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公式法说课材料
公式法说课稿
公式法说课稿
1.3《公式法》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关于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人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15.4《因式分解》中的《公式法》第一课时。在此我先说一下老教材的因式分解,主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因式分解技能技巧,本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演绎得十分复杂(如填数法、拆项法、凑和法、十字相乘法)。而新课程则把因式分解作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全面思考,灵活解决矛盾的载体。为此,淡化理论、简化难题,紧紧掌握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即可。这是新课程体现教育价值最明显的变化。为此,在学生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上下功夫,这是新课程《因式分解》的重要内容所在。
就本节课而言,是在学生了解了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了解了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学会用提取公因式法之后的新的一种因式分解方法,本节课分两课时,本人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关于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新课标及三维目标设计的需要,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将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导入,类比联想、观察、归纳,探索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说课稿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次节内容十分重要,为以后学习公式法—分解因式打下了根底。
2、教学目标:
3、(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因式分解的方法,能熟练地分解因式。
4、〔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6、3、教学重难点
7、重点:因式分解的方法。
8、难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及方法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鉴于初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拟活泼。
2、知识建构、心理调节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应用观察、分析、比拟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进步。
三教学方法:
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胶片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第二环节:观察感知,理解概念,第三环节:例题示范,学会应用,第四环节:稳固概念,学以致用,第五环节:归纳小结,反思提高,第六环节:课后思考,布置作业。
因式分解说课稿
因式分解《公式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公式法”的第一课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将从以下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首先我说说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因式分解是代数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不仅体现了一种“整体换元”的思想,也为学习分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基础,对整个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七年级整式乘法运算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方差公式。在本章前几节课学习了分解因式的概念,并了解了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之间的互逆关系,为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
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体会分解因式应先考虑提公因式法,再考虑用公式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特点的辨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训练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引导学生逆用乘法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整体换元的思想方法.
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难点确定为:将某些式子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培养分步骤分解因式的能力。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4《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说课稿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4《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4《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公式法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思路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但是,学生对于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可能会感到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适当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和
步骤,能够运用公式法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
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
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解决一些实际的
数学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式分解》说课稿
《因式分解》说课稿
《因式分解》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最后一号,非常不好意思,因为我让大家痛苦而充实的等到现在。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因式分解(板书课题4.1因式分解)。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及补充说明等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这节课。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初中数学人教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乘法的相关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也为后续知识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的学习奠定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教材中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而且本节课镶嵌着深刻的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数学新课标,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
(3)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因式分解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因式分解概念的探索过程,感知、了解数学概念形成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其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领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
于观察、勇于质疑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立为因式分解的概念,通过多层次展示,多角度分析,多方面练习,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因式分解说课稿(张月梅)
《因式分解》说课稿
张月梅
总体说明
本课时是因式分解第一课时,它主要让学生经历从乘法的分配律的逆运算到提取公因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主要思想——类比思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能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这为今天的深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学生有了上一节课的活动基础,由于本节课采用的活动方法与上节课很相似,依然是观察、对比等,学生对于这些活动方法较熟悉,有较好的活动经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探索寻找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过程,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会用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过程与技能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比等手段,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加强学生的直觉思维,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由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过渡到因数分解,再由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3)寻找出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算一算——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做一做——反馈练习——学生反思.
第一环节算一算
算一算:3.14×12+3.14×5—3.14×9
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这个式子的各项有相同的因数吗?
初中数学《公式法分解因式》说课稿
初中数学《公式法分解因式》说课稿_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公式法分解因式》。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公式法分解因式》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14.3.2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公式法因式分解及相关概念。提公因式法在上一节已经进行了讲解,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为后面学习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公式法与平方差公式之间的互逆关系,能够应用公式法正确分解因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公式法分解因式的过程,提升逻辑能力,发展数感,提升符号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获得成功的成就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公式法分解因式。教学难点是: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灵活运用。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说课稿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分解因式,第三节——“运用公式法”(第二课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与教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明,教学设计是我阐叙的重点。首先我们来看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析: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基础上的拓展,并为今后分解二次三项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本节课还体现了数学的众多思想,如:“类比”思想、“整体”思想、“换元”思想等。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是为后续学习作铺垫,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确定了以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⑴能记住分解因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⑵能辨认完全平方式;
⑶能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二)能力目标:
⑴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⑶渗透换元与整体的思想。
(三)情感目标:
通过综合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通过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如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特别是对完全平方式的判断,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难点:整体、换元思想的掌握。换元与整体的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要启发学生注意不断总结规律和积累解题经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才会深切地感
公式法分解因式说课稿
公式法分解因式说课稿
公式法分解因式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分解因式与数是分解质因数类似,是代数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应用广泛,如:将分式通分和约分,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以及解方程都将以它为基础。因此分解因式这一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因式分解中体现了数学的众多思想,如:“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等。因此,因式分解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课标》的要求,__介绍了最基本的两种分解因式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因此公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现阶段的学习重点(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初步体会了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已经建立了较好的预习习惯,为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会用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分解因式(指数是正整数);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逆向得出运用公式分解因式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积极思考的良好行为,体会因式分解在数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价值。
因式分解说课稿
因式分解说课稿
因式分解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关于地位与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因式分解》第四节课的内容。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恒等变形、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三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在简单的多项式除法的应用;二是利用因式分解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三是因式分解在数学应用问题中的综合运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巩固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代数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因式分解的应用在整个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②会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及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目标:
①初步会综合运用因式分解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应用问题;
②培养分工协作及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③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比、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验快乐。
3、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利用因式分解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的关键,因此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确定为:
学习的重点:
①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②会用因式分解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法及求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14.3.2公式法分解因式--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 (1)
14.3.2公式法分解因式(完全平方公式)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4.3.2公式法分解因式(完全平方公式)》是新课标任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第三课时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三方面来说明。分解因式与数系中分解质因数类似,是代数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应用广泛,如:将分式通分和约分,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以及解方程都将以它为基础。因此分解因式这一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因式分解中体现了数学的众多思想,如:“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等。因此,因式分解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章介绍了最基本的两种分解因式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不仅是现阶段的学习重点,而且为学生以后分解二次三项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完全平方公式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探索过程,理解公式中字母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通过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特别是对完全平方式的判断,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本节课的难点是整体、换元思想的掌握。换元与整体的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要启发学生注意不断总结规律和积累解体经验。
《公式法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说课稿(北师版)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是北师大版(2013)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内容。下面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三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因式分解是进行代数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在学习有理数和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式分解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有直接作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运算、解方程、方程组及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因式分解是中学代数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进行因式分解时要灵活、综合运用过去学过的有关数学基础知识,并且分解的途径很多,技巧性强,逆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因式分解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深化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良好载体。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过了因式分解的有关概念和方法,特别是学过了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与本节课有类似之处,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研究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为了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目标分类理论和学生实际,制定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⑴能记住完全平方公式;
⑵能辨认完全平方式;
⑶能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能力目标
⑴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⑶渗透换元与整体的思想。
3、情感目标
培养科学的质疑精神与积极地将新旧知识进行关联的倾向,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特别是对完全平方式的判断,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本节课的难点是整体、换元思想的掌握。以及分解因式时灵活处理不同情况下的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说课稿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说课稿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就整个数学而言,它是打开整个代数宝库的一把钥匙。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的概念,二是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分解、整式乘法的基础上来讨论因式分解概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学习分式、解方程及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作铺垫。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初中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发展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此,根据本节内容所处的地位,我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①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类比、化归、概括等能力;
②通过对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的理解,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的习惯,体验探索成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2、教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理由是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习整章因式分解的灵魂。
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理由是学生由整式
乘法到因式分解的变形是一个逆向思维。在前面学了较长时间的整式乘法,造成思维定势,学生容易产生“倒摄抑制”作用,阻碍学生新概念的形成。
三、说教法
1、教法分析
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我采用启发式、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因式分解》说课稿
《因式分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就整个数学而言,它是打开整个代数宝库的一把钥匙。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的概念,二是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分解、整式乘法的基础上来讨论因式分解概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学习分式、解方程及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作铺垫。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初中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发展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此,根据本节内容所处的地位,我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①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类比、化归、概括等能力;
②通过对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的理解,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的习惯,体验探索成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2、教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理由是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习整章因式分解的灵魂。
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理由是学生由整式乘法到因式分解的变形是一个逆向思维。在前面学了较长时间的整式乘法,造成思维定势,学生容易产生“倒摄抑制”作用,阻碍学生新概念的形成。
三、说教法
1、教法分析
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我采用启发式、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说课稿2篇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说课稿2
篇
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因式分解,这是初中数学传统的经典,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重新理解它深刻的内涵为此,我设定说课程序是:
一.重新审视因式分解的教育价值
二.教材处理的设想
三.教学总体设计
四.教学过程概述
(一)重新审视因式分解的教育价值
传统的因式分解,是数学的工具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因式分解技能技巧,本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演绎得十分复杂(如填数法,拆项法,凑和法,十字相乘法)
新课程把因式分解作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全面思考,灵活解决矛盾的载体。为此,淡化理论。简化难题,紧紧掌握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即可。这是新课程体现教育价值最明显的变化。为此,在学生思维方法和对世上的事,
要正,反两方面认识上下功夫,是这节课的重要所在。
通过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向变换,使学生澄清这种逆是反过来的变换,不是逆运算-是教学的难点(逆运算,是在一个算式中,以两种形式不同实质不变的两种运算,而因式分解是一种恒等变换的两种说法)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育价值,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重点考虑我的学生理解能力弱,善于模仿,满足于一知半解,我确定:
1. 知识的能力目标: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编因式分解题目的能力
2. 方法与过程目标:采用自学自练的方法,逐见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学会两分法看问题,体验知识发生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全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参与中激发学习情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变化,鼓励成功全面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满腔热忱,科学积极的态度,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二)教材处理设想
4.3《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说课稿
4.3《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说课稿
4.3《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分解因式,第三节——“运用公式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与教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明,教学设计是我阐叙的重点。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它主要让学生经历通过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的逆向运用得出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同时,本节课还体现了数学的众多思想,如:“类比”思想、“整体”思想、“换元”思想等。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是为后续学习作铺垫,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确定了以下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如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3)使学生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重点】
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和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才会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教法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
本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启发、诱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基本思路,灵活地运用“换元”和“化归”思想把问题中的多项式转化成适当的公式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因式分解(公式法)
知识点一:因式分解的概念
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它和整式乘法互为逆运算,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其它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学习本章知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因式分解的对象是多项式;
2. 因式分解的结果一定是整式乘积的形式;
3. 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4. 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
5. 结果如有相同因式,应写成幂的形式;
6. 题目中没有指定数的范围,一般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分解;
知识点二:基本公式
1、(a+b)(a-b) = a2-b2 ---------a2-b2=(a+b)(a-b);
2、(a±b)2 = a2±2ab+b2——— a2±2ab+b2=(a±b)2;
3、(a+b)(a2-ab+b2) =a3+b3------ a3+b3=(a+b)(a2-ab+b2);
4、(a-b)(a2+ab+b2) = a3-b3 ------a3-b3=(a-b)(a2+ab+b2).
5、a2+b2+c2+2ab+2bc+2ca=(a+b+c)2;
6、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知识点三:方法及典型例题
一、直接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是平方差或完全平方式时,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例1、分解因式:
(1)x2-9;(2)9x2-6x+1。
二、提公因式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一般要先提公因式,然后再看是否能利用公式法。
例2、分解因式:
(1)x5y3-x3y5;(2)4x3y+4x2y2+xy3。
三、系数变换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往往需要调整系数,转换为符合公式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公式法分解.
例3、分解因式:
(1)4x2-25y2; (2)4x2-12xy2+9y4.
四、指数变换后用公式:通过指数的变换将多项式转换为平方差或完全平方式的形
式,然后利公式法分解因式,应注意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例4、分解因式:
(1)x4-81y4; (2)16x4-72x2y2+81y4.
五、重新排列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不能直接看出是否可用公式法分解时,可以将所给多项式交换位置,重新排列,然后再利用公式。
例5、分解因式:
(1)-x2+(2x-3)2; (2)(x+y)2+4-4(x+y).
六、整理后用公式:当所给的多项式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法分解时,可以先将其中的项去括号整理,然后再利用公式法分解。
例6 、分解因式:(x-y)2-4(x-y-1).
七、连续用公式:当一次利用公式分解后,还能利用公式再继续分解时,则需要用公式法再进行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例7、分解因式:(x2+4)2-16x2.
随堂练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多项式2
2
44x xy y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A)2(2)x y -
(B)2(2)x y -- (C)2
(2)x y --
(D)2
()x y +
2、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
(A)2
2
x y + (B)2
2
2x xy y -+ (C)2
2
2x xy y +- (D)2
2
x xy y ++ 3、 4
1x -的结果为( )
A.2
2
(1)(1)x x -+B.2
2
(1)(1)x x +-C.2
(1)(1)(1)x x x -++D.3
(1)(1)x x -+ 4、代数式4
2
2
81969x x x x ---+,,的公因式为( ) A.3x -
B.2
(3)x +
C.3x +
D.2
9x +
5、2
2
2516a kab a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之值为( ) A.40
B.40±
C.20
D.20±
6、填空: 2
2
()m mn ++= . 7、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2100
991981
=++ .
8、 分解因式:2
41x -= .分解因式:
24a -= .
9、(1)运用公式法计算:22
22
181********
--.(2)用简便方法计算:228001600798798-+×.10、 分解因式:
(1)22
1664a x ax ++
(2)2
16(23)a b -+
1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49x -; (2)22
4169x y -; (3)2125a -+; (4)220.01625m n -.
1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
816a a ++;
(2)2
(2)6(2)9a b a b ++++;(3)
2
21222
x xy y ++; (4)2
2
44mn m n ---.
13、已知1128
a b ab -=
=,,
求2233
2a b ab a b -++的值.
14、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
69x x ++; (2)2
42025x x -+; (3)22
2
816a b abc c -+;(4)22
1424
a a
b b ++
; (5)2()4()4a b a b +-++.
15、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004
2003()
16()m n m n --- ; (2)22222()4x y x y +-. 16、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