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脑出血)急性期诊疗方案
脑病科优势病种(2018修订版)
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2018年修订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患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提示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风阳上扰: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入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4)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1) 痰热腑实: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燥,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伴腹胀,便秘,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骞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1.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1.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中医诊疗规范一、定义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它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总体上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
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多端而速疾,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涨,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
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中风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中经络,常见证型有:①风痰入络证治宜祛风化痰通络。
方用真方白丸子加减。
②风阳上扰证治宜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③阴虚风动证治宜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状。
又可分为闭脱二证:①闭证。
闭证分痰热腑实、痰火瘀闭、痰浊瘀闭证;②脱证。
脱证治宜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部分中风病人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这与病情轻重,治疗和护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关。
二、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全部经CT或MRI确诊。
脑脊液、眼底检查及头颅CT、核磁共振等有助中风的准确诊断。
早期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中风属于出血性或者缺血性,还可以区分不同部位的出血,是中风必须的首要检查。
具体标准:1.1、缺血性中风: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骤,多数无明显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有颈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
中风病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诊疗方案定义:中风病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者没有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
一、诊断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参照2005 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中医辨证施治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1)肝阳上亢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12g (后下),石决明15g (先煎),黄芩9g,梔子9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20g,减梔子、黄芩。
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 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减黄芩、梔子加丹参12g,桃仁9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中成药:①镇脑平肝丸(本院制剂,药物组成:天麻、钩藤、僵蚕、半夏、全蝎、红花、白附子等),每次6g,每日三次(2)风痰阻络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脑出血临床路径(中医)
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中风病(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为脑出血的患者。
(ICD-10:I61)(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在起病10-30分钟为进行性加重。
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1)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
(2) MRI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出血,能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
(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可检出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和血管炎等。
3.证候诊断:(1)急性期①风火上扰,肝阳暴亢辩证要点:半身不遂,头痛头晕,口干口苦,舌红,脉弦数。
②肺热腑实,瘀阻清窍辩证要点:半身不遂,神昏目赤,项强身热,便秘溲赤,舌红绛,苔焦黄,脉洪滑数。
③痰浊内盛,蒙蔽清窍辩证要点:神疲肢冷,气短懒言,或神昏肢瘫,喉中痰鸣,舌黯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④元气不固,神明散乱辩证要点:头痛呕吐,四肢瘫痪,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自遗,舌痿苔枯,舌黯脉微。
⑤痰瘀阻络,自溢脉外辩证要点:肢瘫语謇,肢体麻木,头胀刺痛有定处,或猝然倒地,神昏烦躁,舌黯且散在瘀点,苔白腻,脉弦涩。
(2)慢性期①阳气虚衰,瘀血内阻辩证要点:面黄肢软,气短懒言,口舌歪斜,语言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细涩。
②肝肾两亏,筋脉失养辩证要点:眩晕耳鸣,语声低微或不语,神疲心烦,肢软无力,舌红苔少脉细。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2016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一、基本情况中风病(急性期)作为脑病科优势病种,我们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我脑病科完成了中风病(急性期)临床路径的入径工作。
制定了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方案并加以实施。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穴位注射、刮痧、拔罐等。
我们脑病科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按照诊疗方案应入径人数为315人,变异人数为145人,退出路径人数为32人,完成入径人数为138人,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
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提出问题并加以完善,回顾去年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中合并其它多项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或无法纳入。
二、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经过近1年的临床路径工作,共治疗符合临床路径标准的中风病(急性期)病人138例,现就本病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药汤剂54例、中药静脉制剂54例、针灸23例等治疗,就患者愿意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及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而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率较低,下一步注重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
2、辨证分型:气虚血瘀证10例,痰蒙清窍证32例,痰热内闭证11例,风痰阻络证8例,痰热腑实证2例,阴虚风动证0例,元气败脱证0例。
3、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使用率60%,特色疗法使用率15%,中医药治疗比率逐年提高。
4、治疗效果:临床痊愈率40%,临床显效率50%,有效率10%,无效率0%。
5、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完成的部分病例患者进行调查,对治疗费用、疗程、治疗效果、诊疗服务很满意,满意率达到98%,并愿意接受本临床路径。
三、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中风病(急性期)临床治疗难点分析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可以首选中医治疗,但是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中中医选用的时机:是在选用西药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还是单纯选用中药?这样结果又如何评价?(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改善了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减轻了中风病(急性期)对身体造成的各种损害,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院出血性中风诊疗方案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骞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饶明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临床特点①多在动态下急性起病。
②突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2)辅助检查①血液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等。
②影像学检查>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准确、清楚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占位效应、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及周围脑组织受损的情况。
>头颅MRl检查: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CT优于MRI,但MRl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血肿演变过程,对某些脑出血患者的病因探讨会有所帮助,如能较好地鉴别瘤卒中,发现AVM及动脉瘤等。
›脑血管造影(DSA):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或CT和MRl检查怀疑有血管异常时,应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脑血管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异常血管及显示出造影剂外漏的破裂血管和部位。
③腰穿检查: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时,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
在没有条件或不能进行CT扫描者,可进行腰穿检查协助诊断脑出血,但阳性率仅为60%左右。
对大量的脑出血或脑疝早期,腰穿应慎重,以免诱发脑疝。
(3)高血压性脑出血1、50岁以上者多见;2、有高血压病史;3、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壳核、丘脑、小脑和脑桥;4、无外伤、淀粉样血管病等脑出血证据。
中风病(包括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
中风病(包括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一、定义1、中医定义: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2、西医定义: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
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
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隙碍为主要特征。
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肋,,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1、诊断依据的出处:出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2、中医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客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睡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诊断时,在中风病病名的诊断基础上,还要根据有无神识昏蒙诊断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中风病病类。
中风病的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类最长可至1个月;恢复期是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系发病半年以上者。
3、诊断要点:(1)神昏初起即可见。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对象中医诊断:第⼀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
(⼆)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6个⽉。
(3)后遗症期:发病6个⽉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败脱证风⽕上扰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虚⾎瘀证(三)治疗⽅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为≤21天。
(五)进⼊路径标准1.第⼀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中风的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的中医诊疗方案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西医相当于急性脑血管病范围,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
诊断1、主症: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2、多急性起病,有渐进发展过程。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
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5、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急性起病,并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及相关检查即可确诊。
中医治疗(一)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1)急性期出现神志不清,属痰火闭窍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
(2)神志不清属痰湿蒙窍者可灌服苏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2-3次,鼻饲。
(3)神志不清,口噤不开用开关散(乌梅、冰片、生南星),擦于齿龈。
(4) 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急用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或鼻饲或麻仁滋脾丸1丸,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
辩证论治(1)中经络①风痰阻络症候: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全蝎10克、地龙10克、胆星15克、半夏15克、鸡血藤25克、钩藤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20克、石决明20克、天麻20克、牛膝20克、丹参30克、当归20克、忍冬藤25克、炙甘草15克。
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健脾燥湿;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天麻平肝熄风;香附疏肝理气;丹参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泄泻;诸药合用有化痰熄风通络之功。
②痰热腑实症候: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斜。
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大数。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地龙15克、大黄10克、芒硝5克、瓜蒌20克、胆星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丹参30克。
中风诊疗方案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进行诊断。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康复重点专科中风病诊疗方案拟订。
1.诊断明确;2.生命体征平稳;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NG080;ICD10编码为:I61、I63);2、康复科住院患者,病情稳定;3、除外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塞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的糖尿病等患者;4、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急性期1.康复评定选择的量表包括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berg 平衡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效价评定等。
如果发现存在抑郁以及运动、感觉、认知、交流和吞咽功能缺损,应由来自康复治疗小组的相应医师进行正规的评定。
2.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在内科治疗,以确保并发症风险的降低。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
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早期床上活动(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等康复训练。
避免患侧肢体输液。
(二)中经络〔软瘫期〕1.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首选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量表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首选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功能评定。
此外,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相关评定内容,如认知功能的评定包括失认症、失用症评定等;在康复训练中还应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评定。
中风诊疗常规
针灸科2010年中风(急性脑血管病)诊疗常规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于脑,以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甚至突然昏仆为主要临床表现。
以其发病骤然,变证多端,变化迅速,犹如风之善行而数变,又如石矢之中的,若暴风之急速,故类比而名“中风”,又称“卒中”。
西医称为急性脑血管病或脑卒中。
脑卒中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出血性脑卒中占20%,以脑出血最为多见。
一、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二、中医治疗(一)中经络1、脉络空虚,风痰入中证候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酸楚、拘急等,舌苔白腻,脉浮滑。
治法:疏表祛风,化痰通络方药:大秦艽汤秦艽10g 生石膏15(先煎)当归10g 白芍10g 生地10g 熟地10g川芎5g 白术10g 茯苓10g 黄芩10g 防风10g羌活5g 独活10g白芷10g 细辛3g 甘草3g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2.肝肾阴虚,风痰上扰证候头痛眩晕,腰酸耳鸣,突发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代表方镇肝熄风汤代赭石30g 牡蛎30g 龙骨15g 龟板15g 怀牛膝15g 白芍15g 玄参15g 天冬15g 川楝子9g 茵陈9g 生麦芽9g 甘草6g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二)中脏腑1.闭证(1)阳闭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半身不遂,或对侧肢体拘急,抽搐,面红气粗,躁动不安,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有力。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代表方羚角钩藤方羚羊角5g(另煎冲服)桑叶10g 川贝母12g 鲜生地15g 钩藤10g菊花10g 茯神10g 白芍10g 鲜竹茹15g 甘草3g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2)阴闭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噤不开,半身不遂,静而不烦,面白唇暗,四肢欠温,苔白滑腻,脉沉滑。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参考模板)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相当于西医脑梗死,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一、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及全国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思路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中经络者常以平肝熄风化痰通腑活血通络为法;中脏腑闭证当以通腑醒神、豁痰开窍为法;脱证则宜救阴回阳固脱为法:“内闭外脱”可以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三、急性期西医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治疗。
四、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案包括: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病情选择中风系列方、中成药(含院内制剂)、中药针剂。
2、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型:汤剂、颗粒剂、中成药、针剂3、根据病情选择给药途径:口服、鼻饲、灌肠、静滴、外洗、外敷、沐足、中药药熨4、针刺疗法:脑梗死急性期中脏腑患者选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中经络患者按诊疗规范辩证施针(灸)5、按摩推拿:辩证施针6、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洗、外敷、沐足、药熨、灌肠。
五、中医治疗方法1、辨证治疗(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兼症:眩晕头痛,面红身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脉象: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强有力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20g,菊花15g,夏枯草15g,天麻10g,石决明30g,生龙牡各30g,栀子10g,黄芩12g,珍珠母30g,牛膝12g,赤芍12g),每日1剂,水煎服。
针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脑出血后遗症(ICD 编码:I69.1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3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以上。
(三)中医证型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脑出血)的中医诊疗方案(2009年)定义:中风病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者没有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或偏身麻木、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属中医“中风”范畴。
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诊断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一、中医治疗(一)中经络1、风痰瘀阻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弦,痰多,舌质暗,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代表方:自拟熄风化痰通络汤。
制半夏15克,天麻20克,钩藤(后下)30克,怀牛膝12克,白附子5克,白蒺藜15克,僵蚕20克,陈皮9克,全蝎5g,菖蒲12克,桃仁15克,胆星9克,生甘草6克。
如年老体衰者,加炙黄芪15克;舌苔黄腻或痰多色黄者,加全瓜蒌15克,浙贝12克,竹沥12克,天竺黄6克;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瘀象明显者,加红花12克,当归20克;如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12克,夏枯草9克。
中成药:(1)镇脑平肝丸(院内制剂,天麻、钩藤、怀牛膝、石决明、白蒺藜、僵蚕、制半夏、枳实、全蝎、胆星),6克,每日3次。
(2)可选一种具有活血减轻水肿的中药针剂:β-七叶皂甙钠15-2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
每日一次。
2、风阳上扰证症状:头晕头痛,或伴耳鸣目眩,口眼歪斜,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克,钩藤后下15克,石决明15克,栀子12克,怀牛膝12克,杜仲12克,桑寄生12克,黄芩9克,茯神12克,益母草15克,菊花9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脑出血)急性期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 西医诊断标准:(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湿蒙窍证: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松懈,瘫软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闭窍证:神昏,半身不遂,鼻鼾痰呜,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肢体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黄干,脉弦滑数。
2、中经络(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数。
(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3)风痰瘀阻证:半身不遂,头晕目眩,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痰多而粘,舌质暗淡或者紫暗,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浮滑。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绛或暗红,或舌红瘦,或者舌有裂纹,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中脏腑(1)痰湿蒙窍证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代表方药:涤痰汤加减,配合鼻饲苏合香丸。
制半夏9g,陈皮9g,枳实9g,胆南星6g,茯苓15g,石菖蒲9g,竹茹6g;远志9g,丹参15g,甘草9g等。
临证加减:病情演化迅速,或肢体抽搐,加天麻9g,钩藤后15g以平肝熄风;痰声漉漉,舌苔厚腻者,加苏子9g,瓜蒌15g以化痰降浊。
中成药:冠心苏合香丸:每日3次,每次1丸。
(2)痰热闭窍证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代表方药: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羚羊角汤:羚羊角粉冲服0.3g,龟板先煎15g,生地12g,丹皮9g,白芍12g,夏枯草6g,生石决明先煎30g等。
临证加减:痰多者,加胆南星6g,竹沥水兑服10ml以清热化痰,或配合服用琥珀猴枣散;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9g,芒硝冲服9g以通腑泻热;躁扰不宁者加黄芩9g,山栀9g以清肝泻火,加麦冬9g,莲子心3g以清心除烦:伴抽搐者加僵蚕6g,天竺黄6g以熄风化痰止痉;神昏重者加郁金12g,菖蒲9g以开窍醒神;若见呕血、便血之证者,加三七粉3g,生大黄粉3g冲服或鼻饲以凉血止血。
中成药:(1)安宫牛黄丸:一次1~2丸,每6~8小时灌服或鼻饲1次。
(2)清开灵针40~6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静滴,每日1~2次。
(3)麻仁软胶囊:每次1~2丸,每日2~3次。
(4)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3次,口服。
(3)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证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代表方药:参附汤加减。
人参12g,附子9g等。
临证加减:汗出不止者加山萸肉9g,黄芪30g,龙骨先煎30g,牡蛎先煎30g以敛汗固脱;气阴两伤者,选用西洋参另煎兑服6g,阿胶烊化9g,龟板先煎15g以益气养阴;阳气欲脱,四肢手足不温者,用炮附子先煎9g,红参15g煎水频服,以回阳固脱。
2、中经络(1)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清热。
代表方药: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加减。
热象明显者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30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黄芩9g,山栀9g,益母草9g,夜交藤9g,茯神9g、三七粉(冲)10 g等。
阴虚内热之象明显者选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15g,生赭石先煎30g,生龙骨先煎15g,生牡蛎先煎15g,生龟板先煎15g,生杭芍9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6g、三七粉(冲)10g等。
临证加减:头晕头痛者加菊花12g,桑叶9g以平肝熄风;肝火甚者加龙胆草6g以清泻肝火:心烦易怒者加丹皮9g,白芍9g以清热除烦;便于、便秘者加生人黄后下6g以清热通便;重症者可以出现风火上扰清窍而神志昏蒙,以羚角钩藤汤加减配合服用安宫牛黄丸。
羚角片先煎6g,桑叶6g,川贝9g,生地15g,钩藤后下9g,菊花9g,茯神9g,白芍9g,生甘草3g,竹茹9g等。
中成药:麻仁软胶囊:每次1~2丸,每日2~3次;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3次,口服。
(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治法:化痰通腑。
代表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全瓜蒌30g,胆南星6g,生大黄后下10g,芒硝冲服10g,枳实10 g、厚朴10 g、皂荚10 g、三七粉10 g(冲)、生蒲黄10 g、茜草10 g、白芨10 g、焦三仙各10 g等。
临证加减:舌苔黄腻、脉弦滑、便秘是本证的特征,也是化痰通腑法的临床应用指征。
应用本法应以通为度,不可通下太过,以免伤及正气。
若腑气通则减芒硝,大黄勿后下。
若头痛、头晕重者,加钩藤12g,天麻10、菊花12g,珍珠母先煎15g以平肝熄风;风动不已,躁动不安,加羚羊角粉冲服0.3g,石决明先煎30g,生龙骨15 g、磁石先煎30g之类以镇肝熄风;痰热甚者加天竺黄6g,竹沥水冲服l0ml,川贝母3g以清化痰热;心烦不宁者,加山栀9g,黄芩9g以清热除烦;大便通而黄腻苔不退者,少阳枢机不利,气郁痰阻者,配大柴胡汤化裁;年老体弱津亏者,见口干口渴加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9g以养阴生津;黄腻苔呈斑块样剥脱,己见阴伤之势者,去芒硝,减胆南星,全瓜蒌,生大黄之用量,加麦冬9g,玄参9g,生地15g 以育阴生津;有气虚表现者加党参15 g、白术15 g;有肾虚表现者加菟丝子15 g、枸杞子15 g、杜仲10 g。
中成药:麻仁软胶囊:每次1~2丸,每日2~3次;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3次,口服。
(3)风痰瘀阻证治法:熄风化痰能络。
代表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法半夏9g ,生白术9g,天麻9 g,紫丹参15 g,香附15 g,酒大黄6 g,三七3 g 等。
临证加减:舌质暗淡或者紫暗,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浮滑是本证的特征,也是化痰通络法的临床应用指征。
病情演化迅速,或肢体抽搐,加天麻9 g,钩藤后下15 g以平肝熄风;风动不已,躁动不安,加羚羊角粉冲服0.3 g,石决明先煎30 g,磁石先煎30 g之类以镇肝熄风;痰热甚者加天竺黄6 g,竹沥水冲服10ml,川贝母3 g以清化痰热;中成药: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2~4粒;麻仁润肠丸:每日2~3次,每次1~2丸;祛脂降粘丸:每日3次,每次9克;脉通宁冲剂:每日3次,每次1袋。
(4)阴虚风动证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代表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或育阴熄风汤加减。
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15 g,生赭石先煎30 g,生龙骨先煎15 g,生牡蛎先煎15 g,生龟板先煎15 g,生杭芍9 g,玄参15 g,天冬15 g,川楝子6 g,生麦芽6 g,茵陈6 g,甘草6 g等。
临证加减:心烦失眠者,加黄芩9 g,山栀9 g,莲子心3 g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15 g,珍珠母先煎15 g以镇心安神;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先煎30 g,夏枯草6 g以清肝熄风;阴虚明显者加鳖甲先煎15 g,阿胶烊化9 g以滋阴养血;阴虚血瘀明显者,以育阴熄风汤加减;生地黄15 g,山萸肉9 g;钩藤后下15 g,天麻9 g,丹参15 g,白芍9 g以育阴熄风,活血通络。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粒;知柏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粒。
3、常见变证的治疗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呃逆、呕血等变证,需要随时救治。
呃逆生理情况下,脾胃居于中焦,升降相因。
中风总因气血逆乱化风所致,脾胃被扰则升降失常,胃气当降不降,上逆动膈而生呃逆。
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
柿蒂、炒刀豆、柴胡、郁金、青皮、黄芩、枳壳、良姜、莱菔子、生姜以和胃理气降逆。
如呃逆声短促不连续,脉细数者,可合用西洋参、粳米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
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可予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
配合穴位封闭,选内关穴或足三里穴。
(2)呕血: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生大黄粉等鼻饲。
如出现高热不退,可给予犀角地黄汤或紫雪散以清热凉血。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中脏腑闭证:选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等具有醒神开窍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选用静脉点滴三七皂苷制剂等具有化瘀止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元气败脱证:选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选用静脉点滴三七皂苷制剂等具有化瘀止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2、中经络可选用具有活血止血作用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三七总皂苷注射液。
辨证属于热证者,选用具有活血清热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清开灵注射液等。
(三)针灸治疗1、应用时机:针灸在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2、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腕踝针、腹针、梅花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等。
3、针灸方法辨证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
中经络者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中脏腑脱证者选用任脉穴为主,用大艾炷灸治疗,闭证者取水沟、十二井穴为主。
中经络上肢取穴——肩髑、曲池、外关、合谷、内关等。
下肢取穴——环跳、承扶、风市、足三里、血海、委中、阳陵泉、太冲等。
加减——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柱、天容;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哑门;手指握同加八邪、后溪;足内翻加丘墟、照海。
方法:针刺每日1次。
中脏腑脱证取穴——选用关元、足三里,施大艾炷隔姜灸法,神阙隔盐灸。
闭证取穴——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等。
方法:针刺或灸法每日1次。
(2)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适应症:卒中后吞咽困难卒中后吞咽困难(吞咽液体或食物方面的异常)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饮食营养,并可能导致死亡,与重度卒中和转归不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