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讲评稿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讲评稿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

稿范文讲评稿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讲评稿

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

说教材1.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

2.说学情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3.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4.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下面是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本篇课文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彻

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败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

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

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1877年——1879年,在比利时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27岁时开始作画。1886年到法国,受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他的作品色彩强烈,线条奔放粗犷,充满着善良、美好、自由

和想象。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

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

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掌握从文本中获取创作藏书票元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

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品性。

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三篇

高一下册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 【教学⽬标】

1、了解关于《古诗⼗九⾸》的⽂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

【教学重、难点】

1、运⽤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导⼊

(板书“钟嵘《诗品》:‘惊⼼动魄,可谓⼏乎⼀字千⾦。’”)

⼤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九⾸》的语⾔已经达到炉⽕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涉江采芙蓉》,体味⼀下这“⼀字千⾦”的语⾔魅⼒。

⼆、⽂学常识介绍

《古诗⼗九⾸》是梁代萧统《⽂选》“杂诗”类的⼀个标题,包括汉代⽆名⽒所作的19⾸五⾔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九⾸,不必⼀⼈之辞,⼀时之作。⼤率逐⾂弃妻,朋友阔绝,游⼦他乡,死⽣新故之感。或寓⾔,或显⾔,或反复⾔。初⽆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公表达感情的⽅式是什么?其⽬的是什么?

(提⽰:⽅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的是“遗”远⽅的“同⼼”者)

明确:中国⼈民很早对于⾃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然的爱与对⼈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起。古代⼈送给最亲爱的⼈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银珠宝,⽽是⼀株花或是⼀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枝柳条送给远⾏的⼈,远⾏的⼈为了表⽰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枝梅花给他。这种⽣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南国,春来发⼏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传情达意的⽅式,⼀⽅⾯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3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3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精选】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4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篇1

说教材

1.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

2.说学情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3.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4.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涉江采芙蓉

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涉江采芙蓉

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涉江采芙蓉

教案主题:《涉江采芙蓉》赏析与创作

教学目标:

1.了解《涉江采芙蓉》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诗词的结构、意境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诗词。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涉江采芙蓉》的诗歌结构和意境。

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拟人等。

3.引导学生借鉴诗词的形式和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词。

教学准备:

1.教材:高一下册语文教材《人教版》。

2.多媒体设备。

3.草稿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一段富有江南风情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景和氛围。

2.引入课题:你们是否听过《涉江采芙蓉》这首诗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深入了解它。

呈现与讲解:

1.呈现《涉江采芙蓉》诗词的全文,让学生大声读一遍。

2.介绍作者:北宋王之涣,他是一位诗人、文学家,以写景抒怀的诗词而闻名。

3.讲解《涉江采芙蓉》的背景故事:该诗描绘的是南京奥体中心附近的江南风光,描

写了诗人乘船过江,看到江边的芙蓉花一片红艳的景象。

4.分析诗歌结构:六言绝句,共四句,每句的上下两句形成对仗。

5.分析诗歌意境: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给人以宁静悠然的感觉。

操练与讨论:

1.分组让学生进行诗词赏析: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境、修辞

手法等。

2.学生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讨论。

创作与分享:

1.指导学生创作自己的诗词:请学生参考《涉江采芙蓉》,自由发挥创作一首自己的

诗词。

2.学生相互分享创作成果,并互相评价。

小结与拓展:

1.复习课堂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与诗词相关的问题。

高二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高二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高二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高二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关于教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非常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非常重要。

二、关于学情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舞同学作性格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同学就此作些探讨。

同学通过学校、中学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肯定的古诗鉴赏技能,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爱好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同学喜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三、关于教学方法 1、联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四、关于教具

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投影片

2、课文配乐朗读

3、课文意境视频资料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品论导入。

2、提问: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日,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伙伴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高一语文下册古诗《涉江采芙蓉》教案范文三篇

高一语文下册古诗《涉江采芙蓉》教案范文三篇

高一语文下册古诗《涉江采芙蓉》教案范文三篇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下册古诗《涉江采芙蓉》教案范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古诗《涉江采芙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篇目是《涉江采芙蓉》,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板书六大板块来展开。

一、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阅读鉴赏板块。必修Ⅱ阅读鉴赏板块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特点及其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基础。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本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以及○○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而制定。

(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 《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者可归纳为十个字:学生语言形象技巧情感。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现技巧,感悟诗人情感这些角度来鉴赏诗歌。

(三) ○○学情分析

1. 学生基础差○○○○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 分析诗词意象,描绘画面,体会人物情感;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涉江采芙蓉》。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体会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诗意境和情感的欣赏。

三、教学难点

1. 诗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中意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3.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讲解课件。

2. 相关参考资料和文献。

3. 学生分组合作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涉江采芙蓉》的背景和作者。(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意境。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探究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成果,解答疑问。3. 合作探讨

(1)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欣赏与感悟

(1)学生分享对诗中意境和情感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5. 拓展延伸

(1)学生举例其他类似诗歌,进行比较分析。(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6. 小结与作业

(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

《涉江采芙蓉》教案2

《涉江采芙蓉》教案2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涉江采芙蓉》;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提高审美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2)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诗歌意境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2. 教学难点:

(1)诗歌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

(2)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简要介绍《涉江采芙蓉》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赏析: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如意境、情感、手法等;(2)培养学生独立欣赏诗歌的能力。

5. 情感教育:

(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其真挚情感;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

(2)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后作业

1. 熟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2. 分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写在下节课前交给老师;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中情感的理解,下一节课分享。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

1.1 教学目标

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涉江采芙蓉》的诗意、诗境和诗意。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1.2 教学内容

1.2.1 课文简介:介绍《涉江采芙蓉》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1.2.2 诗歌解析:分析《涉江采芙蓉》的诗意、诗境和诗意。

1.2.3 鉴赏技巧:教授如何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2.1.1 掌握《涉江采芙蓉》的诗意、诗境和诗意。

2.1.2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

2.2.1 理解《涉江采芙蓉》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2.2 深入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3.1.1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涉江采芙蓉》,理解诗意。

3.1.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1.3 分析讲解:教师对诗歌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2 教学手段

3.2.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3.2.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涉江采芙蓉》的背景信息。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

4.1 教学步骤

4.1.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涉江采芙蓉》的作者和背景。

4.1.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

4.1.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高三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高三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高三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高三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高三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开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开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开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展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根本方法和要求。

心得体会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

心得体会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

涉江釆芙蓉说课稿范文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而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II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II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I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III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

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木方法和要求。

5、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的身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缘由:这首古诗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要学生用今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况且,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涉江采芙蓉》。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诗意境界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

1. 诗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

2. 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讲解课件。

2. 学生学习资料。

3. 相关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背景及诗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涉江采芙蓉》,提问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

(1)引导学生从意境、情感等方面欣赏诗歌。

(2)教师举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魅力。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以及对诗中情感的深入体会。

6. 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3)调查了解家乡的相关文化,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拓展:

1. 对比分析:让学生选取其他表现家乡、亲情的古诗词,与《涉江采芙蓉》进行对比分析,谈谈各自的特色和表达方式。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3篇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3篇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的身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缘由:这首古诗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要学生用今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况且,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讲评稿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讲评稿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讲评稿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讲评稿

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

说教材1.教材分析《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在__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

2.说学情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3.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4.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十分重要。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1、联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投影片

2、课文配乐朗读

3、课文意境视频

(一)导入新课

1、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品论导入。

2、提问: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

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

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

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

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

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

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