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第一章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第2课时)
1.4典型结构欣赏教案-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2
第四节典型结构的欣赏(教案)一、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结构的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这些知识是比较片面的、非技术性的,再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学生对古今中外许多经典建筑结构的建造历史、建造技术、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的了解,应该能明白更多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程,要求学生从技术层面(功能、结构、材料)和文化层面(民族特色、历史性、时代性及艺术性)对结构设计进行欣赏和评价,是一节集技术、人文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2.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对典型结构的鉴赏,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发现结构的美。
(2)难点: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技术、审美准则,能正确地从技术、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
1课时。
三、教学目标了解各种建筑结构,体验结构设计的技术发展历程,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典型结构,并能正确评价结构设计。
通过对故宫的太和殿、客家围屋、萨伏伊别墅、山西应县木塔、圣彼得大教堂、丽江花巷,岳阳楼,神木垒,悬空寺,布达拉宫等典型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角度去赏析结构。
同时学会欣赏各种结构的承力、取材、功能特点和各种结构的美,加强学生对结构设计的人文特性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取审美观念、技术理解以及对结构重要性的认识,包括人文内涵、文化背景、民族特色和时代性的认识等。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学好技术知识,运用技术发展自己、发展国家、发展世界的信念。
(1)技术意识:理解技术对于历史、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具有对技术文化评价和选择的能力,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2)工程思维:能对典型结构进行欣赏及分析,感知不同结构蕴藏的文化和技术,加深对结构基本特性的理解,发展工程思维。
四、教学理念与方法本节主要让学生从技术发展以及已学结构知识的角度欣赏、评价经典和有特色的结构设计(可以从功能、结构、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欣赏),并关注和发掘蕴藏在其中的文化背景、民族特点和时代特色。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经典结构欣赏
教学设计经典结构的欣赏一、教学内容1)模块:高中通用技术必修2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一单元第四节5)课时:1课时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②能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本案例及拓展材料的展示与分析,使学生学会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赏析经典结构。
在小组探究学习模式中学生能够运用对比、类比、归纳等方法对其他结构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以及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在中国古今经典结构欣赏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难点:学生能够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价经典结构作品,并在以后的设计中展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2、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本单元总的教学流程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本节课的课标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课通过对赵州桥、上海南浦大桥、福建土楼等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使学生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艺术的欣赏具有较好的基础,对结构的欣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大多数都是零散、片面的。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探究、师生互动等环节,使他们能够进行积极思考,对结构设计作品能够从多角度进行赏析,加深对结构的理解,在今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设计内涵。
4、设计思路: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知识的讲解及拓展。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的欣赏2教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经典结构的欣赏2教案苏教版必修2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经典结构的欣赏章节: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
(2) 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2) 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透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2. 教学策略设计(1)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
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2)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通用技术与设计2全册教案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全册教案雷晓俊目录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第二节流程的设计第三节流程的优化第三单元系统与结构第一节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系统的分析第三节系统的设计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一节控制的手段及应用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教材版本】本课程采用苏州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2》。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通过生活观察和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强度与稳定性分析,解释它的强度高或低、稳定或者不稳定的原因。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已有条件,自行设计和制作实验,并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对技术实验与观察的过程进行记录,并按照比较规范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与习惯。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本课时要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图以及对这些结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结构与设计”,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本课时还要讲解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讲解应力概念。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从认识常见的结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技术视野中的力与结构讨论, 通过有趣的小试验, 强化对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对结构虽有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经典结构的欣赏》说课稿
《经典结构的欣赏》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经典结构的欣赏》是江苏版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结构的知识,从了解结构到探究结构,还对桥梁进行了结构设计并用模型的方式展现出来,而这样的设计作品毕竟只是基于技术角度考虑进行设计的作品,是有必要使其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作品。
正是出于以上的目标,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和处理,以“中西方经典建筑结构赏析”及“现代建筑结构赏析”两个课题作为载体使学生更好地学会欣赏经典结构,更加顺畅地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后面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真正实现了设计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依据课标以及本校高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中西经典结构的赏析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作品;能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作品,感受结构的丰富多彩及其蕴涵其中的美感;通过对我校校门的赏析及再次设计,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参与学校建设的美好情怀。
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课标以及针对我校高二学生特点对教材做的一些整合和处理,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分别从文化和技术两个角度对经典建筑结构进行赏析。
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赏析不同风格的结构中获得创造灵感,并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说学情我校高二有六个班四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理科班学生比文科班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高些,其中文、理科班中又分重点和非重点班,重点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思维较敏捷,非重点班这样的人较少。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 1.4 经典结构欣赏 (共28张PPT)
2、从技术和文化角度赏析。
二、案例
1、赵州桥 2、飞檐、斗拱
材料、连接方式 中国独有的特色结构
第十二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
二、文化角度:
1、体现地域特点及时代特征 2、反映人民的美好愿望
案例分析2 我国古建筑特色 ——飞檐
我国古建筑特色——飞檐
阅读课本p31面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飞檐的具体功能是什么? 2、飞檐传递了什么样的文化信息? 3、巨大飞檐的重力是如何转移的?
知识延展
十七拱桥
卢沟桥
单拱坦拱
37.02m
一、技术角度:
1.选址、选材——地基坚硬,选用石材,强度 优于木材。 2.造型——单拱坦拱,难度大,人机关系优。
(对比多拱桥和圆弧拱桥 ) 3.亮点——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 4.特殊施工——并列拱券修建
敞肩拱功能: 减轻自重,加速 泄洪。
特殊施工: 拱券独立, 便于单独修补。
身边的优秀结构
请谈谈你心目中的优秀结构应具备什 么条件。
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1.4 经 典 结 构 的 欣 赏
(第一课时)
一、欣赏经典结构的角度:
(1)技术角度
选材合理、结构稳固、功能齐备、工艺精湛、 造型富有表现力等。
(2)文化角度
反映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体现民族及地域 特点,张扬结构的个性特征,符合公众认可 的审美标准。
案例分析1 赵州桥(安济桥)
当今世界上年代最久、跨度最大的敞肩石拱桥。
一、技术角度:
1.选址、选材——地基坚硬,选用石材,强度 优于木材。 2.造型——单拱坦拱,难度大,人机关系优。
(对比多拱桥和圆弧拱桥 ) 3.亮点——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 4.特殊施工——并列拱券修建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经典结构欣赏》参考教案2
经典结构的欣赏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欣赏经典结构要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
2、过程与方法: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经典结构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设计的欣赏,增强爱国热情和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热情。
从经典结构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教材首先就指出了应当如何欣赏一个结构。
不仅要欣赏其功能,也要欣赏其形式,欣赏其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欣赏结构设计要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通过对赵州桥、飞檐、蛋形椅的欣赏,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使学生深化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结构2、难点:对文化内涵的体会四、教学策略设计:在课前收集“安平桥”、“廊桥”、“明清家具”等更丰富的结构设计作品,结合课本的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中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指导学生分析。
教学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师生共同欣赏的方式进行。
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注意启示学生探讨“结构与受力”问题的解决和结构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安平桥”全景图,引导学生的观察,教师讲解安平桥的历史:安平桥位于我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
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
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 (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
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
该桥是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1961年该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设问】我们应当如何赏析一个结构?【归纳】赏析一个结构,不仅要欣赏其功能,也要欣赏其形式,欣赏其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赏析结构设计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一节认识结构一、教材分析1、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结构的涵义,是学生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进而,使学生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应力的,并且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报告。
最终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二、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动手实验、演示实验等多种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二节探究结构(一)一、教材分析1、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内容从一个工程事故引入,以期加深学生对工程设计中质量安全重要性的理解。
本节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结构的性质:结构的稳定性;结构与强度;结构的连接;技术试验。
在“设计与实践”栏目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在三脚架上施加重物的具体操作办法,进行技术试验时,应该观察及记录好内容,写出技术实验报告,进行交流和总结。
二、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结构稳定性、结构强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指导学生的技术试验,加深对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多种因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技术试验是解决技术问题的重要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二节探究结构(二)一、教材分析1、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内容从一个工程事故引入,以期加深学生对工程设计中质量安全重要性的理解。
本节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结构的性质:结构的稳定性;结构与强度;结构的连接;技术试验。
在“设计与实践”栏目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在三脚架上施加重物的具体操作办法,进行技术试验时,应该观察及记录好内容,写出技术实验报告,进行交流和总结。
二、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结构稳定性、结构强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指导学生的技术试验,加深对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多种因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技术试验是解决技术问题的重要方法。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课件:第一章结构及其设计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
二、建筑结构与技术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
莫比乌斯环
二、建筑结构与技术 上海浦东
广州塔
二、建筑结构与技术 国家体育场(鸟巢)
台北101大厦
二、建筑结构与技术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材料:ETFE(四氟乙烯共聚物)膜
3D打印建筑
二、建筑结构与技术 未来建筑
水上城市
总结
一、建筑机构的历史、文化
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
一、建筑机构的历史、文化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 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宫殿、 皇陵、御苑等清代重要宫廷建筑和皇 家工程,几乎都出自雷式家族。
设计包括:故宫、圆明园、颐和园、 天坛、承德避暑山庄等,占据中国1/5 世界遗产的建筑设计。
特点:每 个设计按 照1:100或 1:200的比 例制作模 型。
适应民族习惯、生活方式
一、建筑机构的历史、文化
其他建筑
园林建筑 军事建筑 城市建筑 水利建筑 坛庙建筑 宗教建筑 陵墓建筑
一、建筑机构的历史、文化
长城
平遥古城
一、建筑机构的历史、文化
国外建筑 哥特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
二、建筑结构与技术 首钢滑雪大跳台“水晶鞋”
国家速滑馆 “冰丝带”
第一章 结构及其设计
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结构及其设 计
第一节 认识结构
学习目标
第二节 探究结构
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理解结构对技术产品 及其功能实现的独特价值。
了解结构的一般分类和简单的受力分析方法。
第三节 结构设计
学会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的因素, 能够写出试验报告。
二、建筑结构与技术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各地民居建筑
粤教版高一通用技术必修二教学课件:第一章 结构及其设计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含多个微课视频
2.余荫山房
广东四大园林之一,岭南园林的代表,是寓宗祠、书院、 园林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实体,文化内涵极其深厚。
(图片来源于网络)
2.余荫山房
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充分表现了古代岭南园林建筑 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广东省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该馆建筑运 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 吊结构体系。
高一—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
第四节 典型结构的欣赏
基础知识回顾
优秀结构设计的特点
1、结构的实用功能 2、形式 3、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如何发现结构的美,感受结 构的文化内涵?
一、建筑结构与历史、文化
一、建筑结构与历史、文化来自 1.故宫1.故宫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为主,表现皇帝的威严。
1.故宫
A.美观
B.个性化
C.承托飞檐 D.承托屋面
答案:C。 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过渡部份。 其功用在于承受支出的屋檐,使檐部挑出 更远,以保护墙身和台基。
谢谢观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凤凰国际传媒中心
外壳为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交叉状曲面网壳钢结构体系,整个建筑体 现了绿色节能和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广州塔
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视频来源于网络)
2.广州塔
广州塔是椭圆形的渐变网格结构,由两个向上旋转的 椭圆形钢外壳变化生成,整个塔身为镂空的钢结构框架。
单选题
3.位于湖北武汉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其主楼为四边套 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飞檐五层,攒尖楼 顶,顶覆金色琉璃瓦。其结构复杂,工艺精美,令人惊叹。飞檐使沉重 的建筑增添了轻快欲飞的美感,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外观五层,内 部实际有九层,隐含九五至尊之意,八方飞檐的鹤翼造型体现了黄鹤楼 的独特文化,使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意蕴完美结合。可以从那两个 角度来欣赏评价经典结构( )
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通用技术必修2)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 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 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一、中西经典建筑结构赏析
文化
民族特色 历史性 时代性 艺术性
技术
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程度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
巴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438年,是希腊祭祀诸神之庙,以祭祀雅 典娜为主,又称“雅典娜神庙”。神庙位于雅典老城区卫城山的中 心,坐落在山上的最高点。外形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 由46根多立克式环形立柱构成柱廊。神庙的主体为两个大厅,两旁 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圆柱的门厅。东边的门厅通向内殿,殿内原 来供奉着巨大的雅典娜女神,但是,这一杰作在公元5世纪失踪。 中楣饰带是由92块白色大理石装饰而成的,上面有描述希腊神话的 浮雕。东西庙顶的山墙上也有精美的浮雕。巴特农神庙被认为是多 立克式建筑艺术的极品,有“希腊国宝”之称。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 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 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 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 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 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 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 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 中写道:“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 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 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 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 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 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 桥基的位置。”
高中通用技术 经典结构的欣赏4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经典结构的欣赏章节: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
(2) 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2) 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
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
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
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课文中的案例, 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
有条件的话,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 近距离地观察古代建筑的精巧设计,品味其历史文化内涵。
2.教学策略设计(1)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
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2)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对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典型结构的分析, 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学会欣赏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二)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评价结构设计的案例。
二、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
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课文中的案例, 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应的案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补充一些经典的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欣赏、分析。
有条件的话,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 近距离地观察古代建筑的精巧设计,品味其历史文化内涵。
重点: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
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情感, 本课时收集不同类型的丰富的经典结构图片通过投影机播放让学生鉴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技术和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五、教学策略:(一)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
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
(二)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三)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尽量创设出“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
学生随“导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六、教学过程:(一) 让学生阅读案例, 阅读案例时思考:1、优秀的结构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赏析结构设计作品?(二)引导学生回答:1、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2、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三)师生互动“思考”问题1、赵州桥的“敞肩拱”设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还有哪些结构设计与此相比?2、你是如何赏析飞檐这一结构设计作品的?3、你如何从技术与文化的角度赏析蛋形椅?(四)师生共同探究1、中国古建筑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多以木材为材料。
请你从材料与构件的连接方式等角度, 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稳固的原因。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块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 此结构式由立柱、横梁、顺模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点以棒卵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
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屋顶重力由木构架来承担, 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 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 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
其次, 有利于防震、抗震。
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术材具有的特性,且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棒卵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 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斗拱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承重, 并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
它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屋顶和屋身上的过渡。
此外,它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的建筑尺度衡量标准。
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
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 外檐斗拱中“斗”是最下面的构件,斗口的大小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尺寸;“拱”指木;“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室外为下昂, 室内为上昂。
因为斗拱的重要性, 历代建筑对它十分重视, 使它成为判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丹麦建筑师阿纳•雅格布森简介:阿纳•雅格布森被认为是20 世纪丹麦最有成就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和手工艺品设计师, 也是仅有的几个将自己的名字镑刻在建筑与设计这两个领域历史里的设计师。
他的作品不仅是博物馆中的经典藏品, 还有一些更成为丹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一只杯子或者一盏璧灯。
他的作品具有适合的尺度、细节和意念。
他还为自己的大部分建筑作品设计家具和配件。
对作品, 他注重细节和材料的选用,传统与实用的结合。
(五)教材拓展课文只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了评价元素的列举,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想出更多的评价角度和评价元素。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
(六)让学生总结: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一种结构的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只满足他的使用功能。
结构设计中的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安全因素以及时尚、个性、等都以成为人们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
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是结果设计不变的追求。
(七)课堂练习1、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赏析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作品“盖里椅”引导启发学生:“盖里椅”结构上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有流动感;功能上具有和其它椅子相同的功能;从文化角度看,“盖里椅”结构传达出一种盘旋上升、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
2、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赏析高一学生设计的海南华侨中学雕塑。
(八)单元小结1、结构对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具有普遍意义。
2、从力的角度来看,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3、结构构件的基本受力有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4、结构类型主要有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
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受力特点。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结构更多的是若干结构类型的组合。
5、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是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
结构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结构的组成形式、构件的几何形状、截面形式、材料以及构件的连接方式等。
6、结构设计中的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安全因素以及时尚、个性、文化等都已成为人们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
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是结构设计不变的追求。
(九)布置作业:p033 1、2题七、教学反思:在本课时中,我灵活运用文学作品欣赏知识,从文化角度欣赏赵州桥的结构。
我分别提问学生赵州桥案例中所描写的文化寓意和美感,学生回答:“赵州桥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以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 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稳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主拱顶上有一块雕着龙头的龙门石,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两侧。
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
这样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学习了“经典结构的欣赏”后,我布置了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马上做,赏析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作品“盖里椅”。
通过启发,学生能够说出“盖里椅”结构、功能和文化的特点。
我要求学生设计并评价本校——海南华侨中学的雕塑,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设计了形态各异、寓意不同的校圆雕塑。
有的结构上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有流动感;有的传达出一种盘旋上升、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有的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有的透出现实主义的美感。
八、案例点评:看了徐老师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更深地认识到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
在这些经典结构中凝结一定的原理、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
在本课时中,徐老师灵活运用文学作品欣赏知识,引领学生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赵州桥、飞檐和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赏析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作品“盖里椅”;要求学生设计并评价本校——海南华侨中学的雕塑, 学生设计了形态各异、寓意不同的校圆雕塑。
有的结构上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有流动感;有的传达出一种盘旋上升、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有的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有的透出现实主义的美感。
徐老师这节课不仅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 而且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
此外,这节课收集了大量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课堂内容。
通过制作电子课件,利用多媒体投影迅速、直观地给学生传递信息,有助于学生对经典结构的理解和欣赏,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