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济的发展》习题
【全国通用】2020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两汉的经济发展_含解析
两汉的经济发展1.对于黄河的治理,西汉、东汉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A.汉高祖、光武帝B.汉文帝、汉武帝C.汉武帝、光武帝D.汉武帝、汉明帝2.“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这里的“水排”是()A.耕作工具B.灌溉工具C.鼓风冶铁工具D.运输工具3.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A.灌溉B.播种C.收割D.耕地4.为加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归中央,统一铸造了()A. B. C. D.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西汉和东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是()A.汉高祖光武帝B.汉武帝汉明帝C.汉文帝汉明帝D.汉武帝光武帝6.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王国问题B.恢复发展生产C.人口问题D.王权问题7.东汉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是()①造纸术②地动仪③麻沸散④水排⑤指南针。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8.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去背柴堵决口的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光武帝D.汉武帝9.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其中与冶炼有关的发明是()A.耧车B.水排C.提花机D.二牛抬杠10.两汉时期,手工业技术的成就不包括()A.用水排鼓风冶铁B.发明使用耧车进行播种C.丝织业中使用提花机D.用植物纤维造纸11.西汉的城市建设很有特点,在其都城长安出现了专门的商业区,称为()A.街B.坊C.市D.场1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西汉和东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是()A.汉高祖和光武帝B.汉文帝和汉明帝C.汉武帝和汉明帝D.汉景帝和光武帝13.汉朝长安城里叫做“市”的地方是专门的()A.居民区B.商业区C.办公区D.皇城区1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如图模型。
它的作用是()A.鼓风冶铁B.灌溉C.纺织D.运输15.东汉时期,黄河经常泛滥成灾。
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
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一、西汉初期的经济恢复(汉初 - 文景时期)(一)背景1. 秦末汉初的战乱破坏-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大量人口死亡、逃亡,农田荒芜,城市残破。
例如,许多大城市如咸阳等在战火中被焚毁,百姓流离失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社会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2.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必要性-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认识到只有让百姓休养生息,才能巩固统治。
当时国家贫困,财政匮乏,统治者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战争,所以休养生息成为恢复经济的必然选择。
(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及成效1. 措施- 轻徭薄赋- 汉初实行了较低的田赋税率,汉高祖时规定田赋为十五税一。
汉文帝时,曾多次下诏减免田赋,甚至有连续十二年全免田赋的情况。
汉景帝时,把田赋进一步减为三十税一,这一低税率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
- 奖励耕织- 政府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对努力耕织的农民给予奖励。
例如,对能提供较多粮食和布帛的农户,给予爵位或减免赋税等优惠。
- 释放奴婢- 汉初下令释放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的人,让他们成为自由民,参加农业生产,增加了劳动力的数量。
- 提倡节俭- 汉文帝以身作则,在位期间生活节俭。
他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等没有什么增加,还多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节省了财政开支,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2. 成效- 经过汉初几代皇帝的努力,到文景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粮食产量增加,百姓生活相对安定,“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
人口也有所增长,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西汉盛世的经济繁荣(汉武帝时期)(一)农业的发展1. 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汉武帝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加广泛。
铁犁铧的改进,使犁耕更加深入和高效。
例如,出现了新型的犁壁,它能将翻起的土块翻向一侧,便于耕种和除草,提高了耕作效率。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长安城
东市 西市
东市、西市为什 么在城的西北角? 又为什么用墙围 起来?
答:汉朝实行抑 商政策,所以长 安的东、西两市 不设在城中心, 而设在西北角, 并用墙围起来, 以便于官府的控 制和管理。
到了冶炼铁兵器的地方,听说以 前都是用人力来鼓风冶铁,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利用水力鼓 风冶铁的水排。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冶铁 质量这种水排一直沿用到唐代。它的使用要 比欧洲早1000多年
A汉高祖、光武帝 C、汉文帝、汉明帝
B
B、汉武帝、汉明帝 D、汉武帝、光武帝
5、成语典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下 列哪一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 B( )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安敦 6、古代有的发明真是“名不副实”。东汉南阳太守杜诗 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 A A、鼓风冶铁工具 B、灌溉工具
管理: 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30年 3、影响:
丝路风光
班超(32-102),扶风 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 年轻时为官府抄 书以养家。日久劳苦, 曾投笔叹曰:“大丈 夫应该像张骞那样, 在边疆建功立业,怎 么能总是和笔墨打交 道呢!” ,遂投笔从 戎。你对班超的了解, 你学到什么精神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2、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是( A )
D、窦固
3、某同学到新疆去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当地出 土的中原丝织品,他肯定地说,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人新 疆最早在 ( B ) A.秦灭六国后 B.张骞通西域后 C.班超通西域后 D.西域都护设置后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西汉和东汉时,大规模治理黄 河的是
班超派甘英出 使大秦 公元166年, 大秦王(古罗马皇 帝)安敦首次派 使臣来到东汉- -这是欧洲国家 同我国直接友好 往来的开始。
13 14 15课导学案
5、汉代____________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先列。东汉的____________太守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利用水利____________,节约人力,提高冶铁质量。____________的利用,比欧洲早____________年。汉代的____________数量大为增加,____________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钢材的制作方法,是___________发明的。
C、西汉主动联络匈奴贵族,获取大量财礼
D、匈奴逼迫西汉王室嫁出公主
6、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完成大一统局面。他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A、匈奴族B、契丹族C、女真族D、蒙古族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草原的辽阔壮美。是谁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2、西汉末年黄河水患又严重起来,东汉____________令水利专家____________主持修河。在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3、汉代农具有很大进步,西汉的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____________。提高了耕作效率,这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牛耕普遍使用____________的耕作方法。西汉的新型播种工具____________,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重点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冒顿统一蒙古草原、丝绸之路
难点
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正确理解汉朝时的民族关系、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
习
活
动
安
排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点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 治理黄河(1)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武百官去背柴草,堵塞决口。
经过治理,黄河很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
(2)东汉明帝时期治理黄河:东汉时期,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
经过几十万人一年多的辛勤劳动,疏通黄河,修建千里黄河大堤,在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2. 农业的进步(1)犁壁的使用:西汉时农具已有很大进步,西汉的耕犁安装了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
(2)牛耕的改进: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这是牛耕技术的重大进步。
(3)耧车的发明:耧车是西汉新的播种工具,效率很高,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4)农作物的种植: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南方多种水稻,黄河中下游的农村大量种植桑树。
知识点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 丝织业的发展: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提花机,染色的技术也很高。
能织出精美的花纹,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
中原地区生产的丝绸,深得国内人民的喜爱,也令外国人叹服。
2. 冶铁技术的提高(1)水排的发明: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并且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比欧洲早了1100年,在中国古代冶炼工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发明钢的制作方法:汉代的铁器数量大为增加,铁制兵器已经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汉代长安武库遗址出土的兵器,都是钢材制成的。
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是我国发明的。
相关链接:提花织机是一种提花设备,能在织物上织出花纹。
我国在商代已有手工提花法,战国时又出现比较复杂的动物纹提花技术。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绒圈锦,表明当时的提花设备已经相当复杂,技艺非常高超。
汉宣帝时河北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的陈宝光妻子(姓名不详),曾使用一种由120镊牵动120条经线的提花机,用足踏镊以织,能织出精美的蒲桃锦和散花绫,60天织成一匹,价值万钱。
知识点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1.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1)内容: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
两汉经济的发展
• 治理黄河和 农业的进步
生产工具
农 作 物
南北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桑 麻 广 泛 种 植
• 丝织和冶铁 技术的提高
丝
冶
织
铁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水排
• 商业的繁荣
东西二京
长 安
50 万 人 口
人 口
洛 阳 100万
1、西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是在(C)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2、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是(A) A、王景 B、史禄 C、李冰 D、窦固 3、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是在(C)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4、西汉时发明的新兴播种工具是(C ) A、犁壁 B、筒车 C、耧车 D、水排 5、汉武帝时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是(A) A、五铢钱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和币 D、刀形币
三、商业,城市
1、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将地方的铸币权和 盐铁经营权 ____ ______ 五铢钱 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 经济 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_____上的大一统。 长安 洛阳 2、 西、东二京:_______、_______。
两汉经济为什么能得到很快发展?
你去修河吧。 结果: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 有改道。
是,臣遵旨
王景
想一想:
“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开垦者的铁锨举起多如云,渠水流灌像雨 一样滋润.泾水夹带着河泥流过来,灌溉田地 又施肥,促进禾苗快快生长.京师众多人口的 衣食,全靠这条渠水啊!
七年级历史两汉经济的发展鲁教版(2)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这是四川成 都市郊出土 采桑画像砖 拓片摹本; 画面表现一 个妇女手执 长竿, 正在采 桑叶情景。
主目录
自主学习一
自主学习二
自主学习三
第18页
淄博市初中历史集体备课 --《两汉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导入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返回 主目录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仔细阅读第二个 子目:丝织和冶炼技术提升,并讨 论:手工业发展出现在哪两个领域,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请 小组代表回答
自主学习一
自主学习二
自主学习三
图 片第24页
淄博市初中历史集体备课 --《两汉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三、商业发展
导入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返回 主目录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汉 城一带, 城门12个,
手工业作坊和集市大多汇集在 城西北部;城内街道均东西和南北 向排列, 十分整洁壮观。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最 大都市, 当初世界上只有欧洲罗马 城能够与之媲美。
第8页
淄博市初中历史集体备课 --《两汉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导入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一、要治求理:黄河和农业进步 同窗们仔细阅读第一个子目: 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回答问题: 在何时,谁对黄河进行了治理, 效果如何?
返回
主目录
自主学习一
自主学习二
自主学习三
答第9页案
淄博市初中历史集体备课 --《两汉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导入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返回 主目录
汉武帝
结果: 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有 发生过大水灾
自主学习一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入:首先我们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来回顾一下,经过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风雨夹击,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西汉之初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怎样的景象?统治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又是如何做的呢?(P67)生:经济萧条、国家贫困、一片荒凉的景象。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徭役、兵役负担,注重农业发展。
汉武帝时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大一统。
[师]经过统治者的治理,西汉经济有了发展。
东汉时期统治者也励精图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汉经济的发展这一节。
首先,请同学们分成三组自由阅读,了解本课的大致概况,然后分别进入实况:以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国家和生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适当加以指导。
(10分钟)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师]:在两汉时期,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使黄河之水变的水旱从人,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措施?生: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
(学生复述)[师]:由此看来,两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有两次,一次是汉武帝时,一次是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
[板书]汉武帝时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补充:黄河原称“河水”,西汉初年开始有了黄河的称呼。
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
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
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
秦汉时期,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
到了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砍伐殆尽。
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升,黄河开始泛滥。
因此,治理黄河成了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
汉武帝与东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正是认识到了“农业是天下之本,水利是农业之本”。
不过同学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汉武帝也不是一开始就想治理黄河的,他对黄河水患的认识有一个可以说是相当漫长的过程。
听任黄河水泛滥了二十多年,直至影响到了国家财政收入,他才下决心治河的。
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动脑筋题目?生: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治河的。
山东省滕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一、教材内容分析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一统时期,长达400年的统一局面,两汉经济也使封建经济出现了一个发展高峰。
这一课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我国今天经济的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二、课程标准了解两汉经济成就。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汉水利与农业的进步、手工业的提高、商业的繁荣2 、体会“两汉盛世”名不虚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能力2、通过思考和概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能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体会我国(2)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认识重大发明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四、重难点重点:治理黄河,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难点:在学习古代生产史中的科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课堂总结(设计意图:本课文化史知识涉及面广泛,知识琐碎,因此在总结本课时,引导学生列表归纳,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文化史知识提供借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六、课堂检测工具的发明与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下列图片是汉代两项重要的发明。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1) 图一中新型播种工具的名称是什么?它是何时发明的?它的发明有什么作用?(2)图二中的机械叫什么?是谁发明的?有何作用?它的利用比欧洲早多少年?七、板书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汉武帝时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2、农业工具:犁壁、二牛抬杠法、耧车3、农作物二、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1、提花机、染色2、水排三、商业的兴盛八:教学反思初一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运用生活实际的经验作为切入点,抓住学生对炒钢技术的好奇,在课堂导入时激发学生学习两汉经济发展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时练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3 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课时练新人教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 据《西京杂记》载:汉宣帝时,有巨鹿人陈宝光妻曾使用一种设施,能在织物上织出精巧的花纹,60 天能织成一匹,价值万钱。
这类能织出花纹的设施是()A. 纺轮B. 提花机C.花针D. 钩针2. “南阳太守,擅长计略,省爱民役,做作水排,铸为农器,使劲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这里的“水排”是()A. 耕种工具B. 浇灌工具C. 鼓风冶铁工具D.运输工具3.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很多五铢钱、提花机等文物。
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早可能生活在()A. 春秋战国B. 西汉C. 西周D.秦代4. 为稳固一致,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行的同样举措是()A. 一致文字B.一致钱币C. 一致胸怀衡D.盐铁官营5. 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后目的是()A. 克制大商人牟取暴利B.增添中央的财政收入C. 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D. 集中财力治理黄河6.有名科学家张衡在文学方面也很有成就,他的《二京赋》是汉赋的代表作,此中的“二京”指的是两汉的国都()A. 咸阳和长安B. 长安和镐京C. 咸阳和洛阳D. 长安和洛阳7. 两汉期间社会经济可以获得发展,其主要原由包含()①国家一致②生产技术获得改良③商业发展繁华④社会相对平定A. ①②④B. ①③C. ②③④D. ③④二、非选择题8.工具的发明与改良是生产力发展的明显标记,以下图片是汉代两项重要的发明。
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图二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各有何作用?(2)图一新式播种工具是何时发明的?(3)图二中机械是谁发明的 ?它的利用比欧洲早多少年 ?参照答案1-7 BCBBCDA8.( 1)图一:耧车。
大大加速了播种速度。
图二:水排。
利用水力鼓风,节俭了人力,提升了冶炼质量。
(2)西汉。
(3)杜诗。
一千多年。
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从西域传到中原
从中原传到西域
蚕豆、芝麻、黄瓜、 大蒜、胡萝卜、
汗血宝马、玻璃制品
造纸术、印刷术、 火药、铸铁、开渠、
凿井等技术
①促进了中外商品和物资的交流
h
39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帝国) 使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最强大的两个帝国
大秦
汉朝
②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相互融合
h
40
小结
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
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 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 系;另一方面促进了中西 经济文化的交流。
h
41
二、丝绸之路
丝路风光
1、路线
从长安往西通过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
转运到欧洲。 2、开通和管理
开通:汉武帝时的张骞
管理: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30年 3、影响: 是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也是我国与欧亚各 国人民加强联系、发h展友谊的桥梁。 42
h
9
两汉时期对黄河的治理, 使当时农业经济发展重心 所在地(黄河流域) 的农
业生产得到保证,是两汉 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之一。
h
10
水
利
工 具
杜诗——水排,利用水力 鼓风,以铸造铁农具,大
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h
11
水 利 工 具
④翻车(灌溉工具)
h
12
铁制农具 各类物资 衣帽鞋袜 生活用品
h
55
1、西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是在( C)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2、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是( A )
——《汉书·文帝纪》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53张ppt)课件(共53张PPT)
杜诗水排
杜诗,河南汲县(今卫辉)人。光武帝时,任侍御史。 建武七年(公元31年),在任南阳太守时,通过总结前人劳 动生产经验而创造出水排(水力鼓风机),运用水力传动机 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 具,用力少而见效多。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 内富庶起来。有“杜母”之称。南阳人称赞说:“前有召父 (召信臣),后有杜母”。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汉代的丝织业
汉代的丝织水平技术已经十分高 超,不仅被国内的人民所喜爱,还受 到外国人民的欢迎。
2.汉代的冶炼技术
汉代的冶炼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 先进的。
古代织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提花机
提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机挑花,汉代时这种工艺 方法已经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通常采用一蹑(脚踏板) 控制一综(吊起经线的装置)来织制花纹,为了织出花纹, 就要增加综框的数目,两片综框只能织出平纹组织,3—4 片综框能织出斜纹组织,5片以上的综框才能织出缎纹组织。 因此,要织复杂的、花形循环较大的花,必须把经纱分成 更多的组,多综多蹑的花机逐步形成。据《西京杂记》载: 有巨鹿人陈宝光妻所织散花绫“机用一百二十蹑”,这么 多的综蹑织造起来十分烦琐,到了三国时马均“旧绫机丧 功费日乃思绫机之变”改六十综蹑为十二综蹑,采用束综 提花的方法,即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两汉时期是我 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和手工 业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当时居于世界领 先地位,是我国的骄傲。
重点
两汉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农业和 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难点
正确分析和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 的原因。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治理黄河
古代的黄河下游经常决口,给当 地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汉武帝 和东汉明帝都曾经下令治理黄河。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上课版)
剑
学会总结
两汉时期促使农业进步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杜诗发明的水排
犁壁
二牛抬杠
水排
郡国自由铸钱,造成币制混乱,物 价上涨,威胁中央财政。 (货币不统一)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经济大一统) 意 义:
五 铢 钱
①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
②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③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洛阳
规模宏大,被称
为东西二京。长安城里还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市
”。
试一试,你肯定能行!
1.东汉时,负责治理黄河的著名水利专家是( ) A 卫青 B 王景 C、张骞 D 张角 2.耧车是一种新型( ) A交通工具 B播种工具 C收割工具 D灌溉工具 3.铁器数量大为增加,铁制兵器已取代青铜是在( ) A汉代 B秦代 C战国 D春秋 5、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的钱币是( ) A圆形方孔铜钱 B五铢钱 C铲形钱 D刀形钱 6.水排的发明者是( ) A.李冰 B.杜诗 C.商鞅 D.王景 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一种鼓风冶铁的工具,它的名称是( A.提花机 B.耧车 C.水排 D.犁壁 8.被称为“东西二京”的城市是:( ) ①咸阳 ②长安 ③洛阳 ④长平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B
B A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冶铁工具
C
)
水灾。
2.东汉汉明帝令水利专家 王景 主持修筑黄河。
3.汉代的丝织品不仅已经使用 提花机 ,而且染色的技术也很高。 4.东汉的南阳太守
杜诗 发明了水排,它是一种 冶铁 工具。 汉 朝。 五铢钱
。
5.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是在
历史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教案
历史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2)掌握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2)运用历史资料,探讨两汉时期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2)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通过展示两汉时期的历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讲述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2)分析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探讨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3.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围绕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作用展开讨论。
(2)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总结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2. 分析两汉时期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探讨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查漏补缺。
2. 分析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3. 针对教学难点,加强自身的学术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了解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2)分析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背景。
掌握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实资料,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运用比较法,探讨两汉时期与先秦时期经济发展的差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资料进行科学分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两汉时期与先秦时期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资料。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图表等辅助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课文内容,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背景。
搜集与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思考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2. 教学内容与活动:讲述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通过比较法,分析两汉时期与先秦时期经济发展的差异。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对后世的重要意义。
4. 总结拓展:总结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和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影响的理解深度。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观点的独到性等。
4.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学习和理解。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续)1. 讲述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农业: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业产量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汉经济的发展》习题
一、选择题
1.西汉时期实行的重要经济政策是()
A. 工商皆本
B. 重农抑商
C.发展工商业
D. 重商主义
2.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是()
A.反击匈奴
B.治理黄河
C.提倡节俭
D.弘扬佛法
3.汉武帝时期发明的新的播种工具是()
A.犁壁
B. 耧车
C.水排
D.提花机
4.下面几项重大发明,属于东汉时的是()
A.温室栽培蔬菜
B. 发明耧车
C.发明水排
D.在耕犁上安装犁壁
5.西汉时期,不是手工业技术的新成就是()
A.冶铁用煤作燃料,用水排鼓风
B.发明使用耧车
C.纺织使用提花机
D. 用植物纤维造纸
6.下列对两汉时期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高祖和汉明帝都曾大规模治理黄河
B. 西汉时,牛耕已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C.两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几乎家家种植桑树
D. 东汉时期,都城洛阳的人口总数多达百万以上
二、材料分析题
7.(公元三十年)诏曰:“令……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阅读材料回答:
①根据材料判断这是哪一位皇帝下的诏书?
②该皇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