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的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初步探索

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的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初步探索

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的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初步探索周滟;雷皓;林富春;朱炯;陶静;李磊;路青;戈欣;范瑜;许建荣【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年(卷),期】2007(023)004【摘要】目的探讨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对皮质下缺血性痴呆(SV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SVD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获得全脑平均扩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后,分别绘制出全脑MD 和FA 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SVD患者平均全脑MD直方图明显右移、峰高降低,其平均MD、MD直方图峰位置明显增高,而MD直方图峰高明显降低(全脑平均MD,P=0.023;峰高,P=0.001;峰位置,P=0.046).在SVD患者,全脑平均MD(r=-0.671,P=0.034)、MD直方图峰位置(r=-0.878,P=0.001)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VD患者的弥散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不同,MD直方图分析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性的指标.【总页数】3页(P479-481)【作者】周滟;雷皓;林富春;朱炯;陶静;李磊;路青;戈欣;范瑜;许建荣【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127;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R445.2【相关文献】1.MRI及DTI直方图分析对皮质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作用 [J], 周滟;林富春;朱炯;李焰生;钱黎俊;陶静;许建荣2.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损害全脑DTI直方图分析 [J], 周滟;雷皓;陶静;林富春;朱炯;钱黎俊;路青;李磊;戈欣;许建荣3.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全脑DTI直方图分析 [J], 于春水;李坤成;林富春;蒋田仔;秦文4.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技术在评价脑灰质体积改变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执行功能影响中的应用 [J], 邹坤霞;杨骏;张庆萍;袁爱红;李传富;徐春生;雍启正5.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的全脑DTI直方图分析 [J], 于春水;李坤成;林富春;蒋田仔;秦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皮 质 下 缺血 性 血管 性 痴 呆 (ID) 由于 颅 内小 血 SV 是 管 病 变 ( 发性 腔 隙性 梗 塞 、 隙状 态 ) 脑低 灌 注 ( 多 腔 或 脑 白质疏 松 症 ,isagr ) 致 的 , 血 管性 认 知 功 能 Bnw ne 病 导 以
损 害 或 痴呆 为 主要 表 现 的一 组 疾 病 。皮 质 下 包 括 基 底
痴 呆 ( a 占 3 %~7 1 V D) 6 6 %口
2 病 因和危 险 因素
SV 1 D的主要病 因和危险 因素包括 :①社会人 口因
节、 内囊 、 丘脑 、 放射冠 、 半卵圆中心等部位 ; 缺血性是指 脑部 缺 血 眭损 害 ,包 括 完全 眭梗 死 和不 完 全J 死 , I 生梗 前 者是指皮质下腔隙性梗死和微梗死 , 后者是指脑深部 白 质病 变 ;I SVD中 的 “ ” 理 解 为 痴 呆 , 可 把 它 看 作 疾 D可 也
病 , SV 即 I D是 指皮质 下 缺血 性血 管性 痴呆 和戚 疾病 。 1 流 行病 学
素, 如高龄、 低教育程度 、 低收入等 ; ②血管危险因素 , 如 高 血 压 病 、 尿病 、 烟 、 纤 维 蛋 白原 血症 、 塞 性 睡 糖 吸 高 阻 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 ③心源性因素 , 如充血性心力衰 竭、 心律失 常 、 直立性体 位性低血压等 ; ④其他 因素 , 如
12 3
安徽医学 2 0 09年第 3 o卷第 2期
dc unl o. , 2F . 9 aJ 3 No e 0 A h iMe i l o ra V 1 0 ., b2 0 n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皮质下缺 血性血管性痴呆
朱小群 孙 中武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认知障碍和痴呆领域以及脑血管病领域研究方面的交叉点,目前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

的认识,经历了从脑动脉硬化和慢性局部缺血发展阶段、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到VCI的漫长过程。

在众多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致病原因中,VCI被公认为一种高度流行和可防可治的类型,故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VCI最新的概念、分类、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检测工具及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1 VCI概念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指由各类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即一种获得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除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外,尚有一系列的神经心理症状和精神行为异常,已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导致痴呆的第二大原因[1]。

由于历史的原因,VD被不恰当的用来描述有卒中和卒中危险因素的类似AD的病例,强调把记忆障碍作为基本特征,而脑血管病可影响到认知功能的其他方面,如执行功能、语言中枢,且脑血管病患者的人格改变、行为和情绪紊乱也可能比记忆损害更为突出,虽然记忆损害对于识别AD患者很有效,但经常会遗漏伴有血管病变以执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患者,因此脑血管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还未发展到完全痴呆时不能按现行的VD的诊断标准界定。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皮质下白质缺血、小血管疾病和腔隙性脑梗死也能引起痴呆或认知功能障碍[2-4];另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也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进而发生痴呆,且待患者达到VD 的诊断标准时常已错过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血管性痴呆(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多数促智药物临床疗效不十分明显,因此寻求新的治疗途径已成为必然。

中医针灸以其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本文对VD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等研究进展做出分析,以便为后来者有所帮助。

标签:VD;发病机制;诊断治疗VD主要是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其次各种类型的炎症性脑血管性疾病,包括非特异性血管炎,以及结核、梅毒、真菌、寄生虫等均可成为脑血管性痴呆的病因。

在少数情况下,也可由心跳骤停,全脑缺血缺氧引起。

其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有必要做出阐述。

一,发病机制1,脑血管损害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证实,脑血管病是卒中后痴呆的基本原因,认为近一半的卒中后痴呆患者是由于脑血管病所致,要害性梗死、腔隙状态、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遗传性淀粉样变性脑出血等脑血管损害都可能是导致痴呆的血管性因素。

2,脑白质异常的研究脑白质异常主要指病变位于脑白质,特别是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区受缺血影响而导致的缺血性脱髓鞘改变。

正常的神经功能取决于轴索髓鞘的完整,而脑白质异常可能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有研究表明当白质疏松达10cm以上者,均有明显的包括大脑额叶功能,注意力及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操作功能的下降。

主观记忆损害在白质疏松者比不伴有白质疏松者更显著。

白质异常是皮质功能损害的基础,轻微的注意力下降以及控制能力及思维速度较差等,可能是额叶或皮质下功能受损后最敏感的表现,是因为白质疏松引起各皮质间的分离,加之皮质区血流灌注率减低的结果。

二,危险因素一般认为VD的危险因素与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同,但这多是理论上的推测。

尽管目前对这些因素做了不少系统研究,但仍未取得一致意见。

除年龄因素外,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流行病学依据可证明这些因素是VD的危险因素。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弥散张量磁共振特点分析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弥散张量磁共振特点分析

为8 0 ms 、 扫描 层 厚 4 a r m) 、 液 体衰减 翻转为 1 1 0 0 0 m s 、 回波 时 间为 1 2 0 ms 、 反转 时 间 2 8 0 0 m s 、 扫描层厚 4 mm) 、 白旋 回波一 单次激发 E P I 序列对患者
认知障碍程度呈 正相关 , 而F A与患 者发生认知 障碍程度呈反 相关。因此 , 临床医师 可根 据 皮质 下缺 血 性 血管病 患 者 头部
MR I 扫描( 全脑 D T I 技术 ) 结 果 判 断 其 是 否 发 生 认 知 障 碍 及 认
知障碍发生程 度 , 并及早 进行 针对性 的治疗 措施 , 从而 提高患 者治疗效果 , 保障其生活质量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 讨 论
s p e e d磁共振检查仪对三组患者进行头 部横断面扫描 。快速梯
度 回波 T I WI ( 重 复时间为 3 3 1 ms 、 回波 时 间 为 4 . 6 ms 、 扫描层 厚4 m m) 、 快 速 自旋 回 波 T 2 WI ( 重复时间为 3 0 1 3 I n S 、 回 波 时 间
异 性 分数 ( F A) 值 以及 全 脑 白 质 平 均 弥散 度 ( MD) ,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 而F A则最低 , 三组 患者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结论 } 临床 医师 可根据 皮质下缺血性血 管病 患者
头部 MR I 扫描 ( 全脑 D T I 技 术) 结 果判 断其 是 否发 生认 知 障碍 以 及 认 知 障 碍 发 生程 度 , 并 及 早 进 行 针 对 性 的 治 疗 措施 , 从 而提 高 患 者 治疗 效 果 , 保 障其 生 活质 量 , 值得 I 临床 推 广 应 用 。

血管性痴呆的分类、临床与诊断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分类、临床与诊断进展

i t mu tpe e e a if r to d me ta, no li l c rbrl n a cin e n i k y pa t n a ci me ta, e rsif r t de n i w ̄e s d e— on rhe c r e r l na c in e e ta,he or gc e b a i r to d m ni f m rha i d — m e i a d u o t a aheo ce o i e — nta n s bc ri l t rs l r ss n c c p alp t e c Cln c lm a ie tto s e h o ahy, t . ii a nf sa in wa da g fln ua e, moy, p c k ls,— ma eo a g g me r s a e s il e
死性 痴呆 是与 高级皮 质功 能有关 的特殊
关键 部 位 缺 血 性 病 变 引 起 的梗 死 所 致 的
执行 功能减退 , 包括 制定 目标 、 动 主
性 、 划性 、 织性 、 序和 执行 能力 、 计 组 排 抽 象 思 维 能 力 等 , 忆 障 碍 相 对 于 A 较 记 D
痴呆 。这些损 害常为局灶的小病变 , 可位
mo in l pe s n lt n o utn a ta t to a , ro aiy a d c mp i g, bsr c
轻 。行为异 常 和精 神症 状 包 括 抑郁 、 人
格 改 变 、 绪 不 稳 、 感 淡 漠 、 钝 、 便 情 情 迟 尿
缺乏主动性和 忍耐 力、 音 困难、 识 障 发 意
梗死性痴呆 由加拿大神经病学 家 H ci— ahn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心理学改变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心理学改变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8年12月第5卷第4期J N eur ol N eur or ehabi l,D ece m ber2008,V01.5,N o.4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心理学改变曹雯炜综述李焰生审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127)概述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 ubcort i cal i schem i cvas c ul ar di se as es,SI V D)是造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 ar c ogni t i ve i m pai r m ent,V C I)的重要原因,它所导致的认知损害是V C I中具有同质性和最为常见的亚型(皮质下型V C I)¨叫J。

V C I覆盖了从轻微的认知功能下降至明显痴呆的各种认知功能障碍,可通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特征或对治疗的反应等多方面进行V C l分型,且它们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变异很大,因此必须对不同的V CI亚型进行临床研究”j1。

SIV D的同质性主要表现为具有类似的病因和较为一致的临床特点和发展进程。

它主要由脑小血管疾病引起,少数可由其他原因引起,以广泛的脑白质病变(W M L)和深部、白质的多发腔隙性梗死为特征,可表现为轻微的躯体症状或隐匿起病,具有步态异常、排尿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低下、注意障碍、认知速度下降、执行功能障碍和情绪不稳等表现∽’“。

SI V D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仍在发展和改进中。

E r ki nj unt t i等"1所制定的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ubcor—t i cal vas cul ar de m ent i a,S-V aD)的诊断标准,使用改良的N I N D S.A IR EN标准临床诊断为可能的V aD,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影像学将其分为:①缺血性脑白质病变(Bi nsw anger病),表现为广泛的脑室旁以及深部白质病变;②腔隙状态(1a cuna r st at e),表现为超过5个的腔隙梗死伴至少中度以上的W M L。

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92ChineseJournalofRehabilitationMedwiM,Jan.2009,V01.24,No,1李含文.软组织伤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44.龚金德,奚桂芳,等.椎拿镇痛与内啡肽的关系【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4):22.许丽.推拿镇痛时兔中央灰质区p一内啡肽及单胺类物质的释放变化fJl.中嘲中医药科技,1997,4(2):65--66.VewwH.DhamiM.HowleyT,eta1.Spinalmanipulativeandeta—endorphin:acontrolledstudyoftheeffectofspinalmanipu-latinnandplasmabeta—endorphinlevelsinnormalmaleslJl.ManipulativePhysiol‘l'her,1986。

9:15—23.梁自:,方剑乔.5一羟色胺系统与运动性中枢疲劳【J】.巾围康复医学杂志.2008,23(2):176—178.GreenAR.Neuropharmaeologyof5-hydroxytryptamine[J1.BrJParmae01.2006.147:145一152.卓敏.疼痛的神经生物学一理解大脑机制及神经疾病治疗的机制IJ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27(1):38--46.刘志城,孙东.陈全珠,等.摊拿牵引镇痛调整作用与5一羟色胺等含量变化的研究fjl.中西医结合杂志,t985,5(10):615—617.・综述・孙庆,董桦,张震字.通脉调气推拿法降低紧张性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和5一羟色胺机制的研究【J】.天津巾医药,2005,22(2):128一130.张建华,孙安达.推拿牵引治疗疆椎fHJ盘突出症前后血单胺类物质含量变化分析【J1.中国骨伤,1999,12(5):47—48.林彩霞.推拿对软组织损伤免B一|cP、5一HT含量及组织病理学影响的研究I叭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K_16.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f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目录摘要关键词引言一流行病学二危险因素2.1 血管性危险因素2.2不可干预因素三 VD的分类四病理机制4.1 血供4.2 缺血性脑神经元的变化4.3神经胶质反应4.4白质的改变五VD的诊断及治疗5.1 VD的诊断5.2 VD的预防5.3 VD的治疗六问题与展望七参考文献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摘要: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老年性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发病率仅次于Alzheimer病(AD)。

目前世界上VD发病率日益增高, 但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因此受到全世界研究者的广泛重视。

本文就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类、病理机制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重点在于介绍脑神经元在缺血缺氧情况下的各种层次的病理反应。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分类病理机制预防治疗引言: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一系列脑血管因素(梗死、低灌注、出血等)或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因缺血性脑组织缺氧或出血性脑损害所导致的认知丧失。

据国外资料报道,VD是迄今为止唯一可防治的痴呆症,如早期治疗会具有可逆性。

因此了解VD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对我们探索VD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并且这一问题已成为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就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近况作出如下综述。

【1】【2】一流行病学: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依研究人群、筛选方法、诊断标准的不同而异。

在欧美,调查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D)占老年痴呆症中发病率的首要位置,约为痴呆病人总数的50~60 %;而VD 居次,占10~20 %;在亚洲,VD 发生率较高,主要与中风的高发率有关。

国际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VD的发病率呈指数上升。

我国尚无全国性痴呆流行病学统计资料,但总的来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VD 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3】【4】【5】二危险因素:VD的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的人口学和遗传因素。

长春西汀联合石杉碱甲治疗皮质下缺血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长春西汀联合石杉碱甲治疗皮质下缺血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器质性疾病、 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将 符合人组 条 件 的 8 0例 患者 随机 分为 长 春
收稿 日期 : 0 0 0—2 2 1 —1 5
第 2 期 3
张小亦等 : 长春西汀联合石杉碱 甲治疗皮质下缺血性痴呆 的临床疗 效观察
出血管性认 知损 害常见 的组 织病理类 型为皮
质下缺血性 血管病 , 相关 研 究 逐渐 成 为 VC 研究 I 领域 中的热 点 , 主要 包 括皮 质 下 非 痴呆 型 缺血 其 性 认知 损 害 及 皮 质 下 缺 血 性 痴 呆 两类 … 1。笔 者
西 汀联 合石杉 碱 甲组 ( 验 组 ) 吡拉 西坦 组 ( 试 和 对 照组 ) 。试验组 4 0例 , 均年 龄 ( 2 5 . ) , 平 6 . ±3 2 岁
( s) Te 在治疗 后第 14 8周末 各评 定 1次 。量表 s 、、
由. 2名不参加 诊治 过程 的高 年 资 医师评 定 , 并行
各项实验 室及辅 助检查 , 括血 、 包 尿常规 , 、 肝 肾功 能 , 电图及体 重等 。 心
1 3 统计 学方法 .
临 床 标 准 :认 知 障碍 包 括 执 行 和 记 忆 功 能 障碍 ( 识别记忆 相对 保 留 )脑 血 管 病 的诊 断 应具 有 病 ; 史、 症状 、 征及 神 经 影 像 学 证 据 支 持 。② 颅 脑 体
表评价 患者 的情感 状 态 , 析 其对 认 知 能力 的可 分 能影 响 , 排除可 能 导致 认 知 功 能 损 害 的其他 脑 部
验, 两组 治疗后 第 4周 MMS E评分差 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P<00 ) 第 8周 末 长谷 川痴呆 量表评 .5 , 分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0 0 ) 说 明两 组药 物 .1 ,

血管性痴呆诊断依据及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诊断依据及研究进展

植床和实验医学毒志2009年1鼻第8基弟1期・139・血管性痴呆诊断依据及研究进展刘人杰(综述)涂秋云(审校)(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421000)【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诊断依据智能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v鹊cIllardementia,VaD)是一组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病因之一。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VaD诊断标准的有几种,但由于各诊断标准侧重点不同,导致临床诊断欠清晰,特别是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鉴别时容易混淆,以致临床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仅为66.17%…。

临床及神经病理学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是继AD之后导致痴呆的第二位病因【2J。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D与VaD在痴呆发病率和患病率的研究报道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VaD在老年痴呆中占有重要比例,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不断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今天,VaD的诊断标准的明确,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本文就VaD近10年内国内外诊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血管性痴呆概念的提出及其分类20世纪50年代,欧美等国家根据痴呆发生的临床学表现首次提出了“缺血性痴呆”(hchemicdementia)的概念,1970年Tomlison将这种类型痴呆定名为“动脉硬化性痴呆”。

1974年,Haehinski又提出“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的概念,直到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一10)中统一了“血管性痴呆”的概念。

国际分类方案将VaD划分为:急性起病的VaD,包括卒中后多发梗塞性痴呆(MID)、单个关键梗塞灶所致的痴呆和与内囊的下膝部腔梗相关的痴呆;亚急性起病VaD,包括腔隙状态、Bingswanger型老年性痴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ADASIL)和淀粉样脑血管病。

2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研究进展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由于始终缺乏理想的生化指标,病理检查仍是唯一的诊断金标准。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痴呆)诊断与治疗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痴呆)诊断与治疗进展
狭 窄 或 闭塞 , 血流缓 慢 , 脑 组 织 缺血 、 氧 , 致 缺 引起 脑 组 织结 构 损 害 , 脑 代 谢 功 能 下 降 。 临 床 上 发 和
根 据 中华 医 学会 19 95年全 国第 四届 脑 血 管病 学 术会 议 提 出的诊 断标 准 草案 为 准 。
现大 片状 多 发 性 脑 梗 死 , 其 是 特 殊 部 位 脑 梗 死 尤 及 多发 性 腔 隙 性 梗 死 病 人 , 见 于 大 、 动 脉 闭 多 中 塞, 病变 累 及 皮 质 、 质 下 区 域 。如 累 及 角 回 、 皮 丘 脑、 叶、 顶 基底 节及 脑 室 周 围 白质 等 易 发 生 血 管 性 认 知 功能 障碍 。 尚有 大 面 积 脑 梗 死 , 于 心 脏 病 由 附壁血 栓 脱 落 发 生 在 脑 内主 要 血 管 梗 死 , 其 是 尤 在 额 叶 、 叶 、 叶等 区域 脑 梗 死 也 易 发 生 痴 呆 。 顶 颞
3 对 血 管性痴 呆 这一 病 名商 榷 国 内有 些 学 者 曾 提 出 , 些 老 年 人 脑 卒 中 后 有 出现认 知 功 能 障 碍 , 尚未 达 到 诊 断 血 管 性 痴 呆 但 标 准 。此 外 , 脑 卒 中史 的 慢 性 脑血 管病 , 皮 质 无 如 下 白质 长 期 缺 血 、 氧 时 也 可 引 起 白质 疏 松 症 引 缺 起 痴呆 。脑血 管病 的危 险 因 素如 高 血 压 、 尿 病 , 糖 据 研究 有 可能 会 促 进痴 呆 发 生 。遗 传 性 脑 淀 粉样
此 外 , 质 下 动 脉 硬 化 性 脑 病 , 称 为 白 质 疏 松 皮 也 症, 主要 脑 深 部 白质 , 时期 处 在 缺 血 、 氧 情 况 长 缺 下 , 导致 脑 内循 环 障 碍 , 可 脑代 谢 功 能 下 降 。有 学

最新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最新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对照1.5SD; 3. 总体衰退量表(GDS)2~3级, 临床痴呆评定量
表(CDR)0.5分; 4. 一般认知功能正常; 5. 日常生活能力正常; 6. 除外其他导致痴呆和脑功能障碍的躯体和精神
疾患;
血管性痴呆(VD)的概念
概念: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 征。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6、执行功能(组织或管理能力)
主要是额叶的功能,患者对既往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逐渐丧失了运用的能力,包括理解力、计算力、执行 口头命令完成某些动作的能力,因额叶、颞叶和顶叶 病变所致的执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失写、失用和失 算。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
1. 存在记忆障碍(自诉,他人提供); 2. 记忆检测成绩低于年龄和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
何为认知功能?
原文:cognition 包括: 1. 注意力 2. 记忆力(?) 3. 定向力 4. 语言能力 5. 视空间定向能力 6. 执行功能(组织管理能力)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1、注意力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注意力减退,表现在对环境变化的 漠不关心;对提问的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回答或答非所问;严重 者表现为置之不理,无法坚持完成正常交流和病史询问。
痴呆的特征
后天获得性的 持续性的 多个认知功能损害
(1) 记忆损害
(2) 一个或多个其他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较先前水平明显减退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判断 明显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或社会职业功能,并与以
往水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Prevalence of dementia syndromes
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
2001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美国神经病学会议 上提出对痴呆早期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的指导方针,其中指出早期识别的中心是发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黄礼媛贾建平关键词: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综述文献doi:lO.3969/j.issn.1672-5921.2010.02.009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称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o在VCI概念提出之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

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VaD的概念不足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各种水平的认知障碍。

所以,需要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对VaD概念加以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临床、科研、教学服务。

因此,VCI应运而生。

1血管性痴呆1.1VaD的概念及分类痴呆一词源于拉丁文“demen”,自七世纪起开始使用。

Alzheimer于1907年提出了Alzheimer病(Alzheimerdisease,AD)的概念,认为其主要病理学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伴有动脉系统管肇的粥样硬化、内皮增厚和新生血管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Blessed等拉J研究认为,痴呆的主要病理学改变是神经纤维的变性、缠绕以及老年斑的形成,而血管病变并不是引起痴呆的主要原因。

1974年,Haehinski等po研究发现,多发性皮质梗死也可以导致痴呆,并由此提出了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ID)的概念。

MID主要是由于患者反复发生缺血性脑咀管病,每次留下或多或少的认知障碍症状,终成痴呆。

MID的提出对后来痴呆的分类具有晕要的影响,尤其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MDisorder¥11I,DSM一Ⅲ)和第4版(DSM-Ⅳ)以及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一10)都是以此作为分类依据的。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_宋春焕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_宋春焕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宋春焕【摘要】 血管性痴呆(v ascula r dementia ,V aD )是由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皮层下白质的缺血性改变)引起的有痴呆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分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以及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实际上是一系列由于血管因素引起的痴呆综合征,临床以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 ID )较多见。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和与中风相关的因素等。

阿尔茨海默病(A D )和血管性痴呆(V aD )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两种痴呆类型,两者之间具有极为复杂的关联,其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而且经常相互伴随发病。

对血管性痴呆最关键的治疗就是预防卒中的发生,而预防的关键则在于控制引起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痴呆是指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因脑部功能病变性退化而广泛性影响大脑各项高级功能,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能力的病症,主要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 r 's disease ,AD )、血管性痴呆(va scular dementia ,VaD )和混合型痴呆三大类。

在全世界患痴呆症患者中,阿尔茨海默病约占老年性痴呆的50%,血管性痴呆约占20%;大约有20%的老年痴呆患者同时存在A D 和V aD 的病理变化,称混合性痴呆;余下的10%的老年期痴呆由其它原因或脑部疾病引起[1]。

血管性痴呆由M arie 和Binsw anger 首次提出;1992年,WH O 颁布的《ICD -10精神及行动障碍分类》中统一了血管性痴呆的命名。

VaD 是由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皮层下白质的缺血性改变)引起的有痴呆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VaD 在男性中多发,尤其是在患有脑小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2-3],而阿尔茨海默病则在女性中多发。

目前随着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血管性痴呆可能会成为老年期痴呆的第一大病因。

奥拉西坦在皮质下缺血性痴呆中的疗效

奥拉西坦在皮质下缺血性痴呆中的疗效

奥拉西坦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中的疗效舒敏章军建康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武汉430071【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的疗效。

方法50例轻中度SIVD患者随机分为奥拉西坦组和吡拉西坦组各25例,于服药前及服药后3月,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交替连线测验B(trail-making test,TMT-B)、数字符号转换(digit-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1分钟动物命名的语言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t test,VFT)、画钟表测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等神经心理检查评价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执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观察有无副作用,进行安全性评估。

结果两组患者各自服药后MMSE、TMT-B耗时、画钟试验、ADL各项评分均有改善,奥拉西坦组有效率为60%,吡拉西坦组有效率为32%,两组有效率之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显效率均较低,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无不良反应出现。

结论奥拉西坦能改善轻中度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药物的安全性好。

【关键词】奥拉西坦认知功能痴呆血管性Efficacy of oxiracetam in patients with Subcortical Vascular Dementia Shu Min,Zhang Jun-jian, Kang Ta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oxiracetam in Subcortical Vascular Dementia(SIVD).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SIVD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oxiracetam or piracetam respectively for 3 months, MMSE、TMT-B、DSST、C1ock drawing test、ADL were used to evaluate patients’cognitive condi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patients on oxiracetam and piracetam all performed better in MMSE、TMT-B、C1ock drawing test、ADL.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xiracetam reached 60%, compared with piracetam group(32%),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s oxiracetam can improve cogni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SIVD.【Key words】Cognition ;Dementia,vascular;oxiracetam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的主要亚型有皮质血管性痴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aemic vascular dementia, SIVD), 其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都不同,治疗试验应针对VaD亚型【1】。

血管性痴呆模型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模型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21Vol.40,No.5・329・血管性痴呆模型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王玺宁,陈真(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1198)摘要:血管性痴呆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管性痴呆是可以预防的,因为针对致病性脑血管疾病已建立了例如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等预防措施,然而目前尚无针对血管性痴呆的对症治疗方法。

了解其基本机制及模型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简述了血管性痴呆的多种动物模型,并简要介绍了目前针对其发病机制的相关通路研究,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模型研究;信号通路中图分类号:R749T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375(2021)05-0329-005doi:10.13506/ki.jpr.2021.05.010Research progress on model and signaling pathways of vascular dementiaWANG Xining,CHEN Zhen(China Pharmaceutical t/ni^ersity,Nan/ing277795,China)Abstract:Vascular dementia is a severe cognitive impairment syndrome caused by ischemic stroke,hemorrhagic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using hypoperfusion in the brain region.Vascular dementia can be prevented because preven­tive measures such as control of vascular risk factors, antiplatelet therapy and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pathogen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but there is no symptomatic treatment for vascular dementia.Understanding its basic mechanism and model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animal models of vascular dementia,and briefly introduces current research on its pathogenesis,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of vascular dementia.Key words:Vascular dementia; Animal model; Signaling pathway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脑缺血、脑缺氧等)引起的严重认知障碍综合征,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第二大常见的痴呆类型「1]。

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翟志永;安晶;孙淼;冯娟【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

方法:56例SIV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

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及6个月时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Barthel指数(BI)的评定。

结果:治疗1个月时,2组MMSE、MoCA及BI评分组间及组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2组患者的MMSE、MoCA、Bl指数均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1)。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有明显的远期疗效,且明显优于多奈哌齐治疗。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 (SIVD)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living .Meth‐ods:A total of 56 patients with SIVD were enrolled consecutivel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and donepezil group (control group)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and Barthel index (BI)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at first and 6th month after treatment .Re sults:Th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behavioralabilities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at the end of the firstmonth .However ,the MMSE ,MoCA and Barthel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the 6th month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at the first month in the two groups (P<0 .05) ,and they were even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 .01) .A higher effective rate was found in the observed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 .05) .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showed an obvious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SIVD ,and its effectiveness is superior to donepezil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康复训练【作者】翟志永;安晶;孙淼;冯娟【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沈阳 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R749.1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群 陈生弟
【关键词】 痴呆,血管性; 脑缺血; 综述文献 DOI: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6
阿 尔 茨 海 默 病(AD)和 脑 血 管 病(CVD)是 导 致 老年性痴呆的最常见原因 。 [1] 而脑血管病的范畴很 大 ,按 受 累 血 管 可 分 为 大 血 管 病 和 小 血 管 病 ;按 疾 病 性 质 可 分 为 缺 血 性 卒 中 和 出 血 性 卒 中;按 病 变 部 位 可 分 为 皮 质 型 和 皮 质 下 型 等 。 不 同 损 伤 原 因、部 位 和 性 质 的 脑 血 管 病 所 导 致 的 血 管 性 痴 呆(VaD)其 认 知 功 能 障 碍 的 差 异 较 大 ,呈 斑 片 状 ,不 同 于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的 均 一 表 现,为 其 诊 断 与 治 疗 和 研 究 带 来 一定的困难 。 [2] 其中以小血管病和低灌注为主要病 因,以 皮 质 下 多 发 腔 隙 性 梗 死 和 缺 血 性 脑 白 质 病 变 (WML)为 主 要 脑 部 损 伤 特 点 的 皮 质 下 缺 血 性 血 管 性 痴 呆(SIVD),是 血 管 性 认 知 损 害(VCI)和 血 管 性 痴 呆 的 主 要 和 常 见 亚 型,而 且 在 临 床 上 具 有 较 大 的 同 质 性,现 已 成 为 血 管 性 认 知 损 害 和 血 管 性 痴 呆 研 究中较受关注的对象 。 [3]
力 提 高,可 能 与 执 行 能 力 损 害 影 响 编 码 和 提 取 进 而 导 致 继 发 性 记 忆 损 害 有 关 。 [25] 患 者 语 言、计 算 和 其 他高级皮质功能相对保留。人格和情感障碍如淡 漠、激惹和所谓的血管性抑郁也并不少见 。 [4]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学特征的 机 制 假 说 主 要 有 两 种 :前 额 叶 ⁃ 皮 质 下 环 路 受 损 学 说 和 长 联 系 纤 维 受 损 学 说 。 前 者 认 为,解 剖 学 研 究 所 发现的灵长类动物额叶⁃基底节⁃丘脑 5 个平行环路 中 除 运 动 环 路 (motor circuit) 和 动 眼 环 路 (oculomotor circuit)外,其 余 3 种 主 要 与 神 经 心 理 行 为 相 关,分 别 是:(1)与 执 行 能 力 相 关 的 背 外 侧 前 额 叶 环 路(DLPC)。 执 行 能 力 障 碍 是 认 知 功 能 障 碍 和 痴 呆 的 主 要 成 分 ,患 者 策 划 能 力 、工 作 记 忆 、注 意 力 、抽 象 能 力 和 自 我 控 制 能 力 等 均 下 降 ,首 先 表 现 为 工 具 性 日 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IADL)如 做 饭 、做 家 务、购 物、理 财 等 能 力 下 降,多 步 骤 复 杂 任 务 无 法 正 确 完 成,但 其 中 各 成 分 的 分 别 执 行 却 无 困 难。(2)与 主 动 性 和 驱 动 力 相 关 的 前 扣 带 环 路(A C C)。 患 者 主 要 表 现 为 淡 漠、意 志 力 缺 乏 甚 至 无 动 性 缄 默。(3)与 社 会 行 为 相 关 的 眶 额 叶 环 路(O F C)。 表 现 为 去 抑 制 行为和冲动。这 3 个环路均分别由前额叶皮质发出 投 射,经 皮 质 下 灰 质(尾 状 核 头 部、苍 白 球 和 丘 脑 背 内侧或前核),然后返回前额叶皮质(图 2)[26]。皮质 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腔隙性梗死或脑白质 病 变 可 能 由 于 破 坏 了 这 些 环 路 中 的 神 经 纤 维,从 而 导 致 上 述 功 能 障 碍 的 表 现 。 [27] 后 者 认 为,皮 质 下 缺 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神经心理学特征与深部白质缺 血损伤导致的长联系纤维受损机制相关。脑部的 神 经 环 路 通 过 各 种 联 系 纤 维 、连 合 纤 维 、纹 状 体 和 皮 质 下 纤 维 交 互 连 接,广 泛 脑 白 质 病 变 首 先 选 择 性 破 坏 这 些 长 联 系 纤 维 如 扣 带、上 纵 束、额 枕 束,导 致 启 动 和 执 行 能 力 缺 损 。 [28] 已 有 较 多 的 病 例⁃对 照 研 究 支 持 上 述 假 说 :环 路 关 键 部 位 如 尾 状 核 头 部 、内 囊 膝 部 和 丘 脑 的 缺 血 易 导 致 痴 呆 [29 ⁃ 31];Carrera 和 Bogousslavsky 报 [31] 告 ,丘 脑 前 核 梗 死 与 淡 漠 、遗 忘 、 赘 语 等 有 关,而 丘 脑 背 内 侧 核 梗 死 与 人 格 改 变 如 淡 漠 、去 抑 制 和 躁 狂 性 精 神 症 状 有 关 。 Tullberg 等[32] 经 观 察 发 现,不 同 部 位 的 脑 白 质 病 变 严 重 程 度 均 与 背 外 侧 额 叶 糖 代 谢 呈 负 相 关 。 提 示,到 达 前 额 叶 皮 质的长联系纤维易于受向心性传播的脑白质病变 的 破 坏,即 脑 白 质 病 变 始 于 脑 室 旁 小 动 脉 终 末 支 供 血区并向皮质带扩散传布。此项假说尚有待于扩 散 张 量 成 像(D TI)的 直 接 证 据 支 持 。
三 、皮 质 下 缺 血 性 血 管 性 痴 呆 的 临 床 表 现 、神 经心理学特征及可能机制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通常可 分 为 两 部 分 :神 经 系 统 腔 隙 综 合 征[如 急 性 感 觉 运 动 障 碍(单 纯 运 动 性 轻 偏 瘫、单 纯 感 觉 障 碍、假 性 延 髓 麻 痹 等)]在 症 状 性 卒 中 患 者 中 首 先 被 识 别 ;其 次,认 知 损 害、人 格 和 情 感 障 碍、步 态 不 稳 及 其 他 锥 体 外 系 症 状、排 尿 障 碍 等 亚 急 性 表 现 也 逐 渐 受 到 关 注 。 [6] 还有一些病例可表现为急性起病的认知功能 障 碍 ,往 往 是 所 谓 的 关 键 部 位 腔 隙 性 梗 死 所 致 ,梗 死 部 位 多 为 内 囊 膝 部 下 侧 、丘 脑 或 尾 状 核 ,可 同 时 伴 有 脑 白 质 高 信 号 或 陈 旧 性 腔 隙 灶,临 床 表 现 为 意 识 混 乱 、淡 漠 、神 经 精 神 迟 滞 、注 意 力 涣 散 、意 志 力 缺 失 和 其 他 额 叶 症 状 。 [24] 皮 质 下 缺 血 性 血 管 性 痴 呆 突 出 的 认 知 损 害 是 执 行 能 力 障 碍,记 忆 损 害 相 对 于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则 程 度 较 轻,其 特 点 是 自 主 回 忆 能 力 减 退,但 再 认 能 力 受 损 较 小 即 提 供 线 索 后 记 忆 能
1..............................._J
万方数据
· 302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年 6 月第 10 卷第 3 期 Chin J Contemp Neurol Neurosurg, June 2010, Vol. 10, No. 3
示 ,腔 隙 性 梗 死 占 所 有 症 状 性 卒 中 类 型 的 10% ~ 31% ,白 种 人 群 患 病 率 约 为 13.40/10 万 ,亚 洲 人 群 、 西 班 牙 裔 和 黑 种 人 则 更 高 。 [14] 同 时,有 很 大 一 部 分 皮 质 下 缺 血 病 变 呈 临 床 隐 匿 。 例 如,针 对 社 区 人 群 的心血管健康研究(CHS)结果显示,3660 例 65 岁以 上的老年人中约有 25%受试者 MRI 扫描显示腔隙 性 梗 死 灶,其 中 89% 无 临 床 症 状 或 仅 表 现 为 步 态 不 稳 或 轻 度 认 知 损 害(M CI)[15];另 外 ,对 一 些 社 区 人 群 调 查 表 明 无 症 状 性 腔 隙 性 梗 死 占 11% ~ 24% 。 [16,17] 不 完 全 性 白 质 缺 血(伴 或 不 伴 腔 隙 性 梗 死)在 老 年 人 群 中 也 十 分 常 见 ,心 血 管 健 康 研 究 中 仅 4.40% 的 受 试 者 无 白 质 缺 血 灶,而 显 示 广 泛 性 脑 白 质 高 信 号 者 则 达 20%,且 较 轻 度 病 变 者 其 步 态 和 认 知 方 面 的 表 现 更 差 。 [18] 流 行 病 学 资 料 显 示,脑 白 质 高 信 号 在 一 般 老 年 人 群 中 的 比 例 为 62% ~ 95%,其 步 态 和 认 知方面受损的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19,20]
据 临 床 研 究 报 道,小 血 管 病 所 导 致 的 痴 呆 在 所 有血管性痴呆中所占的比例为 36% ~ 67% 。 [21] 在一 项 针 对 社 区 男 性 人 群 开 展 的 纵 向 调 查[Honolulu ⁃ Asia 老 龄 化 研 究(HAAS)]中 ,50% 血 管 性 痴 呆 为 小 血 管 性,其 中 85% 属 于 腔 隙 状 态,15% 为 Binswanger 病 ;另 [22] 一 项 老 年 人 群 血 管 性 痴 呆 研 究 显 示 ,57% 患 者 为 多 发 性 皮 质 下 腔 隙 性 梗 死,29% 为 大 面 积 梗 死 ,9.50% 为 皮 质 和 皮 质 下 混 合 病 灶 ,4.50% 为 海 马 硬 化 。 [23] 提 示:皮 质 下 缺 血 性 血 管 性 痴 呆 是 血 管 性 痴呆最为常见的神经病理类型。
厂—]’
为脑室旁和深部白质变性(U 型纤维保留)。光学显
微 生
、镜血下管可间见隙海扩绵大样,少变1突.性..胶.水..质.肿..细.区..胞.、.星.缺..形.失..胶.致..质.脑..细.白..胞.质._J增疏
松、空 泡 形 成、髓 鞘 和 轴 突 缺 失,但 没 有 明 确 的 坏 死
灶,主 要 病 因 是 深 部 白 质 供 血 小 动 脉 严 重 狭 窄 和 低
的 小 血 管 病 变 与 老 龄 化、高 血 压、糖 尿 病、高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血 症 等 危 险 因 素 关 系 密 切[8⁃ 。 10] 此 外 ,常 染 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脑梗死和白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