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
结
OP平分∠AOB
PD=PE
已知 条件
PD⊥OA于D
PE⊥OB于E
PD⊥OA于D PE⊥OB于E
结论 PD=PE
OP平分∠AOB
巩固练习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C ) A.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中线的交点 如图,河南岸有一个工厂在公路西侧,工厂到公路的距 离与到河岸的距离相等,并且与B的距离为300 m,则工 厂的位置在哪里?
∠BOC=180°-70°=110°.
探究新知 方法点拨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由已知,O 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得 O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再利用三
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OC的度数.
探究新知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归
图形
纳
C P
C P
总
课堂检测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能力提升题
如图,已知∠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求证:点F在
∠DAE的平分线上.
E
证明:过点F作FG⊥AE于G,FH⊥AD于H,FM⊥BC于M. G
∵点F在∠BCE的平分线上,FG⊥AE, FM⊥BC.
C
∴FG=FM.
又∵点F在∠CBD的平分线上,
M
F
知识点 2 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
分别画出下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探究新知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分别过交点作三角形三边的垂线,用刻度尺量一量,每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作已知角的平分线;2.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3.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与计算.(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合作交流的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与探索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及应用;难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三、教法学法三步导学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四、教与学互动设计(一)激情导课如图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AB=AD,BC=DC.不用度量,就知道AC是∠DAB的角平分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二)民主导学1、探究一:角的平分线的作法Ⅰ、议一议问题1请你拿出准备好的角,用你自己的方法画出它的角平分线.问题2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 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DAB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问题3通过上面的探究,你有什么启发?你能用尺规作图作已知角的平分线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并与同伴交流.ABCECA BOBD 21AOCADBMN已知:∠MAN求作:∠MAN 的角平分线.作法:(1)以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AM 于B ,交AN 于D.(2)分别以B 、D 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MAN 的内部交于点C.(3)画射线AC. ∴射线AC 即为所求. Ⅱ、练一练平分平角∠AOB.通过上面的步骤得到射线OC 以后,把它反向延长得到直线CD.直线CD 与直线AB 是什么关系?思考:你能总结出“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吗?请说明你的方法。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活 动 3 根据平分角的仪器的制作原理,怎 样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A N
E
N
C
C E
O
M
O
B
M
如何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1
PC
2
O
EB
利用此性质怎样书写推理过程?(几何语言)
A
D
1
PC
2
O
EB
∵OC平分∠AOB, PD ⊥ OA于D, PE ⊥ OB于E ∴PD=PE
判断:
1如图,OC平分∠AOB,点P在OC上,D,E分别为OA,OB上的点, 则PD=PE
2如图,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则PD=PE
分 线 , DE⊥AB 于 E , F 在 AC 上 , BD=DF ;
求证:CF=EB
A
F
E
CD B
如图,已知∠ACB=∠FEB =90°,BD平分 ∠ABF,求证:AE=FC
1、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注意保留作图痕迹)
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 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 问题;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
A
M
C
O
NB
安阳市第三十三中学 张金全
活动 1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
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A
O
B
学习目标:
1.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知 道做法的合理性;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角的平分线与角的大小、角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多边形等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垂线的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角平分线的理解可能仍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角平分线概念的讲解,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加深对角平分线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2.学会运用角平分线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2.角平分线在几何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2.运用示例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角平分线解决几何问题;4.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几何模型等;2.准备一些有关角平分线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角的概念、垂线的性质等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图片等展示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平分线。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并尝试解答一些有关角平分线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加深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角平分线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思路。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角平分线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分类训练-12.3-角平分线的性质(含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分类训练12.3 角平分线的性质1、角平分线的定义: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QD⊥OA,QE⊥OB,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QD=QE4、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QD⊥OA,QE⊥OB,QD=QE.∴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5、尺规作角的平分线:画法:①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M,交OB于N.②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 1/2 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C.③作射线OC.所以,射线OC即为所求.针对训练1.如图,OC平分∠AOB,点P在OC上,PD⊥OB,PD=2,则点P到OA的距离是( )A.4B.3C.2D.12.如图,在Rt△ABC中,∠C=90°,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 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大于DE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AF交BC于点G,若AB=12,CG=3,则△ABG的面积是( )A.12B.18C.24D.363.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4,则PQ的长不可能是( )A.3.9B.4C.4.3D.5.54.如图,△ABC的∠B的外角的平分线BD与∠C的外角的平分线CE相交于点P,若点P 到AC的距离为3,则点P到AB的距离为( )A.1B.2C.3D.4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BC=6,对角线BD平分∠ABC,则△BCD 的面积为( )A.15B.12C.8D.66.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18cm,∠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OD⊥BC于点D,若OD=3cm,则△ABC的面积是( )cm2.A.24B.27C.30D.337.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若BA=5,AC=2,S△ABC=14,则S△ABD = .8.如图,在Rt△ABC中,∠C=90°,BD是∠ABC的角平分线,如果AB=10,△ADB的面积是15,则CD的长为 .9.如图,在Rt△ABC中,∠ACB=90°,AD平分∠CAB,若CD=4,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10.如图,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D是射线OC上一点,DP⊥OA于点P,DP=5,若点Q是射线OB上一点,OQ=4,则△ODQ的面积是 .11.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E=2.AB=6.BC=4,求△ABC的面积.12.如图在△ABC中,∠B=∠C,点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DF⊥AC于点F.求证:AD是△ABC的角平分线.13.如图,CB=CD,∠D+∠ABC=180°,CE⊥AD于E,CF⊥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C平分∠DAB.14.如图,△ABC中,∠BAC=90°,AD⊥BC,垂足为D.(1)求作∠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P,Q两点;(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证明AP=AQ.15.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的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点F是OC上的另一点,连接DF,EF.求证:DF=EF.16.如图,四边形ABCD中,∠B=∠C=90°,点E为BC的中点,且AE平分∠BAD.(1)求证:DE平分∠ADC;(2)求证:AB+CD=AD.17.如图,△ABC中,点D在边BC延长线上,∠ACB=110°,∠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过点E作EH⊥BD,垂足为H,且∠CEH=55°.(1)求∠ACE的度数;(2)求证:AE平分∠CAF;(3)若AC+CD=14,AB=8.5,且S△ACD=21,求△ABE的面积.参考答案1.解:过P作PE⊥AO于E,∵OC平分∠AOB,点P在OC上,PD⊥OB,∴PE=PD=2,∴点P到OA的距离是2.故选:C.2.解:过点G作GH⊥AB于点H,根据题意得,AF是∠CAB的角平分线,∵∠C=90°,∴AC⊥CG,∵GH⊥AB,∴CG=GH,∵CG=3,∴,故选:B.3.解:∵OP平分∠MON,PA⊥ON于点A,PA=4,∴当PQ⊥AM时,PQ=PA=4,∴PQ≥4,∴PQ的长不可能3.9.故选:A.4.解:过P作PQ⊥AC于Q,PW⊥BC于W,PR⊥AB于R,∵△ABC的∠B的外角的平分线BD与∠C的外角的平分线CE相交于点P,∴PQ=PW,PW=PR,∴PR=PQ,∵点P到AC的距离为3,∴PQ=PR=3,则点P到AB的距离为3,故选:C.5.解:过点D作DE⊥BC,垂足为E,∵BD平分∠ABC,DE⊥BC,DA⊥AB,∴DE=DA=4,∵BC=6,∴△BCD的面积=BC•DE=×6×4=12,故选:B.6.解:过O点作OE⊥AB于E,OF⊥AC于F,连接OA,如图,∵OB平分∠ABC,OD⊥BC,OE⊥AB,∴OE=OD=3,同理可得OF=OD=3,∴S△ABC=S△OAB+S△OBC+S△OAC=×OE×AB+×OD×BC+×OF×AC=(AB+BC+AC),∵△ABC的周长是18,∴S△ABC=×18=27(cm2).故选:B.7.解:过点D作DE⊥AB,DF⊥AC于点E,F,∵AD是∠BAC的角平分线,∴DE=DF,设DE=DF=h,∵BA=5,AC=2,S△ABC=14,∴AB•h+AC•h=14,即×5h+×2h=14,解得h=4,∴S△ABD=AB•DE=×5×4=10.故答案为:10.8.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AB=10,△ADB的面积是15,∴,∴DE=3,在Rt△ABC中,∠C=90°,BD是∠ABC的角平分线,∴CD=DE=3,故答案为:3.9.解:过点D,作DE⊥AB,交AB于点E,∵∠ACB=90°,AD平分∠CAB,∴DE=CD=4,故答案为:4.10.解:作DH⊥OB于点H,∵OC是∠AOB的角平分线,DP⊥OA,DH⊥OB,∴DH=DP=5,∴△ODQ的面积=OQ•DH=4×5=10,故答案为:10.11.解:如图,过点D作DF⊥BC于点F.∵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BC,∴DF=DE=2,又∵AB=6,BC=4,∴=.12.证明:∵点D是BC的中点,∴BD=CD,∵DE⊥AB,DF⊥AC,∴∠BED=∠CFD=90°,在△BED和△CFD中,,∴△BED≌△CFD(AAS),∴DE=DF,即点D到AB和AC的距离相等,∴AD是△ABC的角平分线.13.证明:∵CE⊥AD于E,CF⊥AB,∴∠DEC=∠CFB=90°,∵∠D+∠ABC=180°,∠CBF+∠ABC=180°,∴∠D=∠CBF,在△CDE与△CBF中,,∴△CDE≌△CBF(AAS),∴CE=CF,∴AC平分∠DAB.14.(1)解:如图所示,BQ为所求作;(2)证明:∵BQ平分∠ABC,∴∠ABQ=∠CBQ,∵∠BAC=90°∴∠AQP+∠ABQ=90°,∵AD⊥BC,∴∠ADB=90°,∴∠CBQ+∠BPD=90°,∵∠ABQ=∠CBQ,∴∠AQP=∠BPD,又∵∠BPD=∠APQ,∴∠AQP=∠APQ,∴AP=AQ.15.证明:∵OP是∠AOB的平分线,PD⊥OA,PE⊥OB,∴PD=PE,在Rt△OPD和Rt△OPE中,,∴Rt△OPD≌Rt△OPE(HL),∴OD=OE,∵OC是∠AOB的平分线,∴∠DOF=∠EOF,在△ODF和△OEF中,,∴△ODF≌△OEF(SAS),∴DF=EF.16.证明:(1)如图,过点E作EF⊥AD于F,∵∠B=90°,AE平分∠DAB,∴BE=EF,∵E是BC的中点,∴BE=CE,∴CE=EF,又∵∠C=90°,EF⊥AD,∴DE是∠ADC的平分线.(2)∵AE平分∠BAD,DE平分∠ADC,EF⊥AD,∠B=∠C=90°,∴AB=AF,DC=DF,∴AB+CD=AF+FD=AD.17.(1)解:∵∠ACB=110°,∴∠ACD=180°﹣110°=70°,∵EH⊥BD,∴∠CHE=90°,∵∠CEH=55°,∴∠ECH=90°﹣55°=35°,∴∠ACE=180°﹣35°﹣110°=35°;(2)证明:过E点分别作EM⊥BF于M,EN⊥AC与N,∵BE平分∠ABC,∴EM=EH,∵∠ACE=∠ECH=40°,∴CE平分∠ACD,∴EN=EH,∴EM=EN,∴AE平分∠CAF;(3)解:∵AC+CD=14,S△ACD=21,EM=EN=EH,∴S△ACD=S△ACE+S△CED=AC•EN+CD•EH=(AC+CD)•EM=21,即,解得EM=3,∵AB=8.5,∴S△ABE=AB•EM=.。
八年级数学上册12.3角平分线的性质(讲+练)(8大题型)-【重要笔记】2022-2023学年八年级
12.3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注意: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若CD平分∠ADB,点P是CD上一点,且PE⊥AD于点E,PF⊥BD于点F,则PE=PF.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D,交OB于E.(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题型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1.尺规作图:已知:∠CBA,求作∠CAB的平分线.【变式1-1】如图,在直线MN上求作一点P,使点P到射线OA和OB的距离相等。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变式1-2】如图,在Rt△ABC中,△C=90°.(1)作△BAC的平分线AD交边BC于点D.(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BAC=28°,求△ADB的度数.题型2: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证明线段2.如图,已知OE平分△AOB,BC△OA于点C,AD△OB于点D,求证:EA=EB.【变式2-1】如图,点D、B分别在△A的两边上,C是△A内一点,AB = AD,BC = CD,CE△AD于E,CF△AF于F.求证:CE = CF.【变式2-2】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的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点F是OC上的另一点,连接DF,EF.求证:DF=EF.题型3: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和差关系3.如图,在△ABC中,△C=90°,△CAD=△BAD,DE△AB于E,点F在边AC 上,连接DF.(1)求证:AC=AE;(2)若AC=8,AB=10,求DE的长;(3)若CF=BE,直接写出线段AB,AF,EB的数量关系.【变式3-1】如图,△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C的外角平分线AD于点D,DF△AB于点F,且AB>AC,试探究BF、AC、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3-2】题型4: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面积相关4.如图,BD是Δ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ΔABC的面积为70,AB= 16,BC=12,求DE的长.【变式4-1】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如图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8,求△EDF的面积【变式4-2】如图,在Δ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若ΔABC的面积为21cm2,AB=8cm,AC=6cm,求DE的值.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注意: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若PE⊥AD于点E,PF⊥BD于点F,PE=PF,则PD平分∠ADB题型5:角平分线的判定5.如图,∠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求证:AM平分∠DAB.【变式5-1】如图所示,PA=PB,△1+△2=180°.求证:OP平分△AOB.【变式5-2】如图所示,AP、CP分别是△ABC外角△MAC和△NCA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求证:BP为△MBN的平分线.题型7: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综合6.如图,已知点A、C分别在△GBE的边BG、BE上,且AB=AC,AD△BE,△GBE的平分线与AD交于点D,连接CD.求证:(1)AB=AD;(2)CD平分△ACE.【变式6-1】如图,已知△ABC中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与∠BAC的平分线交于点E,EF⊥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F,BG⊥AC交AC于点G.求证.(1)BF=CG.(2)若AB=6,AC=8,求AF的长度.【变式6-2】如图,在△ABC外作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DAB=∠CAE=90°,AB=AD,AC=AE.连接DC、BE交于F点.(1)求证:△DAC△△BAE.(2)直线DC、BE是否互相垂直,请说明理由.(3)求证:AF平分∠DFE.【变式6-3】如图1,射线BD交△ABC的外角平分线CE于点P,已知△A=78°,△BPC=39°,BC=7,AB=4.(1)求证:BD平分△ABC;(2)如图2,AC的垂直平分线交BD于点Q,交AC于点G,QM△BC于点M,求MC的长度.题型7:角平分线的实际应用7.某地有两条相交叉的公路,计划修建一个饭馆:希望饭馆点P既在MN这条公路上,又到直线OA、OB的距离相等.你能确定饭馆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吗?(保留作图痕迹)【变式7-1】如图:某地要在三条公路围成的一块平地上修建一个公园,要使公园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应在何处修建?(使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并证明你的观点.【变式7-2】太和中学校园内有一块直角三角形(Rt △ABC)空地,如图所示,园艺师傅以角平分线AD为界,在其两侧分别种上了不同的花草,在△ABD区域内种植了月季花,在△ACD区域内种植了牡丹花,并量得两直角边AB=10m,AC=6m,分别求月季花与牡丹花两种花草的种植面积.题型8: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8.已知△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OD△BC,OE△AC,OF△AB.求证:OD=OE=OF.【变式8-1】如图,△ABC中,AB=6,AC=7,BD、CD分别平分△ABC、△ACB,过点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 求△AEF的周长.【变式8-2】如图,△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ABO:S△BCO:S△CAO等于?【变式8-3】如图①,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A=α.(1)如图①,若△A=50°,求△BOC的度数.(2)如图②,连接OA,求证:OA平分△BAC.(3)如图③,若射线BO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求证OC△PC.一、单选题1.如图,在△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若DC=3,AB=8则△ABD的面积是()A.8B.12C.16D.242.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 4,则PQ的长不可能是()A.3.5B.4C.4.5D.53.如图,已知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A=40°,则△BOC=()A.110°B.120°C.130°D.140°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A和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点P使得S△PAB=S△PCD,则满足此条件的点P()A.有且只有1个B.有且只有2个C.组成△E的平分线D.组成△E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E点除外)5.如图,在Rt△ACB中,∠ACB=90°,BC=12,BD=2CD,AD平分∠BAC,则点D到AB的距离等于()A.3B.4C.5D.9二、填空题6.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交AC于点E,AF△BC于点F,BE、AF交于点P,若AB=9,PF=3,则△ABP的面积是.7.如图,已知△COB=2△AOC,OD平分△AOB,且△COD=18°,则△AOB的度数为.8.如图,在Rt△ABC中,∠ACB=90°, AC=6, BC=8, AB=10, AD是∠BAC的平分线.若P, 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9.如图,OP平分△AOB,PM△OA于M,点D在OB上,DH△OP于H.若OD=4,OP=7,PM=3,则DH的长为.三、作图题10.如图,电信部门要在S区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请用尺规作图标出它的位置.四、解答题11.如图,已知AD⊥BC于点D,E是延长线BA上一点,且EC⊥BC于点C,若∠ACE=∠E.求证:AD平分∠BAC.12.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ABC 面积是28cm2,AB=20cm,AC=8cm,求DE的长.13.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OC上一点,PE△OA,OE=12cm,点G是线段OP的中点,连接EG,点F是射线OB上的一个动点,若PF的最小值为4cm,求△PGE的面积.14.如图,直线AB△CD,点E在CD上,点O、点F在AB上,连接OE,过点F作FH△OE于点H.(1)尺规作图:作△EOF的角平分线OG交CD于点G;(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标明字母)(2)在(1)的条件下,已知△OFH=20°,求△OGD的度数.15.如图,△ABC和△EBD中,△ABC=△DBE=90°,AB=CB,BE=BD,连接AE,CD,AE与CD交于点M,AE与BC交于点N.(1)求证:AE=CD;(2)求证:AE△CD;(3)连接BM,有以下两个结论:①BM平分△CBE;②MB平分△AMD,其中正确的一个是(请写序号),并给出证明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角的平分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角的平分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讨论方式有助于他们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我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致的讲解。特别是在性质证明这一部分,我应该放慢速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理解。其次,对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这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
(1)角的平分线将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2)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在理论讲授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同学对性质的理解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性质证明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除了直观的演示,还需要通过更多的例题和练习来巩固他们的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E
B
D
BD=CD,
∴ Rt△BDE ≌ Rt△CDF(HL).
DE=DF,
∴ EB=FC.
F C
11
新知应用
例2 如图,在Rt△ABC中,AC=BC,∠C=90°,AP平分
∠BAC交BC于点P,若PC=4, AB=14.
(1)则点P到AB的距离为___4____.
B D
提示:已知角平分线,且存在一条垂线段.
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6Leabharlann 新知讲解 验证: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AOC=∠BOC,点P在OC上,PD⊥OA,PE⊥OB,
垂足分别为D,E.
A
求证:PD=PE.
D
证明:∵PD⊥OA,PE⊥OB, ∴ ∠PDO=∠PEO=90 °. 在△PDO和△PEO中,
14
新知应用
例4 如图,已知AD∥BC,P是∠BAD与∠ABC的平分线的交 点,PE⊥AB于E,且PE=3,求AD与BC之间的距离.
解:过点P作MN⊥AD于点M,交BC于点N. ∵ AD∥BC, ∴ MN⊥BC,MN的长即为AD与BC之间的距离. ∵ AP平分∠BAD,PM⊥AD ,PE⊥AB, ∴ PM= PE. 同理,PN=PE. ∴ PM=PN=PE=3. ∴ MN=6. 即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6.
1 2
MN的长为
N
O
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于点C.
∵△CMO≌△CNO(SSS),
(3)画射线OC. 射线OC即为所求.
∴∠COM=∠CON.
4
新知讲解 尺规作角平分线
已知:平角∠AOB. 求作:平角∠AOB的角平分线.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12.3角平分线的性质(图文详解)
A
E F
B
D
c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
解法一:添加条件:AE=AF, 在△AED与△AFD中,
∵AE=AF,∠EAD=∠FAD,AD=AD, ∴△AED≌△AFD(SAS). 解法二:添加条件:∠EDA=∠FDA,
在△AED与△AFD中, ∵∠EAD=∠FAD,AD=AD,∠EDA=∠FDA, ∴△AED≌△AFD(ASA).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需要我们掌握: 1.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的判定: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A
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C.
3.作射线OC.
M
C
射线OC即为所求.
O
N
B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
为什么OC是∠AOB的角平分线?
证明:连结MC,NC由作法知: 在△OMC和△ONC中
OM=ON MC=NC OC=OC
O ∵△OMC≌△ONC(SSS) ∴∠AOC=∠BOC 即OC 是∠AOB的角平分线.
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
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DAB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
理吗?
B
E
C
A D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
【证明】 在△ACD和△ACB中
B
E
C
AD=AB(已知)
DC=BC(已知)
A D
CA=CA(公共边)
∴ △ACD≌ △ACB(SSS)
∴∠CAD=∠CA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描述: ∵ OP 平分∠AOB, 且 PD⊥OA,PE⊥OB,
A ∴ PD = PE.
不必再证全等
D
P 到 OA 的距离
C 角平分线上的点 P
O
E
B P 到 OB 的距离
2. 我们知道,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那么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 角的平分线上呢?
命题正确吗?
猜想: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证明猜想 已知:如图,PD⊥OA,PE⊥OB,垂足分别
是 D、E,PD = PE. 求证: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证明:作射线 OP. ∵ PD⊥°.
D
在 Rt△PDO 和 Rt△PEO 中,
证明:过点 P 作 PD,PE,PF 分别垂直
于 AB,BC,CA,垂足分别为 ∵ BM 是△ABC 的角平分线,
D,E,F. N
D
A
F
点 P 在 BM 上,
PM
∴ PD = PE. 同理,PE = PF.
∴ PD = PE = PF.
B
即点 P 到三边 AB,BC,CA 的距离相等.
E
C
想一想:点 P 在∠A 的平分线上吗?这说明三角形
A
EA DC
CF G D
EB
3. 用尺规作图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
所示,则能说明∠AOC =∠BOC 的依据是( A )
A. SSS
A
B. ASA C. AAS
M C
D.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
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B
N
O
4. 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 E,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PD ⊥OA ,PE ⊥OB
的距离相等)
D
P
∴PD=PE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
A
O
1
2
E
图形语言
B
2.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A
D
(1)角的平分线;
(2)点在该平分线上;
P
O
(3)垂直距离。
定理的作用: 证明线段相等。
E
C
B
练一练
3.角平分线的性质运用
∴ DE=DF, ∠DEB=∠DFC=90 °.
A
在Rt△BDE 和 Rt△CDF中,
BD=CD,
DE=DF,
∴ Rt△BDE ≌ Rt△CDF(HL).
∴ EB=FC.
E
B
D
F
C
例2 在△ABC中, ∠ C=90 ° ,AD为∠BAC的平分线,DE⊥AB,
BC=7,DE=3. 求BD的长。
A
E
解:∵AD为∠BAC的平分线,∠C=90°,DE⊥AB, C
只有垂直,没有角平分线,
不能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
B
D
C
3.∵ AD平分∠BAC, DC⊥AC,DB⊥AB (已知)
∴ DB
=
DC ,
(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
B
不必再证全等
A
D
C
方法总结
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已知和求证。
B
N
O
课堂探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角平分线的性质优秀课件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1课时)
课件说明
•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反映了角的平分线的基本特 征,常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的研究过程为以后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提供 了思路和方法.
• 学习目标: 1.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知道作法的合理 性. 2.探索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3.能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数学学课件课角件平1分2.线3角的平性分质线优的秀性pp质t 课(共件16张PPT)
解决简单问题,巩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练习: 如图,△ABC中,∠B =∠C,AD 是∠BAC
的平分线, 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
证:EB =FC.
A
在此题的已知条件下, 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
D
B
DC=BC(已知)
CA=CA(公共边)
C
∴ △ACD≌ △ACB(SSS)
∴∠CAD=∠CAB(全等三角形的
E
对应边相等)
∴AC平分∠DAB(角平分线的定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数学学课件课角件平1分2.线3角的平性分质线优的秀性pp质t 课(共件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数学学课件课角件平1分2.线3角的平性分质线优的秀性pp质t 课(共件16张PPT)
经历实验过程,发现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追问2 由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过程,你能概 括出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吗?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表示已知和
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
明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数学学课件课角件平1分2.线3角的平性分质线优的秀性pp质t 课(共件16张PPT)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基础)知识讲解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2.掌握角平分线的判定及角平分线的画法.3. 熟练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要点梳理】【高清课堂:388612 角平分线的性质,知识要点】要点一、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要点诠释: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若CD平分∠ADB,点P是CD上一点,且PE⊥AD于点E,PF⊥BD于点F,则PE=PF.要点二、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要点诠释: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若PE⊥AD于点E,PF⊥BD于点F,PE=PF,则PD平分∠ADB要点三、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D,交OB于E.(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要点四、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一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三角形有三个旁心.所以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共有4个.如图所示:△ABC 的内心为1P ,旁心为234,,P P P ,这四个点到△ABC 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典型例题】类型一、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2015春•启东市校级月考)如图,已知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AD 于M ,PN⊥CD 于N ,求证:PM=PN .【思路点拨】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CB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D 和△CBD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DB=∠CDB,然后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证明即可. 【答案与解析】证明:∵BD 为∠ABC 的平分线,∴∠ABD=∠CBD, 在△ABD 和△CBD 中,,∴△ABD≌△CBD(SAS ), ∴∠ADB=∠CDB,∵点P 在BD 上,PM⊥AD,PN⊥CD, ∴PM=PN.【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确定出全等三角形并得到∠ADB=∠CDB 是解题的关键.2、(2016春•潜江校级期中)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DE⊥AB于E,若AB=6cm,求△DEB的周长.【思路点拨】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CD=DE,然后利用线段中的等长来计算△DEB的周长.【答案与解析】解:∵∠C=90°,AD平分∠CAB,DE⊥AB,∴CD=DE,∴△CAD≌△EAD(HL)∴AC=AE,∵AC=BC,∴∠B=45°,∴BE=DE,∴△DEB的周长=BE+DE+BD= BE+CD+BD = BE+BC =BE+AC=BE+AE =AB=6cm.【总结升华】将△DEB的周长用相等的线段代换是关键.举一反三:AB AC=,则△ABD与△ACD 【变式】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3:2的面积之比为()A.3:2 B.3:2 C.2:3 D.2:3【答案】B;提示:∵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D到AB的距离等于点D到AC的距离,又∵AB AC=,则△ABD与△ACD的面积之比为3:2.:3:23、如图,OC是∠AOB的角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交于点D,PE⊥OB交于点E,F是OC上除点P、O外一点,连接DF、EF,则DF与EF的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结论.【思路点拨】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PD =PE ,再根据“HL ”定理证明△OPD ≌△OPE ,从而得到∠OPD =∠OPE ,∠DPF =∠EPF .再证明△DPF ≌△EPF ,得到结论. 【答案与解析】解:DF =EF .理由如下:∵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P 是OC 上一点,PD ⊥OA 交于点D ,PE ⊥OB 交于点E , ∴PD =PE ,由HL 定理易证△OPD ≌△OPE ,∴∠OPD =∠OPE ,∴∠DPF =∠EPF . 在△DPF 与△EPF 中,PD PE DPF EPF PF PF =⎧⎪∠=∠⎨⎪=⎩, ∴△DPF ≌△EPF , ∴DF =EF.【总结升华】此题综合运用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线段相等,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 类型二、角的平分线的判定【高清课堂:388612 角平分线的性质,例3】4、已知,如图,CE ⊥AB,BD ⊥AC,∠B =∠C ,BF =CF.求证:AF 为∠BAC 的平分线.【答案与解析】证明: ∵CE ⊥AB,BD ⊥AC (已知) ∴∠CDF =∠BEF =90°∵∠DFC =∠BFE(对顶角相等) ∵ BF =CF(已知)∴△DFC≌△EFB(AAS)∴DF=E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FE⊥AB,FD⊥AC(已知)∴点F在∠BAC的平分线上(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即AF为∠BAC的平分线【总结升华】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及判定时不要遗漏了“垂直”的条件.如果遗漏了说明没有认识到“垂直”条件在证明结论的必要性.举一反三:【变式】(2014秋•肥东县期末)已知:如图,P是OC上一点,PD⊥OA于D,PE⊥OB于E,F、G分别是OA、OB上的点,且PF=PG,DF=EG.求证:OC是∠AOB的平分线.【答案】证明:在Rt△PFD和Rt△PGE中,,∴Rt△PFD≌Rt△PGE(HL),∴PD=PE,∵P是OC上一点,PD⊥OA,PE⊥OB,∴OC是∠AOB的平分线.附录资料:《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并能用符号语言正确表示三角形,理解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2.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通过作三角形的三条高、中线、角平分线,提高学生的基本作图能力,并能运用图形解决问题.3.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证明问题.4.通过观察和实地操作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了解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了解多边形、多边形的对角线、正多边形以及镶嵌等有关的概念;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外角和,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养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之差小于第三边.要点诠释:(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 2.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要点诠释: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的位置情况有三种:锐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交点在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外. (2)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线.要点诠释: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要点诠释: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要点二、三角形的稳定性如果三角形的三边固定,那么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固定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会改变,大小固定指三条边长不改变.(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它就坚固而稳定;在栅栏门上斜着钉一条(或两条)木板,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使栅栏门不变形.大桥钢架、输电线支架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也是这个道理.(3)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确定后,不能确定它的形状,它的各个角的大小可以改变.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有广泛应用,如活动挂架,伸缩尺.有时我们又要克服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在窗框未安好之前,先在窗框上斜着钉一根木板,使它不变形.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三角形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3.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要点四、多边形及有关概念1. 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要点诠释:多边形通常还以边数命名,多边形有n条边就叫做n边形.三角形、四边形都属于多边形,其中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多边形.2.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个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等.要点诠释:各角相等、各边也相等是正多边形的必备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如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也不一定是正方形,只有满足四边都相等且四个角也都相等的四边形才是正方形.3.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要点诠释:(1)从n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2)n边形共有(3)2n n条对角线.要点五、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公式1.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n≥3,n是正整数) .要点诠释:(1)一般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2)内角和定理的应用:①已知多边形的边数,求其内角和;②已知多边形内角和,求其边数.2.多边形外角和:n边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它与边数的多少无关.要点诠释:(1)外角和公式的应用:①已知外角度数,求正多边形边数; ②已知正多边形边数,求外角度数.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外角和的关系:①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n≥3,n 是正整数),可见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n 有关,每增加1条边,内角和增加180°.要点六、镶嵌的概念和特征1、定义: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或平面镶嵌).这里的多边形可以形状相同,也可以形状不相同. 要点诠释:(1)拼接在同一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 (2)用正多边形实现镶嵌的条件:边长相等;顶点公用;在一个顶点处各正多边形的内角之和为360°.(3)只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地面,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能铺成一个平面图形.事实上,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地砖可以用. 【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 (2016•丰润区二模)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cm 和10cm ,则它的第三边长不可能为( )A .5cmB .8cmC .10cmD .17cm【思路点拨】直接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 【答案与解析】解:∵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cm 和10cm , ∴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4<x <16, ∴它的第三边长不可能为:17cm . 故选:D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正确得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例1】举一反三【变式】判断下列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1) 3,4,5; (2) 3,5,9 ; (3) 5,5,8. 【答案】(1)能; (2)不能; (3)能.2.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59c <<【解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 则第三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2-7│<c<2+7,即 5<c<9.【总结升华】三角形的两边a 、b ,那么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a -b│<c<a+b.举一反三【变式】(浙江金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8,则第三边的长度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答案】5,注:答案不唯一,填写大于4,小于12的数都对.类型二、三角形中重要线段3. (江苏连云港)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 .【答案】C【解析】三角形的高就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解答本题首先应找到最长边,再找到最长边所对的顶点.然后过这个顶点作最长边的垂线即得到三角形的高.【总结升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并且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里一定要注意钝角三角形的高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BC,试画出△ABC各边上的高.【答案】解:所画三角形的高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CD为△ABC的AB边上的中线,△BC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cm,BC =8cm,求边AC的长.【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有下列数量关系:①AD=BD,②△BC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答案与解析】解:依题意:△BC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cm,故有:BC+CD+BD-(AC+CD+AD)=3.又∵ CD为△ABC的AB边上的中线,∴ AD =BD ,即BC-AC =3. 又∵ BC =8,∴ AC =5. 答:AC 的长为5cm .【总结升华】运用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得到线段AD =BD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对图形中线段所在位置的观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解几何题常用的方法.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且4ABC S △,则S 阴影为________.【答案】1类型三、与三角形有关的角5、(2014春•新泰市期末)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平分线,∠B=50°,∠DAE=10°, (1)求∠BAE 的度数; (2)求∠C 的度数.【思路点拨】(1)根据AD 是BC 边上的高和∠DAE=10°,求得∠AED 的度数;再进一步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解;(2)根据(1)的结论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C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就可求得∠C 的度数. 【答案与解析】 解:(1)∵AD 是BC 边上的高,∴∠ADE=90°.∵∠ADE+∠AED+∠DAE=180°,∴∠AED=180°﹣∠ADE﹣∠DAE=180°﹣90°﹣10°=80°. ∵∠B+∠BAE=∠AED,∴∠BAE=∠AED﹣∠B=80°﹣50°=30°. (2)∵AE 是∠BAC 平分线,∴∠BAC=2∠BAE=2×30°=60°. ∵∠B+∠BAC+∠C=180°,∴∠C=180°﹣∠B﹣∠BAC=180°﹣50°﹣60°=70°.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例1、】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答案】解:已知△ABC中,∠C=∠ABC=2∠A设∠A=x则∠C=∠ABC=2xx+2x+2x=180°解得:x=36°∴∠C=2x=72°在△BDC中, BD是AC边上的高,∴∠BDC=90°∴∠DBC=180°-90°-72°=18°类型四、三角形的稳定性6. 如图所示,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即AB、CD),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什么?【答案与解析】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总结升华】本题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际生活中,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都是为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类型五、多边形内角和及外角和公式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5倍,它是几边形?【思路点拨】本题实际告诉了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答案与解析】设这个多边形是边形,则它的内角和是,∴,解得.∴这个多边形是十二边形.【总结升华】本题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定理的综合运用. 只要设出边数,根据条件列出关于的方程,求出的值即可,这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思路.举一反三【变式】(2015•徐州)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答案】9.解:∵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0°,∴它的外角是:180°﹣140°=40°,边数:360°÷40°=9.类型六、多边形对角线公式的运用8.一个十二边形有几条对角线.【思路点拨】根据多边形对角线条数公式,把边数代入计算即可.【答案与解析】解:∵过十二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可以画9条对角线,∴十二个顶点可以画12×9条对角线,但每条对角线在每个顶点都数了一次,∴实际对角线的条数应该为12×9÷2=54(条)∴十二边形的对角线共有54条.【总结升华】对于一个n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我们可以总结出规律条,牢记这个公式,以后只要用相应的n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对角线的条数,要记住这个公式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记得牢.举一反三【变式】一个多边形共有20条对角线,则多边形的边数是().A.6 B.7 C.8 D.9【答案】C;类型七、镶嵌问题9.分别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①三角形木板;②四边形木板;③正五边形木板;④正六边形木板作平面镶嵌,其中不能镶嵌成地板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C【总结升华】用多边形组合成平面图形,实质上是相关多边形“交接处各角之和能否拼成一个周角”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角平分线的性质
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 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 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教材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角平分线的作法 (2)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3)会运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角平分线的探究过程,增强学生的实验、猜 想、推理意识 (2)依据性质进行简单说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A
N
D P
F
M
∟
点P在BM上,
B
∴ PD=PE. 同理 PE=PF.
C E
∴ 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三.说教学过程
复
创
例
习
设
题
提
情
讲
问
景
解
导
探
形
入
究
成
新
新
技
课
知
能
合
课
作
堂
交
小
流
结
布
置
巩
达
作
固
标
业
提
测
高
试
自主探究 巩固提高
1.如图,E是∠AOB的角平分线OC上的一点,EM⊥OB垂足为M,
( 2) 其次学生们的实际水平有所不 同,全面深入探究问题能力有所差异,他 们对问题的理性推理有待于提高。
二.说 教 学 法
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法
角平分线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解:如图,过 M 作 MN⊥AD 于 N. ∵∠B=∠C=90°, ∴AB∥CD. ∴∠DAB=180°-∠ADC=50°.
角平分线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册
∵DM 平分∠ADC,MN⊥AD,MC⊥CD, ∴MN=MC. ∵M 是 BC 的中点, ∴MC=MB.∴MN=MB. 又 MN⊥AD,MB⊥AB, ∴AM 平分∠DAB, ∴∠MAB= ∠DAB=25°.
角平分线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册
角平分线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册
三级检测练
一级基础巩固练
7. 如图,DE⊥AB 于 E,DF⊥AC 于 F,若 BD=CD, BE=CF.求证:AD 平分∠BAC.
证明:∵DE⊥AB,DF⊥AC, ∴∠E=∠DFC=90°. 在Rt△BDE和Rt△CDF中,
谢谢!
角平分线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册
证明:∵DE⊥AB,DF⊥AC, ∴△BDE和△CDF是直角三角形. 在Rt△BDE和Rt△CDF中,
∴Rt△BDE≌Rt△CDF(HL).∴DE=DF. 又DE⊥AB,DF⊥AC,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册
角平分线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册
10. 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 BE,CF 相交于点 P. 求证:点 P 在∠A 的平分线上.
∴Rt△BDE≌Rt△CDF(HL). ∴DE=DF.∴AD平分∠BAC.
角平分线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册
角平分线的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 册
8. 如图,DE⊥AB 的延长线于点 E,DF⊥AC 于点 F,且 BE=CF,DB=DC.求证:AD 是∠BAC 的
平分线.
证明:∵DE⊥AB的延长线于点E,DF⊥AC 于点F, ∴∠BED=∠CFD=90°, ∴在Rt△BDE和Rt△CDF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会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
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2、能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推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学习难点:表达文字几何命题的证明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作角的平分线和作直线垂线的方法
2、学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情感态度目标:
1、在探讨作角平分线的方法及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四、概念回顾
1、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
射线有条,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线。
练一练:在空白处画一个△AOB,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
则∠AOC==
2、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直线的_______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距离。
(1)如图1,在Rt△ACB中,
点A到CB的距离是线段______,
点B到AC的距离是线段______
(2)如图2,在△ACB中,画出点C到AB的距离CD
四、研读课文P48--49页
(一)、画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并加以理解。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C
B
A
A B
C
图2
图1
1、根据下面的操作步骤进行:
(1)作任意一个角∠AOB,剪下来。
(2)将∠AOB对折.记折痕为OC,即OC是∠AOB 的线。
.
(3) 以OC为斜边,折一个直角三角形.
(4) 张开折纸,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设它们的交点为P,P到OA、OB 的距离分别为PD、PE。
你有什么结论?
探究反映的规律:角平分线上的_____到角两边的_____相等
(5)如右图,用几何语言描述:
∵ OC平分∠AOB,点P在OC上,PD⊥OA,PE⊥OB,
∴ PD=____.
(6)用三角形全等证明性质,
已知:如图,OC平分∠AOB,点P在OC上,PD⊥ OA于D,PE⊥OB于E
求证:PD=PE
证明:∵PD⊥OA,PE⊥OB,
∴∠PDO=__________= ________.
∵OC平分∠AOB
∴∠AOC=_______
在△PDO和△PEO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AAS)
∴PD=PE.()
3、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证明一个几何中的命题时,会按照类似的步骤进
行,即:
①、明确命题中的_______和 _______
②、根据题意,画出_______,并用_______表示已知和求证
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三)、在研读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五、归纳小结
1、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2、你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六、强化训练
【A 】组:
1、∠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M ,M 到OA 的距离是1.5cm , 则M 到OB 的距离为______
2、如图,已知AO 平分∠BAC ,OE ⊥AB ,OD ⊥AC 。
下列结论正确有:
(1)OE=OD (2)∠AOE=∠AOD
(3)AE=AD (4) A O=AD+DO
3、如图,在ABC △中,90C ∠=,
AD 平分CAB ∠,8cm 5cm BC BD ==,,
那么D 点到直线AB 的距离是 cm .
【B 】组:
4、如右图,在△ABC 中,AD 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 =CD , 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EB =FC .
七、作业布置
1.如图,已知OE 、OD 分别平分∠AOB 和∠BOC , 若∠AOB =90°,∠EOD =70°,求∠BOC 的度数.
2.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
求证:D 到AB 、AC 的距离相等.
A
B
D
C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