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戏——鲁迅

一、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2.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和表达方法。3.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的生字、难字及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2、概括看社戏过程重的几幅画面,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了解文章根据中心需要安排叙事详略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教学设计——以品读体验为主

《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了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体验,在品读中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于景的,同时联系生活,在品读体验中揣摩语言,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本篇安排四个课时进行教学。

四、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掌握文中的生词、难词和了解课文题目含义以及有关作者的一些文学常识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分好层次

3、详解文章第一部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用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教学的思维轨道上来。)

《二》作者背景简介——首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课文题目以及了解作者和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1)题目解说——题目“社戏”中的社,是旧时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那么在绍兴一带,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文章用“社戏”做题就概括点明了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

(2)作者介绍

那么,说到作者鲁迅先生,有哪位同学对他有什么样的了解?(请同学回答,板书)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89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这是对作者的简单介绍,同学们可以把课本上关于鲁迅的介绍划起来,同时把他的作品补充记在课本上或者笔记本里。

(3)背景资料

我们在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因为只有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你才能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篇课文节选自《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社戏分有前后两部分,课文节选的是前半部分。《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运动也还未兴起。这时的鲁迅正生活在军阀黑暗统治下的北京。他日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矢志不渝地战斗者着。因其外祖母家在农村,所以他从小就与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他们被压迫的遭遇寄予无限的同情。他看到了农民身上的闪光点,受到启发和教育,并从中汲取力量,对农民进行热情的歌颂。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五分钟),提出要求:

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之后,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并且(1)标出自然段序号;(2)圈出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老师同时板书)

好了,同学们应该都看完课文,标好自然段了,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哪些是比较难理解的、难读的字词

2.为生疏字注音,解释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请三个同学起来读)(表扬,边读边板书)

归省xǐng 行háng辈惮dàn 踱duó絮叨 xùdāo怠dài慢

撺掇cuān duo 凫fú水潺潺 chánchán 皎洁jiǎo 家眷juàn

旺相xiàng 撮cuō桕jiù树棹zhào 着小船楫jí舀yǎo 蹿cuān

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表扬)除了这些字词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字词,我们来看一下(划横线的字词——多音字)

归省:回家探望父母惮:怕絮叨:啰嗦,来回的说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弥散:扩散,布满蹿:向上或向前跳搓:用两三个手指取物,抓取怠慢:招待不周的意思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棹:划船

(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好好地把这些生字词多读几遍,下节课上课的时候老师有可能抽一两位同学起来读一次)

3、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可适当提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

刚刚我们已经把课文默读了一遍,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我们都知道记叙文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构成的,《社戏》是一篇记叙文,记叙的是“我”和小伙伴到赵庄看戏这件事情,那么我们就根据记叙文的一般结构来给文章划分层次,可以把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我”的乐土(1~4)(板书,请同学回答,表扬):(主要写什么?)写“我”在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第二部分是看戏的情景(5~30):写“我”和小伙伴们到赵家庄去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是看戏后的余波(31~40):写看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给五分钟时间来划分,等下请一两位同学来回答,并且为什么这样分?)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把文章中比较难读难理解的字词过了一遍,并且学习了鲁迅的一些文学知识,以及给整篇文章划好了层次,那么下节课我们就开始正式的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了

六、布置作业:1.抄词各两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