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体的透视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体的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几何体透视的画法:
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于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
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

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
虚更加以强调。

(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 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于现实的取舍和区别,)
在素描结构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
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
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 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球体
圆球体与立方体相比较两者有着强烈的反差,圆球体的结构特征与立方体刚直的形态对立。

完全是由弧形构成的,给人以柔美、圆润、含蓄而灵动的感觉。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象均可以概括成立方体和圆球体这两种基本形态,也可以说立方体和圆球体是自然界中两种最
基本的形态,两者的对立关系也完全符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矛盾着的统一体之中”的这一基本规律。

F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圆球体的形体结构。

圆球体
圆球体的结构关系,要比方体复杂得多了,为了便于了解我们还是要对圆球体的结构关系加以概括,便于理解其形态构造。

下面是圆球体基本构造。

圆球体的形体结构
圆球体的绘画步骤
①首先画一个正方形,画出对角线,找出一个交点为圆球体的圆心点,通过此圆心点作
水平线和垂直线,找出圆球体外轮廓线与正方形相切的四个切点
②然后用“切”的方法渐次地把这个方形由方的形态变为圆的形态。

如图先用短直线逐
渐的画出圆形的大体轮廓,再调整成圆形。

图3-2圆球体的绘画步骤二
③调整线条,
(图3-3 )。

用圆滑曲线将圆修整一下。

用橡皮反复调整,直到感觉圆形画圆了为止,
图3-3圆球体的绘画步骤三
3-2所示,
S
这样,圆球体的外轮廓就画出来了。

那么如何才能画出圆球体的立体感呢?在画圆球体 立体感前,我们首先还要了解一下圆的透视变化,
画圆的透视,要借助于正方形的透视关系。

如图4所示,这是几种情况下圆的透视关系。

画出不同面的圆球体透视图, 并找出圆
的透视变化。

注:圆的透视画法与图 4-3的描绘
步骤相同。

圆的透视变化要反复练习,只有熟练掌握以后才能进行圆的立体感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回到图4-3中,要依照圆球体轮廓形形画一个透视的正方形与其相 交,具体方法是通过圆的直径,作透视正方形,(图
5)。

之后再画出透视圆形,以此来体
图4-2成角透视的圆
图4-3平行透视立面的圆
图4-1平行透视平面的圆 这是完成后的效果,
现圆球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圆球体立体感表现完成图
正方体和圆球体
第一步,根据对象的大小和纸的大小作好构图,并注意两个物体间的大小比例关系
第二步,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画方体的方法确定好方体的透视和比例,球体可先画一正方形占位
第三步,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画正对的圆的方法画出球体的透视和比例
第四步,认真比较线的方向长短并深入调整,注意用线表现出前后远近空间感
锥体和圆柱体
圆锥体和圆柱体有着近乎相同的特征,这两个形体实际上是立方体和圆球体的部分结构
特征的组合体,其直线部分属于立方体的特征,而圆的部分又属于圆球体的特征,因而这两种形象特征的形体属于中性形体,如果立方体与圆球体是形象的两极的话,那么圆锥体和圆柱体就属于这形象两极的过渡地带。

圆锥体的结构形体,(图1)。

锥体的结构特征就是其底部的圆形向上逐渐缩小,最终到尖部消失,形成圆和两侧直线
的结构特征。

如图2所示。

图2锥体的形体结构
圆锥体的画法

画一个一点透视的正方形,作对角线求出中心点,再通过中心点作水平线、垂直线
等辅助线,如图3-1所示。

图3—1圆锥体的步骤图
②画出透视圆,这个透视的圆就是圆锥体的底部。

过圆心点向上作垂直线,
在相应的
位置取一点作为圆锥体的高点,连接高点与透视圆左右的两个端点。

圆锥体的形象就画成了, (图3-2 )。

图3—2圆锥体的步骤图
③根据圆锥体的结构特征,我们可以对这个锥体进行结构分析,以突出其立体感和空间感。

画出几条主要的结构线即可,注意前后形体在用线上要有虚实、强弱之分。

⅛,,~'"L⅝
圆柱体的画法
圆柱体透视:
在画圆柱体透视原理:当它的椭圆位置在视平线上时,椭圆显示出来的形状是一条直线。

如果圆柱体的椭圆高于视平线或者地平线,曲线的最前伸处就形成一个朝上的弧形,如果低于视平线,则形成一个朝下的弧形。

我们可以拿一个圆形镜子,把镜子举到与视平线齐平,让它的上面成为一条笔直的线。

注意此时的镜子的底部,由于它低于视平线,于是就构成了一个椭圆。

然后慢慢的把你的胳膊朝下降,注意镜子的上面这时变成了一个椭圆,并随着你的胳膊的下降,这个椭圆变得越来越宽。

最后,当镜子的上面与视线垂直时,这个椭圆就变成了它事实上的圆形了。

总之,圆柱体的上面个椭圆越靠近视平线或者地平线,它就显得浅,如果离得远,它就显得深。

(如图)
圆柱体的特征最为单纯,它和锥体一样,都包含着立方体和圆球体的共同形态特征。

从顶面看,呈圆形形态。

从侧面看,越接近直视越呈现方形的形体特征,(图 1 )。

圆柱体和圆锥体形象最为接近如图2所示,它们共用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中轴线。

图1圆柱体的结构
圆柱体的结构关系就是由无数个等大的圆形叠加而成的。

叠加的同时又形成侧边直线的
结构形态,(图3)。

图3-1圆柱体的结构图3-2圆柱结构
①圆柱体,我们可以通过长方形作为辅助手段,其形象表现就容易得多了,先画出个长方形如图4。

(注意:长方形高和宽的比例关系)
图4-1圆柱体描绘步骤图
② 在长方形上下两端分别作辅助线,取出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的深度,先在长方形上下
两个面上画出透视正方形,作透视圆(注意: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由于透视原因,下面比上面要略宽些,宽窄的大小要随视角的上下位置而定),(图4-2 )。

图4-2圆柱体描绘步骤图
③在圆柱体上进行结构分析,画出结构线。

用线要注意虚实变化以体现空间感。

画出
完整的圆柱体,(图4-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