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书湖阴先生壁》这篇古文的内涵,领悟人生真谛;2.能够熟练运用本文所学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及书写;3.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2.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领悟人生真谛;3.了解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形式和内容,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主旨;2.通过教师的课堂演示,形成对这篇古文语言的感性认识;3.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教学难点1.文章语言形式的识别和理解;2.对文章内涵的领悟和思考;3.通过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全面认识古文《书湖阴先生壁》的形式和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能力;2.采用“激发兴趣、讲解文化、互动交流、评价总结”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创设适当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关于古文学习的课件,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然后由教师进行概述和补充。
2.讲解(1)讲解《书湖阴先生壁》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然后针对文字的构成和形式进行讲解,包括文中的用典方法和一些常见句型的使用。
(2)分析文本含义分组讨论,针对文章中的某些文字和语言进行分析和解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原文的内在含义,并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质疑,促使学生们形成更加深刻的思考。
3.互动交流(1)课堂讨论针对文本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和社会经验与教师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并向同学互相提问和进行交流。
(2)小组活动根据教师的安排,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要求他们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团队任务,任务要求他们使用文中的语言手段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从而展示他们对这篇古文的理解程度。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优秀课件)
课件在线
7
课件在线
8
\\ \\ \\ \\
朗读练习
两一花茅 山水木檐
ta 排 护 成 长 闼田畦扫
送将手静 青绿自无 来绕栽苔 。,。,
书
湖
qi 阴
( 宋
先
) 王
生
安 石
壁
课件在线
9
方式,赞扬庭院环境清洁幽雅;后两行采用 拟人手法,进行动态描写,把庭院内部与外 部美景联系起来,静动互补。全诗把这座乡 间小院的美景和主人的高雅品格展现在读者 面前,给人安闲幽雅的感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件在线
6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
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 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 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 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 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 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 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 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 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 的善施教化。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讲课人:优质老师
课件在线
1
课件在线
2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
大琡家,当过宰相,在褆宗皇帝支持下实行过改革,历史 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 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 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 美谈。 ①湖阴先生——杨德逢,王安石在金陵(南京)的邻居。 ②长——同“常”,经常。 ③静——同“净”,洁净。 ④畦——田园中划分成的小区。 ⑤排闼——猛地推开六。
《书湖阴先生壁》ppt【教学课件】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书湖阴先生壁》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湖阴先生的庭院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
本章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敬意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歌内容讲解本章通过对《书湖阴先生壁》的逐句解析,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解析内容包括诗歌的结构、意象、修辞手法等。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掌握《书湖阴先生壁》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敬意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第三章:诗歌鉴赏3.1 诗歌朗读与欣赏本章通过朗读《书湖阴先生壁》,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书湖阴先生壁》,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2.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敬意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第四章:创作练习4.1 诗歌创作指导本章对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2 教学目标4.2.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5.2 教学目标5.2.1 知识与技能:巩固《书湖阴先生壁》的知识点,掌握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方法。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2. 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王安石及其代表作。
2. 解析诗题“书湖阴先生壁”的含义。
3. 朗读并翻译全诗。
教学步骤:1. 引入诗人王安石,简单介绍其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讲解诗题“书湖阴先生壁”的背景和意义。
3. 朗读全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 翻译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第二章:诗文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
2. 探讨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等。
2. 分析诗人运用描写手法表现意境的方式,如对比、动静结合等。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如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等。
第三章:诗歌创作背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1. 介绍《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
2. 分析创作背景对诗歌意义的影响。
教学步骤:1. 讲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创作背景,如作者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
2. 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诗歌鉴赏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诗歌鉴赏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深入理解和欣赏《书湖阴先生壁》。
教学内容:1. 介绍诗歌鉴赏方法,如关注意象、分析描写手法、体会情感等。
2. 指导学生运用方法,分析和欣赏《书湖阴先生壁》。
教学步骤:1. 介绍诗歌鉴赏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到《书湖阴先生壁》的分析和欣赏中。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教学目标:2. 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书湖阴先生壁》的理解和欣赏。
《第2课古诗两首书湖阴先生壁》PPT课件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理解
故事的大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书湖阴先生
壁》。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茅屋草舍经常打扫得无垢无 茅屋在内的整个庭院
qí yán
苔
花木一池一池都是主人亲自培栽 花木成畦手自栽。
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tà máo yán qí 排( ) ( )( ) ( ) 2、组词。 壁( )绕( )闼( )檐( 僻( )侥( )阔( )畦( 3、解释词语。 茅檐:———— 畦:———— 排闼:————
) )
•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所描绘的画 面。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 • 5、填空。 • ⑴ 《书湖阴先生壁》运用了——手法, 赋予山水生命感情,突出它们与人的关 系的诗句是:——————————— ————————————— • ⑵ “苔”,“栽”和“来”的韵母都 是————
6、默写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 ——————,————————。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 情。
田园中划分的有一定界限的长条
一条清清的河水保护田地,把 一水护田将绿绕, 绿油油的田地环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座山推开门把青青山色送进
推开门 河水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 tà
屋来
作者简介:
王安石:宋代人,抚州临 川人,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总结
描写的初夏的景色,表现 了山水依人,对湖阴先生家的 喜爱和对先生品格的赞美之情。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PPT教案
1、背诵并默写全诗,感悟古诗内涵。
2、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 《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教案1:课题: 《书湖阴先生壁》导读教材: 《文言文阅读教程》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课文《书湖阴先生壁》的背景、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2. 掌握《书湖阴先生壁》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书湖阴先生壁》的内容和意义。
2. 熟悉文中出现的古代词汇和句式结构。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解读文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列示一个“湖阴先生壁”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回想之前学习的文言文课文,了解一些常见的句式和词汇。
二、讲解课文 (15分钟)1. 带领学生读课文《书湖阴先生壁》。
2. 通过问答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三、课文分析与讨论 (20分钟)1. 分组讨论,就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展开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四、词汇学习 (15分钟)1. 教师讲解文中的生僻词汇,并指导学生进行拼读和理解。
2. 学生们根据给出的词汇表,自行总结并记忆所遇到的生词。
五、句式分析与记忆 (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主要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强化对句式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记忆。
六、课文背诵 (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进行课文的背诵。
2. 分组展示和评选出最佳的背诵者。
七、课堂小结 (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
2. 布置预习任务,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扩展活动:1. 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湖阴先生壁在古代文学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2. 开展文言文阅读比赛,通过朗读和解读课文,展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教案2:主题:《书湖阴先生壁》阅读与解析教材:《文言文阅读教程》教学目标:1. 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情节和含义。
17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14张PPT)
➢ 新课导入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壁
册
此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2
己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特别是要注重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3
六 年 级
课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古诗所
书 湖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 阴
语 文
后
的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自然的美。
上
小
册
结
先 生 壁
2
0 2
下课!
3
六
书
年 级 语
同学们再见!
文
湖 阴 先 生 壁
上
册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0日
以下为备用PPT课件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2
0
六 年 级 语 文 书 湖 阴 先 生壁23
书 湖 阴 先 生 壁
上
册
2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此 处 可 以 修 改删 除023
书 湖
课 级
语 文
后 上 小 册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古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还领悟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特 殊情感和赞美。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古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历史价值。
阴 先 生 壁
结
课后小结
2 0 2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会通过多阅读、多学习来提高自
册
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的愉悦与轻松的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它的感情基调是豪迈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诗的风格则迥然不同,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的这首诗《书怀阴先生壁》。
2、说说对诗题的理解。
(书:书写,也就是写诗;壁:墙壁)。
反问学生:①读题目停顿在哪呢?(书和胡阴先生后面)齐读课题。
②会读了,就告知题目意思。
(作在胡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③走近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梅花》、《元日》、《登飞来峰》等,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经典流颂。
)④阐述作者胡阴先生有什么关系?(胡阴先生名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闲居江宁是的一位邻里好友,初夏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景色环境十分欣赏,应主人要求题诗墙壁。
)(二)讲授新课:1、自由地读一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老师强调畦)2、再读此诗(叫学生),指导学生读诗时的停顿在哪?怎么停顿?①讲授读诗要遵循平仄规律。
(平仄分法:一声二声字是平声,三声四声字是仄声)分法: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②按照平仄规律,自由练读,请人展示。
3、自由读一读全诗,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文章大意。
4、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书湖阴先生壁》课件PPT教案
研读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长扫:即常扫
净:干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畦:意为田园 条方块。
排闼:推开门
研读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诗意
茅草房庭院经 得没有一丝青苔。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满畦,都是主人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第三单元 · 第12课
书湖阴先生壁
诗歌导入:
书湖阴先
题写在湖阴先生庭
背景介绍: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
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
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 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 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 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 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 壁上。
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再读诗歌: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课堂总结:
《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的
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 适心情。
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
布置作业:
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研读诗歌: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 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 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 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研读诗歌: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研读诗歌: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书湖阴先生壁》 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理解诗歌的字词含义,翻译诗句,领会诗意。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湖阴先生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含义和翻译。
2.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教材:《书湖阴先生壁》原文及注释。
2. 学生教材:古诗文阅读教材。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介绍《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字词含义,翻译诗句。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发表对诗歌的看法。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践行爱国主义。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的感悟文章。
8. 板书设计《书湖阴先生壁》作者:_____背景:_____内容:_____意境:_____情感:_____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书湖阴先生壁》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字词含义的理解和翻译准确性。
3. 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4.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书湖阴先生壁》 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书湖阴先生壁》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湖阴先生高尚品德的赞美。
(3)学习生字词,巩固并扩展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写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湖阴先生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3)学习生字词,扩展词汇量。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寓意深刻的句子解读。
(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生字词、图片等。
(2)提前让学生预习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2. 课堂导入:(2)简要介绍湖阴先生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内容。
3.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默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5.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感受诗歌的美。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练笔。
(3)观察生活中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赞美,下周分享。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书湖阴先生壁》课程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这首古诗,并理解诗中字词句的含义。
-学生能够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理解诗中描绘的景物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等方式,探究诗歌的意境和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将诗歌中的画面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其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能够准确表述诗的大意。
2. 难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1. 《书湖阴先生壁》的课件,包括诗歌原文、注释、译文及背景资料。
2.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
3. 黑板或白板,用于书写诗歌和关键词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入新课:介绍《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王安石及其背景,引出诗歌的主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 教师播放诗歌朗读音频,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深入理解,品味诗意1. 分组合作,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小组内分享对诗中景物的理解,如“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等。
-讨论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教师讲解,点拨难点。
-解释诗中难懂的词汇和句子,如“护田”、“排闼”等。
-分析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以及诗中蕴含的闲适心情。
四、拓展延伸,感受文化1. 分享作者王安石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借鉴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和人生智慧。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布置作业:背诵《书湖阴先生壁》,并尝试写一篇关于这首诗歌的读后感或赏析文章。
部编六上语文《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熟读成诵。
(二)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田园风光的幽雅,并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湖阴先生的赞赏。
(三)通过学习典故资料,感受后两句拟人、对偶的表达特点,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
二、教学准备课件,微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解诗题1.了解“题壁诗”。
(1)引导:古人在游山玩水时有感而发,就会即兴在寺庙、旅店、楼阁等墙壁上提笔作诗。
我们把这类诗称为“题壁诗”。
(2)背诵学过的“题壁诗”——《题西林壁》。
2.观察两个诗题(“题……壁”“书……壁”),说说发现。
(1)理解“书”的意思。
(题写)(2)理解诗题的意思。
(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3)读准诗题节奏。
(书/湖阴先生壁)3.介绍王安石、湖阴先生。
(1)学生交流对王安石的了解。
(2)借助注释认识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王安石的邻居。
(二)初读古诗,显韵味1.回顾读好古诗的要求。
(一读准字音,二读出节奏,三读出韵味)2.同桌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3.反馈朗读。
(1)读出节奏。
(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读出节奏)(2)读出韵味。
①教师提示。
读古诗时还得注意古诗的“韵”。
找一找,这首诗哪几个字押韵了。
(课件中的“苔”“栽”“来”,显红)②指导学生朗读时延长韵脚。
③教师加手势范读第一句,学生读下面三句。
4.齐读。
(三)借助注释,想画面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圈出诗中的景物,想一想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板书:借助注释)2.反馈交流。
3.想象画面,以诗“绘画”。
(1)读一读。
(出示句子)(2)引导找到对应诗句。
(两山排闼送青来)(3)描述画面。
(出示学习活动)四人小组合作,每人一句诗,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面,比比谁描述得最美。
写完后,小组内交流。
(4)小组汇报,配乐朗读诗句。
4.小结。
通过想象,这首诗就成了一幅幅画,成了一篇优美的散文。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朝代及背景;
2. 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
3. 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意义;
4. 能够运用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并简要介绍宋儿童诗的特点和价值。
2. 学习诗歌:
让学生分组齐诵《书湖阴先生壁》。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
3. 讲解诗歌背景:
介绍诗歌的作者王安石,以及他在宋代政治和文化上的作用。
讲解湖阴先生壁的由来和意义。
4. 分析诗歌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韵律、对仗和用词。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寓意。
5. 理解诗歌主旨:
与学生一起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6. 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朗读表达。
7. 拓展活动:
让学生了解其他相关的古代诗歌作品,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等,并进行比较分析。
8. 总结:
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9. 作业:
布置写一篇关于诗歌背景及意义的读后感。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诗歌朗读技巧和声音韵律的准确性;
2. 学生对诗歌主旨和意义的理解;
3. 学生对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思考的准确性和深度;
4. 学生读后感的书写质量和思路独特性。
小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
小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注释】(1)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2)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3)成畦: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4)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5)排闼: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6)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7)敛:收敛。
垣:矮墙。
(8)黄鸟:黄莺。
午梦:午睡时的梦。
(9)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背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作者】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湖阴先生壁》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湖阴先生壁》教案一、教学目标:1. 浅析《书湖阴先生壁》这篇课文,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寓意。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对待名人的态度。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仿写深入理解文化传承。
二、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文具用品。
三、教学内容:1.导入请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对名人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名人不只是大明星,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名人。
比如老师,父母等等。
2.新课呈现1)课文导读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封建社会中读书人的处境以及读书人为什么要装作不卑不亢;(2)名人的形象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3)我们对名人的态度。
2)课文评析1、记叙文的特点2、豆蔻年华的哲理3、书生与士子的区别4、名士形象的塑造5、文人的精神6、身外之物的意义3. 关于作文仿照《书湖阴先生壁》写你的墙上有什么?比拼书法情境再现。
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同时注意文字的通顺与规范。
四、巩固练习1. 判断正误题()1.熟背名士的事迹能使你自己的名声更响亮。
()2.作者称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如名士。
()3.作者把上官和这生同列入名士行列。
()4.书生是指读过书却没中过进士的人。
()5.说一人称是指作者本人。
2.阅读理解题我自谓才薄,不自量,然犹书此以观后人耳。
主句为“我自谓才薄”,分析句意及与后文的关联,并请写出这段话的寓意。
3、写作训练请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例,仿照《书湖阴先生壁》,写出墙上的文字。
需注意以下几点:(1)正面体现自己的修养、品格和理念。
(2)不要过度渲染,本着真实、质朴、自然的原则撰写。
(3)书法要求端正规范,准确无误。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书湖阴先生壁》这篇课文,了解了它的内容,并且学会了仿写,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塑造文化自信。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的写作能力又有了一分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朗读+知识导学+课件教案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注释】(1)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2)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3)成畦: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4)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5)排闼: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6)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7)敛:收敛。
垣:矮墙。
(8)黄鸟:黄莺。
午梦:午睡时的梦。
(9)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背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作者】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
”茅檐”代指庭院。
”净”即干净。
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
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
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
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
“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
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qí)栽种。
”畦”是指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成畦”二字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
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
”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
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tà)”二字,更是神来之笔。
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
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
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
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
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
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
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
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
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净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
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
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
”护田”和”排闼”的典故都出自《汉书》,是严格的”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可见诗律极为工细精严。
但读来自然天成,全似未尝着力准确地说,由于诗人将典故融化在诗句中,我们只觉得他采用了拟人手法,而不感到是在”用事”。
”用事”而不使人觉,这正是其成功之处。
主题思想《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湖阴先生家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一片深情,赞颂了友人人品的高洁。
重点解析①重点句解析:这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门外景物,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味的亲切形象。
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护”和“绕”字显得那么有情。
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美丽、干净,也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
互相探究·结合“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说说什么是对偶句。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近、相对、相连的内容,叫对偶。
在这两句诗中,“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绿”对“青”“绕”对“来”都对得非常工整。
恰当地运用对偶的手法,能使我们的作品在形式上整齐美观,协调均匀,在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结构图示同步习题1.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2.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一、下面对诗歌《书湖阴先生壁》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CD)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二、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答案: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一水”对“二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
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
三、请你结合诗歌1、2两句说说湖阴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答案: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好静、爱美,生活情趣高雅的人。
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3、4两句。
阅读答案:诗人运用拟人(对偶)的手法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化静为动,说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意,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五、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阅读答案: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六、“一水护田将绿绕”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阅读答案:运用拟人手法。
化无情为有情,赋予水以灵性,生动写出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答案:表现了诗人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1.CD.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C“生活的无奈与苦痛”情感理解错误,D由远及近错误。
2.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任答两种2分)“一水”对“二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
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
(结合诗句分析两种修辞手法4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背诵古诗,分享诗词积累。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
)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
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
(学生分享积累的诗词。
)2.自然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两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来看看这首《书湖阴先生壁》。
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1.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过渡到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学《江南春》时,用到了这样的学习方法:①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