架为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通过不断放松假设,使理论逼近现实。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商主义贸易理论认为贸易是()。
A.正和博弈B.零和博弈
C.国际分工D.财富
2.贸易福利的国际间的相互比较是指()。
A.比较优势B.比较利益
C.比较成本D.国际分工
3.国际间商品生产成本比率的相互比较是()。
A.比较优势B.比较利益
C.比较成本D.国际分工
4.亚当·斯密认为贸易的基础是()。
A.比较优势B.劳动生产率
C.国际分工D.绝对优势
5.大卫·李嘉图认为贸易的基础是()
A.比较优势B.劳动生产率
C.国际分工D.绝对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
A.绝对优势
B.比较优势
C.规模经济
D.消费者偏好
E.比较利益
2、大卫·李嘉图的理论的假设前提有()。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内部资料)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三、简答题
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所有的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产量是240吨,B国是100吨;要是两国都生产大米的话,A国能生产1200吨,B国则能生产800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2、假设美国有20个劳动力,中国有100个劳动力,日本有10个劳动力。美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6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4个劳动力;中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10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8个劳动力;日本生产每吨大米需要8个劳动力,生产每吨小麦也需要8个劳动力。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各国(美国、中国、日本)应该进口什么?出口什么?
3、以下是假设的各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假设劳动是唯一的投入):
大米小麦
国家投入产出美国
中国
日本
泰国劳动投入
10
40
10
10
总产量
120
200
50
100
劳动投入
10
100
10
总产量
500
400
20
10
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最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如果日本和美国进行粮食贸易,美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用图说明)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的劳动力增长了50%,对美日两国的粮食贸易模式会产生什么影响?两国的大米、小麦价格会产生什么变化?
4、假设中国有100个单位的资本,100个单位的劳动,墨西哥有50个单位的资本,40个单位的劳动。又假设两国只生产两种产品:钢铁、粮食。生产1吨钢铁要用个8个资本,2个劳动,而生产1吨粮食需用2个资本,1个劳动。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
第一章:
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
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14、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16、青春期是一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子。
17、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一定会降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
2、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利益
3、国际均衡价格
4、生产可能性边界
5、开放经济
6、封闭经济
7、贸易条件
四、简述题:
1、试用图形分析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
2、试画出贸易提供曲线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3、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重要?
2、试推导贸易提供曲线。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比较优势
2、绝对优势
3、机会成本
四、简述题
1、试用图形或数学模型分析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
2、试画出绝对技术差距论的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3、试说明绝对成本说的主要缺陷。
五、论述题
1、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李嘉图的“比
较优势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在战后的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进行解释。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斯脱尔波——萨谬尔森定理
2、罗伯津斯基定理
3、贫困化增长(悲惨的增长)
4、要素密集度
5、里昂剔夫之谜
四、简述题
1、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
2、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3、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
五、论述题
1、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在战后的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进行解释。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特定要素
2、特定要素模型:
四、简述题
1、假设一国的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前者的特定要素是土地,后者的特定要素是资本,那么,世界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对该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
2、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如果X、Y产品价格不变,增加流动要素——劳动的供给,会对要素的实际收入和X、Y部门的生产产生什么影响?
五、论述题
试运用特定要素模型分析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部门生产的影响。假定能源部门(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共同投入的要素是劳动,同时两部门分别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
第五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重叠需求
2.产业内贸易
3.产业间贸易
4.产品生命周期
5.初始期
二、是非判断题
1、奢侈品具有收入弹性。
2、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3、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
4、如果瑞士旅行靴的进口增加,英国皮靴制造商就会受到损失。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静态分析理论
四、简述题
1、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2、比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3、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吗?为什么?
4、重叠需求理论与需求逆转(第三章)都是讨论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两者之间
有什么区别
五、论述题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启发意义?
2、区别“行业内贸易”与“行业间贸易”很有用吗?为什么?
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 2. 外部规模经济 3. 规模收益递增:
4.垄断竞争市场
5. 产业内贸易:
二、是非判断题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从规模
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对国际贸易的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该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
2、如果两国之间不存在比较优势,两国之间绝不会发生贸易。
3、根据贸易理论,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
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4、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关系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间贸易则完全是由规模经
济引起。
5、在寡头垄断的条件下,会发生两国关系之间同质产品更新换代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
贸易。
6、在寡头垄断市场下,贸易会使两国的福利恶化。
四、简述题
1、假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Y部门则规模收益不变,试
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
2、试简述规模经济下国际贸易是如何扩大市场和提高社会福利的?
3、简述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五、论述题
试论述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贸易仍是互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