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政教育
关于如何做好中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
关于如何做好中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
如何做好中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
为了做好中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学校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师在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言行规范的引导,确保教师具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
其次,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转变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要从重道德规范转变为重道德实践与择善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与择善而行的能力,并把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制成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内容,由低到高做起。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要从灌输与约束为主转变为疏、堵结合,采取潜移默化的方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重视发挥学生干部、团员队伍的作用。学生干部、团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特殊身份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信服。他们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不可轻视和替代,他们的榜样作用鲜活生动,有很强的号召力、感染力,他们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工作者、自我管理。
第四,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环境是校园文化应该发挥的作用。要利用宣传阵地,如橱窗、标语牌等促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用树立先进典型感染人、塑造人,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征文、各类比赛等启发人、教育人,用寓教于乐的活动,如演讲、经验介绍等激发人、陶冶人,还要利用网络、广播、文体活动、自办刊物及有关制度规则等软件、硬件,引导学生对自身道德行为进行思考、理解并注重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
第五,严格日常管理,完善评价制度。道德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学生的自觉性,要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与规章制度的约束为保证,管理育人必须到位,并将其进行量化管理。学校德育主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进管理方法,完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初中教案思政元素
初中教案思政元素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
教学重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教学PPT或黑板。
3. 教学活动所需道具或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 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和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 教师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通过案例或故事,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讨论(1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实践活动(1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编写情景剧等,展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理解和应用。
2. 各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公民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教育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陈旧等。为了提高中学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本文提出了中学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中学思政课建设,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公民意识。
2. 原则:
a. 立足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成长特点,制定思政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b. 激发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
c. 学以致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思政课对他们的意义。
d. 注重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
会参与意识。
e. 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个性化教学。
三、实施步骤
1. 教师培训:
a. 强化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思政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授课能力。
b. 举办教师培训班、研讨会和讲座,分享优秀思政课案例和
教学经验。
2. 课程设计:
a. 制定灵活多样的课程设计方案,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其特点的课程内容。
b.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例如教学视频、在线学习平台等,提
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3. 课堂教学:
a.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b. 开展辩论赛、主题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辩证思维能力。
中学生物思政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中学生物思政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中学生物思政教育是指通过生物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它既包括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包括思想情感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国外研究现状表明,中学生物思政教育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道德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国外研究发现,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美国教育家凯文·凯利在其著作《成为刚强的思想家》中指出,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实验和推理等能力进行问题解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荷兰的教育学家米切尔·詹宁斯也强调,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证据收集和评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其次,在培养创新精神方面,国外研究表明,生物学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例如,英国的心理学家罗伯特·瓦尔德比克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思考,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修特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生物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生物学的学习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和想象力来解决复杂的生物问题。
最后,在培养道德素质方面,国外研究发现,生物学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加拿大的教育学家罗伯特·考夫曼在他的研究中发现,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探讨道德问题和伦理原则,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另外,美国心理学家
中学生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
(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授课班级:
(例如:八年级一班)
三、授课时间:
(例如: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第3节)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表达观点、参与讨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 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难点:
-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七、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资料、讨论话题
-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分享心得体会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 提问导入:提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
(二)讲授新课
1.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结合具体事例,解释每个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2.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 通过讲解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中学生 思政课 讲稿
中学生思政课讲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思政课。思政课是学校教
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正确
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认识。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我们中学生成长的基石,对我们
的未来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思政课教会了我们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公民意识是现代社
会发展的核心,也是每个人应具备的重要素养。通过思政课,我们学
会了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社会志
愿服务等。我们明白了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更要为
社会做贡献,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思政课教会了我们要关心他人,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与人为善,团结协作。作为中学生,我们
应当从小培养起正确的公民意识,做到遵纪守法,为他人着想,树立
良好的公民形象,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其次,思政课教会了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今天的社会中,诱惑与困惑不断增加,尤其是中学生在面临各类问题时容易迷茫。然而,思政课给予了我们正确的引导。它教会了我们珍惜时间,重视
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向我们传达了正确的审美观,使我们能够辨别是非善恶,欣赏美的事物,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同时,思政课也让我们关注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培养了我们热爱传
统文化的意识,增长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这些都为我们未来的成长和
学习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导。
最后,思政课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中学生,思政课不
仅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承担这份
中学开展思政课工作总结
中学开展思政课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思政课的教育工作
也日益受到重视。思政课作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中学纷纷开展了思政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中学开展思政课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不
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其次,中学开展思政课工作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上,老师
们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家国情怀。
最后,中学开展思政课工作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学校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增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积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总的来说,中学开展思政课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学生的思想道
德素养,更关乎社会的未来。希望各中学能够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学生思政课教案
中学生思政课教案
在中国的中学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课被认为是一门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目
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然而,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质,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面临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中学生思政课教案的编写和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思政课。
第一部分:理解教学要求
要编写一份有效的思政课教案,首先需要理解教学要求。在教育部颁布的《中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理性判断、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感等。根据这些要求,教师可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核心内容。
第二部分: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教学要求,教师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包含一些经典的
哲学思想、道德理论和社会问题,例如伦理道德、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的热点事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课程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第三部分: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认知目标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的知识和理解的程度;情感目标指学生在课程中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行为目标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具备的行为表现和实践能力。
第四部分:设计教学活动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课堂
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五部分:选择教材和资源
选择适当的教材和资源对于思政课的教学至关重要。教材应该具有全面、准确、系统和科学的特点,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互联网资源和实物展示等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中学思政课的主要任务
中学思政课的主要任务:
中学思政课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思政课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和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和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思政课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规
律和趋势,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树立公民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3.帮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和社会问题。通过思政课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
国情、民情和社会问题,认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通过思政课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
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竞争力。
5.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思政课的教育,使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思政育人的“四个自信”
中学思政育人的“四个自信”
发布时间:2021-11-28T12:54:02.923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2月作者:李雄培
[导读] “四个自信”是现阶段思政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通过传播“四个自信”,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有利于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具有民族责任感、使命感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本文以探讨中学思政育人“四个自信”的践行和措施为中心,阐述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
李雄培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摘要:“四个自信”是现阶段思政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通过传播“四个自信”,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有利于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具有民族责任感、使命感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本文以探讨中学思政育人“四个自信”的践行和措施为中心,阐述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
基金项目:此文系嘉应学院2021年度基础教育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新时代中学思政课育人成效提升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CJY20212017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四个自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12-036-01
一、“四个自信”对中学思政课堂的意义与价值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思想和理论上掌握国家和社会秉承的原则和标准,在中学思政教学中践行“四个自信”的教学,是适应我国现有制度下的教育精神。中学思政教育是对中学生政治素养、德行方面的建设和培养有重要作用的学科,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通过思想政治“四个自信”的育人,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案模板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案模板
一、教案概述
•教案名称: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中学生
•主题:思政教育融入课堂
•教学目标:通过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时长:1课时
二、教学内容
1.课堂导入
–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引入当下社会和国家发展的热点话题,引起学生关注和思考
2.知识讲解
–介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融入课堂的意义
–分析融入课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阐述思政教育对学生的价值和作用
3.学习活动
–针对具体学科,设计相关的思政教育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
–引导学生探索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组织小组讨论,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思考提问
–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思维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并尊重不同意见的存在
–辅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方面角度和深层次的思考
5.总结归纳
–对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进行总结,提炼出重要内容
–强调思政教育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鼓励学生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学科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
•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尊重不同意见的存在。
•借助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资源,增加思政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评价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提问和回答问题等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写作或展示,评估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思考和应用能力。
初中生思想教育方案
初中生思想教育方案
引言:
初中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既需要学
习知识,又需要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制定一套适合初中生的思想教育方案,对于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个体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教育的
原则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以发展个体潜能和多元智能为基础,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和谐为导向。
二、柔性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应采用柔性教育的方式。学校要尊
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元选择。同时,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学校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情感教育、伦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学业教育
学业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核心任务。学校应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的评
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心理教育
初中生因青春期的变化,面临诸多心理问题。学校应开展心理教育,加强心理
咨询服务,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六、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强法治课程的
设置,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和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七、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加强环境
中学生思政课程
中学生思政课程
摘要:
一、前言
二、思政课程的重要性
三、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法律基础知识
4.道德品质教育
5.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四、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
五、思政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六、结论
正文:
一、前言
在我国,中学生思政课程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思政课程的重要性
思政课程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
三、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
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发展规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生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
3.法律基础知识:思政课程还包括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制观念,知道如何遵纪守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道德品质教育: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热爱祖国。
5.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思政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
思政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思政课内容
中学生思政课内容
中学生思政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法律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法律基础,使学生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并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3. 道德教育: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4. 社会科学发展:通过学习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认识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5. 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6. 环境教育:通过学习环境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思政课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中学生思政教学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途径
解决中学生思政教学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1-03-30T15:30:47.1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作者:高志英[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部分学生往往会受到学习压力、外部环境等原因高志英
新疆拜城县第三中学,新疆拜城 842300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部分学生往往会受到学习压力、外部环境等原因,产生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初中阶段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学科知识传授,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思政教学开展,为学生传授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初中思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无法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问题,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在本次研究中,首先阐述当前中学生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其次结合学生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通过强化班主任工作以及设置心理咨询平台等方式,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开展心理素质训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键词:中学生;思政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初中思政教学开展,其主要内容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这四方面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但在实际思政教学工作开展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程度,教学模式存在单一性,因而教学质量较为低下。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往往需要面临一定升学以及考试等方面的压力,因而导致部分学生会产生一定心理问题,制约学生全面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应当重视思政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心理问题,实现学生进一步发展。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生生活中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学生生活中
中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思想品德以及完善个人人格的重要阶段,加强中学生思想教育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中学生个人的素质,我们应该将思政教育合理的融入到中学生生活中,不断地强化中学生的思政教育。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合理的融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缺乏
青少年从生活方式到处世方式,从价值观到情感交流,小到穿衣戴帽,大到思考世界人生无不受到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因为现代大众传媒的有些教育方法没有充分强调正确的思想意识导向,可能导致孩子们出现错误的思想意识观。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尚在形成,求知欲、探索欲十分强烈的这段时期,其意识形态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而做为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专业知识,还应该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还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如果做为主体的学生老师都存在着这样的意识缺乏不足,自然方法论上难以丰富多样性了。
2 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缺乏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强烈,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我们必须针对他们的新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中走出一条生路来,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课堂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面临着三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受到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学校忽视、老师厌教、学生逆反等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始终坚持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念并加以中国化的创新。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也由此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发展与深化,我国建立了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各个中学都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转型期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过程偏误等诸多的问题。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着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
我国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造
良好社会条件与环境的同时,也因为社会变革涉及范围和程度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1.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尚具有不成熟性、不定型性。经济政治的转型也促进着社会文化的转型,社会存在多变性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的主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2. 消极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特殊情况都衍生了各种社会腐败和消极现象。这些社会消极现象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极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他们的人生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所有这些都在侵蚀着尚未成熟的青年中学生的思想,并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可能也是困扰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
转变人的观念、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不健全,长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社会本位、集体本位,忽视了对中学生个人思想动机的尊重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从而缺乏人文关怀。
1.教育目标定位不当
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往往忽视个性差异,企图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对于中学生说来,一些政治术语和德育要求过于高深和抽象,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更别说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动机了;为应付检查和考试,他们甚至养成了说空话、假话的习惯。对于教育者来说,由于自身认识不够和思想上并不认同,虽然口头上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中学教育的首要地位,但实际上却将其置于首而不要的境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他们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取得思想政治课的高分,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至上,这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其本来存在的意义,而沦为可有可无的陪衬。
2.教育内容编排不合理
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相对滞后性。首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这些内容往往理论深刻、高度抽象、缺乏具体化和灵活性的实例,这使得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以理解和接受,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也难见实效;其次,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这就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其理论内容难以解释日趋多变而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与实际脱节。
3.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应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的过程,其主体不仅包括教育者,也包括被教育者。但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由教育者进行单向的灌输与说教,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2];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大大降低。
4.教育评价方法片面
长期以来,分数至上的价值观始终再教育体系评价中位于主导地位,对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评价亦是如此。只要学生考的分数高,就会认为学生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德育发展目标;学生考的分数低,就会认为学生不符合要求,这种评价方法忽视了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极具片面性。
三、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学校忽视、教师厌教、学生逆反的问题
1.学校的重视不够
由于中学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所以学校更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取得高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表现在:(1)总量上看,思想政治课的总课时量不够;(2)时间安排上,不是在34节,就是在下午,有时还被一些所谓的主干课程占用;(3)在师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专业的教师教学;即使有专业教师,由于待遇职称评定、进修和培训等得不到保证,教师无心钻研此课程的教学。
2.教师认识上的偏误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影响到思想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转型期社会,普遍的实用主义论和转型期社会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使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讲得不理直气壮;或是底气不足,对一些实际问题也难以作答。这都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对思想教育认识的不足有很大关系。
3.学生的逆反心理
由于自身心智尚不成熟,以及易受家庭、同龄人、大众传播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逆反心理。主要变现在:反感思想政治课,认为其假大空;在犯错受教育时,不能虚心面对;崇拜西方思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