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反应列表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十二种有机反应类型

高中化学十二种有机反应类型

高中化学十二种有机反应类型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中的十二种有机反应类型。

这些反应类型涵盖了烃、醇、醛、酸、酯等常见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基本转化。

了解这些反应对于学习有机化学至关重要。

一、烷烃的取代反应烷烃在光照或高温条件下,可以与氯气、溴蒸气等发生取代反应。

例如,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二、烯烃的加成反应烯烃在催化作用下,可以与氢气、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乙烯与氢气在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乙烷。

三、炔烃的加成反应炔烃在催化作用下,可以与氢气、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乙炔与氢气在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氢气。

四、醇的氧化反应醇可以在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醛或酮。

例如,乙醇在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醛。

五、醛的氧化反应醛可以在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酸。

例如,乙醛在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酸。

六、醛的还原反应醛可以在催化作用下,被还原成醇。

例如,乙醛在催化作用下被还原成乙醇。

七、酯的合成反应酯可以通过酸和醇的酯化反应生成。

例如,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八、酯的水解反应酯可以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酸和醇。

例如,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

九、酰胺的合成反应酰胺可以通过氨和羧酸或酸酐反应生成。

例如,氨和乙酸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铵(酰胺)。

十、酮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酮可以在强碱条件下,发生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烯烃和卤代烃。

例如,环己酮在强碱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酮和卤代烃。

十一、羧酸的氧化反应羧酸可以在氧化剂作用下,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

例如,乙酸在氧化剂作用下被氧化成过氧乙酸。

十二、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环氧化合物可以在酸或碱的作用下,发生开环反应生成醇或醚。

例如,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开环生成乙醇。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十二种有机反应类型。

这些反应为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掌握这些基本反应类型对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100种有机化学反应

100种有机化学反应

R -MgXOC OMgX H5C2O
2H5
O R R
13. Chichibabin 胺化反应 含氮杂环碱类,如吡啶,喹啉或其衍生物与金属胺基化物在一起加热,则起胺化反应, 生 成 氨 基 衍 生 物 。 产 率 一 般 为 50 % ~ 100 % 。
NaNH2 溶剂 105- 110℃, 66- 76% N N H2O 水解 NHNa N NH2
R
+RCl
AlCl 3
+ HCl
烷基化试剂除卤代烷外,醇类、烯烃、甲
苯 磺 酸 烷 基 酯 亦 可 。 各 种 路 易 斯 酸 的 催 化 效 应 : AlCl3>FeCl3> SbCl5>SnCl4>BF3>TiCl4>ZnCl2。醇类至少需 1mol 路易斯酸作催化剂。因为反应中生成 的水使等摩尔的催化剂失去活性,对于卤代烷和烯烃来说,催化量就已足够。酚类的反 应较令人满意(P258~259) ,而低碱度的芳烃如硝基苯、吡啶都不能反应。 32. Fries 重排 在当量数 AlCl3 存在下,加热脂肪或芳香羧酸苯基酯,酰基发生重排反应,脂肪酸苯基 酯比芳香酸苯基酯更易进行。根据反应条件,重排可以到邻位,也可以到对位。在低温 (100℃以下)时主要形成对位产物,在高温时一般得到邻位产物。
CH2Cl ZnCl 2
+ HCHO + HCl
+ H2O
对于取代烃类, 取代基
的性质对反应能力影响很 亲电取代,烷基,烷氧基一般使反应速度增加,而卤素、 羧基特别是硝基 用乙醛得到氯乙基化。在某些情况下用相应当醛可有氯丙基 代 替 HCl,溴甲基化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碘甲基化都可发生。氯甲基化试剂除 HCHO/HCl 外,也可用 H2C(OMe)2/HCl 或 MeOCH2Cl 来代替。这个反应在有机合成上甚为重要, 因导入氯甲基后进一步可转化为-CH2OH,-CHO,-CH2CN,-CH2NH2 及-CH3 等基团。 7. Bouvealt 合成法 N,N-二烷基甲酰胺与一分子格氏试剂在干醚的存在下发生作用,生成的中间产物再经水 解,可得醛类化合物,R’MgX 中 R’基团越大,醛的产率越高。

大学有机方程式总结_有机反应总结

大学有机方程式总结_有机反应总结

基本有机反应:烷烃的化学反应:⒈卤代(F 2,I 2不可作卤化剂)CH 4+Cl 2−→−γh CH 3Cl+CH 2Cl 2+CHCl 3+CCl 4+HCl CH 3CH 2CH 3+Cl 2 −−−→−︒)25(h C γCH 3CHClCH 3(57%)+CH 3CH 2CH 2Cl(43%)⒉硝化,磺化,氧化(略) 烯烃的化学反应:⒈加卤素:CH 3CH=CH 2+Br 2−−→−4CCl CH 3CHBr -CH 2Br⒉加氢卤酸:CH 3CH=CH 2+HBr →CH 3CHBr -CH 3 有区域选择,符合马氏规则 ⒊与无机酸:CH 3CH=CH 2+H 2SO 4→CH 3CH(OSO 3H)-CH 3 CH 3CH=CH 2+HOCl →CH 3CH(OH)-CH 2Cl⒋与水加成:CH 3CH=CH 2−−→−42SO H CH 3CH(OSO 3H)-CH 3−−→−OH 2CH 3CH(OH)CH 3 ⒌与硼烷加成:CH 3CH=CH 2−−→−62H B (CH 3CH 2CH 2)3B −−−→−)O(OH H -2CH 3CH 2CH 2OH 顺式加成,反马氏取向生成1︒醇⒍过氧化物存在下,反马氏取向:CH 3CH=CH 2+HBr →−−−→−过氧化物CH 3CH 2CH 3Br HCl 无此反应⒎催化加氢成烷烃:用Pt,Pd,Ni 等 ⒏高锰酸钾氧化:酸性:CH 3CH=CH 2+KMnO 4−−→−-OH CH 3CH(OH)CH 2OH+MnO 2+KOH 碱性:CH 3CH=CH 2+KMnO 4−−→−∆+/H CH 3COOH+CO 2↑ ⒐臭氧化: R ORRC=CHR’−→−3OC CHR’→ 可根据产物推断反应物结构R O -O 故多用于双键位置判定−−−→−O璈O H 222RCOR+R’COOH−−→−O H -Zn 2RCOR+R’CHO−−→−4LiAlH RRCHO H+R’CH 2OH⒑催化氧化:CH 2=CH 2+O 2−−−−→−︒C300-Ag/200CH 2-CH 2 OCH 2=CH 2+O 2−−−−→−22CuCl ~PdCl CH 3CHO 多用于工业生产 ⒒α-取代反应:氯代:CH 2=CHCH 3−−−−→−︒C 600-/400Cl 2CH 2=CH -CH 2Cl 溴代:CH 2=CHCH 3−−→−NBSCH 2=CH -CH 2Br 两个反应均为自由基取代反应,NBS 即N-溴代琥珀酰亚胺⒓重排:(CH 3)3CCH=CH 2−−→−HCl(CH 3)2CClCH(CH 3)2(主)+(CH 3)3CCHClCH 3(次) 这一重排是由于分步加成和第一步中,由H +对双键的加成生成碳正离子,其稳定性3︒>2︒>1︒,故在可能的情况下,它将以重排的方式趋于更稳定的状态。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简介
这份文档总结了高中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方程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有机化学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其方程式。

1. 烷烃类反应
1.1 烷烃燃烧反应
烷烃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例如: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1.2 烷烃与卤素反应
烷烃 + 卤素→ 卤代烷 + 氢卤酸
例如:甲烷 + 溴→ 溴代甲烷 + 氢溴酸2. 烯烃类反应
2.1 烯烃与卤素反应
烯烃 + 卤素→ 二卤代烷
例如:乙烯 + 光→ 过氧化氢 + 氯乙烷3. 醇类反应
3.1 醇脱水反应
醇→ 烯烃 + 水
例如:乙醇→ 乙烯 + 水
3.2 醇氧化反应
醇 + 氧气→ 酮/醛 + 水
例如:乙醇 + 氧气→ 乙酸 + 水
4. 酮类反应
4.1 酮的高温还原反应
酮 + 还原剂→ 伯胺
例如:丙酮+ NaBH4 → 正丙胺
5. 羧酸类反应
5.1 羧酸与醇酸酐化反应
羧酸 + 醇酸酐→ 酯 + 水
例如:乙酸 + 乙酸酐→ 乙酸乙酯 + 水
5.2 羧酸与碱反应
羧酸 + 碱→ 盐 + 水
例如:乙酸 + 氢氧化钠→ 乙酸钠 + 水
6. 醛类反应
6.1 醛还原反应
醛 + 还原剂→ 一级醇
例如:乙醛+ NaBH4 → 乙醇
以上是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一些简单总结。

更详细的反应方程式及反应条件请参考有机化学教材或咨询化学老师。

注意:文档中的所有反应方程式仅供参考,请在实验操作时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有机化学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有机化学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1)酯化反应:醇、酸(包括有机羧酸和无机含氧酸)(2)水解反应:卤代烃、酯、油脂、糖、蛋白质;水解条件应区分清楚。

如:卤代烃—强碱的水溶液;糖—强酸溶液;酯—无机酸或碱(碱性条件水解反应趋于完全);油脂—无机酸或碱(碱性条件水解反应趋于完全);蛋白质—酸、碱、酶。

C 2H 5Cl+H 2O ∆−−→−NaOH C 2H 5OH+HClCH 3COOC 2H 5+H 2O −−−→−无机酸或碱CH 3COOH+C 2H 5OH (3)硝化反应:苯、苯的同系物、苯酚(4)卤代反应:烷烃、苯,苯的同系物,苯酚、醇、饱和卤代烃等。

特点:每取代一个氢原子,消耗一个卤素分子,同时生成一个卤化氢分子。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如烯烃与卤素、卤化氢或氢气、水的反应;炔烃与卤素、卤化氢或氢气的反应;苯与氢气的反应等。

3.氧化反应(1)与O 2反应①点燃:有机物燃烧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②催化氧化:如:醇→醛(属去氢氧化反应);醛→羧酸(属加氧氧化反应)2C 2H 2+5O 2−−−−→−点燃4CO 2+2H 2O 2CH 3CH 2OH+O 2℃网550−−→−Ag 2CH 3CHO+2H 2O 2CH 3CHO+O 2℃~锰盐7565−−→− (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在有机物中如:R —CH=CH 2、R—CCH 、 ROH (醇羟基)、R—CHO 、苯的同系物等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反应都属氧化反应。

(3)银镜反应和使Cu(OH)2转变成Cu 2O 的反应实质上都是有机物分子中的醛基(-CHO )加氧转变为羧基(—COOH )的反应.因此凡是含有醛基的物质均可发生上述反应(碱性条件).例如:含醛基的物质:醛、甲酸(HCOOH )、甲酸酯(HCOOR )、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 。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

一、Arbuzov 反应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和一个新的卤代烷: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

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化物、a-卤代醚、a- 或 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

当亚酸三烷基酯中三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的基团。

本反应是由醇制备卤代烷的很好方法,因为亚磷酸三烷基酯可以由醇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如果反应所用的卤代烷 R'X 的烷基和亚磷酸三烷基酯 (RO)3P 的烷基相同(即 R' = R),则Arbuzov 反应如下:这是制备烷基膦酸酯的常用方法。

除了亚磷酸三烷基酯外,亚膦酸酯 RP(OR')2和次亚膦酸酯 R2POR' 也能发生该类反应,例如:反应机理2 进行的分子内重排反应:一般认为是按 SN反应实例二、Arndt-Eister 反应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三、Baeyer----Villiger反应反应机理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

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

有机化学方程式(70个)

有机化学方程式(70个)

有机化学基础反应方程式汇总 1.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甲烷的制取:CH 3CaO △2CO 3+CH 4↑(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CH 4+2O 点燃2+2H 2O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CH 4+ClCH 3CH 2Cl 2CHCl 3(32.乙烯((1(2(3CH 3CH CH 3CH n CH 2=3.乙炔(炔烃通式:C n H 2n-2)乙炔的制取:CaC 2+2H 2 CH ↑+Ca(OH)2(1)氧化反应乙炔的燃烧:HC ≡CH+5O 点燃2+2H 2O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C ≡CH+Br =CHBr CHBr =CHBr+Br 2—CHBr 2与氢气加成:HC ≡CH+H 2催化剂H 2C =CH2图3乙炔的制取与氯化氢加成:HC≡CH+HCl催化剂CH2=CHCl(3)聚合反应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2=CHCl催化剂[CH2—]n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CH催化剂[CH=CH]n4.1,3-丁二烯与溴完全加成:CH2=CH-CH=CH2+2Br2Br-CHBr-CHBr-CH2Br与溴1,2-加成:CH2=CH-CH=CH2+Br2Br-CHBr-CH=CH2与溴5.苯(1(2(制溴苯)+HO—苯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它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无色油状液体,有毒。

+HO—(3)加成反应(环己烷)6.甲苯(1(2)取代反应甲苯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又叫梯恩梯(TNT),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

它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开矿等。

注意:甲苯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的取代,而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CH3CH3BrCH3Br+Br2Fe(或 )+HBr(本反应用纯溴,催化剂时苯环上取代)CH3|+3HNO 浓硫酸O2N—CH3|—NO2|NO2+3H2O3。

有机化学的10种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的10种反应类型
机理
在σ迁移反应中,σ键在共轭体系中进行迁移,形成环状过渡态,然后生成产物。σ迁移反 应通常涉及π电子和σ电子的相互作用,因此也被称为π-σ反应。
07
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
Chapter
酯化反应
酸催化酯化
羧酸与醇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加热,生成酯和水 。
碱催化酯化
羧酸盐与醇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加热,生成酯和 相应的盐。
某些芳香族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 化合物。
缩聚反应
酰胺化缩聚反应
羧酸和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 生酰胺化缩聚反应生成聚酰胺。
酚醛缩聚反应
酚和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 酚醛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尿素甲醛缩聚反应
尿素和甲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发生尿素甲醛缩聚反应生成脲醛 树脂。
02 反应过程中,酮肟的氮原子上的羟基和碳原子上 的氢原子发生迁移,形成新的碳氮键。
03 贝克曼重排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可用于 制备多种酰胺类化合物。
霍夫曼重排
霍夫曼重排是指酰胺在溴或氯的存在下,加热发生分子 内重排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的反应。
反应过程中,酰胺的羰基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和氮原子上 的烃基发生迁移,形成新的碳氮键。
烯烃和炔烃的亲电加成
烯烃和炔烃在亲电试剂(如卤素、氢卤酸、硫酸等)的作用 下,可以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烃或硫酸酯等 。
芳香烃的亲电加成
芳香烃在亲电试剂(如硝酸、硫酸、氯化铁等)的作用下, 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硝基化合物、磺酸酯或 氯化物等。
自由基加成反应
烯烃和炔烃的自由基加成
酯化缩聚反应
羧酸和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 生酯化缩聚反应生成聚酯。
乙烯基化合物的缩聚反应

有机化学12种反应详解

有机化学12种反应详解

1、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包括:卤代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等。

由于取代反应广泛存在,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包括:与氢气的加成反应(烯、炔和苯环的催化加氢;醛、酮催化加氢;油脂的加氢硬化)、与卤素单质的加成反应、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与水的加成反应等。

只有不饱和有机物才能发生加成反应。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3、消去反应消去反应是指有机物在适当条件下,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HX等),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包括醇的消去反应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在中学阶段,酚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并不是所有的醇或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4、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物在适当条件下,脱去相当于水的组成的氢氧元素的反应。

包括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和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

脱水反应不一定是消去反应,比如乙醇脱水生成乙醚就不属于消去反应。

5、水解反应广义的水解反应,指的凡是与水发生的反应。

中学有机化学里能够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一般指的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油脂的水解(含皂化)、糖类的水解、多肽或蛋白质的水解等。

6、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有机物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包括:①醇的催化氧化:羟基的O—H键断裂,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C—H键断裂,去掉氢原子形成C=O键;②醛类及含醛基的化合物与新制碱性Cu(OH)2或银氨溶液的反应;③乙烯在催化剂存在下氧化成CH3CHO;④有机物的燃烧、不饱和烃和苯的同系物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等。

⑤苯酚在空气中放置转化成粉红色物质(醌)。

7、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指的是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包括醛、酮、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酚、不饱和油脂等有机物的催化加氢。

有机化学十种反应类型详细总结

有机化学十种反应类型详细总结

有机化学十种反应类型详细总结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的学科。

有机化学的基础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而反应则是有机化合物进行的化学变化过程。

有机化学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反应,下面将详细总结十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或功能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功能团替代的反应。

例如,醇与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2. 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键被打开,产生新的化学键。

例如,烯烃与卤代烃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

3. 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官能团之间的键被断开,形成双键或三键。

例如,醇脱水生成烯烃为消除反应。

4. 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一个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例如,醛被氧化为酸为氧化还原反应。

5. 缩合反应(Condensation Reaction):缩合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成一个分子,同时释放出一些小分子。

例如,醛与酒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醚。

6. 活化反应(Activation Reaction):活化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之前,需要对反应物进行其中一种处理,以使其更容易发生反应。

例如,酸催化剂对醇进行质子化,使其活化。

7. 环化反应(Cyclization Reaction):环化反应是指化合物中的一个链或环上的一个官能团与同一分子中的另一个官能团反应,形成环状化合物。

例如,醛与醇反应生成缩酮的环化反应。

8. 迁移反应(Rearrangement Reaction):迁移反应是指一个原子、功能团或离子在分子中重新排列位置的反应。

例如,酸催化下的烯醇重排为迁移反应。

9. 加氢反应(Hydrogenation Reaction):加氢反应是指当氢气参与反应时,物质中的双键或三键被加氢生成相应的饱和化合物。

有机化学方程式(70个)

有机化学方程式(70个)

有机化学基础反应方程式汇总1. 甲烷(烷烃通式:CnH2n+2)甲烷的制取:CaO △(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点燃甲烷不成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光照一氯甲烷)+HCl 光照二氯甲烷)+HCl 光照三氯甲烷)+HCl (CHCl3又叫氯仿) 光照四氯化碳)+HCl(3)分解反应甲烷分解:高温2. 乙烯(烯烃通式:CnH2n)乙烯的制取:浓硫酸170℃=CH2↑+H2O(消去反应) (1)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CH2=点燃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H2=—CH2Br与氢气加成:CH2=CH2+H2催化剂CH3CH3 与氯化氢加成:CH2=CH2+HCl 催化剂CH3CH2Cl 与水加成:CH2=CH2+H2O催化剂CH3CH2OH(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CH2=CH2催化剂 [CH2—CH2 ] n 适当拓展:CH3CH =׀ Cl CH -׀ ClCH2 CH3CH =CH2+H2催化剂CH3CH2CH3 CH3CH =CH2+HCl 催化剂CH3CH2CH2Cl 或CH3׀ ClCHCH3 CH3CH =CH2+H2O 催化剂CH3CH2CH2OH 或CH3׀ OHCHCH3 nCH2=CH -CH3催化剂 [CH2—׀ CH3CH ] n(聚丙烯) 3. 乙炔(炔烃通式:CnH2n-2)乙炔的制取: CH↑+Ca(OH)2(1)氧化反应乙炔的燃烧:点燃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HBr =CHBr CHBr =—CHBr2 与氢气加成:HC≡CH+H2催化剂H2C =CH2与氯化氢加成:HC≡CH+HCl催化剂CH2=CHCl (3)聚合反应图2 乙烯的制取图1 甲烷的制取图3 乙炔的制取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CH2=CHCl催化剂[CH2—׀ Cl CH ]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CH催化剂 [CH =CH ] n 4. 1,3-丁二烯 与溴完全加成:CH2=CH -CH =CH2Br -CHBr -CHBr -CH2Br 与溴1,2-加成:CH2=CH -CH =CH2Br -CHBr -CH =CH2 与溴1,4-加成:CH2=CH -CH =CH2Br -CH =CH -CH2Br 5. 苯苯的同系物通式:CnH2n-6(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2+15O2点燃苯不克不及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00种有机化学人名反应(有机化学)

100种有机化学人名反应(有机化学)

1. ArndtEistert反应醛、酮与重氮甲烷反应失去氮并重排成多一个CH2基的相应羰基化合物这个反应对于环酮的扩环反应很重要。

OCH2N2O-CH2NNN2重排O2. BaeyerVilliger氧化应用过氧酸使酮氧化成酯。

反应中在酮的羰基和相邻的碳原子之间引人一个氧原子。

如由樟脑生成内酯OCH3CH3CH3OOCH3CH3H2SO5有时反应能生成二或多过氧化物但环状酮转变为内酯能得到单一的预期产物。

合适的酸为过硫酸Caro’s 酸、过氧苯甲酸、三氟过氧乙酸。

除环酮外无环的脂肪、芳香酮也可发生此反应。

二酮生成酸酐类、α、β不饱和酮得到烯醇酯类。

3. Bechamp还原可用于工业制备在铁、亚铁盐和稀酸的作用下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能还原成相应的芳香胺。

C6H5-NO2 2Fe 6HCl C6H5-NH2 2FeCl3 2H2O。

当某些盐FeCl2、FeCl3、FeSO4、CaCl2等存在时所用酸无论是过量还是少量甚至在中性溶液中都能够进行这种还原。

此方法适用于绝大部分各种不同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有时也用来还原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4. Beckmann重排醛肟、酮肟用酸或路易斯酸处理后最终产物得酰胺类。

单酮肟重排仅得一种酰胺混酮肟重排得两种混合酰胺。

但一般质子化羟基的裂解和基团R的转移是从相反的位置同时进行的。

NOHRRRNHRONRROHRNHRO 无论酯酮肟和芳酮肟都会发生此反应。

环酮肟重排得内酰胺这在工业生产上很重要利用此反应可帮助决定异构酮肟的结构。

5. Beyer喹啉类合成法芳香伯胺与一分子醛及一分子甲基酮在浓盐酸或ZnCl2存在下反应生成喹啉类化合物。

NH2NHRRHNRRRCHORCOCH3HCl H2这是对Doebner-Miller喹啉合成法的改进。

Doebner-Miller合成法由芳胺和不饱和醛或酮反应得到喹啉衍生物。

NH2NHCH3HNCH3 H2CH3O2CH3CHO 6. Blanc氯甲基化反应芳香族化合物苯、萘、蒽、菲、联苯及衍生物在ZnCl2或NH4Cl、AlCl3、SnCl4、H2SO4、H3PO4 存在下用甲醛和极浓盐酸处理发生芳香化合物的氯甲基化反应。

有机化学十种反应类型详细总结

有机化学十种反应类型详细总结

一、取代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在中学化学中,取代反应包括卤代、酯化、水解、硝化和磺化等很多具体的类型。

分例如下:1、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发生该类反应的有机物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醇、酚等。

例如: (1).(在适当的条件下,烷烃的取代反应是可以逐步进行的,得到一系列的混合物)。

(2).(3).CH 2=CH -CH 3 + Cl 2CH 2=CH -CH 2-Cl + HCl(4). (5).+ 2HCl2、与混酸的硝化反应(苯及其同系物、苯酚、烷烃等均能发生硝化反应)。

如: (1).+ HNO 2-NO 2 + H 2O(2).(3).环己烷对酸、碱比较稳定,与中等浓度的硝酸或混酸在低温下不发生反应,与稀硝酸在100℃以上的封管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环己烷。

在铂或钯催化下,350℃以上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苯。

环己烷与氧化铝、硫化钼、古、镍-铝一起于高温下发生异构化,生成甲基戌烷。

与三氯化铝在温和条件下则异构化为甲基环戊烷。

低碳硝基烷的工业应用日益广泛。

在使用原料上,以丙烷硝化来制取是合理的途径。

在工艺方面,国外较多的是以硝酸为硝化剂的气相硝化工艺,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业经验。

有代表性的反应器则是多室斯登该尔反应器。

国内迄今有关硝基烷的生产和应用研究均进行得不多,这是应该引起我们充分注意的。

(4).CH 3-CH 2-CH 3(气) + HNO 3(气)CH 3-CH 2-CH 2-NO 2 + H 2O3、与硫酸的磺化反应(苯、苯的衍生物, 几乎均可磺化)。

如: (1).(2).(邻、对位产物为主)4、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光照浓硫酸 △100℃++(1).羧酸和醇: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2).无机含氧酸和醇的反应:5、水解反应(卤代烃、酯、多糖、二糖、蛋白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掌握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总结:1、烷烃的取代反应CH4 + Cl2 → CH3Cl + HCl2、烯烃的加成反应CH2=CH2 + H2 → CH3CH33、炔烃的加成反应CH≡CH + 2H2 → CH3CH34、醇的氧化反应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5、酮的氧化反应2RCOCH3 + O2 → 2RCOCHO + 2H2O6、羧酸的酯化反应CH3COOH + CH3CH2OH → CH3COOCH2CH3 + H2O7、酯的水解反应CH3COOCH2CH3 + H2O → CH3COOH + CH3CH2OH8、醛的还原反应R-CHO + H2 → R-CH2OH9、酮的还原反应R-CO-R' + H2 → R-CH2-R' + H2O10、酰胺的水解反应NH2CO-R + H2O → NH3 + R-COOH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但它们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通过理解和记忆这些反应方程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原理和应用。

对于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真空泄污系统自控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自动化设备,专门设计用于处理和减少废物排放。

此系统利用真空技术,自动抽取和处理废气、废液等污染物,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真空泵:用于产生负压,从污染源抽取污染物。

传感器:检测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以便控制系统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

控制系统: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自动调整真空泵的工作状态和净化设备的运行。

净化设备:对抽取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吸附、化学反应等处理,降低或消除污染。

排放系统:经过处理的污染物被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

自动检测:系统自动检测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实时调整处理策略。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一. 取代反应1.CH4 + Cl2—1:1光照C2H6 + Cl2-1:1光照2. C6H6 + Br2—铁屑3. C2H5OH + HBr--加热4. C6H6+ HNO3--H2SO4 水浴加热7. C2H5Cl + H2O—NaOH8. CH3COOC2H5 + H2O--无机酸8. CH3COOC2H5 + H2O—碱9. (C17H35COO)3C3H5 + 3NaOH →皂化反应二. 加成反应10. CH2=CH2 + H2→Ni加热13. CH2=CH2 + HCl--催化剂,加热14. C2H2 + HCl 1:1--催化剂,加热C2H2 + 2H2-- Ni,加热16. CH2=CH-CH=CH2 + Br2 1,2加成17. CH2=CH-CH=CH2 + Br2 1,4加成18. CH2=CH-CH=CH2 + 2Br2 1,2,3,4加成19. CH3CHO + H2 –Ni20. CH2OH-(CHOH)4-CHO(葡萄糖) + H2 --Ni21. C6H6 + 3H2—Ni23. CH2=CH2 + H2O三. 消去反应24. CH3CH2OH-- 浓H2SO4 ,170℃25. CH3CH2Br + NaOH--醇,加热四. 酯化反应(亦是取代反应)26. CH3COOH + CH3CH2OH-- 浓H2SO4,加热27. C3H5(OH)3 + 3HNO3 --浓H2SO4五. 水解(卤代烃、酯、油脂的水解见上,亦是取代反应)32. CH3CH2ONa + H2O33. C6H5ONa + H2O36. 2(C6H10O5)n(淀粉) + nH2O --H2SO4,加热38. C12H22O11 (蔗糖) + H2O --H2SO439. C12H22O11(麦芽糖)+ H2O -六. 氧化反应41. 2C2H5OH + O2 --Cu或Ag43. 2CH3CHO + O2 →2CH3COOH47. CH3CHO + 2[Ag(NH3)2]OH→48. CH3CHO + 2Cu(OH)2 加热→49.CH2OH(CHOH)4CHO(葡萄糖)+2[Ag(NH3)2]OH→50.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57. HCHO + 4[Ag(NH3)2]OH →58. HCHO + 4Cu(OH)2 加热→七. 还原反应59. CH3COCH3 + H2 --Ni →60. HCHO + H2 --Ni →61. C6H5CH=CH2 + 4H2 --Ni →八. 加聚反应62. nCH2=CH2 →63. nCH3-CH=CH2 →64. nCH2=CHX →69. nCH2=CH-CH=CH2 →72. nCH2=CH2 + nCH3-CH=CH2 →九. 缩聚反应73. C6H5OH + HCHO---浓HCl,加热→74. HOOC- -COOH + HO-CH2CH2-OH →十. 其他(一)有机物跟钠的反应75. CH3CH2OH + Na76. C6H5OH + Na77. CH3COOH + Na(二)炭化78. C12H22O11 --浓H2SO4 →12C + 11H2O(三)分子间脱水79. 2C2H5OH-- 浓H2SO4,140℃(四)氨基酸的两性。

有机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之间或有机化合物与其他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合成有机化合物、研究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应用的重要手段。

有机化学反应的种类繁多,涉及到各种类型的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因此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它是醇与酸酐反应生成酯的过程。

酯化反应通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其中醇与酸酐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产物为酯和醋酸。

酯化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食品香精等领域。

例如,乙醇与乙酸酐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如下所示:CH3CH2OH + CH3CO2CH3 → CH3CO2CH2CH3 + CH3COOH二、醛酮反应醛酮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它是醛或酮与亲核试剂反应生成醇或醚的过程。

醛酮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合成复杂有机分子的重要手段。

例如,丙酮与氨水反应生成丙酮酮,如下所示:CH3COCH3 + NH3 → CH3C(O)CH2NH2三、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它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团取代的过程。

取代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中。

例如,烷烃与卤素反应生成卤代烷,如下所示:CH4 + Cl2 → CH3Cl + HCl四、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它是指两个或多个有机分子之间发生的加成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加成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中。

例如,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如下所示:CH2=CH2 + Br2 → BrCH2CH2Br五、饱和还原反应饱和还原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类反应,它是指将烯烃或芳香化合物经过加氢反应转化为相应的烃。

饱和还原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一种反应类型,常用于降低不饱和度和裂解分子。

例如,乙烯与氢气经过加氢反应生成乙烷,如下所示:CH2=CH2 + H2 → CH3CH3六、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它是指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在条件下发生重新排列的过程。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小结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小结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小结(一)取代反应1)CH 4+Cl 2−→−光2)C 2H 6+Cl 2−→−光 3) + Br 2−→−Fe 4)C 2H 5OH+HBr −→−∆ 5)苯酚+3Br 2→6)+HONO 2−−−→−H 42SO浓 7) +3HONO 2−−−→−H 42SO浓 8)C 2H 5CI+H 2O −−→−OHN a 9)CH 3COOC 2H 5+H 2无机 10)→+H H H O O OO OO NaOH C 3C C C || C CH || | C CH || | CH 3517 3517 3517 22 (二)加成反应11)CH 2=CH 2+H 2−→−N i12)CH 2=CH 2+HCI ∆−−→−催化剂13)CH ≡CH+H 2∆N −→−i14)CH ≡CH+2H 2∆N −→−i15)CH ≡CH+2HCl ∆−−→−催化剂16)CH 3CHO + H 2−→−N i17)+ 3H 2−→−N i18)+ 3Cl 2−→−N i19)CH 2=CH 2+H 2O 加压加热或 . 3442−−−−→−PO H SO H (三)消去反应20)CH 3CH 2OH CSO H 17042−−−→−浓 21)CH 3CH 2Br+NaOH ∆−→−醇(四)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亦是取代反应)22)CH 3COOH+CH 3CH 24223)−−−→−H ONO +OHOH OH H O H 422223||S CH CH C 浓 24)−−−→−+42SO H 2n 3276nHONO 3])OH (O H C [浓25)−−→−+乙酸酐COOH nCH 3](OH)O H C [3n 3276(五)水解反应(卤代烃、酯、油脂的水解见上,亦是取代反应)26)CH 3COONa+H 2O ⇔27)C 17H 35COONa+H 2O ⇔28)(C 6H 10O 5)n+nH 2O −−→−42SO H 29)C 12H 22O 11+H 2O −−→−42SOH 蔗糖(六)氧化反应○1被强氧化剂氧化 30)2C 2H 5OH+O 2−−→−AgCu 或 31)2CH 3CHO+O 2−−−→−M n(Ac)2 ○2被弱氧化剂缓慢氧化 32)CH 3CHO+2[Ag(NH 3)2]OH →33)CH 3CHO+2Cu(OH)2−→−∆34)CH 2OH(CHOH)4CHO+2[Ag(NH 3)2]OH → 35)CH 2OH(CHOH)4CHO+2Cu(OH)2−→−∆36)HCOOH+2[Ag(NH 3)2]OH → 37)HCOOH+2Cu(OH)2−→−∆(七)还原反应38)O−→−H +H --H N ||233i C C C 39)HCHO+H 2−→−N i CH 2OH40)(八)加成聚合反应41)nCH 2=CH 2→42)nCH 3—CH=CH 2→(九)缩聚反应43)→+OH N H H + 22 C || O CH | OH C|| O CH N |H H44)(十)其它:○1有机物跟钠的反应:45)2CH 3CH 2OH+2Na →46)○2碳化47)C 12H 22O 11−−−→−42SO H 浓○3分子间脱水48)2C 2H 5OH C140SO H42 −−−→−浓○4氨基酸的两性 49)NH |HCI COOH CH 2 2→+50)NH |NaOH COOH CH 2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A • • • • • • • •
1,3-偶极环加成反应(1,3-dipolar cycloaddition) 2,3-Wittig 重排反应( 2,3-Wittig rearrangement )
Abramov 膦酰化反应(Abramov phosphonylation reaction) Achmatowicz 吡喃酮合成(Achmatowicz pyranone reaction) Adams 脱羧反应 (Adams decarboxylation) Adkins-Peterson 反应(Adkins-Peterson reaction) Adler 酚氧化反应(Adler phenol oxidation) Adler-Longo 卟啉合成 (Adler-Longo porphyrin reaction) Ahmed-Strong 合成(Ahmed-Strong synthesis) Akabori 氨基酸反应(Akabori amino acid reactions) o Akabori-Momotani 氨基醇合成(Akabori-Momotani amino alcohol synthesis) o Akabori-Neuberg-Fischer 氨 基 酸 还 原 反 应 (Akabori-Neuberg-Fischer amino acid reaction) Akabori 肼解反应(Akabori hydrazinolysis) Alder-Ene 反应(Alder ene reaction) Alder-Rickert 反应(Alder-Rickert reaction) Alder-Stein 规则(Alder-Stein rules) Algar-Flynn-Oyamada 反应 (Algar-Flynn-Oyamada(AFO) reaction) Allan-Loudon 喹啉合成(Allan-Loudon quinoline synthesis) Allan-Robinson 反应(Allan-Robinson reaction) Allen 反应(Allen reaction) Allen-Millar-Mathey 重排反应 (Allen-Millar-Mathey rearrangement) Alper 羰基化反应(Alper carbonylation) van Alphen-Hüttel 吡唑重排反应(van Alphen-Hüttel pyrazole rearrangement) Amadori 重排反应 (Amadori rearrangement) Anderson-Fuchs 反应(Anderson-Fuchs reaction) Ando 扁桃酸合成(Ando mandelic acid synthesis) Andreasch 噻唑合成 (Andreasch thiazole synthesis) Andrussov 氧化反应(Andrussov oxidation) Anelli 氧化反应 (Anelli oxidation) Angeli 呋咱氧化物重排反应(Angeli furazan oxide rearrangement) Angeli-Rimini 合成 (Angeli-Rimini synthesis) d'Angelo 不对称麦克尔加成反应 (d'Angelo's asymmetric Michael addition) Anschütz 蒽合成 (Anschütz anthracene synthesis) Anschütz 羟基香豆素合成 (Anschütz hydroxycoumarin synthesis) Anschütz-Scholl 邻羟基苯乙酮合成(Anschütz-Scholl hydroxyacetophenone synthesis) Appel 反应 (Appel reaction) Appel-Robinson 氧化反应 (Appel-Robinson oxidation) Arbuzov 反应、 Michaelis-Arbuzov 反应 (Arbuzov reaction; Michaelis-Arbuzov reaction) Arens-van Dorp 合成(Arens-van Dorp synthesis; Isler modification) Arndt-Eistert 合成(Arndt-Eistert synthesis) Arndtsen münchnone 合成(Arndtsen münchnone synthesi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singer 反应(Asinger reaction) Asscher-Vofsi 反应 (Asscher-Vofsi reaction) Atherton-Openshaw-Todd 合成(Atherton-Openshaw-Todd synthesis) Auwers 合成、von Auwers 黄酮醇合成 (Auwers flavonol synthesis) von Auwers 1- 茚酮合成(von Auwers indane-1-one synthesis) Auwers 重排反应、von Auwers 重排反应 (von Auwers rearrangement) von Auwers-Inhoffen 重排反应 (von Auwers-Inhoffen rearrangement)
• Barbier-Wieland 递 降 反 应 、 Barbier-Locquin-Wieland 递 降 反 应 (Barbier-Wieland degrad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ardhan-Sengupta 菲合成 (Bardhan-Sengupta phenanthrene synthesis) Bargellini 反应 (Bargellini reaction) Bargellini 成环反应 (Bargellini ring-closure) Barger 去甲基化反应(Barger demethylation) Barry 反应(Barry reaction) Bart 反应、Bart-Schmidt 反应 (Bart reaction; Bart-Schmidt reaction) Bartlett-Condon-Schneider 反应(Barlett-Condon-Schneider reaction) Bartoli 吲哚合成 (Bartoli indole synthesis) Barton 反应(Barton reaction) Barton 苯基化反应(Barton phenylation) Barton 脱氨反应(Barton deamination) Barton 脱羧反应(Barton decarboxylation) Barton-Kellogg 烯烃合成 (Barton-Kellogg olefination) Barton-McCombie 去氧反应(Barton-McCombie deoxygenation) Barton-Zard 吡咯合成 (Barton-Zard pyrrole synthesis) Baudart 合成(Baudart synthesis) Baudart 酮醇合成(Baudart acyloin synthesis) Baudisch 反应(Baudisch reaction) Baum 苯甲酰基化反应(Baum benzoylation) Baumann-Fromm 合成(Baumann-Fromm synthesis) Baylis-Hillman 反应、 Baylis-Hillman-Morita 反应 (Baylis-Hillman reaction) Béchamp 反应 (Béchamp reaction) Béchamp 还原反应 (Béchamp reduction) Beckmann 重排反应 (Beckmann rearrangement) Beckmann-Chapman 重排反应 (Beckmann-Chapman rearrangement) Bedoukian 反应(Bedoukian reaction) Béhal-Sommelet 合成 (Béhal-Sommelet synthesis) Behrend 重排反应 (Behrend rearrangement) Behrend-Roosen 合成 (Behrend-Roosen synthesis) Belluš-Claisen 重排反应 (Belluš-Claisen rearrangement) Belousov-Zhabotinsky 反应、B-Z 反应 (Belousov-Zhabotinsky reaction) Benary 反应 (Benary reaction) Benet 合成 (Benet synthesis) Benkeser 反应(Benkeser reaction) Benkeser 还原反应(Benkeser reduction) Berchtold 反应 (Berchtold reaction) Bergman 反应、 Bergman 环化反应、 Bergman-Masamune 环化反应 (Bergman reaction) Bergmann 二氢恶唑酮肽合成 (Bergmann azlactone peptide synthesis) Bergmann 递降反应 (Bergmann degradation) Bergmann 蒽合成 (Bergmann anthracene reaction) Bergmann-Schotte 反应 (Bergmann-Schotte reaction) Bergmann-Zevars 法 ( 多 肽 合 成 中 用 氯 代 甲 酸 苯 甲 酯 保 护 氨 基 ) (Bergmann-Zeva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