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12 《〈诗经〉二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原文译文解析练习中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原文译文解析练习中考试题及答案

12 《诗经》两首原文,译文,解析、练习、中考真题及答案guān jū关雎guān guān jū jiū,zài hé zhī zhōu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yǎo tiǎo shū nǚ,jūn zǐ hǎo qi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líu zhī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yǎo tiǎo shū nǚ,wù mèi qiú zhī窈窕淑女,寤寐求之.qiú zhī bù dé,wù mèi sī f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yōu zāi yōu zāi,zhǎn zhuǎn fǎn cè悠哉悠哉,辗转反侧.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cǎi zhī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yǎo tiǎo shū nǚ,qín sè yǒu zhī窈窕淑女,琴瑟友之.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mào zhī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yǎo tiǎo shū nǚ,zhōng gǔ yào zhī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简析】: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课后习题:12 《诗经》二首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课后习题:12 《诗经》二首

12《诗经》二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雎鸠..( )( ) 窈窕..( )( )好逑..( )( )..( )( ) 寤寐溯洄..( )( ) 荇.菜(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括、、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中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4.导学号5394403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以、起兴,表达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

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5.导学号53944034(2017四川乐山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摊破浣溪沙①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③。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流清高被人推:《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1)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阕前两句都用了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和。

(2)请分析词的下阕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第 1 页 共 14 页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2.《诗经》二首A 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雎鸠..(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 溯洄..( )( ) 坻.( ) 荇.菜( )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 左右芼.之(挑选) B .君子好逑.(配偶) 寤寐..求之(日日夜夜) C .白露未晞.(干) 在水之涘.(水边) D .蒹葭采采..(采摘) 道阻且跻.(高)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课本中的两首诗都是古代反映爱情的民歌。

B .“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

C .《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D .《关雎》的感情真挚热烈,《蒹葭》也表现了热烈奔放的情感。

4.填空题。

(1)《___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__________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B组6.下面诗句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句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第2页共14页7.下面对《关雎》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节以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配偶不乱之意,而兴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课时练《第12课 诗经二首 蒹葭》(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课时练《第12课 诗经二首 蒹葭》(含答案)

12《诗经》二首蒹葭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雎鸠..(yǎotiáo)..(jūjiū)窈窕B.好逑..(wùmèi)..(hǎoqiú) 寤寐C.溯洄..(sùhuí) 荇.菜(xìng)D.道阻且跻.(jī) 水之涘.(sì)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喜欢、爱好)B.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一种植物)C.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阻止)D.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仿佛、好像)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第一节用雎鸠的叫声起兴,写一个男子对心中喜爱的人的向往之情。

B.《蒹葭》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

5.文学常识填空。

《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______篇,这些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课内精读(一)阅读《关雎》,回答问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在河之.洲B.求之.不得C.左右采之.D.钟鼓乐之.7.翻译下面的句子。

【最新文档】《〈诗经〉两首》课后练习答案word版本 (2页)

【最新文档】《〈诗经〉两首》课后练习答案word版本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诗经〉两首》课后练习答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背诵这两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此题意在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首诗,并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三、朗诵下面这首诗,并和课文中的两首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

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琼: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jū 佩玉)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jiǔ 黑色玉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此题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可以说是一首爱情诗。

着重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

就整首诗而言,几个章节结构相同,只是换了几个词语而已,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就每章而言,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二)学法引导诗歌重在体会,可以通过朗读的方法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如《关雎》的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淑女,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读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乐与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调。

《蒹葭》则可采用读准一个诗节推及其他的方法进行朗读,然后采用提问、质疑、讨论等方法,分析关键语句,理解诗歌意境,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

(三)审美鉴赏含蓄生动的起兴美起兴,是《关雎》一诗反复运用的艺术手法。

比如,诗的一开头就用“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来起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由听到雎鸠鸟清新流转的歌唱而春心荡漾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之切。

又如以荇菜既得而“采之”“毛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

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重点难点突破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原文译文解析练习中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原文译文解析练习中考试题及答案

12 《诗经》两首原文,译文,解析、练习、中考真题及答案guān jū关雎guān guān jū jiū,zài hé zhī zhōu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yǎo tiǎo shū nǚ,jūn zǐ hǎo qi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líu zhī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yǎo tiǎo shū nǚ,wù mèi qiú zhī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qiú zhī bù dé,wù mèi sī f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yōu zāi yōu zāi,zhǎn zhuǎn fǎn cè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cǎi zhī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yǎo tiǎo shū nǚ,qín sè yǒu zhī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ēn cī xìng cài,zuǒ yoù mào zhī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yǎo tiǎo shū nǚ,zhōng gǔ yào zhī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简析】: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12《〈诗经〉二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12《〈诗经〉二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12《〈诗经〉二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2《〈诗经〉二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选择本课中的一首诗,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相同的句式,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具体到《蒹葭》,这种改动多在韵脚上——第一章“苍、霜、方、长、央”押韵,第二章“萋、晞、跻、坻”押韵,第三章“已、涘、沚”押韵,如此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调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再到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

而主人公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

二、《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诵读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参考答案:《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上和鸣的水鸟比兴,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来比喻男子追求淑女,也由此兴起写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以荇菜的流动不定比喻淑女的难求;以时而左、时而右捞取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蒹葭》一诗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均以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引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的追求。

三、《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

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参考答案: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明写时间的推移,暗写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伊人”的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写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踪迹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伊人”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执着思念、锲而不舍的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B.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C.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D.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3.名句默写。

(1)《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中开头“,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分)(2)蒹葭苍苍, 。

(《诗经·蒹葭》)(1分)(3)《关雎》中用来表达诗人对文静美好的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

, ”。

(4)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1分)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档中国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曾经流行于古代的诗词歌赋在现代又“火”了一把。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经典咏流传》所选每首诗词,都有强烈的现实观照:《墨梅》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明日歌》里的惜时如金,《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历史激情……无论曲风,也无论题材,不变的情怀链接了经典与时代。

【材料二】好风凭借力,送“诗”上青云。

《经典咏流传》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和诗以歌”的形式,把古诗词原创改编成歌曲,以经典为船,以流行为帆,把经典的诗歌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古人的思想、智慧和情怀与今人产生强烈的文化共鸣。

(1)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该节目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023年春八下语文第12课 诗经二首 知识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2023年春八下语文第12课  诗经二首 知识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第12课诗经二首学习目标中考导航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把握两首诗歌的内容。

2.了解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品味诗歌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特点。

3.体会诗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感受《诗经》独特的艺术魅力。

1.“窈窕”“寤寐”“参差”“辗转”“溯回”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中考常以默写的形式考查这两首诗中的重点语句。

3. 古诗词比较阅读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增加的新题型,难度比较大,对此应重视。

知识点01 文题解读《关雎》:《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篇名取自该诗的第一句“关关雎鸠”,“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关”即“关关”,拟声词,雎鸠鸟的鸣叫声。

《蒹葭》:篇名同样取自该诗第一句“蒹葭苍苍”,“蒹葭”就是芦苇,一种水草。

【微点拨】风、雅、颂“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共160篇。

它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体现出民族特色。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共105篇。

它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共40篇。

【文体知识】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它们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则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兴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知识点02 作者作品作者简介知识精讲《诗经》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收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篇,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

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知识拓展】相关背景本文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部编八下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解析版)

部编八下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解析版)

第12课《诗经二首》一、填空题1.(1)《诗经》是我国________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________篇,也称“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琴瑟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情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词名句。

(1)《关雎》以雎鸠和鸣起兴,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歌来表现小伙子对美丽而贤惠姑娘喜爱。

(2)如果一个人想形容所爱的人在远方,他可以用《蒹葭》中的两句诗歌来表达,最适合的两句诗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4.(2022春·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选出下列对《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中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

B.全诗分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先写景,接着点明主题,再描绘追寻的情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12.《诗经》二首(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12.《诗经》二首(带答案)

12.《诗经》二首1.给加点的字注音。

雎鸠..()()..()() 好逑..()() 窈窕寤寐..()() 溯洄..()() 坻.()荇.菜()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 左右芼.之(挑选)B.君子好逑.(配偶) 寤寐..求之(日日夜夜)C.白露未晞.(干) 在水之涘.(水边)D.蒹葭采采..(采摘) 道阻且跻.(高)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课本中的两首诗都是古代反映爱情的民歌。

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

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D.《关雎》的感情真挚热烈,《蒹葭》也表现了热烈奔放的情感。

4.填空题。

(1)《___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__________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6.下面诗句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句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下面对《关雎》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节以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配偶不乱之意,而兴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这一节的佳处,在于它那种舒缓平正之音,并以这种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2《诗经》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2《诗经》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带答案)12 《诗经》二首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注音。

蒹葭..()()..()()伊.人()溯洄晞.()湄.()跻.()坻.()涘.()2.填空。

《蒹葭》一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

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3..对比阅读两首诗,回答有关问题。

(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来源:学科网]参考答案1.jiān jiā ;yī;sù huí;xī;méi;jī;chí;sì2. 《诗经·秦风》爱情蒹葭3.(1)《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蒹葭》表达了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可望而不可得的心理感受。

(2)《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

一条河流,蜿蜒而去。

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

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2 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2 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2 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关雎(guán jū)窈窕(yáo tiǎo)荇菜(xíng cài)B.派遣(pài qiǎn)酣畅(gān chàng)貂裘(diāo qiú)C.寂寞(jì mò)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 huí)D.辗转(zhǎn zhuǎn)好逑(hào qiú)费祎(fèi wěi)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D.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诗经》是“世界最美的书”。

《关雎》传唱着君子对淑女的热切追求;《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蒹葭》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意……B.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真正落实?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D.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例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

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B.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C.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八年级语文课文解析第三单元-《诗经》二首解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文解析第三单元-《诗经》二首解题答案

语 文 八年级 下册
人教版
第三单元
蒹葭 4.这首诗进行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 _这__首__诗__向__我__们__展__示__了__一__幅__萧__瑟__、__凄__清__(_或__冷__寂__、__萧__索__、___ _凄__凉__)_的__晚__秋__画__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_这__首__诗__表__达__了__对__美__好__爱__情__(_恋__人__、__意__中__人__、__幸__福__生__活__)_的__ _追__求__、__向__往__或__相__思__之__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 文 八年级 下册
人教版
第三单元
(3)《关雎》中写主人公追求美丽的姑娘而不得,进而日 思夜想的句子是“ 求之不得 ,_____寤__寐__思__服_____。 _____悠__哉__悠__哉_____,_____辗__转__反__侧_____”。 (4)《蒹葭》第一章中“_____蒹__葭__苍__苍_____, _____白__露__为__霜_____”,用萧瑟冷清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 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怅然的心情。
所谓伊人,_____在__水__一__方_____。
(7)_____溯__洄__从__之_____,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____宛__在__水__中__央____。
第三单元
语 文 八年级 下册
人教版
第三单元
(8)蒹葭萋萋,_____白__露__未__晞_____。 所谓伊人,_____在__水__之__湄_____。 (9)蒹葭采采,_____白__露__未__已_____。 所谓伊人,____在__水__之__涘______。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课时练《第12课 诗经二首 蒹葭》(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语文课时练《第12课 诗经二首 蒹葭》(含答案)

《诗经》二首·蒹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蒹葭..从之( ) ..苍苍( ) 水中沚.( ) 溯洄白露未晞.( ) 在水之湄.( ) 道阻且跻.(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白露未晞.________________(2)在水之涘.______________(3)溯洄..从之(4)道阻且跻.3、赏析(1)《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你如何理解《蒹葭》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4.下列对《蒹葭》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每章的后两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她仿佛置身于洲岛上,可望而不可即。

C.“伊人”是主人公追寻的对象,是美的化身,主人公在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5.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以“汲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2)在这次比赛中,你们班的小红同学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好,感到很难过。

比赛结束后,你将如何安慰她?(3)在这次比赛中有一个环节是“《诗经》知识竞赛”,请你阅读下列有关《诗经》的叙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经”之一。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有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教材习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

【教材习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

第三单元 怡情养性
12 《诗经》二 首
课后作业---《少年班》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慕 艰难险峻
miǎo

艰难险俊 艰难险峻
A
课后作业
A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C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关关雎鸠 左右芼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课后作业
辗转反侧 白露为霜
悠哉悠哉 蒹葭苍苍
第三单元 怡情养性
12 《诗经》二首
教材习题及答案
思考探究
一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 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选择本课中的一首诗, 做具体分析。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诗经》章法上的一个重要特 点。本课中的两首诗都采用了这一艺术形式。《关雎》中,“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只换 用了“流”“采”“芼”三个字,却使诗的内容递增,逐步深术效果。
思考探究
二 《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 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 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思考探究
【示例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鸠的鸣叫 起兴,引起所咏之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 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作比,兴起主人公 对女子深切的思念与倾慕之情。
【示例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对蒹葭的景色描写为起 兴,引出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蒹葭萋萋,白露未晞”,以水边 的秋景起兴,烘托出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思考探究
三 《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 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 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诗经〉二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选择本课中的一首诗,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相同的句式,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具体到《蒹葭》,这种改动多在韵脚上——第一章“苍、霜、方、长、央”押韵,第二章“萋、晞、跻、坻”押韵,第三章“已、涘、沚”押韵,如此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调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再到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

而主人公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

二、《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诵读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参考答案:《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上和鸣的水鸟比兴,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来比喻男子追求淑女,也由此兴起写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以荇菜的流动不定比喻淑女的难求;以时而左、时而右捞取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蒹葭》一诗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均以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引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的追求。

三、《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

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参考答案: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明写时间的推移,暗写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伊人”的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
水中沚”,写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踪迹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伊人”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执着思念、锲而不舍的精神。

诗歌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通过诗中主人公不停地追寻伊人的过程,可以间接反映出伊人的美丽动人。

“伊人”虽音容体貌均无,但在叙述中始终让其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故让人觉得其身影无处不在。

四、《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

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

参考答案:【示例】《诗经》是以四言句式为主,比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种句式是自然形成的,节奏以二二之顿挫为主。

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

其中有双声,有叠韵,有“之”字脚的富韵,加上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

五、下面是对《关雎》第一章的一种翻译,你喜欢吗?为什么?另选一章,试着翻译成白话诗。

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余冠英《诗经选译》) 参考答案:
1.喜欢。

因为这个翻译既简洁流畅,又顺口押韵,好理解、好记忆,朗朗上口。

2.示例:
关雎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

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

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

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

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