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统计指数

合集下载

第十章统计指数

第十章统计指数

费氏公式(理想公式)
K p
p1q0 p0q0
p1q1 p0q1
Kq
q1 p0 q0 p0
q1 p1 q0 p1
一般编制原则
⒈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旳编制:
—采用基期旳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原因
K q
q1 p0 q0 p0
⒉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旳编制:
—采用报告期旳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原因
K p
将两个不同步期旳总量指标对比,以测定指数化指 标旳数量变动程度。
指数化原因
K q
q1 p0 q0 p0
K p
p1 q1 p0 q1
同度量原因
1、数量指标旳综合指数(例:销售量总指数)
销售量指数
q P 10
q 1
P 0
q P q P
00
00
以基期价格计算 旳报告期销售额
报告期和基期旳销售 基期价格作为 量,为指数化原因 同度量原因
[例]商品价格平均数指数计算表
商品 计量 名称 单位
甲件
价格
p0 p1
50 52
个体指数
Kp
p1 p0
1.0400
报告期销售 额(元)
假定Ⅱ
p1q0
30680 57200 15000
— — 106900 104200 108000 102880
拉氏物量指数:
相对数分析:K q
p0 q1 108000 1.0103或101.03% p0 q0 106900
绝对数分析: p0 q1 p0 q0 108000 106900 110( 0 元)
63200 106.99% 59070
绝对数分析:
绝对数分析:
p1q1 p0q1

第10章 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

第10章  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该公司三种商品的销售 量平均增长12.42%。 该指数同时也可以反映销售量变动对销售总额的影响,即:


按基期价格来计算,销售量变动使销售总额增加12.42%; 由于销售量变动而使销售总额增加的数额为:
【例10-3】解:
(2)拉氏价格指数:


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该公司三种商品的价格 平均上升了3.45%。 同时,这一结果也反映了价格变动对销售总额的影响,即:
ip p1 p0
商品价格(元) 商品 类别 计量单位 报告期p1
iq
销售量
q1 q0
指数(%)
基期p0
百公斤(吨)
基期q0
报告期q1
p1/p0
q1/q0
大米 猪肉 食盐 服装 电视机 合计 改变单位 后合计
公斤 500克 件 台
300(3000) 18 1 100 4500 4919 7519
商品 类别 大米 猪肉 食盐 服装 电视机 合计 改变单位 后合计 商品价格(元) 计量单位 销售量 指数(%)
基期p0
百公斤(吨)
报告期p1
360(3600)
基期q0
2400(240)
报告期q1
2600(260)
p1/p0
120 111.11 80 130 95.56 536.67
q1/q0
108.33 113.10 150 95.83 120 587.26
【例10-4】(续 )
(2)帕氏价格指数:
计算结果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


该公司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升了3.1%。; 按报告期销售量来计算,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总 额增加 3.1%,亦即由于价格变动而使销售总额增 加的数额为: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指数法既古老、又新颖,既令人困惑、 指数法既古老 、 又新颖 , 既令人困惑 、 又引STAT 人入胜。 人入胜。 数百年来曾经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和统计学 家悉心研究。 家悉心研究。 其理论传统和实践积累都非常丰厚。 其理论传统和实践积累都非常丰厚。 在种类繁多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中, 在种类繁多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中 , 很难找 到一种方法比指数法的应用更为广泛。 到一种方法比指数法的应用更为广泛。 指数法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是经济统计学发展 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STAT
§10.1 统计指数概述 §10.2 综合指数 §10.3 平均指数 §10.4 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法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10.1 统计指数概述 ★ 一、问题的提出
二、指数的概念及性质 三、指数的分类
STAT
问题的提出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指数起源于人们对 价格动态的关注。 价格动态的关注。
⒈相对性 ⒉综合性 ⒊平均性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指数的作用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方向 和程度; 和程度; 根据现象之间的联系,利用指数体 根据现象之间的联系, 系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系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编制指数数列,反映现象变化的长 编制指数数列, 期趋势。 期趋势。
统计指数的作用
指数的定义
指由于各个部分的不同性质 而在研究其数量时, 而在研究其数量时,不能直 接进行加总或对比的总体 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从广义上讲,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从广义上讲, 从狭义上讲,指数是指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 从狭义上讲, 的相对数。 总体数量综合变动 的相对数。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

统计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论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

1、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政治算数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威廉·佩蒂和约翰·格朗特2、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3、掌握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4、了解统计研究的基本程序:统计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服务5、了解统计具有的职能:信息职能、监督职能、咨询职能、辅助决策职能6、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范畴:①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②标志和标志表现③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六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④变异、变量与变量值。

统计学上把总体各单位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某一标志表现的差异称为变异。

变量按其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7、问答: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质量指标还是数量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

而标志则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而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联系: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就不会总体的指标值。

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互换关系。

8.、质量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

统计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总量指标(数量指标)。

9.第二章统计设计1、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

2、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掌握数据的计量与分类。

计量尺度由低级向高级、由粗略到经济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分类: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2、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与形式。

种类①调查单位是否完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间隔时间相当长)③组织方式不同: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10指数

10指数

q1 p0 q1 p1 Fq Lq Pq q0 p0 q0 p1
由(美)Fisher 提出,能通过他本人提出的对指数 公式测验的重要要求,自称为理想公式。
(三)扬格指数(固定加权综合指数)
p1qc Ip p0qc
q1 pc Iq q0 pc
q1 pc 我国的工业生产指数: q I q0 pc
因此,拉氏价格指数在实际中应用 得很少。而拉氏数量指数是假定价 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的综 合变动,它不仅可以单纯反映出销 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也符合计算 销售量指数的实际要求。因此,拉 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多。
拉氏指数------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基期加权综合指数)
Lp

全部商品的销售额指数
报告期销售额 p1q1 p0q0 基期销售额
三、统计指数的作用



可以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运用统计指数,可以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变动中 各个构成要素的变动,以及它们的变动对总体变动 的影响程度。 在对现象的总平均数进行动态分析时,利用指数法, 可以测定各组平均水平的变动和各组在总量中所占 比重的变动,以及它们对总平均水平变动的影响程 度。 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长时间发展 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p1
360 20 130 2000 ——
q0
q1
p0q0
p1q1
p0q1
7800 17100 23000 15300
p1q0
8640 16800 31200 10200
2400 2600 7200 9360 84000 95000 15120 19000 24000 23000 24000 29900 510 612 12750 12240 ——

医学统计学第十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PPT课件

医学统计学第十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PPT课件
6.备注:表格一般不列备注或其他文字说明,如 有特殊情况需要说明时可用“*“标出,将文字说明写在 表格的下面。
(二)从内容上看,每张表都有主语和谓 语。主语指被研究的事物,如表12-2中的 “年龄组(岁)”,一般置于表的左侧;谓 语指说明主语的各项统计指标,如表12-2 中的“死亡率”和“死亡百分比”,一般置 于表的右侧,主语和谓语结合起来构成一个 完整的句子。如表 12-2可读成某地1988 年60岁年龄组死亡率和死亡百分比分别为 19.61%和16.6%。
例10-1 表10-1列出某地进行喷昔 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与阿昔 洛韦软膏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结果。该表只有试验分组一个层次, 属简单表。
表10-1 某年某地喷昔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疗效比较
组 别 例 数治 愈 数治 愈 率 (% ) 治 愈 天 数 (XS )
试 验 组 107 93
危险
心理分值
因素
1(252 人)
2(253 人)
3(252 人)
4(253 人)
P值
X S
% X S
% X S
% X S
%
年龄(岁)
35.26.5
37.06.3
36.56.8
37.86.5
<0.05
收 缩 压 (m m Hg) 舒 张 压 (m m Hg)
体力活动
120.713.4 78.810.2
二、统计表的种类
三、统计表的种类
根据说明事物的主要标志(主语)的复 杂程度,统计表可以分成简单表和复合表。
l.简单表:只有一种主要标志,即主语 按一个标志分组。
2.复合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标志, 即主语按多个标志分组。在安排上可以将 部分主语放在表的上方与谓语配合起来。

第十章时间序列预测法指数平滑法【统计学经典】

第十章时间序列预测法指数平滑法【统计学经典】
⑵指数平滑法初始值的确定 从时间序列的项数来考虑:若时间序列的观察期n大于15时,初始值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很
小,可以方便地以第一期观测值作为初始值;若观察期n小于15,初始值对预测结果 影响较大,可以取最初几期的观测值的平均数作为初始值,通常取前3个观测值的平 均值作为初始值。
一次指数平滑法
❖ ⑶平滑系数α的选择 ❖ ①当时间序列呈稳定的水平趋势时,α应取较小值,如0.1~0.3; ❖ ②当时间序列波动较大,长期趋势变化的幅度较大时,α应取中间值,如0.3~0.5; ❖ ③当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时,α应取较大值,如0.6~0.8; ❖ 在实际运用中,可取若干个α值进行试算比较,选择预测误差最小的α值。
第十章 时间序列预测法
三、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其加权的特点是对离预测期近的历 史数据给予较大的权数,对离预测期远的历史数据给予较小的权数,权数由近 到远按指数规律递减,所以,这种方法被称为指数平滑法。
一次指数平滑法
⑴一次指数平滑的预测模型
已知时间序列为: 平滑的基本公式为:
数据计算643000714442139923777908621009601的平滑值的平均绝对误差06的平滑值的平均绝对误差09的平滑值的平均绝对误差09600001584257598426本节小结指数平滑法考虑了观察期所有观察值对预测值的影响这种影响按时间近及远逐渐减小按指数递减规律进行加权平均它的预测效果比移动平均法要好应用面也
x1, x2,
, x,n为n时间序列总期数,一次指数
S x(1)S (1)
t
t
(1) t1(t=1,2,3,…,n)
Yˆt 1
S (1) t
S(1) t
第t期的平滑值,上标(1)表示一次指数平滑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第 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 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以下表:销售量 ( 公斤 ) 销售价格 ( 元 / 公斤 )品种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白菜550 560黄瓜224 250萝卜308 320西红柿168 170合计1250 1300 ────⑴ 用拉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⑵ 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 =销售量×价格qp = q×p于是,对已知表格注明符号,并利用Excel 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以下:销售价格销售量 (公斤 )品种(元 /公斤 )q0p0 q0p1 q1p0 q1p1 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q0 q1 p0 p1白菜550 560 880 990 896 1008 黄瓜224 250 2 448 500 475 萝卜308 320 1 308 320 288 西红柿168 170 3 504 408 510 合计1250 1300 ──2124 2281 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L qq1 p0 2124 104.16% ,q0 p0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L pq0 p1q0 p0107.73%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P qq1 p1 2281q0 p1103.83%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P pq1 p1 2281q1 p0 107.39%2124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胸襟因素固定在基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花销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花销价格,因调整增减的本质购买量而以致本质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花销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以致本质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第十章指数

第十章指数

第十章指数内容提要:1.指数概述2.综合指数3.平均指数近期应用4.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目的要求:1.指数的含义和种类2.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和编制特点3.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因素分析方法4.统计指数在社会经济问题中的应用重点、难点:1.拉氏指数、帕氏指数2.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3.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因素分析方法讲授内容:第一节指数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1)广义指数:广义指数是指用来测定社会经济现象中一个变量值对另一个特定的变量值大小的相对数.(2)狭义指数:狭义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是表明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2.种类个体指数(1)按对象的范围分总指数数量指标指数(2)按指标的性质分质量指标指数动态指数(3)按反映的时态分静态指数综合指数(4)按编制的方法分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3.作用(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况;(2)分析复杂现象中的各内在因素变动的方向与变动程度以及对总体变动影响程度;(3)说明在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变量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4)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第二节综合指数一、综合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综合指数用类似对比的总量指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只观察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将其他因素的变动固定下来,这样编制的总指数,称为综合指数.编制综合指数首先要明白两个概念:一是“指数化指标”,所谓指数化指标就是编制综合指数所要测定因素;二是“同度量因素”,所谓“同度量因素”是指媒介因素,借助媒介因素,把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出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或比重. 综合指数的基本公式如下:p k =10i i p q p q ∑∑; q = 10i iq p q p ∑∑. 公式中,k 表示综合指数,p 表示质量指标,q 表示数量指标;小标1和0分别表示报告期和基期,i 为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方法是“先综合,后对比”,即首先把指数化因素乘以同度量因素加以综合,然后再进行对比. 二、拉氏指数p k =1000p q p q ∑∑; q k =100q p q p∑∑.拉氏指数由于以基期变量值为权数,可以消除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从而使不动时期的指数具有可比性.例 假定某市场3中商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表10-1所示.计算拉氏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解 q k =10q p q p ∑∑=1926018440=104.4% , p k =1000p q p q∑∑=1790018440=97.1% . 综合指数不仅可以反映现象的相对变动程度.还可以进行绝对数分析,即用于测定指数化指标变动所引起的相应总值的绝对变动额.对于上面的资料,我们有10p q ∑-00p q ∑= 17900 - 18440 = -540(元); 1q p ∑-0q p∑= 19260 – 18440 = 820(元).即由于价格下降2.9%,使销售额减少了540元;又由于销售量增长4.4%,使销售额增加了820元. 三、帕氏指数p =1101p q p q ∑∑; q k =111q p qp ∑∑.帕氏指数因以报告期变量值为权数,不能消除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因而不同时期的指数缺乏可比性;但帕氏指数可以同时反映出价格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具有比较明确的经济意义. 例 以表10-1的资料,计算帕氏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解 p =1101p q p q∑∑ =1850019260= 96.1% , q k =111q p q p∑∑ = 1850017900 = 103.4% .类似地,依据帕氏指数也可以就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化进行绝对数分析.对于上面的资料,计算得到11p q ∑- 01p q ∑ = 18500 - 19260 = - 760(元),11q p ∑- 01q p ∑ = 18500 - 17900 = - 600(元).即由于价格下降了3.9%,使销售额减少了760元;又由于销售量增长3.4%,使销售额增加了600元. 四、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比较首先,由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各自选取的同度量因素不同,即使利用同样的资料编制指数,两者给出的计算结果一般也会存在差异.其次,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水平和计算结果的不同,表明它们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经济分析意义.通常人们认为,帕氏价格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即11p q ∑- 01p q ∑ = 101()p p q -∑能够表明报告期实际销售的商品由于价格变化而增减了多少的销售额,因而较之拉氏价格指数具有更强的显示经济意义.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拉氏价格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即10p q ∑- 00p q ∑ = 100()p p q -∑ 仍然是有意义的.它至少能够说明,消费者为了维持基期的消费水平或购买同基期一样多的商品,由于价格的变化将会增减多少实际开支.由此可见,从经济分析意义的角度看,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孰优孰劣,其实并无绝对的特别判断标准.关键在于能够辨别两者的细微差异,并明确我们利用有关指数具体是要说明什么样的问题. 五、综合指数的其他类型 1.马埃指数p k =011010()2()2q q p q q p ++∑∑=101001()()p q q p q q ++∑∑=10110001p q p q p q p q ++∑∑∑∑, q k =101100()2()2p p q p p q ++∑∑=101001()()q p p q p p ++∑∑=11100100q p q p q p q p ++∑∑∑∑.上述公式实质上使,分子分别为拉氏公式分子和帕氏公式分子之和,分母分别为拉氏公式分母与帕氏公式分母之和. 2.固定权数综合指数p k =10n n p qp q ∑∑, q k =10n nq p q p∑∑.式中:n q 和n p 分别表示特定的数量和价格水平.由于固定权数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不因比较时期(报告期和基期)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采用固定权数综合指数.它不但方便指数的编制,而且便于观察现象长期发展变化的趋势. 3.理想指数p FqF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及其应用一、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与总指数恰好相反,编制平均指数的基本方式是“先对比,后平均”,也即首先通过对比计算个别现象的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加以平均得到总指数.根据经济分析的一般要求,平均指数的权数应该是与所要编制的指数密切关联的价值总量,即pq .但权数的水平却可以考虑不同的情况,分别有以下四种:对于质量指标指数 p k 对于数量指标指数q k权数Ⅰ 00p q 权数Ⅰ 00q p 权数Ⅱ 01p q 权数Ⅱ 01q p 权数Ⅲ 10p q 权数Ⅲ 10q p 权数Ⅳ 11p q 权数Ⅳ 11q p但从实用的角度看,权数Ⅱ和权数Ⅲ的资料一般不易获得,故通常应用较多的还是权数Ⅰ和权数Ⅳ.即基期的总值资料(00p q )和报告期的总值资料(11q p ).平均指数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即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以及几何平均指数.平均指数的各种形式在分析上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但从实用的角度上看,算术平均指数计算较为简便,含义比较直观,故应用的最为普通,其次就是调和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计算比较复杂,故应用的较少一些. 二、平均数指数的类型 (一)算术平均指数算术平均指数一般用00p q 加权,基本公式如下pk =100000p p q p p q ∑∑,q=10000q p q q p q∑∑. 例10.3 以表10-1的资料,分别计算价格和销售量的算术平均指数.解 p k =100000p p q p p q ∑∑=558007550008000544050100068500080005440⨯+⨯+⨯++=1790018440=97.1%;qk =100000q p qq p q∑∑=110970500080005440100880500080005440⨯+⨯+⨯++=1926018440=104.4%. 这两式的计算结果与前面综合指数中的拉氏指数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不难发现,这是因为当个体指数与总值权数之间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时,采用基期总值加权的平均指数,实际上式拉氏综合指数的变形.但当复杂总体所包括的变量比较多时,用综合指数计算是很繁杂的,一是资料收集困难;二是需要全部商品治疗.而平均指数完全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使计算更简单、方便.因此,平均指数是一种相对对立的总指数编制方法,具有比综合指数更广泛的适用性. 以价格指数为例,其计算公式可变形为p k =10000p p q p p q ∑∑=001000p q p p p q ⨯∑∑=100p w p ∑. 为了简化指数编制工作,实践中常常将相对权数固定起来,连续使用若干个指数编制时期.仍以价格指数为例,其公式就成为p k =10c p W p ∑或 p k =1100cp W p ∑. 其中c W 为固定起来的相对权数,它可以用小数表示(此时权数之和等于1),也可以用百分点表示(此时权数之和等于100),这称作“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二)调和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一般用11p q 加权,基本计算形式如下p =111111p q p qp p ∑∑,q k =111111p q p qq q ∑∑.例10.4 以表10-1的资料,分别计算价格和销售量的调和平均指数. 解 p k =111111p q p qp p ∑∑=605072005250111605072005250558007550100068++⨯+⨯+⨯=1850019260=96.1%;q k =11111p qp qq q ∑∑=605072005250111605072005250100880++⨯+⨯+⨯=1850017900=103.4%.这两式的计算结果和前面综合指数中帕氏指数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不难发现,这也是因为当个体指数与总值权数之间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时,采用报告期总值加权的平均指数实际上是帕氏综合指数的变形.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一、指数体系指数体系的基本含义是:若干因素指数的乘积应等于总变动指数,若干因素影响差额的总和应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指数体系在指数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利用指数体系可以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在利用指数体系分析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时,可以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从相对数方面分析时,各因素指数乘积应等于总变动指数.从绝对数方面分析时,各因素影响差额之和应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第二,利用指数体系可以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在三个指数(一个总变动数和两个因素指数)形成的指数体系之中,只要已知其中任何两个指数,就可以推算出剩余的另一个指数来.二、因素分析1.因素分析的意义因素分析是借助于指数体系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变动,另一种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平均变动,因素分析均可以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总量指标的变动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它是利用综合指数体系,从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相互联系中,分析这种现象因素的变动影响关系.第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平均指标变动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它是利用综合指数编制的方法原理,通过平均指标指数体系来进行分析.进行因素分析,一方面要从数量上使指数之间形成等式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明确数据所代表的经济内容.按非全面资料所编制的各种平均指数,并不具有承担因素分析的条件. 2.因素分析的种类按照分析现象包含因素的多少,可分为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两因素分析之现象只包含两个因素,分别分析两个因素对现象变动的影响.多因素分析是指分析的现象由多个因素构成,分别分析各因素对现象变动的影响.按照分析指标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又分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也包括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3.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连锁替代法.连锁替代法时实际工作中经常应用的因素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被分析的指标所包含的因素结合式中,将各因素的基期数字顺次以报告期数字替代,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次替代;每次替代所得结果与替代前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就是该因素的影响程度,二者的差额就是被替代因素的变动对被分析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4.因素分析的步骤(1)计算被分析指标的总变动程度和绝对额; (2)计算各因素变动影响程度和绝对额;(3)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即总变动程度等于各因素变动程度之连乘积,总变动绝对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影响绝对额之总和. 三、两因素分析下面结合例子说明,用连锁替代法进行两因素分析的计算过程和实际分析意义.例 某个体服装摊位某月两周销售资料,如表10-2所示.表10-2 某个体服装摊位销售资料进行销售额变动的因素分析.解 销售额变动分析销售额变动指数=110q p q p ∑∑=54402600≈2.092,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11q p ∑-00q p ∑=5440-2600=2840(元).销售量变动影响分析销售额变动影响程度=10q p q p∑∑=62002600≈2.385, 销售额变动影响绝对额=10q p ∑-00q p ∑=6200-2600=3600(元).销售价格变动影响分析销售价格变动影响程度=111q p q p ∑∑=54406200=0.877, 销售价格变动影响绝对额=11q p ∑-10q p ∑=5440-6200= -760(元).影响因素综合分析110q p q p∑∑=101101q p q p qp q p⨯∑∑∑∑,即2.092≈0.877⨯2.385.11q p ∑-00q p ∑=(10q p ∑-00q p ∑)+(11q p ∑-10q p ∑), 即2840 = -760 + 3600.分析结果表明:从相对数方面看,该个体服装摊位的销售额第二周比第一周增加了1.092倍,是由于销售量提高了1.385倍和价格下降了12.3%,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绝对数方面看,该个体服装摊位销售额第二周比第一周增加了2840元,是由于销售量上升使销售额增加了3600元,销售价格下降使销售额减少760元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多因素分析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可以推广到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因素分析.假如要对企业的产品产量进行因素分析,可将产品产量按下述方式分解产品产量=生产工人数(f )⨯平均每工人工作天数(a )⨯平均每天工作小时数(b )⨯平均每工时产量(c ).按照连锁替代法,可以得到多因素分析体系1111100011001110111100000000100011001110f a b c f a b c f a b c f a b c f a b cf a b c f a b c f a b c f a b c f a b c =⨯⨯⨯∑∑∑∑∑∑∑∑∑∑,1111f a b c ∑-0000f a b c ∑=(1000f a b c ∑-0000f a b c ∑) +(1100f a b c ∑-1000f a b c ∑) +(1110f a b c ∑-1100f a b c ∑) +(1111f a b c ∑-1110f a b c ∑).例 某企业生产及劳动的部分资料,如表10-3所示.试分析生产工人数、工人工作天数、每天工作小时数、每小时产量对产量的影响.解(1)产量总指数=11110000f a b c f a b c∑∑=388.572374.5=1.0376. 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3.76%,绝对额为1111f a b c ∑-0000f a b c ∑= 3885720-3745000 = 140720(件).(2)工人人数指数=10000000f a b c f a b c∑∑=338.1374.5= 90.28%. 工人人数报告期比基期减少了9.72%,由此而减少的产量为 1000f a b c ∑-0000f a b c ∑= 3381000-3745000 = - 364000(件). (3)工作日指数=11001000f a b c f a b c∑∑=318.276338.1= 94.14%. 工作日报告期比基期减少了5.86%,由此而减少的产量为1100f a b c ∑-1000f a b c ∑= 3182760-3381000 = -198240(件).(4)工作时指数=11101100f a b c f a b c∑∑=328.626318.276=118.24%. 工时数报告期比基期提高3.25%,由此而增加的产量为1110f a b c ∑-1100f a b c ∑=3286260-3182760=103500(件). (5)小时劳动生产率指数=11111110f a b c f a b c∑∑=388.572328.626=118.24%. 小时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提高18.24%,由此而增加的产量为1111f a b c ∑-1110f a b c ∑=3885720-3286260=599460(件).上列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130.76%=90.28%⨯94.14%⨯103.25%⨯118.24%, 140720=(-364000)+(-198240)+103500+599460. 分析结果说明,报告期由于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18.24%,工时数提高3.25%和工人人数减少9.72%,工作日减少5.86%,四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产量增长3.76%;产量总额增加140720件,主要是由于小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产量增加599460件,工时数延长,使产量增加103500件.但由于工人人数的精简及劳动日的减少,分别使产量减少364000件和198240件.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应该实行减员增效.五、总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总平均指数也称平均指标指数,它是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测定,如平均工资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都属于平均指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有两个特点:首先,它是利用分组资料计算的指数.他所测定的总平均数是对组平均数的加权平均,其权数是各组的单位数.总平均数即加权算术平均数,其表示形式为x=/i iix f f ∑∑.式中被平均标志i x 位各组平均水平,权数i f 为各组单位数.它所综合的变量并非不可同度量,而是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或不同部门的同一指标,无需采用同度量因素.其次,从作用看,总平均数指数除了测定总平均指标的变动程度外,还测定了总体内部各组平均数变动和各组权数(结构变动)对总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分析平均指标的变动,需要计算以下三种指数 (1)可变构成指数.分析总平均数的变动,计算形式为1001i x f x ff f÷∑∑∑∑.(2)固定构成指数.分析总体内部各组平均水平变动对总平均数的影响,计算形式为10111i x f x ff f÷∑∑∑∑.(3)结构变动影响指数.分析总体内部各组权数(结构变动)对总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计算形式为01001x f x f f f÷∑∑∑∑.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指数都是反映复杂现象变动的指数,因此都是总指数.这三个指数存在内在的联系(1)可变构成指数=结构变动指数⨯固定结构指数1100010011011111()()x f x f x f x f x f x f f ff ff f÷=÷⨯÷∑∑∑∑∑∑∑∑∑∑∑∑. (2)总平均数变动绝对额=结构变动影响额+各组平均变动影响额1100010011011111()()x f x fx f x f x f x f f ff ff f -=-+-∑∑∑∑∑∑∑∑∑∑∑∑.下面结合例子说明总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与应用. 例 某企业职工有关工资资料,见表10-4.从表10-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两类职工的工资水平和人数在基期和报告期都不同,并且变动的幅度也不同,这必然导致该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总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解 (1)计算总平均工资变动指数可变构成指数=110010x f x f f f÷∑∑∑∑=883.8828.6=106.67%,变动绝对额=11001x f x f f f-∑∑∑∑=883.8-828.6=55.2(元).(2)计算各组工资变动影响指数固定构成指数=110111x f x f f f ÷∑∑∑∑=883.8833.8=106.00%, 各组变量水平变动绝对额=110111x f x ff f-∑∑∑∑=883.8-833.8=50(元). (3)计算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结构影响指数=01001x f x f f f ÷∑∑∑∑=883.8828.6=100.63%, 结构影响变动绝对额=01001x f x ff f-∑∑∑∑=883.8-828.6=5.2(元). 所以总平均工资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各组平均工资变动影响指数 即106.67%=100.63%⨯106.00%;总平均工资变动绝对额=结构变动影响额+各组工资变动影响额 即111x f f ∑∑-00x f f∑∑=(011x f f ∑∑-00x f f∑∑)+(111x f f ∑∑-011x f f∑∑),亦即883.8-828.6=(833.8-828.6)+(883.8-833.8),则55.2=5.2+50.分析结果表明,从相对数方面看,该企业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上涨了6.67%,这是因为各组职工工资水平变动使总平均工资上涨6.00%,职工结构变动影响使总平均工资上涨0.63%,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绝对数方面看,该企业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增加55.2元,这是因为各组职工工资水平变动使总平均工资增加50元,职工结构变动影响使总平均工资增加5.2元的共同结果.第五节 指数的应用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国外也被称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简记为CPI ),是反映一定时期居民支付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获得服务项目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它可以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各级政府掌握居民消费价格政策、工资政策以及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反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意味着货币购买了上升,货币增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二、股票价格指数 (一)股票与股票价格指数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给股东的,证明持股人对公司部分资产拥有所有权的证明.股份作为公司的构成成分,它是一种价值的反映,可以用货币加以度量.股票是股份的表现形式,因此它是一种有价证券股票价格指数(Stock price index )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其单位一般用“点”(point )表示,即将基期指数作为100,没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称为“一点”.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多种,综合指数公司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的上证指数、美国标准普尔指数、香港恒生股票指数等,都是采用综合指数公式编制.其计算公式为00r p p q k p q =∑∑. (10.26)式(10.26)是以基期的股票发行量(或流通量)为同度量因素的拉式综合指数.式中0q 代表基期股票发行量(活流通量). (二)几种主要的股票指数 1.道 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2.标准普尔指数3.伦敦《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4.日经指数5.我国几种股价指数本章小结:1.指数是用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对比性指标.广义指数是用来测定社会经济现象中一个变量值对另一个特定的变量值大小的相对数.狭义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是表明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2.综合指数的编制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编制综合指数必须明确指数化指标和同度量因素,指数化指标是被测定的因素,同度量因素也即权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指标固定在哪个时期上,不是固定不变的。

统计学 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 指数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狭义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3.指数按其所标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4.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5. 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指数是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进行编制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

7.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8.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指标,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指标。

9.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一是选择与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二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10.拉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派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

11.编制指数的一般方法是:指数是按拉氏指数公式编制的;指数是按派氏指数公式编制的。

1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

13.编制综合指数时,与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称,还可以称为。

14.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

15.平均指数是先计算出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指数,然后再进行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程度。

16.在编制平均指数时,算术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调和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

17.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和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而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计算结果和综合指数一致。

18.编制数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19.编制质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20.在零售物价指数中,K表示,W表示。

21.平均指数既可依据资料编制,也可依据资料编制,同时还可用估算的权数比重进行编制计算。

22.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

23.总量指标二因素分析是借助于来进行,即当总量指标是两个原因指标的时,才可据此进行因素分析。

24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二是结果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统计学习题答案(九、十、十一)

统计学习题答案(九、十、十一)

第九章习题一、名词解释时间序列:是指反映客观现象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序列。

发展水平:是指时间序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不同时间发展所达到的规模和水平。

增长水平:简称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之差,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基期发展水平。

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

发展速度:是两个时期发展水平对比而得到的结果,表明现象发展的程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若干倍)。

增长速度:是根据增减量与基期水平对比而求得的一种相对数,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数量增减的方向和程度的动态分析指标。

加法模型:假设各构成部分对时间序列的影响是可加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就可以把时间序列Y表示为:Y=T+S+C+I。

按照这种模型,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是4种因素叠加而成的。

乘法模型:假设四个因素变动之间存在某些相互影响的关系,则时间序列各期水平的数值就是四种因素相乘的乘积,其分解模型为:Y=T×S×C×I。

按照这种模型,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是4种因素乘积而成的倍比关系。

一次指数平滑法:一次指数平滑法是指以最后的一个第一次指数平滑。

如果为了使指数平滑值敏感地反映最新观察值的变化,应取较大α值,如果所求指数平滑值是用来代表该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值,则应取较小α值。

季节变动:由于季节气候(春、夏、秋、冬、晴、阴、雨等)和社会习惯(春节、端午、重阳等)等原因,客观现象普遍存在季节变动影响(服装的销售量,农作物的生长,旅游人次;等等)。

测定季节变动的规律,主要在于测定季节指数,常用的测定季节指数的方法有简单平均法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循环波动:循环波动的周期在一年以上且长短不一,可采用剩余法对循环波动进行分析。

二、单项选择1~5:D A B C D 6~10:B A D C D三、简答题1、根据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分别有哪几种类型?请分别予以说明。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统计学是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采取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交替进行的方式,理论讲授部分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及预测,重点讲授各种统计方法,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实验操作部分包括统计工作过程的实验、Excel等电子表格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统计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三个实验。

二、教学大纲1.教学目的开设此课旨在培养学生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方法及在Excel等统计软件中的运用,达到能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2.教学要求(1)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备课,认真准备实验,对课程内容要融会贯通,切忌照本宣科。

授课在多媒体教室,结合典型实用案例和相关统计软件,理论讲授与上机操作交替进行。

做到授课内容与大纲相符,注重全程考核,最终成绩由考勤、调查方案设计、实验报告撰写、调查报告撰写、上机测试及期末考试构成,成绩评价体系标准真实、严谨、公平、公正、公开,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2)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应用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先修课程包括《概论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

4.教学方式课程包括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理论授课32学时,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实验操作24学时,包括统计工作过程实验、Excel等统计软件的运用及统计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引导、实地调查为辅。

5.实验环境和设备1)硬件环境:每个学生一台微型计算机。

2)软件环境:Windows 7、Office 2007(或以上版本)(Excel需安装数据分析及规划求解功能)软件包、卓越班学生还需SPSS、DPS软件包。

应用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频数
频数
7
80
28
73
53
52
72
27
80
8
---
---
k
xi fi
X
x1 f1 x2 f2 xk fk f1 f2 fk
i 1 k
fi
6000 75 80
i 1
E( X ) X i P( X i )
i
3、算术平均数与数学期望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X,设它的概率密度函数P(Xi)
2
SM e 1
fMe
d Me
f
2
80 2
40, LM e
70,U M e
80,
SM e 1 28, SM e 1 27, d Me 10, f M e 25
f
M e LM e
2
SM e 1
fMe
d Me
70 40 28 10 74.8 25
f
Me UMe
2
SM e 1
频数
7 10 13 16 15 10 5 76
频率%
9.2 13.2 17.1 21.1 19.7 13.2 6.6 100
组中值
28.5 31.5 34.5 37.5 40.5 43.5 46.5 ----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频数
频数
7
76
17
69
30
59
46
46
61
30
71
15
76
5
----
----
2、众数的确定
①未分组资料,M0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 值。
上例中,78、79各出现5次,都是M0 数据分布是双峰的。

第十章、统计指数

第十章、统计指数

第十章、统计指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凡是用来反映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被称为()。

A. 增(减)量B. 增加速度C. 广义指数D. 狭义指数2.用来反映个别事物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称为()。

A. 总指数B. 类指数C. 个体指数D. 平均指数3.在综合指数的变形中,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所用权数是()。

A. p1q1B. p1qC. pq1D. pq4.已知三个厂同种产品在两个不同时期的单位成本与产量资料,要分析其总平均成本的变动时,应计算()A总指数 B静态指数 C可变构成指数 D地区指数5.某厂职工工资总额今年比去年减少了2%,平均工资上升了5%,则职工人数()A增加7% B减少3% C增加10% D减少6.7%6.某厂今年各类员工工资水平上升了5%,而总平均工资却比去年减少了2%,原因是()。

A.各类员工减少了7%B.低工资水平的员工所占比重上升了7%C.低工资水平的员工所占比重上升了6.7%D.低工资水平的员工所占比重上升使总平均工资下降了6.7%7.以下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股票价格指数B.零售物价指数C.工业生产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8.在对总量变动进行因素分析时,若将总值指数分解为拉氏数量指标指数和帕氏质量指标指数之乘积,则分析顺序可表示为()A. ∑q1p1∑qp1∑qpB.∑q1p1∑q1p∑qpC.∑q0p∑q1p∑q1p1D.∑qp∑qp1∑q1p19.某地今年各品种小麦均增产6%,而总平均单产却比去年减少了4%,原因是()。

A.各种小麦的播种面积减少了10%B.单产水平低的小麦品种的播种面积上升了10%C.单产水平低的小麦品种的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上升了9.4%D.单产水平不同的小麦品种的播种面积构成变化使总平均单产下降了9.4%10.以下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B.产品产量指数C.工业生产指数D.商品销售量指数11.某公司报告期与基期相比,销售额增长5%,销售量增长20%,则销售价格()A.增长25%B.增长15%C.下降15%D.下降12.5%12.某企业去年给各类员工平均加薪10%,而该企业去年员工总平均工资却上升了12%,原因是()A.员工人数增加2%B.高工资水平的员工比重上升2%C.员工工资总额增加2%D.高工资水平的员工比重上升使总平均工资上升1.82%13.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够买到原来87%的商品,则物价指数为()A. 114.9%B.14.9%C.128.2%D.28.2%14.帕氏指数的基本公式是()A.∑q1p/∑qp和∑p1q/∑pqB.∑q1p1/∑qp1和∑p1q1/∑pq1C.∑q1p/∑qp和∑p1q1/∑pq1D.∑q1p1/∑qp1和∑p1q/∑pq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1.某企业报告期三种不同产品实际总产值为计划的105%,这是()A.总指数B.广义指数C.狭义指数D.静态指数E.计划指数2.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总指数的关键问题是()A.选择指数化指标B.选择同度量因素C.选择指数化指标所属时期D.选择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E.选择计算的“型”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物价指数B.商品销售量指数C.平均工资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4.某商店第四季度全部商品销售量为第三季度的102%,这个指数属于()A.总指数B.个体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季节指数5.在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因素有()。

应用统计学教案统计指数

应用统计学教案统计指数

应用统计学教案-统计指数第一章:统计指数概述1.1 指数的概念与分类1.1.1 复习指数的概念1.1.2 区分算术指数与几何指数1.1.3 引出统计指数的概念1.2 统计指数的性质与作用1.2.1 阐述统计指数的基本性质1.2.2 解释统计指数在经济学、社会学科等领域的应用1.2.3 强调统计指数在数据分析与决策中的重要性1.3 统计指数的编制方法1.3.1 介绍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编制方法1.3.2 分析两种指数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1.3.3 演示编制简单统计指数的实例第二章:个体指数与综合指数2.1 个体指数的概念与计算2.1.1 引出个体指数的概念2.1.2 讲解个体指数的计算方法2.1.3 举例说明个体指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2.2 综合指数的概念与计算2.2.1 介绍综合指数的概念2.2.2 阐述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2.2.3 分析综合指数在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的作用2.3 指数体系与同度量因素2.3.1 讲解指数体系的概念与构成2.3.2 阐释同度量因素的作用与选择原则2.3.3 举例说明同度量因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三章:统计指数的计算与应用3.1 平均数指数的计算3.1.1 引出平均数指数的概念3.1.2 讲解平均数指数的计算方法3.1.3 演示计算平均数指数的实例3.2 链式指数的计算与应用3.2.1 介绍链式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3.2.2 阐述链式指数在分析现象长期变动中的作用3.2.3 举例说明链式指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3 统计指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3.3.1 分析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计算与作用3.3.2 讲解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计算与作用3.3.3 探讨统计指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第四章:统计指数的分析与评价4.1 统计指数分析的方法与技巧4.1.1 引出统计指数分析的方法与技巧4.1.2 讲解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在统计指数分析中的应用4.1.3 演示统计指数分析的实例4.2 统计指数评价的标准与原则4.2.1 阐述统计指数评价的标准与原则4.2.2 分析评价标准与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4.2.3 讨论评价标准与原则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4.3 统计指数在政策制定与决策中的应用4.3.1 讲解统计指数在政策制定与决策中的作用4.3.2 分析统计指数在国民经济核算、价格调控等领域的应用实例4.3.3 探讨统计指数在决策过程中的优化与改进第五章:统计指数的拓展与应用5.1 统计指数与经济预测5.1.1 引出统计指数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5.1.2 讲解经济预测方法与统计指数的结合5.1.3 演示统计指数在经济预测中的实例5.2 统计指数与大数据分析5.2.1 介绍大数据时代统计指数的新发展5.2.2 阐述大数据分析技术与统计指数的结合5.2.3 探讨大数据时代统计指数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与挑战5.3 统计指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5.3.1 分析统计指数在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5.3.2 讲解统计指数在其他领域的拓展与应用5.3.3 展望统计指数在未来发展中的前景与挑战第六章:指数平滑法在统计指数中的应用6.1 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原理6.1.1 引出指数平滑法6.1.2 讲解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原理6.1.3 演示计算指数平滑法的实例6.2 指数平滑法在统计指数中的应用6.2.1 介绍指数平滑法在统计指数中的应用6.2.2 阐述指数平滑法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优势6.2.3 举例说明指数平滑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6.3 指数平滑法的拓展与改进6.3.1 讲解指数平滑法的拓展与改进6.3.2 分析拓展与改进在提高预测精度中的作用6.3.3 探讨指数平滑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第七章:多元统计指数分析7.1 多元统计指数的概念与分类7.1.1 引出多元统计指数的概念7.1.2 区分不同类型的多元统计指数7.1.3 阐述多元统计指数在分析多因素变动中的作用7.2 多元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7.2.1 讲解多元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7.2.2 分析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7.2.3 演示计算多元统计指数的实例7.3 多元统计指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7.3.1 分析多元统计指数在市场分析、产品质量评价等领域的应用实例7.3.2 讲解多元统计指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7.3.3 探讨多元统计指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第八章:统计指数与国民经济核算8.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统计指数8.1.1 引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统计指数的关系8.1.2 讲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概念与方法8.1.3 阐述统计指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应用8.2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统计指数分析8.2.1 介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与计算方法8.2.2 分析统计指数在GDP计算与分析中的应用8.2.3 举例说明统计指数在GDP分析中的重要性8.3 国民经济其他指标的统计指数分析8.3.1 分析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价格指数(PPI)等指标的统计指数应用8.3.2 讲解统计指数在其他国民经济指标分析中的应用实例8.3.3 探讨统计指数在国民经济分析中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第九章:统计指数在金融领域的应用9.1 统计指数在金融市场分析中的应用9.1.1 引出统计指数在金融市场分析中的应用9.1.2 讲解金融市场指数的编制与分析方法9.1.3 阐述统计指数在金融市场分析中的重要性9.2 统计指数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9.2.1 介绍统计指数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9.2.2 分析统计指数在风险评估、预警等方面的作用9.2.3 举例说明统计指数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9.3 统计指数在其他金融领域的应用9.3.1 分析统计指数在信用评级、资产定价等领域的应用实例9.3.2 讲解统计指数在其他金融领域的应用与价值9.3.3 探讨统计指数在金融领域发展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第十章:统计指数在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10.1 统计指数发展的新趋势10.1.1 引出统计指数发展的新趋势10.1.2 讲解大数据、等技术对统计指数发展的影响10.1.3 分析新趋势下统计指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0.2 统计指数在应对现实挑战中的应用10.2.1 介绍统计指数在应对现实挑战中的应用10.2.2 分析统计指数在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中的作用10.2.3 举例说明统计指数在应对现实挑战中的重要性10.3 统计指数在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展望10.3.1 讲解统计指数在未来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10.3.2 探讨统计指数在理论与实践创新中的方向10.3.3 展望统计指数在未来发展中的前景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介绍了统计指数的基本概念、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十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十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十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0.1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及下列事件的样本点:(1)掷一颗骰子,出现奇数点;(2)将一枚均匀硬币抛两次,A:第一次出现正面;B:两次出现同一面;C: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3)一个口袋中有5只球,编号分别为1,2,3,4,5,从中同时取三个球,球的最小号码为1;(4)1,2,3,4四个数中可重复地取两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倍。

10.2在信息工作系学生中选一名学生,令事件A表示被的学生是男生,事件B 表示该生为三年级生,事件C表示该生是运动员。

(1)叙述事件CAB意义;ABC=成立?(2)在什么条件下CC⊂是正确的?(3)在什么时候关系式B(4)什么时候BA=成立?(5)什么时候BA=成立?10.3将下列事件用A,B,C表示出来:(1)A发生;(2)只有A发生;(3)A与B都发生与C不发生;(4)三个事件中至少有两个发生;(5)三个事件中不多于两个发生;(6)三个事件都不发生。

10.4一批灯泡有40只,其中3只是坏的,从中任取5只进行检查,问:(1)5只都是好的概率是多少?(2)5只中有2只坏的概率是多少?10.5一幢10怪楼中的一架电梯在底层走上7位乘客。

电梯在每一层都停,乘客从第二层起离开电梯,设每位乘客在每层离开都是等可能的,求没有2位乘客在同一层离开的概率。

10.6某城市的摩托车有10 000辆,牌照号从00001到10000,问事件“偶然遇到的一辆摩托,其牌照号码中有数字8”的概率为多大?10.7一个中学有15个班级,每班选出3个代表出席学生代表会议,从45名代表中选出15名组成工作委员会。

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一年级一班在委员会中有代表;(2)每个班级在委员会中都有代表。

10.8从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中任意抽出4张,求4张牌花色各不相同的概率。

10.9在书架上任意放着10本书,求某给定的3本书放在一起的概率。

n≤),求下列10.10设有n个人等可能地被分配到N个房间中的任一间去住(N事件的概率:(1)指定的n间房间里各住一人;(2)恰好有n间房间,其中各住一人。

几种常用的指数

几种常用的指数

3.应用
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 数、职工生活费指数(居民消费指数)及西方的 工业生产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等,均采用了 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4.步骤
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编制为例
将全部商品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品种、 规格; 确定各品种的代表规格品及权数w ; 按照小类、中类、大类、总指数的顺序逐级 计算各级指数。
P 1 P W 0 KP W
代表规格品和服 务个体价格指数
代表规格品和服 务的权数(实际 支出额)
STAT
编制指数的一般程序:挑选代表规格品; 确定其权数;采集价格数据,计算个体价格指 数;对个体价格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测定货币购买力 变化,职工实际工资情况,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1 货币购买力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消费价格指数
通货
STAT
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膨胀率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贸易条件指数:即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
STAT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指数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指数也称贸易净比率T(net terms of trade)。T值越大,说明对 本国越有利。
标准 粳米
千克 千克
2.40 3.50
2.52 3.71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商务与经济中的指数
工业生产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PPI)
STAT
消费价格指数(CPI)
零售商品价格指数(RPI )
贸易条件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消费品与服务分类:8个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类、若干个中类、小类, 全国调查有350多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积 B、不仅表现为总量指数与因素指数之积的对等
关系 C、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和 D、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 E、表现在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差
某工业局所属企业报告期生产费用总额为50万元,比基期 多8万元,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7%,于是( )。
A、生产费用总额指数为119.05% B、成本总指数为107% C、产品产量总指数为111.26% D、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生产费用额为4.73元 E、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生产费用额为
3.27万元

第十章
第十章统计指数
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 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的权数
A、p0q 0 B、p1q 1 C、p1q 0 D、p0q1
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为(
A、拉氏指数 B、派氏指数 C、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
数 E、质量指标指

)。Βιβλιοθήκη 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