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NH4 +-N和NO3 --N水平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根际

根际

根际rhizosphere字体[大][中][小]受植物根生命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上不同于原土体的根周围的土壤微区。

它是土壤-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产物,并依据植物种类或品种,土壤性质和环境条件形成特定的微生态体系。

在这一微区中进行着活跃的物质转化和流通,以及动力学过程。

这些过程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有益和有害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植物对逆境的调节反应等等。

因此,根际环境是当今植物营养学科中新兴的边缘学科分支,涉及到土壤化学、植物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科学。

根际是从希腊文根(rhizo)和圈围(sphere)两字合并而来。

1904年由德国微生物家学L.赫瑟(Hilther)将这一名词应用于豆科作物,称根周围密集的细菌数量和活性为根际效应。

以后,根际的概念由单一的微生物效应扩展到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的各个方面,使之从理论到应用发展成为现代化农业中极为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

根际研究的深入是与微观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

继电子显微镜以后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微电极等原位检测手段应用到生物科学后,也为根际养分状况和化学变化等的微观研究提供了可能。

而根际土壤的液氮冷冻和切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进一步扩展了根际研究的范围,为微区距离间水分、养分和微生物分布等的梯度变化积累了资料。

80年代以来,高压液相色谱仪和穆斯堡尔谱仪的应用,对根际分泌物和根际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化学行为的研究更有所推进。

根际的显微特征由于根表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不同根区的根际显微特征不尽相同(图1)。

其中根冠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分泌大量的粘液到根外,以及与脱落组织降解物混合,在根与土壤之间形成厚度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粘液层。

这层粘液与土壤颗粒有很强的亲和性,在其外沿粘附土粒形成一圈土壤鞘,直径约为根直径的一倍,粘附的程度表现为经水重复冲洗后仍不易洗脱。

其后的根伸长区,存在结构致密的表皮细胞。

这层细胞仅有初生壁,胞壁外的根冠延伸的及细胞分泌的粘液,它们与初生壁混为一体,厚度约为1~10微米。

氮磷钾肥料性质及使用

氮磷钾肥料性质及使用

石灰性土壤有大量CaCO3,可以中和酸性,不致变酸。
土壤胶体 Ca + 2KCl
土壤胶体 K + CaCl2
(三)施用
• 可作基肥、追肥施用。追肥大田作物一般施氯化钾 150kg•hm-2左右,宜深施在根系附近。作基肥时在酸性 和中性土壤上应与磷矿粉、有机肥、石灰等配合施用, 一方面防止酸化,另一方面促进磷矿粉中磷的有效化。
(一)水旱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我国稻区的轮作制度:麦类、油菜--水稻
绿肥--水稻
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由干变湿的过程中,有 效磷增加。
所以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 重水轻”的原则,将磷肥重点分配在旱作上。
当豆科作物与水稻轮作时,更应该将磷肥施 在豆科作物上,更能充分发挥“以磷增氮”的效 果。
(二)旱作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A) 顶部叶发绿
(B) 中部发黄
(C) 下部透露
烟草
氮中毒
黑绿,氨中毒
高粱过多,氨中毒
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一、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
全磷含量在0.08~0.1%以下,施用磷肥均有增产 效果
有效磷含量更能反映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
总之,应把磷肥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 的低产土壤上。
二、作物需磷特性与轮作中磷肥的分配
肥料品种等
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一)作物种类
需氮量: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叶菜类作物 > 瓜果类和根菜类 高产品种 > 低产品种 杂交水稻 > 常规水稻 营养最大效率期 > 其它时期
(二)土壤条件
肥力状况:着重中、低产田 土壤质地:砂质土壤“前轻后重,少量多次”
粘质土壤“前重后轻” 土壤反应:酸性土区、中性土区

10种保水剂基本特性对比研究要点

10种保水剂基本特性对比研究要点

10种保水剂基本特性对比研究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吸持是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 I2 J。

1969年,美国农业部北部研究中心(NRRC)首先研制出淀粉接枝聚丙烯腈类保水剂,并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将其利用于玉米、大豆种子涂层、树苗移栽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随后世界各国竟相研制保水剂。

1974年,保水剂在美国Granproce ssingco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随后日本重金购买了其专利,迅速赶上并超过了美国,相继开发了聚丙烯酸盐等一系列高吸水性树脂,成为目前世界上生产和出口保水剂最多的国家。

目前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在进行着保水剂的研究和应用。

我国保水剂研制和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

全国有40余个单位研究开发,并陆续应用于农林生产领域,但未批量化。

90年代以来,一批新型保水剂厂家和产品陆续问世。

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利用风化煤研制出腐殖酸复合保水剂;1998年,河北保定市科瀚树脂公司科技人员采用生物实验技术研制成功“科瀚98”系列高效抗旱保水剂;2003年南京工业大学利用高科技新工艺研制成了新一代生物聚合高效吸水材料丫~聚谷氨酸(了一PGA),能吸收比植物自身重1 108.4倍的自然水。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研制出凹凸棒复合保水剂,在胜利油田长安实业(集团)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建成3 000 t/a的生产线,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的产业化;唐山博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12个系列农用保水剂产品,年产保水剂1.5万t,被农业部命名“国家保水剂生产示范基地”。

目前,生产保水剂的厂家众多,国家还没有出台保水剂产品的统一的标准。

为了使保水剂的使用者了解保水剂的特性和正确使用保水剂,笔者对东莞普华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的10种保水剂的保水剂特性进行了研究,希望为厂家制定生产规范和用户正确使用保水剂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保水剂N :法国SNF农林业保水剂(购于北京绿色奇点有限公司,N 粒径0.5 mFI1是小颗粒);N2:法国SNF农林业保水剂(购于北京绿色奇点有限公司,N 粒径2 mm是大颗粒);H1:旱露植保保水营养缓释剂(北京绿色奇点有限公司提供);B:博亚高能抗旱保水剂(购于博亚科技有限公司);S:美国四达抗旱保水剂(购于四达公司北京办事处);Hm:华美抗旱保水剂(购于北京华美有限公司);K:“科瀚98”高吸水树脂抗旱保水剂(保定市科瀚树脂有限公司提供);Ph:普华高能抗旱保水剂(东莞普华实业有限公司提供);J:稷丰农林保水剂(广州德一丰生物有限公司提供);Hs:鸿森保水剂(西安鸿森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提供)。

不同氮源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氮源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00年
第 3期
耕 作 与 栽 培
■研 究 报 告
不 同氮 源 对 大 豆 生 长 发 育 的影 响
董守坤 ,刘 丽君 ,李小梅 ,马春梅 ,龚振平 ,孙聪姝 ,祖
(.东北农业 大学农 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摘 要 :试 验 以 东农 4 材 料 , 用 砂 培 方 法研 究 了 氮 素 7为 利
பைடு நூலகம்
*注 : e —E A: 5 5 g eO4・7 0 和 7 4 g 2 D F DT 将 . 7 F S H2 . 5 NaE TA分 别
溶解并定容到 1 L蒸馏水 中。使用时每升营养液加 1 。 ml
1 3 取 样 方 法 .
取样时期 :0 5年 选择 苗期 ( 4 和初花 期 ( 1测 定 3 20 v) R) 种形态氮素对大 豆生 长 的影 响 。根据 2 0 0 5年的 测试结 果 , 20 0 6年选择对大豆生长影响 大的 NH 一 N进行全 生育期
*以 K2O4 衡钾 元 素 。 S 平
表 2 砂 培 营 养 液 其 它成 分 浓 度
1 材 料 方 法
11 试 验 材 料 I
试验 于 2 0- 20 0 5 0 6年在 东北农 业 大学校 内进行 , 用 采 砂培试验方式 。桶直径 0 3 高 0 2 m, . m、 . 8 桶底钻 I m直径 的 c 孔, 装江砂 2 , O 装桶前将 江砂先用 自来水洗 净 。每桶保 苗 6 , 次重复 , 于玻璃 防雨 棚 内 , 株 5 置 防止雨 水淋入 。在大 豆 两片复叶时, 进行根瘤 菌接种 , 其方 法是 取上 年冷 冻保存 的
高氮条件下株 高、 节数显著高于低 氮处理 , 单株粒 数、 单株 子 粒重显著低 于低 氮 处理 , 获指 数和 表观 收 获指 数 显著 降 收 低, 高氮条件下促进 了植株 生长, 但不利 于产量形成 。 关键 词 :大豆 ;氮素 ;生物量 ;产量 氮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 , 限制植 物生长 是 和产量形成 的首要 因素[ , 1 也是 大豆 生 长所 必 须 的营养 元 ] 素 。植物能够吸收利用 的氮 素形 态有硝 态氮 ( 0 —N) 铵 N 、

4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对大豆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4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对大豆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2013年第2期现代园艺试验研究农业有机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这些有机废弃物富含多种养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提高有效养分利用率[1]。

对其合理地开发和应用不仅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保护生态环境。

但近年来研究农业有机废弃物对大豆生长作用的影响则较少,因此本试验研究施入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对大豆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的调控作用及相互关系。

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制备玉米秸秆、土豆皮、食用菌废弃料均为平时积攒,试验前均经自然风干后粉碎备用。

大豆浸泡废水制备方法为480g大豆种子放到1500ml 水中浸48h 。

1.2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试验为田间小区试验,于2008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实习基地进行,土壤为石灰性黑钙土。

供试大豆为垦4。

试验设5个处理:秸秆(S )、土豆皮(P )、食用菌废弃料(M )、大豆浸泡废水(L )、对照(CK )。

分别称取S 、P 、M 处理各140g/m 2。

L 处理采用播前浸种的方法。

田间开沟施入各物质及按CO (NH 2)2:75kg/hm 2、(NH 4)2HPO 4:120kg/hm 2、K 2SO 4:75kg/hm 2标准换算后作为底肥等量施入各小区。

每小区3行,行距0.5m ,行长3m ,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

分别在V 5(第4片复叶展开)[2]、R 3(结荚始期)[2]、R 6(鼓粒盛期)[2]取样,测定植株地上、地下部分鲜重、干重,用蒽酮法测定植株叶片、根系可溶性糖含量[3]。

1.3统计方法将所得的数据结果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然后进一步采取Duncan 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2.1农业有机废弃物对大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由表1可见,在大豆生长V 5期,4个处理的植株地上鲜重、干重均高于CK 。

其中S 处理苗期长势最好,生物量最高,表现为植株地上鲜重显著高于CK 、M 、L 处理,植株地上干重极显著高于CK 、M 处理,且显著高于P 、L 处理。

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施肥技术

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施肥技术

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施肥技术摘要: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对肥料的施用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掌握施肥的时机,并且有针对性的施肥,才能保证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的需求,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增加收入。

关键词:轮作;直根系;根瘤菌固氮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89—11 大豆的生长特点1.1 大豆的根系特点(1)大豆的根系属于直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和根廇组成。

约78%的根系集中在深0~20cm及植株四周0~5cm的范围内。

(2)苗期,根系生长中心,绝对量增加缓慢分枝期开始,根系的生长加速,鼓粒期达到高峰,属直线增长阶段。

(3)鼓粒期至叶片发黄,根系增长很少,最后停止增长,属于减缓至停止增长期。

(4)叶片发黄以后,根系衰老,属有效根的下降期。

1.2 大豆的分枝特点主茎的每个节上均着生有一个腋芽,下部的发育成分枝,中上部的发育成花序。

分枝的发生与与出叶间存在n~4的规律。

(1)主茎型大豆:主茎发达,不分枝或少分枝,分枝数一般不超过2个,以主茎结荚为主。

(2)中间型大豆:主茎较坚韧,一般有3~4个分枝,豆荚在主茎和分枝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3)分枝型大豆:主茎坚韧,分枝力强,分枝上的荚数占主茎荚数的比例大。

1.3 大豆的单叶特点子叶节上部节产生,由一个短叶柄、二枚托叶和一个近卵圆形的叶片组成,单叶对生复叶:单叶节以上所有节长出的叶均为复叶,是典型的完全叶,由两枚托叶,一个叶柄和三个卵形小叶片组成。

先出叶:发生在每个侧枝基部,也是成对着生的单叶,无叶柄、无叶枕,1mm左右。

1.4 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大豆在花芽分化时期,分枝也生长,此期也称为分枝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分化迅速。

根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部分,主根长为株高的5~7倍。

固氮能力增加,约有半数供植株利用。

轮作连作重茬减产20%~30%。

2 大豆的种植技术2.1 轮作增产大豆轮作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调节土壤养分。

苗圃学-第二章jsp

苗圃学-第二章jsp

2
37
处理
轮作 连作4年
苗木质量指标
平均苗高 (cm) 130 47
平均地径 (cm) 0.65 0.40
产苗量 (株/m2)
35 23
二、轮作的方法及周期
㈠ 轮作方法: 现行的轮作方法有以下三种: 1、苗木与绿肥作物或牧草轮作: 由于绿肥和牧草根系发达,根量多,而且根系能 固氮,所以恢复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具备了轮作的 各项优点。尤其在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方 面,是其他两种方法所不能比的。常用的绿肥及牧草 有草木樨、紫苜蓿、紫云英、苕子等。
2、耙地的时间:
耙地时间要根据苗圃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定。例 如,在北方地区,一般是春季干旱,冬季有些地区有降 雪。耙地的时间一般这样决定:
①在冬季有降雪的地区,为了冬季积雪,保蓄土壤 水分,秋耕后不耙地,待第二年早春耙地,要“顶凌耙 地”。
②在冬季没有积雪的地区,应在秋季边耕边耙, 以利保畜土壤水分。在春旱地区,春季还要耙地保墒, 在盐碱地区为防止返盐碱尤其必要。春季耕地也要边 耕边耙。
2、休闲地: 是为了提高土壤肥力,进行保养的土地。休闲地 一般指不育苗而种植绿肥作物、牧草和农作物的土地, 通过这些植物来改良土壤。在干旱地区,为了保蓄土 壤水分,可进行完全休闲,既不种任何植物,照常进 行中耕、除草等工作,效果也较好。
三、连作
连作又叫重茬,是在同一块育苗地上连年培育同一 树种的苗木。
㈡耙地:是在耕地后的表土耕作环节。
1、耙地的作用: ⑴能耙碎垡片,平整地面,清除杂草,有利于种子发 芽,幼苗生根,幼苗出土。 ⑵能覆盖、混合肥料,提高肥效。有机肥在地表时, 铵态氮(NH4)N 容易损失掉,耙地也解决这个问题。 ⑶有利于保墒。尤其是春天耕地,在没有灌溉条件的 地区,保墒效果很明显。 ⑷在盐碱地区,耙地后水分蒸发少了,就减少了返盐 碱。

盆栽试验

盆栽试验
盆底无排水孔 ➢ 装法与土培类似:安装排水物、混合营养物质(先加固体
盐类、再加营养液)。每加一种营养物质后搅拌均匀再加 下一种。 ➢ 加水量(包括营养液)必须相同,不足部分用蒸馏水补充。
播种
与土培相同。 催芽或者未催芽的种子。 播种量比定苗数多2-3株;如种子未催芽,应该再增加
盆钵: 玻璃盆、陶瓷盆、陶土盆、搪瓷盆、塑料盆 瓦氏盆、米氏盆、阿尔盆、普通盆
瓦格涅尔盆
模拟田间土壤水分的自 然运动方向; 必须称重浇水。
米切里希盆
浇水不必称重; 保持各盆之间土壤 水分一致
根据作物种类确定使用什么样的盆钵: • 禾谷类和豆科作物采用20X20cm, • 棉花或者玉米采用25X30cm,30X30cm • 薯类作物25X30cm,30X35cm
➢ 米切里希法:使用米氏盆,以容器灌水, 方法简便、但可能因作物耗水少而导致淹苗。
➢ 重量法:人工称重法、自动磅秤人工称重、全自动称重
根据植株的长势估计植株重量,调整灌水量
需先测定土壤最大吸湿水量,最大持水量和装盆前的 土壤含水量。
称重法确定灌溉量的方法
假定: ✓ 每盆装土5000g,其湿度为15.2%, ✓ 盆和其它附属物重2000g, ✓ 测得的土壤最大持水量为55%,最大吸湿水量8.2%, ✓ 试验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
干重。
(张志勇等,2005)
三、砂培试验
1. 什么类型的试验需要设计成砂培实验? 2. 砂培试验需要怎样的实验环境和设施? 3. 砂培试验的样品应该怎样采集?
1. 什么类型的试验需要设计成砂培实验?
特点: ➢ 以砂子或者砾石为培养介质, ➢ 以营养液为植物养分的来源, ➢ 需间歇性浇水、但不需通气, ➢ 不易产生缺铁, ➢ 对高浓度的微量元素耐受性好, ➢ 不易控制根系附近pH, ➢ 营养液更换不便, ➢ 砂砾可能吸附微量元素,前处理工作相对复杂。

第五章愈伤组织培养

第五章愈伤组织培养

例:百合:鳞茎的鳞片分化能力:外层>中层>内层
(2)植物激素的作用(外因)
适宜的植物激素配比在器官分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长素
高:有利于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 适中:有利于根芽的分化;
细胞分裂素 低:有利于芽的形成
芦荟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1
2
3
4
5
6
7
10
8
9
11
芽(单芽、丛芽)
第二节 愈伤组织中的形态发生
➢ 脱分化: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分裂期,恢复分裂机能
分裂期外植体的特征:
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 缺少有组织的结构,维持 其不分化的状态,颜色浅 而透明。
细胞的主要表现:
外层细胞在外源激素的作用下,迅速分裂, 使得外层细胞数目增加, 细胞体积缩小,细胞的核和核仁增大到最大。 逐步回到分生组织状态。 随着细胞不断分裂和生长,细胞总干重、蛋 白质和核酸量大大增加,新细胞壁合成极快。 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缺少有组织的结构, 维持其不分化的状态,颜色浅而透明。
生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生长良好
愈伤组织增殖强
NOA 萘氧乙酸
无愈伤组织形成 愈伤组织增殖中等
愈伤组织增殖中等
NOP 萘氧丙酸
无愈伤组织形成 愈伤组织增殖中等愈伤组 愈伤组织增殖强 织增殖强
第五章 愈伤组织的培养
第一节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第二节 愈伤组织中的形态发生 第三节 人工种子
第二节 愈伤组织中的形态发生
3.4 体细胞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因素
1)生长素 形成体细胞胚的关键是除去或降低培
养基中的生长素成分(如2,4-D)。 愈伤组织在生长素0.5~1mg/L的培养

植物常用培养基附加配制说明

植物常用培养基附加配制说明

备注:培养基和激素母液配制方法(1)母液配制时,先向容量瓶中注入1/3定容体积的蒸馏水,再一一称取各种盐放入烧杯中溶解,装入容量瓶,不得一次称取所有盐,混合溶解!在配制大量母液时,氯化钙最后加入。

(2)200×Fe盐溶液称取1.39g FeSO4•7H2O溶于水(A液);称取1.865 g Na2•EDTA溶于热水(B液);将A液缓慢倒入正在加热的B液中,加水接近250ml,煮沸,混合液颜色变深,冷却到室温,定容到250ml后,置于棕色试剂瓶内4℃保存。

(3)0.5mg/ml 2,4-D母液的配法称取50mg 2,4-D,置于小烧杯内;加少量无水乙醇或95%乙醇使之完全溶解;加水定容至100ml,4℃保存。

如果出现沉淀,需要重新配置。

(4)0.5mg/ml α-NAA母液的配法称取100mgNAA置于小烧杯内;用1N的KOH溶液溶解NAA;用水定容至200m l,4℃保存。

(5)0.5mg/ml 6-BA母液的配法称取100mg 6-BA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的浓盐酸,用玻棒研磨成糊状,再加入少量浓盐酸,使之完全溶解;用水稀释并定容至200ml,4℃保存。

(6)100mM乙酰丁香酮(As)的配制称取196.2mg As,用5ml DMSO直接溶解,再加水定容至10ml,过滤灭菌后,分装入无菌小管,-20℃冰冻保存。

使用前加入灭菌培养基。

(7) 0.5mg/ml KT和ABT的配法称取50mg kenetin或ABT生根粉,先用少量1N KOH溶解,再用水稀释定容至100ml,4℃保存。

(8)其他附加物的溶解及配制A、称取吗啉乙磺酸(MES)5g溶于水中,定容至10mL。

4℃保存。

B、称取1g L-半胱氨酸(Cys) 溶于2mL 0.2mol/L或10%的NaOH溶液, 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mL,现用配制。

4℃保存。

C、称取850mg硝酸银,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4℃保存。

D、头孢霉素(cefotaxime)2500m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mL。

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

作物营养知识与施肥
善环境,促进提高。
产投比。最大的经济效益。
施肥总量 养分种类 与比例 施肥方法 施肥时期
分配比例
作物需肥特点与施肥
• 不同作物对养分所需要的数量各不相同, 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如:
– 禾谷类作物对氮的需要量较大,磷、钾次之; – 豆科作物对磷的需要量比一般作物多; – 而蔬菜类作物是以生产叶子为主的,对氮的需要量比
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剂、磷细菌肥 固氮菌肥,


有机肥料:人畜粪尿 厩肥 绿肥 杂肥 商品有机肥
(三)几种作物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技术
小麦主要生育阶段有发芽出苗、越冬、返青、拔 节、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出苗至返青为苗 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拔节至抽穗为旺盛生长期, 营养和生殖并进,生长速度快;开花至成熟期为 生育后期。
➢作物的高产、稳产,需要多种养分的均衡供 应,氮肥与磷、钾肥的有效配合对提高氮肥 利用率和增产作用均很显著。氮肥与有机肥 配合施用,可取长补短,缓急相济,互相促 进,既能及时满足作物营养关键时期对氮素 的需要,同时有机肥还具有改土培肥的作用, 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
2.磷肥的种类
•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 钙)、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钢 渣磷肥)和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骨粉)
任何作物都大。
• 作物的需肥特性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作 物要选择不同的肥料搭配施用。
(二)肥料相关知识
当前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重化肥,轻有机肥; 重氮肥,轻磷、钾肥,忽视微肥; 重产量,轻质量; 施用方法陈旧落后。
化肥的特点
化肥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而成的肥料,包 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
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NH4+除被植物吸收外,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 附,另一部分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NO3-;NO3则易随水淋失,在还原条件下还会发生反硝 化作用而脱氮。尿素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的 作用下,转化为碳酸氢铵。

浅析植物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浅析植物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浅析植物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植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水通道蛋白(也称水孔蛋白,AQPs)促使着水分的双向跨膜运动,它所介导的自由水快速被动地跨生物膜转运,是水进出细胞的主要途径。

第1 次从分子水平上证实细胞膜上存在水转运通道蛋白是Pe-ter Agre 研究小组[1]于1988 年从血红细胞和肾小管中分离纯化出的CHIP28 蛋白,并由实验证明了CHIP28 蛋白具有允许水分子进入的功能。

CHIP28 蛋白也因此被重新命名为l 号水通道蛋白(AQPl)。

第1 个植物水通道蛋白---2-TIP 是Maurel 等[2]于1993 年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中分离出来的。

目前,已经从细菌、酵母、植物、动物中分离出多种水通道蛋白的同源基因,并且证明水通道蛋白除了担负细胞间或细胞内外水分子输导的功能,还参与细胞伸长与分化、气孔运动等生理过程。

本文主要从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组成、结构、生理功能及表达等方面对植物水通道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介绍。

1 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植物水通道蛋白的结构与动物水通道蛋白同属于一个古老的跨膜通道蛋白MIP 超家族。

已经测序的植物基因组揭示植物水通道蛋白是一个超家族:拟南芥中有38 个水通道蛋白基因编码的35 种水通道蛋白同源蛋白,其中10 个属于液泡膜水通道及其类似蛋白,13 个为质膜水通道及其类似蛋白,12 个属于NLM 类。

此外,玉米Zea mays 和水稻Oryza sativa 中分别有35 个和33 个水通道蛋白基因[3]. Johan-son 等[4]根据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亚细胞定位将水通道蛋白划分为5 个家族:质膜内在蛋白(PIPs),液泡膜内在蛋白(TIPs),类Nodulin26(NOD26)膜内在蛋白(NIPs),小的碱性膜内在蛋白(SIPs)和类GlpF 膜内在蛋白(GIPs)。

土壤

土壤

一、名词解释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

土壤腐殖质: 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以外的有机质的总称。

由腐殖物质和非腐殖物质组成。

生物风化作用: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产物对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

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肥料:凡能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土壤结构性:土壤中的单粒和结构体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的排列和相应孔隙状况等的综合特性。

最大吸湿量:在水汽饱和的空气中,吸湿水达到最大量时土壤含水量。

土壤缓冲性:土壤抗衡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

营养失调:作物体内的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和出现生理障碍的现象。

呼吸强度:单位面积或单位重量土壤在单位时间内释放CO2的克数。

氨化作用: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质分解形成氨的过程。

土壤速效钾:通常指土壤中水溶性钾与交换性钾的总和。

人为肥力: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

土壤生产力: 是指土壤肥力因素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

土壤通气性: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允许通气的能力。

钙积过程: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钙的碳酸盐发生淋溶、淀积的过程。

经济肥力:由于受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土壤肥力往往只有部分表现出来,这部分肥力称为“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

孔隙比:它是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

其值为1或稍大于1为好。

离子拮抗作用: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次生矿物。

土壤容重:指单位容积土壤体(包括粒间空隙)的烘干重,单位为g/cm3。

矿质化过程:就是有机质被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释放出矿质营养的过程。

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植物的矿质及氮素营养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植物的矿质及氮素营养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植物的矿质及氮素营养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以及矿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灰分元素(ash element):干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灰白色残渣,称为灰分。

构成灰分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

灰分元素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壤矿质,所以又称为矿质元素。

3.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且需要量较多的一些元素。

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有C、H、O、N、P、K、Ca、Mg、S等。

4.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microelement,trace 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而需要量很少的一类元素。

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10-3%,有Fe、B、Mn、Zn、Cu、Mo、Cl等。

5.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植物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国际植物营养学会规定的植物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是:①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②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③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直接的效果,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6.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并非植物生命活动必需,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元素。

如Na、Si、Co、Se、V等。

7.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亦称溶液培养法或无土栽培法,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8.砂培法(sand culture method):全称砂基培养法,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基质中,加入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9.生理酸性盐(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

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酸⾬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酸⾬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指pH值⼩于5.6的⾬⽔,酸⾬形成跟环境的污染有很⼤的关系。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酸⾬形成的原因,希望会对⼤家有所帮助! 酸⾬的形成原因 酸⾬是⼯业⾼度发展⽽出现的副产物,由于⼈类⼤量使⽤煤、⽯油、天然⽓等化⽯燃料,燃烧后产⽣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溶胶,或为云、⾬、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成为酸⾬。

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则酸性物质会以重⼒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上,这叫做⼲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酸雪等湿性沉降。

⼲性沉降物在地⾯遇⽔时复合成酸。

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得多的⾬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酸⾬强得多。

⾼⼭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区⾼⼭上森林受害最重,常成⽚死亡。

硫酸和硝酸是酸⾬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我国酸⾬中硫酸和硝酸的⽐例约为10∶1。

酸⾬的危害 1.酸⾬可导致⼟壤酸化。

我国南⽅⼟壤本来多呈酸性,再经酸⾬冲刷,加速了酸化过程;我国北⽅⼟壤呈碱性,对酸⾬有较强缓冲能⼒,⼀时半时酸化不了。

⼟壤中含有⼤量铝的氢氧化物,⼟壤酸化后,可加速⼟壤中含铝的原⽣和次⽣矿物风化⽽释放⼤量铝离⼦,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

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死亡。

酸⾬尚能加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壤结构,导致⼟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还能诱发植物病⾍害,使农作物⼤幅度减产,特别是⼩麦,在酸⾬影响下,可减产13% ⾄34%。

⼤⾖、蔬菜也容易受酸⾬危害,导致蛋⽩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酸⾬对森林的影响在很⼤程度上是通过对⼟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造成的。

在酸⾬的作⽤下,⼟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被淋溶掉。

所以长期的酸⾬会使⼟壤中⼤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从⽽使⼟壤变得贫瘠。

此外,酸⾬能使⼟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的增加⽽有机络合态铝减少。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满足不同材料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类植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以及不同培养阶段对营养要求也不相同。

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碳源、有机添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凝胶剂。

一些组织可以生长在简单的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只含无机盐和可利用的碳源(蔗糖),但大多数组织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生长物质,而且经常还将一些复合的营养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这种由“化学定义”的化合物组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人们已设计了许多培养基用于特殊组织和器官的培养。

怀特培养基是最早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之一,最初作为根培养的培养基。

为了诱导培养组织器官发生和再生植株,广泛使用含有大量无机盐成分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和LS(Linsmaier和Skoog,1965)培养基。

原本为细胞悬液或愈伤组织培养而设计的B5培养基,经过改良后,被证实有利于原生质体培养。

同时,B5培养基也被用于诱导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尽管Nitshch(1969)为花药培养设计的培养基仍然使用频繁,但另一个称为N6的培养基,专门用于禾谷类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

类似的,N6培养基越来越多地用于大豆、红三叶草和其他豆科植物的培养。

该培养基营养成分促进胚性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快速生长。

使用这些培养基成功的原因很可能是营养元素的比例和浓度基本上满足不同培养体系中细胞或组织生长和分化的最适需要。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无机和有机成分的浓度用质量浓度(mg/L或ppm,但现在习惯用mg/L)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

按照国际植物生理学协会的推荐,应该用mol/L表示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营养成分浓度,用μmol/L表示微量营养元素、激素、维生素和有机成分浓度。

大豆生长发育与根瘤形成的关系

大豆生长发育与根瘤形成的关系

大豆生长发育与根瘤形成的关系作者:方海燕寸植贤陈建斌何霞红汤东生来源:《农学学报》2014年第06期摘要:为明确根瘤生长发育与大豆生长发育的关系,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持续观察和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大豆根长、根系生物量、株高、植株生物量、根瘤重量和数量的变化关系。

结果表明,大豆整个生育期内株高、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和根瘤鲜重的变化均从缓慢增长、迅速增加、到迅速下降、再到缓慢下降的过程。

株高、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和根瘤鲜重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苗后的66天、72天、66天和60天。

根长在出苗后一直处于较快增长期,至出苗后48天到78天均维持在一个不显著的缓慢增长期。

而根瘤数量在出苗后的20天至30天迅速激增,然后经过一个缓慢增殖期,至54天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

由此得出,大豆根瘤数量在植株生长早期迅速增长且在最大值附近维持较长时期;而根瘤鲜重生长规律同植株地下部或地上部干重的增殖规律相似。

关键词:大豆;生长;根瘤数量;根瘤重量中图分类号:S184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07790引言豆科作物的根系与土壤中的根瘤菌进行特异性的识别后,经过相互作用形成能固氮的根瘤,是豆科作物区别于其他作物的重要特征[1-2]。

豆科作物利用固氮根瘤将空气中的N2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NH4+-N从而减少对土壤氮肥的需求,其结瘤固氮机制一直是生物科学家试图破解的科学难题[3-4]。

前人已从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相互识别过程[5]、根瘤形成的形态变化[6]、信号传导和物质合成过程[7-8]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然而单就豆科作物而言,在整个生育期其根系的数量、体积、活力及根系分泌能力均要经历由弱至强再到衰退的过程[9-10]。

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控制着根系的发育过程,而且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因子量的多寡的反应也不同[11-13]。

总之,豆科作物的结瘤水平是植物与环境因子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从豆科植物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方面研究结瘤的生态机制将对农业生产具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

化学与农业生产

化学与农业生产
Ø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既不 可缺少也不能代替。 Ø锌肥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生长素的合成和某些酶系统 的活动。
Ø铜肥可增强作物幼苗的蒸腾作用和叶的持水力。 ……
(5)常见氮肥及其作用: ①常见氮肥:尿素:CO(NH2)2、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硝酸盐:NH4NO3.NaNO3。
2.波尔多液的配制: 用胆矾、生石灰、水混合制得, 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杀菌
剂。 注意: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配制和盛放, 因为铁能和硫酸
铜反生置换反应。
3.农药的危害及应用前景: (1)危害: 许多农药毒性强、药效持久,残留时间长, 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应用前景: 科学家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 毒、低残留的农药。
2.农药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许多农 药因毒素强、药效持久和残留时间长, 在消灭病虫害的 同时往往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3.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 开发研制与推广新型高 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是实现农业良好发展的需要。
归纳总结
1.化肥 (1)分类: 根据所含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 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 (2)各类化肥的作用。(看前面幻灯片) (3)铵态氮肥: 成分中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与 碱混合后,在研钵中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所 以为了不降低化肥的肥效,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混用。
LJ九(下) 教学课件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
情景引入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使人类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的跨越。化肥和农药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世界范围内, 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不使 用农药, 世界粮食产量将减少1/3。而化肥、农药的研制、生 产和使用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影响肥料效应的因子

影响肥料效应的因子

第五章影響肥料效應的因子一、土壤特性植物主要的養分來自土壤,土壤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大部分養分,因此,土壤的一些特性將會影響養分的有效性。

(一)土壤pH值在不同pH下,植物營養元素可呈現難溶態、交換態或水溶態等不同的型態。

養料型態不同,植物對它們的吸收也有難易之分。

因此,酸性土壤和鹼性土壤都存在養料吸收障礙。

酸性土壤,由於H+濃度較高。

有利於土壤礦物的風化,因而增加K+、Mg2+、Ca2+和硼、銅等微量元素的釋放,有效性提高。

但是在酸性環境下,由於土壤膠體上的交換位置極大部分為H+和Al3+佔據,K+、Mg2+、Ca2+和硼、銅等微量元素淋失的機會增加。

所以酸性土壤常發生鉀、鎂、鈣和硼等營養的缺乏。

土壤pH值與各種營養要素的有效性關係,如圖14所示。

由圖14可知pH值在6.5附近,各種要素的有效性最高。

因此,調整土壤pH值是改善土壤養分境況最有效而快速的方法。

土壤的pH值除直接影響養分的有效性外,亦影響微生物的生育與活動,強酸及強鹼皆不利於有益微生物的發育。

強鹼同時亦可分散土壤粘粒,造成排水不良,並溶解土壤腐植質,阻礙土壤團粒的形成,如此而間接危害植物生長。

1.pH值與氮素吸收的關係氮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態98%以上為有機態,但是有機物必需分解成無機態的NH4+或NO3-才可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而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其生存受pH值影響極大,在中、微酸性(pH>5.5)土壤環境中,細菌及放線菌族群大量繁衍,因而促成有機質的分解,進而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氮素。

pH值與存在的NH4+或NO3-間有關係,在酸性環境(pH<5.5)下,土壤真菌佔優勢,硝化細菌所引起的硝化作用幾乎停止,因此,酸性土壤中硝酸鹽的含量很低。

鹼性環境中NH4+易造成NH3的揮失,其反應式如下:NH4++OH-→NH3↑+H2OpH值並會影響作物對不同型態氮肥的吸收,以蕃茄為例,pH值低時,硝酸態氮的吸收較多,pH值高時,銨態氮的吸收較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 N。 一
关键 词:大豆 ;铵 态氮 ;硝 态氮 ;生长 中图分类号:¥ 6 .;¥ /9 1;¥ 4 . 5 51 55 1 1 1 31 0 文献标识码 :A
‘ .
大 豆 是 重 要 的农 作 物 ,为 人 类 提 供 丰 富 的蛋
用 砂 培 方 式 。桶 直 径 03 、 高 02 ,桶 底 钻 . I 0n . I 8n
白质 、脂 肪等 营养物质 ,与 人们生 活关 系密切 。
1 m直径的孔 ,装江砂 2 ,装桶前将江砂先用 c O
氮素是植物体 内蛋 白质 、核酸 、叶绿素 和一些激
素等的重要组成部 分 ,是限制植物生长 和产量形 成 的首 要 因素 【 ” ,也是 大豆 生长所 必须 的营养 元
素 。N 4和 N 3是植 物 生 长 过 程 中主 要 的两 种 矿 H ̄ O-
自 来水洗净。每桶保苗 6 ,5 株 次重复 ,置于玻璃
防雨棚 内 ,在大豆 2片复 叶时 ,进行根瘤菌接种 ,
其方法是取上年冷冻保存 的大豆根瘤 ,清洗研碎后
加入到营养液 中 ,每升营养液 中约含 5 根瘤 ,连 g
5 1 月 4日播种 ,播种至对生真 叶完全展开前 每 日淋浇 1 自 水 ,每次 50m ;对生真 叶展 次 来 0 L 开后每 日淋浇 1 次配制 的营养液 ,每次 50m , 0 L 为防止砂培 中盐分积累,每隔 3 用清水淋洗 1 d 次。 13 取样 方 法 . 开 花 之前 根 瘤 的增 加 较 为缓 慢 ,固 氮活 性
结果表 明 ,大豆 总生物 量和地 上部 生物量 随 氮素水平 增加 呈单峰 曲线 ,N 4 N水平 对 大豆苗期 生 长影 响大 于 H 一
N 3 N。以 N N做 为氮源 时 ,氮素浓度 15mg L O- - H+ _ 2 ・ 一 时总 生物量 和地 上部 生物 量达 最 大值 ;以 N 3 N做 为 O- -
响不 大 ,当氮素 浓度 为 5 0 m ・ 时 ,两种 氮素 形 态根 系生物 量均 较低 ,其它 水平之 间相 差 不大 。根 冠比 随 0 gL 氮素 浓度 的 增 大呈 降低趋 势 , 当氮素 浓度 高 于 1 5mg L 2 ・ 时根 冠 比 变化较 小。 当氮素 浓度 为 2 g L 0 m ・ 时 , 两种 氮素形 态之 间根 冠 比没 有 明显差 异 ,当氮素浓 度 大 于 2 ・ 时 ,以 N 3 N做 为 氮 源根 冠 比明 显大 于 0mg L 0一 一
维普资讯
第 3卷 第 8 9 期
20 0 8年 8月 文章编号 10 — 3 9 2 0 ) 8 0 0 - 5 0 5 9 6 (0 8 0 - 0 1 0








3 () 1 5 98: -
Au . 0 g 2 08
J un l f  ̄ e s A r u trl n v ri o ra h a t g i l a U ies y o No c u t
试 验 于 20 06年 在 东 北农 业 大 学 校 内进行 ,采
收稿 日期:2 0 一 1o 0 r l_ 8 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0 6 A 2 B 1 ;黑龙江省科技 2oB D l0) 攻关课题( A 6 l 1 3 ;黑龙江省教育厅骨干教师项 目 G oBO—) 作者简介:董守坤 (9 8 ) 17 一 ,男 ,黑龙 江人 ,博 士研究生 ,研 究方 向为大豆栽 培生理 。 通讯作者 E m i g y20 @13 C l — a : z x 0 4 6 . Ol l p l
量 2.2 。 31%)
1 . 试验 设 计 2
探讨不 同氮素水平对 大豆苗期生 长 的影 响 ,为合 理施用氮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试验设置两种氮素形态 :N 4 N为( H ) O、 H ̄ - N 4S 2
N 3 N为 K O,分别以 A 表示; O. . _ N 、B 设置 8 个氮素水
续 淋 浇 5d 。
质 氮 源圆 ,对植 物 的生长 和发 育 有着 重 要作 用 。 C e 等研究认为 ,N 4和 N 混合形态氮营养下 hn H ̄ O一
植 物生 长更 具优 势[ 3 1 。 本 研 究 以大 豆 为 材 料 ,采 用 砂 培 方 法 , 旨在
供试品种为东农 4 ( 7 亚有 限结荚习性 ,脂肪含
氮 源,氮素 浓度在 2 5m ・ -时 总生物量 、地 上部 生物量 较 高 ,5 0mg L 7 g L 0 ・ 时较低 。氮素 浓度 大 于 2 。 0mg L
时 ,以 N 4 H LN做 为氮 源总 生物量 、地 上部 生物 量 明显 大于 以 N 3 N 为氮 源 。氮素 水平 对苗期 根 系生 物量 影 O- -
不 同 NH4 N 和 N - 水 平 对 大 豆 苗 期 生 长 的影 响 + - Of N
董守坤 ,祖 伟 ,马春梅 ,金 喜军 ,龚振平 ’
103 ) 50 0
(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哈尔滨

要 :试 验 以东农 4 7为材料 ,利 用砂 培方 法研 究 了不 同 N , N和 N 3 N水平对 大豆 苗期 生长的影 响。 n+ _ O- _
维普资讯 ・Fra bibliotek2・





学 学

第 3 卷 9
低 ,对大豆生长影响小 。因此 ,选择苗期 ( v)
测 定两 种形 态 氮素 对 大豆 生长 的影 响 。
, : 2 5 1 5 2 0 2 5 3 0.4 5 5 0 mg L I 0 0 2 0 . 7 5 . 2 0 ・-

1 材 料与方法
11 试验 材料 .
( 见表 1 ) 、2 。营养液采用 H al d og n 设计 的营养液 a
成 分嗍 ,略有 改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