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构件封锚砼施工记录

合集下载

预应力张拉、放张、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预应力张拉、放张、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第6.5.4条
5
灌浆用水泥浆的抗压强度
第6.5.5条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年月日
预应力张拉、放张、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张拉或放张时的混凝土强度
第6.4.1条
2
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
第6.4.2条
3
实际预应力值控制
第6.4.3条
4
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
第6.4.4条
5
孔道灌浆的一般要求
第6.5.1条
6
锚具的封闭保护
第6.5.2条
一般项目
1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
第6.4.5条
2
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位置
第6.4.6条
3
外露预应力筋的切断方法和外露长度
第6.5.3条
4
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泌水率

08预应力(张拉/放张/灌浆/封锚)质量验收记录表

08预应力(张拉/放张/灌浆/封锚)质量验收记录表
预应力(张拉/放张/灌浆/封锚)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



G
混凝土—8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部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验收部位
张 1拉
或张 2拉
力实 3 际许
偏预 4应
力孔 5道
灌锚 6具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2.记录中定量项目填写数据,定性项目“符合规范要求”用√标注,“不符合规范要求”用×标注。结果和结论栏由本人签字。
用灌 5浆

专业工长(施工
员)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1 1 5 5 6~8 第6.4.6条 第6.5.3条 第6.5.4条 第6.5.5条
施工班组长
项 目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年 月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
人)

注:1.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月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第6.4.1条 第6.4.2条
±5%
第6.4.4条
第6.5.1条
第6.5.1条
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锚固 阶
支承式锚具
螺帽缝隙
段张 拉
(镦头锚具等)
每块后加垫板的缝 隙
1
端预 应
锥塞式锚具
力筋 的
内缩 量

夹片式锚具

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

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

二十一、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应做好张拉记录,预应力筋张拉记录包括(一)和记录(二)。

其中记录(一)包括施工部位、预应力筋规格、平面示意图,张拉顺序、应力记录,伸长量;记录(二)对每根预应力筋张拉实测值进行记录。

(一)资料表格样例
预应力张拉记录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二)
有黏结预应力结构灌浆记录
(二)相关规定及要求
(1)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张拉时混凝土实际强度宜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

(2)实际控制张拉力δcon=设计控制张拉力δk+锚具预应力损失δm。

(3)张拉程序。

一般有0→105%δcon(持荷5min)→100%δcon(锚固)和0→103%δcon。

(4)千斤顶编号和油表编号分别要求填4个千斤顶和4块油表编号。

(5)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宜在初应力10%δcon时开始测量,但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当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偏差超过±6%时,应暂停张拉。

(6)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实行见证管理,做见证张拉记录。

(7)有黏结预应力结构灌浆记录内容包括灌浆孔状况、水泥配合比状况、灌浆压力、灌浆量,并有灌浆点简图和编号。

(8)灌浆压力以0.5~0.6MPa为宜,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以避免上层孔道漏浆时把下层孔道堵塞。

预应力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预应力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预应力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20104□□□(4)说明主控项目6.5.1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灌浆记录。

6.5.2 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2、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3、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正常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不应小于50mm。

检验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5%,且不小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一般项目6.5.3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其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不小于5束。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6.5.4 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45,搅拌后3h泌水率不宜大于2%,且不应大于3%。

泌水应能在24h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泥浆性能试验报告。

6.5.5 灌浆用水泥浆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N/mm2。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水泥浆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注:1、一组试件由6个试件组成,试件应标准养护28d;2、抗压强度为一组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张拉、压浆、封锚记录表

张拉、压浆、封锚记录表

6.4
2
-0.7
1
-7.8
0
6.4
0
-0.7
0
-0.7
1
-0.7
0
6.4
1
-7.8
0
-0.7
0
7.9
0
0.7
1
7.9
0
油表读数
4.7
8.5
26.3
N0-2
361
13.9
14
伸长值
11
13
23
油表读数
4.8
8.6
26.3
N0-2
361
13.9
15
伸长值
15
17
28
油表读数
4.7
8.5
26.3
N0-2
51.5
张拉时混凝 土弹性模量
38000
钢束方向
纵向
锚具、夹具厂家
柳州威尔姆
锚具、夹具型号
YM15-9
试验情况
合格
环境温度(℃)
校验记录
左端(大里程端) 左端(小里程端) 右端(大里程端) 右端(小里程端)
千斤顶编号: 1# 千斤顶编号: 2# 千斤顶编号: 3# 千斤顶编号: 4#
检验日期:2009.10.06 检验日期:2009.10.06 检验日期:2009.10.06 检验日期:2009.10.06
油表读数
4.7
8.5
26.3
N0-1
361
14.1
14
伸长值
10
12
22
油表读数
4.8
8.6
26.3
N0-2
361
13.9
15

D23预应力构件封锚施工记录

D23预应力构件封锚施工记录
预应力构件封锚施工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马影河站土建预留工程 施工单位: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物名称 混凝土设计 强度 封锚混凝土 强度 3轴盖梁 里程 桩号 混凝土实 测强度 水灰比 构件 名称 锚具封锚 构件 编号 表号:D23
C40
35.7
预应力张拉日期
2018年 6 月 17 日
C50 详见“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实验报告” 锚固情况
0.28
孔道压浆日期
2018年 6 月 17 日
混凝土配合比
实测坍落度
182
mm 封锚混凝土施工日期
2018年 7 月 19 日
锚固张拉合格,钢绞线锚具外留存15cm,锚具及钢绞线已抹黄油进行保护。
封锚前检查 记录 构件端部裂缝检查
构件端部无裂缝。孔道压Fra bibliotek情况孔道已做压浆处理,压浆施工合格。
钢筋施工记录
规格形状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安装位置准确、牢固。
工后构件端部 几何尺寸和斜 交角度检查
完工后构件端部几何尺寸和斜交角度检查合格。
设计(m) 封锚后梁长 实测(m) 施工员: 质检员: 项目技术负责人:
28 28.07 专业监理工程师: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原始记录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原始记录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原始记录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_____工程地点:_____施工单位:_____监理单位:_____本次施工的预应力锚索位于_____部位,设计拉力为_____kN,锚索长度为_____m,锚固段长度为_____m,自由段长度为_____m。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预应力钢绞线:采用_____规格的钢绞线,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锚具:选用_____型号的锚具,经过检验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浆:采用_____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水泥浆,其配合比经过试验确定。

2、设备准备张拉千斤顶:选用_____型号的千斤顶,其额定张拉力满足施工要求,并经过校准和检定。

油压表:配套使用_____精度的油压表,与千斤顶进行了配套校验。

其他设备:如灌浆设备、钻孔设备等,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技术准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进行了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

三、施工过程1、钻孔使用_____型号的钻孔设备,按照设计要求的孔径、孔深和倾角进行钻孔。

钻孔过程中,对孔位、孔深、孔径等进行了检查和记录,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完成后,进行了清孔,清除孔内的岩屑和杂物。

2、锚索制作与安装将预应力钢绞线按照设计要求的长度进行切割,并进行除锈和除油处理。

在钢绞线上安装锚具和隔离架,确保锚具安装牢固,钢绞线顺直。

将制作好的锚索缓慢放入钻孔内,注意避免锚索扭曲和损伤。

3、灌浆采用_____灌浆方法,将配制好的水泥浆注入孔内。

灌浆过程中,控制灌浆压力和灌浆量,确保灌浆饱满、密实。

灌浆完成后,对灌浆质量进行了检查和记录。

4、锚墩制作在锚索孔口部位制作锚墩,锚墩的尺寸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锚墩混凝土采用_____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密实。

5、张拉待锚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_____%以上时,进行锚索张拉。

张拉前,对千斤顶和油压表进行了重新校准和检定。

预应力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预应力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总承包单位
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1
孔道灌浆质量
孔道灌浆后,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2
灌浆水泥浆的性能
现场搅拌的灌浆用水泥浆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3h自由泌水率宜为0,且不应大于1%,泌水应在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
(2)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质量的0.06%o
当釆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当釆用真空灌浆工艺时,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3%
3
孔道灌浆料试件的抗压强度
锚具的封闭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一类环境时20mm,二a、二b类环境时20 mm,三a、三b类环境时80mm
4
锚具的封闭保护
锚具的封闭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一类环境时20mm,二a、二b类环境时20 mm,三a、三b类环境时80mm
一般项目
1
预应力筋外露部分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锚具外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30mm
注:混凝土环境类别:一类:室内正常环境;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二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域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二b: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域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a: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受除冷盐影响环境;海风环境。三b盐渍环境;受除冷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预应力锚索施工记录汇总表

预应力锚索施工记录汇总表

施工日期: 表单编号:
水泥用量 水灰比 (kg) 土层 备注
班组长: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代表: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代表: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 月 日来自预应力锚索施工记录表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序号 锚索编号 杆体 孔径 (mm) 角度 (︒) 自由段 (m) 锚固段 成孔深度 (m) (m)
对中支架 (个数/间距 mm)
施工单位: 施工部位:
注浆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第二次 注浆压力 (MPa) 持续时间 (min)

预应力张拉封锚检验验收记录

预应力张拉封锚检验验收记录
预应力施工负责人
李传平
施工标准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2002
施工技术方案
NCHL/P1T/MS/001
工序自检
交接检
已检
隐蔽工程验收
规档编号:C2-5-1-5
见证取
样报告
2008501WSJS01223
2008501WSJS01224
张拉设备及仪表标定校验
QJDJG-2009-200/201/163/113
预应力工程(张拉、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沈表L.1.11同省表L.1.11-1-2
工程名称
宜家家居沈阳铁西商场工程
验收部位
±0.000m 17-21/PL-PQ梁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张贺涛
专业工长
李月潭
预应力施工单位
上海建泰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及编号
预应力施工贰级B2164031000002
符合要求
4
灌浆用水泥浆抗压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符合要求
项目
内缩量限值mm
实测偏差(mm)
1
2
3
4
5
6
7
8
9
0
5
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
锚具类别
支承式(鐓头锚具等)
螺帽缝隙
1
6
每块后加垫板缝隙
1
7
锥塞式
5
8
夹片式

6
6
6
7
6
7
6
7
6
9
90
施工单位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5.10.19预应力灌浆及封锚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10.19预应力灌浆及封锚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预应力灌浆及封锚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编号: 电土验表:5.10.19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1、企业标准:2、施工技术规范: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3
灌浆用水泥浆的抗压强度a
不应小于30 N/mm2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注:a一组试件由6个试件组成,试件应标准养护28天;抗压强度为一组试件的平均值,当一组试件中抗压强度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相差超过20%时,应取中间4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主控项目
1
孔道灌浆质量
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2
锚具的封闭保护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 50204的规定
一般项目
1
预应力筋外露部分
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其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
2
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泌水率
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45,搅拌后3h泌水率不宜大于2%,且不应大于3%。泌水应能在24h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

预应力灌浆与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预应力灌浆与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第6.5.1条
/
2
灌浆用水泥浆的性能
第6.5.2条
/
3
现场留置的孔道灌浆料试件的抗压强度检验
第6.5.3条
/
4
锚具的封闭保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6.5.4条
/
般项目
1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
的锚具外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30mm
第6.5.5条
/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施工员:
质检员:年月日
预应力灌浆与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4-201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容量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部位
施工依据
验收依据
验收项目
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最小/实际抽样数量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主控项目
1
预留孔道灌浆后,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原始记录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原始记录

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原始记录预应力锚索作为一种常用的岩土锚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张拉施工是确保锚索性能和工程安全的关键环节,因此,做好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的原始记录至关重要。

一、工程概述本次预应力锚索张拉施工的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_。

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为_____,这对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预应力锚索:采用_____规格的钢绞线,其性能符合_____标准。

锚具:选用_____型号的锚具,经过检验,质量合格。

水泥浆:采用_____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水泥浆,其配合比为_____。

2、设备准备张拉千斤顶:选用_____型号的千斤顶,其最大张拉能力为_____kN,精度为_____%。

油压表:配套使用_____型号的油压表,量程为_____MPa,精度为_____级。

其他设备:还准备了_____等辅助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技术准备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使其熟悉预应力锚索张拉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批。

三、施工工艺流程1、锚索安装将制作好的预应力锚索放入钻孔中,确保锚索的位置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向钻孔内灌注水泥浆,待水泥浆凝固后,对锚索进行初次张拉。

2、预张拉采用较小的张拉力(一般为设计张拉力的 10%~20%)对锚索进行预张拉,使锚索各部位接触紧密。

预张拉时,记录油压表的读数和千斤顶的伸长量。

3、分级张拉按照设计要求的分级荷载进行张拉,每级荷载持荷一定时间(一般为 5~10 分钟)。

每级张拉完成后,记录油压表的读数、千斤顶的伸长量以及锚具的变形量。

4、超张拉当达到设计张拉力后,进行超张拉(一般为设计张拉力的 105%~110%),持荷一定时间(一般为 10~15 分钟)。

超张拉完成后,缓慢卸荷至设计张拉力,并再次记录油压表的读数、千斤顶的伸长量和锚具的变形量。

5、锁定当卸荷至设计张拉力后,采用锚具将锚索锁定。

预应力锚固施工记录

预应力锚固施工记录

预应力锚固施工记录
日期: [填写日期]
施工单位: [填写施工单位名称]
项目概述
本文档记录了[填写施工单位名称]在[填写日期]进行的预应力锚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工作记录。

施工人员
- [填写施工人员姓名1]
- [填写施工人员姓名2]
- [填写施工人员姓名3]
施工地点
[填写施工地点]
施工设备和材料
施工过程
1. [填写施工过程1]
2. [填写施工过程2]
3. [填写施工过程3]
施工结果
施工完成后的预应力锚固效果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施工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并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1. 问题1:[填写问题1],
解决方案:[填写解决方案1]
2. 问题2:[填写问题2],
解决方案:[填写解决方案2]
安全措施
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安全措施:- [填写安全措施1]
- [填写安全措施2]
- [填写安全措施3]
检验记录
填写以下预应力锚固检验结果:
总结与评价
本次预应力锚固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施工结果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
关标准。

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

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

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预应力筋及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试报告。

(2)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预应力筋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4)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5)预应力筋张拉机具设备及仪表,应定期检定,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

(6)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7)预应力张拉记录包括预应力施工部位、预应力筋规格、平面示意图、张拉顺序、应力记录、伸长量。

(8)预应力张拉应对每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实测值开展记录。

(9)有粘结预应力构造灌浆记录包括灌浆孔状况、水泥浆的配比状况、灌浆压力、灌浆量、水泥浆试块强度等。

(10)灌浆用水泥浆强度不应小于30MPa,每工作班应留置一组(六个试件),边长为70.7mm立方体试件。

Ⅱ核查方法(1)核查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时混凝土强度报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要求。

(2)核查张拉设备、仪表的检定报告和配套标定记录。

(3)核查预应力施工记录是否齐全,计算数据是否准确,结论是否明确,签证手续是否完整。

Ⅲ核查原则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或计算数据不准确,结论不明确,签证手续不完整。

(2)无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的强度报告。

(3)张拉设备和仪表未经检定或配套标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