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与平行观课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与平行》观课报告
听了杨老师上的《垂直与平行》的视频,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是一堂图形与空间领域的概念课。杨老师充分认识到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杨老师对此部分教材进行认真地研读,参透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所以才造就了如此平实、朴实、扎实、高效的课堂。下面我就择其课堂的几点简单谈谈自己感受。
1、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态度中。整节课,始终以学生的亲手作品为学习素材,使孩子们在学习中增加了亲切感,提高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学生的作品,学生自己来探究、分类、解决,挖掘隐藏着的新知识。我想,在关注知识目标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有了积极的态度,学生学起来有激情,智慧的火花才能不断闪现。
2、循序的学习历程
循序既要学生发展有“序”,循知识结构有“序”,循课堂教学有“序”,教学就是要努力找准三条序线的“黄金叉”,尝试采用“由易到难,从简到繁;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从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或从一般到特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模仿想象创造”等不同的数学教学形式。老师在全课的学习过程中,有机的将知识结构的“序”、学生认知的“序”和课堂教学的“序”整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情意水平
逐步深化。
3、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同一个平面内两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还有相交成直角与不成直角的情况,是一种由“面”到“点”的研究,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索与讨论,研究的意味浓了。教师在学生已经认知“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认识什么是“互相平行”,将“平行”的概念由远及近,层层推进,逐步完善学生对于“平行”的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并通过想象来初步建立表象。
4、有度的学习活动。
如果老师将学习素材简单的呈现给学生,学生很难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即使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去,也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合理处理好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关系,是每个老师努力的方向。在本节课中,杨老师在有效与年龄学生的学习活动时,把握地比较合适,在建立概念时,由于学生对这一知识几乎一无所知,老师通过层层推进地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完善概念,在学生基本建立概念后,老师又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知识,根据自己地理解来表示出平行,给予学生足够地探索空间。教师这整堂课中,做到了学生学习活动“扶”、“放”有度。
5、教师素质,联系是生活。杨老师教态自然,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教学评价时,注意面向全体,且从语气、态度、表
情等方面注意调控。在提问时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提问面较广,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在学生学习新知后,及时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使学生有序地掌握所学知识,不仅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有更清晰地认识,也学习了有效整理知识的方法。同时,教师展示了生活中地一些“垂直与平行”现象,能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至生活中,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6、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完成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无限大平面的想象以及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想象;②对看似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实际却相交的情况的想象;③对平行线永不相交的想象。通过学生的观察与想象,感知并感受无限大的平面。为下一步进行两条直线间位置关系的想象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化静为动,在动态的变化中引导体验、认识垂直的形成过程,并通过验证得出科学的结论,并在找一找中自然提炼出相交的特殊情况——垂直。此时本课板书基本形成,图文结合,并通过形象直观的欧拉圈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完整的集合型板书,对学生的集合思想渗透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总之,杨老师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节课的目标达成度比较高,体现了数学概念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游刃有余和学生一起观察操作,学生获得的概念清晰深刻,空间概念得到培养,是一堂成功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