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下 生态系统 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知识点
知识梳理
一、种群
⒈种群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注意点:一个种群的个体有大小,年龄,雌雄等差别。
⒉种群是由同一种生物的许多生物个体组成的,但种群并不是许多生物个体的简单相
加,而是具有单一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注意点:种群密度是指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计算方式为:种群密度=生物个体的数量÷种群生存的面积或容积。
二、群落
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各个生物群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组成的集合体叫做生物群
落,简称群落,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多种种群的集合体。一个群落中的生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食物关系,竞争关系和互助关系等,它们分布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分层现象)和水平结构(种群分布的地域性和种群密度差异)。
⒉根据群落的基本特性及生存环境,可将群落分为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其
中陆生生物群落又分为热带雨林群落,常绿阔叶林群落,针叶林群落,草原群落,荒漠生物群落和沼泽群落六种类型。
⒊植被
①覆盖地面的植物及群落叫做植被。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植被可分为自然植被
和人工植被(或栽培植被)。
②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有降水量,气温,光照条件和土壤条件等
③沙丘上出现草本植物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出现灌木群落出现乔木,形成
乔木群落(即天然森林的形成)。
三、生态系统的分类
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它可分为自然生态系
②吃植物的动物叫做草食性动物,吃草食性动物的动物叫做肉食性动物。四、生态系统的组成
⒈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按照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
能和特征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养
分等物质和能量。
⒉生产者也叫自养生物,是指能利用外界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并
储存能量的生物,主要是指植物。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成分。
⒊消费者是指能直接或间接的利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进行生活的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直接以植物作为食物的动物叫做一级消费者,以一级消费者作为食物的动物叫做二
级消费者,依此类推。
⒋分解者是指能将动植物的尸体,动物粪便等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土壤的生物,
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也是生态系统中必备的成分。
注意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此过程中,物质
被循环利用,能量进行了流动。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⒈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以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一条“锁链”。
⒉食物网是指将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食物链连在一起,而构成的多条食物链相互交
错成的网状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渠道。
⒊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全球性的,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吸收的太阳能,终点是热能,路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从上一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传递效率仅为10%——20%。
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⒈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
生物种类繁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当外界的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⒉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七、生物圈
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综合圈。生态系统具有等
级结构,即较小的生态系统组成较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生态系统组成复杂的生态系
统。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⒉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层)和
水圈的一部分。上至10km高空,下到海平面下12km的海沟,2-3km的岩层,其中海平面上下100米左右范围内的生物最为活跃。
⒊生物圈的组成: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其中人是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