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说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资料 PPT课件 图文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资料 PPT课件 图文

表人物陈独秀、胡适
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序号
2010年内容及要求
2011年内容及要求
11 (识记)南方古猿的生活时间 (识记)人类起源的时间和地区 和地区
12 (识记)《人权宣言》的基本 (识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内容
《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13
(运用)评价拿破仑
14 (识记)“三角贸易”的基本 (识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
(其它答案合乎题意、言之成理可酌情计分。)
二、问答探究题 例3.高考制度是一种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这一点上它与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一脉相承。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1)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唐朝对 这一制度进行了创新,创新体现在什么地方?
(2)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3)举例:
• 一、材料解析题 • 例1.当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
中国却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英 方在信函中说,英王为了“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 两国人民之商业……”。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 函译文却称,英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 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在陈述“使团”来华目的 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信函译文与英方信函原文有 何不同? 不同:总督译文:来华朝贡,以表归顺;

【初中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优秀课件8(说课) 人教版

【初中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优秀课件8(说课) 人教版
课题 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宜兴市实验中学 夏静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重点难点】
提 纲
5 【教法学法】
6 【教学过程】
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一 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及含义、香 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等问题。
1 【教材分析】
【 “一国两制” 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 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动脑筋】
• 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照顾到香港的历 史和实际情况的?
香港和长期被英国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当地人民 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所以“一 国两制”强调香港回归后要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条件。
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港澳回归以来的经济发展:
【情境一】
澳门步行街
港澳回归以来,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并没有出现像某些 人预计的经济崩溃。
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情境二】
“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执行的效果很好, 令人欣慰。“一国两制”是新事物,在实施过 程中完全有可能出现大的问题,但实际上这种 情况并没有发生。

叶公中学-范孝坡-七历史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

叶公中学-范孝坡-七历史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对上节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的主要内容经行提问。 1、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2、休养生息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3、文景之治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设计意图:这样既是对上节课主要内容的 复习,又为讲本节课作了铺垫。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个环节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 治”》主要内容的复习提问,向同学们说明, 从刘邦到汉景帝时期,由于休养生息政策的实 施,使西汉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 “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但这并不是西汉的 鼎盛时期,西汉的鼎盛时期出现在汉武帝时期。 由此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王朝。 设计意图:这样既导入了本节课的内容, 又向学生展示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性。
诸侯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横行乡 里,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政治:下诏允许诸侯王除 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 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 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 封号——推恩令(主父偃)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主父偃 yan ˇ 封土再分
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 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
(三)自主学习,掌握基础。
老师出示自主学习提纲,指导学生进行 预习。 自主学习提纲 1、推恩令:原因、内容、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内容、意义。 3、盐铁专卖:原因、内容、意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主 学习,在自学之前,老师先出示自主学习提纲, 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 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说课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说课课件

内容标准
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 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 之战等史实,感受中 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 勇斗争精神。 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 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边疆地区管 辖和维护 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 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巩统 固一 和多 社民 会族 的国 危家 机的
贞观 之治
开皇 之治
康乾 盛世
知 识 条 理 化 理 解 规 律 化
——
说教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贞观之治” 。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
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 评价 。
练习法
说教法
多媒体 辅助法
教法
自主探 究法
比较 归纳法
讲解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 9、说学情 • 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 思维活跃,所以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 析资料,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能力。引 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 习。因为初一学生知识积累较少,还未形 成正确史观,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唐太宗和武则天,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 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说教材
编 排 意 图
编 排 意 图
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 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 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 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历史说课(1).ppt

历史说课(1).ppt


什么项目吗?你们想不想知

道?由此导入新课。

为什么会
(二)新课过程
1、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突
本目以小字形式出现,主要 以学生自学为主,引导学生明 白耕田人与牧羊人之间为什么 会发生冲撞与交融,从而使学 生形成对古代文明之间交往方 式的整体认识,即不同文明之 间的交往方式主要有暴力冲突 与和平交往两种。借此引入第 二子目的学习。
一、说教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基本史实,说出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简述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等 史实,探讨世界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3、列举古代文明之间交往方式的类型,说出它们之间 的区别。
一、说教材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亚历山大、马可﹒波罗的材料,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 马可﹒波罗来华, 特别是《马可﹒波 罗行记》在促使东
西方和平交往方面 的意义。
• 学生在了解上述和平交流 的史实后,分小组补充举出 古今中外和平交往的事例, 及联系当今世界现状,并进 行畅谈品评。在表述个人观 点的同时,感悟和平对人类 文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和平交流的方式从古至今为 什么备受人喜爱。学生在比 较中得到深刻的体验,从而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历史说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说课课件31张PPT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说课课件31张PPT

七、板书设计

政 权

更 迭
西晋短命而亡
政权更迭及其特点分析
东晋统治长久
西晋统治问题 少数民族内迁
动荡与发展的关系再识 门阀政治
江南开发
北朝奠定统一基础
动荡与融合的辩证理解
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

族 统一
交 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江南地 区的开发
东晋与南朝
朝的历史发展脉络, 应用《魏书》《宋书》 等史料提供阅读与探
究,更注重对于历史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
十六国与北朝
思维的培养。
民族大交融
三、学情分析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 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 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 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 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 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 的潜力。通过深度学习理论来达 成这一目的。
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
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载体和方式,用法律来
保障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让各
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家国情怀
——习近平
六、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 结
合作讨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晋书.惠帝纪》
西晋内部统治问题

三国鼎立PPT课件33(说课) 人教版优秀课件

三国鼎立PPT课件33(说课) 人教版优秀课件

孙权



刘备

总结巩固 拓展提升
课后拓展
谈古论今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能人辈出的时代,还有哪些你喜欢的人物? 你欣赏的是他的什么能力?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借鉴?
史海撷英
课后搜集材料
补全歇后语
猜谜语(三国人物)
知识抢答
1、周瑜打黄盖,
1、凿壁偷光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关公面前耍大刀 2、孔雀收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第一中学 张晓宇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5 4
3
1
2
教材地位
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 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 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 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 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起 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作用。
合作探究 走进历史
活动三:真伪三国
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 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一样吗
史书记载:亮生于公元181年,瑜生于公元175 年。
合作探究 走进历史
活动四:焦点访谈
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②从东汉末年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历 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合作探究 走进历史

中学历史教学的说课和备课共27页PPT

中学历史教学的说课和备课共27页PPT
拉Fra Baidu bibliotek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中学历史教学的说课和备课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2抗美援朝说课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1-2抗美援朝说课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新中国两难历史情境,设疑置问——是否应该 出兵朝鲜,让学生通过刚才所学习的背景和提供的文献材料(学案) 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并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抗美 援朝抉择的不易,由此感受到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
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的展示明确 抗美援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 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出兵or不出兵 不出兵
①美国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 ②中美势力悬殊 ③国民党反对派想乘机反攻大陆 出兵 ①中朝深厚的革命情谊 ②中朝社会主义盟友关系 ③美国行为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
1、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战争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②中朝人民并肩作战,中国人民积极支援 ③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抗美援朝的意义 ①国际: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 大提高了我国 的国际地位。 ②国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 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
立国之战
教学 教 教教 材情 学 法学 分分 目 学设 析析 标 法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认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正义 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抗美援朝》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一 课中学习了新中国的成立,让学生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为第二课奠定了学习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巩固新政权。本课与下一课都是巩固新政权的重要内容。

初中历史教育PPT

初中历史教育PPT

中国古代史
周朝 - 建立和衰亡 - 文化成就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文明 - 建立和衰亡 - 文化成就
世界古代史
古希腊文明 - 建立和衰亡 - 文化成就
世界古代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罗马文明 - 建立和衰亡 - 文化成就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辛亥革命 - 背景和原因 - 成果和影响
中国现代史
新中国的成立 - 历史背景和原因 - 思想基础和历史意义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起因和原因 - 战争过程和结局
世界现代史
冷战时期 - 冷战的意义和影响 - 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
结论
结论
历史对人类的启示 - 发展的重要性 - 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结论
学习历史的意义 -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
任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初中历史教育 PPT
目录 简介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结论
简介
简介
什么是历史 - 历史的定义 - 历史的意义
简介
历史的分期 - 中国历史的分期 - 世界历史的分期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夏朝 - 建立和衰亡 - 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史
商朝 - 建立和衰亡 - 文化成就

(说课)大变革的时代ppt

(说课)大变革的时代ppt

三 说 教 法 学 法
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 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 形成
法三 说 教 法 学
问题探究法
合作讨论法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 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个学生有 机会参与到课堂展示中,真正成为学习 的主体,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正 确的历史观,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 国历史的了解。
程四 说 教 学 过
一导入新课 二我探究,我展示
三我分析,我总结 四我反思,我提高
一、导入新课

通过指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春秋战 国时期诸侯争霸及兼并战争的基本情况 ,设疑:为什么秦国由西部一个不起眼 的小国发展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乃 至打败东方六国,最后统一全国? 因为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 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 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 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农民
租种或购买土地耕种
4.我反思,我提高
寻找变革 本课讲述了很多春秋战 国时期具体变革的事例,比一比,看谁 找得多。
《史记》记载,秦 孝公死后,太子即 位。守旧贵族诬告 商鞅“谋反”,结 果商鞅被处死。请 大家议一议,商鞅 变法是成功了,还 是失败了?说说你 的想法?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课件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课件
中学历史教材有多种类型和版本,包括国家标准教材、地方教材、版本修订 等。这些不同的教材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视角和学习资源。
中学历史教材的进化与变化
1
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随着历史的进展和变化而不断更新。
2
教学方法
教材编写者根据教学需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教育体系
教材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教育体系。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PPT课件
这是关于中学历史教材分析的PPT课件。通过本课件,你将了解到中学历史教 材的定义、种类、版本、进化与变化等内容,以及对教材的评价和选择方法。
什么是中学历史教材?
中学历史教材将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和理解历史事件。它们包括教学材料、课本和其他资料。
中学历史教材的种类与版本
对中学历史教材的评价
1 全面性
教材是否全面覆盖历史事件和概念。
2 客观性
教材是否客观地呈现历史事实。
3 教育效果
教材对学生历史知识和深度理解的贡献。
中学历史教材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 提供基础历史知识 • 帮助培养历史思维 • 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缺点
• 过于简化或扭曲历史事实 • 缺乏多样化的历史观点 • 难以覆盖全球历史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一起研究和讨论教材中的 历史事件。
实地考察
将教材所学应用于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历 史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说课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说课课件(20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
本课教材围绕东汉的兴亡这一主题讲了 东汉王朝的建立、繁荣和灭亡,重点介 绍了“光武中兴”和东汉逐渐衰败的因 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为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及两汉 的科技和文化奠定基础,所以本课内容 在整个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自主学习
•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出示导读提纲:
• (1)光武中兴的具体措施和表现各是什 么?
• (2源自文库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原因、时间、 领导者和影响各是什么?
3、 释疑解惑
•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8页,思考: 西汉是怎样灭亡的,东汉是如何建立的?
• 用多媒体展示: • ①王莽夺权,建立新朝。 • ②刘秀称帝,建立东汉
戚的权力膨胀。 (①2王)莽外夺戚权宦,官建交立替新专朝权。的原因和影响。
太注后重重 文用治自,己善的于亲用戚人,纳导谏致;外戚的权力膨胀。 (允1许)北指方导少学数生民阅族读内课迁本,第缓5和8页民,族思矛考盾:西汉是怎样灭亡的,东汉是如何建立的?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 允加许强北 中方央少集数权民,族维内护迁国,家缓统和一民;族矛盾
六、说板书设计 新朝
东汉
前期:光武中兴
中期: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中学历史说课课件

中学历史说课课件
始皇统一全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史实,启发学生对相关 历史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 法:鉴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 点,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课在教学上主要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阅读法、情境法及小组 讨论等方法。 学 法: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会总结归纳整合教 材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掌握对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的记 忆方法。 ③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图片,培养从史料中获 取信息的能力。
堂堂清A类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全国是在(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20年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大业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郡县制 ②实行分封制 ③设立“三公” ④修驰道、统车轨 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⑥焚书坑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堂堂清B类 (A类)二、填空题:
1、秦王 于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 定都 。 2、秦统一以后,在中央设 合称“三 公”。 3、秦规定使用 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规定 为全国统一通用的货币,并把 国度量衡的标准器颁 行天下。 4、秦长城西起 东到 。
(B类)三、问答题: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 请表明你的观点及理由。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共22张PPT)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共22张PPT)说课稿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意义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奠定基础
变法失败
——中国又将何去何从?
五、说反思
回顾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充分考虑到了初中 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让学生在 感知历史上那些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之上,适当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独立的判断力,并强 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而这三者也是衡量一个 人是否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 名历史教师是责无旁贷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奋力 前行!
中南 海瀛 台
戊 戌 六 君 子
临刑前有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 天;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一: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 因就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 害怕群众,害怕革命。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 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因此他们把变法 的希望寄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而对于一 贯宣扬的设议院、立宪法等君主立宪制主张却未 敢提及。
材料二:慈禧在变法刚开始就迫使光绪帝连下了 三道上谕“任命荣禄统率北洋三军...”控制了人事 任免权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严密监控变法。 在地方,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坚持变法外,其他各 省官员都对新政敷衍了事,并不实行。
失败原因:
1、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光绪帝没有实权。 3、脱离了群众。 4、封建顽固派力量强大和强烈反对。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共20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课件(共20张PPT)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沉闷的,古老的欧洲在重压和腐烂 的空气中麻木了,一种卑鄙的物质主义重重地压在思想 上面……世界在它的谨慎的和卑劣的利己主义中窒息而 死。世界就要窒息了,打开窗子吧!让新鲜的空气吹进 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贝多芬传》)
材料2:“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平等、博爱’ 的人道主义理想日益暗淡无光,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 艺术家怀疑它不过是一个幻影,…罗曼·罗兰像一位站 在20世纪门槛上的堂吉可德,战斗到最后……” (《西方文学史》)
导入:人物图片与故事:孙中山的弃医从政和鲁迅的 弃医从文
设问:当时他们面临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鲁迅 认为文学能改变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对比强调文学在改造人精神方面的 巨大价值和作用,与本课情感主题(精神救赎)吻合,
导出情感主线。 图片与故事可以调动高一学生兴趣;
中国作家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学生对中国的时 代背景比较熟悉
依据:教材只笼统罗列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缺乏对作品
个体的深入剖析。学生很难加深认识,只能记忆
突破:范例教学法;材料的深入解读
六、教学流程
总体设计思路:
以两条主线贯穿:明线——该时期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和 作品欣赏 暗线——作家作品中所蕴涵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在主线展开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第四课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说课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堂堂清A类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全国是在(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20年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大业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行郡县制
②实行分封制
③设立“三公”
④修驰道、统车轨
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⑥焚书坑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4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三)课堂小结
5
导入新课 思考:秦王是如何统一全 国的呢?秦朝建立后又 是怎样巩固统一的?
6
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 2、分组合作
4、穿插巩固 5、达标测评
3、展示提升
7
A类: 1、秦王统一全国的条件、经过及历史意义。 B类: 2、简述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3、在经济文化上,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哪些措施? 4、焚书坑儒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影响? 5、秦始皇为巩固边疆采取哪些举措? 6、请你说说秦朝的疆域的四至点。
14
说一说焚书坑儒是怎
四、焚书坑儒 么回事?焚书坑儒给 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 成了哪些损失?
15
16
秦朝万里长城
辽东
临洮
17
孟姜女 哭长城的传 说反映了当 时人们对秦 始皇修长城 的什么看法? 你的意见如 何?
18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东海西陇 南海北城
南海
19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在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最终形成了一个 疆域辽阔、强大的秦帝国。
8

前222年灭燕
前228年灭赵

齐 前221年灭齐
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魏 前225年灭魏
韩 前230年灭韩

前223年灭楚
9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这套制 度有何 作用和 影响?
10
三、统一文字
齐楚燕韩赵魏秦
(小篆) (隶书)
11
统一货币
12
统一度量衡
秦量(量的标准器) 秦权(衡的标准器)
13
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历史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 法:鉴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 点,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课在教学上主要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阅读法、情境法及小组 讨论等方法。 学 法: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会总结归纳整合教 材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掌握对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的记 忆方法。 ③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图片,培养从史料中获 取信息的能力。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3
2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2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1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2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三)二)教)教教材学材重的目点地标及位难点和作用
2展裂统朝.情的建通1割的重必感、学过立然秦点据局态知本生后趋:度课的识局面掌势为固的秦、与握,统面,巩学统价王秦能的固习一, 秦一始值力知扫,统结皇朝开观的:使识六一是:束学建创有各中采合生:了国立了项取认和古秦的春识后中措秦代王到各秋施为国一始扫秦项位。战巩历的六皇措雄统国国固史才为施一大及以。统上是巩略其历通来一首的意史过封长次采发义指建大取期导秦一各分 帝项学王生措,阅他施读所均采课取对文的,后一归系世纳列产巩秦固生朝统巩深一固远的统措的一施影,的对各响后项,世措产因施生此,秦 深积3始朝容有培学学.过远极皇养生生极难作通是在程的贡统学 的自过与点影献一为用中中引方生动己响。全:重的国国导法,国的手设对学:要理也和历历阅能计中生对巩的解读力或史史看我固央能和制地文国 统上上集字力创作多 一位继,、权民 的和新秦。图族 措往尤综能朝制片国 施合力疆开其度等家 史概。域资来在的 实的料括的形 ,的概中,能简成 启让念朝国及 发便力学发 学及。口代古生展 生通诀感代。做 对知过,出相史本秦培指了关上课导养占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