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遗传学5.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基本规律复习笔记
遗传的基本规律复习笔记一、遗传的第一定律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观察并分类记录杂交第一代(F1)和杂交第二代(F2)中具有各种性状的植株或种子数,进行统计与数学归纳。
2.一对性状的遗传分析(1)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是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2)测交测交是指将F1杂种与隐性的亲本进行杂交,而证明F1杂种产生两种不同但数目相等配子的杂交方法,实质上是用隐性亲本来测验F1杂种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3)孟德尔对其实验结果提出了诠释的假设:①生物体的遗传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
②每棵植株的每一对相对性状都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③每一个生殖细胞或配子中只含有每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
④每一对基因中,一个来自父本的雄性生殖细胞,一个来自母本的雌性生殖细胞。
在形成下一代新的植株或合子时,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⑤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去。
(4)分离定律的内容在配子形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在一般情况下,配子分离比是1:1,F2基因型分离比是1:2:1,F2表型分离比是3:1。
二、遗传的第二定律1.两对性状的遗传分析独立分配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F1配子形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在一般情况下,F1配子分离比为1:1:1:1;F2基因型比为(1:2:1)2;F2表型比为(3:1)2即9:3:3:1。
2.人类筒单的孟德尔式遗传遗传学家采用分析系谱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简单的孟德尔式遗传,即系谱分析法。
3.颗粒遗传理论颗粒遗传的理论是指每一个基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在有性生殖的二倍体生物中,控制成对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形成配子时,只有成对的等位基因才会相互分离。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对细胞分裂和发育的研究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学说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染色体的复制、分离和重组等过 程。这些过程对于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以及发育过程中基因组的重排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分化与染色体的关联
染色体学说揭示了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关联和变化。这有助于理解细胞如何从原始的胚胎细胞分 化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细胞,以及这些过程中染色体的作用和变化。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进行的一系列 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定律的贡献
孟德尔的定律为理解遗传物质的 传递和分布提供了基础们发现了染色体的存在,它们承载了遗传信息。
染色体与遗传
课堂讨论总结
通过课堂讨论,我们深入探讨了遗传 的染色体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 解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基 因在世代传递中的规律。
学生们积极发言,对一些经典案例进 行了深入剖析,加深了对遗传学基础 知识的理解。
下节课预告与预习内容
•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变化, 以及DNA复制和转录的相关内容。请大家提前预习相关的基础 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染色体上的基因定位:染色体上定位的基因可以影响个 体的表型和特征,如人类的基因定位可以解释不同的遗 传特征和疾病易感性。
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 起的,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导致智力低下、面 部畸形等症状。
染色体多态性:一些染色体的微小差异,如X染色体的 长短臂比例、Y染色体的有无等,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表 型和特征。
THANKS
[ 感谢观看 ]
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表现和变异。
在遗传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围绕这些基础知识点展开讨论。
1. 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分子,主要包括DNA和RNA。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组成,形成基因和染色体。
RNA则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一系列遗传定律,包括隔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性联和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
3.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通过DNA分子进行的。
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复制,通过核糖体和tRNA、mRNA参与蛋白质合成,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4. 遗传性状的表现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有性繁殖中通过配子随机组合形成。
一对等位基因可以表现为显性和隐性,而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
5. 遗传变异基因在不同个体间可以发生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互作和基因重组等。
这种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可以导致个体的遗传多样性。
6. 遗传病与遗传咨询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等。
遗传咨询是通过遗传学知识对个体的遗传信息进行评估和风险预测,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通过对上述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遗传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生物学学科,为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的遗传学学习有所帮助。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911308总学时数:48总学分数: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1.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
2.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及其本质。
主要包括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互换规律等,以及分子遗传学基础。
3.掌握遗传学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工程、分子遗传学等重要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4.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了解遗传学的发展历史、遗传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研究新进展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一章绪言理解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理解2. 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掌握3.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掌握4. 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及验证掌握5. 多对基因的遗传理解6.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了解7.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理解8.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理解9. 致死基因掌握10. 复等位基因掌握11.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第三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染色体形态特征了解2.细胞的有丝分裂理解3.细胞的减数分裂掌握4.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了解第四章连锁遗传分析1. 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理解2. 伴性遗传掌握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证明理解4. 人类的性别畸形了解5. 连锁与交换理解6 交换值及其测定掌握7.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掌握8. 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了解9.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了解第五章细菌与噬菌体的遗传分析1. 细菌和噬菌体的突变型及其识别方法掌握2. 细菌的遗传分析掌握3.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掌握4. 转化与转导作图理解第六章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1.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理解2.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了解3.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理解4. 易位染色体的鉴别及应用掌握第七章基因突变1. 基因突变的特征理解2. 基因突变的鉴定掌握3.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理解4. 基因突变的诱发了解第八章基因、基因表达1. 基因与DNA 理解3. 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理解4. 基因空间位置关系理解2. 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理解5.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掌握6.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理解7. 转座因子了解第九章核外遗传分析1.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掌握2. 母性遗传了解3. 叶绿体遗传理解4. 线粒体遗传理解5. 共生体和质粒决定的染色体外遗传了解6.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掌握第十章数量性状遗传分析1. 数量性状的特征理解2. 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了解3.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理解第十一章遗传与进化1. 群体的遗传平衡理解2. 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掌握3.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了解4. 物种的形成了解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无四、教学时数分配:五、其它项目:无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讲授内容以多媒体讲授为主。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成都师范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可以理解为()。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D:自己做好了,要教育学生,不教学生自然不会学好答案:A2.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整体发育性;第二,();第三,自相关性。
()A:整体发展性;B:外对应性C:.内对应性D:自我发展性答案:C3.下列主要属于科学范畴的是()。
()A:家族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发现B:电脑的维修C:5G网络的建立D:小说的创作答案:A4.下列属于技术范畴的是()。
()A:拉瓦锡发现空气中有氧气B:发现万有引力C:电视的诞生D:基因的发现答案:C5.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突出标志。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A:相对论B:基因理论C:量子力学D:系统理论答案:ABCD2.19世纪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及其重要意义是什么?()A:放射性的发现B:电子的发现C:X射线的发现D:质子的发现答案:ABC3.下列哪些不属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支柱的是()。
()A:相对论和量子力学B:热力学和相对论C:原子论和分子论D:天体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答案:BCD4.以下哪位科学及提出了热力学第三定律。
()A:达尔文B:鲁道夫·克劳修斯C:开尔文D:瓦尔特·能斯特答案:D5.爱因斯坦于1906年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宣告了狭义相对论的诞生。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以下哪一项不是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
()A:化学热力学B:化学动力学C:物质结构D:材料化学答案:D2.以下哪一种元素是人体不需要的微量元素?()A:锌B:钙C:铬D:铁答案:C3.以下哪些学科是属于理、工学科范畴?()A:新闻学B:化学C:食品质量与安全D:物理学答案:A4.什么是绿色化学?()A: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B:利用太阳能为目的的光触媒和氢能源的制造和储藏技术的开发C:绿色化学诠释为环境友好化学,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D:节能、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答案:ABCD5.周期律的发现表明,自然界的元素不是孤立的偶然堆积,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3]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二)染色体的形态
每一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结构, 每一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结构, 数目。其形态,结构,数目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数目。其形态,结构,数目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在高等动植物中体细胞染色体具有成对性。
1 2 3 1.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或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1.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或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metacentric chromosome or 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M or SM ) 2.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ubtelocentric 2.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ubtelocentric chromosome ST) 3.端着丝粒染色体 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3.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chromosome T )
教学难点: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 三 教学难点: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植物雌 雄配子形成过程。 雄配子形成过程。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四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P.C. Winner, G.I. Hickey & H.L. Fletcher,Instant Notes in Genetics,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1998.12 王亚馥, 主编: 遗传学》 2、王亚馥,戴灼华 主编:《遗传学》,高 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月版。 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 编著: 现代遗传学教程》 3、贺竹梅 编著:《现代遗传学教程》,中 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月版。 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核基质 (Nuclear Matrix) The Organization of 30nm fiber into chromosomal loops
《遗传学》考试大纲
《遗传学》考试大纲一、大纲综述《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入学考试主干考试科目。
通过掌握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原理使学生理解植物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和分子机理,为今后从事植物遗传与育种研究打下基础。
为了帮助考生了解《遗传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复习范围及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1. 绪论(1)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历程。
(2) 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3) 遗传学在农林业生产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势。
2.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1) 遗传物质的证据。
(2) 遗传物质DNA和RNA及其分子结构。
(3)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合成过程及特点。
(4) RNA的转录及加工,包括RNA的种类,RNA复制的特点,原核生物RNA的合成和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转录及加工。
(5) 遗传密码与遗传信息的翻译,包括DNA与遗传密码,蛋白质的合成及中心法则的内容。
3. 传递遗传学(1)染色体的传递与遗传: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2)孟德尔遗传学:孟德尔试验、林木性状的孟德尔遗传、孟德尔遗传的统计检验。
(3)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部分显性、共显性、上位性;连锁遗传的发现、解释及验证。
4. 基因突变(1) 基因的概念与基因精细结构分析和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2) 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及其一般特征;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及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基因突变的检测和诱发。
(3) 转座因子的发现与鉴定,转座因子的结构特征及其应用。
5. 染色体变异(1)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及主要类型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的类型、细胞学鉴别及遗传效应。
(2) 染色体组的概念及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
(3) 整倍体与非整倍体的类型、遗传表现及应用。
6. 基因工程(1) 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
(2) 基因克隆的策略与方法、常用工具酶和载体。
遗传的基本规律(三)—连锁遗传
2021/6/19
32
• 通过仔细安排的杂交试验和种植并测 定后代大量群体不同性状的连锁程度, 记录不同性状之间结合在一起遗传的 频率,可以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 对位置,即做出染色体图。
2021/6/19
33
二、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
• 用3个基因的杂和体a b c/+ + +与3 个基因的隐性纯合体a b c/a b c做测 交。这样一次试验等于3次两点试验。 分析测交子代结果,可以计算出重组 值,确定图距。例如测交结果如下表。
图 香豌豆杂交试验
2021/6/19
7
• 连锁遗传现象
• F2中四个类型的个体数同理论 数相差很大,原来组合在两个亲本 中的性状在F2代中仍然多数连在一 起遗传,此现象称为连锁遗传现象。
2021/6/19
8
二、重组频率的计算
• 为什么F2不表现9∶3∶3∶1的比 例呢?
2021/6/19
10
• 其原因也必须从F1产生的各类配 子的比例中去寻找,用?的方法能 得出F1所产生的各类配子数。
这项计算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
确性。
a
+ (+) 217 重组
+
b (c) 223
+
+ (c) 5
重组
a
b (+) 3
5318
2021/6/19
43
4、绘染色体图
• b 10.26 c 8.4 a •
18.39 ≠ 18.66
这里a-b之间的重组值是18.39,而不是a-c和bc两个重组值之和18.66。这是因为在相邻的基 因座(a-c,c-b)中发生了双交换,末端两基 因的重组值低于实际交换值。
《遗传学绪论》
精选课件
13
1.1.2 遗传学的概念
一、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Genetics一词由英国遗传学家 W·贝特森在1909年首先提出。
制作:吴瑞娟
精选课件
14
二、研究范围: 1. 遗传物质的本质 2. 遗传物质的传递 3. 遗传信息的实现
制作:吴瑞娟
精选课件
15
→选择→育成优良品种。
制作:吴瑞娟
精选课件
21
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 传
1.环境条件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 本原因;
2.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状学说
如长颈鹿、家鸡翅膀。
制作:吴瑞娟
精选课件
22
三、达尔文的泛生假说
广泛研究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1.1959年发表《物种起源》著作,提 出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 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复杂、低级→高级 逐渐进化而来的。
1900年,〈荷兰〉De Vries、〈德国〉 Correns和〈奥地利〉Tschermak 得出了 与Mendel发现的相同的遗传规律,并重 新发现了埋在故纸堆里30多年的Mendel 的论文。因此,1900年被公认为遗传学 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 Genetics作 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则是由Bateson于1909 年首先提出的。
Mendel根据前人的工作和他自己 进行了八年的豌豆杂交试验,于 1866年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植物 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 念和遗传因子分离和重组的假设。
制作:吴瑞娟
精选课件
25
制作:吴瑞娟
精选课件
26
制作:吴瑞娟
精选课件
27
对遗传现象的认识,从单纯的描 述→科学的分析验证。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出的依据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出的依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是遗传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的提出基于一系列科学实验和研究,以下是一些主要依据:
1.核型观察:通过对细胞核的观察,科学家们发现细胞中存在着染色体。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物种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状都是有规律的。
这些实验结果揭示了染色体在遗传中的重要地位。
2.配对现象: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出现配对现象,即每对染色体都能够精确地彼此对应。
这一现象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揭示了染色体在遗传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3.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细胞分裂能够使得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染色体在基因分离中的作用,进一步论证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4.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变化。
通过对染色体突变的研究,科学家们观察到了染色体异常对遗传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染色体在遗传中的重要地位。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石之一,它解释了遗传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染色体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不仅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学说,还揭示了更多有关遗传的奥秘。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凝聚了众多学者的智慧和努力,为整个遗传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染色体学说
尝试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体细胞中的 存在形式
成对
成对
配子中的存 在形式
成单
成单
在体细胞中 的来源
形成配子时 的组合方式
传递中的性 质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 自母方
自由组合
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 独立性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 来自母方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 中保持稳定性
类比: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具有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的核心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类比 等位基因的分离
平行关系 推理
假说:基因就是染色体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一条染色体 上有很多个 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 上呈线性排列
• 利用一定的方法将一个基因确定到染色体 的实际位置叫基因定位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一对遗传因子
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不同对 Nhomakorabea遗传因子
位于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 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 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 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 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有证据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吗?
基因位于染色 体上的实验证据
实验者:摩尔根 实验材料:果蝇
1926年发表《基因 论》创立了现代遗 传学的基因学说。
遗传学中染色体的名词解释
遗传学中染色体的名词解释染色体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人和其他生物体内的一个关键结构。
我们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就已经学过了染色体的基本知识,但是在深入了解遗传学领域后,我们会发现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还远远不止于我们所知的那些。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染色体的基础知识。
人类细胞核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这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它们以一种类似于螺旋状的结构紧密地包裹在一起。
这种包裹结构有助于保护DNA并将其整齐地组织在细胞内。
染色体的形状和数量对于生物种类而言是具有巨大的多样性的,对于人类而言是条状的。
我们常说的“性染色体”就是指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女性则有两个X染色体。
除了性染色体外,我们还有其他非性染色体,它们决定了人类的其他特征。
然而,染色体不仅仅是一个存储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遗传学中,染色体还承担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功能。
首先,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了支撑和分配遗传物质的作用。
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够准确地复制并分离,确保每个新生细胞都能够获得正确的染色体组合。
这个过程被称为有丝分裂。
除了维持细胞分裂的准确性,染色体还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小段DNA序列,它们携带着生物所有的遗传信息。
通过基因表达,染色体能够将这些遗传信息转化为具体的生物功能。
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复杂而精细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另外,染色体还参与了某些特殊的遗传现象,比如基因突变和重组。
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序列中发生的变化,它可能会导致遗传物质的功能改变。
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和突变率相对较高,这使得基因突变成为可能。
而重组则是指染色体间的片段交换,这种交换使得新的基因组合得以产生,从而增加物种的遗传变异。
在现代遗传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对染色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通过染色体显微镜,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甚至能够检测到染色体的异常。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工程专业《遗传学》教学大纲
04生物工程专业《遗传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1801032)一、课程说明1.课程学时、学分及分配课程总学时90,总学分5,开课学期第5学期。
2.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3.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中发展最迅速、与其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交叉最多的学科之一,是新技术革命的动力学科。
本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实验性强、学习难度大。
教学要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疑点,精简适当。
注重理论的同时强化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了解遗传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触摸到本学科发展动态的前沿,认识到遗传学在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位置,为将来适应本质工作及科研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参考教材:普通遗传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杨业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参考书目:遗传学(第二版上下)刘祖洞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6 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7新编遗传学教程李惟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1现代遗传学赵寿元乔守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8 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标注*为重点内容,难点是交换值的计算、真菌类的遗传分析、噬菌体的遗传及重组的分子基础、遗传工程等内容。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理论与实验密切配合,强化实验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遗传学的CAI课件,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测验等)和期中考试占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由遗传学实验课独立完成,详细内容见《遗传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9.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本课程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动、植物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课程均有联系,特别是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联系更为密切。
细胞的形态、结构、分裂等内容需要细胞生物学或者是植物学、动物学中详细讲授;而DNA、RNA以及蛋白质的合成、DNA损伤与修复由生物化学讲授;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由微生物学讲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roduction
1910年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则以科学的数据证实 了这一染色体遗传理论(chromosome theory of heredity
Introduction
遗传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正是由于接受了这一 概念,即细胞学提供的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 染色体的行为与杂交实验的遗传因子的行为相 关联,它标志着遗传学与细胞学的结合。直到 今天,这一学说仍然是遗传分析最本质的一部 分。
2. 2. 1 细菌的有丝分裂
根据电镜观察,细菌染色体附着在一个称为间 体(mesomere)的圆形结构上,这一结构是由 细胞质膜内陷而成的。染色体分裂为二后,原 有染色体和新复制的染色体分别附着在与膜相 连的间体上(图)。
2. 2. 1 细菌的有丝分裂
图 裂
细菌细胞的有丝分
2. 2. 1 细菌的有丝分裂
A metaphase preparation of chromosomes derived from a dividing cell of a human male
染色体的组型与核型
染色体的组型与核型:指在细胞有丝分裂期间 观察到的细胞内的整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型 或核型 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把染色体分为: 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chromosome)、近 端着丝粒染色体(subtelocentric chromosome) 、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 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细菌的染色体
位于细菌细胞中的拟核,由DNA和蛋白质结 合形成的超螺旋结构。
The Escherichia coli chromosome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
包括着丝粒,端粒,复制起点,基因的编码序 列 染色体由核小体构成
The sister chromatids of a mitotic pair each consist of a fiber (~30 nm in diameter) compactly folded into the chromosome. Photograph kindly provided by E. J.
第五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Chromosomal Theory of Heredity
Introduction
孟德尔的工作被认为是生物学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然而他的工作在沉没30多年以后才被人们重新发现,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孟德尔时代没有一个人 知道基因的物理结构是怎样的,它们位于细胞中的什 么地方,它们又是怎样从亲代传到子代的,等等。也 就是说至1866年的时候还没有关于染色体、有丝分裂 及减数分裂的描述。
图 染色体复制后含有两条纵向并列的染色单体
The sister chromatids of a mitotic pair each consist of a fiber (~30 nm in diameter) compactly folded into the chromosome. Photograph kindly provided by E. J.
构,具有组织和种间特异生,主要位于连接DNA处。
B:核小体中200bp DNA 的构成 染色质的DNA 90%是以200bp序列所发现。如果微球 菌核酸酶继续对核小体作用,则200bp DNA将降到 146bp,因此200bpDNA可分为: 核心DNA(core DNA):长146bp(相当抗核酸酸 切割) 连接DNA(linker DNA):200bp中的剩余部分, 长度范围8 bp-146bp,(组 蛋白H1,和非组蛋白的影 响连接DNA的长度)。
2. 2. 2 真核类的有丝分裂
因为真核类的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往往较 多,因而其细胞分裂也更为复杂。
有丝分裂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为说明的 方便起见,通常将其分成前期、中期、后期和 末期四个时期,在两次有丝分裂中间的时期称 为间期。
2. 2. 2 真核类的有丝分裂
间期时的细胞核中一般看不到染色体结构, DNA是在间期进行复制合成的,因而以DNA 为主体的染色体也由原来的一条成为两条并 列的染色单体。
The 10 nm fiber is a continuous strong of nucleosomes
The 30 nm fiber may have a helical coil of 6 nucleosomes per turn, organized radially.
(from Microbial Genetics by Maloy, Cronan & Freifelder)
细菌分裂时,细胞延长,带着原有染色体的细 胞膜部分与带着新复制的染色体的另一细胞膜 部分彼此远离,当两染色体充分分开时,中间 发生凹陷,细菌细胞分成两个,这样每一染色 体处在各别的细胞中。
Color-enhanced
electron
micrograph
of
E.coli undergoing cell division.
Centromere locations and designations chromosomes based on centromere location.
染色体的带型
中期染色体经过酶或者其它化学物质处理后, 再用染料染色后,染色体上可以出现深浅不一 的带纹。这种深浅相间的带纹图形称为染色体 带型(banding pattern) 有G显带、R显带、Q显带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是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较浅,着色均 匀。主要在分裂间期存在。 异染色质:折叠非常致密,在染色体上染色较深,而且在 细胞分裂周期中致密程度变化很小,主要位于染色体的着 丝粒。 1)组成性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即通常所指的异
Individual nucleosomes are released by digestion of chromatin with micrococcal nuclease. The bar is 100 nm. Photograph kindly provided by Pierre Chambon.
染色质,是永久性的在染色体上有固定位置的异染色质 2)功能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又称为X异染色质, 是特定条件下,由常染色质转变而来
染色体
染色体(chromosome)则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 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 而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存在形式,是 高度螺旋化的DNA蛋白质纤维。
The nucleosome may be a cylinder with DNA organized into two turns around the surface.
In a symmetrical model for the nucleosome, the H32- H42 tetramer provides a kernel for the shape. One H2A-H2B dimer can be seen in the top view; the other is underneath.
Topoisomerase 拓扑异构酶 Scaffolding proteins 非组蛋白形成的两个支架 Coiling Helical 螺旋卷绕 Solenoid 螺线管”
2. 1 染色质与染色体
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多数高等 动植物是二倍体(diploid),也就是说,每一身体 细胞中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亲本 的每一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单倍体(haploid), 用n表示。如人的染色体是46(2n=46),果蝇的 染色体是8(2n=8)。但多数微生物的营养体是单 倍体,如链孢霉的单倍体染色体数是7(n=7)。
2. 2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行为
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mitosis)实现的, 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把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均 等地分向两个子细胞,所以新形成的两个子细 胞在遗传物质上跟原来的细胞是相同的。
2. 2. 1 细菌的有丝分裂
细菌属原核类(prokaryote)。细菌染色体位于 细胞内的核区,核区外面没有核膜,所以称为 原核。每一原核类细胞中通常只有一个染色体, 染色体的结构简单,是一个裸露的DNA分子。
2. 2. 2 真核类的有丝分裂
间期又可细分为三个时期,即合成前期(G1), 这时DNA没有合成;进入合成期(S)时DNA才 开始合成,即染色体开始复制;然后是合成后 期(G2)。间期结束后,进入分裂期(M)。 从一个细胞的任何一个分期阶段到子细胞的同 等阶段称为—个细胞周期(cell cycle)(图)。
Introduction
孟德尔定律重新发现后,有大量的杂交实验证 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这样就迫使人们去思考、 去研究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究竟是什么,它的结 构是怎样的,它们在细胞的什么地方,细胞中 什么样的结构与假设的遗传因子(基因)是相一 致的等等。
Introduction
在 孟 德 尔 的 工 作 被 重 新 发 现 后 不 久 的 1903 年 , W.Suntton和T.Boveri各自独立地认识到,染色体 从一代到一代的传递方式与基因从一代到一代的传递 方式有着密切的平行关系。为了解释这种相关性,他 们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设,即遗传的染色体 学说(Chromosome theory of heredity)。
2. 1 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体在复制之后.含有纵向并列的两条染 色单体(chromatids),由着丝粒(centromere) 联在一起(图)。每一染色单体的骨架是一条 连续的DNA分子,一般认为细胞分裂中期时 看到的染色单体就是由一条D1 染色质与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