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键课件(53张)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2. 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考点搜索】
1. 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 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 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 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 键的极性。
的 表
图和离 子结构
示意图中各符号含意一样,但注意原子
示 示意图
方
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数与核外电子
数不相等。如Cl-:
原 子 结 构电 的子 表式 示 方 法
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小黑点或“×”的数目表 示该 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的式 子。小黑点或“×”的数目即 为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专题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考点搜索】
【考点搜索】
1. 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 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 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搜索】
1. 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 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 之间的相互关系。
的水化物的酸 强,碱性逐 弱,碱性逐
碱性 元
渐减弱。 渐增强。
素
性 质
气态氢化物的 稳定性、还原 性,水溶液的 酸性。
稳定性逐渐 稳定性逐渐
增强,还原 减弱,还原
性逐渐减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增 酸性逐渐减
强。
弱。
10. 元素的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及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10. 元素的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及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考点搜索】
1. 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 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 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 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 键的极性。
的 表
图和离 子结构
示意图中各符号含意一样,但注意原子
示 示意图
方
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数与核外电子
数不相等。如Cl-:
原 子 结 构电 的子 表式 示 方 法
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小黑点或“×”的数目表 示该 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的式 子。小黑点或“×”的数目即 为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专题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考点搜索】
【考点搜索】
1. 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 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 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搜索】
1. 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 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 之间的相互关系。
的水化物的酸 强,碱性逐 弱,碱性逐
碱性 元
渐减弱。 渐增强。
素
性 质
气态氢化物的 稳定性、还原 性,水溶液的 酸性。
稳定性逐渐 稳定性逐渐
增强,还原 减弱,还原
性逐渐减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增 酸性逐渐减
强。
弱。
10. 元素的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及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10. 元素的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及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课件
ppt精选
12
解析:这类题型通常比较基础。211727Cn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 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165、112,两者之差为 53,A 错误;核 反应是物理变化,B 错误;40Ca2+和 18O22-的电子数都是 18,C 正确;Si2O46-中电子总数为 80,质子总数为 76,D 错误。
答案:C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具有相 具有一定 原子数相同 由同种元素
同核电 数目的质 而中子数不 组成的结构
概 荷数的 子和一定 同的同一种 和性质不同
念 同一类 数目的中 元素的不同 的单质互称
原子的 子的一种 核素之间互 为同素异形
总称 原子 称为同位素
体
ppt精选
15
1—1 据 2012 年 2 月 6 日中新网报道,嫦娥二号月球探
②若为第ⅢA 至 0 族的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下一 种元素所在周期所能够排列的元素种类数。
ppt精选
10
ppt精选
11
规律方法 破解原子或离子中微粒之间的关系问题
[母题 1] 已知:①为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国际纯 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将 112 号元素的符号定为“Cn”,汉语名为 “鎶”;②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29325U 是核 反应堆的重要原料;③锂被誉为“高能金属”,制取锂的原料
测器获得了 7 m 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该月球探测器使用钚元 素的同位素电池来提供稳定、持久的能源。下列关于29348Pu 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29348Pu 和29440Pu 的质子数之差为 2 B.29348Pu 和29440Pu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29348Pu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144 D.29348Pu 和29440Pu 互为同素异形体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专题课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全解35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专题 课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
期表全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高三化学总复习——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共47张PPT)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 ___减__弱_____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 __增__强______
性质
项目 气态氢化 物稳定性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的酸碱性
同周期(左→右) 逐渐___增__强_____
碱性逐渐___减__弱_____ 酸性逐渐___增__强_____
同族(上→下) 逐渐___减__弱_____
7.根据“元素的相对位置”推断元素
(2019·辽宁大连模拟)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所示。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 )C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解析 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 1,(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 素,故选C。
非金属性 比较
本质
判断 方法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 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右边或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②与H2越容易化合,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③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⑤不同非金属单质与同种金属反应越易进行其非金属性越 强
(6)氧化性:Fe3+________>__Cu2+_____>_____Fe2+。
2.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用“>”或“<”填空: (1)Na______>____Mg______>____Cl (2)Li_______<___Na_______<___K (3)Na+_______>___Mg2+______>____Al3+ (4)F-_______<___Cl-______<____Br- (5)Cl-________>__O2-______>____Na+_____>_____Mg2+ (6)Fe2+_______>___Fe3+
性质
项目 气态氢化 物稳定性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的酸碱性
同周期(左→右) 逐渐___增__强_____
碱性逐渐___减__弱_____ 酸性逐渐___增__强_____
同族(上→下) 逐渐___减__弱_____
7.根据“元素的相对位置”推断元素
(2019·辽宁大连模拟)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所示。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 )C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解析 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 1,(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 素,故选C。
非金属性 比较
本质
判断 方法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 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右边或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②与H2越容易化合,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③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⑤不同非金属单质与同种金属反应越易进行其非金属性越 强
(6)氧化性:Fe3+________>__Cu2+_____>_____Fe2+。
2.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用“>”或“<”填空: (1)Na______>____Mg______>____Cl (2)Li_______<___Na_______<___K (3)Na+_______>___Mg2+______>____Al3+ (4)F-_______<___Cl-______<____Br- (5)Cl-________>__O2-______>____Na+_____>_____Mg2+ (6)Fe2+_______>___Fe3+
化学键(46张)PPT课件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
形成
原子通过得失或共享电子达到稳定的 电子构型,从而形成化学键。化学键 的形成是化学反应的基础。
断裂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使原子 从稳定的电子构型中摆脱出来。化学 键的断裂是化学反应的驱动力。
化学键的强度与稳定性
强度
化学键的强度取决于键能和键长。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一般来说,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强度较高 ,而氢键的强度较低。
的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03
键角
化学键的键角对物质的反应活性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具有较小键角的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更容易发生空间位阻效应,从而影响反应的进行。
06
化学键的应用与拓展
化学键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材料性质与化学键
通过改变材料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 ,可以调控材料的硬度、韧性、导电 性等性质。
02
通过改变药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可以优化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
作用。
生物医学工程
03
利用化学键原理,可以设计和合成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医用材料
,如人工关节、心脏瓣膜等。
化学键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大气化学
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涉及多种化学 键的断裂和形成,对气候变化和
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水处理化学
利用化学键原理,可以设计和合成 高效的水处理剂,用于去除水中的 污染物。
应。
反应类型
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 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类型。例如, 离子键容易发生复分解反应,共 价键则容易发生加成、取代等反
应。
化学键与物质反应活性的关系
01
键能
化学键的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反应活性越低。反之,键能越小,物
质越不稳定,反应活性越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PPT
项,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应表示为
35 17
Cl
,错误;B项,氮原子最
外 层为5个电子,N2的结构式为 N N ,错误;C项,Na+的结
构示意图为错误;D项,依据H、O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知该
项正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物质结构与 元素周 期律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物质结构与 元素周 期律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命题点
微粒的组成、 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表 与元素周期
律的应用
化学键类型、 离子化合物 与共价化合
物的判断
课标全国卷
新高考卷
考题示例 2020全国Ⅰ— 11 2019全国Ⅰ— 13 2020全国Ⅲ— 13 2019全国Ⅱ— 9 2020全国Ⅱ—13A 2019全国Ⅲ— 9C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物质结构与 元素周 期律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对应元素符号 H、Li、Na、K He、Be、Mg、Ca
Be、Ar C O Ne
H、Be、Al Be
Li、Si Li、P He、C、S
O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物质结构与 元素周 期律PPT -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示 例 1 : 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 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B.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 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答案:C 解析:第35号元素为溴,溴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A项 正确;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的元素为砷,砷为非金属元素, B项正确;第84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VIA族,最高化合价不 可能是+7,C项错误;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D 项正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PPT演示课件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 特别注意: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共价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
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为共价化合
物,如 NaOH、NH4Cl 等。故 A 项正确,D 项错误;
考点串讲
专题四
解析 本题应首先对元素作出准确的推断,然后再解答问
题。Ca2+为 18 电子微粒,则 X-和 Z-的核外电子数只能分
别为 2 和 10,故 X 为 H,Z 为 F,Y 的核外电子数应为
本 专
18-1-9=8,故 Y 为 O。
题 栏
A 项,原子半径 O>F>H,故 A 错;
目
B 项,在 HF、HCl、HBr 和 HI 中,因 HF 中存在氢键,故
化学键的形成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金刚石中既存在共价键又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定
结构
解析 NH4Cl、NH4NO3 均属于离子化合物,没有金属元 素,B 项错误; 金刚石中只存在共价键,C 项错误; D 项,忽视了含氢共价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两个
专题四
7. 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 的规律。
8. 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形成以及离子 化合物的特点。了解共价键的概念、形成以及共价分子 的特点。
9.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以水为 例初步了解氢键。
10.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 金属晶体)及其性质。了解同素异形体的含义。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课件.pptx
A.18O3
B.2H127OC2 .14N16O2
√ D.14C16O2
解析 A项,1 mol 18O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18-8)mol=10 mol,即 1 mol 18O3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3×10 mol=30 mol,错误; B项,1 mol 2H127O2 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2×1+2×9)mol=20 mol, 错误;
12 345 6
18 答案
NH4H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N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理清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
8
2 题组集训
题组一 辨析概念,比较数量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
(2)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
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
(2)Mg2+的结构示意图:
(√ )
(3)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107Cl ( × )
12 345 6
(2016·江苏,2A) (2016·江苏,2B) (2015·江苏,2A)
13 答案
(4)氯分子的电子式:
(√)
(5)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 )
(6)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项,1 mol 14N16O2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7+2×8)mol=23 mol,错误; D项,1 mol 14C16O2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8+2×8)mol=24 mol,正确。
12 345 6
解析 12 答案
专题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件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D.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返回导航
【解析】 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储 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 根据图示,W为1价形成共价键,W为氢,Z为+1价阳离子,Z为Na, Y为3价,Y为N,24-1-11-7=5,X为B元素。该化合物中,H、B、 N之间均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故A正确;Na单质既能与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也能与甲醇反应生成甲醇钠和氢气,故B正确; 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为强酸,故C正确;B的氟化物BF3中 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达不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返回导航
6.(2019·全国卷Ⅲ·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
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
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即氦核42He)轰击金属原子WZ X,得到核素3Z0+2Y,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
先河:WZ X+42He→3Z0+2Y+10n。其中元素 X、Y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WZ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 B.X、Y 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X 的原子半径小于 Y 的
D.Y 仅有一种含氧酸
返回导航
【解析】 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由“W 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可知,W为N,X为Al,Y为Si,Z为P。 原子半径:N<Al,A正确;常温常压下,硅单质为固态,B正确;同 一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自上而下逐渐减弱,故Z<W,C正 确;A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D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12考向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课件
(3)已知XH3易与R2+形成配离子,但XM3不易与R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X、Y、M、Z、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Y2是红棕色气 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则X为N元素、Y为O元素;M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 元素,则M为F元素;Z基态原子的M层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原子M层电子数为
2 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3)①H2Se和H2S均为分子晶体,由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H2Se>H2S,故分子间 作用力H2Se>H2S,因此沸点H2Se>H2S; ②由于原子半径O<S,故共价键O-H键的键长小于S-H键,键能O-H>S-H,因此H2O 的稳定性高于H2S,则分解温度高于H2S。
答案:(1)
250
①H2Se沸点高于H2S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O的分解温度高于H2S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Z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可见与Zn同一副族且在Zn下一
答案:(1)1s22s22p63s1或[Ne]3s1 Cl (2)O Mn (3)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 出的能量依次增大 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额外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 个电子
预测演练·提升解题力
1.X、Y、M、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 氢元素可形成XH3;M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Z基态原子的M层是K层电子数 的3倍;R2+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5考向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键课件
D 根据题目信息均是前20号元素,Z与Q同主族,Q和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 子层结构,又形成如题图所示离子化合物,可知Y是碳(C),X是氢(H),Z是氧(O), Q是硫(S),W是钾(K)。WX是KH,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同周期,原子序数越 大,原子半径越小,故原子半径关系为W>Y>Z,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根据非金属性S>C,则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Q>Y,C错误;Z和X、Y、W、Q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在两种 及以上:H2O、H2O2;CO、CO2;SO2、SO3;K2O、K2O2,故D正确。
【命题背景】
情境素材 核心素养
命题视角
元素周期律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3)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4)常见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审答流程—信息提炼】
序号 ① ②
信息索引
W、X、Y、Z为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相遇会产生白烟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每个
N
5
中含有
5个原子核,故B正确;
每个
N
5
中含有
35个质子,36个电子,故C错误;N10结构中含
N
和
5
N
,含有
5
离子键,每个离子内部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之和为36;X、Z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R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质子 数的两倍。下列有关这四种元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三种核素中均含有质子和中子 B.X与R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 C.R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简单阴离子与锂离 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X为氢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 数的2倍,Y为碳元素;Q的单质与稀硫酸剧烈反应生成X的单质,为活泼金属, 可能为钠、镁、铝中的一种。向100 mL X2R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入RZ2气体,根据 溶液的pH变化分析,应为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即R为硫,Z为氧。根据图 象及反应2H2S+SO2====2H2O+3S↓分析,当二氧化硫的体积为336 mL时,溶液的 pH为7,此时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其浓度为0.3 mol·L-1,A错误; 非金属性越强,其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顺序
Na>Mg>Al>Cl,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Cl>F,所以原子半径大小: Na>Mg>Al>Cl>F,C正确; C为Al、D为Cl,形成的化合物是AlCl3,属于强酸弱碱 盐,水溶液呈酸性,D正确。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简单阴离子与锂离 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的2倍,Q的单质 与稀硫酸剧烈反应生成X的单质。向100 mL X2R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入RZ2气体,溶 液pH与RZ2体积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R溶液的浓度为0.03 mol·L-1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R C.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Q的单质 D.RZ2通入Ba(NO3)2溶液中不会有沉淀析出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研磨真题·培养审题力
【典例】(2020·全国Ⅲ卷)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①,四 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③;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②。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W>X>Y> Z 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预测演练·提升解题力
1.一种用于合成治疗免疫疾病药物的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Q、 W为1~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与Q同主族,Q和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 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X是共价化合物 B.原子半径:W>Z>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Q<Y D.Z和X、Y、W、Q均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A 常温下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是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 的,A为F;D的单质常作游泳池的消毒剂,D为Cl;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B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离子相同,B为Na或Mg或 Al;C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C为Al,则B为Na或Mg。A为F, D为Cl,属于同主族元素,F只有负价没有正价,所以氟元素没有最高正价的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A错误;B为Na或Mg,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 或Mg(OH)2,C为Al ,其最高价氧化物为Al2O3,Al2O3和Mg(OH)2不反应,B正确; A为F、B为Na或Mg、C为Al、D为Cl,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
③ X+Y=W+Z
知识迁移
W、X、Y、Z位于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 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氨气遇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产生白烟
由②可推出X、W、Z三种元素,根据核 外电子数相等可以推出Y元素
【审答流程—破题过程】
H N Cl Na Cl(Z) N(X) H(W) Na(Y) 错误 Na(Y) Cl(Z) N(X) H(W) 错误 HNO3 错误 NaOH 强 正 确
2.2020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1周年。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C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D的单质常 作游泳池的消毒剂;常温下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是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的气态 氢化物中最稳定的;B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离子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且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A>D B.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一定能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 C.原子半径大小:B>C>D>A D.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为Z>R>Y,B错误;Q为活泼金属钠、镁、铝中的一种,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冶 炼Q的单质,C正确;二氧化硫通入Ba(NO3)2溶液中会产生硫酸钡沉淀,D错误。
【命题背景】
情境素材 核心素养
命题视角
元素周期律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3)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4)常见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审答流程—信息提炼】
序号 ① ②
信息索引
W、X、Y、Z为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相遇会产生白烟
D 根据题目信息均是前20号元素,Z与Q同主族,Q可知Y是碳(C),X是氢(H),Z是氧(O), Q是硫(S),W是钾(K)。WX是KH,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同周期,原子序数越 大,原子半径越小,故原子半径关系为W>Y>Z,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根据非金属性S>C,则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Q>Y,C错误;Z和X、Y、W、Q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在两种 及以上:H2O、H2O2;CO、CO2;SO2、SO3;K2O、K2O2,故D正确。
【命题陷阱】 (1)C项中叙述的是“元素X的含氧酸”不是“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未注意 会导致判断错误。 (2)D项中“Y的氧化物水化物”只有一种,如认为必须改为“Y的最高价氧化物 水化物”,则会判断D项错误。 答案:综上分析,答案选:_______。
D 根据“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可知XW3应为NH3,WZ为HCl,即W为氢、 X为氮,Z为Cl,再根据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可知Y是Na。非金 属性:Cl>N>H>Na,A错误;原子半径:Na>Cl>N>H,B错误;氮的含氧酸中HNO2为 弱酸,C错误;NaOH为强碱,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