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逻辑思维学习—余数问题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逻辑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逻辑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逻辑教案

教案一:逻辑推理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逻辑推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为日后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数学课本;

2. 黑板和粉笔;

3. 分组名称牌。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1. 引导学生观察以下数列:1, 4, 7, 10, 13,然后问学生下一个数是多少?

2. 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思考数列中的规律,并解释规律为每次数加3。

3. 通过这个例子,引出逻辑推理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逻辑推理的基本原则

1. 解释逻辑推理是一种根据已知事实或规律来推断出未知事实或规律的思维活动。

2.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逻辑推理,例如推理犯罪动机、推理破案等。

3. 解释逻辑推理的基本原则:归纳和演绎。

步骤三:归纳和演绎的区别

1. 解释归纳是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具体事例或实验结果,得出普遍规律或结论的推理方法。

2. 解释演绎是通过已知的前提条件,运用逻辑推理规则,得出新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归纳的例子,并与演绎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

1. 分为小组,每组三人,发放练习册。

2. 练习册中包含一些逻辑问题,学生通过归纳和演绎推理出答案。

3.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

步骤五:总结与展望

1. 与学生一起总结逻辑推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逻辑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一些实际案例。

3. 展望下节课将学习更复杂的逻辑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前准备。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1. 引言

1.1 文章背景

文章背景:余数作为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学生学习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余数概念

理解不深,应用能力也较弱。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也

导致了数学能力的不断下降。因此,探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学习余数,提高他们在余数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将对余数的概念及作用、余数在数学学

习中的应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学习余数以及余数教学的方法等方面

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能为余数教学的改进提供一

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

余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各种应用,也在数学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许多学生在学习余数的过程中往

往出现了困难和挫折,导致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应用能

力不够强大。这就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学习余数,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思维能力?

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余数是基础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与除法、整数等概念密切相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通过余数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在数学领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余数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解决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学习余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

2.1 余数的概念及作用

《数学思维训练导引》解析(五年级)

《数学思维训练导引》解析(五年级)

《数学思维训练导引》解析(五年级)

思维导引解析1讲:循环小数与分数

思维导引解析2讲:和差倍分问题.

思维导引解析3讲:行程问题之三

思维导引解析4讲:数的整除

思维导引解析5讲:质数与合数

思维导引解析6讲:格点与割补

思维导引解析7讲:数字谜综合之一

思维导引解析8讲:包含与排除

思维导引解析9讲:复杂抽屉原理

思维导引解析10讲:逻辑推理之一

思维导引解析11讲:估算与比较、通分与裂项

思维导引解析12讲:行程问题之四

思维导引解析13讲:应用题综合之一

思维导引解析14讲:约数与倍数

思维导引解析15讲:余数问题

思维导引解析16讲:直线形面积

思维导引解析17讲:圆与扇形

思维导引解析18讲:数列与数表综合

导引解析19讲:数字谜综合之二

思维导引解析20讲:计数综合之一

1讲:循环小数与分数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2讲:和差倍分问题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3讲:行程问题之三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4讲:数的整除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5讲:质数与合数

仁华思维导引解析6讲:格点与割补

有余数的除法试题

有余数的除法试题

有余数的除法试题

一、题目概述

有余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除法运算中除不

尽的情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一系列试题的分析

与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并提高解题技巧。

二、试题分析与解答

1. 基础运算题

题目: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余数。

(1)23 ÷ 7 = ?

解答:23除以7等于3余2。因为7乘以3等于21,23减去21等于2,所以余数是2。

(2)48 ÷ 6 = ?

解答:48除以6等于8余0。因为6乘以8等于48,所以48可以被6

整除,余数是0。

2. 应用题

题目:小明有20元钱,他想买一些苹果,每个苹果2元,他最多可以

买多少个苹果?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用总钱数除以每个苹果的价格。20元÷ 2元/

个 = 10个。所以小明最多可以买10个苹果。

3. 综合题

题目:班级里有32个学生,如果每个小组有5个学生,那么最多可以

分成几个小组?

解答:我们需要用总学生数除以每个小组的学生数。32 ÷ 5 = 6余2。所以可以分成6个完整的小组,还剩下2个学生没有分到小组。

4. 变式题

题目:一辆公交车上有35个座位,现在已经有17个座位被占用,还

有多少个座位是空的?

解答:我们可以用总座位数减去已经被占用的座位数来得到空座位的

数量。35 - 17 = 18。所以还有18个座位是空的。

三、解题技巧与方法

1. 掌握除法的基本规则: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

数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被除数等于除数乘以商再加上余数。

小学五数思维训练备课

小学五数思维训练备课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备课

第一课时简单排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排列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

题。

2、通过合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在

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进一步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老师有红、黄两种衬衫,花、黑两种裙子,老师要去朋友家做客,有几种不同的打扮方法?

学生回答。

师:看来穿衣服也有学问,没有正确的方法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引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例1

从南通到上海有2条路可走,从上海到南京有3条路可走,小明从南通经过上海到南京去,有几种走法?

指名回答。

师:我们可以画一个线路示意图:

南通上海南京

你能把小明的各种走法一一列举出来吗?

学生小组合作列出各种走法。

集体反馈,教师板书。

A、南通1上海3南京D、南通2上海3南京

B、南通1上海4南京E、南通2上海4南京

C、南通1上海5南京F、南通2上海5南京

师:根据以上列举,可以知道,从南通经过1到上海再到南京有3种走法;从南通经过2到上海再到南京也有3种走法,共有2个3种走法,列成算式即3×2=6(种)。

2、出示例2:

从0、7、4、2四张数字卡片中,挑选三张排成三位数,能排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反馈、交流。

师:我们知道,只要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分别确定了,一个三位数也就确定了。因此,我们可以按照“先考虑百位,后考虑十位,再考虑个位”的顺序一一列举出所有的三位数。但要注意,在排三位

(完整版)五年级有余数的加法竖式题

(完整版)五年级有余数的加法竖式题

完整版)五年级有余数的加法竖式题

引言

求解有余数的加法竖式题是五年级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

过解题过程,学生可以巩固对加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逻辑思

维能力。本文档将提供一份完整版的五年级有余数的加法竖式题,

供学生练习和巩固知识。

题目描述

本次加法竖式题共包含10道题目,每题都涉及有余数的情况。题目涵盖了多种数位的加法运算,同时也考虑了进位和借位的情况。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能够加深对进位和借位的理解,提高运算

能力。

解题步骤

解决有余数的加法竖式题需要以下步骤:

步骤一:竖直对齐数字

将题目中涉及的数字竖直对齐,确保各个数位对应正确。

步骤二:从个位开始逐步相加

从个位开始逐步相加,记录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注意进位的情况,当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将进位部分加到下一位的计算中。

步骤三:解决借位问题

当相减结果小于0时,需要从高位借位。在借位的同时,减数需要加上对应的单位,确保借位后的结果正确。

步骤四:写出最终答案

根据上述步骤,逐步计算完毕后,将最终结果写在竖式下方,即得到该题的答案。

例题展示

下面展示一道例题的解答过程:

题目:234 + 78 =。

步骤一:竖直对齐数字

234

78

______

步骤二:从个位开始逐步相加

234

78

______

12

步骤三:解决借位问题,无需借位。

步骤四:写出最终答案

234

78

______

312

总结

五年级有余数的加法竖式题是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解答这类题目,学生能够巩固对加法

的理解,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完整版的有余数的加法竖式题,供学生练习和参考。

思维与逻辑讲义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思维拓展训练:第一讲计算综合一(无答案)全国通用

思维与逻辑讲义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思维拓展训练:第一讲计算综合一(无答案)全国通用

思维与逻辑讲义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思维拓展训练:第一讲计算综合一(无答案)全国通用

1 看完前面的故事,同学们可能有些疑问,真的需要那么多麦子吗?同学们可以试着算一算:

从第一个棋盘开始,需要的麦子数分别为:1 粒、2

粒、4

粒、8

粒、16

粒、32

粒、64

粒、128

粒、256

粒、512

粒、1024

粒、2048

粒、⋯⋯,写到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出:开始的时候麦粒数量并不大,但越到后面数量越多,最终会达到全世界都无法承受的程度.

麦粒数量形成的这串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等比数列就是按照相同的倍数增加(或减少)的数列,例如“麦粒数列”就是按照

2 倍的速度变大的,这个相同的倍数就是公比,“麦粒数列”的公比就是 2.

同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同样有首项、末项及项数.同学们可以想一想通过首项和公比将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表示出来.等差数列求和是利用“倒序相加”或“配对求和”的方法,那么等比数列求和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分析这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 . 如果一个一个地计算会有点复杂,那么该简便地算出数列的和呢?

古代的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源于古代的一些实际问题.古埃及国王拉阿乌斯有位能干的文书阿默斯.他用象形文字写了一部《算书》,记录了公元前

2000 年 ~ 公元前 1700 年间数学研究的一些成果.其中有这样一题,题中画了一个阶梯,阶梯旁边标着数:7,49,343,2401,16807.并在数旁依次画了人、猫、鼠、大麦和量器.原书上并无任何说明,这成为数学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2000 多年中无人能解释.

直到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 1202 年发表了《算盘全书》,书中有这样一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如何正确解决简单的数论问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如何正确解决简单的数论问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如何正确解决简单的数论问

数论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整数之间的性质和关系。在小学五

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数论问题,比如质数、倍数等。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

要环节。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简单的数论问题。

一、认识质数

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整数。比如2、3、5、7等都是质数。要正确解决质数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认识质数的特点。

1.1 判断质数的方法

在解决质数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试除法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试除法的基本思路是从2开始,依次将待判断的数除以2、3、4、5……直到它的平方根。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一个能整除该数的

因子,那么该数就不是质数;反之,则是质数。

例如,我们要判断数9是否为质数。我们可以从2开始除,9÷2=4

余1,继续试除9÷3=3余0。因此,9能被3整除,所以9不是质数。

1.2 质数的性质

质数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数论问题。

首先,任何一个大于1的整数都可以唯一地写成几个质数的乘积形式。这就是质因数分解定理。例如,数12=2×2×3=2²×3,其中2和3都是质数。通过质因数分解,我们可以将一个数分解为若干个质数的乘积,方便我们对问题的处理。

其次,质数之间不存在公因数。也就是说,两个质数的最大公因数

一定是1。这个性质对于简化问题的计算非常有帮助。

二、解决倍数问题

倍数是指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也可以说它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解决倍数问题是数论中的重要内容,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

五年级第6讲 余数问题

五年级第6讲 余数问题

第6讲余数问题

1.一个两位数除210,余数是27,求这样的两位数。

2.有一个大于1的整数,用它除285、253、229得到相同的余数,求这个数?

3.某年级有200多名学生.有一次演出节目排队时发现:如果每5人站成一列则多余2人;如果改为每6人站成一列则仍多余2人;如果每7人结成一列,结果还是多余2人。该年级共有学生多少名?

4.智慧老人到小明的年级访问,小明说他们年级共一百多名同学,老人请同学们按3人一行排队,结果多出1人,按4人一行排队,结果多出3人,按5人一行排队,结果多出1人,老人说我知道你们年级人数应该是________人。

小学数学除法习题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除法习题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除法习题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在小学阶段,除法作为数学中的基础运算之一,

对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除

法习题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数学除法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除法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要求孩子在运算过程中进行逻辑思

考和推理。通过解决除法习题,孩子可以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逻辑思

维能力:

1. 问题解析能力:除法习题通常涉及到实际问题,孩子需要将问题

进行分析和解读,确定问题中的关键信息。这个过程需要孩子在逻辑

上进行判断和筛选,培养孩子的问题解析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2. 推理能力:在求解过程中,孩子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一步步

的计算过程。孩子需要根据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进行

推理,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3. 问题解决能力:除法习题的解决过程需要孩子进行多种多样的计

算和推理操作,这样的综合处理能力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迅速思考和解决的技能。

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有效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

技巧:

1. 渐进练习法: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除法习题。从最简单的整除到有余数的除法,让孩子逐步掌握除法的基本原

理和计算步骤,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实际问题应用:将除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设计涉及到日常生活

的除法习题。例如,将一些购物、分配、分享等问题转化成除法运算,帮助孩子理解除法的实际应用,并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 计算法解题高级篇一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 计算法解题高级篇一

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详解:计算法解题高级篇一

高级题:

76.开始打工的日子。

有一个小伙子在一家工地上连续打工24天,共赚得190元(日工资10元,星期六半天工资5元,星期日休息无工资),他记不清自己是从1月下旬的哪天开始打工的,不过他知道这个月的1号是星期日,这个人打工结束的那一天是2月的哪一天?

77.三个火枪手。

在古英国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火枪手同时看上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不好选择,提出让他们以枪法一较高低。谁胜出她就嫁给谁。第一个火枪手的枪法准确率是40%,第二个火枪手的准确率是70%,第三个火枪手的准确率是百分之百。由于谁都知道对方的实力,他们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公平的方法:第一个火枪手先对其他两个火枪手开枪,然后是第二个,最后才是第三个火枪手。按照这样的顺序循环,直至剩下一个人。那么这三个人中谁胜出的几率最大?他们应采取什么策略?

78.电影院卖票。

有一些人排队进电影院,票价是5角。查了一下,进电影院人的个数是2个倍数,在这些人当中,其中一半人只有5角,另外一半人有1元纸票子。电影院开始卖票时竟1分钱也没有。有多少种排队方法使得每当一个1元买票时,电影院都有5角找钱?(拥有1元的人都是纸币,没法破成2个5角的纸币)79.称重。

有4头猪,这4头猪的重量都是整千克数,把这4头猪两两合称体重,共称5次,分别是99、113、125、130、144,其中有两头猪没有一起称过。那么,这两头猪中重量较重那头有多重?

80.距离是多少。

方静是一个很爱看书的孩子,在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学科的书籍,其中的一个方格里,摆的都是历史类书籍。在这个方格里,方静按历史的先后顺序从左到右摆放着,因为摆放的时间过长生了蛀虫。其中的一本《中国历史》,分为四书;每一本的总厚度有5厘米,封面与封底的各自厚度为0.5厘米。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摘要】

余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介绍余数的概念和重要性开始,探讨余数在数学中的作用以及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如何利用余数引导学生真正学习,以及余数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揭示了余数在教育中的启示。余数探秘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不言而喻,余数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未来,余数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有益的学习经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余数,学生可以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

余数、学生、真学、数学、教育、启示、学习、重要性、应用、正文、影响、表现、促进、发展、结论、探秘、未来。

1. 引言

1.1 介绍余数的概念

余数是除法运算中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后剩下的值。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到的余数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算。余数通常用符号“%”表示,在数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余数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比如在购物中找零、时间计算中的分钟余数等。通过理解余数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

余数的概念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掌握了余数的概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整除性、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为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余数的概念,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重要性和应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逻辑思维 第五讲一般应用题(二)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逻辑思维 第五讲一般应用题(二)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逻辑思维第五讲一般应用题(二)

【一】已知○+○+○+△+△=21,○+○+○+△+△+△=24。则○=(),△=()。

练习

1、如果用1头猪可以换4只羊,1匹马可换10头猪。那么1匹马可换多少只羊?80只羊可以换多少匹马?

2、某商店规定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一瓶汽水,小明买了10瓶汽水,喝完后用空汽水瓶去换汽

水。小明一共可以喝到多少瓶汽水?

【二】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那么9只猫9天吃多少只老鼠?

练习

1、美猴王孙悟空采了许多桃子。按照3只猴子分9个桃子的标准,分给30只猴子后正好分完。

孙悟空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

2、一口井深10米。一只青蛙从井底向上爬,它白天爬5米,晚上又滑下4米,照这样计算,它爬出井要多少天?

【三】甲、乙、丙三人用同样多的钱合买苹果,分苹果时,甲和丙都比乙多拿了12千克,结果,甲和丙都给了乙8元钱。问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练习

1、甲、乙、丙三人用同样多的钱合买西瓜,分西瓜时,甲和丙都比乙多拿了4.5千克,结果,

甲和丙都给了乙1.2元钱。问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2、小明、小红、小强三人用同样多的钱买香蕉,分香蕉时,小明和小红都比小强少拿了3千

克,结果,小强就分别给了二人2元钱,问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四】有两袋糖,一袋有84颗,另一袋有20颗,每次从多的一袋里取出8颗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练习

1、有两盒铅笔,一盒30支,另一盒6支,每次从多的一盒取出2支放到少的一盒里,拿几次才能使两盒同样多?

2、有两堆珠子,第一堆有60粒,第二堆有20粒,每次从多的一堆里取出4粒放到少的一堆

小学五年级逻辑思维学习—数的整除

小学五年级逻辑思维学习—数的整除

小学五年级逻辑思维学习—数的整除

知识定位

本讲是数论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基石,整除知识点的特点介于“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之间”即本讲中的题型有定性分析层面的也有定量计算层面的,是很重要的一讲,也是竞赛常考的知识板块。

本讲力求实现的一个核心目标是让孩子熟悉和掌握常见数字的整除判定特性,在这个基础上对没有整除判定特性的数字可以将其转化为几个有整除判定特性的数字乘积形式来分析其整除性质。另外一个难点是将数字的整除性上升到字母和代数式的整除性上,这个对与学生的代数思维是一个良好的训练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知识梳理

1.常见数字的整除判定方法

(1). 一个数的末位能被2或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2或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2). 一各位数数字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比9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数字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3). 如果一个整数的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11整除.

(4). 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三位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之差能被7、11或13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7、11或13整除.

【备注】(以上规律仅在十进制数中成立.)

注:

在给学生讲解常见数字的判定性质时,要分系列来讲,例如有2系列,5系列,3系列和7,11,13系列,便于记忆。对于11的单独判定特性需要重点讲解。

2.整除性质

性质1 如果数a和数b都能被数c整除,那么它们的和或差也能被c整除.即如果c︱a,c︱b,那么c︱(a±b).

小学三年级逻辑思维 第六讲 有余除法

小学三年级逻辑思维    第六讲 有余除法

小学三年级逻辑思维第六讲有余除法【一】在□÷□=□……4中,除数最小是几?

练习

1、在□÷□=□……5中,除数最小是几?

2、算式□÷□=□……6中,除数最小是几?

【二】在□÷6=□……□中,不告诉你被除数和商是几,你能写出它的余数吗?

练习

1、在□÷3=□……□中,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呢?

2、在□÷8=□……□中,余数可以是几?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

【三】□÷9=5……□,你能根据余数写出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练习

1、下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几,最小可填几?

□÷8=2……□

2、根据余数,你能写出下题中最大的被除数和最小的被除数吗?

□÷4=6……□

【四】算式()÷()=3……()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练习

1、下面算式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7……()

()÷()=9……()

2、下面算式中若商和余数相等,那么被除数最小是几?

()÷()=3……()

()÷()=5……()

【五】算式27÷()=()……37,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练习

1、下列算式中,除数和商各是几?

(1)23÷()=()......5 (2)35÷()=() (8)

2、(1)若被除数为24,余数为6,则当除数最小时,商是几?

24÷()=() (6)

(2)当商为3,余数为8时,若要使除数最小,则被除数能为几?

()÷()=3 (8)

【六】算式()÷7=()……()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练习

1、下面算式中,商和余数相同时,被除数最大和最小分别是几?

(1)()÷4=()……()

(2)()÷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思维拓展题解析及应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思维拓展题解析及应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思维拓展

题解析及应用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培养作用。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思维拓展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它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思维拓展题进行解析,并介绍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思维拓展题一:数的奇偶性判断

在数的奇偶性判断这道题中,我们需要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这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一个锻炼逻辑思维的好题目。

解析:

我们知道,一个数如果能被2整除,那么它就是偶数,否则就是奇数。因此,我们只需要判断给定数除以2的余数即可。如果余数为0,则该数为偶数;如果余数为1,则该数为奇数。

例如,给定的数为6,那么6除以2的余数是0,所以6是一个偶数。

应用:

这种数的奇偶性判断的思维拓展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做分组活动时,我们可以利用奇偶性判断来方便地将同学们分成两组。

思维拓展题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在

这道题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推理,并判断最终的结论。

解析:

逻辑推理题往往需要我们灵活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我们首先需要

把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一一列出,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根据

这些条件进行推理,得出最终的结论。

例如,题目中给定条件为:苹果的颜色要么是红色要么是绿色,如

果一个苹果是红色的话,那么它的形状是圆的。现在有一个苹果是绿

色的。

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绿色的苹果的形

状不一定是圆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逻辑思维学习—余数问题

知识定位

余数问题是数论知识板块中另一个内容丰富,题目难度较大的知识体系,也是各大杯赛小升初考试必考的奥数知识点,所以学好本讲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许多孩子都接触过余数的有关问题,并有不少孩子说“遇到余数的问题就基本晕菜了!”

余数问题主要包括了带余除法的定义,三大余数定理(加法余数定理,乘法余数定理,和同余定理),及中国剩余定理和有关弃九法原理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一、带余除法的定义及性质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b是整数(b≠0),若有a÷b=q……r,也就是a=b×q+r,

0≤r<b;我们称上面的除法算式为一个带余除法算式。这里:

r=时:我们称a可以被b整除,q称为a除以b的商或完全商

(1)当0

r≠时:我们称a不可以被b整除,q称为a除以b的商或不完全商

(2)当0

注:

一个完美的带余除法讲解模型:

如图,这是一堆书,共有a本,这个a就可以理解为被除数,

现在要求按照b本一捆打包,那么b就是除数的角色,经过

打包后共打包了c捆,那么这个c就是商,最后还剩余d本,

这个d就是余数。

这个图能够让学生清晰的明白带余除法算式中4个量的关系。

并且可以看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二、三大余数定理

1.余数的加法定理

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之和,或这个和除以c的余数。

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39除以5的余数等

于4,即两个余数的和3+1.

当余数的和比除数大时,所求的余数等于余数之和再除以c的余数。

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42除以5的余数等于3+4=7除以5的余数,即2.

2.余数的乘法定理

a与b的乘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b分别除以c的余数的积,或者这个积除以c所得的

余数。

⨯=。

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1,所以(2316)

⨯除以5的余数等于313

当余数的和比除数大时,所求的余数等于余数之积再除以c的余数。

⨯=除以

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和4,所以(2319)

⨯除以5的余数等于3412

5的余数,即2.

注:

对于上述2个定理,我们都可以推广到多个自然数的情形,尤其余数的乘法定理,对于解决含有“一个数的n次方”的相关题型时非常的有用。

上述2个定理的本质是方程组的解法性质,即将2个不同数的带余除法的定义式相加就可

以得到余数的加法定理,乘法定理也是类似的。

3.同余定理

若两个整数a、b被自然数m除有相同的余数,那么称a、b对于模m同余,用式子表示为:a ≡b ( mod m ),左边的式子叫做同余式。

同余式读作:a同余于b,模m。由同余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论:

若两个数a,b除以同一个数m得到的余数相同,则a,b的差一定能被m整除

用式子表示为:如果有a≡b ( mod m ),那么一定有a-b=mk,k是整数,即m|(a-b) 注:

这个性质非常重要,是将同余问题与前面学过的整除问题相联系的纽带,一定要熟练掌握。

三.弃九法原理

在公元前9世纪,有个印度数学家名叫花拉子米,写有一本《花拉子米算术》,他们在计算时通常是在一个铺有沙子的土板上进行,由于害怕以前的计算结果丢失而经常检验加法运算是否正确,他们的检验方式是这样进行的:

++++=

例如:检验算式1234189818922678967178902889923

1234除以9的余数为1

1898除以9的余数为8

18922除以9的余数为4

678967除以9的余数为7

178902除以9的余数为0

这些余数的和除以9的余数为2

而等式右边和除以9的余数为3,那么上面这个算式一定是错的。

上述检验方法恰好用到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余数的加法定理,即如果这个等式是正确的,那么左边几个加数除以9的余数的和再除以9的余数一定与等式右边和除以9的余数相同。

而我们在求一个自然数除以9所得的余数时,常常不用去列除法竖式进行计算,只要计算这个自然数的各个位数字之和除以9的余数就可以了,在算的时候往往就是一个9一个9的找并且划去,所以这种方法被称作“弃九法”。

所以我们总结出弃九发原理:任何一个整数模9同余于它的各数位上数字之和。

以后我们求一个整数被9除的余数,只要先计算这个整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再求这个和被9除的余数即可。

利用十进制的这个特性,不仅可以检验几个数相加,对于检验相乘、相除和乘方的结果对不对同样适用

注意:弃九法只能知道原题一定是错的或有可能正确,但不能保证一定正确。

例如:检验算式9+9=9时,等式两边的除以9的余数都是0,但是显然算式是错误的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算式一定是正确的,那么它的等式2两端一定满足弃九法的规律。这个思想往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较复杂的算式迷问题。

四、中国剩余定理

1.中国古代趣题:

中国数学名著《孙子算经》里有这样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

此类问题我们可以称为“物不知其数”类型,又被称为“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又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

我们先考虑下列的问题:假设兵不满一万,每5人一列、9人一列、13人一列、17人一列都剩3人,则兵有多少?

首先我们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数9945(注:因为5、9、13、17为两两互质的整数,故其最小公倍数为这些数的积),然后再加3,得9948(人)。

孙子算经的作者及确实著作年代均不可考,不过根据考证,著作年代不会在晋朝之后,以这个考证来说上面这种问题的解法,中国人发现得比西方早,所以这个问题的推广及其解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在近代抽象代数学中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