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分析 (免疫比浊)

合集下载

免疫沉淀类试验——双扩、免疫比浊1解析

免疫沉淀类试验——双扩、免疫比浊1解析

方法评价:
优点:
① 灵敏度比单扩法高5— 10倍;
② CV小于10%; ③ 操作简便快速,1h可报
告结果;
④ 结果准确,且能用全自 动化或半全自动化仪器 进行分析,尤其随着胶 乳粒子增强浊度测定法 的出现,使敏感度提高, 其应用更加广泛。
缺点:
①抗体用量较大;
②检测需抗原抗体反应 达到平衡,耗时较长;
方法评价
敏感度高,试剂稳定,因反应液中 无PEG沉淀剂的影响,个体IC对结果 影响也小,所以结果稳定、可靠,特 异性好;不需特殊仪器设备,一般分 光光度计、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或散射 比浊仪均可使用。
总评价
缺点:
测定结果与仪器的 性能和试剂的质量密 切相关,特别对抗体 的质量要求高,仪器 和试剂价格比较贵。
(二) 操作步骤
(平板法)
1.将抗体和0.9%琼脂糖50-56℃混合,即 刻倾注成平板。
2.待凝固后在琼脂板上打孔,孔中加入已稀 释的抗原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抗原标准品 溶液。
3.置37℃,让其向四周自由扩散,24-48h后 可见其孔周围出现沉淀环。
单向辐射状免疫扩散
上排为5个不同的参考,中、下排为患者血清, 下排右2为一异常病理血清
3 免疫胶乳比浊法
原理
选择一种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 粒,吸附抗体后,当遇到相应抗原时,则 发生凝集,单个胶乳颗粒在入射光波长之 内,光线可透过,当两个胶乳凝集时,则 使透过光减少。这种减少的程度与胶乳凝 集成正比,与抗原量成正比。

自动化分析-(免疫比浊)

自动化分析-(免疫比浊)
反应时间增加而曲线上升。 当抗原量与响应值上升到一极限时,再增加抗原量,
使散射响应值迅速下降
散射比浊测定时,一定要保证抗体过量。
二、定时散射比浊分析
(一)基本原理
1.是将沉淀反应与散射比浊分析相结合,“在抗原抗体反 应几秒钟后开始测定峰值信号”。 2.目的是排除抗原抗体反应的不稳定性,降低检测误差。 3.采用抗体过量,以获得颗粒产生的最强的散射光信号。
➢对抗原过量进行阈值限定 先测定预反应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散射光信 号,若未超过阈值,可进行全量样本测定。若超 过阈值,提示样品浓度过高,需稀释后测定。
三、速率散射比浊分析
三、速率散射比浊分析 (一)基本原理
— 是测定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动态过程。
— 所谓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抗原抗体结合形成 复合物的速度。将各单位时间内形成复合物的 速率及测定的散射信号连接在一起,即是动态 的速率比浊分析。
平光线
散射光θ
透射光
检测器 检测器
光源 透镜 滤光片
散射比浊、透射比浊光路图
实验要求(了解)
❖ 溶液中形成的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35-100nm) ❖ 溶液中形成的复合物分子要足够多 ❖ 控制抗原抗体反应的温度和时间 ❖ 加促凝剂,提高复合物形成速度,缩短检测时间 ❖ 应选择亲和力好、效价高的抗体,保证抗体过量 ❖ 将标准品稀释至少5个浓度测定,以吸光度值(A)

《免疫比浊分析》课件

《免疫比浊分析》课件

样本质量、温度、时间等 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 维护。
仪器、试剂等成本较高, 限制了普及和应用。
成本高
影响因素多 操作复杂
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技术应用
如纳米技术、生物传感器等在免疫比浊分析中的应用,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新型试剂开发
针对不同检测项目,开发出新型的免疫比浊分析试剂。
案例三
总结词
辅助诊断、判断病情
详细描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复杂的疾病,免疫比 浊分析可以检测出自身抗体,辅助医生进行 诊断和判断病情。通过检测自身抗体水平, 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活动度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案例分享:免疫比浊分析在疾病 诊断中的应用
案例一
总结词
准确、快速、敏感
详细描述
免疫比浊分析在乙肝病毒检测中表现出高准确性和高敏感性,能够快速检测出乙肝病毒 的抗原和抗体,为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案例二
总结词
早期发现、监测病情
VS
详细描述
免疫比浊分析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 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病情监测。通过定期 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以及时发现肿瘤 复发或转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实验注意事项
仪器维护
强调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以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免疫反应和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该方法的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对光的散射或吸收现象。通过测量吸光度或比浊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免疫反应的程度以及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通常由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构成,这些标准溶液中含有已知浓度的抗原或抗体。反应曲线上的吸光度或比浊度值与标准溶液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成正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来推断未知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免疫比浊法实验的步骤如下:

1.准备标准溶液:根据需要的浓度范围,制备一系列标准溶液。通常选择具有已知浓度的抗原或抗体来制备标准溶液。

2.反应体系构建: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分别与适当的抗原或抗体混合。将混合物孵育(一般为室温或37°C)一段时间,以便允许免疫反应发生并形成免疫复合物。

3.吸光度或比浊度测量:在反应体系孵育完成后,使用比色计或比浊计测量吸光度或比浊度。比色计测量所用波长通常为450 nm,而比浊计则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波长。

4.绘制反应曲线:将吸光度或比浊度值绘制成反应曲线。横坐标表示标准溶液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纵坐标表示对应的吸光度或比浊度值。

5.浓度计算:根据反应曲线上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或比浊度值,通过插值计算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采用线性拟合、对数拟合或其他曲线拟合方法。

免疫比浊法反应曲线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

1.灵敏度:免疫比浊法可以检测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提供灵敏的浓度测量。

2.特异性:免疫比浊法能够区分目标抗原或抗体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鉴定和定量目标物质。

免疫自动分析技术

免疫自动分析技术

免疫浊度分析分类
根据仪器检测器的位置及检测光信号性质不 同
免疫透射比浊法(Turbidimetry) 免疫散射比浊法(Nephelometry)
光路图
一、免疫透射比浊法
一、免疫透射比浊法
方法评价
二、免疫乳胶比浊法
二、免疫乳胶比浊法
原理
二、免疫乳胶比浊法
方法评价
三、免疫散射比浊法
三、免疫散射比浊法
原理
示意图
定时散射比浊法(fixed time nephelometry )
定时散射比浊法
定时散射比浊法
➢ 仪器测定技术要点
1、抗原抗体预反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信号检测
➢保证待测抗原的测定 1、抗体过量:预置量为正常血清50倍以上
2、对抗原过量进行阈值限定:设置预反应
定时散射比浊法
方法学评价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技术要点
➢1、抗原抗体结合 ➢2、电化学发光反应 ➢3、光信号检测 ➢4、检测完毕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临床应用
自动化荧光免疫分析系统
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基本原理
➢ 用三价稀土离子及其螯合物作为示踪物。 ➢当免疫反应发生后,稀土离子螯合物产生
• Eu3+在游离状态下,荧光信号很弱,并容 易被水淬灭。

免疫比浊分析

免疫比浊分析

2020/11/4
4
免疫比浊技术分类:
透射免疫比浊法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
散射免疫比浊法
(nephelometry immunoassay)
终点散射比浊法 速率散射比浊法
2020/11/4
5
2020/11/4
6
一、免疫透射比浊法
(一)原理:
一定波长的入射光线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后的溶液 时,由于溶液中的免疫复合物微粒对光线的吸收、反射 和折射而使透射光减少,可用吸光度表示。
所谓速率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形成免疫复 合物的量(不是免疫复合物累积的量),连续测定各时间 复合物形成的速率与其产生的散射光信号联系在一起,形
成动态的速率散射比浊法,每项检测仅1~2min即可完成

2020/11/4
17
2020/11/4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时间与速率的关系
累计时间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复合物(<19S),在增浊剂(如PEG、NaF等)的作用 下,迅速形成免疫复合物微粒(>19S),使反应液出现浊
度。这种浊度可用仪器检测,用吸光度表示。
2020/11/4
3
第一节 免疫浊度分析原理
在抗体稍微过量且固定的情况下,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量 随抗原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亦随之增大,即待 测抗原量与反应溶液的浊度呈正相关。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

1
样本预处理
将待测样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稀释等,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2
免疫反应
将样本与特异性抗体一起反应,允许免疫复合物形成。
3
测量浑浊度
利用光学仪器测量样品溶液的浑浊度,得到测量结果。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的应用领域
1 临床诊断
用于检测生化指标,如肝 功能、肾功能等,辅助疾 病诊断和治疗。
2 药物研发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生化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溶液中悬 浮颗粒的浑浊度来确定其对应的分析物浓度。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的定义
快速、灵敏
通过相对简单的操作流程,可以快速检测样本 中微量物质的浓度。
数量测定
可以准确测定血液、尿液、唾液等生物样本中 的特定分析物的浓度。
广泛应用
在临床、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工业等领域得到 了广泛应用。
自动化检测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可以与自动化仪器配合使用, 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的原理
在免疫比浊检验技术中,检测物质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 复合物会在溶液中形成可见的浑浊度,浑浊度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的步骤
应用范围广
操作简便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在临床和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适用于多种分析物的测量。
相对于其他技术,免疫比浊检验技术的操作流程相 对简单,易于掌握。

第六章-免疫比浊分析范文.ppt

第六章-免疫比浊分析范文.ppt
优选文档
(四)方法评价
优点: 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不足: ①抗体用量较大; ②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 ③透射比浊测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检 测需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后进行,耗时较长。
优选文档
12
二、免疫散射比浊法
(一) 原理
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是溶液中的微粒子受到光
疫复合物的量(不是免疫复合物累积的量),连续测
定各时间复合物形成的速率与其产生的散射光信号联
系在一起,形成动态的速率散射比浊法,每项检测仅
1~2min即可完成。
优选文档
18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时间与速率的关系
累计时间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复合物产 产生速率 生总量
优选文档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
一种改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检测前
向角13~24度的散射光,然后利用硅化光电
二极管接收散射光信号,经过微电脑处理,
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最后转换成待检物质
的浓度。
优选文档
2.仪器基本组成 系统由分析仪、计算机、条码读取器、打 印机四部分组成,其中分析仪是主要组成部分, 包括散射测浊仪、自动加样系统、运输装置和 比色杯装置。

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

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

散射光的检测
信号的产生及强度(图) 前向散射光(图) 侧向散射光(图)

荧光测量
荧光染料染色的细胞通过测量区时,细胞中 特异性荧光物质受激发产生荧光信号,后者 强弱表示待测物质的多少 荧光的检测系统由滤光片和检测器组成,滤 光片的作用是使激发光波长尽可能接近荧光 染料的激发光谱峰值,滤除非荧光信号,提 高荧光的检测强度

速率散射比浊分析
基本原理: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一种动态测 定法,适时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散射 光信号 最快反应时间(图) 抗原过量检测(图)

免疫透射比浊
基本原理:检测信号是通过溶液的光,测量 角度与正前方夹角为0℃(图),保持抗体过 量,形成可溶性AG-AB复合物,使介质浊度 发生改变。 实验要求: 选择亲和力高的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要大、 数量要多,反应时间充分。

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的技术要求
仪器性能指标:荧光分辨率、荧光灵敏度、 前向角散色光灵敏度、前向角散光分辨率 、分析/分选速度、分选纯度、分选收获率 检测样品要求要单细胞悬液 荧光标记常用的染料有异硫氰基荧光素、藻 红蛋白类 全程质量控制

流式细胞仪的临床应用



细胞生物学:周期分析 免疫学: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应用,在免疫分型、分 选、肿瘤细胞的免疫监督、机体免疫状态的监测、 免疫细胞的系统发生及特性等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 的作用 肿瘤学:基因水平的分析,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及 预后评价提供重要的信息 血液学:分析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与进展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与进展

肿瘤标志物检测ຫໍສະໝຸດ Baidu的应用
01
肝癌
通过检测甲胎蛋白(AFP)等肿 瘤标志物,可辅助诊断肝癌及判 断其预后。
卵巢癌
02
03
前列腺癌
免疫比浊法可检测癌抗原125 (CA125),用于卵巢癌的诊断 和病情监测。
通过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 期发现和诊断。
05 免疫比浊法研究进展及挑 战
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比浊法可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 瓜氨酸肽抗体(CCP),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
通过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 (dsDNA)等自身抗体,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 断和分型。
强直性脊柱炎
免疫比浊法可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HLA-B27),为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提供 重要依据。
发展历程
该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随 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出现和自动化分 析仪器的普及,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得 到了广泛应用和不断完善。
原理及特点
原理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利用抗原抗体在液相中特异性结合,形成一定大小的免疫复 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在一定条件下,浊度与抗原或抗体的浓度呈正比, 通过测量浊度可以推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与进展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与进展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与 进展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其原理基于 光学浊度的变化。本文将介绍其定义与概念。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1 标准物质
将待检物质与易于检测的 标准物质结合,形成免疫 复合物。
2 光学浊度变化
通过加入反应物,使得免 疫复合物聚集形成浑浊物 质,从而改变光学性质。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高灵敏度 稳定性好 容易操作
局限性
非特异性 有些物质较难检测 有些物质对免疫比浊检测敏感
3 测量结果
检测并记录样品的光学浊 度变化,得出结果。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的主要进展
1
快速检测
新一代的荧光免疫比浊检测方法可以在5-
高灵敏度
2
30分钟内完成检测,速度更快。
金纳米粒子和荧光标记物的出现使得免
疫比浊检测的灵敏度得到大幅提高。
3
自动化流程
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发展,免疫比浊检测 的多样性和自动化程度更高。
水果检测
检测水果中的农药残留,保障食 品安全。
饮料检测
食品制造商可以使用免疫比浊检 测检测其产品中的营养素含量和 成分组成。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质检测
通过检测水中污染物的含量,保护自来水中的 化学和生物安全。
空气质量检测

免疫沉淀类试验——双扩、免疫比浊1解析

免疫沉淀类试验——双扩、免疫比浊1解析
2. 抗体种类
实验证明兔抗血清优于马、羊抗血清,兔 抗血清可测抗原0.1~1IU/ml,马抗血清为 1~10IU/ml,羊为0.4~4IU/ml,为提高实验 敏感度,应首选敏感度高的抗血清。
3. 抗体稀释度 抗体浓度大,沉淀环小,则敏感度低;
抗体浓度小,沉淀环增大,不同浓度抗原 间的差别较显著,敏感度高。但沉淀环过 大,常造成边缘糊不清,致使测量误差也 增大。因此要求在沉淀环清晰的基础上加 大稀释度以提高敏感度。下图为抗体分别 以1:25、1:50、1:75、1:100稀释,所 形成的4条标准曲线。
(三) 方法评价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稳定、简 便、毋需特殊设备,一般实验室均 可使用的常规方法,试验的重复性 和线性均好。敏感度为1.25mg/L
(四) 影响因素
1. 抗原分子量
抗原分子量大,扩散慢,沉淀环较小;抗 原分子量小,扩散快,沉淀环相对较大。要求 待检血清和抗原标准品在血清学上具有均一性, 否则可能出现结果偏高或偏低。
3. 加样 在相对孔内加抗原或抗体。
4. 孵育 使抗原抗体自由扩散,在两孔之间抗 原抗体相遇,在比例适时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沉淀线的数目、形态和位置与抗原和抗体的 纯度、浓度和扩散速度有关。
(三)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的应用
1. 检测未知抗原或抗体及其相对含量 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标本加入成对孔中, 见图 :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考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考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考点

1、单选测定内分泌激素、肿瘤标志物和治疗性药物浓度方面应用最广泛的新技术为()

A.免疫散射比浊分析

B.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C.速率散射比浊分析

D.免(江南博哥)疫透射比浊分析

E.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免疫散射比浊法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最早应用于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第一阶段的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测定内分泌激素、肿瘤标志物和治疗性药物浓度方面应用最广泛的新技术。

2、单选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产生伪浊度的主要因素()

A.抗体的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性

B.增浊剂浓度过低

C.反应时间不合适

D.仪器故障

E.抗原过剩

正确答案:A

3、单选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免疫浊度分析的必备试剂不包括()

A.多抗血清(R型)

B.高分子物质增浊剂

C.20%聚乙二醇

D.浑浊样品澄清剂

E.校正品

正确答案:C

4、单选免疫比浊分析的影响因素包括()

A.抗原抗体比例和抗体的质量

B.增浊剂的使用

C.伪浊度

D.入射光光源和波长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免疫比浊分析的影响因素包括:抗原抗体比例;抗体的质量;增浊剂的使用;伪浊度;入射光光源和波长;结果报告中的计量单位;标准曲线制备与质量控制。

5、单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反应中,对鲁米诺起催化作用的酶是()

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分析优品ppt

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分析优品ppt
有些免疫检验如免疫透射比浊则可采用全自动生化分 析仪进行检测,有些则整合在其它一些自动化分析系统中 ,如自动化血凝分析仪。
重点提示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临床上 常用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类型、仪器检测技 术要点和影响因素。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还将了解临床实验 室选择选择原则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 免疫浊度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仪器测定技术要点
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微粒子荧光免疫分析仪
AXSYM全自动酶标记荧光免疫分析仪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CLIA)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 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 应,它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 两个过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 析仪是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 生物素放大技术,以顺磁性微 粒为固相载体,用三联吡啶钌 标记抗原或抗体,三丙胺(TPA) 为电子供体,而设计的一种自 动化分析仪器。电化学发光稳 定、持续时间长,易于控制并 可根据待测分子的大小设计成 多种反应模式如夹心法、竞争 法等。
免疫复合物量随抗原量 的荧光基质(底物),底物被酶水解后,脱磷酸根基团,形成4-甲基伞型酮(4-MU),用360nm激发光照射,发出450nm的荧光。
酶联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吖啶酯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一种用发光剂直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一类免疫分析法。
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自动化分析 (免疫比浊)

自动化分析 (免疫比浊)

自动化分析 (免疫比浊)

自动化分析 (免疫比浊)

一、引言

免疫比浊是一种自动化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免疫反应中形

成的免疫复合物的浊度来检测样品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或浓度。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自动化分析 (免疫比浊)的详细信息和操作指南。

二、背景

1. 免疫比浊的原理:免疫比浊基于免疫反应导致的免疫复

合物形成的特性,即抗原和抗体相互结合产生可见的浊度。测量这

种浊度可以提供关于抗原或抗体的定量信息。

2. 仪器设备:免疫比浊分析通常使用细菌二联体仪器或其

他具有浊度测量功能的仪器进行测量。

3. 样品处理:样品在进行免疫比浊分析之前需要进行适当

的处理,如稀释、去除干扰物质等。

三、方法

1. 样品准备:根据需要的抗原或抗体浓度范围,选取适当

的稀释倍数来稀释样品。确保样品中不含有干扰物质。

2. 试剂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抗体或抗原溶液,并按照说明书中的指导来配制试剂。

3. 仪器操作:将稀释后的样品和配制好的试剂加入到测量池中,按照仪器操作指南进行测量。

4. 数据分析:根据仪器的测量结果,结合相应的标准曲线或计算方法,计算出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误差;

2. 样品稀释倍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保在仪器的测量范围内;

3. 遵循试剂的储存和使用要求,确保试剂的活性;

4. 仪器的保养和校准要定期进行,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五、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清单。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1. 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特异性应答,包括抗体的和细胞免疫反应等。

2. 免疫复合物: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通常可导致可视的浊度。

临床免疫学:第七章 免疫比浊技术

临床免疫学:第七章 免疫比浊技术
• 散射光的强度与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大小 、偏转角度、形状有关,与反应时间、光 源的强度、波长也有关。
散射免疫比浊法
• 如何检测散射光 • 根据免疫复合物颗粒直径与入射光波长的
关系,散射光路可以分为三种: • Rayleigh散射(d<λ/20)
• Rayleigh-Debye散射(λ/20 < d ≤λ)
• 抗原过量自动监测 • 免疫比浊法,只有在抗体过量的条件下,反应散射信号与抗原
量的增加才能呈正比关系。
✓在反应末端进行监测
第三节、临床应用
•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
• IgG、IgA、IgM、IgE、IgD、C3、C4
• 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测定
•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te phase reaction protein, APRP ):机体在发生炎症、感染、心肌梗死及肿瘤等情况下, 血浆浓度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类蛋白质,这一现象称为急性 时相反应(APR)。
总称。 • 1955年Vanderhoff首次合成2 ~30μm的聚
苯乙烯(Polystyrene)胶乳微球( microsphere) • 目前可合成不同分子量、粒径、形态、结 构以及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各类微球
胶乳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
• 技术要点 1、胶乳颗粒直径:稍小于入射光的波长, 200nm/340nm; 2、胶乳颗粒的均一性,影响光散射效果; 3、常用聚苯乙烯乳胶,带负电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强的多抗; 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合适的PH(6.5~8.5) 和离子强度; 使用增浊剂可增强检测信号。
自动化免疫比浊
免疫比浊分析技术发展 两 个 阶 段
测定抗原抗体形成后的阶段 散射(终点)比浊
测定抗原抗体结合的峰值 速率散射比浊
免 疫 比 浊 法 分 类
当一束光 线通过溶 液受到光 散射和光 吸收两个 因素的影 响而使光 的强度减 弱
准曲线,
对抗原过量进行阈值限定
先测定预反应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散射光信 号,若未超过阈值,可进行全量样本测定。若超 过阈值,提示样品浓度过高,需稀释后测定。
三、速率散射比浊分析
三、速率散射比浊分析 (一)基本原理
— 是测定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动态过程。 — 所谓速率,是在单位时间内抗原抗体结合形成 复合物的速度。将各单位时间内形成复合物的 速率及测定的散射信号连接在一起,即是动态 的速率比浊分析。 — 当仪器测定到某一时 间内形成速率下降时, 即出现速率峰,该峰 值的高低,即代表所 测抗原的量。
检 测时 分间 两 个
在预反应时段, 加小量样本与 抗体反应, 测定第一次散 射光信号值
加全量样本, 约反应 2分 钟后,第二 次测定散射 光信号
信号峰值
计算机处理 转换为样 品浓度
(二)抗原过量检测
采用两项保证措施:
抗体过量
在检测中抗体结合抗原的能力可达到相当于正常 血清的50倍以上,以保证高浓度样本中的抗原与 抗体的结合。

溶液中形成的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35-100nm)
溶液中形成的复合物分子要足够多
控制抗原抗体反应的温度和时间 加促凝剂,提高复合物形成速度,缩短检测时间
应选择亲和力好、效价高的抗体,保证抗体过量
将标准品稀释至少5个浓度测定,以吸光度值(A) 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在半对数纸上绘出标
四、免疫透射比浊分析 (一)基本原理 当光源的光路(角度与正前方夹角为00时),通 过一定体积的溶液,由于溶液中抗原抗体结合复 合物粒子对入射光因反射、吸收或散射而衰减。 透射光的强度和形成的复合物的量呈反比。
平光线 射光 散
检测器 检测器
θ
透射光 光源 透镜 滤光片
散射比浊、透射比浊光路图
实验要求(了解)
Mile散射
颗粒直径接近入射光的波长, 其散射光的分布呈明显不均匀
Rayleigh原理:即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量
呈正比,与散射光的夹角呈正比,与波长呈反
比。 在散射比浊中,增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体 积,减小入射光的波长,扩大散射光夹角等因 素,均可增加检测的敏感度。
(二)反应物含量与散射浊度
Heidelberger曲线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吉林医药学院检验学院
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仪
免疫比浊分析的临床应用
血浆、体液中特种蛋白
如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检 范 围 测
、;补体C3、C4; 血浆蛋白AAT、TRF、A1M、 CER、HPT、PAB、ALB; 炎性反应蛋白 SAA、CRP; 载脂蛋白 APO、ABI; 尿蛋白系列 小分子治疗药物
散射比浊法: 在光源的光路方向(50-960) 角的方向上测量透射光强度 和被检测溶液中微粒浓度关 系的方法。
透射比浊法: 在光源的光路方向(00) 测量透射光强度和被检测 溶液微粒浓度关系的方法。
一、散射免疫比浊分析原理
散射比浊法:在液相中可溶性抗原、抗体特异性
结合,形成一定大小的复合物粒子,当入射光沿
水平轴照射在粒子颗粒上时,光线被颗粒吸收或 折射,发生偏转.散射光的强 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 比,即待测抗原越多,
影响散射信号的因素(了解) 如入射光的波长、偏振、
形成的复合物越多,散
射光就越强。
微粒大小、浓度、质量、
以及检测点的距离。
(一)散射颗粒与散射光
Rayleigh散射
颗粒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小的多, 散射光的分布比较均匀。
概括:免疫比浊测定原理,以及影响免疫 比浊的因素。
原理:免疫当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结合,二者比例
合适时,在特殊的缓冲液中它们快速形成一定大小的抗原 抗体复合物,使反应液体出现浊度。利用现代光学测量仪 器对浊度进行测定从而检测抗原含量。
影响因素:抗原抗体的比例,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 抗体的质量,要选择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和
即当抗体量恒定时,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反应与散射 信号响应值的上升呈正比。同时,散射信号随抗原抗体 反应时间增加而曲线上升。 当抗原量与响应值上升到一极限时,再增加抗原量, 使散射响应值迅速下降
散射比浊测定时,一定要保证抗体过量。
来自百度文库
二、定时散射比浊分析
(一)基本原理
1.是将沉淀反应与散射比浊分析相结合,“在抗原抗体反 应几秒钟后开始测定峰值信号”。 2.目的是排除抗原抗体反应的不稳定性,降低检测误差。 3.采用抗体过量,以获得颗粒产生的最强的散射光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