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中高纬度天气系统高空
中高纬度天气系统
§5.2中高纬度天气系统§5.2中高纬度天气系统l高空主要天气系统l温带气旋和反气旋1、大气长波l定义波长较长(5000~7000km)、波幅较大(10个纬距以上)、移动较慢(小于10个经度/天)、维持时间较长(3~5天以上)的波动。
l大气长波控制地区的天气特点一般情况下等温线的位相落后于等高线,具有冷槽、暖脊的结构,槽前是暖平流、槽后是冷平流。
槽前对应着大范围的辐合上升运动的云雨区,槽后对应着大范围的辐散下沉运动的晴朗天气。
2、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1)阻塞高压l定义:是温压场比较对称的深厚的暖性高压,具有以下特征:①有闭合的高压中心,位于50°N以北;②维持时间5-7天,有时可达20天以上;③移动缓慢,常呈准静止状态,有时甚至向西倒退。
1)阻塞高压l阻塞高压是西风带长波槽和脊不断加强发展形成的。
l阻塞高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的,但不同部位形成的天气有所不同。
2、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2)切断低压l定义:是温压场比较对称的冷性低压系统。
l是西风带长波槽不断加深形成的。
l常和阻塞高压相伴生成。
3、极地涡旋l是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涡旋系统。
l与极地低空的冷性高压相对应。
l有明显的季节变化4、高空低压槽和切变线1)高空低压槽l是活动在对流层中层西风带上的短波槽。
l根据温压场的配置情况可分为后倾槽、前倾槽和垂直槽。
l一般槽前有降水4、高空低压槽和切变线2)切变线l风向和风速的不连续线,发生在850hPa或700hPa。
l切变线两侧风向构成气旋式切变,两侧温度梯度很小(与锋的主要区别)。
l利于产生云雨天气4、高空低压槽和切变线3)低涡l中纬度中层大气中的一种强度较弱、范围较小的冷性低压。
在700hPa上比较明显。
l可产生云雨天气。
l经常出现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二、温带气旋和反气旋1、气旋和反气旋概述l定义气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旋涡。
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则相反;反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水平旋涡。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 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2.2.5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学案)-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024高考一轮考点帮2.2.5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学案)【内容解读】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天气系统是产生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天气系统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气温、湿度、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不同组合。
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发展和演变着的,都反映着一定地区的环境特性。
比如:极区及其周围终年覆盖着冰雪,空气严寒、干燥,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成为极区低空冷高压和高空极涡、低槽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
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高纬度是冷、暖气流经常交绥地带,不仅冷暖气团你来我往交替频繁,而且其斜压不稳定,是锋面、气旋系统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材主要介绍常见的天气系统:锋和气旋反气旋系统。
教材中的两个题目“锋与天气”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在编排上没有逻辑关系,各自独立描述,实际情况是锋、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往往相伴而生。
教材注重某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忽略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现象。
注重了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的时间变化,忽略了其空间变化。
【课堂目标】1.知道气团的分类、变化及其在锋系统中的分布2.掌握锋的类型、结构及其控制下的天气(时间)变化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天气及其分布4.掌握气压场中不同气压(天气)系统的解读,解读不同空间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变化一、气团和锋(一)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3.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的交界地带锋是温带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
中小尺度气象学总结
第一章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1、中尺度气象学:水平尺度: 10-1000km对象:中尺度环流系统内容:中尺度环流系统的结构、形成和发展演变规律、机制及其分析预报方法意义:①许多灾害性天气(如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都是由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
②中尺度气象学是甚短期预报和临近预报的理论基础。
(长期>10天,中期3-10天,短期1-3天,甚短期0-12h,临近0-2h)③中尺度环流系统是大气环流重要成员(大尺度背景场依存条件)2、天气系统的尺度划分:(一)经验分类法(经典方法)小尺度系统(雷暴、龙卷)和大尺度系统(锋面、气旋)中尺度系统(飑线、中气旋等)(二)动力学定义可利用罗斯贝数(Ro)和弗劳德(Froude)数(Fr)来描述大气的时空尺度。
Ro = U/fL (惯性力/柯氏力);Fr=U2/gL(△ρ/ρ)(惯性力/浮力)(三)实用(几何)分类3、中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尺度:水平尺度在2-2000km之间,时间尺度在几十分钟至几天之间。
范围很宽。
性质不同。
(2)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取V~10m/s,H~10km,对α,β,γ中尺度W分别为10-1m/s, 100m/s和 101m/s,垂直速度、散度、涡度都比大尺度运动大1到几个量级。
(3)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中尺度运动中,地转偏向力和浮力的作用都必须考虑。
大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重要,浮力可略小尺度运动:浮力重要,地转偏向力可略中尺度运动:地转偏向力和浮力都考虑(4)质量场和风场的适应关系: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大尺度运动: 风场适应质量场(气压场)。
中尺度运动: 质量场(气压场)适应风场。
第二章地形性中尺度环流1、中尺度大气环流系统分为:地形性环流系统、自由大气环流系统2、地形波:一般把气流过山所引起的气流称为地形波。
3、地形波的基本类型:层状气流(山脉波):山脉上空的平滑浅波 ,风小。
驻涡气流(驻涡):山脉背风面的半永久性涡旋,山顶以上风速大。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学好地理不但有利于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更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远的影响,为大家推荐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注意: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
如果冷锋移速较快,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
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一般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特别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常常产生云、雨,甚至有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的降水天气,气旋的中部(两锋之间)是暖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
气旋与反气旋2011.5.16
(二)热带气旋(台风)
1、概念: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 急速旋转的,具有暖中心结构的涡旋。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从华南到东北漫长的沿海地区都受到其严重的威胁。
它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2、热带气旋的形成
热带洋面上,太阳辐射强烈,海水蒸发 (蕴藏了大量的潜热) 受到外力冲击释放 出来加速空气运动 形成高速的、绕中心旋 转的辐合上升运动,如陀螺般边旋转边移动。
反气旋:比气旋大得多,一般>2000km。大的可以和整个大 陆或海洋相比。如蒙古反气旋占亚洲大陆的3/4.
5、气旋与反气旋强度
强度:——以中心气压值表示。 • 反气旋 气旋:中心气压值越低,气旋越强 反气旋:中心气压值越低,气旋越弱
中心气压值变低 中心气压值变高
气旋的发展(加深) 反气旋的减弱 气旋的减弱(填塞) 反气旋的加强
(4)黄河气旋
• 生成于河套及黄河下游地区。 • 全年均可出现,以6~7月最为活跃。向东 或东北移动,是华北、东北南部夏季降水 的主要天气系统。 • 主要影响: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
活动在我国境内的锋面气旋
北方气旋 45~55 °N 蒙古气旋 东北低压
黄河气旋 黄海气旋 江淮气旋 东海气旋
高
高
单位:hpa
单位:hpa
北半球反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
反气旋:北顺南逆 旋转辐散
3、气旋与反气旋天气
气旋内: 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反气旋内: 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小结: 气压状况
图示
(以北半球为例)
类型
气旋
低压
反气旋
高压
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平 气 流 北半球 南半球
气团、锋、低中高纬度天气系统
天气尺度的划分从水平尺度及持续时间来划分。
一、气团定义:大范围的空气团,在其内部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垂直分布基本一致,在其控制的区域内,天气气候特征也大致相同。
尺度:水平尺度几十千米,垂直尺度几至几十千米(一)气团的形成气团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2)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空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源于下垫面,因而下垫面性质决定着气团属性。
在冰雪覆盖的地区往往形成冷而干的气团;在水汽充沛的热带海洋上常常形成暖而湿的气团。
所以,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如辽阔的海洋、无垠的沙漠、冰雪覆盖的大陆和极区等等都可成为气团形成源地。
气团形成条件:周围的环境要能使大范围的空气有较长时间停留或缓慢运行在同一下垫面上,逐渐获得与下垫面相适应的比较均匀的物理属性。
移行缓慢的高压(反气旋)系统如高纬地区的准静止冷高压,副热带高压等等,不仅能使空气有充足时间同下垫面相互作用,以获得下垫面属性,而且高压中下沉气流在低空的辐散风场利于空气温度、湿度水平梯度减小,而趋于均匀,这是最有利于气团形成的环流条件。
(二)气团的变性气团形成后,随着环流条件的变化,由源地移行到另一新的地区时,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物理过程的改变,气团的属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气团原有物理属性的改变过程称为气团变性。
当气团移到另一个地区上空之后,气团的性质要发生变化,当它在新的地区上空缓慢移动或停留时就会获得新的地区下垫面的性质,同时形成一种新的气团,因此气团的形成和变性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只不过气团的形成只是不断的变性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日常所见气团大多属变性气团。
问题:影响我国的气团是原生的还是变性气团???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占2/3,缺乏大面积性质均一的下垫面;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处中纬度,而中纬度地区又是冷暖空气交汇极为频繁的地区,缺乏利于空气停滞或缓行的环流条件结论:活动在我国的气团大多是境外移来的变性气团,其中最主要的是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和变性热带海洋气团。
《气象学与气候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二《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佳木斯大学理学院——黄秀英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英文名称: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专业开课学期:秋季总学时:本科72学时(理论课66学时+实验6学时)专科64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验6学时)总学分:本科4分,专科3.5分教研室名称:地理系——自然地理教研室课程简介: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系统地讲述了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及各部分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热学、大气水分、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气候带和气候型、气候变化及人类影响等。
课程性质: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选修课。
教学任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大气的热能、温度、水分变化;大气的运动规律;天气系统;气候的成因;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大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演变和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的基本原理;了解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和改造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胜任未来的工作需要。
<学时分配表>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学工作者。
选择教材的原则:•教材内容必须和教学大纲相接近,而且是近两年内新出版的,适合地理科学教学的特点•教材的知识量丰富,内容新、准确,结构清晰,并与中学教材相接近•知识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符合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接受建议教材:《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年第三版1982年第一版国家优秀教材纪念奖1988年第二版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年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供台湾高校地理系学生使用2001年获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参考教材文献: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引论重点: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部门地理、区域地理的关系3、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4、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成因§1-1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要求: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2气候系统概述要求:1.熟练掌握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2.掌握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的来源及分布3.理解固体杂质、液体微粒的作用4.熟练掌握大气垂直方向的五个分层,温度分布特点及原因5.理解大气高度的划分一、大气圈概述二、水圈、陆面、冰雪圈和生物圈概述§1-3 大气的物理性状要求:1.熟练掌握各主要气象要素的定义、单位及公式2.掌握干空气、湿空气的状态方程3.能利用仪器准确测定主要的气象要素一、主要气象要素二、空气状态议程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重点:1、太阳辐射及太阳常数2、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3、全球水平气温的分布特点4、如何判别大气的稳定度难点:1、大气稳定度的判别2、乱流逆温的形成过程§2-1太阳辐射要求:1、熟练掌握太阳辐射、太阳光谱、太阳常数的概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特点;影响直接辐射的因素。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整理第1节大气层一、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2.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2节气温一、天气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如刮风、下雨、雷电等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例如晴空万里气候:例如冬雨夏干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2.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a.百叶箱朝向哪个方向开着?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
b.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c.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一般是多少?为什么?1.5米左右,这个高度空气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一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具体事例:1.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2.滴管中的液体不滴落下来3.挂钩会吸在墙上4.自来水笔吸墨水;5.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5.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气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第二节气候系统概述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一、大气圈概述大气圈是气候系统中最活跃、变化最大的组成部分。
1)大气圈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此外,还悬浮由一些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大气的气体组成成分:主要成分——氮、氧、氩,99.96%;微量气体成分——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干洁空气:90km以下可以看成是分子量为28.97的“单一成分”的气体;大气中的氧气:大气中的氧是一切生命所必须的,这是因为动物和植物都要进行呼吸,都要在氧化作用中得到热能以维持生命大气中臭氧的形成、分布与作用: 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由于在太阳的短波辐射下,通过光化学作用,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后再和另外的氧分子结合而成的,另外有机物的氧化和雷电的作用也能形成臭氧,臭氧可以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从而对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气中的氮气:大气中的氮气能够冲淡氧气,使氧气不至太浓,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大量的氮气可以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定到土壤中,成为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养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都是温室气体,它们对太阳辐射吸收甚少,但却能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又向周围空气和地面放射长波辐射。
因此它们都有使空气和地面增温的效应。
大气中的水汽:大气中的水汽来自江、河、湖、海及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并借助空气的垂直交换向上传输。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夏季多于冬季,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水汽可以凝结或凝华为水滴或冰晶,成为淡水的主要来源。
大气气溶胶粒子:大气中悬浮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统称大气气溶胶粒子。
固体微粒有的来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颗粒,海水飞溅扬入大气后而被蒸发的盐粒,细菌、微生物、孢子花粉,流星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有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如燃烧物质排放至空气中的大量烟粒等。
【免费下载】气象学与气候学考研大纲
第三节 大气的增温和冷却 一、 海陆的增温和冷却的差异 二、 空气的增温和冷却 三、 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面地变化 四、 大气静力稳定度
第四节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一、 气温的周期性变化 二、 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
第五节 空气温度的空间分布 一、 气温的水平分布 二、 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第一节 太阳辐射 一、 基本知识 二、 太阳辐射
第二节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一、 地面、大气的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 二、 地面及地一气系统的辐射差额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空天气引导气流知识点
高空天气引导气流知识点实际工作中,常发现地面浅薄的气压系统以及风的移动常常和高空某高度的气压方向一致,其移动速度与该高度上的风速成正比,因而把该层的高空气流称为引导气流。
引导气流是对低层大气扰动系统的移动具有引导作用的高空气流,这种气流实际上是指高空某一平均层的气流,即厚度平流,又即平均温度平流。
其作用是可以使地面天气系统产生方向近似的移动。
在高空冷平流地区,地面加压,在高空暖平流地区,地面减压,这种作用可以使地面天气系统产生移动。
研究表明,地面系统中心是沿热成风方向移动的,其移动速度与热成风相等。
因在地面系统中心上空,地转风与热成风平行,故地面系统中心又可认为沿平均层的地转风方向移动。
这个平均层的气流就称为引导气流大气环流最基本的状态是盛行着以极地为中心的旋转的纬向环流,也就是东、西风带。
从平均纬向风速的经向剖面图(图略)可以看出:对流层中的中、上层,除赤道地区有东风外,各纬度几乎是一致的西风,而且西风跨越的纬度范围随着高度在扩大。
这是对流层中、上层由低纬热高纬冷所决定的。
近地面的风带与气压带图示平均经圈环流这是指在南北向沿经圈的垂直剖面上,由风速的平均北、南分量和垂直分量构成的平均环流圈。
其中,有著名的北半球经圈环流的三圈模式(见下图):北半球经圈环流的三圈模式低纬环流圈1735年,G.哈得莱第一次详细地描述了大气环流,指出热空气在赤道上升,而冷空气在极地下降。
赤道的空气上升到大气层高处,远离大约30°纬度处冷却,在那里(副热带高压带)下沉并沿地表辐散,形成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正环流圈),又称哈得莱环流圈。
中纬环流圈副热带高压带的下沉气流与副极地低压带的上升气流以及地面、高空风速的北、南分量形成间接热力环流圈(逆环流圈),因是W.费雷尔最先提出的,故又称费雷尔环流圈。
高纬环流圈极地下沉气流与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以及地面、高空风速的南、北分量形成又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又称极地环流圈,是三个环流圈中环流强度最弱的一个。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以下几种:
1.高压系统:高压系统是指大气中比周围地区气压更高的区
域。
高压系统通常伴随着晴朗、干燥和稳定的天气,其内部空气下沉,形成压制型天气现象。
2.低压系统:低压系统是指大气中比周围地区气压更低的区
域。
低压系统会引起气流的汇聚和上升,形成云雨等天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阴雨、多云和风的增强。
3.高空急流(Jet Stream):高空急流是指位于中纬度大气中
的一种高速气流带,沿着大气边界分界线上的脊线形成。
高空急流对天气系统有重要影响,影响着气团的移动和热平衡。
4.暖锋和冷锋:锋面是指两股不同气温的气团相互接触和交
汇的区域。
暖锋是暖气团相对冷气团的前缘,冷锋则是冷气团相对暖气团的前缘。
锋面会引起降水和天气的变化。
5.大气锋面:大气锋面是指不同气团之间明显的交界线,通
常伴随着强降水、雷暴和风速增大等剧烈天气现象。
常见的大气锋面包括冷锋、暖锋、湿锋等。
6.阵风线:阵风线是指强风区域,通常伴随着明显的风速增
大和变化。
阵风线可能出现在锋面、气旋或雷暴等天气系统附近,造成短时间强风。
这些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移动,对天气的产生、变化和
演进起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上的气象现象常常以这些系统为基础,形成不同的天气类型。
中高纬度天气系统高空
随着切变线两侧气流的强弱变化可以相互转化。切变线上的 气流呈气旋式环流,水平气流辐合明显,利于发展上升气流, 产生云雨天气。
切变线在一年中各个季节都可能出现,以冷、暖空气频繁活 动的晚春、初夏为多。是我国暖季重要的降水天气系统。
阻塞高压是温压场比较对称的深厚的暖性高压。特征:
①有闭合的高压中心,并位于50°N以北。 ②维持的平均时间为5—7天,有时可达20天以上。 ③沿纬向移动每天不超过7—8个经度,常呈准静止状
态,有时甚至向西倒退。
2006-11-21
6
2)切断低压
在高空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当槽不断向南加 深时,其北部与冷空气的联系会被暖空气切断, 在槽的南边形成闭合的低压环流,形成冷低压中 心,称为切断低压。
2006-11-21
11
4、高空低压槽和切变线(短波)
1)高空低压槽-又称高空槽 是活动在对流层中层西风带上的短波槽。一年四季都会出
现,春季频繁。高空槽的波长大约1000多km,自西向东移 动。槽前盛行暖湿的西南气流,常成云致雨。槽后盛行干 冷的西北气流,多晴冷天气。一次高空槽活动反映了不同 纬度间冷、暖空气的一次交换过程,给中、高纬地区造成 阴雨和大风天气。
西风带的波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波长比较长 的长波;二是叠加在长波上的波长比较短的短波。 在长波、短波发展演变过程中,有时形成闭合的 高压和低压。这些长波、短波和闭合高压、低压 系统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共同构 成了中高纬度高空的主要天气系统。
2006-11-21
2
1、大气长波
是指波长较长、波幅较大、移动较慢、维持时间 较长的波动。
中高纬度天气系统
6.2低涡的天气特点
有较强的幅合上升气流,可产生云雨天气,尤其东部和 东南部上升气流最强,云雨天气更为严重。
6.3低涡经常出现的地区?
低涡常出现在我国西北称为西北涡,以下半年多见。 在西南地区称为西南涡,一年四季都可出现。
6.4低涡是影响哪些区域的天气系统
1).引起源地和附近地区的天气变化。 2).影响我国江淮流域,甚至华北地区的天气系统。
有闭合的高压中心, 并位于北纬50度以北。 p91 维持的平均时间为5—7 天,有时可 达20天以上。 沿纬向移动,每天不超过7—8个纬度,常呈准静
止状态,有时甚至向西倒退。
2.3它对我国天气主要 有哪些影响?
当其稳定时,中国长江中下游 多连阴雨天气,减弱崩溃时, 常引起中国的寒潮爆发。
3.1什么是切断低压?
温压场比较对称的冷性气压系统。
3.2它主要出现在什么地区 和季节?
切断低压大多发生在冷暖空气 都比较活跃的季节和地区,以 春秋季较多,北美西欧地区较 多,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以及 亚欧大陆上空也有形成。
3.3什么是东北冷涡?
我国东北地区春末夏初出现的切断低压称东 北冷涡。
3.4 切断低压的天气状况如何?
5.1什么是切变线?
是指风向或风速分布的不连续线,实际上也是两 种相互对立气流间的交界线。
5.2切变线有几种类型?
①冷锋式切变线 ②暖锋式切变线 ③准静止锋式切变线
5.3切变线的特点
5.3.1冷锋式切变线
以偏北风为主,水汽含量少,移动速度快降 水时间不长,降水量不大。
5.3.2暖锋式切变线
上气旋性环流强,偏南风含有水汽多,云层厚, 降水时间较长,降水量较多,有时还形成雷阵雨 和阵性大风。
1.1中高纬度的天气系统有哪些?
(整理)第二章大气环流形势
第二章大气环流形势(P13)0.1 大气环流——是指世界规模的大气运动状况,主要包括长波和超长波槽脊、行星锋区和急流、阻塞高压、极涡、副高等行星尺度的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的基本状态,即通常所谓的天气系统,是各种天气过程发生的环流背景。
在具有一定特征的环流形势下,产生一定类型的天气系统,盛行特定的天气过程,并出现相应的天气状况。
因此,天气预报须从分析环流形势入手,以环流形势的预报为基础。
一大气环流的演变规律1 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1.1 “天气阶段”——大气环流的演变存在着阶段性。
一年之中,大气环流随季节而发生多次大变动,从而引起天气气候的突变。
在两次突变之间的渐变时期,大气环流形势保持相对稳定,出现一定的天气气候特点,这段时间可看作一个“天气阶段”。
1.2 天气阶段有以下特点:1)时间尺度介于自然天气季节和自然天气周期之间,一般为10-30天;2)空间尺度与一定的天气气候区相联系;3)天气阶段按一定的顺序更替,反映了气候变化规律;4)在同一天气阶段内有一定的盛行天气过程和天气特点。
因此,研究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掌握天气阶段持续和更替的规律,对长、中、短期天气预报都大有帮助。
1.3 根据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可将山东夏季划分为以下五个天气阶段:1)假雨季,5月下旬至6月上旬。
2)初夏,6月中、下旬。
3)梅雨,6月下旬至7月中旬。
4)盛夏,7月下旬至8月中旬。
5)晚夏,8月下旬至9月上旬。
2 经向、纬向环流的转换2.1北半球中、高纬度高空盛行环绕极地的西风环流。
西风环流有时比较平直,盛行沿纬圈的气流,称为“纬向环流”;有时槽脊发展,气流南北交换剧烈,盛行沿经圈的气流,称为“经向环流”。
2.2 西风带纬向环流(高指数)与经向环流(低指数)总是互相转换,往复循环地变化着,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指数循环”。
3 上、下游效应与能量频散3.1 上游效应——是指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化后,接着就以相当快地速度(一般要比系统本身移动速度及平均西风风速都快)逐步影响到下游,最后使广大范围内地环流发生变化。
第二章大气环流形势
第二章大气环流形势(P13)0.1 大气环流——是指世界规模的大气运动状况,主要包括长波和超长波槽脊、行星锋区和急流、阻塞高压、极涡、副高等行星尺度的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的基本状态,即通常所谓的天气系统,是各种天气过程发生的环流背景。
在具有一定特征的环流形势下,产生一定类型的天气系统,盛行特定的天气过程,并出现相应的天气状况。
因此,天气预报须从分析环流形势入手,以环流形势的预报为基础。
一大气环流的演变规律1 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1.1 “天气阶段”——大气环流的演变存在着阶段性。
一年之中,大气环流随季节而发生多次大变动,从而引起天气气候的突变。
在两次突变之间的渐变时期,大气环流形势保持相对稳定,出现一定的天气气候特点,这段时间可看作一个“天气阶段”。
1.2 天气阶段有以下特点:1)时间尺度介于自然天气季节和自然天气周期之间,一般为10-30天;2)空间尺度与一定的天气气候区相联系;3)天气阶段按一定的顺序更替,反映了气候变化规律;4)在同一天气阶段内有一定的盛行天气过程和天气特点。
因此,研究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掌握天气阶段持续和更替的规律,对长、中、短期天气预报都大有帮助。
1.3 根据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的阶段性,可将山东夏季划分为以下五个天气阶段:1)假雨季,5月下旬至6月上旬。
2)初夏,6月中、下旬。
3)梅雨,6月下旬至7月中旬。
4)盛夏,7月下旬至8月中旬。
5)晚夏,8月下旬至9月上旬。
2 经向、纬向环流的转换2.1北半球中、高纬度高空盛行环绕极地的西风环流。
西风环流有时比较平直,盛行沿纬圈的气流,称为“纬向环流”;有时槽脊发展,气流南北交换剧烈,盛行沿经圈的气流,称为“经向环流”。
2.2 西风带纬向环流(高指数)与经向环流(低指数)总是互相转换,往复循环地变化着,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指数循环”。
3 上、下游效应与能量频散3.1 上游效应——是指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化后,接着就以相当快地速度(一般要比系统本身移动速度及平均西风风速都快)逐步影响到下游,最后使广大范围内地环流发生变化。
高空天气引导气流知识点
高空天气引导气流知识点1.基本原理:高空天气引导气流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地形的垂直高度差以及气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有关。
当大气的温度、湿度、压强等参数发生不均匀变化时,会形成气压梯度力和重力垂直力,从而引起气流的运动。
而地球的自转会导致地面风的转向,进而影响高空风的走向。
2.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高空天气引导气流的形成和变化与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的运动密切相关。
高压系统通常代表着较为稳定的天气状况,它的存在会抑制上升气流的形成,从而导致天空晴朗、降水稀少。
而低压系统则相反,它会促使气流上升并形成云层、降水等天气现象。
3.气旋与反气旋:气旋和反气旋是高空天气引导气流中常见的形态。
气旋通常伴随着低压系统,它会导致气流向中心旋转,并带来云层和降水。
反气旋则相反,它伴随着高压系统,会导致气流从中心向外旋转,并带来晴朗的天气状况。
4.湍流现象:高空天气引导气流中常常出现湍流现象。
湍流是一种流体运动的不稳定现象,当气流的速度、密度、方向等参数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形成湍流。
湍流对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湍流的研究和预测也成为了重要的课题之一5.高空急流:高空急流是指位于中纬度地区高空的一种强大的气流,它通常位于飞行高度以上的8-12公里。
高空急流的存在会对航空飞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高海拔地区的地形和大气运动特点,高空急流往往呈现为强烈的西风带,对飞机的飞行速度和路线产生较大的影响。
6.环流系统:高空天气引导气流通常以环流系统的形式存在。
环流系统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大气运动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大尺度环流模式。
例如北半球的高空环流系统主要包括极地环流、副极及平均气流,它们分别负责不同纬度范围的冷空气、暖空气和热带空气的运动。
7.气流路径:高空天气引导气流也会影响大气中湿气和能量的传输路径。
例如,水蒸气从地面上升到高空会随着气流的运动而形成云层和降水。
气流的路径也会影响到气候的分布和变化,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气流和极地附近的极地气流就是两个不同的气候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中高纬度天气系统
一、高空主要天气系统 大气长波 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 极地涡旋 高空低压槽和切变线 二、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温带气旋的结构、天气、发生发展 冷性反气旋、移动性反气旋
2006-11-21
2
一、高空主要天气系统
中高纬度的对流层上空盛行着波状西风气流,由 于高空大气满足地转平衡,所以波状流型的波谷 对应于低压槽,波峰对应于高压脊。
2006-11-21
17
3)低涡-冷涡
是出现在中纬度中层大气 中的一种强度较弱、范围 较小的冷性低压。低涡范 围较小,一般只有几百千 米。它存在和发展时,在 地面图上可诱导出低压或 使锋面气旋发展加强。低 涡中有较强的辐合上升气 流,可产生云雨天气,尤 其东部和东南部上升气流 最强,云雨天气更为严重。 低涡经常出现在我国西北 和西南地区,分别称为西 北涡和西南涡,成为影响 江淮流域甚至华北地区的 天气系统。
切变线附近,气流辐合上升,多阴雨天气。
华北切变线、江淮切变线、华南切变线
2006-11-21
14
根据切变线附近的风场形式一般划分为三种类型:
a.冷锋式切变线:偏北风为主,水汽含量少,移动 速度快,降水时间不长,降水量不大。
b.暖锋式切变线:气旋性环流强,偏南风含有水汽 多,云层厚,降水时间较长,降水量较多,有时 还形成雷阵雨和阵性大风。
切变线两侧风向构成气旋式切变,但两侧的温度梯度却很小, 这是切变线与锋的主要差别。
随着切变线两侧气流的强弱变化可以相互转化。切变线上的 气流呈气旋式环流,水平气流辐合明显,利于发展上升气流, 产生云雨天气。
切变线在一年中各个季节都可能出现,以冷、暖空气频繁活 动的晚春、初夏为多。是我国暖季重要的降水天气系统。
c.准静止锋式切变线:虽然风向切变很强,但气流 辐合较弱,云层相对较薄,降水时间较长,但降 水量不大。
冷式切变线
暖式切变线
准静止式切变线
请判断下列切变线的类型
2006-11-21
16
例:影響華南及其沿岸海域的颮線通常會在春末夏初時伴隨著 南下的冷鋒或低壓槽出現。2005年5月9日影響香港的強烈颮 線便是一例。當時香港有超過100宗樹木及棚架倒塌報告。 从当天的地面風分佈圖看,當颮線經過时風向由西南風迅速 變為西北風(紅色虛線為風向切變線)。
2006-11-21
18
低涡 低空或高空闭合的低压环流。
低涡 低空低涡 低空 西南涡、西北涡、高原涡 高空冷涡 低空~高空 东北冷涡、华北冷涡
西南涡 形成于四川西部 气流辐合上升,阴雨天气 东移时,发展,降水加强
2006-11-21
19
它常常和阻塞高压相伴生成,并位于阻高的东南 或西南侧,与阻高共同构成了大气环流中阻塞形 势。也有的切断低压单独出现,并没有显著的阻 高存在,只西侧有一较强的高压脊或闭合高压。
2006-11-21
8
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发展
2006-11-21
9
切断低压内的天气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低压前部(东和 阻属东高性南控的侧制差)下异因的,低天形层气成一的有般天冷是气暖晴有空朗所气的不交,同但。汇阻高,高压常的东有不部锋同 盛面部行位偏气由北旋于气波运流动行,发气有生流冷 , 平有流云和雨下天沉气运出动现,天。气后以部冷(晴西为侧主。)西因部不盛断行有偏冷南气空流气,南有下暖,平常流 和有上冷升锋运和动切,变天线气较生暖成且,多有云阵雨性。南降北水两出侧现多。稳定的西风气流,并
长波在高空图上同等高线的波状型相对应,等温 线也呈波形,一般 情况下等温线的位 相稍稍落后于等高 线,具有冷槽、暖 脊的温压场结构。
2006-11-21
4
长波一般在5000—7000km,因而围绕着中高纬的纬圈可出现 3—6个长波。长波自西向东移动,移速较慢,通常1天不超 过10个经度。长波维持的时间一般3—5天以上。
活动于我国的高空槽有西北槽、青藏槽和印缅槽,它们大 多从上游移来,很少产生于我国。在纬向环流比较平直时, 高空槽一个接一个的东移,易造成阴晴相间周期变化的天 气。如果移动过程中受高压所阻,将减速或停滞,可能造 成持续性降水。
2006-11-21
13
2)切变线
指风向或风速分布的不连续线,是发生在850hPa或700hPa等 压面上的天气系统。
极涡 D
槽后是冷平流,
槽后脊前下沉运 动,晴朗天气
槽线
脊线
副高 G
脊线
槽线 槽前是暖平流,
槽前脊后上升运 动,阴雨天气
活动与中国的高空槽:西北槽、青藏槽、印缅槽
2006-11-21
6
2、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
1)阻塞高压-阻高
在高空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当脊不断北伸,向 北加强时,其南部与暖空气的联系会被冷空气切断, 在脊的北边出现闭合的高压环流,形成暖高压中心, 称为阻塞高压。通常把阻塞高压出现后的大范围环 流形势称为阻塞形势。
阻塞高压是温压场比较对称的深厚的暖性高压。特征:
①有闭合的高压中心,并位于50°N以北。 ②维持的平均时间为5—7天,有时可达20天以上。 ③沿纬向移动每天不超过7—8个经度,常呈准静止状
态,有时甚至向西倒退。
2006-11-21
7
2)切断低压
在高空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当槽不断向南加 深时,其北部与冷空气的联系会被暖空气切断, 在槽的南边形成闭合的低压环流,形成冷低压中 心,称为切断低压。
2006-11-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4、高空低压槽和切变线(短波)
1)高空低压槽-又称高空槽 是活动在对流层中层西风带上的短波槽。一年四季都会出
现,春季频繁。高空槽的波长大约1000多km,自西向东移 动。槽前盛行暖湿的西南气流,常成云致雨。槽后盛行干 冷的西北气流,多晴冷天气。一次高空槽活动反映了不同 纬度间冷、暖空气的一次交换过程,给中、高纬地区造成 阴雨和大风天气。
西风带的波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波长比较长 的长波;二是叠加在长波上的波长比较短的短波。 在长波、短波发展演变过程中,有时形成闭合的 高压和低压。这些长波、短波和闭合高压、低压 系统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共同构 成了中高纬度高空的主要天气系统。
2006-11-21
3
1、大气长波
是指波长较长、波幅较大、移动较慢、维持时间 较长的波动。
常伴有短波活动,天气时阴、时晴。
2006-11-21
10
2006-11-21
11
3、极地涡旋-极涡
是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涡旋系统,是极区大气环流 的组成部分。其位置、强度以及移动不仅对极区, 而且对高纬地区的天气都有明显影响。
极地是地球的冷极,也是大气的冷源,因而在极 地低空形成冷性高压,在极地上空则形成冷性低 压。当极涡偏离极地向南移动时,常导致锋区位 置比平均情况偏南,寒潮活动增多、增强。据统 计,在10个冬半年影响我国的171次寒潮中,有 102次是亚洲上空出现持久极涡,其中6次强寒潮 过程都与极涡在亚洲上空的位置明显偏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