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合集下载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 以上延迟时间只是近似的, 存在个体差异,需根据病 人估计的心输出量及怀疑 病变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而且还因注射速率不同而 不同,特异性及准确性不 佳。
升主动脉: 10.5+-3.0S
肺动脉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1 级
肺动脉增强不明显
2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程度
级 较差,伴行静脉增强较好
3
肺动脉段及亚段与伴行
肺动脉CT造影技术
肺动脉概述
1.肺动脉解剖 肺动脉是粗而短的动脉干,长约4~5cm,宽约 2.5~3cm,起自右室漏斗部,在相当于T4水平分 成左、右肺动脉入肺,肺动脉左支较短,分两支 入上下肺叶,右支较粗长分成三支入上、中、下 肺叶。 2.肺循环生理特点 肺循环路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动静脉循环时间非常短,约 为2~4S,启动时间过早肺动脉远端分支对比剂充 盈不佳,同时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内对比剂形成的 硬射线伪影将干扰肺动脉大分支内栓子的显示; 过晚则肺静脉内对比剂充盈,影响段、亚段分支 的显示。
肺动脉解剖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动脉干较长, 首先发出尖前干, 此支向远心端再 发出尖段(A1) 和前段(A3)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中叶动脉分别 发出外侧段(A4)、 内侧段(A5)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下叶动脉在与中 叶动脉相对应的远侧, 向后方发出下叶背段 支(A6),此后肺 动脉称之为“基底干 动脉”,向远心端继 续发出前内基底段 (A7-8)、后外基底 段(A9-10)

静脉同样增强
4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明显,

伴行静脉略有增强
5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伴

行静脉未见增强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发展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ppt课件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ppt课件

的 预时静脉伪影最小、图像质量最佳。




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1.进针位置


2.注射方案

的 预
3.扫描方式
防 和
4.触发时机


5.重建方案
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1.进针位置


故 在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右侧肘正中静脉进针

预 规格:20G X 1.16“ (1.1mm X 30mm)




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2.注射方案


事 故浓度在350或370,0.3ml/Kg
对比剂 20ml
的 预注射速度4ml/s
生理盐水
60ml




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3.扫描方式


GSI能谱扫描


由头侧向足侧螺旋扫描
的 预
探测器:全开4cm
防 和
螺距:1.375/1





害 事
CTPA







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CT血管造影的影响因素



1.患者的自身因素

的 预
2.扫描方面的因素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课件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课件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课件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引起肺循环障 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据国内外尸检报告,约有67%~79%PE 病人生前未能得到正确诊断。而国内的漏诊率高达80%以上; 未经治疗者,死亡率可高达20%-30%,及时诊治者,死亡率 可降至8%。目前,核素肺显像仍为PE常规检查,但是特异性 低,主要用于筛查病人。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的更新,CT和 MRI等微创检查方法,已逐步成为诊断PE的首选,CTPA诊断PE 的敏感性可达75%-100%,特异性可达80%-100%,对于叶 、段动脉显示的准确性更高,有助于明确肺动脉内栓子的位 置、范围、程度、性质和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肺动脉及其分支都较粗,管壁较主动脉及其分支薄。肺循 环的全部血管都在胸腔内,而胸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 这些因素使肺循环有与体循环不同的一些特点。
肺动脉血流阻力和血压肺动脉管壁厚度仅为主动脉的三分 之一,其分支短而管径较粗,故肺动脉的可扩张性较高, 对血流的阻力较小。
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碘积图--肺
CTPA图像对栓子的检出率与图像后处理方法也密切相。 CTA是将螺旋CT扫描与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两种技术 结合来显示血管结构的技术,而三维重建是图像后处理技 术的一大飞跃。
MPR CPR
MPR或CPR是一种简便的二维成像方法,它是将一组 横断面图像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能有效地进行任意断 面的二维图像重建,与CTA的原始数据保持一致,所 以是最准确的显示方法,其中肺栓子的检出率也以MP R最好。
CT血管造影的影响因素 1.患者的自身因素 2.扫描方面的因素
3.对比剂注射方面的因素
1.患者的自身因素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扫描条件
曝光参数
3.对比剂注射方面的因素
针管的型号
进针的位置
注射方案
成像技术要点
1扫描速度越快越好。
2触发时机应准确无误,确保肺动脉中对比剂浓度在峰值期完 成扫描。 3扫描层厚必须最薄。 4图像后处理要求多种方法相结合,多角度进行肺动脉重建。
目的 在肺血管动脉期内完成扫描,使肺动脉的密度达到峰值,同 时静脉伪影最小、图像质量最佳。
3. 对比剂应用碘海醇(300mgI/ml)25ml ,生理盐水 40ml ,注射流率 4.0ml/s 4. 延迟时间由小剂量测试法测得 :扫描正位定位片 ,将扫描层面选择为 主肺动脉水 平(气管分叉下方 1 ~ 2cm ) ,对比剂 10ml ,生理盐水 25ml ,注射流率 4.5ml/s ,延迟时间为 0 ,层厚 1mm ,重 复扫描 ,扫 描时间和间隔时间均为 1s ,共设置扫描 10 层 ,主肺动脉由亮变暗即 可停止扫描 。
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血管造影的影响因素
1.患者的自身因素 2.扫描方面的因素 3.对比剂注射方面的因素
1.患者的自身因素
血压
年龄 心率
体重
血管情况
身高
2.扫描条件的因素
方向
重建
CT
扫描范围
扫描条件
扫描条件的因素
肺动脉CT 血管造影技术 (CTPA)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引起肺循环障 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据国内外尸检报告,约有67%~79%PE 病人生前未能得到正确诊断。而国内的漏诊率高达80%以上; 未经治疗者,死亡率可高达20%-30%,及时诊治者,死亡率 可降至8%。目前,核素肺显像仍为PE常规检查,但是特异性 低,主要用于筛查病人。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的更新,CT和

(推荐)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推荐)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 小剂量测试法分析 • 优势:1.扫描时机准确,无肺静脉显影干扰。
2.预防性对比剂过敏或渗漏。 • 不足: 1.辐射计量稍大。
2.造影剂用量大于智能跟踪法。 3.步骤复杂,不便掌握。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 经验值法 根据有关文献: 从肘前静脉至胸腔内各结构 的循环时间依次为: 上腔静脉:3.7+-1.5S 肺动脉: 6.5+-2.5S
肺动脉解剖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动脉干较长, 首先发出尖前干, 此支向远心端再 发出尖段(A1) 和前段(A3)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中叶动脉分别 发出外侧段(A4)、 内侧段(A5)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下叶动脉在与中 叶动脉相对应的远侧, 向后方发出下叶背段 支(A6),此后肺 动脉称之为“基底干 动脉”,向远心端继 续发出前内基底段 (A7-8)、后外基底 段(A9-10)
Thank You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如图所示:确定造影剂的 峰值时间为2*3+6(2*X+6) 因此延迟时间为12S。然后 以相同速率注射对比剂进 行扫描。
小剂量试验:
A:3.5~4.5ml/s 15~20ml
B:4.5ml/s 20ml
正式扫描:
A : 3.5~4.5ml/s , 40~60ml
B:3.5~4.5ml/s, 40ml
• 智能跟踪法分析:
• 不足:2.扫描时间不确定性,主要是启动扫描 后要延迟一段时间(扫描床移动到预扫描层面 +球管达到预定转速),错过了肺动脉显影的 最佳时机,图像质量不能保证,会造成肺静脉 干扰,影响段、亚段肺动脉的良好显示,对诊 断造成影响。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PPT课件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PPT课件
18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 小剂量测试法分析 • 优势:1.扫描时机准确,无肺静脉显影干扰。
2.预防性对比剂过敏或渗漏。 • 不足: 1.辐射计量稍大。
2.造影剂用量大于智能跟踪法。 3.步骤复杂,不便掌握。
19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 经验值法 根据有关文献: 从肘前静脉至胸腔内各结构 的循环时间依次为: 上腔静脉:3.7+-1.5S 肺动脉: 6.5+-2.5S
时相同的速度注射对比剂15~20ml,并跟与20ml盐水 冲管,注射开始后6S起在主肺动脉同一层面以1S的间 隔时间作监测扫描,观察峰值,峰值过后,停止扫描。 选取“Measurement”菜单中的“MIROI”键,在主肺动脉 上划定一个圆形感兴趣,确定后出现一副“时间~密度 曲线”。
17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 以上延迟时间只是近似的, 存在个体差异,需根据病 人估计的心输出量及怀疑 病变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而且还因注射速率不同而 不同,特异性及准确性不 佳。
升主动脉: 10.5+-3.0S
20
肺动脉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1 级
肺动脉增强不明显
2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程度
级 较差,伴行静脉增强较好
3
肺动脉段及亚段与伴行

静脉同样增强
4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明显,

伴行静脉略有增强
5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伴

行静脉未见增强
21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发展
• 能谱 CT 一次性成像肺动脉及下肢静脉造影技术 • 检查方法:使用 GE Discovery CT750 HD,CTPA 和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MIP
MIP在CTA中的应用广泛,它是通过计算机处理将扫描 获得的体素进行任意方向的数学线束透视投影,每一位线束 所遇到密度值高于所选阈值的像素或密度最高的像素被投影 在与线束垂直的平面上形成三维图像,可以从任意投影方向 进行观察,主要常用于显示具有相对较高密度的组织结构, 但所显示的结构与邻近结构没有深度关系。本组中MIP对 栓子的检出率仅次于MPR,尤其是对段及以下血管内栓子 的显示欠佳,是由于小血管的密度差变小所致。
肺动脉CT 血管造影技术
(CTPA)
崔丁也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引起肺循环障 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据国内外尸检报告,约有67%~79%PE 病人生前未能得到正确诊断。而国内的漏诊率高达80%以上; 未经治疗者,死亡率可高达20%-30%,及时诊治者,死亡率 可降至8%。目前,核素肺显像仍为PE常规检查,但是特异性 低,主要用于筛查病人。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的更新,CT和 MRI等微创检查方法,已逐步成为诊断PE的首选,CTPA诊断PE 的敏感性可达75%-100%,特异性可达80%-100%,对于叶 、段动脉显示的准确性更高,有助于明确肺动脉内栓子的位 置、范围、程度、性质和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要点小结
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肺动静脉循环时间非常短,约为2-4S,启动时间过早,肺 动脉远端分支对比剂充盈不佳,同时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内 对比剂形成的硬射线伪影将干扰肺动脉大分支内栓子的显 示;过晚则肺静脉内对比剂充盈,影响段、亚段分支的显 示。
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22
•2020/12/15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23
•2020/12/15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24
•2020/12/15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25
1.进针位置
在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右侧肘正中静脉进针 规格:20G X 1.16“ (1.1mm X 30mm)
•2020/12/15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13
2.注射方案
浓度在350或370,0.3ml/Kg 注射速度4ml/s
对比剂 20ml
生理盐水
60ml
•2020/12/15
•10
目的 在肺血管动脉期内完成扫描,使肺动脉的密度达到峰值,同 时静脉伪影最小、图像质量最佳。
•2020/12/15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11
1.进针位置 2.注射方案 3.扫描方式 4.触发时机 5.重建方案
•2020/12/15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12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14
3.扫描方式
GSI能谱扫描
由头侧向足侧螺旋扫描
探测器:全开4cm
螺距:1.375/1
球管转速:0.5s
•2020/12/15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15
4.触发时机 从注射开始3秒后监测,每隔1秒监测一次。 观察扎针侧的上肢静脉,显影即可触发。
•18
QC像
•2020/12/15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课件分享)

影像学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为了准确诊断肺栓塞,医学界广泛采用了影像学技术。

本文将介绍影像学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包括CT肺动脉造影和核医学。

1. CT肺动脉造影(CTPA)CTPA是诊断肺栓塞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影像,帮助医生确定肺血管是否存在栓塞。

CTPA通过注射造影剂,利用CT扫描技术获取肺动脉和肺血管的影像信息。

在诊断肺栓塞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肺动脉分支、栓子形态和位置等特征,以确定是否存在栓塞。

CTPA的优点是对肺血管高分辨率成像,能够显示血管造影图像,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

同时,CTPA还可以评估肺动脉血管壁的异常和受累程度,为肺栓塞的严重程度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CTPA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对于患有肾功能不全或过敏反应的患者,注射造影剂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其次,CTPA无法提供肺动脉血流信息,对于肺栓塞的生理功能评估较为有限。

因此,在CTPA之外,核医学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肺栓塞的诊断中。

2. 核医学核医学技术主要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在体内监测血流和肺通气情况,从而评估肺功能和发现栓塞灶。

常见的核医学方法包括肺通气灌注扫描(V/Q扫描)和断层显像术(SPECT)。

V/Q扫描通常是通过两个步骤完成的。

首先进行肺通气扫描,患者通过吸入含有放射性气体的气体,并通过摄影来观察气体在肺部的分布情况。

然后进行肺灌注扫描,通过注射含有放射性示踪剂的液体进入静脉,观察血液在肺部的分布情况。

最后,通过比较通气和灌注扫描的结果,医生可以评估肺栓塞的可能性。

SPECT是一种核医学断层显像术,可以提供三维的肺部影像,通过注射示踪剂并进行放射性扫描,医生能够观察到血流异常和肺动脉阻塞的存在。

核医学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提供肺内血流分布和通气功能的信息,对于不宜进行CTPA或CTPA结果不确定的患者,核医学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PPT课件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PPT课件
• 智能跟踪法分析:
• 不足:2.扫描时间不确定性,主要是启动扫描 后要延迟一段时间(扫描床移动到预扫描层面 +球管达到预定转速),错过了肺动脉显影的 最佳时机,图像质量不能保证,会造成肺静脉 干扰,影响段、亚段肺动脉的良好显示,对诊 断造成影响。
16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 小剂量测试法 1.扫描正位定位片 2.选取主肺动脉层面做小剂量测试,即以与大剂量注射

静脉同样增强
4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明显,

伴行静脉略有增强
5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伴

行静脉未见增强
21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发展
• 能谱 CT 一次性成像肺动脉及下肢静脉造影技术 • 检查方法:使用 GE Discovery CT750 HD,CTPA 和
间接 CTV 分段注射对比剂一次性成像。CTPA 扫描范 围从膈上到肺尖,由足向头侧方向扫描。目的是避免 扫描早期上腔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对周边组织产生条 状伪影,影响上肺血管观察,下肢静脉扫描范围包括 小腿下 1 /3 至肾上极水平。扫描参数: 采用能谱扫描 模式( GSI) ,扫描序列: kV/mA/time /140 /630 /0. 5 s; pitch 值: 1. 375,对比剂选用欧乃派克( 350 mg·mL) 100 ~ 120 mL
12
2
小剂量测试法
3
经验值法
13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 智能跟踪法 1.扫描正位定位片 2.打开“智能跟踪”,将扫描层面选择为主肺动脉水平(气
管分叉下方 1 ~ 2cm ) 处,阈值50HU,扫描间隔1S, 监测上腔静脉,监测后最短延迟时间5.7,当达到阈值 后启动扫描。 3.用药方案:A:3.5~4.5ml/s,40~60ml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

肺动脉解剖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动脉干较长, 首先发出尖前干, 此支向远心端再 发出尖段(A1) 和前段(A3)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中叶动脉分别 发出外侧段(A4)、 内侧段(A5)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下叶动脉在与中 叶动脉相对应的远侧, 向后方发出下叶背段 支(A6),此后肺 动脉称之为“基底干 动脉”,向远心端继 续发出前内基底段 (A7-8)、后外基底 段(A9-10)

静脉同样增强
4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明显,

伴行静脉略有增强
5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伴

行静脉未见增强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发展
• 能谱 CT 一次性成像肺动脉及下肢静脉造影技术
• 检查方法:使用 GE Discovery CT750 HD,CTPA 和 间接 CTV 分段注射对比剂一次性成像。CTPA 扫描范 围从膈上到肺尖,由足向头侧方向扫描。目的是避免 扫描早期上腔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对周边组织产生条 状伪影,影响上肺血管观察,下肢静脉扫描范围包括 小腿下 1 /3 至肾上极水平。扫描参数: 采用能谱扫描 模式( GSI) ,扫描序列: kV/mA/time /140 /630 /0. 5 s; pitch 值: 1. 375,对比剂选用欧乃派克( 350 mg·mL) 100 ~ 120 mL
5.0ml/s
肺动脉CT血管造影基本 扫描参数及相关
• 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上1cm至肋膈角水平,包 括肺动脉主干,并至少包括其一级及二级分支 • 扫描方向:足~头(减小上腔静脉伪影)
• 扫描参数:能谱扫描,机架旋转时间 0.6s/r , 螺距1.375 ,管电流360mA ,层厚和间隔均为 5mm,电压行高低能量 ( 70和140kVp ) 瞬时 (<0.5ms)切换。

肺动脉血管造影技术讲课文档

肺动脉血管造影技术讲课文档

MPR CPR
MPR或CPR是一种简便的二维成像方法,它是将一组横断面 图像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能有效地进行任意断面的二维图像重 建,与CTA的原始数据保持一致,所以是最准确的显示方法, 其中肺栓子的检出率也以MPR最好。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二十九页。
MIP
MIP在CTA中的应用广泛,它是通过计算机处理将扫描获得 的体素进行任意方向的数学线束透视投影,每一位线束所遇到密 度值高于所选阈值的像素或密度最高的像素被投影在与线束垂直 的平面上形成三维图像,可以从任意投影方向进行观察,主要常 用于显示具有相对较高密度的组织结构,但所显示的结构与邻近 结构没有深度关系。本组中MIP对栓子的检出率仅次于MPR ,尤其是对段及以下血管内栓子的显示欠佳,是由于小血管的密 度差变小所致。
现在二十页,总共二十九页。
碘积图--肺灌注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二十九页。
祛除硬化伪影
现在二十二页,总共二十九页。
4.重建方案
CTPA图像对栓子的检出率与图像后处理方法也密切相。CTA是 将螺旋CT扫描与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两种技术结合来显示血管结 构的技术,而三维重建是图像后处理技
术的一大飞跃。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二十九页。
现在二十五页,总共二十九页。
VR
VR技术是目前最接近常规血管造影的三维显示方法,可以获得真 实的三维图像。它能够利用扫描原始数据中的所有体素,根据各种 成分的比例进行像素分类并以不同的色彩进行显示,所获得的图像 清晰、直观、立体感强,可以三维任意旋转。但由于VR采用所有 的体素成像,反而使得血管内栓子的显示受到血管壁和栓子周围对 比剂的影响,尤其是对小血管而言,造成对栓子检出率的降低。
现在五页,总共二十九页。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肺动脉及其分支都较粗,管壁较主动脉及其分支薄。肺循 环的全部血管都在胸腔内,而胸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 这些因素使肺循环有与体循环不同的一些特点。
肺动脉血流阻力和血压肺动脉管壁厚度仅为主动脉的三分 之一,其分支短而管径较粗,故肺动脉的可扩张性较高, 对血流的阻力较小。
3扫描层厚必须最薄。
4图像后处理要求多种方法相结合,多角度进行肺动脉重建。
目的 在肺血管动脉期内完成扫描,使肺动脉的密度达到峰值,同 时静脉伪影最小、图像质量最佳。
1.进针位置 2.注射方案 3.扫描方式 4.触发时机 5.重建方案
1.进针位置
在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右侧肘正中静脉进针 规格:20G X 1.16“ (1.1mm X 30mm)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的更新ct和mri等微创检查方法已逐步成为诊断pe的首选ctpa诊断pe的敏感性可达75100特异性可达80100对于叶段动脉显示的准确性更高有助于明确肺动脉内栓子的位置范围程度性质和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引起肺循环障 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据国内外尸检报告,约有67%~79%PE 病人生前未能得到正确诊断。而国内的漏诊率高达80%以上; 未经治疗者,死亡率可高达20%-30%,及时诊治者,死亡率 可降至8%。目前,核素肺显像仍为PE常规检查,但是特异性 低,主要用于筛查病人。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的更新,CT和 MRI等微创检查方法,已逐步成为诊断PE的首选,CTPA诊断PE 的敏感性可达75%-100%,特异性可达80%-100%,对于叶 、段动脉显示的准确性更高,有助于明确肺动脉内栓子的位 置、范围、程度、性质和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肺动脉栓塞影像学

肺动脉栓塞影像学

肺动脉栓塞影像学肺动脉栓塞影像学是一种用于诊断和评估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的影像学技术。

肺动脉栓塞是指血液中的栓子(血栓)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血流受阻。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以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心搏骤停等并发症。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包括经胸部X射线、CT肺动脉造影(CTPA)以及核医学扫描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种影像学检查的特点和应用。

第一章经胸部X射线(Chest X-ray)经胸部X射线是一种常见的初筛方法,对于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可以作为首选检查。

通过经胸部X射线可以观察到肺动脉扩张、肺动脉分支充血以及肺梗塞所引起的肺组织坏死等。

然而,经胸部X射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相对较低,不能单凭此方法来确诊肺动脉栓塞。

第二章 CT肺动脉造影(CTPA)CT肺动脉造影是目前最常用的肺动脉栓塞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此方法,医生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肺动脉影像,并观察血栓的存在和位置。

CTPA能够准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同时还可以评估血栓的严重程度和危险因素。

此外,CTPA还可检测肺动脉壁的损伤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第三章核医学扫描核医学扫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肺动脉栓塞诊断方法,常用的有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放射性同位素静脉造影。

肺通气灌注扫描通过观察气体和血液在肺内的分布来评估肺动脉栓塞的情况。

放射性同位素静脉造影则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肺动脉栓塞的存在。

核医学扫描对于无法进行CTPA的患者或对放射线敏感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附件:________(此处列出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图片、表格、图表等,并标注清楚文件名称和摘要)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此处列出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以便读者理解上下文)。

【正式版】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PPT资料

【正式版】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PPT资料
重建模式均为STND
螺从距注射开始3秒环后监的测,全每隔部1秒血监测管一次都。 在胸腔内,而胸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
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
而国内的漏诊率这高达些80因%以素上;使肺循环有与体循环不同的一些特点。
4图像后处理要求多种方法相结合,多角度进行肺动脉重建。 浓度在350或370, 肺动脉血流阻力和血压肺动脉管壁厚度仅为主动脉的三分之一,其分支短而管径较粗,故肺动脉的可扩张性较高,对血流的阻力较小 。 1mm X 30mm)
性可达80%-100%,对于叶、段动脉显示的准确性更高,有助于明确肺动脉内栓子的位
目前,核素肺显像仍为PE常规检查,但是特异性低,主要用于筛查病人。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的更新,CT和MRI等微创检查方法,已逐步成为诊断PE的首选,CTPA诊断PE的敏感性可达75%-100%,特异
性可达80%-100%,对于叶、段动脉显示的准确性更高,有助于明确肺动脉内栓子的位
1.进针位置
规格:“ (1.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浓度在350或370, 置、范围、程度、性质和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目的
C据T国血内管外造尸影检在的报影告患响,因约者素有6自7%身~79条%PE件病人允生前许未能的得到情正确况诊断下。 ,从右侧肘正中静脉进针
从注射开始3秒后监测,每隔1秒监测一次。 浓度在350或370,
置右、心范 室围→、肺程动度脉肺、→性肺动质部和的脉肺毛动细血脉血血管流流→动肺阻力静学脉力状→态左和等心。房血压肺动脉管壁厚度仅为主动脉的三分
浓度在350或370,
之一,其分支短而管径较粗,故肺动脉的可扩张性较高,
对血流的阻力较小。
肺动静脉循环时间非常短,约为2-4S,启动时间过早,肺 动脉远端分支对比剂充盈不佳,同时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内 对比剂形成的硬射线伪影将干扰肺动脉大分支内栓子的显 示;过晚则肺静脉内对比剂充盈,影响段、亚段分支的显 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7
左肺动脉解剖
肺段动脉在叶间裂于 后段动脉水平发出一 支向后上、一支向前 下的血管分支,分别 为下叶背段(A6) 和舌段动脉(A4+5)
A
8
左肺动脉解剖
左肺动脉经叶间裂继 续往下形成下叶的基 底干动脉,向远心端 继续发出前内基底段 (A7-8)、后外基底 段(A9-10)
A
9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要点
• 检查方法:使用 GE Discovery CT750 HD,CTPA 和 间接 CTV 分段注射对比剂一次性成像。CTPA 扫描范 围从膈上到肺尖,由足向头侧方向扫描。目的是避免 扫描早期上腔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对周边组织产生条 状伪影,影响上肺血管观察,下肢静脉扫描范围包括 小腿下 1 /3 至肾上极水平。扫描参数: 采用能谱扫描 模式( GSI) ,扫描序列: kV/mA/time /140 /630 /0. 5 s; pitch 值: 1. 375,对比剂选用欧乃派克( 350 mg·mL) 100 ~ 120 mL
A
14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A
15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 智能跟踪法分析:
• 不足:2.扫描时间不确定性,主要是启动扫描 后要延迟一段时间(扫描床移动到预扫描层面 +球管达到预定转速),错过了肺动脉显影的 最佳时机,图像质量不能保证,会造成肺静脉 干扰,影响段、亚段肺动脉的良好显示,对诊 断造成影响。
1.扫描速度越快越好。
2.触发时机应准确无误,确保肺动脉中对比剂浓度 在峰值期完成扫描。
3.扫描层厚必须最薄。
4.图像后处理要求多种方法相结合,多角度进行肺 动本 扫描参数及相关
A
11
肺动脉CT血管造影基本 扫描参数及相关
• 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上1cm至肋膈角水平,包 括肺动脉主干,并至少包括其一级及二级分支 • 扫描方向:足~头(减小上腔静脉伪影)
肺动脉CT造影技术
放射科 司萧铭
A
1
肺动脉概述
1.肺动脉解剖
肺动脉是粗而短的动脉干,长约4~5cm,宽约
2.5~3cm,起自右室漏斗部,在相当于T4水平分
成左、右肺动脉入肺,肺动脉左支较短,分两支
入上下肺叶,右支较粗长分成三支入上、中、下
肺叶。
2.肺循环生理特点
肺循环路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升主动脉: 10.5+-3.0S
A
20
肺动脉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1 级
肺动脉增强不明显
2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程度
级 较差,伴行静脉增强较好
3
肺动脉段及亚段与伴行

静脉同样增强
4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明显,

伴行静脉略有增强
5
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伴

行静脉未见增强
A
21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发展
• 能谱 CT 一次性成像肺动脉及下肢静脉造影技术
A
23
Thank You
A
24
A
4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中叶动脉分别 发出外侧段(A4)、 内侧段(A5)
A
5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下叶动脉在与中 叶动脉相对应的远侧, 向后方发出下叶背段 支(A6),此后肺 动脉称之为“基底干 动脉”,向远心端继 续发出前内基底段 (A7-8)、后外基底 段(A9-10)
A
6
左肺动脉解剖
左肺动脉干相对较短, 首先发出前段支 (A3),此支在血 管组织内包裹,继续 向下方发出尖段 (A1+A2)
A
18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A
19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经验值法 根据有关文献: 从肘前静脉至胸腔内各结构 的循环时间依次为: 上腔静脉:3.7+-1.5S 肺动脉: 6.5+-2.5S
• 以上延迟时间只是近似的, 存在个体差异,需根据病 人估计的心输出量及怀疑 病变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而且还因注射速率不同而 不同,特异性及准确性不 佳。
• 扫描参数:能谱扫描,机架旋转时间 0.6s/r , 螺距1.375 ,管电流360mA ,层厚和间隔均为 5mm,电压行高低能量 ( 70和140kVp ) 瞬时 (<0.5ms)切换。
A
12
肺动脉CT血管造影 技术方法
1
智能跟踪法
2
小剂量测试法
3
经验值法
A
13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A
16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A
17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及分析
如图所示:确定造影剂的 峰值时间为2*3+6(2*X+6) 因此延迟时间为12S。然后 以相同速率注射对比剂进 行扫描。 小剂量试验: A:3.5~4.5ml/s 15~20ml B:4.5ml/s 20ml 正式扫描: A : 3.5~4.5ml/s , 40~60ml B:3.5~4.5ml/s, 40ml
肺静脉---左心房。肺动静脉循环时间非常短,约
为2~4S,启动时间过早肺动脉远端分支对比剂充
盈不佳,同时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内对比剂形成的
硬射线伪影将干扰肺动脉大分支内栓子的显示;
过晚则肺静脉内对比剂充盈,影响段、亚段分支
的显示。
A
2
肺动脉解剖
A
3
右肺动脉解剖
右肺动脉干较长, 首先发出尖前干, 此支向远心端再 发出尖段(A1) 和前段(A3)
A
22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 术方法发展
• 分段注射,即前段注射速度 4 mL/s ,总量 40 mL,加注30 mL 生理盐水; 后段速度 3 mL/s , 总量 60 ~ 80mL。采用对比剂跟踪触发扫描 技术( SmartPrep) ,兴趣区 1 放置肺动脉主干, 当兴趣区对比剂浓度达到100 Hu 时立即触发 扫描,在 CTPA 扫描完成后使用二次智能跟踪 技术,兴趣区 2 放置髂静脉; 当兴趣区对比剂 达到 35 Hu 时触发,进行下肢静脉扫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