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_2018年高考地理_07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专题07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本讲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内、外力作用以及地质构造,岩石圈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理论等。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剖析】

一、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二、内力作用与地貌 1.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谷地;

成沟谷,

泊形成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

【特别提醒】

1.河流平直,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河流弯曲,则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

2.风向的判定

3.河流流向判定

四、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

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

(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图)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

3.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若没有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题型示例】

题型1、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例1、【2017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答案】9.C 10.B 11.B

【解析】

【变式探究】(2016•北京卷)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答案】D

【解析】仔细读图,此山地是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随岩石圈下降,山地顶部没入水下,受外力作用而慢慢形成平顶火山。答案选D。

【变式探究】(2016•上海卷)(五)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9.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10.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答案】9、A 10、A

【解析】

【举一反三】 (2015·上海卷)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1)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 D.火山和褶皱

(2)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板块张裂处易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碰撞挤压易形成地震、断裂及褶皱。C正确。

(2)海洋是接受外力沉积的环境,构造海洋板块的岩层往往形成较薄的沉积物堆积进而形成沉积岩。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沉积岩在地球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可转化为变质岩或高温下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C正确。

答案:(1)C(2)C

【特别提醒】该题以板块构造学说原理为材料,考查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要求学生掌握书上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在板块交界地区,板块运动的特点,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交界处,大洋板块的运动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变式探究】(2014·海南地理)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第8题。

8.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答案 A

解析P地位于日本沿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划分板块,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

【变式探究】(2014·上海地理)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A.喜马拉雅山区 B.日本太平洋岩区

C.新西兰南北岛屿 D.冰岛火山带

答案 A

题型2、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例2、【2017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