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总结
(完整word版)局部解剖学重点总结
1.腋腔及顶,底,四壁?腋腔:当上肢外展时,肩下方呈穹窿状的皮肤凹陷称为腋窗,其深部呈四棱椎体形的腔隙。
顶:是腋腔的上口,向上通颈外侧区,由锁骨中3分之1段,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
底:皮肤,浅筋膜,腋筋膜。
四壁: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
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
内侧壁:上四位肋骨及其肋间肌组成。
外侧壁:结节间沟,肱二头肌两个头及喙肱肌。
2.肌腔隙的边界和内容?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外侧界:髂骨。
内侧界:髂耻弓。
内容: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3.血管腔隙的边界和内容?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梳韧带。
内侧界:腔隙韧带。
外侧界:髂耻弓。
内容:股动脉,股静脉,股环及腹股沟深淋巴结。
4.股环的边界?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梳韧带。
内侧界:腔隙韧带。
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分开。
5.上颌动脉分几段,每一段的分支有哪些?分三段。
第一段:自起点到翼外肌下缘。
分支:下牙槽动脉,脑膜中动脉。
第二段:翼外肌浅面或深面的一段。
分支:颊动脉。
第三段:自翼外肌上缘进入冀腭窝以后的一段。
分支:上牙槽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
6.腕管的组成和内容。
组成: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组成。
内容:指浅屈肌腱及腱鞘,拇长屈肌腱及腱鞘,正中神经。
7.下颌下三角的边界和内容。
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
内容:下颌下腺及其周围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结,面血管,舌下神经,舌血管,舌神经。
8.气管颈部的层次由浅入深依次是什么?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颈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9.椎动脉三角的边界和内容。
下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
外侧界:前斜角肌内侧。
内侧界:颈长肌外侧缘。
尖: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
内容:椎动脉,椎静脉,颈动脉鞘及交感干等。
10.二腹肌后腹浅面和深面通过的结构各有哪些?浅面:面神经颈支,面动脉和下颌后动脉的前支。
深面: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舌静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颈交感干。
局部解剖学总结..
局部解剖学复习第二章颈部第一节1、颈部境界: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与头部为界;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分别与胸部和上肢为界。
2、分区:固有颈部,即斜方肌前缘之前和脊柱前方区域,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外侧区;项部(即斜方肌前缘之后和脊柱后方区域)。
3、体表标志舌骨(hyoid bone):适对3、4颈椎之间的椎间盘平面,循舌骨体两侧可扪到舌骨大角,为寻找舌动脉的体表标志。
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上缘约平第4颈椎高度,颈总动脉在此分为颈内、外动脉。
男性向前突出成喉结。
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平对第6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也可作为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第二节颈部层次结构一、浅层结构1、颈阔肌(platysma):在颈前外侧部浅筋膜内的菲薄的皮肌。
2、颈前静脉(anterior jugular vein):起自颏下部,在颈正中线两侧,沿下颌舌骨肌浅面下行,最后归入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少数汇入头臂静脉。
3、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由下颌后静脉后支、耳后静脉、枕静脉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斜下行,最后穿颈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该静脉末端虽有一对瓣膜,但不能阻止静脉回流,当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时,可使颈外静脉怒张。
静脉壁破裂可导致气体栓塞。
4、神经(1)颈从皮支:枕小N, 耳大N,颈横N,锁骨上N。
A.枕小神经:勾绕副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行向后上,分布于枕部皮肤;B.耳大神经: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伴颈外静脉上行,分布于腮腺区皮肤;C.颈横神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横行向前,穿颈阔肌分布于颈前区皮肤;D.锁骨上神经:分为3支,在锁骨上缘浅出,越过锁骨,分布于颈前外测部、胸上部、肩部。
(2)面神经颈支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1、颈筋膜(cervical facial)分为浅层(封套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和深层(椎前筋膜)。
局部解剖学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一、名词解释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
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
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
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
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灵活的联合关节,参与完成咀嚼、吞咽、语言及表情等功能)翼点:位于颞窝前下部,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多呈“H”形,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
颅顶“危险区”:即腱膜下间隙,是指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此间隙内的静脉通过导静脉与颅内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向颅内扩散。
二、填空题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分(浅部)(深部)和(峡部)。
(完整版)局部解剖重点最终版
(完整版)局部解剖重点最终版局解知识点总结:1.肱动脉的体表投影;肱动脉的3个分支:肱动脉的体表投影:上肢外展90度,手掌向上,由锁骨中点至肘前横纹终点远侧2cm 处的连线,为腋动脉和肱动脉的体表投影。
两者以大圆肌下缘为界,大圆肌下缘以上为腋动脉,以下为肱动脉。
肱动脉的3个分支:(1)肱深动脉:在大圆肌下缘的稍下方起于肱动脉后内壁,与桡神经一起经肱三头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之间转入臂后区的桡神经沟中。
(2)尺侧下副动脉:在肱深动脉起点稍下方自肱动脉发出,伴随尺神经穿过内侧肌间隔行向内上髁背侧面,与尺侧返动脉和尺侧下副动脉吻合。
(3)尺侧上副动脉:在肱骨内上髁上方约5厘米处起于肱动脉,分布于内上髁的前,后面,参加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上肢动脉的主干: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掌浅弓、掌深弓大隐静脉在隐静脉裂孔附近的五条属支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注意上肢的深静脉和浅静脉都有哪些,怎么走形!2.腹部的体表标志1.肋弓下缘:8-10肋软骨连接形成的肋缘和第11-12浮肋构成,用于腹部分区、肝脾测量和胆囊定位2.剑突:胸骨下端软骨,肝脏测量标志3.腹上角:两侧肋弓至剑突根部的交角,判断体型及肝脏测量。
4.脐:腹部中心,投影至3-4腰椎之间,为腹部四分区法的标志,易有脐疝发生。
5.髂前上棘:髂棘前方突出点,腹部九分区法标志,骨髓穿刺部位6.腹直肌外缘:位于锁骨中线处,用于手术切口和胆囊点定位。
7.腹中线:腹部四分区法的垂直线,易有白线疝。
8.腹股沟韧带:寻找股动脉、股静脉的标志,常为腹股沟疝的通过部位和所在。
9.耻骨联合: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
10.肋脊角:背部两侧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是检查肾脏压、叩痛的位置。
3.腹部的分区(一)四区法:即十字型法,以脐为中心划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两线相交,把腹部分成四区(二)九区法井字型分区,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成九个区,上水平线又称肋线,为两侧肋缘最低点(相当于第十肋骨)的连线;下水平线又称髂棘线,为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左、右两条垂直是在髂前上棘至腹正中线的水平线的中点上所作的垂直线。
局部解剖知识点总结
局部解剖知识点总结一、身体表面解剖身体表面解剖是解剖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人体表面的各种标志物和表面标志,以及表面解剖和内部解剖的关系。
在学习身体表面解剖的时候,要理清楚肌肉、骨骼和器官在体表的表现形式,熟练掌握各种部位的解剖标志。
比如腋窝、胸骨下缘、肱三头肌区、髌骨上部等。
此外,还要了解体表各个部位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二、头部解剖头部解剖主要研究头颅、面部、颈部等区域的解剖结构。
头颅是保护脑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颅骨和颅面骨组成。
颅骨有颅顶骨、颞骨、颧骨、枕骨等组成,颅面骨主要有上颌骨、下颌骨等。
面部主要由眼、鼻、口等组成,颈部主要是通过颈椎与头部相连。
在学习头部解剖的时候,需要了解头颅和颅面骨的名称、数量、形态以及各个部分的关系,掌握头颅颅面骨的解剖标志以及各种孔窗、突起的位置和功能。
三、胸部解剖胸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它主要包括胸骨、肋骨、胸骨软骨等组成。
在学习胸部解剖的时候,要理清楚胸骨、肋骨、胸骨软骨、锁骨以及肋间肌、膈肌等肌肉的位置和形态。
此外,还应了解胸部的器官,比如心脏、肺脏、气管、食管等器官的位置和结构。
四、腹部解剖腹部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主要部位,它包括腹膜、腹腔、腹壁、腹内器官等。
在学习腹部解剖的时候,要了解腹壁的层次结构,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掌握各种解剖标志的位置和形态,以及腹腔内器官的位置和结构。
五、四肢解剖四肢是人体的重要运动部位,它主要包括上肢和下肢。
在学习四肢解剖的时候,要了解上肢和下肢的骨骼、肌肉、关节、血管、神经等结构,掌握各种部位的解剖标志,熟练掌握四肢的基本动作和功能,以及四肢与躯干的连接方式。
六、神经系统解剖神经系统解剖主要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在学习神经系统解剖的时候,要了解各种脑叶、脑室、脑神经的出口和入口,脊髓的各段的特点以及脊神经的部位和分布。
近年局部解剖学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近年局部解剖学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1、在男性,浅层会阴肌包括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和尿道膜部括约肌。
(F 盆部与会阴 2)2、腹股沟三角由腹股沟韧带、腹壁下动脉和腹直肌外侧缘围成,其由浅入深的层次是皮肤、CAmper筋膜、SCArpA筋膜、腹外斜肌腱膜、由腹内斜肌和__________形成的腹横肌腱膜、联合腱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和腹膜壁层。
(腱膜腹部 2)3、腓骨颈骨折易损伤何神经?可能出现什么症状?(腓骨颈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在腘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向外行至腓骨头下方绕腓骨颈,在此处神经紧贴骨面而行,故腓骨颈骨折时易损伤腓总神经。
由于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前、外侧群肌,神经损伤后可引起小腿前、外侧群肌瘫痪。
因小腿后群肌作用相对增强,故可表现为足下垂并轻度内翻,即马蹄内翻足。
小腿前外侧区皮肤和足背皮肤感觉障碍。
下肢 3)4、帽状腱膜(ABCD 头部 1)A.前连枕额肌额腹B.后连枕额肌枕腹C.参与构成头皮D.横向断裂时,伤口裂开较大E.与骨缝愈合,不易活动5、.炎症可向上纵隔蔓延的间隙是(B 颈部 1)A.胸骨上间隙B.气管前间隙C.咽后间隙D.椎前间隙E.A+B6、.关于脑垂体的毗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头部 3)A.前外侧有神经管B.前方是鞍背C.后方有鞍结节D.基底部邻接筛窦E.位于颞骨的垂体窝内7、A.肝B.脾C.肾D.胰E.十二指肠降部(腹部 2)1.属于腹膜内位的器官是(B)2.属于腹膜间位的器官是(A)3.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的器官是(A)4.位于左季肋区的器官是(B)8、海绵窦内侧壁通过的结构为展神经、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
(F 头部 1)9、.什么是封套筋膜?试述其前、后、上、下的附着及形成的结构。
(封套筋膜即颈筋膜浅层,包绕整个颈部。
其上、下分别附着于头颅和颈胸交界处的骨面,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及第7颈椎棘突,向前在颈前正中线处两侧汇合。
其形成的结构主要有斜方肌鞘、胸锁乳突肌鞘、下颌下腺鞘和腮腺鞘。
局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局部解剖学知识点颈部境界位于头部和胸、上肢之间。
上界:下颌底、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下界: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胛骨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
1甲状软骨位置位于舌骨下方,其上缘平第4颈椎上缘和颈总动脉分叉处。
甲状软骨在前正中线上突起成喉结,男性较明显。
2锁骨上大窝位于锁骨中1/3上方。
窝底可扪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和臂丛、第1肋。
3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在下颌角附近汇合而成,垂直下行于胸锁乳突肌浅面,在锁骨中点上方约2.5cm处,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附近。
体表投影: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上。
4颈丛皮支、麻醉?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
(看图就发现了!)分4支。
①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到枕部。
②耳大神经:伴颈外静脉经胸锁乳突肌表面上行,分布到耳廓和腮腺区的皮肤。
③颈横神经:于颈阔肌深面越胸锁乳突肌中份前行至颈前区。
④锁骨上神经:分3支下行越过锁骨,分布于颈外侧区、胸壁上份及肩部的皮肤。
5封套筋膜内含??颈深筋膜的浅层,形似围领包绕颈部,并形成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的鞘,因此又称为封套筋膜。
在颈的上下界它附着于骨面。
6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 是颈筋膜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血管神经鞘。
位置:胸锁乳突肌深侧、颈部脏器的两侧,上达颅底,下与纵膈相续。
7椎前筋膜覆盖什么?椎前肌,斜角肌,臂丛根,臂丛干和锁骨下动脉??8锁骨上间隙有什么?定义:封套筋膜在胸骨柄上方3-5cm 处向下分为两层,分别附着于其前、后缘而形成此筋膜间隙。
内有颈前静脉下段、颈静脉弓、淋巴结等。
9下颌下三角submandibular triangle 位于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之间。
浅层有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深层有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
容纳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 及附近的淋巴结、血管、神经。
局部解剖学重点总结我
第一章头部1.翼点( P7 ):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多呈“ H”形的缝。
翼点是颅骨的单薄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断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2.乳突( P7 ):位于耳垂后方,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孔出颅。
在乳突后部的颅底内面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
行乳突根治术时,应防备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
3.枕外隆凸( P7 ):位于枕骨外面正中向后的最突出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
枕外隆凸向双侧的弓形骨嵴称上项线。
枕外隆凸的下方有枕骨导血管,颅内压增高时此导血管常扩充,实行颅后窝开颅术若沿枕外隆凸做正中切口时,注意勿伤及导血管和窦汇,免得以致大出血。
4.面动脉压迫止血部位( P8):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订交处,能够涉及面动脉的搏动,面浅部出血可压迫此处止血。
5.面神经(P9):行于面神经管,由茎乳孔出颅向前外穿入腮腺内先分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叉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五组分支,由腮腺上缘、前缘及下端穿出,支配面肌和颈阔肌。
①颞支—额肌、眼轮匝肌上份②颧支 ---颧肌、眼轮匝肌下部、提上唇肌③颊支(伴腮腺管走行)--颊肌、口裂四周诸肌④下颌缘支—下唇诸肌及颏肌⑤颈支(行于颈阔肌深面)---颈阔肌6.腮腺鞘(P10 ):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持续,在腮腺后缘分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
7.腮腺鞘的构造特色( P10 ):①腮腺鞘与腮腺联合密切,并发出很多间隔深入腺体,将其分开为很多小叶。
所以,腮腺化脓时可形成多个散在的小脓灶,不易扩散,在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引流每一个脓腔。
②腮腺鞘的浅层致密,而深层单薄且不完好,在茎突和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腺深部经此与咽旁空隙和翼下颌空隙相通。
故腮腺化脓时,易穿过深层,扩散到咽旁空隙,形成咽旁脓肿。
8.腮腺床(P10 ):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后4 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
(完整版)局部解剖学总结+分区超级整理
(完整版)局部解剖学总结+分区超级整理局部解剖学笔记整理层次结构类一,额顶枕区:(冠状面至脑实质)1、皮肤,2、浅筋膜,3、帽状腱膜(1,2,3合称头皮),4、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5、颅骨外膜,6、颅骨外板,7、板障,8、内板,9、硬膜外腔,10、硬脑膜,11、硬膜下隙,12、蛛网膜,13、蛛网膜下腔,14、软膜,15、脑实质二,颞区:1、皮肤,2、浅筋膜,3、颞浅筋膜,4、颞深筋膜,5、颞肌,6、颅骨外膜,7(后同额顶枕区)三,手掌掌心部:1、皮肤,2、浅筋膜,3、掌腱膜,4、掌浅弓及其分支,5、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分支,6、四条指浅屈肌肌腱及腱鞘,7、指深屈肌肌腱及腱鞘(7的桡侧:四条蚓状肌发出到达2345指背腱膜),8、掌中隔,9、掌中间隙,鱼际间隙,10、外侧骨间伸肌肌腱及内侧骨间伸肌及肌腱,11、掌深弓,12、指间掌侧肌3块,指间背侧肌4块,13、掌骨四,腮腺咬肌区:1、皮肤,2、浅筋膜,3、腮腺鞘(颈封筋膜向上延续及咬肌筋膜构成),4、腮腺浅部,5、峡部,6、下颌支,7、深部五,阴囊及睾丸的被膜:1、皮肤,2、浅筋膜(肉膜,有平滑肌),3、精索外筋膜,4、提睾肌,5、精索内筋膜,6、睾丸固有鞘膜的壁层,腔隙,内脏层(腹膜形成的结构),7、白膜六,腹壁:1、皮肤,2、浅筋膜(脐以上一层,脐以下分两层,浅层脂肪层camper筋膜和深层的膜层scarpa 膜层),3、腹外斜肌及腱膜,4、腹内斜肌,5、腹横肌,6、腹横筋膜,7、腹外筋膜,8、壁腹膜七,胸壁:1、皮肤,2、浅筋膜,3、深筋膜浅层,4、胸大肌,5、深筋膜深层,6、胸小肌,7、肋及肋间隙,8、胸内筋膜,9、壁胸膜床类:组织器官深面的结构一,腮腺床:由三组结构组成:1、颈内血管(a v),2、起于茎突(乳突后内侧)的茎突舌骨肌,茎突舌肌,茎突咽肌,3、后四对脑神经: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二,胃床:胃后壁,膈,脾,左肾上腺,左肾,胰,横结肠鞘类一,腮腺鞘:腮腺咬肌筋膜在腮腺前缘分成深浅两层包被腮腺形成。
局部解剖学
头部头分为颅和面两部分,颅的内腔为颅腔容纳脑及其被膜,相应的血管及神经,脑脊液,面部有视器,位听器,口,鼻等器官。
鼻腔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门户。
视器,位听器以及口,鼻粘膜中的味器属特殊感受器。
头部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与颈部区分。
头部又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至乳突的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1.表面解剖头部的体表及骨性标志,对于头部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1》眉弓为位于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弓状隆起,男性隆起较显著。
眉弓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2》眶上切迹有时称孔,即眶上孔,位于眶上缘的内,中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2.5cm,眶上血管和神经由此经过。
用力按压时,可引起明显压痛,3》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0.8cm处,眶下血管由此经过,此处可进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4》颏孔位于下颌第二磨牙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的中点或其稍上方,距正中线2.5cm处。
此孔呈卵圆形,实际上是一个短管,开口多向后上方,有刻血管及神经经过,为刻神经穿刺的部位。
颏孔的位置和开口方向均有年龄变化,其位置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在7-8岁低于成人,15岁接近成人,脱牙老人由于下颌牙槽吸收则多接近下颌体上移。
眶上孔,眶下孔和颏孔三者之间的连线,一般为一条直线5》翼点为额顶颞碟四骨的回合处,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两横指处,多呈H形,翼点是颅骨得最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沟,沟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是,易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破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6》颧弓有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共同组成,全长均可触及,颧弓上缘,相当于大脑半球颞叶前端的下缘。
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剂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7》耳屏位于耳甲腔前方的扁平突起,在耳屏前方1cm处可触及颞浅动脉搏动,在它的前方可检测颞下颌关节的活动情况。
8》髁突位于颧弓下方,耳屏的前方,在张闭口活动时,可触及髁突向前,后滑动,若髁突活动受限,将导致张口受限。
局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局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头颈部解剖学:
-头部的组成:头骨、面部、颅脑、头皮等。
-颅骨的结构:额骨、颞骨、顶骨、枕骨等。
-颅脑的结构:大脑、小脑、脑干等。
-颈部的组织结构:颈动脉、颈静脉、甲状腺、气管、食道等。
胸部解剖学:
-胸廓的结构:胸骨、肋骨、胸椎等。
-胸壁的肌肉:胸大肌、胸小肌、外肋间肌等。
-胸膜的结构:壁层胸膜、脏层胸膜等。
-胸腔内的器官:心脏、肺、食管、主动脉等。
腹部解剖学:
-腹壁的结构:腹肌、腹腔、腹膜等。
-腹腔内的器官:胃、肝脏、胰腺、肾脏、肠道等。
-腹膜的结构:腹膜壁、腹膜腔、腹膜后间隙等。
盆腔解剖学:
-盆腔的结构:骨盆、骨盆腔等。
-盆腔内的器官:子宫、卵巢、输尿管、直肠等。
-盆腔肌肉:直肠肌、骶尾肌、耻骨肌等。
上肢解剖学:
-肩部的结构:锁骨、肩胛骨、肩关节等。
-上臂的骨骼和肌肉:肱骨、尺骨、桡骨、肱二头肌等。
-肘关节的结构:肱骨髁、尺骨髁、桡骨髁等。
-前臂和手腕的结构:桡骨、尺骨、腕骨、掌骨等。
下肢解剖学:
-髋部的结构:骶髂关节、股骨头、髋臼等。
-大腿的骨骼和肌肉:股骨、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等。
-膝关节的结构:股骨髁、胫骨髁、腓骨髁等。
-小腿和踝关节的结构:胫骨、腓骨、跟骨、踝骨等。
局部解剖学归纳
《局部解剖学》知识点regional anatomy knowledge points一、名词解释。
1.翼点(pterion):位于颅骨的侧面,为额、顶、颞、蝶四骨相连处的一“H”型骨缝,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会伴有该动脉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2.危险三角:内眦静脉可通过眼上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相交通,另外,面静脉还可经面深静脉、翼静脉丛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加之口角平面以上的面静脉通常无静脉瓣,因此,当面部感染时,通过上述途径可逆性蔓延至颅内导致海绵窦血栓或颅内感染。
3.腮腺(parotid gland):质软,色淡黄,呈楔形,底向外侧,尖向前内适对咽侧壁。
腮腺分为浅、深两部,通常以下颌支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作为两部的分界。
4.腮腺床:腮腺的深面与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和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相邻,这些结构共同构成。
5.翼静脉丛(pterygoid venous plexus):位于颞下窝浅部,在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
翼静脉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向后汇合成上颌静脉,会流到下颌后静脉。
6.海绵窦(cavernous sinus):位于蝶鞍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尖端。
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
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通行。
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
7.神经点:是颈丛皮质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8.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膈;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
9.锁骨上三角(supraclavicular triangle)又称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omoclavicular triangle,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与锁骨中1/3上缘之间,体表呈明显凹陷,故又称锁骨上大窝。
局部解剖个人感想总结
局部解剖个人感想总结前言局部解剖作为医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医学知识的重要一环。
在学习和实践之后,我对局部解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本文将通过对局部解剖的个人感想总结,探讨其对于医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个人的影响。
局部解剖的重要性1. 了解人体结构和组织局部解剖是研究人体构造和组织关系的基础,通过学习局部解剖,我们可以了解人体不同部位的结构特点、器官位置及其功能。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人体解剖,才能正确地评估和处理疾病以及进行手术操作。
2. 建立三维空间思维学习局部解剖需要我们通过二维图像进行三维空间思维的构建和理解。
这对于医学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掌握三维空间思维,提高对解剖结构的抽象和空间理解能力。
3. 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局部解剖不仅涉及解剖学,还需要综合运用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结合多学科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与其功能的关联性,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局部解剖的感受1. 探索身体奥秘的乐趣学习局部解剖的过程就如同一场身体的探险之旅,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你会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
了解身体的构造,不仅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多的认识,也增加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学的热爱。
2. 培养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局部解剖的学习需要详细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这对学生们的耐心和细致要求非常高。
在课堂上,我们需要认真听讲,用心观察和描绘每个解剖结构,这培养了我们仔细观察的能力,对于未来的临床实践非常重要。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局部解剖时,我们往往需要在小组中进行解剖实验或讨论。
这样的学习方式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锻炼空间想象能力学习局部解剖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二维图像还原三维空间结构。
这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有积极的影响。
局部解剖学系统总结
一、面部(一)面浅层A.皮肤与浅筋膜1.颊脂体B.血管1.面动脉2.面静脉C.神经1.三叉神经●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2.面神经●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二)面侧部●面浅部1.腮腺2.腮腺咬肌筋膜3.腮腺管4.腮腺淋巴结5.下颌后静脉6.颈外静脉7.耳颞神经8.咬肌●面深部1.翼内肌2.翼外肌3.上颌动脉●下牙槽动脉、脑膜中动脉●颊动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4.下颌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耳颞神经(一)颈部浅层1.颈前静脉2.颈外静脉3.颈丛皮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二)颈筋膜1.封套筋膜2.气管前筋膜3.椎前筋膜4.颈动脉鞘(三)颏下三角1.下颌下腺2.面动脉3.舌下神经4.舌神经5.下颌下神经节(四)颈动脉三角1.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2.颈内静脉3.舌下神经:颈袢4.副神经5.迷走神经6.二腹肌后腹(五)肌三角1.甲状腺:甲状腺鞘、纤维囊、甲状腺悬韧带2.甲状腺上动脉3.喉上神经4.甲状腺下动脉5.喉返神经:喉下神经6.甲状腺最下动脉7.甲状腺上静脉8.甲状腺中静脉9.甲状腺下静脉10.甲状旁腺(六)胸锁乳突肌区1.颈袢2.颈动脉鞘3.颈丛4.颈交感干(七)颈根部1.胸膜顶2.锁骨下动脉●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无●颈横动脉、肩胛上动脉3.胸导管4.右淋巴导管5.锁骨下静脉6.迷走神经7.膈神经8.斜角肌(八)枕三角1.副神经2.颈丛: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胸长神经(九)锁骨上三角1.锁骨下静脉2.锁骨下动脉3.臂丛(一)胸壁一、浅层1.胸廓内动脉2.肋间后动脉3.胸肩峰动脉4.胸外侧动脉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前皮支6.胸腹壁静脉:胸外侧静脉7.锁骨上神经二、深层1.锁胸筋膜2.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前锯肌3.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4.肋间后动脉、肋间后静脉、肋间神经5.胸廓内动脉(二)膈1.腔静脉孔2.食管裂孔3.主动脉孔4.膈神经(三)肺1.肺动脉2.上下肺静脉3.左肺主支气管、右肺上支气管、右肺中间支气管(四)上纵膈1.上腔静脉2.头臂静脉3.动脉韧带4.气管杈(五)后纵膈1.食管动脉2.食管静脉3.迷走神经4.奇静脉5.半急静脉6.胸导管7.胸交感干一、腹前外侧壁1.Camper筋膜2.Scarpa筋膜3.腹壁浅动脉4.旋髂浅动脉5.胸腹壁静脉6.腹直肌7.腹外斜肌8.腹内斜肌9.腹横肌10.腹横筋膜11.腹股沟浅环12.腹股沟韧带13.腹股沟深环14.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15.腹壁上下动脉16.旋髂深动脉17.第7~12胸神经前支:肋间神经、肋下神经18.髂腹下神经19.髂腹股沟神经20.生殖股神经21.腹直肌鞘22.半月线23.半环线24.腹白线25.腹股沟管26.精索外筋膜27.精索内筋膜28.提睾肌二、结肠上区●胃1.大网膜2.小网膜3.肝胃韧带4.肝十二指肠韧带5.胃脾韧带6.胃胰韧带7.胃膈韧带8.胃左、右动脉9.胃网膜左、右动脉10.胃短动脉11.胃后动脉●十二指肠1.十二指肠悬肌2.十二指肠悬韧带3.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4.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肝1.镰状韧带2.冠状韧带3.左、右三角韧带4.肝门静脉5.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肝右动脉6.肝总管:肝左、右管7.肝静脉:肝左、右、中间、右后静脉、尾状叶静脉●胆囊1.胆囊管2.胆囊动脉3.胆总管●胰1.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2.胰十二指肠下动脉3.胰背动脉4.胰下(即胰横)动脉5.脾动脉胰支:胰大动脉、胰尾动脉●脾1.胃脾韧带2.脾肾韧带3.膈脾韧带4.脾结肠韧带5.脾动脉6.脾静脉三、结肠下区1.左、右肠系膜窦2.肠系膜上动脉3.空、回肠动脉:动脉弓、边缘动脉4.阑尾5.阑尾动脉6.回结肠动脉7.左结肠动脉8.右结肠动脉9.中结肠动脉10.乙状结肠动脉11.直肠动脉四、腹膜后隙1.肾2.肾筋膜3.脂肪囊4.纤维囊5.肾动脉6.肾静脉7.输尿管8.肾上腺9.肾上腺上、中、下动脉10.腹主动脉11.腹腔干12.睾丸动脉、卵巢动脉13.膈下动脉14.骶正中动脉15.下腔静脉16.乳糜池17.腰丛: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第五章脊柱区1.枕大神经、枕动脉2.臀上、中、下皮神经3.胸腰筋膜4.斜方肌、背阔肌5.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6.肩胛背动脉7.夹肌、竖脊肌8.胸背动脉9.脊神经后支10.副神经11.胸背神经12.肩胛背神经第六章上肢一、肩部1.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前锯肌2.锁胸筋膜3.头静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神经4.大圆肌、小圆肌、肩胛下肌5.三边孔、四边孔6.旋肩胛动脉7.旋肱后动脉8.腋神经9.腋动脉●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后动脉10.腋静脉11.臂丛:●胸内侧神经、前臂内侧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胸外侧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桡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12.胸长神经13.三角肌二、臂部1.头静脉2.贵要静脉3.臂外侧上、下皮神经4.肋间臂神经5.臂内侧皮神经6.前臂内侧皮神经7.肱动脉:●肱深动脉:桡神经⏹桡侧副动脉⏹中副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尺神经●尺侧下副动脉8.肱静脉9.肱三头肌三、肘部1.肘正中静脉2.前臂内、外侧皮神经3.桡动脉、尺动脉4.骨间前、后动脉5.骨间总动脉6.骨间后神经四、前臂部1.前群肌●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桡侧为拇长屈肌,尺侧为指深屈肌●为旋前方肌2.桡动脉3.桡静脉4.桡神经浅支5.尺神经6.尺动脉7.尺静脉8.正中神经9.正中动脉10.骨间前神经11.骨间前动脉12.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13.腕背侧韧带:伸肌支持带14.前臂肌后群(1)浅层:自外向内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
局部解剖总结
头部一、名词解释:1、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 颞骨岩部的尖端。
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为许多互相交通的小腔隙。
2、腮腺床:由茎突、茎突周围肌及深部的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等 形成。
3、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升支外侧骨壁之间的窄隙。
答:纵行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耳颞神经横行的有:面横动脉及静脉面神经分支上颌动、静脉答:容纳大脑颞叶和垂体,前界:蝶骨小翼后缘后界:颞骨岩部的上缘及鞍背。
孔裂及穿行结构:颅中窝:视神经管有视神经和眼动脉通过,眶上裂有动眼神经、滑 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和眼上静脉通过,破裂孔有颈内动脉通过,圆孔有上颌神经通过,答:(1)腮腺前段是以茎乳孔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长约1-1.5厘米。
在乳突前缘 中点,主干距皮肤表面约2-3厘米,此处可显露面神经干。
(2)腮腺内段腮腺内段。
行于颈外动脉和下颌后静脉的浅面,分出颞面干和颈面干。
两大干在颊脂体、咬肌、颞浅筋膜浅方以及颈阔肌深面又分出分支,互相交织成网。
(3)腮腺后段由腮腺内的面神经网分成颞、颧、颊、下颌缘和颈等5组从腮腺浅部 穿出,呈扇形分布,支配表情肌。
一、名词解释:1、颈动脉鞘:由颈筋膜中层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2、颈袢:舌下神经降支为颈袢上根,第2、3颈神经前支为颈袢下根,两根在颈动脉鞘表 面合成颈袢,在肌腹下方入舌骨下肌群。
1、答:位置: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浅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深 面: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
内容:(1)下颌下腺:以下颌舌骨肌为界,分深、浅两部。
被筋膜鞘包裹。
下颌下腺管由深 部发出,开口于舌下阜。
(2)血管:面动脉行于腺体深面,舌动、静脉经 二腹肌中间腱的后方,舌骨舌肌深面。
下 颌舌骨肌。
简答:下颌下三角、锁骨上三角的位置及内容。
(3)神经:舌神经:在下颌下腺深部内上方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
局部解剖实验总结
局部解剖实验总结导言:一、实验目的:本次局部解剖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人体头,颈部和上肢的解剖结构,了解其组织和器官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过程: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有机解剖实验的方法,并配合使用了解剖模型和标本,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解剖结构。
1.头部解剖:在头部解剖实验中,我们首先观察了头皮,骨骼和肌肉的结构。
通过解剖模型的辅助,我们发现头部主要由颅骨和面部骨组成,头皮下有颈动脉和其他重要血管,头皮上覆盖着不同的肌肉。
在解剖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头骨骨骼的各个构成部分,并观察了各个骨骼之间和其他组织的连接关系。
2.颈部解剖:在颈部解剖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颈椎和颈部肌肉的结构。
我们通过解剖模型和标本观察到颈部有七个颈椎,呈现出一定的弧度。
颈部肌肉的覆盖不仅保护了颈椎,还参与了呼吸和咽喉的活动。
我们还学习了气管和食管的位置关系,理解了它们在颈部的解剖结构。
3.上肢解剖:在上肢解剖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上肢骨骼和肌肉的结构。
我们通过解剖标本和解剖模型,观察到上肢有胸骨、肩胛骨、肱骨和尺骨等骨骼组成。
肩部和手部的肌肉参与了上肢的运动和功能。
我们还学习了上肢动脉和静脉的分布,了解了它们在上肢的供血和排血功能。
三、实验收获:通过本次局部解剖实验,我们对头,颈部和上肢的解剖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人体解剖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实验中,我们也培养了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提高了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实验反思: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对于初学者来说,人体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一种挑战。
在解剖实验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找不到特定的结构,或者难以理解结构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来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
结语:通过本次局部解剖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头部,颈部和上肢解剖结构的了解,还提高了实际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局部解剖总结
名词解释:1.肩胛下间隙:位于肩胛下肌、臂三头肌、前臂筋膜张肌的深面与腹侧锯肌之间。
2.腹股沟管:为腹底壁后部腹肌及其腱膜之间填充有结缔组织的裂隙。
外侧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前界为腹内斜肌后缘,后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腹直肌浅面。
雄犬管内有鞘膜、精索、阴部外动脉、生殖股神经等通过,雌犬有鞘突、子宫圆韧带、神经和血管通过。
腹股沟管内口通腹腔称深环deep(internal)ring,外口通皮下称浅环superficial (external)ring,浅环位于腹正中线外侧、髂耻隆起的前方。
3.纵膈: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隔呈矢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
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为膈。
4.心包:外层为纤维层(Fibrous pericardium纤维心包),借Sternopericardiac ligament胸骨心包韧带与膈相连。
内层为浆膜层(Serous pericardium浆膜心包),分为Perietal and visceral layer壁层和脏层,两者之间围成心包腔5.肝门静脉:为收集胃、小肠、盲肠、结肠、胰和脾等器官的静脉血入肝的短静脉干。
由gastroduodenal vein胃十二指肠静脉、splenic vein脾静脉、cranial mesenteric vein肠系膜前静脉和caudal mesenteric vein肠系膜后静脉汇聚而成。
6.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由舌面静脉和上颌静脉在下颌腺后方会合而成7.头静脉cephalic vein:起自爪掌侧的浅静脉弓(位于第3和第4掌骨远侧1/3掌侧面),在骨间肌的掌侧面上行,经屈肌支持带(腕掌侧横韧带)浅面至前臂。
一到达前臂的前面称头静脉前臂部,沿腕桡侧伸肌上行至肘关节屈角。
8.副头静脉accessory cephalic vein:起自爪背侧的小静脉,在前臂远1/3处前面加入头静脉9.内侧隐静脉medial saphenous vein:与隐动脉伴行,起自爪部,汇入股静脉10.外侧隐静脉lateral saphenous vein:无动脉伴行,起自爪静脉弓,约在小腿中部,其前cranial、后支caudal branch会合成外侧隐静脉,汇入股后远侧静脉。
局部解剖综述
局部解剖综述
局部解剖学是医学解剖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人体不同部位或特定区域的解剖结构和关系。
它主要通过解剖实验、解剖切片、尸体解剖和影像学技术等方法研究各个部位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医学、外科手术和咨询诊断提供准确的解剖知识和指导。
局部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体的头颈部、胸部、腹部、骨盆和四肢等各个部位。
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和器官位置、形态特征、血脉供应、神经支配等都是局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在头颈部的局部解剖学研究中,包括头颅骨骨骼、颅腔、面部骨骼、颈部骨骼、咽喉、舌头、喉咙、眼睛、鼻腔、口腔、颞叶、颞下颌关节等的结构和位置关系。
在胸部的局部解剖学研究中,包括胸骨、肋骨、心脏、肺部、气管、食管、胸膜、胸腔、胸腺、心包等的结构和位置关系。
在腹部的局部解剖学研究中,包括腹膜、腹肌、腹腔、肝脏、胆囊、胃、小肠、大肠、肾脏、膀胱、子宫等的结构和位置关系。
在骨盆的局部解剖学研究中,包括骨盆骨骼、髋关节、生殖器官、会阴部、直肠等的结构和位置关系。
在四肢的局部解剖学研究中,包括上肢和下肢的骨骼、关节、肌肉、血管和神经的结构和位置关系。
整个局部解剖学的研究过程需要深入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对于临床医学和手术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名词:1.腋鞘:又称腋腔,椎前筋膜(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裹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的锁骨下部分所形成的筋膜鞘。
2.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peritoneal cavity)。
3.肋膈隐窝:是在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其深度一般可达两个肋及其间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及出血首先聚积于此。
此外,深呼吸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隐窝。
4.隐静脉裂孔:又称卵圆窝,为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约1横指处阔筋膜的卵圆形薄弱区,是由大隐静脉穿经阔筋膜并钩绕牵拉形成。
表面覆盖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称筛筋膜,有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穿入,血管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结,大隐静脉穿过此孔后发生出五条属支。
5.股鞘: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于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3-4CM。
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分窝纳股静脉,内侧部称股管。
6.半月线:又称腹直肌线或Spiegel线,为沿腹直肌外侧缘的弧形线。
右侧半月线与肋弓相交处为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又称Murphys点。
7.白线::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上互相交织而成,上宽下窄。
脐以上宽约1~2cm,较坚韧而少血管,因而更较明显。
肛门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部的交界处亦称白线。
8.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以下4~5cm)处,腹内、外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使后层缺如,因此腹直肌鞘后层由于腱膜中断而形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线,即弓状线,又称半环线9.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与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10.胃床:膈、脾、左肾、左肾上腺、胰、横结肠及其系膜,这些隔网膜囊与胃后壁毗邻的器官称胃床。
11.盆膈: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
12.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组成的结构称尿生殖膈。
封闭尿生殖三角。
13.会阴:狭义的会阴仅指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
广义的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14.会阴中心腱:为一纤维性中隔,长约1.25cm。
位于会阴缝深部,两侧会阴肌间。
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及成对的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和肛提肌等起止于此;直肠壶腹和肛管的纵肌层亦参与其组成。
此腱有加固盆底的作用。
简答与论述1、颈深筋膜间隙的位置、构成和连通及临床意义。
答:1)胸骨上间隙位置:距胸骨柄上缘3-4cm处。
构成:封套筋膜分为浅深两层,附着于胸骨柄前后缘,这两层之间构成。
内容:颈静脉弓、颈前静脉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2)气管前间隙位置和构成: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的间隙。
内容: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动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等(小儿还有胸腺上部、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
临床意义:向下可通上纵隔。
3)咽后间隙位置和构成: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的间隙。
内容: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
临床意义:向下可通下纵隔。
4)椎前间隙位置和构成:脊柱、颈深肌群和椎前筋膜之间的间隙。
临床意义:向下可通后纵膈,两侧经腋鞘通向腋窝,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并经腋鞘扩散至腋窝,当脓肿溃破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膈。
2、在甲状腺切除中,试述:(1)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由浅至深,分别是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2)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时,注意不要损伤那些结构?如何避免?为什么?1)结扎上动脉注意不要损伤喉上神经,应紧贴甲状腺上极,因为喉上神经与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方,在距甲状腺上极0.5-1.0cm出离开动脉弯向内侧;2)结扎下动脉注意不要损伤喉返神经,应远离甲状腺下端,因为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相交部位约在侧叶中下1/3交界处的后方,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在侧叶下极附近比较复杂,因此结扎下动脉远离甲状腺下端以避免损伤喉返神经而造成声音嘶哑。
3、在气管切开术中,试述:(1)气管前面的层次。
由浅至深,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和气管前间隙。
(2)气管切开术造成出血的解剖学因素。
颈前静脉和静脉弓、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
(3)气管切开术时采取的体位、切口。
1)体位:一般选用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下颏、喉及颈静脉切迹三点保持在一直线上,使气管固定于正中矢状位上,便于暴露、分离和切开。
2)切口:第2-4气管环之间。
直切口:颈前正中切口。
自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器官暴露好但切口疤痕明显。
横切口:在环状软骨下缘一横指处切开。
术后疤痕少,但气管暴露差,易积潴分泌物。
4、试述胸膜顶的位置、毗邻及临床意义。
位置:覆盖肺尖部的壁胸膜,突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缘2-3cm。
毗邻:前、中、后斜角肌覆盖其前、后及外方。
其前方邻接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锁骨下静脉,左侧还有胸导管;后方贴靠第一、二肋,颈交感干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外侧邻臂丛;内侧邻气管、食管,左侧还有胸导管和左喉返神经;上方连有胸膜上膜(Sibson筋膜)。
临床意义:胸膜上膜,起悬吊作用。
当行肺萎陷手术时,须切断胸膜上膜,才可以使肺尖塌陷。
5、试述斜角肌间隙的组成、穿行结构及临床意义。
组成: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
穿行结构: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临床意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压迫这些结构,产生相应症状,称前斜角肌综合征,症状为神经压迫,手臂内侧感觉异常、木、麻、疼。
6、试述腋腔(腋窝)的构成、内容。
构成顶由锁骨仲1/3段、第1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围成;底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四壁①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②后壁由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肩胛骨构成;③内侧壁由前锯肌、上4位肋骨及肋间肌构成;④外侧壁由喙肱肌,肱二头肌长、短头和肱骨结节间沟构成。
内容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分支、腋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等。
7、试述掌中间鞘的边界、内容物的层次排列。
境界前界:掌腱膜;内侧界:掌内侧肌间隔;外侧界:掌外侧肌间隔;后界:骨间掌侧筋膜及拇收肌筋膜。
内容掌浅弓指浅、深屈肌腱屈肌总腱鞘掌中隔筋膜间隙蚓状肌指血管和神经等。
8、述的手掌的筋膜与骨筋膜鞘。
手掌筋膜:深筋膜浅层(掌腱膜、鱼际筋膜、小鱼际筋膜)深筋膜深层(骨间掌侧筋膜、拇收肌筋膜)骨筋膜鞘:外侧鞘(鱼际筋膜、掌外侧肌间隔、第一掌骨围成):鱼际肌、拇长屈肌肌腱、桡侧囊、拇指血管神经中间鞘(掌腱膜、掌内外侧肌间隔、骨间掌侧筋膜、拇收肌筋膜):掌浅弓、指深浅屈肌肌腱、屈肌、总腱鞘、掌中隔、筋膜间隙、蚓状肌、神经血管内侧鞘(小鱼际筋膜、掌内侧肌间隔、第五掌骨围成):小鱼际肌及小指血管神经9、试述手掌的筋膜间隙。
位于掌中间鞘深部,内有疏松结缔组织1.鱼际间隙:前界掌中隔前部、示指屈肌肌腱、第一蚓状肌;后界拇收肌筋膜;内侧界掌中隔后部;外侧界外侧肌间隔后部。
2.掌中间隙:前界第3、4、5指屈肌肌腱、第2至4蚓状肌;后界掌中隔后部、第3、4掌骨骨间肌及其前面的骨间掌侧筋膜;内侧界掌内侧肌间隔;外侧界掌中隔。
10、胸膜腔穿刺的选择部位及所经层次结构。
部位:肩胛线紧贴第7、8肋间隙的下一肋骨上缘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中部。
层次结构:自浅至深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壁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内筋膜、壁胸膜。
11、乳房淋巴回流。
乳房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结,引流方向主要有6个: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胸肌淋巴结;②上部的淋巴管→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③内测部的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④深部的淋巴管→胸肌间淋巴结;⑤内测部的浅淋巴结与对策乳房的淋巴管交通;⑥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
12、纵膈的划分及内容,上纵膈的位置及内容(自浅至深)。
纵膈划分:四分法,以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体下缘的平面,将纵膈分为上纵膈(见下)和下纵膈;下纵膈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前纵膈(胸腺下部、纵膈前淋巴结、疏松结缔组织、胸廓内动脉分支)、中纵膈(心包、心、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膈神经及心包膈血管等)、后纵膈(食管、迷走N、胸主A、奇V、半奇V、副半奇V、胸导管、交感干胸段、纵膈后淋巴结等)。
上纵膈位置: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体下缘平面以上的纵膈;上纵膈内容:前层有胸腺、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后层有气管、食管和胸导管等。
13、胸骨角平面的解剖特点。
①两侧连接第二肋软骨,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②第二肋间神经的分布平面;③主动脉弓的起、止处;④气管杈平面;⑤左支气管与食管交叉处;⑥平第四胸椎体下缘;⑦上、下纵膈分界的标志;⑧奇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处;⑨胸导管左移。
14、试述股三角的构成及其内容排列。
构成:上界为腹股沟韧带,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外侧向内侧分别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
内容: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股管、腹股沟深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15、试述股管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股鞘内侧份的漏斗状的筋膜间隙,平均长越1.3厘米。
构成:前壁腹股沟韧带、腹横筋膜、隐静脉裂孔镰状缘上端和筛筋膜;后壁髂腰筋膜、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内侧壁腔隙韧带及股鞘内侧壁;外侧壁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上端股环;下端盲端。
临床意义:腹压增高时,腹腔脏器(主要为肠管)可被推向股凹,继经股环至股管,最后由隐静脉裂孔处突出,形成股疝。
由于股环上方常有腹壁下动脉的闭孔支或变异的闭孔动脉经过陷窝韧带附近,故行股疝修补术时,因特别注意避免损伤此动脉。
16、试述肌腔隙与血管腔隙的境界及其临床意义。
腹股沟韧带与髋骨间被髂耻弓分隔为内外侧两部分,外称肌腔隙,内称血管腔隙。
肌腔隙境界:前界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后界髂骨;内侧界髂耻弓。
临床意义:腰椎结核时,脓液沿腰大肌及其筋膜,经此腔隙扩散至大腿根部,并有可能刺激股神经。
血管腔隙境界:前界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界耻骨肌筋膜、耻骨梳韧带;外侧界髂耻弓。
内容物:股鞘(股动静脉、股神经)、生殖股神经股支、淋巴管、股环。
17、试述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
构成:外上界股二头肌腱;内上界半腱肌、半膜肌;下内界腓肠肌内侧头;下外界腓肠肌外侧头;窝底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部、腘斜韧带、腘肌及其筋膜;窝顶腘筋膜。
内容:(自浅至深)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外上界有腓总神经、腘淋巴结18、试述收肌管的构成及其穿行结构。
位置:股中段1/3段前内侧,缝匠肌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15-17cm管状间隙、断面呈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