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概论
高等教育学概论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概论知识点归纳高等教育学概论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原理、制度、管理和发展等方面的学科。
它帮助人们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并提供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以指导高等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等教育学概论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目标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之后,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
其本质是通过系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个人发展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等。
二、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但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系统。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在20世纪,高等教育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和多样化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模式和制度也呈现出差异。
三、高等教育的制度与管理高等教育的制度与管理涉及到高等教育的组织体系、管理机构和政策法规等。
各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和管理模式存在差异,但都要围绕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生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四、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等。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变得日益重要,它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并促进世界各地的学术合作与文化交流。
五、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与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与评估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和外部评估机制两个方面。
内部质量保证主要由高校自身实施,包括教务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措施;外部评估主要由独立的评估机构或政府组织进行,以检验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六、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与尝试。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2.文章目的:介绍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和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三本书的内容和价值二、高等教育学概论1.基本概念和定义2.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3.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4.高等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三、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4.心理健康与教育的关系四、高等教育方法概论1.高等教育方法的定义与分类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3.高等教育评价方法4.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正文:在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探讨这个问题,本文将介绍《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和《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三本书的内容和价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高等教育学是对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涉及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方面。
在《高等教育学概论》一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和理论。
此外,该书还探讨了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高等教育学的框架。
其次,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高等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心理学概论》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此外,该书还探讨了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如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动机、教育评估等。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再次,高等教育方法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这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高等教育方法的定义、分类和选择原则。
书中还探讨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实践,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此外,该书还强调了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的重要性,如学生成绩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等。
高等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概论知识点导语:高等教育是许多人追求知识和实现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
高等教育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它研究高等教育的原理、政策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高等教育是指在普通中等教育结束后,适龄人口进入的教育阶段。
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
高等教育有一些重要特点:包括专业性、开放性和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等等。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职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以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高等教育还承担延伸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职能。
这些职能旨在推动学术研究和社会进步。
高等教育的演变是与社会和经济变革相互关联的。
从古代的师徒制到现代大学的建立,高等教育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变革包括普及教育、民主化和国际化等。
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高等教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和特点各有不同。
例如,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以大学为主,注重学术自由和学生个人发展。
相比之下,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以教授为中心,注重实践和职业技能培养。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确保教育机构和课程的符合标准的重要环节。
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认证、评估和评价等模块,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质量保障体系还有助于提高教育机构和教师的专业水平。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需求的转变,高等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包括提高教育体制的效率、拓宽学科设置、改革教师培养以及发展在线教育等。
创新成果可以推动高等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高等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尽管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社会需求和经济变化的不匹配,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专业适应性不足。
另外,学费上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然而,高等教育也有机遇,如技术进步、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等。
结语:高等教育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最新上海教师资格证专用题库高等教育学概论习题集
最新上海教师资格证专用题库高等教育学概论习题集《高等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导论一、判断题 1.高等教育是一种在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后实施的专业教育。
× 2.高等教育学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3.我国战国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的专著。
?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撰写的《爱弥尔》,是最早利用文学作品把教育学问题形成一种理论体系的著作。
?6.1776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
?7.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是最早把教育学形成一种系统体系的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8.英国的斯宾塞于1861年出版了《教育论》,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
他重视实科教育,反映了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大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
? 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于1916年出版了《民主主义教育》。
? 10.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 11.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教育过程》,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发现法”。
? 12.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产物。
? 13.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特定人才为主要目的,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开发智力的社会活动。
? 14.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15.高等学校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办学实体,直接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 16.高等教育是义务教育。
× 17.教育思想都是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的产物,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 二、单项选择题 1.“教,上所施,下所教也”是我国古代( D )对教育的界定。
B.《大学》C.《说文解字》D.《论域》 A.《学记》 2.“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分析各方面的能力”是( A )的主张。
A.裴斯泰洛齐B.杜威C.斯宾塞D.朗格朗3.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是( A )。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概论和高等教育方法概论都是与教育和教学密切相关的重要主题。
在本文中,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些主题,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高等教育学概论**1. 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是指在高等学校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2.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师徒传授到现代的大学教育,高等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以培养学术精英为目标,到如今的大众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
3. 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高等教育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还对于社会智力、文明水平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高等教育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二、心理学概论**1.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科学。
通过对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心理学试图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的哲学讨论到现代心理学的建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同样丰富多彩。
不同学派的理论争论和各种实验研究,推动了心理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学广泛应用于教育、临床、管理、法律等各个领域。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情感,从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三、高等教育方法概论**1.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高等教育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学科和教学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等。
【晨鸟】《高等教育学概论》练习题
《高等教育学概论》练习题一、判断题1、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将来不要国家承担高等教育投资经费,而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入、社会捐集资、学费收入等渠道负担。
F5、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由潘懋元教授主编,于1985 年出版。
T6、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T8、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德国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写的《大教学论》。
F9、校园文化具有独特性、先导性的特点。
T11、我国古代的书院始终是官学的一部分。
F12、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等可以归入社会科学。
F13、基础研究的成果是全人类都可以共享的知识财富。
T14、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 其职业的可替代性就越小, 社会地位也就越高。
T15、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不是政府的附属物。
T1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T18、国务院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行政法规。
T19、古希腊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僧侣。
F21、《高教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T22、内分泌是散布在人体内各部的一些特殊腺体。
T23、大学生从 17 岁到 25 岁之间体质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F24、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 专业划分的依据有越来越向职业分类标准靠拢的趋势。
F25、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国际性趋势。
T26、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高校一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F27、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F30、美国的社区学院实施四年制本科教育。
F31、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提出的大学理念是,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
T32、硕士学位授予者 , 必须是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
F33、知识的积累并不会自然导致智能的提高。
T35、高等教育体制是关于国民高等教育事业基本组织制度的总称。
高等教育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各类高等学校作为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本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2、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3、高等教育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
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理论、提高教书育入水平、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促进专业化发展。
一、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1概念: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全旧制的大学教育,同时也包括非全目制大专层次以上各种形式的教育2内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是由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3特征: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
参照社会专业分工情况,以社会专门职业为参照,进行专业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层次上一般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班)层次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密切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功能逐步向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向扩展,对社会发展形成一定文化影响力,对引领和带动社会先进文化发挥着作用。
二、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是怎样兴起的1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兴起:清末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先后兴起,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开始向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戊戌变法期间我国开始出现真正的新式大学,随着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南洋公学上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先后创办,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摘要:一、引言1.介绍高等教育的重要性2.阐述学习高等教育相关领域的必要性二、文本概述1.介绍《高等教育学概论》2.介绍《心理学概论》3.介绍《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三、内容解析1.分析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理念与实践2.探讨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3.阐述高等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四、实例分析1.案例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2.案例二: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3.案例三:高等教育方法改进与实践五、结论1.总结高等教育学、心理学与高等教育方法的关系2.呼吁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研究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高等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和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以期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现象、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学科。
它涉及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管理等诸多方面。
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概论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了解和运用心理学原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再者,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关注的是如何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有效教学。
该书从方法论、教学策略、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习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指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高等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领域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中,我们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学的规律,关注心理学原理,探索适合当前教育环境的教学方法。
此外,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通过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
大二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大二教育学概论知识点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知识点。
在大二教育学概论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一些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最早的传统教育观念到现代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的分支学科。
它探讨了教育的目标、理念和价值,以及教育与人类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育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
三、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等。
四、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活动对学习者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记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等。
五、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研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六、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研究教育法律规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教育法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实施和教育法律适用等。
总结:大二教育学概论课程涵盖了教育学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以及教育法学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发展,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学(精简版)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学概论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各种层次、形式的专业教育的总称。
(名词解释)2、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特有的问题与矛盾,是探寻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
(名词解释)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思想与理论1、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1)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教师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学生选择教师、学习内容和方式等。
(2)大学自治(3)教授治校(4)教学与科研相统一2、洪堡大学理念的意义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1)意义:促使大学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导致大学教学形式的革新和现代研究制度的产生;丰富了学术自由的内涵。
(2)启示:明确大学本质,准确定位;大学对外自治,对内学术自由;重塑教学地位,教学与科研相统一3、约翰·纽曼的高等教育思想(19世纪英国)(1)大学观:大学的本质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2)大学教育目的论:智力目标和公民目标(3)教学与科研分离的大学功能观(职能)(4)自由教育观4、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1)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性质: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四育并举、塑造健全人格的高等教育目标:体、智、德、美(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4)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学校管理体制5、教育平等要求每个人不受外部条件限制,平等地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及其所带来的理想的结果)6、教育效率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用有限的投入产出最好、最有用的教育产品7、学术权力指大学里管理学术事务的权力,其行使权力的主体是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学术人员。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1、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活动培养人才的最终质量规格。
(名词解释)2、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填空)3、教育目的的结构:(简答)(1)国家总的教育目的;(2)不同类型教育的教育目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3)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4)学校内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5)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6)每课时的教学目标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曾经存在多种观点,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影响最大。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首先,我们来看《高等教育学概论》这门课程。
高等教育学概论主要讲授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体制、功能、管理以及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对比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掌握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以及高等教育对社会和个体的作用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参与高等教育事业。
其次,我们来看《心理学概论》这门课程。
心理学概论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涉及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机等多个领域。
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理解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过程。
在高等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学生行为和心理变化,并通过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教育效果。
此外,心理学还可以为教育学提供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帮助优化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
最后,我们来看《高等教育方法概论》这门课程。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能力,掌握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
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一些高效的学习策略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这些知识和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通过科学而有效的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这三门课程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和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学概论》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趋势,适应和参与高等教育事业;《心理学概论》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提高教育效果;《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高等教育概论(专题一090813)PPT课件
专业性是指高等教育以学科专业为基础 ,培养学生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
高深性是指高等教育涉及深奥的知识和 理论,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 探究精神。
历史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大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现代 高等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 的需求和挑战。
学科与专业
学科的概念
专业的概念
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学科是按照知识体系划分的学术门类, 它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基础。
专业是高等教育中按照学科门类划分 的具体领域,它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 本单位。
学科与专业是相互联系的,学科是专 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的具体应用。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的发展推动专业 的更新和完善,而专业的设置又促进 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
教师队伍
教师资格认证
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培训与发展
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 教学水平。
教师评价与激励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和创新精神。
04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改革方向
01
学科结构调整
优化学科布局,加强新兴学科和 交叉学科的建设,以满足社会发 展的需求。
高等教育体系由高等教育机构、政策、管理和资源等要素 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
高等教育体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高等教育体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
断调整和完善。
类型
高等教育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照办学层次,可以分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按照 办学模式,可以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按照学科门类,可以分为文、理、工、农、医等类型。
高等教育学概论(chater34)
历史性突破的两方面: · 基本打破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初步建立宏 管理、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 基本打破政事不分,政府一管到底的管理 制,高校管理上的自主权扩大。
· 投资渠道多元化; 高 等 教 育· 国家对高教的 体 制 的 特投征资, 实现从一到战般略性性支支出出的转变 · 走上依法投资的轨道
一、高校教师的任务
1、 教书育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2、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3. 进行社会服务,推动社会进步
二、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
1、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衷于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人才 3、 具有广博而精湛的专业知识 4.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 创新能力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体制与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沿革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现状 与发展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 外国高等教育的体制与结构
一、高 等 教 育 体 制 的 概 念
关于国民高等教育事业基本组织制度的总称, 是 高等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的 运行方式。
主 要 内 容领导体制 投资体制
中央集权制 法国、意大利、瑞典、 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权力分散型(分权制) 美国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德国、日本、英国等
二、外国高等学校分类 对我国的启示
高校分类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在大众化进程中注重质量的多样化; 要分层次分类指导, 形成互补关系。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
高校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高校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教师的任务与要求 高校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与优化
学历结构——指教师队伍最后学历的构成状况
年龄结构——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状
高等教育学概论
高等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学概论》概念篇1985年高等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教育:广义上,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是一种培育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向人们传授知识、技能,开发人的智能、潜能,以及施加思想品德影响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主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技能,开发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社会活动。
(判断)教育学所研究的问题:研究教育活动和教育规律的科学。
(判断)■研究对象:1.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过程、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教师的职责、任务,4.学校的组织与条件、领导与管理。
(多选)教育分类:按社会职能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按智能程度分,幼儿、初等、中等、高等四类学校教育;按培养目标与教育内容的性质分,有普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两种。
教育学的分类:按不同教育对象分,幼儿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6种)教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与其他一些学科相结合,互相交叉渗透,又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性教育学科,如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工艺学、教育未来学、以及各科教育学等。
(多选)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是由大学、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等机构实施的各种类型的教育(学术、专业、技术教育以及师范教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学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具体而言,高等教育是指对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人,以传授和研究各种科学、技术、艺术等有关学问为主要活动,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捉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高等教育是具有一定专业方向的教育。
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与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即以怎样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学概论
高等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学概论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它探讨高等教育的理论、制度、政策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对高等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之后,通过高校、学院等机构提供的给予学生高等学历或学位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与中等教育不同,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研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探讨高等教育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制度和发展模式。
2.高等教育的政策与管理:研究和分析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包括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监管等方面的研究。
3.高等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探讨高等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评估、教学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4.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认证:研究和分析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和认证机制,包括学校评估、专业认证、教师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5.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比较研究:探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政策和教育。
6.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影响:研究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影响,包括就业问题、社会流动性、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内容,高等教育学概论还会涉及到一些关键概念和热点问题,比如知识经济、人力资本、大学自主、学术自由等。
此外,还会引入一些经典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案例,如大学之城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学概论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多个方面,包括历史、政策、质量、教学等内容。
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学概论,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高等教育学概论》
《高等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学概论》是一门探讨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体制以及相关理论的学科。
这门学科不仅要求对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还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策略。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必备能力。
在学习《高等教育学概论》时,首先需要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基础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提供更高级的学术和职业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高等教育应该坚持科学性、社会性、民主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并积极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合作。
高等教育还应该重视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进行教学的调整和改进。
此外,学习者还需要研究高等教育的体制和管理。
高等教育的体制是包括大学的设立、管理组织、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高等教育的管理则是指对高等教育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监督的过程,以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高等教育的管理需要注重团队建设、资源配置、信息化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最后,学习《高等教育学概论》还需要探讨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
高等教育的理论包括体制理论、模式理论、效能理论、制度理论等等。
学习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规律,为高等教育的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总而言之,学习《高等教育学概论》是了解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体制以及相关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为高等教育的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高等教育学概论范文
高等教育学概论范文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之后,完成高等学校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的理论、实践、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学的定义、发展、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高等教育学的定义。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的范畴广泛,包括高等教育的原理、方法、组织管理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要求。
其次,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学在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从最初的经验研究到现在的定量分析和理论建构,高等教育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第一,高等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高等教育的规律和本质的探讨,总结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法。
高等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是高等教育学研究内容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是指对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过程进行管理和调控。
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是指通过制度创新、课程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等方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和问题的关键。
第四,高等教育的评价与监督。
高等教育的评价与监督是指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以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高等教育的评价与监督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涉及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一)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西方古代高等教育形式:专门性的学校,博物馆和图书馆。
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中世纪欧洲。
修辞学校内容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
哲学学校增加四艺---算数、天文、几何、音乐。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形式:①西周大学②私学(春秋齐国的稷下学宫,不仅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始于唐末的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岳鹿书院号称宋代四大书院) ③太学(汉武帝)宋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
王安石改革太学考试制度,实行“三舍”法,择优授官。
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高等教育的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以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学生学中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大学主要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律院校);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医科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综合性大学,有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院)①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②早期中世纪大学四大学科文科法学医学神学③高等教育近代化教育活动的制度分层化,世俗化,国家化④洪堡的两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⑤1900年美国大学协会成立,意味着研究型大学这一体系初步建立④通过“莫利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建立的名校: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中开办最是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
1901年清政府的壬寅学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1903年清政府的鍨卯学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 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高等教育的概念表述: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学校的职能演变高等学校职能是高等学校为实现自身价值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其最古老的职能,高等学校为社会培养从专科到本科到研究生的各层次专门人才。
②发展科学。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获得了越来越独立的地位,发展科学因而也成为高等学校一项相对独立的职能;③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高等学校为社会直接服务的职能主要途径有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图书仪器开放等等。
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高等学校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一方面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社会适应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与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的吸收当地的自愿,促进高校的发展。
高等学校的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其中,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是高等学校之所以是高等学校的的根本理由;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保障,也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社会服务职能是高等学校的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校应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应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三)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1、社会本位价值观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社会本位价值观:(1)主要观点: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个体社会化、公民道德教育、政治思想品德是其关心的重点。
(2) 西方典型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柏拉图、洛克、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等人。
2、个人本位价值观(1) 主要观点: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
(2)西方近代个人本位论的代表则以卢梭、裴斯塔洛齐、斯宾塞等人为代表。
(3)中国古代的孔子和老子就分别代表这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4)古希腊斯巴达的军事教育和雅典的自由教育也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3、对社会本位价值观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正确理解(1)两种价值观都有合理性和片面性(2)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上,不能一边倒4、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1)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主要特点①通才教育的特点: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②专才教育的特点: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于应用;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5、学术型人才与职业型人才(1)历史演变中世纪的大学严格说是一种职业教育。
其主要通过文、法、神、医四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官吏、法官、牧师、医生。
(2)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产生使大学成为从事纯粹学术的教育和研究基地,推动大学的学术性人才培养。
确立了大学成为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基本性质。
(3)美国赠地学院和州立大学的出现,确立了大学为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大学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职业型人才为主要任务。
专题二大学精神与理念(一)什么是大学精神文化1、文化:广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狭义:精神文化2、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
3、大学精神文化:价值层面:大学精神、大学理念、校训;实践层面:校风、学风、教风等4、大学精神不同于大学理念。
大学精神起源于大学理念,是优秀的积极的大学理念的沉淀,而大学理念更多是表达大学人对大学的认识及其办学主张,如果一个时期的大学理念不能推动甚至阻碍了大学的发展,就不能成为大学精神的一部分。
大学理念有基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通过大学理念实现其价值,不断随时代发展。
5、精神文化具有发展性、兼容性、整合性和多元个性等特征。
(二)现代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1、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中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理性是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凡是合乎自然、人性的就是理性。
人的本质就是理性。
代表人物:洪堡、纽曼、怀特海等2、实用主义的大学理念20世纪初到50年代:主要观点:大学不仅要教育人,培养人,还要为社会提供服务。
人们追求知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代表人物:范海斯(威斯康星理念)反对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弗莱克斯纳、赫钦斯3、大学理念多样化格局的时期国家主义的代表人物:科南特、里科弗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是第一位,教育的社会功能是第一位工具主义的代表人物:科尔4、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大学自身发展对现代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说在大学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需要社会促进大学的发展。
这使得现代大学开始走向“社会的中心”。
现代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体现在:1.现代大学仍应是一个追求高深学问的地方;2.现代大学应具有针对性;3.现代大学应保持相对独立的品格;4.现代大学既应有大师也应有大楼;5.现代大学应是国际化的。
专题三高校教师发展(一)高校教师发展为何必要?从职业定位来看,高校教师从事的是“学术职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学术职业性操作知识的工具是教学与科研;学术职业具有崇高自由的精神气质;学术职业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气质。
所谓教师的发展是指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专业教学人才过程。
高校教师要承担自己的神圣职责、扮演理想教师角色、超越诸种诱惑、防止出现各种偏差,唯一途径是不断修炼、持续提升自我,使自己永远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
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发展,因为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难有较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高校教师必须获得、拥有不断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这样,他们才能摆脱重复、低效的劳动方式,提高劳动的创造性,使自身得到不断发展。
(二)高校教师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1、了解高校教师发展的五项基本内容: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
重点掌握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模式(自助互动型和专家介入型):(1)按照“是否借助教学专家的帮助“为标准,将教学发展模式划分为两类:教师去群体自助互动型教学发展模式和专家介入型教学发展模式。
(2)自助互动型:同一个学科、专业范围内,或同一个学院、系内部,老教师通过听课等方式,或借助“导师制”之类的“传、帮、带”方式,发展新教师、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
(3)专家介入型:一是围绕教学及教师教学发展收集有用信息;二是在教师和作为顾问的教学专家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这样的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的发展。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1)傅勒的教师关注阶段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和关注学生。
(2)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3)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情高涨的专业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
(三)高校教师发展的阻力及其超越存在问题:学术失范—学术目标庸俗化,学术行为失范,学术贿赂,学术腐败;学术漂移—重科研、轻教学,重政治权力、轻学术权力;低效教学;职业倦怠。
超越:见(一)。
专题四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一)高校课程概念与价值观1、课程:当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丰富体验。
课程不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还是一种意识。
大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专业性,前沿性,注重科学方法论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1)概念: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
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2) 关系:相互相成,相互补充;逐步递进,不断深化;通识教育是灵魂,专业教育是支撑。
(一)高校课程的主要类型了解高校课程类型划分的基本依据,正确认识必修课与选修课(按修读要求)、理论课与实践课(按组织形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及其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