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专题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辅助线专题--截长补短和倍长中线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辅助线专题--截长补短和倍长中线一、截长补短1.如图所示,AC∥BD,EA、EB分别平分∠CAB和∠DBA,点E在线段CD上,求证:AB=AC+BD.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D,BD平分∠ABC,DE⊥AB于点E,求证:AE+BC=BE.3.如图,△ABC中,∠CAB=∠CBA=45∘,点E为BC的中点,CN⊥AE交AB于点N,连接EN.求证AE=CN+EN.4.如图,△ABC的∠B和∠C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F,∠A=60°,(1)求∠BFC的度数.(2)求证:BC=BE+CD.5.如图,在△ABC中,∠A=100°,∠ABC=40°,BD是∠ABC的平分线,延长BD至E,使DE=AD.求证:第2页,共28页BC=AB+CE.6.(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BAD,求证:EF=BE+DF;2(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2(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1∠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2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 = 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8.如图,在△ABC中,∠B=60°,△ABC的角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O,(1)求∠AOC的度数;(2)求证:OE=OD;(3)猜测AE,CD,AC三者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第4页,共28页9.如图在△ABC中,∠ABC=60°,AC=2AB,AD平分∠BAC交BC于点D,延长DB点F,使BF=BD,连接AF.(1)求证:AF=CD;(2)若CE平分∠ACB交AB于点E,试猜想AC、AF、AE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猜想的结论.二、倍长中线10.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AC=DF,AM和DN分别是中线,且AM=DN.求证:△ABC≌△DEF.11.(1)【问题情境】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①,△ABC中,若AB=13,AC=9,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至点E,使DE=AD,连接BE.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Ⅰ.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依据是______.A.SSS B.SAS C.AAS D.HLⅡ.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解后反思:题目中出现“中点”、“中线”等条件,可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之中.(2)【初步运用】如图②,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FAE=∠AFE.若AE=4,EC=3,求线段BF的长.12.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C交AC于F,求证:AF=EF.第6页,共28页13.如图,在△ABC中,AD是中线,∠BAC=∠BCA,点E在BC的延长线上,CE=AB,连接AE.求证:AE=2AD.14.如图,Rt△ABC中,∠ABC=90°(1)如图1,若BD为高线,AB=4,BC=3,AC=5,求BD的长(2)如图2,若BD为中线,求证:BD=1AC215.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E=90O,BC=DE,,连接AC,AD,且AB=AD,AC⊥BC.(1)求证:AC=AE(2)如图,若∠ABC=∠CAD,AF为BE边上的中线,求证:AF⊥CD;(3)如图,在(2)的条件下,AE=8,DE=5,则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_______。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D C BAED F CB A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3)可以在该角的两边上,距离角的顶点相等长度的位置上截取二点,然后从这两点再向角平分线上的某点作边线,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
中考数学第四章 三角形 重难 微专项3 全等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技巧
= ,
在△ACD和△AED中,ቐ ∠1 = ∠2,
= ,
∴△ACD≌△AED,
∴∠AED=∠C=90°,CD=ED.
重难·微专项3 全等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技巧
例题
又AC=BC,∴∠B=45°,∴∠EDB=∠B=45°,
∴DE=BE,∴CD=BE.
∴∠DBE=60°,
1
∴BD= BE,
2
∴TF=2BD,即BF-AB=2BD.
重难·微专项3 全等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技巧
突破点2 旋转
运用旋转的全等变换,可以把分散的条件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
模型1
绕定点旋转60°,构造全等三角形
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P在△ABC内,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
明剩下的线段等于另一条短线段.
补短法:延长短线段,使其延长部分等于另一条短线段,然后证明延长
后的线段等于长线段(或延长短线段,使延长后的线段等于长线段,然
后证明延长部分等于另一条短线段).
重难·微专项3 全等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技巧
例题
例1
如图,在Rt△ABC中,∠C=90°,BC=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
60°,得到△ACP',则△ABP≌△ACP',且△APP'为等边三角形.
重难·微专项3 全等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技巧
例题
例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ABC=60°,∠ADC=30°,则线段
AD,CD和B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AD2+CD2=BD2 .
重难·微专项3 全等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技巧
∵BA=BT,∠ABT=60°,
初中数学14种方法教会你给三角形加辅助线!
初中数学14种方法教会你给三角形加辅助线!1.垂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顶点A引一条垂线AD,垂足D位于BC边上。
通过垂线可以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进而使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中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任意两个顶点A和B引两条中线CD和EF,其中C和D是AB边的中点,E和F是AC边和BC边的中点。
通过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进而使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3.角平分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顶点A引一条角平分线AD,使得∠CAD=∠BAD。
通过角平分线可以将一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从而使用相等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4.内切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画出其内切圆,该圆与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切。
通过内切圆可以获得三个切点,进而使用切点的性质解决问题。
5.外切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画出其外切圆,该圆与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切。
通过外切圆可以获得三个切点,进而使用切点的性质解决问题。
6.高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顶点A引一条高线AH,垂足H位于BC边上。
通过高线可以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进而使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7.中位线: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从任意两个顶点A和B引两条中位线CD和EF,其中C和D是AB边的中点,E和F是AC边和BC边的中点。
通过中位线可以将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进而使用面积相等的性质解决问题。
8.三角形的对称性: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观察到三个顶点关于其中一条边的对称性,根据这种对称性可以找到一些相等的角或边,从而简化问题的解决。
9.倒错: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可以考虑将这个三角形倒转或翻转,从而改变三角形的位置和形态,进而简化问题的解决。
10.几何图形的组合:对于给定的三角形ABC,可以考虑将它与其他几何图形进行组合,例如,与一个正方形、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组合,从而改变问题的形式,解决新问题。
专题——三角形中常见的辅助线
三角形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一、斜边中线模型构成:Rt △ABC,∠ACB=090,D 为AB 边的中点 目的:找等量关系,或2倍(1/2)的关系。
结果:AD=CD=BD例 1 已知:△ABC 中,∠A=060,CE ⊥AB,BD ⊥AC 求证:DE=12BC例2、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 ,M 是AB 中点,AM=AN ,MN//AC 求证:MN=AC 例3已知:△ABC 中,CE ⊥AB,BD ⊥AC ,M,N 分别为BC,DE 的中点 求证:MN ⊥ED例4如图,在△ABC 中,∠B=2∠C ,AD ⊥BC 与D,M 为BC 边的中点,AB=10cm,则MD 长为多少?例5如图 ,Rt △ABC 中,∠C=090,CD 平分∠C ,E 为AB 中点,PE ⊥AB,交CD 延长线于P,那么∠PAC+∠PBC 的大小是多少?ADCMABDEC213N CE D B A MN CD BA MNMBCA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AB=2AC ,AD 平分∠BAC 且AD=BD ,求证:CD ⊥AC例2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BAC=90︒,点D 是BC 的中点 二、“三线合一”模型“角平分线”+垂线→等腰三角形”构成:OC 为∠A0B 的角平分线,BC ⊥OC 于C 点 目的:构造等腰三角形结果: ⑴[边]:BC=AC,OA=OB →OC 为△OAB 的中线⑵[角]:∠3=∠4,∠ACO=090→ OC 为△ABO 的高线 ⑶[全等]:△ACO ≌△BCO例 1 已知:AD 是△ABC 的∠A 的平分线,CD ⊥AD 于D,BE ⊥AD 于AD 的延长线于E,M 是BC 边上的中点。
求证:ME=MD例2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090,∠1=∠2,CE ⊥BE求证:BD=2CE例3 已知:△ABC 中,CE 平分∠ACB ,且AE ⊥CE,∠AED+∠CAE=1800(∠3+∠4=1800)求证:DE ∥BC例4 已知:在△ABC 的两边AB 、AC 上分别取BD=CE ,F 、G 分别为DE 、BC 的中点,∠A 的平分线AT 交BC 于T 求证:FG ∥AT4321C BAO 654321MGFE D CB A 4321FE D BA54321F EDCBA MK N L FE DA例5、如图,AB=AE ,∠ABC=∠AED ,BC=ED ,点F 是CD 的中点 (1)求证:AF ⊥CD(2)在你连接BE 后,还能得出什么新结论?三、三角形中位线模型构成:△ABC 中,D 为AB 边中点目的:找中位线,构造:①2倍关系②相似三角形结果:①DE ∥BC,DE=12BC ②△ADE ∽△ABC例1 已知:在△ABC 中,AB=AC,AD ⊥BC 于D,DE ⊥AC 于E,F 为DE 中点 求证:AF ⊥BE例2 已知 BD 、CE 为△ABC 的角平分线,AF ⊥CE 于F,AG ⊥CE 于F,AG ⊥BD 于G求证:①FG ∥BC ② FG=12(AB+AC-BC)例3 已知 ,如图在ABCD 中,P 为CD 中点,AP 延长线交BC 延长线于E,PQ ∥CE 交DE 于Q求证:PQ=12BC例4 已知:梯形ABCD 中,AB=DC,AC ⊥BD,E 、F 为腰上中点,DL ⊥BC,M 为DL 与EF 的交点 求证:EF=DLA BCD E GFED HCB A4321G F N ME CD B AL MK HFEDCBAQ PED CBAOF DC BA108054321ECBAD例 5 已知:锐角△ABC 中,以AB 、AC 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ADB ,△AEC,M 为 BC 中点,连结DM 、ME四“补长截短”模型(1) 截长法: 构成:线段a,b,c目的:确定一线段,找令一线段的等量关系结果:→ a-b '=c ⇒a=b+c , b=b ' (2)补短法: 构成:线段a,b,c目的:构造一等长线段,再找等量关系结果:c=c ',b+c '=a ⇒a=b+c例1 已知:△ABC 中,AD 平分∠BAC求:(1)若∠B=2∠C,则AB+BD=AC (2) 若AB+BD=AC,则∠B=2∠C例2:在ABC 中,∠C=2∠B ,AD ⊥BCY 于D ,求证BD=AC+CD例3如图所示,等腰直角ABC 中,∠BAC=90︒过点A 做直线DE ,BD ⊥DE 于D ,CE ⊥DE 于E ,求证:DE=BD+CE例4已知:等腰△ABC 中,AB=AC, ∠A=0108,BD 平分∠ABC求证:BC=AB+DC7654321MG F EDCBAc ab c4321E BDCACD B ACBEDA54321GMFE D CB A例6、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A=100︒,BD 平分∠ABC 交AC 于D求证:BC=AD+BD例 7 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M 是CD 的中点,E 是CD 上一点,且∠BAE=2∠DAM求证:AE=BC+CE例 8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任一点,∠EAD 的平分线交DC 于F 求证:BE+DF=AE构造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例9、如图,已知∠ABD=∠ACD=60︒∠ADB=90︒-12∠BDC 且∠BAC=20︒求:∠ACB 的度数。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D C BAED F CB A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3)可以在该角的两边上,距离角的顶点相等长度的位置上截取二点,然后从这两点再向角平分线上的某点作边线,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 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D C BAED F CB A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及例题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及例题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辅助线方法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六种辅助线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辅助线法1.等角分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与三角形的另外一个顶点相连,得到一条辅助线。
这条辅助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角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2.中线法: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中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中线。
相等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3.高线法:将三角形内任意一条边的垂线向另外两边引出,得到三角形的高线。
相等的高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4.角平分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相等的角平分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5.角平分线中垂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的中垂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垂线。
相等的角平分线中垂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6.外心连线法:将三角形外接圆心与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相连,得到三条辅助线。
这三条辅助线相等,将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二、例题解析1.已知△ABC,点D,E分别为BC,AB边上的中点,连接AD,BE相交于点F,求证:△DEF≌△ABC。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是由两个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因此可使用中线法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全等。
由于D,E分别是BC,AB边上的中点,因此DE是AC中线,即DE=1/2AC;同理,AE是BC中线,AF=1/2BC。
因此,△ADB和△AEC是等腰三角形,且AD=EC,AB=AB,∠BAC=∠BAC,因此△ADB≌△AEC。
又因为DE是AC中线,BF是AE中线,因此DE=1/2AC,BF=1/2AE。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7种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技巧归纳专题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7种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技巧归纳专
题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7种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技巧归纳专题 -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几何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要素之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周末。
这个周末,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套《技巧专题,等腰三角形,7种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一起讲一些简单的技巧招式归纳在一起,助力练就解题神功。
前面有9个例子,有详细的分析步骤。
课后练习10个,暂时没有打和分析过程。
这些问题并不难。
你可以把它们打印下来,适当地研究一下。
方法一。
三线融合法。
三条线的组合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也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性质定理。
方法二。
用一条腰的平行线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方法三,取长补短,构造等腰三角形。
截取互补,三角形解题技巧中很常见的一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方法四。
在证明存在与底部相关的线段时,通常是与底部平行的直线。
这个例子不是一个好主意。
当然,用切掉长点的方法更容易互补。
方法五。
双倍长度中线法。
在三角题型中,当我们遇到中线时,要经常思考是否可以用中线翻倍的方法。
方法六。
以底边或腰为边做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会有三角形的全等。
这种方法在解决某些求角问题时非常实用。
这个例子后面有一个类比,可以试试。
方法七,旋转。
说到等腰三角形,就必须提到旋转的方法。
换句话说,任何与旋转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有一个等腰元素。
辅助线——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
辅助线——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点G连接B,交MN于点H,连接DH,因为∠ABC为外角,所以∠ABH=∠ABC/2。
又∠HMD=90度,所以∠XXX=90度-∠ABH,即∠DMH=∠ABC/2。
因为∠XXX∠ABH,所以∠DGM=∠ABC/2,又因为∠DGM=∠MBN。
所以∠XXX∠ABC/2,所以∠NMB=90度-∠ABC/2,所以∠XXX∠NMB-∠DMH=90度-∠ABC/2-∠ABC/2=90度-∠ABC。
又因为∠MDN=90度,所以∠XXX=90度-∠MDN=∠ABC。
所以∠XXX∠XXX-∠XXX∠ABC-(90度-∠ABC)=2∠ABC-90度。
因为∠DGH=∠ABH=∠ABC/2,所以∠XXX∠DGM,所以DM=MN。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的度数为20度。
在边AB 上取点D,使得AD=BC。
求角BDC的度数。
解析:以AC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ACE,连接DE。
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AD中,AD=BC,AB=EA,∠EAD=∠BAC+∠CAE=20+60=80=∠ABC。
因此,三角形ABC≌三角形EAD。
由此可得ED=EA=EC,因此三角形EDC 是等腰三角形。
由于∠AED=∠BAC=20度,因此∠CED=∠AEC-∠AED=60-20=40度。
从而∠DCE=70度,∠DCA=∠DCE-∠ACE=70-60=10度,因此∠XXX∠DAC+∠DCA=20+10=30度。
另解1:以AD为边在三角形ABC外部作等边三角形ADE,连接EC。
在三角形ACB和三角形CAE中,∠CAE=60度+20度=∠ACB,AE=AD=CB,AC=CA,因此三角形ACB≌三角形CAE,从而∠CAB=∠ACE,CE=AB=AC。
在三角形CAD和三角形CED中,AD=ED,CE=CA,CD=CD,因此三角形CAD≌三角形CED,从而∠ACD=∠ECD,∠XXX∠ACE=2∠ACD,因此∠ACD=10度,因此∠BDC=30度。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解析)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作辅助线的八种常见方法
三角形中作辅助线的八种常见方法
1.垂线分割法:在三角形的一边上作一条垂线,将三角形分割为两个小三角形,便于进行角度和边长的计算。
2. 中位线法:从三角形的一个角出发,作一条经过对边中点的线段,将三角形分割为两个小三角形,便于进行面积和长度的计算。
3. 角平分线法:从三角形的一个角出发,作一条平分角的直线,将三角形分割为两个小三角形,便于进行角度和边长的计算。
4. 高线法:从三角形的一个角出发,作一条垂直于对边的线段,将三角形分割为两个小三角形,便于进行面积和长度的计算。
5. 中心连线法:将三角形的三条中心(外心、内心、重心)连起来,将三角形分割为六个小三角形,便于进行角度和边长的计算。
6. 正弦定理法:利用三角形中某个角的正弦值与对边长度的关系,求解未知量。
7. 余弦定理法:利用三角形中某个角的余弦值与两边长度的关系,求解未知量。
8. 海伦公式法:利用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求解面积,公式为:S=√[p(p-a)(p-b)(p-c)],其中p=(a+b+c)/2为半周长。
- 1 -。
数学专题 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
数学专题——三角形中的常用辅助线一、方法概述几何的难点就在辅助线。
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一)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从结论出发,寻找要证明的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3)可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二)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1)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2)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3)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4)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二、典型例题(一)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例1:如图,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垂直于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BD=2CE。
1、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的应用(2)解题思路:要求证BD=2CE,可用加倍法,延长短边,又因为有BD平分∠ABC 的条件,可以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结合起来2、解题后的思考: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逆命题在添加辅助线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解题的能力,而且还加强了相关知识点和不同知识领域的联系,开拓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并且在添加辅助线的过程中也蕴含着化归的数学思想,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若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可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例2:如图,已知Δ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AD又是BC边上的中线。
求证:ΔABC是等腰三角形。
1、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的知识。
(2)解题思路:在证明三角形的问题中特别要注意题目中出现的中点、中线、中位线等条件,一般这些条件都是解题的突破口,本题给出了AD又是BC边上的中线这一条件,而且要求证AB=AC,可倍长AD得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 含答案 )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 60 度或 120 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 角度数为 30、60 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 30 度或 60 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 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 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 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第4讲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专题探究-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重难点及章节分类精品讲义
第4讲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专题探究类型一倍长中线——构全等【知识点睛】❖倍长中线辅助线方法规律总结❖倍长中线模型的变形——“倍长中线类”模型:【类题训练】1.如图,△ABC中,AB=6,AC=4,D是BC的中点,AD的取值范围为.2.如图,点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连接DE并延长至F,使EF=DE,连接FC.若FC∥AB,AB=5,CF=3,则BD的长等于()A.1B.2C.3D.53.如图,在△ACD中,∠CAD=90°,AC=6,AD=10,AB∥CD,E是CD上一点,BE 交AD于点F,若AB=D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1)方法呈现:如图①:在△ABC中,若AB=6,AC=4,点D为BC边的中点,求BC 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再连接BE,可证△ACD≌△EBD,从而把AB、AC,2AD集中在△ABE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直接写出范围即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为倍长中线法;(2)探究应用:如图②,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DE⊥DF于点D,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3)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CD,AF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BAF的角平分线.试探究线段AB,AF,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5.【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若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AS D.HL(2)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A.6<AD<8 B.6≤AD≤8 C.1<AD<7 D.1≤AD≤7【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 =BF.6.(1)方法学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张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在△ABC中,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如图2),①延长AD到M,使得DM=AD;②连接BM,通过三角形全等把AB、AC、2AD转化在△ABM中;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M的取值范围为AB﹣BM<AM<AB+BM,从而得到AD的取值范围是;方法总结:上述方法我们称为“倍长中线法”.“倍长中线法”多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和证明边之间的关系.(2)请你写出图2中AC与BM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3)深入思考:如图3,AD是△ABC的中线,AB=AE,AC=AF,∠BAE=∠CAF=90°,请直接利用(2)的结论,试判断线段AD与E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类型二截长补短——造全等【知识点睛】❖截长补短辅助线方法规律总结总结:因为截长补短常得线段相等,所以截长补短经常用于证明三条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如AD=BC+EF【类题训练】7.如图,在△ABC中,AB>AC,∠1=∠2,P为AD上任意一点(不与A,D重合),则AB﹣AC PB﹣PC(填“>”、“<”或“=”).8.问题背景: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解法探究:小明同学通过思考,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从而可得结论.(1)请先写出小明得出的结论,并在小明的解决方法的提示下,写出所得结论的理由.解: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理由: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以下过程请同学们完整解答)(2)拓展延伸: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AD,若∠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再把结论写一写;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你为成立的结论.9.如图,△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AD、CE相交于点P.(1)求∠APC的度数;(2)若AE=3,CD=4,求线段AC的长.10.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BC上一个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点E在边AC的延长线上,且DA=DE.(1)求证:∠BAD=∠EDC:(2)用等式表示线段CD,CE,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1.如图,∠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1)求证:△ABC≌△ADE;(2)求∠F AE的度数;(3)求证:CD=2BF+DE.类型三整体旋转—共线—再全等【知识点睛】❖整体旋转三角形得全等辅助线方法规律总结【类题训练】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B=90°,DE⊥AB,垂足为E,且DE=EB=5,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10.已知正方形ABCD中,M,N是边BC,CD上任意两点,∠MAN=45°,连结MN.(1)如图①,请直接写出BM,DN,MN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2)如图②,过点A作AH⊥MN于点H,求证:AB=AH;11.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1)如图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有BM+DN=MN.当∠MAN绕点A 旋转到BM≠DN时,如图2,请问图1中的结论还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1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为△ABC内一点,连接AP,BP,CP,将线段AP 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P',连接PP',BP'.(1)用等式表示BP'与CP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当∠BPC=120°时,①直接写出∠P'BP的度数为;②若M为BC的中点,连接PM,用等式表示PM与AP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类型四 连接线段——得全等【知识点睛】❖ 连接线段得△全等辅助线方法规律总结【类题训练】13.如图,已知:AB AC =,BD CD =,60A ∠=︒,140D ∠=︒,则B ∠=( ) A .50B .40C .40或70D .3014.把正方形ABCD 绕着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 ,边FG 与BC 交于点H (如图).试问线段HG 与线段HB 相等吗?请先观察猜想,然后再证明你的猜想.【课后综合练习】 1.[方法呈现](1)如图①,△ABC 中,AD 为中线,已知AB =3,AC =5,求中线AD 长的取值范围. 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 至点E ,使DE =AD ,连接CE ,则易证△DEC ≌△DAB ,得到EC =AB =3,则基本图形辅助线 条件与结论结论应用连接AD条件:AB=AC ,BD=CD 结论:△ABD ≌△ACD(SSS)此种类型的辅助线虽然最简单,但是也最常见,常用来证明角相等可得AC﹣CE<AE<AC+CE,从而可得中线AD长的取值范围是.[探究应用](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BAD的平分线,试判断AB,AD,DC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CD,AF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E是BC 的中点,若AE是∠BAF的平分线,试探究AB,AF,CF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阅读理解(1)如图①,△ABC中,D是BC中点,连接AD,直接回答S△ABD与S△ADC相等吗?(S表示面积);应用拓展(2)如图②,已知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连接DE、EC,试利用上题得到的结论说明S△DEC=S△ADE+S△EBC;解决问题(3)现有一块如图③所示的梯形试验田,想种两种农作物做对比实验,用一条过D点的直线,将这块试验田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块,画出这条直线,并简单说明另一点的位置.3.(1)如图①,OP是∠MON的平分线,点A为OM上一点,点B为OP上一点.请你利用该图形在ON上找一点C,使△COB≌△AOB,请在图①画出图形.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2)如图②,在△ABC 中,∠ACB 是直角,∠B =60°,AD 、CE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F .请你写出FE 与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在(2)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你直接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4.如图甲,在△ABC 中,∠ACB 为锐角,点D 为射线BC 上一动点,连接AD ,以AD 为一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AB =AC ,∠BAC =90°,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如图乙,线段CF 、BD 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数量关系为 .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 (2)如果AB ≠AC ,∠BAC ≠90°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试探究:当△ABC 满足一个什么条件时,CF ⊥BC (点C 、F 重合除外)?并说明理由.5.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BD 是ABC ∠的平分线,AD CD =.2 求证:180A C ∠+∠=︒.6.如图,已知,∠BAC=90°,AB=AC,BD是∠ABC的平分线,且C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辅助线做法平面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在实践探索中经常进行归类总结,仔细分析题目给我们的条件,找到隐含的和一些有规律的信息。
直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条件不具备,就得通过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一、证题思路:平面几何里,证题思路主要有:(1)分析法,即从结论入手,逐步逆推,直至达到已知为止。
(2)综合法,即从已知条件入手,运用已学的定理公式推出结论。
(3)两头凑,即综合法和分析法有机结合。
一方面从已知推可知,达到须知;另一方面由未知看须知,靠拢已知,一旦已知与须知沟通,证题思路就有了。
(也叫分析—综合法)。
二、怎样才能正确地添加辅助线呢?我帮助学生总结了以下规律口诀:(一)人说几何学习难,难点在作辅助线。
辅助线要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
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还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斜三角形问题难,作高构成勾股弦;等腰三角形露面,高线顶角平分线;线段等于加或减,截长补短是利剑;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三角形中两中点,连结则成中位线;三角形边一中点,尝试构造中位线;短线等于长线半,短线当作中位线;直角三角形相间,作出斜边上中线;三十度角在里边,直角三角形构建;四边形作对角线,延长对边形相伴,如果遇到特殊角,垂线分割不怠慢。
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可试探;平行移动对角线,成三角形最常见;假若腰上有中点,另腰中点与它连,一旦延长交底线,全等相等面面观;两腰中点都出现,赶紧构造中位线,假若腰上一中点,也可尝试中位线;梯形两底有中点,平移两腰是经典。
证相似,比线段,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是关键,AX两型要兼顾;添线平行成习惯,若不符合平等比,三点定形添线段;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
要证角的倍与半,线段证法产经验,首先作角平分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底角等顶外角半。
半径与弦长计算,作弦心距中间站;圆上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半径连;切线长度要计算,圆幂定理巧过关,连结圆心线上点,勾股定理最方便;两圆公切长计算,必定作出连心线,圆心向径作垂线,数形关系全出现;要想证明是切线,半径垂线仔细辩;是直径,成半圆,想成直角径连弦;弧有中点连圆心,垂径定理要记全;圆周角边两条弦,直径和弦端点连,弦切角边切线弦,同弧对角等找完。
要想作个外接圆,两边作出中垂线。
设想作个内切圆,内角平分线梦圆。
如果遇到相交圆,不要忘作公共弦。
内外相切的两圆,经过切点公切线;若是添上连心线,切点肯定在上面。
要证等角添个圆,证明题目少困难。
内心顶点一相连,相等两角居两边。
内心向外作垂线,多少都是等线段。
旁心情况也如此,切记延长形的边。
外心连接各顶点,半径相等在眼前。
外心向边引垂线,垂直平分这条边。
正多边形要转换,半径边心距半边。
图形残缺不自然,特殊图形须补全。
辅助线,是虚线,画图注意勿改变。
假若图形较分散,对称旋转去实验。
基本作图很关键,平时掌握要训练。
最值轴对称攻关,平镜成像反射诠。
第四比项平行线,比例中项作半圆。
解题还要多心眼,经常总结方法现。
切勿盲目乱添线,方法灵活应多变。
分析综合方法选,困难再多也会减。
虚心勤学加苦练,成绩上升成直线。
(二)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
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
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看。
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
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
直接证时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
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
半径与弦长计算,弦心距来中间站。
圆上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半径连。
切线长度的计算,勾股定理最方便。
要想证实是切线,半径垂线仔细辨。
是直径,成半圆,想成直角径连弦。
弧有中点圆心连,垂径定理要记全。
圆周角边两条弦,直径和弦端点连。
弦切角边切线弦,同弧对角等找完。
要想作个外接圆,各边作出中垂线。
还要作个内接圆,内角平分线梦圆。
假如碰到相交圆,不要忘作公共弦。
内外相切的两圆,经过切点公切线。
若是添上连心线,切点肯定在上面。
要作等角添个圆,证实题目少困难。
辅助线,是虚线,画图注重勿改变。
假如图形较分散,对称旋转去实验。
基本作图很关键,平时把握要熟练。
解题还要多心眼,经常总结方法显。
切勿盲目乱添线,方法灵活应多变。
分析综合方法选,困难再多也会减。
虚心勤学加苦练,成绩上升成直线。
几何证题难不难,关键常在辅助线;知中点、作中线,中线处长加倍看;底角倍半角分线,有时也作处长线;线段和差及倍分,延长截取证全等;公共角、公共边,隐含条件须挖掘;全等图形多变换,旋转平移加折叠;中位线、常相连,出现平行就好办;四边形、对角线,比例相似平行线;梯形问题好解决,平移腰、作高线;两腰处长义一点,亦可平移对角线;正余弦、正余切,有了直角就方便;非凡角、非凡边,作出垂线就解决;实际问题莫要慌,数学建模帮你忙;圆中问题也不难,下面我们慢慢谈;弦心距、要垂弦,碰到直径周角连;切点圆心紧相连,切线常把半径添;两圆相切公共线,两圆相交公共弦;切割线,连结弦,两圆三圆连心线;基本图形要熟练,复杂图形多分解;以上规律属一般,灵活应用才方便。
三、注重强调添加辅助线的原则:1、聚拢集中原则通过添置适当的辅助线,将图形中分散,远离的元素,通过变换和转化,是他们相对集中,聚拢到有关图形上来,使题设条件与结论建立逻辑关系,从而推导出要求的结论2、化繁为简原则对一类几何命题,其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在已知条件所给的图形中,其逻辑关系不明朗,通过添置适当辅助线,把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图形,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总之,关于辅助线的添加单凭本人的一些观点是不够的,主要还是应靠学生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摸索,积累,以致形成经验。
另外,还应注重添加辅助线时,往往不是一下子可以作出来的,应根据分析逐步完成,举一反三。
四:专题讨论,谈如何添加辅助线及其一般方法探讨学生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对怎样连接辅助线往往是一筹莫展。
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也可能是牢固。
但是识记的过程中知识只是进入了脑子,灵活性往往很弱。
第二, 不同图形作辅助线的方法没有掌握,以三角形为例: 专题1、在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证明线段不等关系时,若直接证不出来,可连接两点或延长某边构成三角形,使结论中出现的线段在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再运用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证明。
例1,已知如图1-1:D 、E 为△ABC 内两点,求证:AB+AC>BD+DE+CE.A B C D E N M 11 图证明:(法一)将DE 两边延长分别交AB 、AC 于M 、N ,在△AMN 中,AM+AN > MD+DE+NE;(1) 在△BDM 中,MB+MD>BD ; (2) 在△CEN 中,CN+NE>CE ; (3)由(1)+(2)+(3)得: AM+AN+MB+MD+CN+NE>MD+DE+NE+BD+CE∴AB+AC>BD+DE+EC (法二:图1-2)延长BD 交 AC 于F ,廷长CE 交BF 于G ,在△ABF 和△GFC 和△GDE 中有:AB+AF> BD+DG+GF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GF+FC>GE+CE (同上) (2)DG+GE>DE (同上) (3)由(1)+(2)+(3)得:AB+AF+GF+FC+DG+GE>BD+DG+GF+GE+CE+DE∴AB+AC>BD+DE+EC 。
专题2、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时如直接证不出来时,可连接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在某个三角形的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于这个三角形的内角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 例2:如图2-1:已知D 为△ABC 内的任一点,求证:∠BDC>∠BAC 。
分析:因为∠BDC 与∠BAC 不在同个三角形中,没有直接的联系,可适当添加辅助线构造新的三角形,使∠BDC 处于在外角的位置,∠BAC 处于在内角的位置;证法一:延长BD 交AC 于点E ,这时∠BDC 是△EDC 的外角,∴∠BDC>∠DEC ,同理∠DEC>∠BAC ,∴∠BDC>∠BAC证法二:连接AD ,并廷长交BC 于F ,这时∠BDF 是△ABD 的外角,∴∠BDF>∠BAD ,同理,∠CDF>∠CAD ,∴∠BDF+∠CDF>∠BAD+∠CAD ,即:∠BDC>∠BAC 。
注意: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证明不等关系时,通常将大角放在某三角形的外角位置上,小角放在这个三 角 形的内角位置上,再利用不等式性质证明。
专题3:利用角平分线构造三角形全等主要是指: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全等(与专题1区别开)由于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所以当题目中出现角平分线时,过角平分线上一点作角两边的垂线是常作的辅助线,作了辅助线,就有线段相等,角相等,从而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证明。
遇到角平分线时,常作垂线段,以便利用角平分线性质解题。
例3、已知,如图3-1,在四边形ABCD 中,BC >AB ,AD =DC ,BD 平分∠ABC .求证:∠BAD +∠BCD =180°.分析:因为平角等于180°,因而应考虑把两个不在一起的通过全等转化成为平角,图中缺少全等的三角形,因而解题的关键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可通过“角平分先性质”来实现.AB C D E F G 21 图证明:过点D 作DE 垂直BA 的延长线于点E ,作DF ⊥BC 于点F ,如图3-2∵BD 平分∠ABC ,∴DE =DF ,在Rt △ADE 与Rt △CDF 中,⎩⎨⎧==CD AD DF DE ∴Rt △ADE ≌Rt △CDF (HL ),∴∠DAE =∠DCF .又∠BAD +∠DAE =180°,∴∠BAD +∠DCF =180°,即∠BAD +∠BCD =180°例4、已知,如图4-1,∠1=∠2,P 为BN 上一点,且PD ⊥BC 于点D ,AB +BC =2BD . 求证:∠BAP +∠BCP =180°.分析:与例3相类似,证两个角的和是180°,可把它们移到一起,让它们是邻补角,即证明∠BCP =∠EAP ,因而此题适用“补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构造.证明:过点P 作PE 垂直BA 的延长线于点E ,如图4-2∵∠1=∠2,且PD ⊥BC ,∴PE =PD ,在Rt △BPE 与Rt △BPD 中,⎩⎨⎧==BPBP PD PE ∴Rt △BPE ≌Rt △BPD (HL ),∴BE =BD .∵AB +BC =2BD ,∴AB +BD +DC =BD +BE ,∴AB +DC =BE 即DC =BE -AB =AE .在Rt △APE 与Rt △CPD 中,⎪⎩⎪⎨⎧=∠=∠=DC AE PDC PEA PD PE∴Rt △APE ≌Rt △CPD (SAS),∴∠PAE =∠PCD又∵∠BAP +∠PAE =180°.∴∠BAP +∠BCP =180°例5:如图5-1,AB//CD ,E 是AD 上一点,且BE ,CF分别是ABC ∠,BCD ∠,求证:AE=ED分析:由于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而点E 是两角平分线的交点,因此想到过E 作AB ,BC ,CD 的垂线段(证明略)总结:遇到角平分线及线段相等的问题,就要想到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两边作垂线段,然后证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