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LC协议简介

合集下载

hdlc协议原理

hdlc协议原理

hdlc协议原理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是一种面向比特的链路层协议,其最大特点是不需要数据必须是规定字符集,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

只要数据流中不存在同标志字段F相同的数据就不至于引起帧边界的错误判断。

万一出现同边界标志字段F相同的数据,即数据流中出现六个连1的情况,可以用零比特填充法解决。

标准HDLC协议族中的协议都是运行于同步串行线路之上,如:DDN。

HDLC的地址字段是8个比特,在平衡方式时总是写入应答站的地址。

控制字段8比特,用来实现HDLC协议的各种控制信息,并标识本帧的类型。

在标准HDLC协议格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没有包含标识所承载的上层协议信息的字段,所以在链路层封装标准HDLC协议的单一链路上只能承载单一的网络层协议。

HDLC帧结构:
I-帧
1 2 3 4 5 6 7 8(位)
S-帧
1 2 3 4 5 6 7 8(位)
U-帧
1 2 3 4 5 6 7 8(位)
标志F:标志帧的开始和结尾,用以解决帧的同步。

标志为01111110。

在两个标志字段之间的比特串中,如果碰巧出现了和标志F一样的比特串,则HDLC采用零比特填空法使之不会出现连续6个"1"。

HDLC协议概述

HDLC协议概述

HDLC协议概述协议名称: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概述:HDLC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物理链路上可靠地传输数据。

它提供了数据的封装、帧同步、流控制、差错检测和纠错等功能。

HDLC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包括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串行通信链路等。

1. HDLC协议的基本原理HDLC协议采用点对点(Point-to-Point)或多点(Point-to-Multipoint)拓扑结构,通过数据链路层进行数据传输。

它将数据分割成一系列的帧(Frame),并在每个帧中添加控制信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2. HDLC协议的帧结构HDLC帧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帧起始标志(Flag):一个字节的特定字符,用于标识帧的起始。

- 地址字段(Address):一个字节的地址标识,用于多点链路中的目标站点识别。

- 控制字段(Control):一个字节的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数据的流向和帧的类型。

- 信息字段(Information):可选的数据字段,用于携带传输的有效数据。

- 帧检验序列(FCS):用于检测帧中的差错,通常采用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

- 帧结束标志(Flag):一个字节的特定字符,用于标识帧的结束。

3. HDLC协议的工作模式HDLC协议支持三种工作模式:- 基本模式(Normal Mode):用于点对点链路,包含单个发送站点和单个接收站点。

- 非平衡模式(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ABM):用于多点链路,包含多个发送站点和单个接收站点。

- 平衡模式(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SBM):用于多点链路,包含多个发送站点和多个接收站点。

4. HDLC协议的流控制HDLC协议通过控制字段实现流控制,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停止-等待流控制(Stop-and-Wait Flow Control):发送方发送一个帧后,等待接收方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帧。

上位链路通讯协议

上位链路通讯协议

上位链路通讯协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位链路通讯协议是指用于系统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协议,它定义了数据格式、传输速率、错误检测与纠正等通讯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与通信,上位链路通讯协议的制定和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上位链路通讯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上位链路通讯协议能够确保系统之间数据的正确传输。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不同系统之间的硬件或软件环境存在差异,为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出错,必须制定一套规范的通讯协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上位链路通讯协议能够提高系统之间的通讯效率。

通过制定统一的通讯协议,可以降低通讯的复杂性,减少通讯中的冗余信息,提高通讯速度和效率。

上位链路通讯协议可以降低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

采用统一的通讯协议可以减少系统开发的重复工作,降低系统间的兼容性问题,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上位链路通讯协议还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等技术手段,可以确保数据通信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保护系统的隐私和机密信息。

通讯协议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的通讯需求和系统特点来确定。

不同的系统可能有不同的通讯需求,因此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合适的通讯协议。

通讯协议的设计需要考虑通讯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通讯效率是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和带宽,而数据安全性是指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这两个因素需要在协议设计中进行权衡。

通讯协议的实施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

不同的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通讯硬件和软件平台,通讯协议的实施需要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以确保数据的顺利传输。

通讯协议的更新和维护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系统的不断更新,通讯协议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维护,以适应新的通讯需求和环境变化。

上位链路通讯协议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确保系统之间数据的正确传输和通讯效率,还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降低系统开发成本。

HDLC协议

HDLC协议

HDLC协议协议名称: HDLC协议一、引言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可靠地传输数据。

本协议旨在规范数据传输的格式、控制和错误检测等方面,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本协议适合于各种数据通信场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通信等。

二、术语和定义1. HDLC帧(HDLC Frame): HDLC协议中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包括起始标志、控制字段、信息字段、校验序列和结束标志等。

2. 发送方(Sender): 数据传输的发起方。

3. 接收方(Receiver): 数据传输的接收方。

4. 确认帧(Acknowledgment Frame): 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的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接收到的数据帧。

5. 确认序列号(Acknowledgment Sequence Number): 用于标识已接收到的数据帧的序列号。

6. 窗口大小(Window Size): 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允许的未确认帧的最大数量。

三、协议规范1. 帧格式HDLC协议中的帧格式如下:- 起始标志(8 bits): 用于标识帧的开始,固定为01111110。

- 控制字段(8 bits): 用于控制数据传输的各种操作,包括帧类型、流控制和错误检测等。

- 信息字段(0-65535 bits): 用于携带实际的数据。

- 校验序列(16 bits): 用于检测帧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 结束标志(8 bits): 用于标识帧的结束,固定为01111110。

2. 帧类型HDLC协议定义了以下几种帧类型:- 命令帧(Command Frame): 用于发送命令和请求。

- 响应帧(Response Frame): 用于发送响应和确认信息。

- 信息帧(Information Frame): 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

- 未编号帧(Unnumbered Frame): 用于特殊控制操作,如链路管理和错误处理等。

hdlc的工作原理

hdlc的工作原理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是一种面向比特的链路层协议,其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控制字符进行帧的分隔与标识,并采用逐比特的同步位同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HDLC协议具有收发双方均可开始传输、节点地址识别和流量控制等重要的功能特点。

HDLC协议不需要数据必须是规定字符集,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

在标准HDLC协议格式中,没有包含标识所承载的上层协议信息的字段,所以在链路层封装标准HDLC协议的单一链路上只能承载单一的网络层协议。

总的来说,HDLC是一种高效的链路层协议,其工作原理使得它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中。

HDLC协议

HDLC协议

HDLC协议协议名称:HDLC协议一、引言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

本协议定义了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流程,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检测。

本协议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

二、协议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规范数据的传输和控制,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

通过使用HDLC协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三、协议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使用HDLC协议的数据传输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四、协议规定1. 帧格式HDLC协议使用帧格式来传输数据。

帧格式如下:- 标志字节(8位):用于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

- 地址字节(8位):用于标识目标地址和源地址。

- 控制字节(8位):用于控制数据传输的流程。

- 数据字段(可变长度):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

- 帧校验序列(16位):用于检测帧中的错误。

2. 帧传输流程HDLC协议使用以下流程来传输帧:- 发送方发送起始标志字节。

- 发送方发送地址字节,标识目标地址和源地址。

- 发送方发送控制字节,控制数据传输的流程。

- 发送方发送数据字段,包含实际的数据。

- 发送方发送帧校验序列,用于检测帧中的错误。

- 接收方接收帧,并进行错误检测。

- 接收方发送确认帧,表示接收成功。

- 发送方接收确认帧,并继续发送下一帧。

3. 流量控制HDLC协议使用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确保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匹配。

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确认帧来调整发送速度,以避免数据丢失和传输错误。

4. 错误检测HDLC协议使用CRC(循环冗余校验)算法进行错误检测。

接收方在接收到帧后,计算CRC值并与帧中的校验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帧中是否存在错误。

五、协议实施1. HDLC协议的实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发送方和接收方应使用相同的帧格式和流程。

- 发送方和接收方应使用相同的错误检测算法。

实验4 HDLC协议

实验4  HDLC协议

实验4 HDLC协议(一)原理介绍:1、HDLC简介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是一种面向比特的链路层协议,其最大的特点是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

●HDLC协议只支持点到点链路,不支持点到多点。

●HDLC不支持IP地址协商,不支持认证。

协议内部通过Keepalive报文来检测链路状态。

●HDLC协议只能封装在同步链路上,如果是同异步串口的话,只有当同异步串口工作在同步模式下才可以应用HDLC协议。

目前应用的接口为:工作在同步模式下的Serial 接口和POS接口。

2、HDLC的帧类型和帧格式HDLC有信息帧(I帧)、监控帧(S帧)和无编号帧(U帧)三种不同类型的帧。

●信息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通常简称为I帧。

●监控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通常称为S帧。

●无编号帧用于提供对链路的建立、拆除以及多种控制功能,简称U帧。

HDLC帧由标志、地址、控制、信息和帧校验序列等字段组成。

●标志字段为0111110,标志一个HDLC帧的开始和结束,所有的帧必须以F开头,并以F结束;●地址字段是8比特,用于表示接受或发送HDLC帧的地址;●控制字段是8比特,用来实现HDLC协议的各种控制信息,并标识是否是数据;●信息字段可以是任意的二进制比特串,长度未作限定,其上限由FCS字段或通讯节点的缓冲容量来决定,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是1000~2000比特,而下限可以是0,即无信息字段。

但是监控帧中不可由信息字段。

●帧检验序列字段可以使用16位CRC(循环校验码),对两个标志字段之间的整个帧的内容进行校验。

(二)实验背景:某公司有两个局域网,每个局域网有一台出口路由器,现在需要将两个局域网通过各自的出口路由器通过串口连接起来。

(三)实验目的:掌握HDLC协议的基本原理掌握HDLC协议的基本配置(四)实验拓扑图:(五)实验设备:2台MSR20-40路由器1台pc(六)实验命令:(七)实验具体操作:(1)配置路由器A(2)配置路由器B(3)在RouterA上ping 10.0.0.2(4)修改RouterB的接口协议为ppp,并再次在RouterA上ping 10.0.0.2(七)实验结果验证:(1)当两个接口都被封装成HDLC协议时A可以ping通B吗?证明了什么?(2)将B修改为PPP协议后,A能ping通B吗?说明了什么?。

HDLC名词解释

HDLC名词解释

HDLC名词解释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特别是在WAN环境下。

它通常用于传输可靠的数据,以及协调数据的传输速率,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今天,我们将为您介绍HDLC的相关概念和术语,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协议。

一、HDLC帧格式HDLC帧由不同的字段组成,其中大多数字段是可选的。

帧头和帧尾始终存在。

下面是一个标准HDLC帧的基本结构:标志(Flag):表示数据帧的开始和结束。

值为01111110(0x7E)。

地址(Address):目的地或源的地址。

它通常设置为全局地址或单播地址。

它占8比特位。

控制(Control):用于传输命令或响应的控制码。

它占8比特位。

信息(Data):传输的数据。

长度最多可以为8000比特位,但实际上通常小于它。

校验(FCS,Frame Check Sequence):用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

它是由数据帧中所有比特组成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

标志:与开始标志相同,以标识数据帧的结束。

二、HDLC的操作模式HDLC支持三种主要的操作模式,包括单点协议,点到点协议和多点协议。

下面是这三种模式的简要介绍:单点协议:在这种模式下,有一个主机(通常是中央计算机或控制器)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通信是单向或双向的,通常由主机控制。

点到点协议:在这种模式下,两个主机之间建立一条双向通信线路。

每个主机都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

HDLC用于控制数据流和错误处理。

多点协议:在这种模式下,一个主机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

这一模式需要一个主机和多个终端设备的地址。

由于汇流节点的存在,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转发信息。

三、HDLC控制码HDLC定义了不同的控制码来控制数据传输。

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纠正等任务施加在各种控制码上。

以下是一些最常用的HDLC控制码:SNRM(Set Normal Response Mode):用于发起一个对点对协议的连接请求。

HDLC协议

HDLC协议

HDLC协议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种数据链接控制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通信和网络中。

它是一种同步的、全双工的、面向比特的协议,主要用于传输和接收数据帧。

HDLC协议工作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用于在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建立稳定的数据传输连接。

它提供了错误检测、流量控制和数据帧同步等功能,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HDLC协议的最基本的传输单元是数据帧。

数据帧由起始序列、数据字段、校验序列等部分组成。

起始序列用于识别数据帧的开始,数据字段是实际需要传输的数据,校验序列用于检验数据的正确性。

在发送端,数据帧根据协议规定的格式和规则进行封装,然后经过物理层传输给接收端。

在接收端,数据帧根据协议规定的规则进行解包,提取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校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HDLC协议支持点对点和多点两种连接模式。

在点对点模式下,协议只允许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而在多点模式下,允许多个节点之间的通信。

在多点模式下,HDLC协议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地址机制,节点之间通过地址来识别目的节点,实现数据的传输。

HDLC协议具有高效、可靠的特点。

它使用了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来校验数据的正确性,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同时,HDLC协议还支持流量控制,避免了接收端因无法处理过多的数据而丢失数据。

它利用滑动窗口的方式来管理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帧,保证了数据帧的有序传输。

除了基本功能外,HDLC协议还支持一些扩展功能,如透明传输、超时重传等。

透明传输允许传输不同的数据格式,而不改变数据的内容;超时重传机制则可以在数据帧丢失或错误时进行重传,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总的来说,HDLC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和网络中的数据链接控制协议。

它能够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HDLC协议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HDLC协议 (2)

HDLC协议 (2)

HDLC协议协议名称: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一、引言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物理链路上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本协议旨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有序性,并提供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机制。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HDLC协议的标准格式和相关内容。

二、协议结构HDLC协议采用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每个帧由特定的字段组成,包括起始标志(Flag)、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校验序列字段和结束标志(Flag)。

1. 起始标志(Flag):起始标志是一个特殊的字节,用于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

起始标志的值为01111110,表示一个字节的连续1后跟一个字节的0。

2. 地址字段:地址字段用于标识接收方的地址。

在单点通信中,地址字段通常为一个字节。

在多点通信中,地址字段可以是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

3. 控制字段:控制字段用于指示帧类型和操作。

控制字段的长度可以是1个字节或2个字节,取决于具体的协议实现。

4. 信息字段:信息字段用于携带实际的数据。

信息字段的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变化。

5. 校验序列字段:校验序列字段用于检测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常用的校验序列算法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RC)和帧检验序列(FCS)。

6. 结束标志(Flag):结束标志与起始标志相同,用于标识帧的结束。

三、帧传输过程HDLC协议的帧传输过程包括帧的发送和接收两个阶段。

1. 帧的发送过程:(1)发送方检测到数据需要传输,并准备好发送帧。

(2)发送方在数据帧前插入起始标志。

(3)发送方添加地址字段,指示接收方的地址。

(4)发送方添加控制字段,指示帧类型和操作。

(5)发送方添加信息字段,携带实际的数据。

(6)发送方计算校验序列,并添加到帧中。

(7)发送方插入结束标志。

(8)发送方将帧发送到物理链路上。

2. 帧的接收过程:(1)接收方监听物理链路,等待帧的到达。

(2)接收方检测到起始标志,开始接收帧。

(3)接收方解析地址字段,判断是否为自己的地址。

HD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HD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HD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1. HDLC简介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错误检测。

它是一种面向比特的协议,通过帧的形式将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

2. HDLC的基本原理•帧结构:HDLC使用帧来传输数据,每个帧由开始标志、地址域、控制域、信息域、FCS(Frame Check Sequence)和结束标志组成。

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用于标识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地址域用于标识帧的接收方,控制域用于设置帧的控制信息,信息域用于传输数据,FCS用于检测错误。

•流量控制:HDLC支持两种流量控制机制,一种是基于窗口的流量控制,另一种是基于令牌的流量控制。

基于窗口的流量控制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窗口大小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速率。

基于令牌的流量控制则是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令牌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错误检测:HDLC使用循环冗余检测(CRC)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之前,会计算数据的CRC值,并将CRC值添加到帧的FCS字段中。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会重新计算CRC值,并与接收到的CRC值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一致,则说明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可靠性:HDLC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通过使用确认帧和重传机制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

发送方在发送完所有的帧之后,会等待接收方的确认帧,如果接收方收到了正确的数据,就会发送一个确认帧给发送方。

如果发送方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帧,就会重新发送帧。

3. HDLC的应用场景HDLC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网络中,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数据中心网络等。

以下是一些HDLC的应用场景:•串口通信:HDLC常用于串口通信中,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到其他设备。

HDLC通过帧的形式传输数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适用于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HDLC典型配置

HDLC典型配置

1.1 HDLC简介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是一种面向比特的链路层协议,其最大特点是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

∙ HDLC协议只支持点到点链路,不支持点到多点。

∙ HDLC不支持IP地址协商,不支持认证。

协议内部通过keepalive报文来检测链路状态。

∙ HDLC协议只能封装在同步链路上,如果是同/异步串口的话,只有当同/异步串口工作在同步模式下才可以应用HDLC协议。

支持HDLC协议的接口有:工作在同步模式下的Serial接口和POS接口。

1.5 HDLC典型配置举例1. 组网需求路由器Router A和Router B通过POS接口相连,要求运行HDLC协议。

2. 组网图图1-1 配置HDLC组网图3. 配置步骤(1) 配置Router A<RouterA> system-view[RouterA] interface pos 2/2/0[RouterA-Pos2/2/0] clock master[RouterA-Pos2/2/0] link-protocol hdlc[RouterA-Pos2/2/0] ip address 12.1.1.1 24[RouterA-Pos2/2/0] quit(2) 配置Router B<RouterB> system-view[RouterB] interface pos 2/2/0[RouterB-Pos2/2/0] link-protocol hdlc[RouterB-Pos2/2/0] ip address 12.1.1.2 244. 验证配置配置完成后Router A和Router B可以互相ping通。

以Router A的显示为例。

[RouterA] ping 12.1.1.22.5 HDLC链路捆绑典型配置举例1. 组网需求为了增加Router A和Router B之间的链路带宽,并提高连接可靠性,在设备之间建立HDLC 捆绑逻辑链路。

HDLC协议

HDLC协议

HDLC协议协议名称:HDLC协议一、引言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机制,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

本协议旨在规范HDLC协议的标准格式和行为,以确保各种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二、术语和定义1. 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的缩写,指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

2. 帧(Frame):在HDLC协议中,数据传输的最小单位,由起始标志、数据字段、控制字段、校验字段和结束标志组成。

3. 站点(Station):指使用HDLC协议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

4. 发送方(Transmitter):指发送数据的站点。

5. 接收方(Receiver):指接收数据的站点。

三、协议格式HDLC协议的帧格式如下:1. 起始标志(Flag):一个字节,固定为01111110,用于标识帧的开始。

2. 地址字段(Address):一个字节,用于标识接收方的地址。

3. 控制字段(Control):一个字节,用于控制数据传输的行为,包括确认、请求等。

4. 数据字段(Data):可变长度,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

5. 帧检验序列(FCS):一个字节,用于检测帧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6. 结束标志(Flag):一个字节,固定为01111110,用于标识帧的结束。

四、帧传输过程1. 发送方准备数据帧:a. 确定接收方的地址。

b. 构建帧的控制字段,根据需要设置确认、请求等标志位。

c. 将数据进行分割,放入数据字段中。

d. 计算帧检验序列(FCS)。

2. 发送方发送数据帧:a. 发送起始标志(Flag)。

b. 发送地址字段。

c. 发送控制字段。

d. 发送数据字段。

e. 发送帧检验序列(FCS)。

f. 发送结束标志(Flag)。

HDLC协议

HDLC协议

为使不了解它的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重点介绍了HDLC的基本概念及帧格式可以参考及HDLC协议控制芯片手册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也称链路通讯规程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一般可分为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两大类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如MCS51803116C2552SD511等等在每个字符的起始处开始对字符内的比特实现同步即字符之间是异步的由于发送器和接收器中近似于同一频率的两个约定时钟所以可以用字符起始处同步的时钟来采样该字符的各比特异步协议中因为每个传输字符都要添加诸如起始位故信道利用率很低同步协议是以许多字符或许多比特组织成的数据块---帧为传输单位在帧内维持固定的时钟供接收端从数据中分离出时钟来所以同步协议能更好地利用信道流量控制等功能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及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其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二进制同步通讯协议BISYNC 或 BSCͨ³£Ò²³Æ¸ÃÐ-ÒéΪ»ù±¾Ð-ÒéISO的标准称为数据通讯系统的基本控制过程二IBM公司率先提出了面向比特的同步数据控制规程SDLCANSI和ISO均采纳并发展了SDLC ANSI的高级通讯控制过程ADCCPHigh_level Data Link Control链路控制协议着重于对分段成物理块或包的数据的逻辑传输也称为帧每个响应以及用协议传输的所有信息的媒体和工具不论是数据还是单独的控制信息均以帧为单位传送后均有一标志码01111110ÖÕָֹʾ֡µÄͬ²½ÒÔÃâÒýÆð»ûÒâ¿ÉÒÔ²ÉÓÓ0比特插入法”来解决当发现有连续的5个“1”出现时然后继续发送后继的比特流同样监视除除标志码以外的所有字段若其后一个比特为“0”ÒÔ»Ö¸´Ô-À´µÄ±ÈÌØÁ÷则可能是插入的“0”发生错误后两种情况可以进一步通过帧的校验序列来加以区分HDLC具有如下特点协议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3²»±ØµÈ´ýÈ·ÈÏ¿ÉÁ¬Ðø·¢ËÍÊý¾Ý4¶ÔÐÅÏ¢Ö¡½øÐÐ˳Ðò±àºÅ´«Êä¿É¿¿ÐÔ¸ß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由于以上特点1µ±¿ªÊ¼½¨Á¢Êý¾ÝÁ´Â·Ê±ËùνÁ´Â·²Ù×÷·½Ê½»¹ÊÇÒԴӽڵ㷽ʽ²Ù×÷在链路上用于控制目的的节点称为主节点主节点负责对数据流进行组织由主节点发往从节点的帧称为命令帧连有多个节点的链路通常使用轮询技术而在点到点链路中每个节点均可为主节点该节点对于一些链路而言可能是主节点HDLC中常用的操作方式有3种1Normal Response Mode有时也称为非平衡正常响应方式在这种操作方式下从节点只有收到主节点某个命令帧后响应信息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帧组成则应指出哪一帧是最后一帧且具有轮询同时也负责对超时异步响应方式 ARM异步响应方式 ARM也是一种非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ARM下的传输过程由从节点启动在这种操作方式下该方式对采用轮询方式的多节点点链路来说是比不可少的3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为了提高链路传输效率在这种操作方式下每个节点点即可以作为主节点又可以作为从节点各个节点都有相同的一组协议也可以给出应答2Êý¾ÝºÍ¿ØÖƱ¨ÎľùÒÔÖ¡µÄ±ê×¼¸ñʽ´«Ë͵«²»ÊǶÀÁ¢´«ÊäµÄF地址字段C信息字段FCS 标志 F控制字段C 信息字段I帧校验序列字段 FCS标志 F011111108位8位N位16位01111110 标志字段 标志字段为01111110的比特模式也可以作为帧与帧之间的填充字符在不进行帧传送的时刻在这种状态下而接收方则检测每一个收到的标志字段便可认为新的帧传动已经开始地址字段 地址字段的内容取决于所采用的操作方式从节点每个从节点与组合节点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而响应帧中的地址字段所携带的地址是本节点的地址这种地址称为组地址但当一个节点或组合节点发送响应时还可以用全“1”地址来表示包含所有节点的地址含有广播地址的帧传送给链路上所有的节点不分配给任何节点控制字段 控制字段用于构成各种命令及响应发送方主节点或组合节点利用控制字段来通知被寻址的从节点或组合节点执行约定的操作从节点用该字段作为对命令的响应该字段是HDLC的关键第二位表示传送帧的类型即信息帧S帧U帧控制字段的第五位是P/F位POLL/Final4I³¤¶Èδ×÷ÏÞ¶¨Ä¿Ç°¹ú¼ÊÉÏÓõý϶àµÄÊÇ1000-2000比特即无信息字段帧校验序列字段  帧检验序列字段可以使用16位CRC FCS的生成多项式是CCITT V.41建议的X'16+X'12+X'5+1HDLC的帧类型HDLC有信息帧S帧U帧每一种帧中的控制字段的格式及比特定义如图所示信息帧信息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I帧以控制字段第一位为0为标志S以便发送方不必等待确认而连续发送多帧RN与N均为3位二进制编码 监控帧监控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S帧以控制字段第一位S帧不带信息字段S帧的控制字段的第三共有4种不同的编码00——接受就绪主节点可以使用RR型S帧来轮询从节点R若存在这样的帧从节点也可以用RR型S帧来作响应R 01——拒绝用以要求发送方从编号为N开始的帧及其后所有的帧进行重发R10——接收未就绪R但目前正处于忙状态R这可用来对链路进行流量控制SREJ它要求发送方发送编号为N的单个I帧接收就绪RR型S帧和接收未就绪型S帧有两个主要功能这两种类型的S帧用来表示从站已经准备好或未准备好信息确认编号小于N的所有接收到的I帧REJ帧用于GO-BACK-N策略R而N以前的帧已被确认SRREJ状态即可清除当收到一个N等于SREJ型帧的N的I帧后3U帧SR简称U帧拆除以及多种控制功能M1M3M55个M位可以定义32种附加的命令功能或32种应答功能41HDLC适用于点到点或点到多点式的结构HDLC适用于半双工或全双工HDLC只用于同步传输HDLC常用于中高速传输2就要连续不断地发完该帧HDLC中的每个帧含有地址字段Aÿ¸ö´Ó½ÚµãÖ»½ÓÊÕº¬Óб¾½ÚµãµØÖ·µÄÖ¡²»ÓòðÁ´¼´¿ÉÒÔͬʱÓë¶à¸ö½Úµã½¨Á¢Á´Â·HDLC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3包括响应帧I帧按窗口序号顺序编号数据透明性HDLC采用“0比特插入法”对数据进行透明传输处理简单5命令实现起来方便6提供的是面向比特的传输功能。

hdlc的工作过程

hdlc的工作过程

hdlc的工作过程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

它是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传输协议,具有高效、可靠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HDLC的工作过程。

1. 帧结构HDLC的数据传输是通过帧(frame)的方式进行的。

每个帧由多个字段组成,包括起始标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校验序列和结束标志。

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用于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地址字段用于标识接收方的地址,控制字段用于控制数据传输的流程,信息字段用于承载实际的数据,校验序列用于校验帧的正确性。

2. 工作模式HDLC支持三种工作模式:正常响应模式(Normal Response Mode,NRM)、异步平衡模式(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ABM)和异步响应模式(Asynchronous Response Mode,ARM)。

- NRM是最常用的工作模式,其中一个站点充当主站(Primary Station),其他站点充当次站(Secondary Station)。

主站负责控制数据传输的流程,次站按照主站的指示进行响应。

- ABM是一种对等的工作模式,每个站点既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数据。

所有站点都有发送和接收的权限,数据传输更加灵活。

- ARM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模式,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环境。

主站发送请求,次站进行响应,但次站不能主动发送数据。

3. 连接建立在HDLC中,连接的建立是通过三次握手实现的。

首先,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SABME(Set 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 Extended)命令,请求建立连接。

接收方收到请求后,发送UA (Unnumbered Acknowledgement)命令作为响应。

发送方再次发送SABME命令,接收方再次发送UA命令。

当发送方收到UA 命令后,连接建立完成。

4. 数据传输在HDLC中,数据传输分为三个阶段:信息传输阶段、确认阶段和结束阶段。

hdlc是什么层的协议

hdlc是什么层的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hdlc是什么层的协议篇一:hdlc协议及帧格式介绍hdlc协议及帧格式介绍一、hdlc协议:1、hdlc的定义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datalinkcontrol或简称hdlc),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数据、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ibm公司的sdlc(synchronousdatalinkcontrol)协议扩展开发而成的.[注]:这些协议的特点是所传输的一帧数据可以是任意位,而且它是靠约定的位组合模式,而不是靠特定字符来标志帧的开始和结束,故称"面向比特"的协议。

2、hdlc的特点hdlc协议具有以下特点: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全双工通讯;采用窗口机制和捎带应答;采用帧校验序列,并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防止漏收或重收,传输可靠性高;传输控制功能和处理功能分离,应用非常灵活。

hdlc执行数据传输控制功能,一般分为3个阶段:数据链路建立阶段、信息帧传送阶段、数据链路释放阶段。

二、hdlc帧格式:1、帧格式定义异步数据业务和以太网数据业务在信道上传输采用连续同步hdlc帧格式封装,收发时钟均采用信道时钟。

0x7e2bytes1bytenbytesccitt-160x7ehdlc帧格式帧头字段:0x7e地址字段:用于用户信道设备的识别广播地址:0xFFFF控制字段:控制字段主要用于识别hdlc帧内封装的信息类型数据字段:(由信道误码率和丢帧率确定)长度校验字段:2bytes校验方式:ccitt-16帧尾字段:0x7e篇二:ppp协议和hdlc协议区别ppp帧格式和hdlc帧格式相似,如图1所示。

二者主要区别:ppp是面向字符的,而hdlc是面向位的图1ppp帧格式可以看出,ppp帧的前3个字段和最后两个字段与hdlc 的格式是一样的。

标志字段F为0x7e(0x表示7e),但地址字段a和控制字段c都是固定不变的,分别为0xFF、0x03。

hdlc rej srej题目

hdlc rej srej题目

高清晰度链路控制(HDLC)中的拒绝(REJ)和选择性拒绝(SREJ)一、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高清晰度链路控制(HDLC)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数据通信中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HDLC协议中,拒绝(REJ)和选择性拒绝(SREJ)是两种主要的错误控制机制,它们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链路中的错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对HDLC中的REJ和SREJ进行深入探讨。

二、HDLC介绍1. HDLC概述HDLC是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数据链路协议,它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传输过程,支持全双工通信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HDLC协议主要包括帧结构、控制字段、位置区域字段、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等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字段实现了数据的封装、同步和错误控制。

2. HDLC的工作原理在HDLC协议中,数据被分割成数据帧(或称为帧),每个数据帧包括起始标志、位置区域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校验字段和结束标志等部分。

发送方将数据帧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根据控制字段的信息进行确认和错误控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三、拒绝(REJ)1. 概念及原理拒绝(REJ)是HDLC协议中用于错误控制的一种机制,当接收方检测到数据链路中出现错误时,它可以向发送方发送REJ帧来请求重新发送错误帧。

发送方收到REJ帧后会重新发送指定的帧,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 工作流程在HDLC协议中,当接收方检测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出现错误时,它会发送一个REJ帧,该REJ帧中包含了出现错误的帧的编号。

发送方收到REJ帧后,会重新发送被拒绝的帧,直到接收方确认接收正确无误。

3. 应用场景拒绝(REJ)机制适用于对数据传输的严格要求,例如在需要保证数据准确性、不允许任何错误的场景中,可以使用REJ机制来及时纠正错误并重新发送数据。

四、选择性拒绝(SREJ)1. 概念及原理选择性拒绝(SREJ)是HDLC协议中的另一种错误控制机制,与REJ相比,SREJ可以更加精确地指定出现错误的帧,使得发送方能够更加高效地重新发送错误帧。

HDLC协议概述

HDLC协议概述

HDLC协议概述刘文龙(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学号2120110886摘要:不同企业和不同公司的产品越来越先进,单板也越来越复杂,单板与单板之间,与终端之间数据传输的容量与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的通讯方式满足不了要求的。

HDLC 链路控制协议是现在常见的同步协议,为使不了解它的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文对数据链路层的HDLC协议进行综述介绍,主要内容包括HDLC的发展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协议的主要内容、存在的技术标准以及HDLC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等。

并重点介绍了HDLC的基本概念及帧格式。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参考和查阅其他相关资料。

关键词:HDLC,数据链路层,帧格式,帧结构一HDLC概述1.1 HDLC的发展历史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或简称HDLC),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数据、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IBM公司的SDLC(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扩展开发而成的.其最大特点是不需要数据必须是规定字符集,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的传输。

1974年,IBM公司率先提出了面向比特的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DLC(S 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

随后,ANSI和ISO均采纳并发展了SDLC,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标准:1* ANSI的高级通信控制过程ADCCP(Advanced Data Control Procedure),2* ISO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l)。

从此,HDLC协议开始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开始应用于通信领域的各个方面。

1.2 HDLC的特点HDLC是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典型代表,有着很大的优势:1* HDLC协议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2*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用于实现透明传输的“0比特插入法”易于硬件实现;3*全双工通信,有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4*所有帧采用CRC检验,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可防止漏收或重份,传输可靠性高;5*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具有较大灵活性。

HDLC协议原理

HDLC协议原理

HDLC协议原理⼴域⽹简称WAN,是⼀种跨越超⼤的、地域性的计算机⽹络集合。

通常跨省、市、甚⾄⼀个国家。

⼴域⽹包括很多⼦⽹,⼦⽹可以是局域⽹;也可以是⼩型的⼴域⽹。

由于串⾏通信有着传输距离远、成本低的特点,所以远距离、超远距离的通信中较常使⽤串⾏通信。

HDLC协议及其特点HDLC(⾼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是⼀种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HDLC是⼀个ISO标准的⾯向位的数据链路协议,其在同步串⾏数据链路上封装数据,最常⽤于点对点链接。

HDLC主要有以下⼏个特点: ①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种字符编码集。

②数据报⽂可透明传输,⽤于透明传输的“0⽐特插⼊法”易于硬件实现。

③全双⼯通信,不必等待确认可连续发送数据报⽂,有较⾼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

④所有帧采⽤CRC校验,并对信息帧进⾏编号,可防⽌漏收或重收,传输可靠性⾼。

⑤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具有较⼤的灵活性和较完善的控制功能。

⑥ HDLC的主要缺点在于,没有指定字段来标识已封装的第三层协议。

因此,已经基于HDLC定义了其他⼏种协议。

HDLC⽀持的传输模式异步传输模式:是以字节为单位来传输数据,并且需要采⽤额外的起始位和停⽌位来标记每个字节的开始和结束。

因此,每个字节的发送都需要额外的开销。

可以⾯向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传输。

同步传输模式:是以帧为单位来传输数据,在通信时需要使⽤时钟来同步本端和对端设备的通信。

只能⽤于⾯向点对点的传输。

DCE(数据通信设备),提供了⼀个⽤于同步DCE设备和DTE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时钟信号,通常情况下使⽤DCE产⽣的时钟信号。

HDLC接⼝地址借⽤接⼝没有IP地址,就⽆法⽣产路由,也就⽆法转发数据报⽂。

IP地址借⽤允许⼀个没有IP地址的接⼝从其他的接⼝上借⽤IP地址,这样可以避免⼀个接⼝独占IP地址,从⽽造成IP地址的浪费。

⼀般是借⽤loopback接⼝的IP地址。

因为这类接⼝总是处于活跃(active)状态,因⽽能提供稳定可⽤的IP地址。

HDLC协议简介

HDLC协议简介

3、帧同步方式
帧同步:在发送/接收之间建立了位同步基 础之上,正确识别由任意比特数据构成的 “帧”的一种同步方式。 帧同步用于面向比特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规程。
三、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
是帧同步方式 面向bit的链路层协议 特点: 使用固定“封装”格式的帧结构 任意比特的数据都能以帧的形式传输 HDLC规程组成: 1、帧结构 2、规程要素 3、规程分类
链路结构 非 平 衡 型
P
多点结构
S

S S
P
点-点结构
正规响 应方式 异步响 应方式
C
C
异步平 衡方式
C/R
平 衡 型
平衡结构
P S
对称结构
P
C/R
S
4、响应方式
三种响应方式 1)正规响应方式(NRM):适用于非平衡链 路结构,其特点是仅当次站被主站查询时 才能进行信息传送。 2)异步响应方式(ARM):适用于平衡和非 平衡型中的点---点链路结构,主站允许次 站不经查询即能发送信息。
止 比 特
字 符 2
起 比 特
止 比 特
字 符 1
起 比 特
起止式同步
S Y N 字 符 n
…..
字 符 4
字 符 3
字 符 2
字 符 1
S Y N
S Y N
字符同步
F L A G

F L A G
帧同步
2)字符同步方式
通过在一连串的数据字符的前面加1个或2 个同步字符(SYN)来实现同步。 字符同步方式用于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规 程(如IBM的BSC规程)。 除同步字符之外,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规 程使用了10个控制字符,以实现链路同步 与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帧的分类 信息帧(I) 监控帧(S):RR、RNR、REJ、 无编号帧(U):SNRM、SARM、SABM、 SNRME、SARME、SABME、DISC、SIM、 UP、UI、XID、RSET、FRMR、UA、DM、 RD、RIM、CMDR
三)规程分类
HDLC有三个子集——正规响应类、异步响 应类(如LAP)和平衡异步响应(如LAPB) 类。 HDLC子集举例: LAP:链路访问规程 LAP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 LAPD:ISDN的D信道链路访问规程
8
7
N(R) N(R)
6
5
P P/F P/F
4 3 2
N(S) S S 0 1
1
0 1 1
M M M
M M
发送顺序号 接收顺序号 监控功能比特 修改功能比特 探询/终结比特
二)HDLC的规程要素
规程要素:规程在不同网络结构中的不同 工作方式,以及跟控制字段有关的三种帧 格式。 1、规程工作方式 第一:正规响应方式(NRM) 第二:异步响应方式(ARM) 第三:异步平衡方式(SABM)
一)、HDLC的帧结构
1、信息帧
F A C I FCS F
2、监控帧
F A C FCS F
1)F字段: 帧标志(01111110),表示一 个帧的开始和结束。 2)A字段: 地址字段,表明次站地址。 3)C字段: 控制字段,表示帧的类型 4)FCS位: 帧校验序列 5)信息帧:
控制字段比特 信息(I)帧 监控(S)帧 无编号(U)帧 N(S) N(R) S M P/F
四、路由器实现的HDLC
HDLC一般用于DDN专线和ISDN线路 仅仅实现在同步链路上对IP数据的打包
链路结构 非 平 衡 型
P
多点结构
S
S
S S
P
点-点结构
正规响 应方式 异步响 应方式
C
C
异步平 衡方式
C/R
平 衡 型
平衡结构
P S
对称结构
P
C/R
S
4、响应方式
三种响应方式 1)正规响应方式(NRM):适用于非平衡链 路结构,其特点是仅当次站被主站查询时 才能进行信息传送。 2)异步响应方式(ARM):适用于平衡和非 平衡型中的点---点链路结构,主站允许次 站不经查询即能发送信息。
止 比 特
字 符 2
起 比 特
止 比 特字 符 1起 比 特起止式同步
S Y N 字 符 n
…..
字 符 4
字 符 3
字 符 2
字 符 1
S Y N
S Y N
字符同步
F L A G

F L A G
帧同步
2)字符同步方式
通过在一连串的数据字符的前面加1个或2 个同步字符(SYN)来实现同步。 字符同步方式用于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规 程(如IBM的BSC规程)。 除同步字符之外,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规 程使用了10个控制字符,以实现链路同步 与控制。
链路层协议
引言 网络链路层的任务是以物理层为基础, 实施对二进制数据进行正确、可靠的传输。 功能 建立链路、拆除链路、流量控制、同步 控制、差错控制
一、数据层链路
1、定义: 发送设备/接受设备之间,物理性的传输 路径和逻辑上设定的数据传送通路的总称。 2、站 在数据通信网络中,能够通过数据链路 进行收、发数据,对数据链路具有管理和 控制功能的点称为站。
3、帧同步方式
帧同步:在发送/接收之间建立了位同步基 础之上,正确识别由任意比特数据构成的 “帧”的一种同步方式。 帧同步用于面向比特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规程。
三、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
是帧同步方式 面向bit的链路层协议 特点: 使用固定“封装”格式的帧结构 任意比特的数据都能以帧的形式传输 HDLC规程组成: 1、帧结构 2、规程要素 3、规程分类
3)异步平衡方式(ABM):适用于平衡型链 路结构。
二、数据传输的同步
同步:为正确地传输数据,必须在发送端 和接收端之间实现数据的同步 同步的分类: 1)位同步 比特的同步 2)字同步 字符的同步
1、实现同步的技术
1)起止式同步 又称异步方式,在每一个字符的前面和 后面分别增加一个“起”比特(start)和“止” 比特(stop)。 异步方式同时实现位同步和字符同步的 功能,不需要时钟信号。
1)主站 2)次站 3)组合站
对链路负有全面管理职责的 站称为主站 受主站控制的站为次站 既能发送,也能接受命令的 站称为组合站。
3、链路结构
1)非平衡型:在一个系统中,仅仅有一个 站负有链路控制的责任,即仅有一个主站 和一个或多个次站,次站按照主站发出的 命令进行数据收发。 2)平衡型:在链路结构,两个站具有同等 责任的情况称为平衡型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