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四、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P12)
2.应用:(P12)
⑴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由强到弱。
⑵H前金属与酸反应生成H2
①H前金属不包括K、Ca、Na
②这里的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
(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③Fe与酸反应生成+2价的亚铁
⑶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与后面的金属盐溶液反应(强制弱)
3.金属活动性强弱判断的依据:
⑴与O2反应的条件(难易)和剧烈程度
⑵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
⑶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4.练习:
⑴Fe+HCl
⑵Mg+HCl
⑶Cu+HCl
⑷Ag+HCl
⑸Fe+CuSO4
⑹Cu+FeSO4
⑺Cu+AgNO3
⑻Ag+Cu(NO3)2
五、考点 (一)金属与酸(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1.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反应速率越快。 2.等质量的+2价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大;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小。 乙:强大(优先判断先到拐点的) 丙:小强 3.足量的不同种H 前金属,与等质量的同种酸反应,反应速率不同,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
金属活动性:a>b (二)、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比较 1.“一金一盐”法: 2.“两金一酸”法:(至少一种是H 前金属) 练习: 实验比较Fe 和Cu 的活动性 (三)、三种金属活动性的比较 1.“两边金属中间盐” 2.“中间金属两边盐”
3.与酸 能否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 练习: 设计实验比较Fe 、Cu 、Ag 的金属活动性 (四)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 1.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反应有先后;且活动性相差最大的先反应。
【例1】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⑴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 ⑵如果没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例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 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
反应时间
丙
丁 氢 气质量
保护
金属的存在:
1. 单质:少数不活泼金属,如Au、Ag(P14 图8-15、16)存在形式
化合物:其他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金属矿石(P15图8-17)
⑴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⑵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铁的冶炼(P16 图8-20)
3CO+Fe2O3 2Fe+3CO2
(基础训练P97 15)
三、高炉炼铁(P16 图8-21)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设备:高炉
炉内化学反应(P16 图8-21):C+O2 CO2 (放出大量热,提供能量)
CO2+C 2CO (制取CO)
3CO+Fe2O3 2Fe+3CO2(生成生铁)
CaCO3 CaO + CO2↑
(形成炉渣)
CaO + SiO2 CaSiO3
焦炭的作用:①提供能量②制取CO
石灰石的作用:将矿石中的SiO2转变成炉渣。
四、含杂质的计算
1.公式
纯度= ×100%
m(纯)= m(不纯)×纯度
m(不纯)= m(纯)÷纯度
2.P17 例题
五、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生锈(P17探究 P18 图8-23)
⑴铁生锈条件: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
⑵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①湿度越大,越易生锈
②温度越高,越易生锈
③在酸性条件下,更易生锈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m(不纯)m(纯)
高温
④在食盐溶液中,更易生锈防锈方法:(隔水隔氧)
⑴涂油、刷漆
⑵镀金属
⑶烤蓝
⑷制成不锈钢
金属资源保护(P18-19)
⑴防生锈
⑵严禁乱采矿
⑷回收利用
⑶金属代替品
⑴⑵⑶
1. 2. 3. 4. 5.①
⑵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P29 探究)
溶解时,放热的物质有:NaOH固体、浓硫酸、氧化钙
溶解时,吸热的物质有:硝酸铵(NH4NO3)
溶解时,温度不变的是:NaCl固体等。
练习: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是吸热还是放热,若出现U 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管降低右管升高,则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NH4N03固体;B.浓硫酸;C.NaOH固体;D.CaC03固体.
乳化现象(P30)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了解)
特点:不均一、不稳定、易分层
常见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牛奶
乳化现象: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了解)
洗涤剂的作用:乳化作用。
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溶解油污除污。
悬浊液(了解)
1.定义: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特点: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易分层
常见悬浊液:泥水、石灰浆、修正液
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P34)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前提条件:
⑴一定温度
⑵一定量的溶剂
3.注意:
⑴当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⑵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⑶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
Eg:蔗糖的饱和溶液,并不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所以,还可以溶解氯化钠。
⑷稀溶液,浓溶液是指一定溶剂里溶质的多少。
⑸浓稀是相对的,与饱和、不饱和无关。
4.判断溶液是否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
⑴若溶液底部有不溶解的溶质,则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⑵在一定温度下,向该溶液里,加入少量溶质,若不能继续溶解,说明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则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和“不饱和”的相互转化
(一般)
①增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降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