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溶栓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7):35-36.

[5]沈景红,何海燕,戴鸣萱.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对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38-40,44.

[6]董素娟,代晓杰.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

梗死患者血清hs-CRP、FIB、MDA、SOD及CAT表达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27-30. [7]林秀杰.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6):751-753.[8]孟飞燕.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

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721-722.

[9]刘东起.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

疗效及对血清CAT、MDA及SOD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1):3480-3482.

[10]张艳.丁苯酞、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

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1):117-119.

(收稿日期:2018-08-10)

不同溶栓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李萌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溶栓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某院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B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TIMI血流分级、出血事件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在溶栓后90min、120min,B组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A组(<0.05)。在TIMI血流分级方面,B 组的3级血流占比高于A组(<0.05),而两组的1级、2级血流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组、B组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12.50%、1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组、B组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5.00%、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采用尿激酶、阿替普酶溶栓策略的安全性均较良好,但阿替普酶可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其改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尿激酶;阿替普酶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病症,其致死风险较高,临床上多采取溶栓对患者进行急诊抢救,但在溶栓治疗时选择何种溶栓药物尚未达成共识[1]。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溶栓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此,针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研究对象为就诊于我院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A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6.23±13.42)岁;B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50~84岁,平均年龄(66.74±13.56)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0.05,证实本研究可比。

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两组均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其纳入标准为:经心电图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h内送诊;具备溶栓指征;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无溶栓指征者、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

1.2方法A组采用尿激酶(生产单位: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12;规格:10万U)溶栓治疗,取150万U尿激酶+100mL生理盐水,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在60min 内滴注完成。B组采用阿替普酶(进口药品,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生产;注册证号:S2*******;规格:20mg/支)溶栓治疗,先静脉推注15mg阿替普酶,再取50mg阿替普酶于30min内静脉泵注完成,再取35mg阿替普酶于60min内静脉泵注完成。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TIMI 血流分级、出血事件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TIMI分级标准将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分为0~3级[2]:0级表示冠脉远端无灌注;1级表示冠脉远端有少许血流灌注;2级表示冠脉远端有血流灌注,但至少需3个心动周期后才可充盈;3级表示冠脉远端恢复灌注,可在3个心动周期内完成充盈。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率表示,计量资料行检验,用(x±)表示,<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的比较在溶栓后90min、120min,B组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A 组(<0.05,表1)。

文章编号:1005-619X(2019)02-0190-03

DOI编码:10.13517/m.2019.02.034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血流灌注中断而引发的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其发作突然,病情发展迅速,患者送院后往往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否则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引起心力衰竭,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4]。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关键点在于“如何促使心肌血流灌注有效恢复”,溶栓治疗是促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恢复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利用溶栓药物对患者冠状动脉内的栓子予以溶解,解除冠脉阻塞状况,使血管恢复通畅,进而恢复心肌血流灌注,但临床上关于采用何种药物溶栓尚存在争议[5-7]。尿激酶、阿替普酶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时常用的溶栓药物,其中,尿激酶属于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而阿替普酶属于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二者区别在于非特异性与特异性,相比于尿激酶,阿替普酶可选择性作用于血管栓子和纤溶酶原,其起效速度快,可更快促使患者血管恢复再通,促使其心肌血流恢复灌注,且阿替普酶对患者全身纤溶酶原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安全性更加可靠[8-10]。

本研究发现,B组在溶栓后90min、120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A组(<0.05),其TIMI3级血流占比高于A组(<0.05),而A组、B组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这充分说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在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促使患者血管恢复通畅,恢复其心肌血流灌注。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采用尿激酶、阿替普酶溶栓策略的安全性均较良好,但阿替普酶可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其改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作用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冯汀兰,赵宇芳.溶栓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

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35-236.

[2]姜琪华.不同溶栓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

果[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8):954-955.

[3]黎雪玲,李醒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先用低分子肝素

溶栓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0):2518-2519.

[4]耿二冬,秦宇红.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7,38(增刊1):256-258.

[5]余秉东,杨笛.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中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73-75. [6]张纪梅.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

2.2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的比较在TIMI血流分级方面,B组的3级血流占比高于A组(<0.05),而两组的1级、2级血流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表2)。

2.3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的比较A组、B 组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12.50%、1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表3)。

2.4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A组、B组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5.00%、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表4)。

表1两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的比较[(%)]

组别例数溶栓后30min溶栓后60min溶栓后90min溶栓后120min A组4016(40.00)23(57.50)26(65.00)32(80.00)

B组4019(47.50)28(70.00)34(85.00)38(95.00)χ2值0.457 1.352 4.267 4.114

值0.4990.2450.0390.043

表2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的比较[(%)]

组别例数0级1级2级3级

A组400(0.00)5(12.50)18(45.00)17(42.50)

B组400(0.00)2(5.00)12(30.00)26(65.00)

χ2值 1.409 1.920 4.073

值0.2350.1660.044

表3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组别例数皮下淤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一过性血尿总发生率A组401(2.50)1(2.50)2(5.00)1(2.50)5(12.50) B组403(7.50)2(5.00)1(2.50)0(0.00)6(15.00)χ2值 1.0530.3460.346 1.0130.105

值0.3050.5560.5560.3140.745

表4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组别例数心绞痛再梗死心力衰竭总发生率

A组401(2.50)1(2.50)0(0.00)2(5.00)

B组402(5.00)0(0.00)1(2.50)3(7.50)

χ2值0.346 1.013 1.0130.213

值0.5560.3140.3140.6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