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各种设计的参数计算

合集下载

暖通计算公式范文

暖通计算公式范文

暖通计算公式范文暖通计算是指对建筑物内部进行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等系统进行设计和计算的过程。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相关公式,能够合理预测房间的热平衡、空气质量等指标,以确保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能源效益。

本文将介绍暖通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

1.热负荷计算公式:(1)空气传热热负荷计算公式:热负荷=U×A×δT其中,U为单位面积传热系数,A为面积,δT为室内外温差。

(2)冷负荷计算公式:冷负荷=Qs+Qv+Qr其中,Qs为传感热负荷,Qv为通风换热负荷,Qr为负辐射热负荷。

2.换气量计算公式:(1)基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的换气量计算公式:V=(0.2-0.1×θ)×Vv+Vm其中,θ为烟雾因子,Vv为持续通风量,Vm为瞬时通风量。

(2)基于人数的换气量计算公式:V=0.35×N其中,V为换气量,N为室内人数。

3.装置风机功率计算公式:(1)风箱功率计算公式:P=p×V×F×δP其中,p为空气密度,V为风量,F为风机效率,δP为风压。

(2)其他风机功率计算公式:P=p×Q×δP其中,Q为风量。

4.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1)常用热负荷计算公式:Q=C×V×δT其中,C为换热系数,V为空气流量,δT为温度变化。

(2)高级热负荷计算公式:Q=1.163×C×W×δT其中,W为湿度变化。

5.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1)无压损计算公式:Q=A×v其中,Q为水流量,A为管道横截面积,v为流速。

(2)有压损计算公式:Q=K×A×v×√(2h)其中,K为系数,h为压力损失。

以上是暖通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暖通系统所需的参数和能耗,从而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当然,不同的项目和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建筑设计师和暖通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计算暖通空调设备的TEWI(Total Equivalent Warming Impact)值。

TEWI是评估冷冻与供热设备对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的影响的综合性指标。

通过计算TEWI值,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环境影响,并寻求降低其环境负担的策略。

2. 计算方法TEWI的计算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变暖影响和臭氧层破坏影响。

下面介绍各个参数的计算方法。

2.1 全球变暖影响全球变暖影响主要由制冷剂的直接和间接排放引起。

计算方法如下:2.1.1 直接排放直接排放由设备中制冷剂的泄露引起。

根据设备的装填容量和泄漏率,可计算直接排放。

2.1.2 间接排放间接排放来自设备的电站和制冷系统所消耗的能源。

根据设备的制冷负荷和供冷系统的能效比,可以计算间接排放。

2.2 臭氧层破坏影响臭氧层破坏影响主要由制冷剂中的氯化氟烃(CFCs)和氢氟碳化物(HFCs)排放引起。

计算方法如下:2.2.1 CFCs 排放CFCs是对臭氧层破坏最严重的制冷剂。

根据设备中CFCs的含量和泄漏率,可以计算CFCs的排放量。

2.2.2 HFCs 排放HFCs是替代CFCs的制冷剂,虽然对臭氧层破坏影响较小,但其温室效应较大。

根据设备中HFCs的含量和泄漏率,可以计算HFCs的排放量。

3.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暖通空调设备的TEWI值。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评估设备在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方面的环境影响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低TEWI值的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暖通空调设备TEWI值的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TEWI值,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负荷。

在未来的设备设计和选择中,应更加关注TEWI值,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1] Smith, L. T., & Partlow, R. C. (1998).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nts-a life-cycle approach. HVAC&R Research,4(4), 333-349.。

暖通常用计算

暖通常用计算

暖通常用计算:(1)水泵轴功率计算P=2.73HQ/ηP轴功率,单位w,H扬程,单位m;Q流量,单位m3/h.(2)膨胀水箱容积计算50~60℃热水系统,V=0.017*Vsys7~12℃冷水系统,V=0.0063*VsysVsys系统总水容积1、泵的效率及计算公式: 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

η=Pe/P 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轴功率,用P表示。

有效功率即:泵的扬程和质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Pe=ρg QH (W) 或Pe=γQH/1000 (KW)ρ:泵输送液体的密度(kg/m3)γ:泵输送液体的重度γ=ρg (N/ m3)g:重力加速度(m/s)质量流量Qm=ρQ (t/h 或kg/s) 2、关于风机的计算公式具体可见3、泵的叶轮扬程计算公式扬程=功率X泵效率/流量/密度/重力加速度你没说已知条件。

H=(Dω)^2/8/g=(0.165X2900X2X3.14X2900/60)^2/8/9.81=31.96米其中D——叶轮直径g——重力加速度ω———叶轮角速度(弧度/秒) ^2——平方。

公式由能量守恒定律推导来的。

离心式鼓风机的工作原理当电机转动带动风机叶轮旋转时,叶轮中叶片之间的气体也跟着旋转,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这些气体,气体流速增大,使气体在流动中把动能转换为静压能,然后随着流体的增压,使静压能又转换为速度能,通过排气口排出气体,而在叶轮中间形成了一定的负压,由于入口呈负压,使外界气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立即补入,在叶轮连续旋转作用下不断排出和补入气体,从而达到连续鼓风的目的。

同等功率下,风压和风量一般程反比。

同等功率下,风压高,风量就会相对低,而风量大,风压就会低些,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电机的功效率。

风管的长度完全根据需要来定,设计风管要考虑风机的风压、流量,还要考虑送回风距离、沿程阻力等,风机前后的风管不一定很长,如果为了降低噪音,可加消声器。

风速X风口截面积=风量!通风系统的设计一般是在系统及风量已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计算风管的段面尺寸和阻力,进而确定风机的型号和动力消耗。

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公式集合

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公式集合

暖通设计常用公式总结序号名称公式内容备注1 水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耗电输热比t)a14(0056.0△LQNQEHR∑+≤=∑=ηεN:水泵功率(kw)Q:供热量(kw)η:电机和传动效率△t:供回水温差(℃)∑L:室外主干线总长度(m)《公建节能》5.2.82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tPWη3600s=W s:单位风量耗功率[W/(m3/h)]P:风机全压值(Pa)ηt:风机、电机及传动总效率《公建节能》5.3.263 空调冷热水系统输送能效比η•=THER△002342.0H:水泵设计扬程(m)△t:供回水温差(℃)η:水泵在设计工作点效率《公建节能》5.3.274 热量与水量转换公式3600tρ•••=△PCLQ Q:制冷量(kw) L:水流量(m3/h)C P:水的比热4.18[kJ/(kg·℃)]△t:温差(℃)ρ:水的密度,1000(kg/m3)5热量与风量转换公式(全热)3600ρh••=△LQ Q:制冷量(kw) L:风量(m3/h)△h:焓差(kJ/kg)ρ:空气密度,1.2(kg/m3)6热量与风量转换公式(显热):3600ρt•••=△PCLQ Q:制冷量(kw) L:风量(m3/h)C P:空气比热1.01[kJ/(kg·℃)]△t:温差(℃)ρ:空气密度,1.2(kg/m3)7 除湿量与风量转换公式:1000ρd••=△LW W:除湿量(kg/h) L:风量(m3/h)△d:湿度差(g/kg)ρ:空气密度,1.2(kg/m3)8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knRRKα1111λ0++•∑+==λαδα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R0:围护结构传热阻[(m2/K)/ W]δ:材料厚度(m)αλ:材料导热系数修正系数λ:导热系数[W/(m/K)]《三教》P29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nymin,0t)-(α•=△wnttaR墙门min,0min,00.6≥RRR0,min: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m2/K)/W]a:温差修正系数△t y: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允许温差(℃)αn:内表面换热系数[W/(m2/K)]《三教》P410 保温材料的允许重量湿度增量][10ωδρ△•••=nC CBA<-[△ω]:保温材料重量湿度允许增量ρ:保温材料干密度(kg/m3)δn:保温材料厚度(m)《三教》P811 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外表面积所包围的体积之比《三教》P812 各个朝向窗墙面积比不同朝向外墙面上的窗、阳台门及幕墙的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与所在朝向外强面的总面积(包括透明部分)《三教》P813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t△KFQ=Q: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w)F:围护结构面积(m2)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三教》P1414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热负荷RQQf+=1)-(ηwshttCAQR=21ηηεη••=Ah~ε2Q f: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热负荷(W)Q:围护结构热负荷(W)C:常数[11W/(m2/K)]《三教》P5115 平行送风射流的有效作用长度hxAaX=l0.7H≥h:hxAaX7.0l0.5H≥h=:HBA•=hlx:一股射流的有效作用长度(m)X:射流作用距离的无因次数a:送风口的紊流系数A h:每股射流作用的车间横截面积(m2)《三教》P6216 暖风机台数ηn d •=Q Q51--0d pj n pj t t t Q Q = η:有效散热系数 Q :建筑物供暖热负荷(W ) Q d :暖风机实际散热量(W ) Q 0:进风15℃际散热量(W )《三教》P6717低压蒸汽系统水力计算la)(△2000-p p m =△p m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a/m ) P :起始压力(Pa ) l :供汽管道最大长度(m )a :摩擦压力占压力损失百分数,0.6《三教》P7818散热器散热面积4321ββββ)-(n pj t t K Q F =b b )-(α)t (αn pj t t K ==△F :散热器散热面积(m 2)Q :房间供暖热负荷(W ) K :散热器传热系数[W/(m 2/K )] 《三教》P8619换热器传热面积pjt △••=B K Q F ba b a pj t t lnt -t t △△△△△= 21α1λδα11++=KB :水垢系数 K :换热器传热系数[W/(m 2/K )]《三教》P10520流体压损与阻力热性系数及流量关系2G S P •=△△P :压降(Pa ) G :水流量(m 3/h ) S :阻力数[Pa/(m 3/h )2] 《三教》P1372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1-211、1-23321锅炉房煤粉仓防爆门面积 1-223《锅炉》5.1.8-421锅炉房燃烧空气量 1-22922锅炉房设计容量及最小锅炉容量 1-234《09技术》8.6.6-223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散热量计算1-237《辐射》A.2.1空调序号名称公式内容重点历年备注1 湿空气焓值)(t84.12500dt01.1h++=h:湿空气焓值(kJ/kg干空气)t:干球温度(℃)d:含湿量(kg/kg干空气)《三教》P3412 析湿系数(换热扩大系数))(21p21t-th-h•=Cξh1、t1:空气初状态时比焓和温度h2、t2:空气重状态时比焓和温度《三教》P4013 热交换效率系数(表冷器)11211t-tt-tw=εt1、t2:处理前后空气干球温度(℃)t w1:冷水初温(℃)《三教》P4054 接触系数(表冷器)31212t-tt-tε=t3:表冷器在理想工作条件下(接触时间充分)空气终状态的干球温度(℃)《三教》P4055 饱和效率(加湿器)%100--×=饱和空气湿球温度加湿前空气干球温度加湿后空气干球温度加湿前空气干球温度饱和效率《三教》P4086 显热交换效率(全热交换器)%100t-tt-t3121t×=ηt1:室外进风干球温度(℃)t2:送风干球温度(℃)t3:室内干球温度(℃)《三教》P5597 湿交换效率(全热交换器)%100d-dd-dη3121w×=d1:室外进风含湿量(g/kg)d2:送风含湿量(g/kg)d3:室内含湿量(g/kg)《三教》P5598 全热交换效率(全热交换器)%100h-hh-hη3121h×=h1:室外进风焓值(kJ/kg)h2:送风焓值(kJ/kg)h3:室内焓值(kJ/kg)《三教》P55924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1-241《公建》9 轴心温差计算145.0x35.0TTt--txn0+==dttnxα△△t x:主体段内射程x处轴心点温度(℃)t0:射流出口温度(℃)t n:周围空气温度(室内温度)(℃)x:主体段内射程xα:送风口紊流系数d0:送风口直径或当量直径(m)当量直径πab4d=《三教》P42410 阿基米德数nnr TvttgdA2)-(=g:重力加速度(m/s2)t0:射流出口温度(℃)t n:周围空气温度(室内温度)(℃)T n:射流周围空气温度(K)v n:射流出口速度(m/s)d0:送风口直径或水力直径(m)水力直径)(2ab4d0ba+=《三教》P42511 串联过滤器效率)E-1()E-1)(E-1(-1n21•••=TE《三教》P45612 均匀分布计算换气次数s-60NNaGn××=G:室内单位容积发尘量[pc/(min*m3)]N:洁净等级对应含尘浓度限值(pc/m3)N s:送风含尘浓度(pc/m3)a:安全系数,取0.4~0.8《三教》P46013 洁净室室外压差2v2ρCP=P:迎风面压力(Pa)v:迎面风速(m/s)ρ:空气密度(kg/m3)C:风压系数(0.9)《三教》P46329 摩擦压力损失2vld2mρλ=P△△P m:摩擦压力损失(Pa)λ:摩擦系数d:管道内径(m)l:管道长度(m)v:流体在管道内流速(m/s)ρ:流体密度(kg/m3)《三教》P49014 水系统压力计算(水泵运行时)水泵吸入口前:该点静水高度减去定压点至该点压损水泵出口:水泵扬程与该点静水高度减去定压点至该点压损《三教》P49115 冷水机组组合方式rQQ/minx=RQQx/d=dminx/-QQQn)(=Q x:小机组设计制冷容量Q d:单台大机组设计制冷容量n:大机组安装台数Q min:建筑设计最小冷负荷Q max:建筑设计最大冷负荷《三教》P50116 声功率叠加附加值* 《三教》P53717 振动设备的扰动频率60nf=f:振动设备扰动频率(Hz)n:设备转速(r/min)《三教》P54518 保温防结露厚度b21bm t-tt-t63.11δ×=λλ:保温材料导热热阻[W/(m*K)]t1:管道内介质温度(℃)t2:管外空气干球温度(℃)t b:管外空气露点温度(℃)《三教》P54619 保温防结露厚度2wb1wm21α1t-tα1λδt-t=+t1、t2:管外、管内温度(℃)t b:管外露点温度(℃)λ:保温材料导热热阻[W/(m*K)]αw:外表面换热系数[W/(m2/K)]δm:材料厚度(m)《三教》P54620 空调系统新风量ZXXY-1+=Y:修正后新风量在送风量中比例X:修正前新风量在送风量中比例Z:最大房间新风比《公建节能》5.3.721 热湿比)/(dhkgkJ△△=εskgkw/《三教》P34322 热回收机组制冷量23 新风量计算:正压与排风24 地源热泵热量 水泵释放热量输送过程失热量)(空调分区冷负荷最大释热量∑+∑++×∑=]/11[EER水泵释放热量输送过程失热量)(空调分区冷负荷最大吸热量∑-∑]/1-1[∑+×=COP《地源热泵》 4.3.3 25人员新风量出现最多认识持续时间少于3h 的房间,所需新风量按平均人数确定,且不少于最多认识的1/2《公建节能》3.0.226 水泵温升ss η0023.01023600HW 860t HW =ו×=η△△t :水泵温升(℃) H :水泵扬程(m )W :水泵流量(kg/h ) ηs :水泵效率《红皮书》P149927 通风机温升2112ηηη0008.0L η2.1013.1ηη3600HL 6.3t ••=•×••×=H △ △t :通风机温升(℃) L :风量(m 3/h ) H :风压(Pa )η:电动机安装位置修正系数 η1:通风机全压效率 η2:电动机效率(0.8~0.9)η:电动机安装在输送气流内取1,安装在气流外η=η2《红皮书》P149828洁净浓度29 焓湿图新风比30地源热泵回填材料热阻)ln(21b e b bd d R πλ= 0n d de =R b :钻孔灌浆回填材料热阻[(m/K )/W] λb :灌浆材料导热系数[W/(m/K )] d b :钻孔直径(m ) d e :U 形管当量直径(m ) d 0:U 形管外径(m )n :单U 取2,双U 取4《地源热泵》B.0.1通风序号名称公式内容重点历年备注1稳定状态全面通风量2y -y x •=K LL :稳定状态全面通风量(m 3/s )x :有害物散发量(g/s )y 2:经过时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g/m 3) y 0:送风空气中有害物浓度(g/m 3) K :安全系数《三教》P1712消除余热通风量)-(0t t C QG p =G :通风量(kg/s ) Q :制冷量(kJ/s )C :空气比热1.01[kJ/(kg ·℃)]《三教》P1723消除余湿通风量-d d W G p =G :通风量(kg/s ) W :余湿量(g/s )d p :排出空气含湿量(g/kg ) d 0:进入空气含湿量(g/kg )《三教》P1724 风量平衡jp zp jj G G G G zj +=+自然进风+机械进风=自然排风+机械排风(kg/s )《三教》P1735 热量平衡)-(ρρρ∑n s n xh w w zj jj jj jj f n n p h t t cL t cL t cL Q t cL Q +++∑=+ρ热负荷+排风=放热+机械进风+自然进风+循环送风10、12、《三教》P1736通过窗孔通风量ρμρp 2△F L G =•= ξ1μ=G :通过窗孔通风量(kg/s ) μ:窗孔流量系数 △p :窗孔两侧压差(Pa ) F :窗孔面积(m 2)《三教》P1767 热压差 )(△△n w a b -gh p -p ρρ=△p a :窗孔内压力(Pa ) △p b :窗孔外压力(Pa )《三教》P1778空气动力阴影区最大高度 A H 3.0c ≈A :建筑物迎风面面积(m 2)《三教》P1789自然通风车间平均温度2t -t t p n np =t n :室内工作区温度(℃)t p :上部窗孔的排风温度(℃)《三教》P17910 窗孔面积与高度公式122bahhFF=)(F a:进风窗孔面积(m2)F b:排风窗孔面积(m2)h1:进风窗孔至中和面距离(m)h2:排风窗孔至中和面距离(m)《三教》P18011 自然通风排风温度(温度梯度法))(2-attnph+=a:温度梯度(℃/m)h:排风天窗中心距地面高度(m)《三教》P18112 自然通风排风温度(有效热量系数法)m/)t-t(ttwnwp+=321mmmm••=m:有效热量系数m1:热源占地面积与地板面积比值确定m2:根据热源高度确定m3:根据热源辐射散热量和总散热量之比确定《三教》P18113 筒形风帽直径dlAL/02.02.1d28272+∑+•=ξL:单个风帽排风量(m3/h)d:风帽直径(m)l:竖风道或风帽连接管的长度(m)A:压差修正系数∑ξ:风帽前风管局部阻力之和,无风管取0.5《三教》P18514 密闭罩排风量4321LLLLL+++=L1:物料下落带入罩内诱导空气量L2:从孔口或不严密缝隙处吸入的空气量L3:因工艺需要鼓入罩内的空气量L4:生产过程中受热空气膨胀或水分蒸发而增加的空气量《三教》P18815 通风柜排风量β••+=FLL v1L1:柜内污染气体发生量(m3/s)v:工作孔的控制风速(m/s)F:工作孔或缝隙的面积(m2)β:安全系数,1.1~1.2送风量为排风量70~75%《三教》P18916 工作台上排风罩排风量xvFL)(+=2x5L:工作台上排风罩排风量(m3/s)F:实际排风罩的罩口面积(m2)v x:控制点处吸入速度(m/s)v x:查图2.4-15《三教》P19317 接受式排风罩*《三教》P19718 除尘效率%100/12×=G G η )η-1()η-1)(η-1(-1ηn 21t •••= G 1: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g/s ) G 2:除尘器除下的粉尘量(g/s )《三教》P20419 分级效率%100/ηj c c ×=S S △△△S c :除尘器捕集的粉尘量(g/s ) △S j :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g/s )《三教》P20520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LA exp(--0.1ηe ω=A :集尘极板总面积(m 2) L :除尘器处理风量(m 3/s ) ωe :电除尘器有效驱进速度(m/s )《三教》P22321 电场风速 FL =vL :除尘器处理风量(m 3/s ) F :电除尘器横断面积(m 2)《三教》P22422 有害气体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公式4.22M C Y •=Y :质量浓度(mg/m 3) C :体积浓度(ppm=mL/m 3) M :气体分子的克摩尔数1‰=0.1%=1000ppm《三教》P22923 风机功率公式3600py L N =N y :通风机有效功率(W ) L :风量(m 3/h ) p :风压(Pa )《三教》P26524风机配用电机功率K L N •••=m3600pηηN :轴功率(通风机输入功率)(W ) η:全压效率 ηm :通风机机械效率 K :电机容量安全系数《三教》P26625 空气密度换算3.101t 273273293.1B•+•=ρ t :实际空气温度(℃) B :实际大气压力(KPa )《三教》P27026 排风罩流量'p 2μj F L ρ= ''11μj d p p =∑+=ξL :排风罩流量(m 3/s )p d ’:动压(Pa ) p j ’:静压(Pa )《三教》P28327 汽车库通风量1y -y GL =L :车库所需排风量(m 3/h ) G :车库内排放CO 的量(mg/h ) y 1:车库内CO 允许浓度(30mg/m 3)《三教》P335y0:室外大气CO浓度(2.0~3.0mg/m3)28 有毒物质容许浓度《化学有害》4.129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大气污染》B330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化学有害》A.331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11、《化学有害》表4.2/附录A31 滤毒通风量《人防》5.2.732 机械加压送风量(压差法)360025.1827.0/1y××××=NPAL△L y:压差法加压送风量(m3/h)A:门窗缝隙的计算漏风量总面积(m2)△P:门缝两侧压差值(Pa)N:门缝取2,窗缝取1.6△P:防烟楼梯40~50Pa,前室30~25Pa 《建规》9.3.232 机械加压送风量(流速法)3600)1(ny×+=abFvL L y:流速法加压送风量(m3/h)F:一樘门开启面积(m2)v:开启门洞处平均风速(0.6~1.0m/s)a:背压系数(0.6~1.0)b:漏风附加率(0.1~0.2)n:同时开启时数量,多层取2,高层取3《建规》9.3.233 活性炭计算装碳量=有害气体流量×质量浓度×吸附效率×时间/平衡吸收质量装碳量(kg)有害气体流量(m3/h)质量浓度(mg/m3)吸附效率(%)时间(h)平衡吸收率(kg/kg)制冷序号名称公式内容重点历年备注1理论制冷系数124100th --h h hh w q P th th ===φε《三教》P5732双级压缩理论制冷系数 )-()-()-(φφε3421218112th 1th 00th h h M h h M h h M P P P R R R th +=+==《三教》P5783闪发中等器分离器中间压力 2/10m )(P P P k •=P m :中间压力 P k :冷凝压力 P 0:蒸发压力《三教》P5754双级压缩最佳中间温度 ℃佳3.06.0t 4.0t 0k ++=tt k :冷凝温度 t 0:蒸发温度《三教》P5795制冷系数与制热系数1εφε0h h +=+==PpP φ ε:制冷系数 εh :制热系数 φ0:制冷量 φh :制热量 成立条件:工况条件完全相同《三教》P5796 实际输气量)容积制冷量()机组制冷量(3/kw m KJ V R =V R :实际输气量(m 3/s )《三教》P6057理论输气量(活塞式制冷压缩机)SnZ D V h 2240π=V h :理论输气量(m 3/s )D :气缸直径(m ) S :活塞行程(m ) n :曲轴转速(r/min ) Z :气缸数《三教》P6058 耗功率*《三教》P6079空调机组冬季修正21q K K h =φφh :机组制热量(kw ) q :产品样本制热量(kw )K 1:根据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修正系数 K 2:化霜修正系数样本制热量名义工况:室外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化霜修正系数:每小时1次0.9,每小时2次0.811、12、《三教》P62210 热力系数(溴化锂)gφφξ=ξ:热力系数φ0:吸收式制冷机获得的制冷量(kw)φg:吸收式制冷机消耗的热量(kw)《三教》P63711 最大热力系数(溴化锂)cgeTTTTTTηεcegmax)-()-(ξ==ξmax:最大热力系数T g:发生器中热媒温度(K)T0:蒸发器中被冷却物温度(K)T e:环境温度(K)εc:工作在T0和T e之间的制冷系数ηc: 工作在T e和T g之间的热效率《三教》P64011 热力完善度(溴化锂)m axdξξη=《三教》P64012 循环倍率(溴化锂)wssmmfξ-ξ73ξ==473mmm+=m3:流入发生器的稀溶液流量m7:发生器中制冷剂水蒸气流量m4:饱和浓溶液流量《三教》P64012 放气范围(溴化锂)wsξ-ξξ=△ξ3/ξw:稀溶液浓度ξ4/ξs:饱和溶液浓度《三教》P64013 直燃型溴化锂机组性能能系数pCOPg+=φφ0pCOPghh+=φφCOP0:制冷性能系数 COP h:制热性能系数φ0:制冷量φh:制热量φg:加热源耗热量 P:消耗电功率《三教》P64614 部分负荷蓄冰有效容量cfiqcnQ••=sfii ic cnnqq•+=∑=2241Q s:蓄冰装置有效容量(kwh)q i:建筑物逐时冷负荷(kw)n i:夜间制冷机制冰工况运行小时数(h)n2:白天制冷机空调工况运行小时数(h)c f:制冷机制冰时能力变化率《三教》P68515 水蓄冷贮槽容积t163.1s△•••=ηPQVV:所需贮槽容积(m3)Q s:设计日所需制冷量(kwh)P:容积率,1.08~1.30η:蓄冷槽效率△t:蓄冷槽可利用进出水温(5~8℃)《三教》P68616吊轨冷却间冷加工能力)24()1000lg (d τ•=GG d :设有吊轨的冷却间每日冷加工能力(t ) l :冷间内吊轨的有效总长度(m ) g :吊轨单位长度净载货重量(kg/m ) τ:冷间货物冷加工时间(h )《三教》P71017 冷凝器热负荷e c Q Q φ=Q c :冷凝器的热负荷(kw )Q e :压缩机在计算工况下的制冷量(kw ) φ:冷凝器负荷系数《三教》P73318冷凝器传热面积lq Q K Q A cm c =•=θ△A :传热面积(m 2)Q c :冷凝器热负荷(w ) K :冷凝器传热系数[w/(m 2*K )] △θm :对数平均温差(K ) q l :冷凝器热流密度(w/m 2)《三教》P73419。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公式及负荷计算公式

暖通空调设计计算公式及负荷计算公式

常用设计计算公式总热量:Unit:kcal/h1RT=3.5kw1P=2.324kw1kw=860kcal/h1k=4.27J1、QT=QS+QL空气冷却:QT=0.24*&*L*(h1-h2)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 &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L -----室内总送风量M3/H h1 -----空气的初焓值kJ/kgH2 -----空气的终焓值kJ/kg2、显热量: Unit:kcal/hQS=Cp*&*L*(T1-T2)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 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3、潜热量: Unit:kcal/hQL=600*&*L*(W1-W2)W1 ----空气最初水分含量kg/ kgW2 ----空气最终水分含量kg/ kg4、冷冻水量: Unit:L/SV1=Q1/4.187*(T1-T2)Q 1-----主机制冷量(KW), T1-T2 -----主机进出水温差5、冷却水量: Unit:L/SV2=Q2/4.187*(T1-T2)Q2=Q1+NQ2-----冷却热量KW T1-T2 -----主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度N -----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6、电机满载电流计算: Unit:AFAL=N/1.732*U*COS@7、新风量: Unit:M3/HL0 =n*Vn -----房间换气次数 V -----房间体积8、送风量: Unit:M3/H空气冷却:L= QS/ Cp*&*(T1-T2)QS -----显热量kcal/h 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 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9、风机功率: Unit:KWN1=L1*H1/102*n1*n2L1 -----风机风量(L/S) H1 -----风机风压(mH2O)n1 -----风机效率 n2-----传动效率,直联传动取1;皮带传动取0.910、水泵功率: Unit:KWN2=L2*H2*r/102*n3*n4L2 -----水流速(L/S) H2 -----水泵压头(mH2O)n3 -----水泵效率=0.7~0.85 n4 -----传动效率=0.9~1.0r -----液体比重(水的比重为1kg/l)11、水管管径: Unit:mmD=35.68*根号L2/ vL2 -----水流速(L/S) v -----水设计流速(m/s)12、空气加湿量: Unit:gR=LX*1.3*(h1-h2)LX -----新风量(m3/h) h1 -----室内设计温度下的焓值h2 -----室外最低状态下焓值(查焓墒图)设备风量设计:(概算)[ρ(设备功率)*860*0.8/0.29(空气比热)/5(温差)]+Q1+Q2=Q(送风量)Q1-----人的潜散所须风量Q2-----建筑所须风量照度软件计算如:300LUX高度:2.5M、2.7M、3.0M、4.0M、6.0M瓦特数(W/M2) 11.6、11.7、12.2、13.6、16.51kw=860kcal/h换气消耗量在室内的人需要每小时 30 CMH(m3/h)/人的新鲜空气.市内场所别所需的换气次数/小时住宅(客厅) : 1-3次, 住宅(寝室) : 1-2次学校(教室) : 6次, 学校(图书室) : 8次剧场: 5-8次, 办公室 : 6-10次, 医院 : 2次商场(店铺) : 6-10次, 餐厅(食堂) : 6-10次, 歌舞厅(夜总会) : 7-20次饭店(礼堂) : 6-12次, 饭店(厨房) : 20-60次, 饭店(房间) : 1-2次饭店(洗手间) : 5次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 .电动机和驱动设备均在房间内CLm =1000·n1·n2·n3· NM· CcL.M/η2 .电动机在房间内,驱动设备不在房间内CLm =1000·n1·n2·n3· NM· CcL.M(1- η)/η3 .电动机不在房间内,驱动设备在房间内CLm =1000 ·n1·n2·n3· NM· CcL.MNm--电动设备安装功率,kw;n1--同时使用系数;n2--安装系数,一般 0.7~0.9;n3--电动机负荷系数,一般 0.4~0.5 ;CcL.M--电动设备和用具的冷负荷系数,查表;空调供冷系统不连续运行,取1.0;食物的散热量和散湿量食物全热取17.4w/人;食物显热取8.7w/人;食物潜热取8.7w/人;食物散湿量取11.5g/h人。

暖通各种设计的参数计算

暖通各种设计的参数计算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
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 KW U—机组电压 KV COSφ—功率因数 0.85~0.92
N—房间换气次数 次/h V—房间体积 m3 Cp—空气比热(0.24kcal/kg℃)
∝—空气比重(1.25kg/m3)@20℃
L1—风机风量 L/s
H1—风机风压 mH2O
V—水流速 m/s
n1—风机效率
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 L2—水流量(L/s)
H2—水泵压头(mH2O)
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
n3—水泵效率=0.7~0.85
n4—传动效率=0.9~1.0
名称
总热量 QT
显热量 QS
潜热量 QL
冷冻水量 V1
冷却水量 V2
单位
计算公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T=QS+QT Kcal/h
空气冷却:QT=0.24*∝*L*(h1-h2)
空气冷却: Kcal/h
QS=Cp*∝*L*(T1-T2)
空气冷却: Kcal/h
QL=600*∝*L*(W1-W2)
L/s V1= Q1/(4.187△T1)
KW/TR NPLV=1/(0.01/A+0.42/B+0.45/C+0.12/D)
A FLA=N/√3 UCOSφ
CMH Lo=nV
空气冷却: CMH
L=Qs/〔Cp*∝*(T1-T2)〕
KW N1=L1*H1/(102*n1*n2)

暖通专业各种设计参数总结-经典

暖通专业各种设计参数总结-经典

目 录1 各种坡度........................................................................................................................................- 1 -2 各种比摩阻....................................................................................................................................- 4 -3 各种泵设置....................................................................................................................................- 5 -4 各种水质要求...............................................................................................................................- 6 -5 各种采暖系统形式......................................................................................................................- 7 -6 各种参数查询.............................................................................................................................- 17 -7 各种换气次数.............................................................................................................................- 19 -8 各种机房设备布置....................................................................................................................- 24 -9 风管材料......................................................................................................................................- 25 -10 各种矛盾参数...........................................................................................................................- 27 -11 室内设计计算温度tn的规定...............................................................................................- 30 -12 室外设计计算温度tw的规定..............................................................................................- 32 -13 耗电输热比................................................................................................................................- 34 -13 各种计算方法...........................................................................................................................- 38 -14 各种情况下高出屋面的要求.................................................................................................- 40 -15 风机盘管+新风相关规范......................................................................................................- 42 -16 各种压力试验...........................................................................................................................- 47 -17 通风部分关于进、排风口等距离的小结..........................................................................- 51 -18 设置防排烟设施.......................................................................................................................- 55 -19 各种补水率................................................................................................................................- 61 -20 民用建筑热负荷计算中的耗热量附加问题......................................................................- 62 -21 一次泵、二次泵控制总结.....................................................................................................- 63 -22 各种能效比................................................................................................................................- 64 -23 各种液体过滤器孔径..............................................................................................................- 67 -24 平衡阀特点及设置..................................................................................................................- 68 -25 各种极限管径...........................................................................................................................- 70 -A 供暖杂项.....................................................................................................................................- 71 -B 通风杂项......................................................................................................................................- 76 -C 空调杂项.....................................................................................................................................- 83 -D 制冷杂项.....................................................................................................................................- 86 -E 各种杂项.....................................................................................................................................- 90 -F 计算公式汇总.............................................................................................................................- 92 -G 重要概念...................................................................................................................................- 100 -III1各种坡度汽水同向蒸汽干管:i≥0.003汽水反向蒸汽干管:i≥0.005热水管、回水管、凝结水管:i≥0.003连接散热器直管:i≥0.01,坡向应利于排水与泄水蒸汽单管系统连接散热器的直管:i≥0.05自然循环热水管、回水管:i≥0.01重力循环供回水干管坡度:0.005~0.01,坡向宜与水流方向相同;连接散热器直管:0.01~0.02分水缸安装坡度:0.01,坡向排水口供暖地沟坡度:0.003,坡向积水坑热水管道(包括水平单管串联系统的散热器连接管)可无坡度安装,但管中流速不得小于0.25m/s 地下敷设供热管道和管沟坡度不应小于0.002。

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和使用

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和使用

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和使用采暖计算1、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根据采暖房间性质(建筑高度、应采用的冷风渗透计算方法),采用计算共享库3.1中对应表格,计算房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房间耗热量。

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表内容和适应范围表1:K值计算表2:按单位面积换气量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换气法”)适用于人员长期停留、一般层高且采用自然通风、约20层及其以下建筑的房间,或更高层建筑的较高层房间和处于下层但考虑房间面积和朝向等因素冷风渗透量渗透法不会大于换气法的房间。

例如住宅户内房间、单宿、办公室等。

表3:多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多层缝隙法”)冷风渗透量采用门窗缝隙渗透量法,但忽略热压影响、只考虑风压。

适用于18m及其以下建筑,人员不长期停留(包括值班采暖)的房间和大空间。

表4:高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缝隙法”)适用的建筑物:超过18m;房间特征:同表3表5:采用缝隙法和换气法比较计算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比较法”)需满足换气卫生要求且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的最底若干层中,有可能冷风渗透量渗透法大于换气法(例如住宅朝向较差的厨房卫生间),需比较后采用较大值的采暖房间。

2、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专题)3、室外供热管网水力计算(专题)采暖循环泵等设备选择计算1.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Gn=0.86k1•Qr/(tg-th)式中Gn——采暖循环泵总流量(m3/h);Qr——总供热量(KW);k1——热网损失附加系数,k1=1.05~1.1;tg 、th——供回水温度(℃)。

循环泵扬程按下式计算:Hn =1.1(H1+H2+H3+H4)式中Hn——采暖循环泵扬程(m);H1——热水锅炉或换热器的水流压力降(m),由锅炉或换热器制造厂提供(估算时5.6MW以下的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可取H1=8~15m,换热器可取3~8m);H2——锅炉房或热交换间内循环水管道系统的阻力(m),用计算共享库5.1进行计算(估算时根据系统大小可取H2=5~10 m);H3——锅炉房或热交换间至最不利用户供回水管的阻力(m)(4.3的计算结果);H4——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的阻力(m)(4.2的计算结果)。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建设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本建筑工程为一类高层住宅。

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

地上一至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三至二十一层为住宅。

总建筑高度为98.82米,总建筑面积为19575.27平方米。

二.设计内容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采暖、通风、排烟设计。

三.设计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甲方对本工程的有关意见及要求四.采暖室内外设计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1夏季:35℃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5.7℃2空调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5.8℃3空调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6%4夏季:30.6℃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0.6℃5夏季:959.80hPa大气压力冬季:979.10hPa6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3.4℃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采暖设计参数客厅,餐厅,卧室20℃;浴室25℃;厨房16℃。

五.节能设计1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参数外墙:复合墙体传热系数0.57W/m2.℃外窗:塑钢中空玻璃传热系数0.60W/m2.℃屋面:复合屋面传热系数2.7W/m2.℃楼板:复合楼板传热系数0.5W/m2.℃2本工程对每个供暖房间均进行热负荷计算。

3本工程采暖系统入口设置热计量阀组,阀组置于地下室计量小室内。

于每层管井内设置分户热计量装置及水力平衡装置。

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情况计费。

房间温度可以分室调节。

六.采暖系统设计1一至十一层为低区,十二至二十一层为高区,一层二层层高4.00米,三层以上层高4.78米。

各采暖系统总热负荷、总阻力及平均热耗指标见下表:采暖系统编号建筑面积(m2)总热负荷(Kw)采暖热指标(W/m2)系统阻力损失(KPa)低区109677466838高区997070871422热源:本工程采暖热源为地下室换热站。

最全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最全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最全暖通空调计算公式暖通空调计算公式是指用于计算建筑物中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所需的热负荷、风量、水量、功率等参数的数学公式。

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有多种不同的计算公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暖通空调计算公式。

一、热负荷计算公式1.平均负荷法公式:Q=Σ(QiAi)+Qv+Qs+Qw+Qc其中,Q为建筑物的总热负荷,Qi为各房间或部位的传热负荷,Ai 为各房间或部位的面积,Qv为风量传热负荷,Qs为太阳辐射传热负荷,Qw为热桥传热负荷,Qc为建筑内外温差传热负荷。

2.地板面积法公式:Q=A×U×ΔT其中,Q为楼面的热负荷,A为楼面面积,U为楼面的传热系数,ΔT 为楼面的设计温差。

3.等效平均温度差法公式:Q=Σ(Qi)(Ti-Te)/ΔTm其中,Qi为各房间的传热负荷,Ti为各房间的设计温度,Te为环境温度,ΔTm为全年平均温度差。

二、风量计算公式1.空气变风量计算公式:Q=A×V×ΔP/3600其中,Q为空气变风量,A为房间面积,V为空气流速,ΔP为房间静压。

2.空气混合计算公式:Qm=Q1+Q2其中,Qm为混合空气流量,Q1和Q2分别为两种进风空气流量。

三、水量计算公式1.主管道水量计算公式:Q=A×V其中,Q为主管道流量,A为主管道截面积,V为主管道速度。

2.辅助设备水量计算公式:Q=P/(ρ×c×ΔT)其中,Q为辅助设备的冷却水量,P为辅助设备的冷却功率,ρ为水的密度,c为水的比热容,ΔT为水的温度差。

四、功率计算公式1.制热功率计算公式:P=Q/COP其中,P为制热功率,Q为热负荷,COP为制热系数。

2.制冷功率计算公式:P=Q/EER其中,P为制冷功率,Q为冷负荷,EER为能效比系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暖通空调计算公式,不同的场景和具体要求可能会采用其他不同的公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相关的建筑物传热特性、设备特性、操作条件等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暖通设计最全估算数据

暖通设计最全估算数据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4)一、通用设计规范: (4)二、专用设计规范: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5)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3)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8)七、热损失概算W/m℃ (18)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8)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19)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19)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19)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19)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2)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2)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3)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3)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3)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3)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4)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4)1、送风口风速 (24)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5)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5)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5)5、回风口风速 (25)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6)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6)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6)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7)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臵 (29)1、送风口布臵间距 (29)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9)3、散流器布臵 (29)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0)6.1、厨房通风问题 (30)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0)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5)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6)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6)六、防排烟设计 (37)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1)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1)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2)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2)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4)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5)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6)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6)3、水泵扬程设计 (48)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8)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8)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9)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9)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0)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3)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5)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6)十二、保温 (56)十三、阀门选用 (57)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8)一、机组选型 (58)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2、水泵的选型: (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1)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2)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2)三、计算单位换算 (63)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1)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1)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1)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1)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1)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2)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2)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3)8、设备层布臵原则: (83)第十章参考实例 (84)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4)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4)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4)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4)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臵 (85)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5)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臵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5)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6)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6)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6)2.1 供暖入口设臵过多 (86)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4 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7)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7)2.6 平衡阀的设臵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7)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7)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8)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0)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1)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1)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1)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2)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2)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2)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2)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2)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3)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3)设备平面图 (93)剖面图 (94)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4)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4)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4)详图 (94)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4)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暖通常用设计计算公式

暖通常用设计计算公式

暖通常用设计计算公式暖通设计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很多,下面我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1.传热计算公式传热是暖通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常用的传热计算公式包括:-内外表面传热阻力计算公式:R=(1/h1)+R1+(1/h2)+R2,其中h1、h2分别为内外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R1、R2分别为内外表面的传热阻力。

-热传导计算公式:Q=(T1-T2)/(R1+R2+R3),其中T1、T2分别为两侧的温度,R1、R2、R3分别为热传导的阻力。

-辐射传热计算公式:Q=σ*ε*A*(T1^4-T2^4),其中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ε为表面的辐射系数,A为表面积,T1、T2为两侧的温度。

2.水负荷计算公式暖通设计中常需要计算水负荷,以下是常用的公式:-冷却水负荷:Qc=m*Cp*δT,其中m为水的质量流量,Cp为水的比热容,δT为供回水温差。

-加湿负荷:Qh=m*Cp*δH,其中m为空气的质量流量,Cp为空气的比热容,δH为空气的含湿量差。

-蒸汽负荷:Qv=m*Hv,其中m为蒸汽的质量流量,Hv为蒸汽的焓值。

3.空气换气量计算公式空气换气量是暖通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以下是常用的计算公式:-负荷法:V=Q/(ρ*Cp*δT),其中V为换气量,Q为负荷,ρ为空气密度,Cp为空气的比热容,δT为温度差。

-权值法:V=Σ(Vi*Ti)/ΣTi,其中Vi为每个房间的换气量,Ti为每个房间的权重。

4.管道水力计算公式暖通系统中的管道水力计算也很重要-流量公式:Q=A*v,其中Q为流量,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v为流速。

-压降公式:ΔP=f*(L/D)*(v^2/2g),其中ΔP为压降,f为摩阻系数,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直径,v为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

-功率公式:P=Q*H*ρ*g,其中P为功率,Q为流量,H为扬程,ρ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以上只是暖通设计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干球温度:干球温度是空气温度的度量,不受湿度影响。

在实验室中,干球温度对冷热负荷有直接影响,需要根据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进行确定。

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比值。

在实验室中,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舒适度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都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3.新风量:新风量是指实验室中为了满足人员呼吸和换气的需要,需要引入的新鲜空气量。

在实验室暖通设计中,需要根据人员数量、设备运行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新风量。

4.噪声要求:实验室中的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为了确保室内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舒适度,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包括对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合理布局等。

5.照明要求:实验室中需要足够的照明来满足人员的工作需求和设备的运行要求。

在暖通室内设计中,需要考虑照明设备的散热和通风需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舒适度。

6.气流组织:实验室中的气流组织是指室内空气的流动方式,包括送风、回风、排风等。

在暖通室内设计中,需要合理布置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动均匀、顺畅,避免出现涡流和死角。

7.洁净度要求:对于一些高洁净度的实验室,需要特别关注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在暖通室内设计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高效过滤器、新风口加装空气过滤器等,以控制室内的尘埃粒子数和微生物含量。

以上是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的一些主要方面,具体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证实验室的暖通室内环境达到人员的工作需求和设备的运行要求。

暖通设计最全估算经验数据

暖通设计最全估算经验数据

暖通设计最全估算经验数据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暖通设计也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暖通设计主要包括了室内温度、空气质量、声学、防火等多个方面,而在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热力学计算。

热力学计算是暖通设计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环节,一般情况下都需要使用到估算经验数据来进行计算和预测。

下面,我们将从定额、标准和经验数据三个方面来整理和总结一些暖通设计中常用的估算经验数据。

一、定额数据定额数据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标准来估算和计算得出的数据。

在暖通设计中,常用的定额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热负荷:热负荷是暖通设计中最为基础的定额数据,也是进行热力学计算的重要参数。

通常情况下,热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材质、使用目的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计算。

热负荷的计算通常涉及到冬季、夏季等多个季节,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的区域、环境等因素。

2.风量:风量是暖通设计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定额数据,通常用来描述建筑的通风和换气情况。

在建筑的通风和换气中,风量被认为是最为基本的参数,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空气质量和温度。

3.水量:在暖通设计中,水量主要用来描述建筑的供暖和供冷情况。

常见的水量包括供水和回水的温度、流量等参数,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等因素。

二、标准数据标准数据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标准来估算和计算得出的数据。

相对于定额数据,标准数据更为详细、全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暖通设计中,常用的标准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建筑结构和材质:在暖通设计中,建筑结构和材质是影响建筑热平衡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筑结构和材质的标准数据通常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分析,以便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2.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是影响室内舒适感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以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为基础,通过热力学计算和模拟,可以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通风和空气处理系统。

3.声学数据:声学是暖通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结构、声波传播途径等多个方面。

暖通空调基础设计常用参数

暖通空调基础设计常用参数

150 200
"
6 8
165
4.5
15.04
133 219
4 6
12.73 31.54
北京市顺通业环保设备厂
"
"
"
200 250 300 400 500
"
8
219 273 325 426 530
6 7 8 9 9
31.54 45.92 62.54 92.55 105.5
附表5:户式水机设计经验值,水管流速按1.8/S计算
1 " 3 4" 1 8 " 3 2" 1 4 " 1 1 " 1 14 2 " 2
"
"
附表6:ST-系列全自动电


2
1 ;
"
ST-1 ST-1B ST-2 STZ-3 STZ-4 STZ-5 STZ-6 STZ-8 STZ-10 STZ-12 STZ-14 STZ-16 STZ-18
盘管水量m ³/h 0.6 0.72 0.78 1.02 1.14 1.2 1.32 1.56 2.28
79.481 114.453 203.472
附表6:ST-系列全自动电子水处理仪价格表
进出口尺寸 英寸 毫米 处理水量 (T/H) 备 注 价 格 (元)
1232 1.5 2 3 4 5 6 8 10 12 14 16 18
流量计算公式为:管道截面积×1.8/s×3600(换算成小时)
流量m³/h 2.035 3.178 5.208 8.139 12.717 20.188 28.612 41.203 61.55
盘管型号 FP-3.5 FP-5 FP-6.3 FP-7.1 FP-8 FP-10 FP-12.5 FP-15 FP-20

暖通数值计算公式

暖通数值计算公式

暖通数值计算公式暖通数值是指建筑物内部热量传递的量度,它是暖通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

暖通数值的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热传导、对流、辐射等多种因素,因此需要用到一系列的计算公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暖通数值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1. 热传导计算公式。

建筑物内部的热传导是指热量在固体材料中的传递过程。

热传导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建筑物墙体、屋顶、地板等部位的热传导系数。

常用的热传导计算公式如下:q = k A (T1 T2) / d。

其中,q表示热传导热量(单位,W),k表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单位,W/m·K),A表示传热面积(单位,m²),T1和T2分别表示两侧的温度(单位,℃),d表示材料的厚度(单位,m)。

2. 对流传热计算公式。

建筑物内部的对流传热是指热量通过流体(如空气)的传递过程。

对流传热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建筑物内部空气的传热系数。

常用的对流传热计算公式如下:q = h A (T1 T2)。

其中,q表示对流传热量(单位,W),h表示传热系数(单位,W/m²·K),A表示传热面积(单位,m²),T1和T2分别表示两侧的温度(单位,℃)。

3. 辐射传热计算公式。

建筑物内部的辐射传热是指热量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

辐射传热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建筑物内部的辐射传热系数。

常用的辐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q = εσ A (T1^4 T2^4)。

其中,q表示辐射传热量(单位,W),ε表示发射率,σ表示斯特蒂芬-玻尔兹曼常数(5.67×10^-8 W/m²·K^4),A表示传热面积(单位,m²),T1和T2分别表示两侧的温度(单位,K)。

4. 暖通数值计算。

在实际的暖通工程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热传导、对流、辐射等多种传热方式的影响。

因此,暖通数值的计算需要综合运用上述的热传导、对流、辐射传热计算公式,通过建筑物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环境参数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计算。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COP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COP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COP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性能系数)的计算书。

COP是衡量空调设备能效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设备在一定工况下的制冷或制热性能与所消耗能量的比值。

本文将介绍COP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标准和公式。

2. COP的计算方法COP的计算方法基于设备的功率和制冷/制热量。

设备功率可通过设备的电流与电压进行计算,制冷/制热量可以通过温度变化和流体的质量流量进行估算。

COP计算公式如下:COP = (制冷/制热量) / 功率其中,制冷/制热量为单位时间内的制冷或制热量,功率为设备的消耗功率。

3. COP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空调设备的COP标准有一定的规定。

例如,在美国,空调设备的COP需满足美国能源部(DOE)的EnergyStar 标准。

根据EnergyStar标准,空调设备的制冷COP需达到一定数值,且能耗需满足相应的要求。

在国内,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中央空调及采暖热泵设备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标识实施办法》。

该标准要求空调设备的COP需满足相应限值,并且需要通过能源标识验证。

4. COP的影响因素影响空调设备COP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温度、冷媒的选择与使用、设备的使用寿命等。

环境温度越高,设备的制冷COP通常会下降;冷媒的选择与使用也会对COP产生影响,高效的冷媒可以提高COP;而设备的使用寿命过长可能导致设备老化,从而降低COP。

5. 结论本文介绍了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COP的计算方法、标准和影响因素。

COP是衡量空调设备能效的重要指标,对于选择高能效设备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COP。

参考文献。

暖通专业常用工程计算简明方法

暖通专业常用工程计算简明方法

暖通专业常用工程计算简明方法暖通专业常用工程计算简明方法(李国荣整理于1999年1月20日供设计参考用)1、空调系统冷冻水量的计算:V1=Q1/4.187×△T1式中--- V1 冷冻水量(L/S);Q1-冷冻△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值(℃);4.187 常数值。

2、空调系统冷却水量的计算:V2=Q2/4.187×△T2或V2=[(3.516+KW/TR) ×TR] /4.187×△T2;式中--- V2-冷却水量(L/S);△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值(℃);Q2-冷凝热量(KW);KW/TR每冷吨与冷量比率值,TR-制冷量(冷冻吨)。

3、空调系统水管路管径的计算:D= √ ̄4×1000×L2/π×V=35.68×√ ̄L2/ V式中---D-水管管径(mm);L2-水流量(冷冻水、冷却水 L/S);π-3.1416;V-水流速(m/s);4、循环水泵功率的计算:水泵输入轴功率计算公式:N2=L2×H2×r/102×n3×n4;式中--- N2-水泵输入轴功率(KW);L2-水流量(L/S),水的比重是:1;H2-水泵压头(mmH2O);r-水或液体比重;n3-水泵效率(取0.7~0.85);n4-传动效率(取0.9~1.0)。

则水泵配用功率计算公式:Nd=KA×N2;式中--- KA 安全系数,见下表:5、水泵流量的计算:L=K×Lmax (m3/h);式中---- K 取1.1~1.2(单台取1.1,两台取1.2),Lmax 设计的最大流量(m3/h);6、水泵的压头(扬程)Hp的计算:Hp= K×Hmax (KPa),式中--- K 同上;Hmax 设计计算的最大摩阻(KPa)。

注:在闭式水系统(水泵在下方)时,只考虑管系内阻;在开式水系统(水泵在下方)时,考虑管系内阻加冷却塔开口处的实际高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热水循环泵
冷热水循环泵的冷热水水量=表格中主机的冷热水量×1.1~1.2(选用1用1备时,选取系数1.1,选用2用1备时,选取系数1.2)
冷热水循环泵的扬程=28~38mH2O(一般估算按该数值,具体需详细计算)
冷热水循环泵的数量:尽量采用1台机组对应2台泵并联(1用1备)或多台机组采用3台泵并联(2用1备),由于效率的原因,一般不建议采用3台以上泵并联使用。

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的选取同冷却水泵相同,只是台数一般等于主机台数)
冷却水循环泵的冷却水水量=表格中主机的冷却水量×1.1~1.2(选用1用1备时,选取系数1.1,选用2用1备时,选取系数1.2)
冷却水循环泵的扬程=20~26mH2O(一般估算按该数值,具体需根据冷却塔的安装位置进行详细计算)
冷却水循环泵的数量:尽量采用1台机组对应2台泵并联(1用1备)或多台机组采用3台泵并联(2用1备),由于效率的原因,一般不建议采用3台以上泵并联使用。

地源水循环泵
地源水循环泵的地源水水量=表格中地源主机的地源水流量×1.1~1.2(选用1用1备时,选取系数1.1,选用2用1备时,选取系数1.2)
地源水循环泵的扬程=26~36mH2O(一般估算按该数值,具体需根据地埋管横连接管线的长度进行详细计算)
地源水循环泵的数量:尽量采用1台机组对应2台泵并联(1用1备)或多台机组采用3台泵并联(2用1备),由于效率的原因,一般不建议采用3台以上泵并联使用。

井水潜水泵
井水潜水泵的选取应根据水源机组井水流量×1.2确定总的井水需求量计算得出上水井数量及工程当地的地下水量后再进行确定,在此不再详述,我公司工程一般不提供潜水泵及水井
地埋换热器的选型:
室外打孔参数标准:夏季单位孔深放热量80W/m,冬季单位孔深取热量50W/m,孔深按120米,孔与孔的间距为4~6米,孔内竖直设置双U型PE100-φ32mm优质PE管,孔的直径为φ
160mm。

地下水换热井的选型:
室外打井参数标准:单井取水量按40m3/h,井深按100米,井与井的间距为40~60米,井的直径为φ300mm,内设水泥套管或钢管,上水井与回水井可互为通用。

地下井水流量=(总热负荷-总输入功率)/(4.2*温差) 或=(制热量KW-机组功率KW)*0.86/温差
地下井水流量=(总冷负荷+总输入功率)/(4.2*温差) 或=(制冷量KW+机组功率KW)*0.86/温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