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教学安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课程英文名称: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3.课程编号:4.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5.适用专业:全校本科生6.开课学期: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7.学时:488.学分:3二、教学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计划学时:6基本要求:从总体上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懂得在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4)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基本内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立志报国、明辨是非、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的重要基础课程。
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于马原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马原课外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制定学习计划。
针对马原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周学习的章节和内容,每日学习的时间安排等。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 提供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马原课程,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课外阅读资料等。
同时,可以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提供视频讲解、在线答疑等服务,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3. 组织学习活动。
可以组织马原课程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学术讲座、讨论会等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解,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4. 进行实践活动。
马原课程要求学生要结合实际进行学习和思考,因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参观实地、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进行考核评估。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包括笔试、论文、课堂表现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
三、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马原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
四、总结。
马原课外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马原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思政课程大纲
思政课程大纲
一、课程目的
思政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党的十九大精神及重要论述
4.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安排
1. 理论课程
- 教学形式:讲授、讨论
- 授课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提问的方式,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 教学时间:每周2学时
2. 实践课程
- 教学形式:案例分析、实践活动
- 授课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思政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参与文化科技节等
- 教学时间:不定期安排
四、考核方式
1.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30%
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
3.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30%
五、教学目标
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
2.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3.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4. 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思政课程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学习思政课程,学生将对理论更加深入了解,对社会更有责任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教案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规律。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对该课程的系统介绍和教学安排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2.掌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规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3.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规律。
四、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相关概念和基本内容;2.通过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讲授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教学步骤:–通过讲解,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等;–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
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讲授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教学步骤:–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阐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剖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3.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规律•讲授内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和发展规律;•教学步骤:–通过历史事实和具体案例,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规律,包括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等;–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实践教学方案及选题范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一、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要通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与实际、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把学生直接的生活感受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主动接受教育和锻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和分析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法制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1.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社会访谈、社会考察、专题考察、专项课题研究、经典文献阅读、党的重要文献阅读、观看大型专题记录片、拍摄专题记录片、拍摄微电影等。
2.实践教学成果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访谈报告、社会考察报告、专题考察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专题记录片、微电影、阅读笔记、观后感等。
三、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和实施,各学习小组长协助,并争取任课班级所在系领导、学工部门、班主任的支持与配合。
1.教研室根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任务和国内外形势,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确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实践教学专题内容。
2.学生按班级分成若干实践活动小组,每组5-8人,设组长1人。
负责组织开展活动,联系指导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3.活动小组应该在课程规定的实践教学专题中选择活动内容,小组成员要经过讨论,确定具体的题目,并认真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申请书”,并获得任课教师同意后,方能开展。
学生选择实践教学内容时,同一专题,在同一个教学班级最多只能接受2个学习小组选择,且侧重点应有所区别。
4.各实践小组选题后,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计划表”,任课教师负责审查实践活动计划及实施步骤等,保证每位学生参加1次以上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实践教学手册
评定
成绩
所在
单位
意见
负责人签字(盖章)
实践教学二:经典阅读心得
名称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时间
2015.12.2
导师
胡天祥
成绩
★赵雪茗
经济法七班
20150540703
经典摘抄:“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我们仍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主要
收获
感想
以前感觉做志愿是一件吃力还可能会不讨好的事,经过这次活动,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看到老人们那一刻,看到老人们见到我们时流露出惊喜目光的那一刻,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帛然裂开,酸酸的又幸福着,幸福着自己办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酸酸的是看到老人想念子女时的自然情感,还是那句话吧,愿天下子女,无论多忙,常回家看看。
最后,用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的一段话收尾“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教学三:视频观后感
姓名
赵雪茗
学院
经济法学院
学号
20150540703
名称
观《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有感
时间
2015年11月30日
指导教师
胡天祥
成绩
志
愿
者
活
动
内
容
以
及
材
料
2015年12月6日,在学校微爱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我们提着水果,饼干拿着会旗和条幅,准时在学校小花园集合,到莲湖区双仁府敬老院去探望老人,尽管是冬季,然而听说了这次活动 ,同学们都积极踊跃的参加,希望在这个冬天,为老人们送去一片温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其在当代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成功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实践。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论文,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辅助读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相关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
3. 网络资源:马克思主义相关网站、论坛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引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关注。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实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论文,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 第二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3. 第三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4. 第四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实践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安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安排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编号:学时/学分:24学时/1.5学分课程类型:公共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卓越工程师各专业一、实践教学的运行要求和目的通过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的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具体安排任课教师在学期中必须根据实践教学课时完成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规定项目中第1项为必做项,第2-5项为选择项,各任课教师从中选择1-2项进行实践教学,学时数应达到实践学时数24课时。
在完成实践教学后要求学生形成相应的研究论文、读后感、观后感和作好活动记录等。
任课教师根据完成质量评定成绩。
任课教师根据以上实践活动情况和提交的材料对学生的实践成绩进行评定,各个班级实践材料均应该保留原始材料,并且根据思政部要求装订。
三、各实践项目评分标准(一)读书指导评分标准1、优秀标准(1)认真读完一本书,有完整读书记录。
(2)读后感内容详实、具体,有自己的理解、见地或评论。
(3)读后感条理清晰、表达流畅,字迹清楚。
2、良好标准(1)认真读完一本书,有读书记录。
(2)读后感内容详实、具体,有一定自己的见解。
(3)读后感条理较清晰、表达流畅,字迹清楚。
3、中标准(1)认真读完一本书。
(2)读后感内容基本详实、具体,有一定的理解。
(3)读后感条理较清晰、表达流畅,字迹较清楚。
4、及格标准(1)读完一本书。
(2)读后感内容基本详实、具体,自己书写的。
(3)读后感条理较清晰、表达基本流畅,字迹较清楚。
5、不及格标准(1)未能读完一本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表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分/总学时:3学分/ 54学时开课单位:公共教化学院社科部面对专业: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课,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后、在高校本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化的课程。
本课程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于培育高校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理论分析的素养和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2.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化。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相识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坚决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志向。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显明特征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显明的政治立场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4.崇高的社会志向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2.努力驾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与其发展规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与其存在形态1.物质2.物质的存在形式3.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确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三、世界统一于物质其次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的永恒发展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冲突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与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与其相互关系3.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和质变与其相互转化4.事物发展过程的确定和否定与其相互转化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相识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2.唯物辩证法是宏大的相识工具3.冲突分析法是根本的相识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辩证思维方法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3.以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加思维实力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驾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小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
本课程属于高等教育学生的必修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编写依据: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的的要求,依据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编写此教学大纲。
(三)目的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有关概念、范畴以及各种原理之间的联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认识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四)课程编码:(五)学时数及学分:本课程90学时,5学分。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安排 ̄ ̄ ̄ ̄ ̄ ̄ ̄ ̄ ̄ ̄ ̄ ̄小计讲授讨论音像材料实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6 6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3 15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9 3 12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2 12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2 3第五章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进程 9 3 12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2 12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 3复习 3 3合计 78 66 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知识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及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知识点:物质的定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知识点:实践的定义,特征和基本形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知识点:联系,发展的定义及哲学意义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知识点: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马原实践教学方案
马原实践教学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学期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经过实施实践教学,把理论与现实更具体的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时间安排: 3月——4月课时安排:本课程总课时为52,理论教学课时40,实践教学12课时实施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由于学生人数多、经费、时间、安全等问题,坚持就近就便、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的原则;学生发挥个性与团队共同努力的原则。
实践内容:《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采取1+X的形式。
其中:1为必选实践形式。
主题为“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即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等等,以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解说,以严密的逻辑和透彻的说理,展示“原理”的魅力。
在书面报告的基础上,以课前一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课堂5分钟的口头汇报。
X为任选形式。
包括:一是读经典悟经典。
任课教师指定学生课外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让学生撰写读书笔记。
字数2500左右。
二是调查参观。
教师根据“原理”课程内容提供若干主题模块,(学生也能够根据情况自行选题,但须任课老师同意。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写调研报告,字数2500左右。
三是哲学典故微电影制作评比活动。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某一哲学典故制作视频进行评比。
四是辩论活动。
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中的某一主题、论点等,进行正反观点论战。
团队组合:6-10人一组,不能跨班组合。
每位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文章书写者、课件制作和演讲者、素材收集者、影像拍摄者等等。
组织形式:1、社会调查;(能够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2、主题活动——课堂讨论、辩论;3、微电影播映;作业形式:1、调查报告;2、课堂讨论或辩论;3、制作课件;4、微电影制作;5、发表观后感;等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社科部原理与概论教研室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如下实践教学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1、制订本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一)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
(二)时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各种思潮涌入国内,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教学计划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教学计划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是我国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教学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他们将来的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和担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各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
2.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现实问题。
4.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担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各项工作。
三、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革命理论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实践经验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系统性的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思想和理论。
2. 讨论交流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3. 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一、制定本方案的依据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本方案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概括出来的,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只有老老实实读原著,原原本本悟原理,才能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实践教学安排(一)内容实践教学主题围绕“经典阅读”展开,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见附件一)。
学生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思考。
(二)时间与进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贯穿整个学期。
任课教师可结合理论教学安排指导学生研读。
课程结束前提交读书报告。
(三)组织与形式1、教师在开学初对每一个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建议10人一组),小组成员围绕选定经典文本各自撰写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学期末小组成员围绕一学期以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特别是对经典文献阅读的感受、困惑、收获等,共同讨论写作完成一份《读书小组期末“经典阅读”总结》,字数不少于20XX字。
2、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班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每学期末向教研室推荐优秀实践论文(读书报告)若干篇。
(四)考核与评价1、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论文(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读书报告进行认真批改。
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成果的过程和质量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
2、实践教学经典文献阅读评价标准A:(90-100)对文章理解准确,表达流畅;B:(80-90)对文章理解较为准确,表达清楚;C:(70-80)对文章认真阅读,理解不全面,表达不清楚;D:(70分以下)阅读了,但没有理解;E:特殊给零分,所写内容和布置作业没有任何关联或其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一)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地球年龄大约有45亿年以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而宇宙万物是相互作用的,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
如滴水穿石,岩石风化。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二)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大约在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就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应答能力。
如含羞草、葵花向日。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三) 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
如狗对人行为的模仿,海豚做算术表演。
举例说明互动教学结合提问图表总结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提问】高等动物真的会做算术题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动物能进行各种表演,这是驯兽师长期训练的结果,动物按驯兽师指令做就有食物吃,相反就受皮肉之苦。
所以,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只是适应周围环境的本能反映。
(四)人的意识大约在300万年前诞生了人,有了人才有了意识。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自觉主动的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到,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狗之类的动物是没有意识的。
展示图表,便于学生理解:反应特性物质滴水穿石刺激感应性细胞膜含羞草感觉心理大脑动物表演人意识人脑万有引力定律物质反应形式反应器官举例无机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挂图说明教师总结(1分钟)展示漫画,便于学生理解:漫画中的人在画鬼,他比照的是什么?有公鸡、锯子等,我们看鬼的牙齿分明是锯齿、鬼的手分明是鸡爪。
很多西方人信仰上帝,上帝的外貌酷似西方人。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所以说,离开了客观事物不会形成鬼神观念,这句话是对的。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只不过鬼神等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罢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文名称:thegeneralprincipleofmarxism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54授课学时:54实验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本科二年级所有专业先修成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就是面向全体本科学生的政治理论课。
本课程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展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关键课程,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
本课程内容囊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内容。
本课程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对当代资本主义有着客观科学的认识,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信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处理实践中的问题,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当代国内和国际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定自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生信念。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精心安排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课时)本章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括,从总体上介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方法。
本章难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教学内容:一、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1学时)本节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重新认识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学时)本节内容: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承继与技术创新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学时)本节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学时)本节内容:1、把马克思主义做为行动的指南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章思考题:1.如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2.如何自觉自学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课时)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一)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地球年龄大约有45亿年以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而宇宙万物是相互作用的,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
如滴水穿石,岩石风化。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二)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大约在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就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应答能力。
如含羞草、葵花向日。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三) 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
如狗对人行为的模仿,海豚做算术表演。
举例说明互动教学结合提问图表总结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提问】高等动物真的会做算术题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动物能进行各种表演,这是驯兽师长期训练的结果,动物按驯兽师指令做就有食物吃,相反就受皮肉之苦。
所以,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只是适应周围环境的本能反映。
(四)人的意识大约在300万年前诞生了人,有了人才有了意识。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自觉主动的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到,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狗之类的动物是没有意识的。
展示图表,便于学生理解:反应特性物质滴水穿石刺激感应性细胞膜含羞草感觉心理大脑动物表演人意识人脑万有引力定律物质反应形式反应器官举例无机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挂图说明教师总结(1分钟)展示漫画,便于学生理解:漫画中的人在画鬼,他比照的是什么?有公鸡、锯子等,我们看鬼的牙齿分明是锯齿、鬼的手分明是鸡爪。
很多西方人信仰上帝,上帝的外貌酷似西方人。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所以说,离开了客观事物不会形成鬼神观念,这句话是对的。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只不过鬼神等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罢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进程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1
6
7
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2
1
3
8
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3
1
4
6
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3
1
4
13
13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2
2
14
14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4
4
15
15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教学安排
用实践提供的真实情境对学生进行独立思维能力的训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指导研究现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
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践教学的成绩在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占20分。
本学期实践教学安排采取自主选择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一项实践课题,按要求完成。
一、社会实践内容
1.围绕“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到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周围企业、校内以及周边中小学高校等进行调研、参观。
调研方式包括收集数据、发放问卷等形式。
2.感受农村和城市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领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和谐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意义,重点调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学校生活调研,可与专业相结合。
二、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要求大学生带着理论深入社会调查研究。
同学们须从本“安排”公布之日起的1周之内在课堂大班的范围内以小组形式组合并确定选题,并在任课教师处备案。
3周之内完成作业。
从第四周起,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报选题选择1-2个小组在每次课程课堂讲解前做课堂展示。
展示时,所在小组成员可选3-4位代表站上讲台,由一人或多人结合小组的课件进行讲解,其他人进行补充或者回答问题(具体形式可以自拟)。
三、社会实践报告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写出3000字以上调研报告一份,交电子版、纸质版(用A4纸打印或用横格信纸誊写,字迹要清晰)、ppt电子文档各一份。
在调研过程中最好是图文并茂,图片可作为PPT展示内容,从而使报告更加生动。
2.内容翔实,反映问题客观,材料充分,书写规范,逻辑清楚。
3.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性思考分析水平,洞察力和研究能力水平。
4.所有小组共同完成的作业,在作业的封面写清楚小组成员的班级、学号、姓名和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
所交电子文档需将所有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名称应为小组组成姓名、班级名称和作业名称。
四、成绩考核标准方法
1.调研要与所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结合
2.调研报告是否是原创、是否有教育意义和调研报告的水平
3.调研报告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按照优、良、中、差四个评定标准(分数为20、15、10、5),任课教师根据其课件、文章完成情况和展示效果评出相应成绩。
原则上,所有小组成员成绩相同。
但如果出现明显搭便车行为,该同学成绩记为小组成绩的50%;
五、注意事项
1.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单纯讲述原理或单纯叙述实际都属于不合格的作业。
2.要求用一个观点说明一个问题。
如果一篇文章中用多个观点分析若干问题,重点不突出也属于不合格的作业。
3.根据选题指南给定的范围,自己拟定论文的具体题目。
论文题目要小、要具体,分析问题要深入、丰富。
防止“假、大、空”和简单化。
课件制作时切忌大堆文字堆砌。
文字描述可放在附录文档或者准备的讲稿上。
课件上尽量使用图表,流程图,小图片来反映自己的思路和推理过程,每张幻灯片上文字最好不要超过30个字。
课件风格可以自己设计或者使用好的模版,彰显出个性和小组的风格(简洁明快的风格为佳)。
4.在一般情况下,文章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的逻辑顺序进行,体现文章的真实性、严谨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5.课题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都要体现出不同的分工,如:文章书写者、课件演讲者、回答问题者、问卷调查者、搜集资料者、拍照录像者等。
6.课堂演示时间8—12分钟。
7.严禁抄袭,一经发现,作业按0分记。
附:可供参考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题目目录
1.关于“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
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状况调查
3.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负面因素调查
4.和谐社会中居民的“幸福指数”调查
5.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6.城市商业区建设参观
7.城市改建区建设参观
8.关于互联网改变青年人认知形式与人认知能力的调研
9.数字生存让我们变得更愚蠢了吗?
10.潍坊学院学生阅读习惯调查
11.关于“农超对接”可行性调研
12.高新区产业布局研究
13.20年来潍坊风筝会的经验与教训
14.潍坊民间文化调查
15.风筝会(菜博会、花博会)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下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
(可以以宿舍为一小组,不明事宜请询问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