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技能训练应知篇之金属切削过程及其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积屑瘤形成的因素 1)工件材料塑性大,加工时产生积屑瘤的可能 性大,加工脆性材料时,一般不产生积屑瘤; 2)切削速度过高或过低都不会产生积屑瘤,中 等速度范围内最易产生,如图4-9所示;切削速 度是通过切削热变化来体现 出对积屑瘤形成的影响的; 3)刀具前角大,能减小切 屑变形和切削力,降低切削 温度,能抑制积屑瘤产生或 减小积屑瘤的高度; 4)切削液可减少切削热和 图4-9 切削速度对 改善摩擦,抑制积屑瘤产生。 积屑瘤的影响
四、切削变形程度的衡量
衡量切削变形常用切削变形系数Λh、剪切应变ε 和剪切角 作为衡量切削变形程度的指标。 1.切应变ε(也称剪应变或相对滑移) 它是反映切削变形中金属滑 移本质的系数,切削层中m'n' 线滑移至m"n" 位置时的瞬时 位移为Δy,实际上Δy的值 很小,滑移量为Δs。滑移量 Δs越大,说明变形越严重。 由右图所示几何关系可得出 以下相对滑移关系表达式:
在整个刀-屑接触区内的正应力 分布情况是, 在刀刃处最大,离切削刃越远,前刀面上的 正应力越小,并逐渐减小到零。在前刀面刀 -屑接触区内,各点的正应力和切应力是不 相等的,所以,前刀面上各点的摩擦状态是 不同的,刀-屑摩擦系数也是变化的。且内 摩擦系数远远大于外摩擦系数的值。 一般切削条件下,来自粘结区的摩擦力约占 切削过程中总摩擦力的85%,可见,内摩擦 在刀-屑接触摩擦中起了主要作用,所以, 研究前刀面摩擦时应以内摩擦为主,这也是 切削摩擦不服从古典滑动摩擦法则的原因。
(2)第二变形区(也写成第II变形区) 是指刀-屑接触区域II。切屑沿前刀面流出 时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挤压和摩擦,切屑 卷曲,使朝向前刀面的切屑底层金属呈纤 维化,流线方向基本上和前刀面平行。 (3)第三变形区(也写成第III变形区) 指刀-工接触区域III。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 刃钝圆部分与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产生 径向和切向弹性与塑性变形,造成工件已 加工表层晶粒纤维化与加工硬化。 三个变形区里的切削变形互相牵连,切削变 形是整体行为,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
2.积屑瘤 在切削速度不高、又能形成带状切屑的情况下 加工塑性较大的金属材料时,常常有一些从切 屑和工件上下来的金属冷焊并层积在前刀面上, 形成包覆着切削刃的硬度很高的楔块,能代替 刀面和切削刃进行切削, 这一小硬块称为积屑瘤。 它是由于剧烈的摩擦和 积屑瘤 变形造成冷焊而层积形 成于第二变形区内,它 的硬度约为工件材料硬 度的2~3.5倍。
图4-4 剪切变形示意
由上图所示几何关系可将相对滑移ε表示为: ε=Δs/Δy =(n'p + pn")/MP =cot + tan( -γo) 经整理得:
cos o sin cos o
由上式可知,当前角γo和剪切角增大时,剪 应变ε相应地减小,即切削变形减小。公式给 出了一个有益的提示,即通过对刀具前角γo的 改变是可以对切削过程中的工件材料变形实行 主动控制的。剪切角的大小是由材料属性和 切削条件所决定的,可见,工件材料已定的情 况下,改变切削条件(用量)也能控制变形。
1.刀-屑接触面上的摩擦特性及摩擦系数 当切屑流经前刀面时,强烈的挤压作用和剧烈 的变形,会产生高温和高压,使切屑底面与前 刀面形成粘结和发生剧 烈的刀-屑摩擦,这种摩 擦与一般固体金属接触 面间的摩擦形式不同。 它影响切削变形、切削 力、切削热和刀具磨损 等现象;从而影响工件 图4-7 刀-屑接触面上 已加工表面的质量。 的摩擦特性
(1)第一变形区(也写成第I变形区)
由OA线和OM线围成的区域I被称为第一变形 区,也称剪切滑移区,是切削过程中产生塑 性变形、形成切屑的主要区域。OA表示始滑 移线,OM表示终滑移线。在一般切削速度下, 第一变形区宽度 仅为0.020.2mm。 可用一个平面OM (剪切面)表示第一 变形区。剪切面OM 与切削速度方向的夹 图4-1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 角称为剪切角。 滑移线和流线示意图
三、切屑的形态
由于工件材料性质和切削条件的不同,切削变 形程度也不同,产生的切屑也是多种多样。归 纳起来,切屑形态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a) 带状切屑
b) 挤裂切屑
c) 单元切屑
d) 崩碎切屑
图4-3
四种常见的切屑形态
1.带状切屑 切屑成较长的带状,这是一种 切削塑性钢材时最常见的切屑。它的切削速 度较高,切削厚度较薄,刀具前角较大,切 削过程较平稳,切削力波动较小,所获得的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小。朝向前刀面的切屑 底层表面光滑,而外表面呈细小毛葺状。 2.挤裂切屑(又称节状切屑) 切屑底面有 裂纹,外表面呈锯齿形。它出现在以较低速 度和较大厚度加工塑性金属材料时,它出现 的切削过程剪切应变较大,切削力波动大, 易发生颤振,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大。
图4-5
切削变形系数Λh 的计算参数
由上图所示的几何关系还可推算出剪切角与变 形系数Λh之间的关系,有
hch OM cos( o ) cos( o ) h hD OM sin sin
经变换后,有
cos o tan h sin o
2 2 h sin o 1 h h cos o
也可推算Λh与ε的关系,有
切削变形系数Λh>1,直观地反映了切削变形 的程度,且容易测量。Λh值越大,表示切削变 形程度越大。刀具前角增大,剪切角增大,则 切削变形系数Λh减小,切削变形也随之减小。
3.剪切角 剪切角与切削变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剪 切角值越大,反映出的切削变形程度越小。 金属产生滑移变形时,最大剪应力出现在剪切 面上。根据外力主应力 方向与最大剪应力方向 夹角为45°的原理,有
2.切削变形系数Λh 切削变形系数Λh用以表示切屑外形尺寸变化的 程度,可用切屑厚度变形系数Λha或长度变形系 数Λhl来表示。式中符号参见下图4-5所示。
Λha hch 1 hD
Lc Λhl 1 Lch
h ha hl 1
通常,切削加工中,切 屑厚度都要大于切削层 的厚度,切屑长度总是 小于切削层长度。据此 事实可以切削变形系数 Λh来衡量切削变形程度。
(1)刀-屑接触区内的摩擦特点 在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在切屑流经前刀面滑出 的过程中,在刀-屑接触面间的部分区域内, 切屑底部严重塑性变形并粘结在前刀面上,使 得刀-屑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再是外摩擦,而是 粘结层与金属层间的内摩擦。切削时,前刀面 上的刀-屑接触区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区域,即 滑动区和粘结区,见图4-7,摩擦特性图示。 在粘结区内的摩擦为内摩擦,该处所受的剪应力 τ等于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τs,即τ=τs; 在滑动区内的摩擦性质为外摩擦,该处所受的剪 应力τ由τs逐渐减小到零。
(2)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它对切削过程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 1)保护刀具 积屑瘤包围着切削刃,并覆盖一 部分前刀面,能够减少刀具磨损; 2)增大前角 积屑瘤通常具有约30°左右的前 角,因而减少了切削变形,降低了切削力; 3)增大切削厚度 积屑瘤包覆并伸出切削刃, 使切削厚度增加,这时的切削厚度随着积屑瘤 的不规则变化而变化,影响加工尺寸精度; 4)增大表面粗糙度 也是由于积屑瘤的生成与 脱落等不规则变化引起加工表面粗糙不平。 显然,积屑瘤对精加工不利,对粗加工有利。
3.单元切屑(又称粒状切屑)采用极低的切削 速度和大的切削厚度,以及小前角或负前角切 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变形极大,可能在整个剪 切平面上的剪应力超过材料断裂强度,挤裂切 屑便被切离成单元状。其切削过程更不稳定, 工件表面质量更差。此种切屑很少见。 以上三种切屑是在加工塑性材料时得到的,同样 的工件材料,只是切削条件不同,切屑形态就 随着切削条件改变而发生了转化。 4.崩碎切屑 属于加工抗拉强度较低的铸铁等 脆性材料时出现的切屑,工件材料越脆,切削 厚度越大,越容易出现这种切屑。崩碎切屑由 于挤裂或脆断呈不规则状,加工表面不平。
当切屑沿前刀面流出时,受到前刀面的挤压 与摩擦,使纤维化。它的变形程度比切屑上层 严重几倍到几十倍。 总之,切屑形成过 程,就其本质来说, 是被切削层金属在 刀具切削刃和前刀 面作用下,经受挤 压而产生剪切滑移 变形的过程。 图4-2 切屑的形成过程
(2)前刀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
令μ 代表前刀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则按内摩 擦的规律可得

Ff Fn Af s A f av
s av
由于τ s和σ av都是变量,因此,平均摩擦系数 μ 也是一个变量,切削钢材时μ 的变化范围 在0.2~1.2之间,这也说明了前刀面上内摩擦 的摩擦系数μ 变化规律不同于古典法则对一 般固体接触表面间外摩擦情况的定义描述。 平均摩擦系数在滑动区和粘结区内各自的本质 是不同的。各点的数值也只能由实验确定。

2

o
2
上式即麦钱特 (M. E. Merchant)公式。 以上公式定性准确,但定量上与事实有出入。 剪切角 的讨论: (1)当γo增大时, 随之增大,变形减小。切 削刃强度许可时,增大γo有利于切削。 (2)当β增大时, 随之减小,变形增大。切 削时应尽量减小刀-屑摩擦系数。
五、前刀面上的摩擦与积屑瘤

4 o
式中 β-刀-屑摩擦角; γo-刀具前角。 上式即李和谢弗(Lee and Shaffer)公式。
图4-6 直角切削时力与 角度的关系
以上是根据主应力方向与最大剪应力方向夹角 为45°的原理得出的剪切角 计算公式。 下面根据切削力合力最小原理计算剪切角 :

4
第一节
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
一、切削变形
1.变形区的划分 金属切削变形过程也是切屑形成的过程。在金 属切削过程中,被切削金属层经受刀具的挤 压作用,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形成切屑 排出。通常金属切削变形过程可用滑移线和 流线表示,滑移线即等切应力曲线,流线表 示被切削金属的某一点在切削过程中流动的 轨迹。金属切削变形过程分为三个变形区。
图4-8 积屑瘤
(1)积屑瘤的形成过程 对于积屑瘤的成因尚有不同的解释,通常认为 是切屑底层材料在前刀面流过时与之发生粘 结(亦称为冷焊)、不断进行层积的结果。 在切削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切屑 底层金属与前刀面发生粘结并形成滞流层, 滞流层金属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发生很大塑 性变形和加工硬化,这部分金属被阻滞并与 前刀面粘结,逐渐扩大,形成积屑瘤。 积屑瘤的存在是一个动态过程:起初是局部形 成,层层增高,最终到一定高度后脱落;经 历了一个生成、长大、脱落的周期性过程。
技能训练应知篇
项目四、金属切削过程 及其基本规律
金属切削过程是指从工件表面切除多余金 属、形成已加工表面的过程,该过程也是切 屑形成的过程。 伴随着切屑和已加工表面形成,切削过程 中会产生切削变形、积屑瘤、表面硬化、切 削力、切削热和刀具磨损等各种物理现象。 了解与掌握金属切削变形过程,能够促进 切削加工技术发展和进步,是保证加工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的基础。
二、切屑的形成
当刀具和工件开始接触时,被切削层金属受 到刀具的挤压,内部产生应力和弹性变形;随 着切削刃与前刀面对工件材料挤压作用增强, 材料内部应力和变形增大,当剪切应力达到材 料的屈服强度τs时,材料将沿着与切削主应力 方向成45°的剪切面滑移,即产生塑性变形; 剪切应力随着滑移量增加而增加,当剪切应力 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切削层金属与基体分 离,从而形成切屑沿前刀面流出。第一变形区 变形的主要特征是沿滑移面的剪切变形,以及 随之产生的加工硬化。如下图4-2所示。
2.切削变形过程描述 切削层金属以切削速度向切削刃逼近,进入第 一变形区后开始产生弹、塑性变形,当其剪 切应力达到材料屈服强度时,晶粒被伸长成 纤维状,当材料移动到切削刃处时,刀尖以 上部分沿前刀面流出,成为刀屑;刀尖以下 很小一部分进入第三变形区后沿后刀面流出, 其间经过进一步的弹塑性变形,金属纤维越 拉越长、也越细,最后被拉断,成为已加工 表面层的一部分;工件里层的材料只发生弹 性变形和弹性恢复。可见,已加工表面层受 到挤压、摩擦、变形、切削热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