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总结(终结版)资料

合集下载

温病学

温病学

温病学半期考复习

——10中西医临床医学

绪论

一、概述:(了解)

温病学定义: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基础学科重要课程之一。

二、温病学的发展历程:(重点)

(一)萌芽阶段---战晋唐(战国到秦汉晋隋唐)

1、《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2、《难经·58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病、有热病、有温病”。

(二)成长阶段--宋金元:(重点)

(三)形成时期---明清时:(重点)

(四)近现代阶段—鸦片战争至今天

民国四小家: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3)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 4)吴锡璜《中西温热串解》

此阶段特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发展停滞。

第一章温病的基本概念

一、温病的概念(重点)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名词解释]

二、温病的特点:(重点)

(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1.从外侵入;

2.温热性质显著;

3.易消耗人体阴津;

4.不同的温邪大多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1.传染性:《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2.流行性:温病的流行程度分:爆发流行、大流行、流行、散发。禽流感呈点状散发特征。SAS呈流行和散发特征。

3.季节性:指某一温病只发生或好发于某一季节。大多数温病具有这一特性。古人称为“四时温病”。一是四季气候不同,可影响不同温邪的形成,如春—风热;夏—暑热,长夏—湿热;秋季—燥热等;二是四季气候不同,影响人体的反应性和易感性。

温病学知识点

温病学知识点

一、温病学的争论对象、任务。

二、温病学的性质、学科地位。

三、温病学的进展概况。四个主要进展阶段及特点。

1.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温病学》学问点

绪论

(1)此期特点:温病学无特地著作,有关温病的因证脉治记载散在于医学著作中。

(2)此期对温病有肯定生疏,理论朴实,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

2.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1〕此期特点:

理法方药有重大进展,渐渐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为温病学自成体系奠定根底。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

宋·韩祇和、庞安时、朱肱:提出敏捷运用经方。

金·刘河间:首先提出治疗热病初起以寒凉清热为主,为“寒凉派”之鼻祖,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

元·王安道:首先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别出来。

3.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1〕此期特点:对温病的生疏更加深化,制造性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独立学科。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

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首创“疫气”说,提出邪伏膜原理论,创立疏利透达之法。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说明温病发生进展机理,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温病学体系根本形成的标志。提出温病病因是“温邪”。丰富和进展了温病学的诊断内容。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为温病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做出了奉献。

吴鞠通——《温病条辨》:理法方药俱备温病专著。提倡温病三焦辨证纲领,标准了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有关热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等温病学家的论述为纬,参以阅历,著成《温热经纬》,“集温病学说之大成”之著。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方法。温病是指由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

等症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温病学的知识是医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下面,我们就来快速复习一下温病学的重点内容。

一、温病的分类

根据温病的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外感温病是

指由外界的病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暑温等;内伤温病是指由内

因引起的疾病,如肺温、胃温等。

二、温病的发病机制

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病邪侵袭

是指外界的病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理反应;正气抗

邪是指人体通过正气的作用来抵御病邪的侵袭;病邪入里是指病邪从外界侵入

人体后,通过经络、脏腑等途径进一步侵犯内脏,引起病变。

三、温病的诊断

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

因等;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在诊断

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从而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温病的治疗方法

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解表是指通过发

汗等方法将病邪从表面排出,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清里是指通过清热、泻

火等方法将病邪从内脏排出,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祛邪是指通过药物等方

法将病邪从体内排出,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调和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

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温病的预防与保健

温病学复习重点

温病学复习重点

《温病学》复习思考题

1、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

外感热病。

2、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孟英

①吴又可《温疫论》:开专论温病之先河、创立“戾气学说”、创疏利透达之法

②叶天士之《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叶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法。

③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论述温热病专著,立湿热病专论,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

④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辩证论治体系。

⑤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为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3、温病特点: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③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1.起病急,传变快;

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3.易化燥伤阴;

4.易内陷生变(变证:

斑疹,闭窍,动风,出血,厥脱)

4、温病的分类(划分标准):根据病因性质分类: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湿热类:湿温、伏暑、暑湿。

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新感温病:感受时令病邪即时而发,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

得法易愈

伏邪温病:感受外邪后未立即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才发病,初起即病发于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治疗以清泄里热为

主。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

温病学

温病学

·温病的病因·
定义:是一种能引起在春季发病,病初
即以里热炽盛为特点的温病病邪。 形成条件:“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 生气通天论》 “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素问· 金匮真言论》
所致温病:春温 致病特点
·温病的病因·
温热病邪—致病特点: 1)病初即导致里热证: 病初即具里热证 或发于气分,或发于营分 2)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
所致温病:感受风热、温热时毒
·温病的病因·
温毒病邪—致病特点: 1)具火热之性: 高热伤津更甚
危重急期
2)攻窜流走
温毒窜肺—呼吸困难 温毒攻心—神昏谵语 温毒窜络—斑疹密布
局部红肿疼痛 — 甚则破溃糜烂
清热解毒
湿毒客阻 3)蕴结壅滞: 毒瘀互结
大头瘟、 烂喉痧
BACK
·发 病·
二、温病的发病
风热病邪 “大灾之后, “大兵之后,
肺卫表证
邪热壅肺或痰热阻肺
2)易伤肺胃阴津: 肺津受伤 胃津受伤 后期肺胃阴伤为主
3)病情变化迅速: 传变较快 大多消退较快,一般病程不长
少数逆传心包(神昏)
BACK
·温病的病因·
(2)暑热病邪 定义:炎夏盛暑时形成的具有强烈火热 性质的一种外感病邪。
形成条件:夏季盛暑
所致温病:暑温、中暑,伏暑 致病特点
形成条件:初秋(温燥)、晚秋(凉燥)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第⼀章绪论

⼀、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法的⼀门学科。

⼆、发展状况:

(⼀)战国⾄唐代:萌芽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论》

2、《难经·五⼗⼋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宋⾦元时期:成长阶段

3、宋代朱肱《类证活⼈书》⾸次主张灵活运⽤经⽅

4、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创“新感”温病之说。“冬伤于寒,⾄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春⾃感风寒温⽓⽽病者,亦谓之温。”

5、⾦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皆能⽕热⽽化。⽴新法:表⾥双解。制新⽅:表⾥双解⽅。补充“诸涩枯涸,⼲劲皴揭,皆属于燥”

6、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8、清代温病四⼤家:叶桂(叶天⼠),薛雪(薛⽣⽩),吴瑭(吴鞠通),王⼟雄(王孟英)

9、叶天⼠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师”,提出了“卫⽓营⾎”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验齿、”“辨斑疹⽩培”

10、薛⽣⽩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了系统论述。

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营⾎”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四)近现代:发展提⾼阶段

章末总结:

简答

1、温病四⼤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

2、吴⼜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编著了第⼀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提出了“疠⽓”治病学说;在流⾏特点⽅⾯,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在治疗⽅⾯,创⽴了疏利透达之法。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

第一章绪论

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观点,此为后世温病伏邪学说的渊薮。

2.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4.明代医家吴又可,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

5.明代医家张鹤腾,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6.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7.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专论。

8.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温病的专著。

9.王孟英则“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温热经纬》。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一、定义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其中既有风寒性质外感热病,又包括温热性质外感热病。狭义伤寒,则为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疫:指除外感六淫外,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疾病。

新感温病:是指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后未立即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发病,病发于里的温病。

温毒:一是为疾病名称,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为病因,之温病中的一中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

二、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病学重点难点归纳

温病学重点难点归纳

温病重点难点归纳

1、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伴见身热、胸脘痞满、舌黄腻、脉象濡滑而数。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秋燥: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

4、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均提示热邪深入营血。

5、辛开苦降: 湿温病,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证。治以黄连、山栀-苦寒--降泄里热,配合厚朴、半夏-苦辛(温)--开泄化湿,寒温同用,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节脾胃功能的治法,即所谓辛开苦降法。

6、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7、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若热闭心包而兼阳气外脱者,多伴见肢体厥冷、面色灰惨、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等症。

8、温毒(病):一指病名,一指病因。作为病名,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

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缠喉风、痄腮等。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必背经典条文

一、前半学期

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

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素问·热论》

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

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叶天士《温热论》)

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天士《温热论》)

6.“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吴鞠通《温病条辨》)

7.“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鞠通《温病条辨》)

8.“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吴鞠通《温病条辨》)

9.“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王孟英《温热经纬》)

10.“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章虚谷《医门棒喝》)

11.“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热风”(陆子贤《六因条辨》)

12.“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叶天士

13. 斑疹“红轻、紫重、黑危”——雷少逸

14. 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叶天士

15.“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

温病学心得体会

温病学心得体会

温病学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

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

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

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

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

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

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

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

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

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

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

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

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

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

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

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

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病学寒热往来资料1

温病学寒热往来资料1

温病学寒热往来资料

资料一定义:所谓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热往来是半表半里证的主症。

机理:因为邪伏半表半里,邪气不太盛,正气不甚虚,邪正相争于表里之间,出于表与阳争,正胜则发热;入里与阴争,邪胜则恶寒,故寒热交替出现。如果寒热往来,发无定时,作无休止,兼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不欲饮食、脉弦等症,属少阳证。是外感病邪由表人里,而尚未达于里,邪气停于半表半里之间的阶段。因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故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如果寒热往来,常为寒栗鼓颔与壮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兼见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症,属疟疾病。是疟邪侵入人体,潜伏于膜原(膜原,此指温病辨证术语,谓邪在半表半里之部位)。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亦为一身之半表半里。故邪伏膜原,邪正相争于表里之间,而见寒热往来。此外,湿热郁阻三焦亦见寒热往来。其表现为寒热起伏,兼见汗出不畅、胸闷腹胀、舌苔厚腻等症,属湿温病。由于三焦亦属少阳经而为半表半里,故湿热留恋三焦不解,气化失司,邪正分争表里之间,则寒热起伏。。

资料二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湿热病篇》第7条日:“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其自注云:以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湿热阻遏,则营卫气争,证虽如疟,不得与疟同治.故仿又可达原饮

之剂。薛氏在其自注中明确指出膜原为半表半里.湿

热阻遏于膜原,正邪相争而致寒热往来如疟。

资料三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此症早在《伤寒论》中就已经提到。《伤寒论》第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对于本条的理解,没有太大分歧。惟有往来寒热一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无己认为:“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也。”(《注解伤寒论·卷三》)陈尧道对此症的解释为“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伤寒辨证·卷一》)叶天士从阴阳相胜来解释,认为“阳不足,则阴邪出表与之争,故阴胜而为寒;阴不足,则阳邪入里而与之争,故阳胜而为热。”(《医效秘传·卷-))诸家解释互相矛盾,难以归于一致,而且像“入而并于阴则寒,出而并于阳则热”、“阳不足,则阴邪出表而与之争⋯⋯;阴不足,则阳邪入里而与之争⋯⋯”等语,又模糊、晦涩,让人难以琢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从邪正相争来解释:“因病在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正邪分争,正胜则热,邪胜而寒,寒热交替出现。”《中医诊断学》亦持此说。观诸家及教材解释皆不离邪正相争,可能是受了《伤寒论》第96条中“伤寒”、“中风”的影响,然而,往来寒热一症并不仅见于外感病中,内伤杂病中亦可见到。如《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二条云:“奔豚气上

温病学重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总结

温病学,又称温病理论,是中医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温病。温病是指由外感邪气侵袭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以下是温病学的一些重点总结:

1. 温病的基本概念:

- 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外感性疾病,包括伤寒、温疫等。其特点是高热、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病程急骤。

2. 六经辨证:

- 温病辨证主要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如阳明病程的证候表现为高热、便秘、脉滑数;太阴病程的证候表现为发热、恶寒、肢冷、脉浮紧等。

3. 四诊合参:

- 温病辨证主要依据四诊合参,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面色、听其言语、了解发热情况、询问病史,以及切诊脉象等,综合分析得出病情的辨证结果。

4. 阴阳学说:

- 温病学中阴阳学说占有重要地位。阳明病程的发热表现为阳气外扰,表现为实证;太阴病程的表现为阴寒内郁,表现为虚证。阴阳失调是温病发展的重要因素。

5. 温病治疗原则:

- 温病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解表、清热、宣散、祛风、解毒等,具体的治疗方案根据病程、证候和体质等因素来确定。

6. 方剂应用:

- 温病治疗常采用一些经典方剂,如麻杏石甘汤、桂枝汤、葛根汤等。这些方剂在温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配和运用。

7. 病程演变:

- 温病的病程演变常常经历表里两经的过程,即从表证发展到里证,有时还会有寒热互作、热邪独行等情况。理解病程演变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动态。

8. 预后与并发症:

- 温病的预后与并发症常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关。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病情向深部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温病学重点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重点中医药大学

名词解释

1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手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儿琐碎,形如粟米,突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疹褪后常有皮屑脱落。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咦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4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5身热不扬: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6辛开苦降(泄):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理脾胃功能。

7轻法频下:暑湿挟滞胶着肠腑,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往往需经屡次缓下,

再次清利,伏邪殆尽,制剂宜轻,因势利导,不宜峻剂猛攻,即所谓“轻法频下”。

8神志昏蒙: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闭阻心包所致。

9昏聩不语: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似有谵语。多为湿热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点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10秋燥:指感受燥热病邪,初起邪在肺卫见证,兼见津液干燥证为特征,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以及口鼻咽干燥等,发于秋季(立秋至小雪)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11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为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预后:①热退身凉,脉象平和——正能胜邪,病情向愈。②身热不退,烦躁不安——邪盛正衰。③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肢体厥泠,躁扰不卧或神情萎顿,脉急疾而微弱——正不胜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④全身战栗而无汗出——中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

温病学常用方剂,中医精华总结

温病学常用方剂,中医精华总结

温病学常⽤⽅剂,中医精华总结

1.银翘散(《温病条辨》)

病机:风热犯肺,肺卫失宣。

脉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汗或少汗,咳嗽,咽痛,⼝微渴,⾆边尖红,苔薄⽩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凉透表,宣肺泄热。

处⽅:连翘9g ⾦银花9g 桔梗6g 薄荷6g 荆芥6g 淡⾖豉6g ⽜蒡⼦9g 芦根30g ⽣⽢草6g 淡⽵叶6g

应⽤:⽤于感冒及流⾏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百⽇咳,猩红热,流⾏性腮腺炎,急性⽀⽓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头炎,⿇疹,⽔痘,⼄型脑炎,流⾏性脑脊髓膜炎,急性⼦宫内膜炎,产褥感染,急性⽪肤化脓性感染,药物性⽪炎等。

2.桑菊饮(《温病条辨》)

病机:风热侵肺,肺⽓失宣。

脉症: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汗或少汗,⼝微渴,⾆边尖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凉解表,轻透肺热。

处⽅:桑叶9g 菊花3g 连翘6g 薄荷3g 桔梗6g ⽣⽢草3g 杏仁6g 苇根9g

应⽤:⽤于感冒及流⾏性感冒,急性⽀⽓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叶性肺炎,腺病毒肺炎,流⾏性脑脊髓膜炎,⼄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荨⿇疹,硒肺,妊娠中毒症,病毒性⾓膜炎,药物性⽪炎等。

3.陈⽒解凉表邪⽅(《外感温病篇》)

病机:风热表邪、郁于肺卫。

脉症:⾝热畏风,头痛咳嗽,⼝渴,⾆苔⽩,脉浮数。

治法:疏散风热,宣肺⽌咳。

处⽅:薄荷6g 前胡12g 杏仁6g 桔梗6g 桑叶6g 川贝母12g

应⽤:⽤于急性⽀⽓管炎、感冒等。

4.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

脉症:头痛,发热,微恶风寒,⼝渴,有汗或不多,⼼烦,咳嗽,咽痛,⾆尖红,苔薄⽩,脉浮数。

读温病学心得体会

读温病学心得体会

读温病学心得体会

篇一:温病心得体会

学习温病的心得体会

08中西医 XX013036 谢海旋

认识温病是从大一接触《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开始的,那时候听老师讲温病四大家的故事,津津有味。事实上,温病作为四大经典的基本课程之一,无论在中国医学史上还是在临床作用上都有着无可磨灭的作用。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记性外感热病。温病是在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

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

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表

三、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表

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主要是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以及辨常见症状

一、常见症状:

1、发热

发热恶寒、寒热往来、壮热、日哺潮热、身热不扬、身热夜甚、身热肢厥、夜热早凉、低热2、汗出异常

无汗、时有汗出、大汗、战汗

3、口渴

口渴欲饮、口渴不欲饮、口苦而渴

4、神智异常

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昏聩不语、神志昏蒙、神志如狂、神情呆钝

5、痉

实证、虚证

6、厥脱

热厥、寒厥、亡阴、亡阳

二、辨斑疹、白培

三、辨舌

四、验齿

五、察咽喉

六、诊胸腹、切脉象

第五章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的治疗原则:1、祛除温邪 2、扶助正气

卫气营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三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二、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泄卫透表法――开泄腠理、逐邪外出、泄热解表

适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表

1、疏风散热(银翘散)――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

2、解表清暑(新加香薷饮)――夏用感受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表

3、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侵于卫表

4、疏卫润燥(桑杏汤)――秋燥初起,燥热病邪伤于肺卫

(二)清解气热法――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适用于温热病卫分之邪已解,气分里热亢盛,尚未入于营血分者

1、轻清宣气(栀子豉汤加竹叶、连翘)――邪在气分,热郁胸肺,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

2、辛寒清气(白虎汤)――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

3、清热泻火(黄芩汤、黄连解毒汤)――邪热内蕴,郁而化火

(三)和解表里法――透解邪热,疏泄分消,宣通气机

适用于温病邪已离表又尚未入里成结,而是郁于少阳或膜原、留恋三焦的半表半里证

1、清泄少阳(蒿芩清胆汤)――邪热夹痰湿郁于少阳,柩机不利,胃失和降

2、分消走泄(温胆汤加减或杏朴苓之类)――温病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

3、开达膜原(雷氏宣透膜原法、达原饮)――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

(四)祛湿清热法――宣通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道

适用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1、宣气化湿(三仁汤)――湿温初起,湿蕴生热,郁遏气机

2、燥湿泄热(王氏连朴饮、杏仁滑石汤)――湿渐化热,湿热俱盛而蕴伏中焦

3、分利湿热(茯苓皮汤)――湿热郁阻下焦

(五)通下逐邪法――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排除邪毒,给邪以出路适用于热邪与有形实邪如燥屎、湿滞、淤血等互结于肠腑的证候

1、通腑泄热(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热结阳明,内结肠腑

2、导滞通便(枳实导滞汤)

3、增液通便(增液承气汤)

4、通瘀破结(桃仁承气汤)

(六)清营凉血法——清营养阴,凉血解毒,滋养阴液,散血活络

适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分,营热或血热亢盛的证候

1、清营泄热(清营汤)――邪热入营分而未有明显动血者

2、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血热炽盛,热瘀交结迫血妄行

3、气营(血)两清(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

(七)开窍息风法——开窍法:清泄心包邪热,芳香清化中焦湿热痰浊,醒神利窍适用于温病邪入心包或痰浊上蒙清窍所引起的神智异常证候

熄风法:清泄肝经邪热,滋养肝肾阴液,以控制抽搐

适用于温病热盛动风或阴虚生风的证候

1、清心开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

2、豁痰开窍(菖蒲郁金汤、苏合香丸)

3、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

4、滋阴息风(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

(八)滋阴生津法——润燥生津,滋养真阴,壮水制火

适用于温病后期邪热渐退,阴液耗伤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